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一幅中国地图是谁画出来的
《康熙皇舆全览图》是中国第一幅绘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绘图人士有耶稣会的欧洲人士雷孝思、马国贤、白晋、杜德美及中国学者何国栋、索柱、白映棠、贡额、明安图以及钦天监的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主事胜住等十余人。
《康熙皇舆全览图》中,实测经纬度值的地点有六百馀处,多处使用三角测量法,并使用少数的天文测量法。此地图在中国地图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清朝中叶至中华民国初年国内外出版的各种中国地图基本上都渊源于此图。
(1)康熙地理测绘图叫什么扩展阅读:
马国贤是意大利那不勒斯传教士,于公元1710抵达澳门,随之北上京师在宫中供职的经历。后来还与其他的欧洲传教士共同以铜版印制了《皇舆全览图》,这是中国地理史上第一部有经纬线的全国地图。此后,马国贤共镌刻中国地图44幅,并应康熙之邀, 将雕刻铜版技术传授给中国人。这是铜凹版印刷术最早传入中国的情况。马国贤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回国。
B. 皇舆全图现在在哪
皇舆全图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康熙皇舆全览图》于1708年由康熙帝下令编绘,以天文观测与星象三角测量方式进行,采用梯形投影法绘制,比例为四十万分之一。地图描绘范围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 西至伊犁河,北至北海(贝加尔湖),南至崖州(今海南岛)。
《康熙皇舆全览图》:
《康熙皇舆全览图》是聘请西洋传教士经过经纬度测量绘制而成。该地图经过十年的实地测绘,于1718年初步完成。
地图描绘范围东北至辽宁,东南至台湾, 西至甘肃,南至崖州(今海南岛),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
《康熙皇舆全览图》是中国第二幅绘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此地图在中国地图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清朝中叶至中华民国初年国内外出版的各种中国地图基本上都渊源于此图。
该图也是第二幅描绘西藏的地图。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康熙皇舆全览图
C. 清朝前是谁给康熙画的疆域图
“康熙图”是由康熙帝亲自主持,以传教士雷孝思(Regis,Jean-Baptiste)、白晋(Bouvet,Joachim)、杜德美(Jartoux,Pierre)、托马斯(Pere,Thomas)等为主力,中国学者何国宗、索柱、李英等参加,【参见秦国经:《18世纪西洋人测绘清朝舆图中的活动与贡献》,《清史研究》1997年第1期。】各地官民参与的具有当时世界水平的一次规模宏大(先后测绘了全国641个点)且费时良久(1708—1718年)的疆域实测成果。此图采用梯形投影法,以经过北京的经线作为本初子午线,按1∶140万—150万的比例绘制,【汪前进先生认为,康熙铜版《皇舆全览图》采用的是正弦曲线等面积为圆柱投影(即桑逊投影),参见《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年第2期汪前进先生文。】范围涉及南到海南岛、北达黑龙江、东及台湾、西至哈密以东,即西至西经40多度,北至北纬55度的广大地区。【参见中国科学院自然史所地学史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第324—327页。】关于此图,李约瑟赞之曰:它“不仅是亚洲当时所有地图中最好的一种,而且比当时所有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中国在制图学方面又再一次走在世界各国的前面”。【[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5卷,科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246页。】
但“康熙图”所展示的疆域,西仅止哈密。1760年干隆帝根据新疆等地区的实测资料,对“康熙图”加以补充修订,完成了“干隆图”的绘制。该图将“南至琼海,北至俄罗斯北海,东至东海,西至地中海,西南至五印度南海,合为一图”,【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第278页。】较“康熙图”范围大一倍多,是一幅名副其实的亚洲地图。
D. 《皇与全览图》的测绘历时了多久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康熙素以热心研习和倡导科学着称于世。传教士利玛窦和张诚带来的《坤与万国全图》与亚洲地图令他艳羡不已,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更使他亲身感受到了地图的重要性。于是,自1708年7月4日测量长城始,康熙组织了—次规模空前的全国地图测绘工作。
这次测绘工作,以10位传教士为主,组成数支小分队,奔赴全国各省区,对山水城郭逐一用天文观测和三角测量等西法测量。纬度主要通过观察太阳午正高弧或用天极高度、恒星中天高度测定,经度则主要采用月食经度法即在不同地点观察月食的食差来推算。前后共测得经纬点至少有641个。1718年,《皇与全览图》终于绘成。
该图先后制成木版、铜版和小页本三种版本。木版初刻本包括1幅总图、28幅省或地区图,修订后,分图增至32幅,而且西藏边缘标注了珠穆朗玛峰;铜版采用正弦曲线等积伪圆柱投影,1∶140万的比例尺,纬度5°为1排,共8排,41幅;小页本按省府绘制,计227页,未绘经纬线,只包括内地诸省。
《皇与全览图》不论在测绘规模还是在科学性上,都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它最早采用了以子午线上每度的弧长来决定长度标准;它因采用三角测量而使图中各地点的相对位置较精确;它首次发现经线1度的长度不等而为地球椭圆提供了新证据。此外,这次长达10年的测绘是一次大规模的西学东渐。传教士在把西方先进的地图地理学知识较全面地输入中国的同时,还在直接参与测绘的200多位中国人中间,培训了一批掌握西方测绘知识和方法的人才。
E. 中国地图是谁画出来的
欧洲人士:雷孝思、马国贤、白晋、杜德美
中国学者:何国栋、索柱、白映棠、贡额、明安图以及钦天监的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主事胜住等十余人。
《康熙皇舆全览图》局部
(5)康熙地理测绘图叫什么扩展阅读:
马国贤是意大利那不勒斯传教士,于公元1710抵达澳门,随之北上京师在宫中供职的经历。后来还与其他的欧洲传教士共同以铜版印制了《皇舆全览图》,这是中国地理史上第一部有经纬线的全国地图。此后,马国贤共镌刻中国地图44幅,并应康熙之邀,将雕刻铜版技术传授给中国人。这是铜凹版印刷术最早传入中国的情况。马国贤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回国。
F. 康熙绘制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有怎样的意义
康熙还开展了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即绘制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这次测绘采用了比较先进的大地测量术和经纬度绘图的方法。到1716年,除新疆的少部分地方外,对大多数省区进行了测绘。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全实测、比较精确的地图集,也是世界地理测量史一的伟大成果之一。
G. 坤舆全图的内容简介
坤舆全图,于康熙甲寅年(1674年)绘制,木版刊印,印毕另行设色。全图布局合理,整体和谐统一,恢宏大气,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是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幅早期的中文版地图。坤舆全图为圆形图,八幅拄屏式拼接,每幅轴高171厘米,宽51厘米。主图有六个条幅,组成东、西两半球。它表现了五大洲、四大洋的地理风貌,并标注地名。图居中央,四周释文、图说,多介绍地形特点,来述各地奇禽异兽及独特物产。圆形图之外,设有六块上下对称的文字图版,分别记述“气行”、“风”、“雨云”、“海水之动”、“海之潮汐”、“或问潮汐之为”等地理知识。另外两幅辅图,分别附丽于主图两侧,各由四块文字图版组成。左条幅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介绍“地震”、“山川”、“江河”、“人物”等相关知识;右条幅从天文学角度出发,阐释“四元行之序并其行”、“南北两极不离天之中心”、“地圆”、“地体之圆”等理论学说,认为地球居于宇宙之中,地球体是圆形的。主图左起第一屏幅坐下方记“治理历法极西南怀仁立法”,右起第一屏幅右下方记“康熙甲寅岁日躔娵訾之次”,标识对称。
从整幅《坤舆全图》的内容来看,可分为舆图和图说两部分。舆图部分包括东西两半球,制作精致。西方先进的测绘技术和经纬理法的绘图方法,明确标出经纬度数,以及地球赤道、南北回归线等标识线,为地图学的发展与研究扫除了观念的障碍。
帝国时代的地图喜爱在未知地域画上女性形象,象征这是待“开发”的处女地。这幅地图上巴西处绘着一个由猴子和鹦鹉陪伴、安详睡眠的裸女,好一派亚马逊的田园牧歌。实际上,美洲之所以被命名为“亚美利加”(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而不是“哥伦布”,是因为前者在回忆录里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他的船员们在这片热土上的风流伟绩,因此销量三倍于哥伦布回忆录。
H. 清朝周培公画的中国第一张地图准确吗
电视剧《康熙王朝》,关于周培公濒死之时献大清地图给康熙皇帝的情节,只是二月河笔下的小说人物形象。实际中这张地图是康熙组织人才测绘的,并且是中国近代第一张科学测绘的地图。
英国当代着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他所着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这部地图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
I. 皇舆全览图的测绘过程
康熙四十七年,玄烨“谕传教士分赴内蒙古各部、中国各省,遍览山水城廓,用西学量法,绘画地图。并谕部臣,选派干员,随往照料。一并各省督抚将军,札行各地方官,供应一切需要”(《正教奉褒》)。从康熙四十七年到五十六年,这支测绘队伍走遍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各省,绘制了一幅幅各省地图。康熙五十六年,全图告成。玄烨将之命名为《皇舆全览图》。此图采用经纬图法,梯形投影,比例为1:1400000。它是我国第一次经过大规模实测,用科学方法绘制的地图,虽然还有不准确之处,毕竟“是亚洲当时所有地图中最好的一份。而且比当时的所有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李约瑟语)。在这份地图的绘制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地球经线的长度因纬度上下而有所不同,从而第一次在实践中证实了牛顿关于地球为椭圆形的理论。《皇舆全览图》的测绘,由此成为世界地理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J. 清朝第一幅地图谁画的
是南怀仁画的。
《坤舆全图(英文:Great Universal Geographic Map)》 于甲寅年(1674)木板印制。全图布局合理,恢宏大气,图文并茂,制作精致,设色鲜明。
作者南怀仁巧妙地运用“动静之义”,论证舆图的“地圆说”;用经纬理法的科学制图方法,标识出五大洲的南北东西迄点;对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物产等做了全面的记述;又对全球着名的山岳高度、河流长度等做了大量的数据统计;第一次提出小西洋的概念,即印度洋水系。
坤舆全图是中国古代中文版世界地图的集大成者,是近代以来世界地图史上第一份比较完整的世界地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现在,《坤舆全图》一份保存在保定市河北大学图书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另一份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10)康熙地理测绘图叫什么扩展阅读
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耶稣会士中杰出人物。比利时人。
1641年,入耶稣会初学院。
1657年,随同卫匡国(M.Martini)神父至中国,抵达澳门从事传教活动,经历多舛。
1660年被明帝崇祯调往北京帮助年事已高, 钦天监监正汤若望神父从事历算工作。
1669年顺治帝降旨令南怀仁任钦天监一职。
1675年,南怀仁因修复汤若望所制大炮火器,帮助清军平叛吴三桂之乱,而更受清帝信任。南怀仁精通天文、地理、西洋经算之术,常入宫为康熙师,特旨加工部右侍郎,卒谥号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