A. 东南西北戴河分别在哪
1、东戴河
东戴河旅游景区位于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周边京沈铁路、秦沈客运专线、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和滨海公路,已于2013年开通动车站,快捷多样的交通方式使得更多游客纷至沓来。
2、南戴河
南戴河,即南戴河旅游度假区,它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区,东起戴河口,西至抚宁区与昌黎县交界处,海岸线长17.5公里,东北隔戴河与避暑胜地北戴河海滨毗邻相望,一桥相连。
3、西戴河
西戴河旅游区,位于河南省济源市黄河小浪底水库附近。
小浪底西戴河休闲度假景区占地1万2千亩,南临举世闻名的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北依传说中愚公移山之地巍巍王屋山。
4、北戴河
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地处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心的西部。是秦皇岛的城市区之一,气候宜人,二十里长、曲折平坦的沙质海滩,沙软潮平,背靠树木葱郁的联峰山,自然环境优美。与北京,天津,秦皇岛,兴城,葫芦岛构成一条黄金旅游带,北戴河处于旅游带的节点。
(1)东戴河与北戴河地理如何区分的扩展阅读:
北戴河,最佳季节为5一10月,游秦皇岛其他景区,为六至八月。观鸟专项游的最佳时段是春、秋候鸟迁移季节。
这里地处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干湿相宜,夏季气候凉爽,北戴河游览区春和日丽,秋高气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0℃上下,冬季最低气温-15℃,平均每年只有8天气温高于30℃。l月平均气温一5℃至一4℃,7月平均气温力23.6℃。
这里还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 北戴河观日处位于北戴河海滨,东北端的鹰角亭为最佳地点。
B. 北戴河,南戴河,东戴河,绥中,葫芦岛地理上是什么关系休闲游去哪比较好
都是渤海湾沿线的地方,休闲旅游去北戴河、南戴河比较好。
C. 你对东戴河怎么看畅所欲言
很实惠,住宿条件有待提高,应该增加一些互动 旅游 项目,比如乘船出海打鱼等。九门口应该增加采摘,水果很丰富从初夏的樱桃,水蜜桃,瓜果。秋天太多了。
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了吧!想了解东戴河吃喝玩乐本地资讯的,关注我呀!
东戴河与南、北戴河比起来,名气不大,听起来很陌生。以至于很多人一听东戴河,便觉得她是河北秦皇岛的。
是的,东戴河紧邻着秦皇岛,但她是属于辽宁省的!具体位置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
对于东戴河的“误会”,还有距离上的“偏见”。京津冀人最爱自驾去北戴河,可一听说东戴河是辽宁的,便觉得去这里得十万八千里。
其实,从北京自驾到北戴河大约需要3个小时,到东戴河需要4个小时。
东戴河的夏季,平均气温二十多度,较比海南的热带海洋,这里是北国夏季避暑的圣地。
东戴河, 历史 上最早的皇家海洋,是帝王御用看海的地方。
公元前215年,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四次巡游,东至碣石,即绥中海滨,也就是今天的东戴河。
这里是徐福求仙入海处,渴望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在此建宫驻跸,似乎是在等那个带着长生不老药的徐福归来,为后人留下来雄伟壮观的碣石宫遗址。
碣石宫遗址
后来与秦始皇一样厥功至伟的汉武帝在此修筑汉武台,遥观沧海。
唐太宗李世民远征高丽,在此留下“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的豪迈诗篇。
各位帝王的步履行止之处,便形成了今日闻名遐迩的秦汉遗址群。
东戴河海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海水很干净,沙子很细,风吹在身上非常的舒服!在浅海区海滩很平缓,走到很远还是到腰那么深的水,非常适合人们游泳。
1. 东戴河开发区很多酒店,平时标准间200元左右,到了旺季就要1000元左右。酒店设施、环境挺好,可以远眺大海,酒店提供早餐。
2.海景公寓:可以自己在楼上做饭,安静,私密性好,休息的好。
3.渔家院是每人150元包住和早中晚三餐(第一天到那里吃个午饭,晚饭住一宿第二天吃个早饭这样也算一天,还是比较人性化的,哈哈)吃得正餐主要以海鲜为主。
东戴河缺少的是规划,布局显得有点乱,这也是一直没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这个地方西边有北戴河秦皇岛截胡,东边一路挨着沿海,要想抓住客流必须提高档次,否则难
哈哈,看你备注就知道你来问这个问题的目的。五一长假,劳动者的节日,大家还在这辛苦码砖,也是辛苦,当然劳动者是最美丽的。
东戴河,,位于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远远没有南戴河以及北戴河名气大,这是地理环境决定的 历史 问题,特别是北戴河,开国之处领导人喜欢在北戴河疗养,所以造就了今天 旅游 圣地的地位。而东戴河,虽然名字里也有“戴河”名气却相差很远。
南北东戴河都属于渤海湾,东戴河行政区域却是“东北那噶的”。所以在大家没有去过口口相传时,东北,感觉关外就很遥远似的,况且东戴海 旅游 也是沙滩、碧浪、落日......远远没有海南、青岛等等噱头足,可以想象,去东北大海里畅游,是不是感觉怪怪的?
其实山水相依,环境优美,这几年也是迅速崛起,特别是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起点,地处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本人有幸去过一次,走马观花几个景点, 旅游 潜力非常之大,相信通过当地政府和群众不懈的努力,东戴河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去过一次,感觉不错。
东戴河依山傍海,沙软、潮平、绿树、碧海、蓝天,是一个 旅游 未开发的处女地。清晨太阳冉冉升起映红了大海,自然环境优美,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我们可以起的很早,到海边散步看日出,如果赶上落潮,还能有幸拾取一些贝壳,还能体验赶海的乐趣。
东戴河面积不算大,但是独占先天优势,得大自然的厚爱,无论是螃蟹、皮皮虾、花蛤、蛏子、海虹……在东戴河应有尽有,而且无论哪个季节都能买得到,吃货党们怎能错过。
“南有三亚湾,北有东戴河”。东戴河期待您的到来
很多年前去过山海关,东戴河开发后没去过不了解!
东戴河属于100%纯粹的人造景点,没有任何真正的 历史 遗迹,没有书面证明的 历史 传承。而且也不位于戴河以东。只是靠最近几年北戴河南戴河名气,专蹭热度的所谓网红景点而已。南戴河北戴河命名由来:一条戴河分南北。确实有这个河才如此命名。东戴河连个河都没有,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东戴河给我的感觉,跟北戴河差不多,沿海地区,海鲜也便宜,生活节奏比较慢,但是 旅游 的人大部分都是去北戴河。
首先,先肯定东戴河好!可以在东戴河置业,因为北戴河已经开发成熟,沿海的好地方都是国家级的疗养院,而东戴河开发的晚,还有很不错的海景房,房价也还可以接受。东戴河也是距离北京相对最近的海,来去比较方便,开车三个多小时。比威海,比三亚路程会近很多!
D. 东戴河的地形是什么样的
位于海边,平原地形。
E. 东戴河的地理位置是在哪儿!
东戴河地处辽冀交界,隶属辽宁省绥中县,从地理位置上,位于北戴河的东北方向,这里距离北京只有298公里,距离沈阳300公里,正处于京沈高速公路的中间点位置,处在东北经济圈与华北经济圈的交融点上,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西部起点。从环渤海区域层面,东戴河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位置,是环渤海经济圈中间地带,到京津地区只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号称京津“后花园”。
F. 东戴河具体的地理位置是哪里 东戴河具体的地理位置介绍
1、东戴河旅游区,属于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西南部,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起点。
2、地处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周边京沈铁路、秦沈客运专线、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和滨海公路,东隔六股河与兴城市为邻,南邻渤海辽东湾,西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抚宁县、青龙满族自治县接壤,北靠建昌县。
G. 东戴河在哪个城市
东戴河位于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周边京沈铁路、秦沈客运专线、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和滨海公路,已于2013年开通动车站,快捷多样的交通方式使得更多游客纷至沓来。这里到北京298公里、到沈阳300公里,3个小时车程,距秦皇岛北戴河国际机场105公里。
东戴河处北温带位置在北纬40°。据1986到2000年记载,年平均气温为9.8℃;极端最高气温为38.1℃,历史最高为39.8℃;极端最低气温-25.2℃,历史最低为-26.3℃。
(7)东戴河与北戴河地理如何区分的扩展阅读
东戴河旅游景区是千年历史的演进,在绥中地区沉淀了文化精髓,尤以与碣石和长城相关的文化最为丰富多彩。全县文物古迹多达114处,经济区的浅海内矗立着着名的碣石奇景,历史上有五位帝王先后巡幸于此,并多留有诗篇。
碣石对岸就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行宫群遗址——碣石宫,秦始皇在此建宫驻跸,刻下着名的《碣石门辞》,留下“孟姜女哭长城”的动人传说。
汉武帝刘彻在此修筑汉武台,遥观沧海;唐太宗李世民远征高丽,在此留下“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的豪迈诗篇。各位帝王的步履行止之处,形成了闻名遐迩的秦汉遗址群,包括:石碑地、瓦子地、黑山头、止锚湾、大金丝屯和周家南山六处遗址。
H. 为什么要分东戴河北戴河
东戴河是辽宁省绥中海边新开发的商品房区,为了要有名气,起的地名。
I. 东戴河在哪啊
东戴河地处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隶属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距离北京298公里,距沈阳300公里。2012年1月1日,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绥中滨海经济区更名为辽宁东戴河新区。
葫芦岛市是辽宁省下辖地级市,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沿海,是东北地区进入关内的重要门户。截至2016年底,葫芦岛市辖连山、龙港、南票3个区,绥中、建昌2个县,兴城市(县级)。全市划分40个街道,37个镇,55个乡,葫芦岛市人民政府驻地葫芦岛市龙湾大街13号。
(9)东戴河与北戴河地理如何区分的扩展阅读:
东戴河发展史
1、2008年2月,绥中县在原有的“万家—高岭”工业园区的基础上规划成立了绥中滨海经济区。
2、2009年3月,东戴河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式全面启动。
3、2011年3月29日,东戴河新区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2012年1月1日,绥中滨海经济区更名为辽宁东戴河新区。
J. 中国那么多叫“戴河”的地方,东戴河、北戴河、南戴河.戴河是什么意思
戴河是一条河,北戴河在戴河的北面,南戴河在戴河的南面,东戴河是在山海关外的辽宁省绥中,是房地产开发商为了绑名地起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