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文地理实习的特点
说白了,人文地理实习就是出去旅游。
2. 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意义
1. 继续学会利用地形图进行野外定点;学会野外读地质图、地形图;进一步掌握野外利用罗盘测量方位、产状、地形坡度以及野外定点的技能。 2. 学会掌握野外地质和地貌剖面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方法;能够识别基本的岩石类型,对地层进行分层划代;观测褶皱、断层等基本地质构造,并学会进行定量半定量的量计工作;能识别基本的地貌类型,并根据地形图和野外测量对地貌体进行定量量计。在此过程中应将野外实习内容和课堂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达到加深和巩固的目的,又达到延伸和扩大的效果。 3. 在野外观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地层层序、接触关系、构造特征等分析区域地质演化历史;根据地貌形态、沉积物特征、侵蚀与切割的关系等分析地貌的成因及其演化历史。 4. 掌握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掌握根据野外观测资料和收集的前人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精神。
3. 您好,我想请问您人文地理学科硕士主要要学习哪些课程呢
文科专业有很多同学也想考地理专业,我建议可以考人文地理方面,比如旅游,城市方面,等等吧。这些接受起来还是相对比自然地理轻松点。当然如果想有发展,任然要补充很多地理专业的基础知识的。无论是考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方面,单纯说是要通过初试来说,全国大部分院校来说不是很难。毕竟地理又不是什么热门专业,当然档次越高的学校,肯定是越难考的,普通师范大学是比较好考的(大多数师范大学都有地理系的,各省的省属师大都是比较简单的),重点师范大学(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等等)稍微难一些,好的综合性大学(北大,南大,中山等等)还是比较难的,另外科研院所也有点难度的(中科院以其研究所)。具体怎么选择看自己的实力还有今后的职业规划吧。很多人学地理想当中学地理教师,考师范大学就可以了,也不是很难;如果是做科研,还是考稍微好点的学校吧。就数学而言,文科生可能都有点发憷,不要怕,如果不是很差的情况下,努力学习是可以补上的。如果实在不想考带数学的,你可以选择考不考数学的学校的,自己选择。
对于跨考的学生来说,通过初试都不是很难的,(少数院校除外,比如北大,南大的题目都是很灵活的,就算是科班出生的想答得好都很难,更别说是跨考生了。)就这么看来,全国大多数招生单位跨考生都是可以考的,具体复试会不会有什么歧视,你最好提前咨询招生单位,每个单位都是不一样的。
我介绍下地理系主干课程:每个学校可能稍有差别,学的东西其实都差不多,在你通过初试后可以补一补基本课程吧:地理科学导论,地球概论,气象气候学,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概论,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数学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理学,生态学概论,等等吧
主要专业实验与实习:自然地理学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测量地图实验、遥感实验、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区域经济地理野外实习,地理教育实习(师范)。
地理研究生以后的就业方向:
1、中学教师(初中、高中地理教师;)
2、大学教师(城乡规划、旅游方向,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
2、城乡规划研究院(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
3、国土资源厅(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城市规划等)
4、公司(例如大名鼎鼎的北京超图信息公司等,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研究方向主要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
5、水文水利厅(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等)
6、环境保护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研究方向为综合地然地理等)
7、气象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研究方向为气候学等)
8、研究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各专业均需求)
9、其他就业方向
4.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怎么样
作为城乡规划的学姐,我想说这个专业真的非常好,很多同学说没听过这个专业,我来给大家来说一下自己对这个专业的看法。我的本科学校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人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还是很了解的。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就业前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毕业生可在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房地产和环境保护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研究咨询规划部门及政府部门从事城市与区域管理工作,胜任宏观经济调控、城市与区域规划、产业布局、土地开发管理、生态保护规划与建设、区域社会文化管理、企业发展规划、社区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工作。另外,可选择攻读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
结语: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前景还是可观的,有兴趣的伙伴可以试一试。
5. 地理科学(师范类)都研究些啥
主要分为两个大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专业课有:地球概论,地理学思想史,地图学,地貌学,地质学,水文学,气象与气候,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GIS,RS,GPS,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人文地理,旅游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等等。
差不多就这些吧,各个学校有可能不是太一样。
6. 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践包括哪些方面 求全面!!!
1、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和环境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
2、掌握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基本能力;
3、了解地理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地理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相近专业学科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并获得广泛的人文科学的修养;
4、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的基本能力;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7.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的格式怎么弄
人文地理学社会考察实习大纲(青岛)
人文地理学社会考察实习是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事对某一地区人文地理环境或某一人文地理现象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一定的调查方法和研究技能,验证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他是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研究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客观必然要求。
一、 人文地理学进行社会考察实习的意义
1.人文地理学进行社会考察实习是人文地理学本身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决定的。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区域性、时间性很强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各种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使同一人文现象在不同地区表现出空间差异性,区域性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区域综合开发是人文地理理论应用性的关键。正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区域性差异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社会考察的不可替代性。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卫星遥感、计算机模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技术在人文地理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实验室模拟终究不能代替社会考察,因为复杂的人文现象不可能搬到实验室中来,而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各种开发规划中表现出来的结果是无法模拟出来的,况且各种开发理论也要到社会中得到验证。
现代人文地理学不仅仅在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直接参与和指导改造世界的活动,诸如:城市与乡村发展与布局规划、国土规划、农业区化、旅游开发等,这些实践行为均离不开对社会实际的全面考察,这足以说明人文地理学进行社会考察实习的必要性。
2、人文地理社会考察实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人文地理思维能力和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无论进行那种规划都要掌握一定的分析研究技能,如:对生态环境的分析技能、旅游资源的评价、土地资源评价、工业布局、配置技术,人口迁移、城市演化及结构分析技能,这些技能仅仅通过课堂讲授是难以掌握的,必须通过现场考察和实际应用才能掌握。
同时,人文地理学科学的思维能力,单凭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所谓科学的人文地理思维是指面对纷杂的人文现象,采取科学的区域性、综合性思维,以人地关系为核心,发现各种人文现象的时空联系与差异,揭示它们相互作用的特征与规律。人文地理思维的独特性便是综合性思维、区域性思维及人地相关性思维,具有广放性。,他遵循其他学科的理论原则,但又不拘泥于其他学科的桎梏。实践证明:作为大学阶段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只有在积极接受书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面向外部环境,在实践中学习才能掌握各种专业技能。
3、人文地理社会考察实习是学习其他规划专业课的基础。
无论资源开发规划、生态规划、还是城乡发展规划,做规划前都要对当地的人文环境有充分的认识,只有充分认识规划区的人文地理环境,各种区域开发规划才能进行。因此,掌握人文地理环境的考察方法是学好其他规划课的基础。
二、 人文地理学进行社会考察实习的目的
1、 认识考察区人文环境的特征
2、 掌握认识人文环境的方法
3、 检验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4、 了解考察区各种资源开发布局规划、工业发展与布局规划、城乡发展与布局规划
5、 分析掌握考察区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城市的条件。
三、 人文地理学考察实习(青岛)内容
1、 青岛工业考察实习
实习方法是对典型企业调查实习: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啤集团
(1)企业总体特征调查:本项内容主要调查所选区工业企业的属性(包扩企业从属于那一生产部门、其生产加工对象是什么、加工程度如何、企业生产与管理的组织形式是什么等等)、总体规模(包括企业占地规模、固定资产规模、全员劳动力规模、产值规模、利税规模)以及企业在本区、本行业中的相对地位与作用。
(2)企业区位特征调查:本项内容首先调查企业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质构造基础、地貌类型特征、并在调查基础上进行对企业布局影响的评价;其次,调查其经济区位特征,如;所属的经济区、城市功能区、与交通线、通讯线及其他基础设施的空间关系,与原料地、市场地、生产协作地的宏观空间关系(距离、通达性、通过能力)等。
(3)企业内部结构调查:首先调查企业内部主要环节构成及其顺接关系,如原料的选取与初加工、深加工直到半成品、成品,最后到包装、监测等的整个过程;其次要调查各环节的空间排列组合关系,如在上述生产环节中各部分在场区是如何布局的,它们之间靠什么方式连接。
(4)企业对外联系调查:首先了解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与横向协作企业、与企业集团、与分支机构的关系;其次要调查企业资金投入来源与投入结构,技术设备来源及构成,原料、燃料、半成品、辅助品来源;第三调查产品销售去向,产品市场范围、市场占有率及覆盖率、产品销售方式等。第四要调查企业对外联系的具体路线,包括交通线、通讯线的具体构成形式传输能力等。
(5)企业发展规划调查:本项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生产与建设规划的目标(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规划的主要任务(扩建、改组、改造、转产等)、规划布局蓝图、规划实施措施与对策、规划实施的具体步骤等。
(6)企业综合分析:通过进行上述单项内容的调查分析,对所调查企业各方面进行合理性评价,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的发展未来提出建议和对策。
2、青岛港考察实习
(1)调查港口的发展历史、码头的分布及功能、港口吞吐、货物的种类及数量、腹地范围、集装箱班轮航线等情况。
(2)调查分析青岛港对青岛经济、社会、文化、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3、青岛城市地理考察实习
(1)调查青岛市产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影响城市产生的主要因素,判断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预测城市发展趋势,确定城市职能。
(2)调查青岛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所在经济区与周围城市的联系,城市在地区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城市的规模和行政级别等。
(3)调查青岛市城市职能的演替,城市中心及地域范围的变化,城市人口及结构的变化,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文遗迹等。
(4)调查青岛市城市地域结构及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划分的历史演变和目前的土地利用功能区分布特征。
(5)调查青岛市内外交通发展与分布情况。
4、青岛市旅游资源的考察实习
(1)旅游资源本身状况的调查分析;包括资源类型、特色、科学价值与美感程度、资源的丰富度及组合等。对人文旅游资源要调查其历史文化背景,对自然旅游资源要弄清其自然地理成因。
(2)旅游资源的环境条件,如交通条件、市场条件。
(3)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如开发规划程度、利用强度。
5、青岛市商业考察实习
(1)调查青岛市的商业中心
(2)调查分析青岛市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极其沿革。
(3)分析商业中心等级结构的合理程度。
6、青岛市宗教考察实习
(1)考察青岛市宗教发展状况。包括信仰宗教的人数,所存在的宗教的类型
(2)调查宗教对青岛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
(3)调查各种宗教景观(如教堂、道观)对城市规划、城市景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