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蚂蚁的种类有哪些
知识分子
解元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由于各种蚂蚁都是社会性生活的群体,在古代通称"蚁"。据现代形态科学分类,蚁可分两大种群:蚂蚁类和白蚁类。
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9000多种,我国国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3-7年,蚁后则可存活十几年或几十年。一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年,甚至50多年。
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
蚂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蚁卵约0.5毫米长,呈不规则的椭圆形,乳白色,工蚁体细小,体长约2.8毫米,全身棕黄,单个蚁要细看才易发现。雄、雌蚁体都比较粗大。腹部肥胖,头、胸棕黄色,腹部前半部棕黄色,后半部棕褐色。雄蚁体长约5.5毫米。雌蚁体长约6.2毫米。
社会生物学
蚂蚁为典型的社会昆虫,具有社会昆虫的3大要素,即同种个体间能相互合作照顾幼体;具明确的劳动分工;在蚁群内至少几个世代重叠,且子代能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
(一)生活周期
典型的蚁巢内含有1头或数头生殖雌蚁(蚁后)、数量巨大的工蚁及其后代,雄蚁并不是常年都存在于蚁巢中,不同种类雄蚁产生的季节不尽相同。在合适的季节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同一种类不同蚁巢中的雄蚁与新的未受精的雌蚁交尾。大多数种类通过婚飞来建立新的蚁巢;但有些种类不婚飞,在地面或植被上交尾。交尾后,雄蚁便相继死去,受精后的雌蚁的翅不久便脱落。
每一蚁巢建立的最初阶段仅为有翅的雌蚁和雄蚁。待交尾后,无翅雌蚁(胶去翅后的雌蚁)便有适宜的条件下做1个土室,将自己埋住,或将雌蚁本身藏于其他的孔洞中,随后即准备产卵。雌蚁并不完全像蜜蜂一样总是单独完成上述工作。有些种类由数个刚交尾过和雌蚁全作建立新的蚁巢。
雌蚁在其第一批后代发育期间一般不取食,仅靠已不用的飞行肌肉和体内能量贮备物质的降解产物在卵巢中产生卵黄。有的雌蚁可1年不取食。卵通常需要数星期乃至数月才可产出。一当卵卵孵化,雌蚁用其唾液饲喂幼虫。第一批后代为工蚁,发育完成后通常体较弱,个体也较小。这些工蚁一经羽化,便从土中钻出。为它们自己及其母亲寻找食物。雌蚁在取食后便继续产卵繁殖;工蚁便担负起维系整个巢群的所有工作且承担后代的抚养。第二批工蚁个体较大而强壮。这样循环往复,蚁巢中的种群迅速膨大,蚁巢也随之扩大。
无翅雌蚁通常以上述形式产生后代。但有的无翅雌蚁不建立新巢,仍回旧巢成为许多蚁后中的一员;有的无翅雌蚁进入另一已建好蚁巢的同种个体巢中做蚁后;有的还进入其他种类巢中,并消灭原有的蚁后。最终宿主工蚁也会死亡,这种形式被称为临生性社会寄生现象;有的无翅雌蚁还会奴役所侵占蚁巢中的工蚁,这些工蚁称为蚁奴。
当蚁巢和蚁群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雌蚁便开始产受精卵(双倍体),这些卵经过特殊照料和给以特殊的食物,之后便发育成新一代生殖雌蚁,而产的没有受精的卵(单倍体)则发育成雄蚁。这种情况因种类各异。
交尾后的雌蚁可存活20年或者更多,1个雌蚁可携带3.2亿个精细胞;而工蚁在没有受到其它生物或非生物不正常影响的情况下通常可活3年。
蚂蚁出巢活动的季节。我南方一般4-11月,北方为6、7、8月是蚂蚁活动旺季。当冬季临近时,蚂蚁逐渐行动迟缓且不喜欢活动,并集中在较上层的巢室中。蚂蚁在越冬期间,其器官组织的冰点降低,肌肉活动几不产生热量,也不取食。大多数种类的蚂蚁越冬前不像其他昆虫那样储存食物,但尚有一些有储藏嗜好的蚂蚁,如收获蚁。
(二)食物
蚂蚁通常是杂食性动物,主要的食物为一些陆生节肢动物,包括蜘蛛、千足虫、蜈蚣和昆虫等。蚂蚁获得动物蛋白质的另一种来源是取食其他种类蚂蚁的幼体。蚂蚁也吸食植物汁液。蚜虫、介壳虫和角蝉等昆虫分泌出的蜜露也蚂蚁喜食的食物。
(三)蚁巢
蚂蚁的蚁巢形式多样。
蚁巢是蚂蚁哺育后代、抵御外部不良环境影响和天敌捕食的场所,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1、无巢型
行军蚁严科和双节行军蚁亚科的多数种类缺乏永久性蚁巢,仅是成群聚集在一起露营;露营时,年长的和强壮的工蚁在蚁团的最外缘,其次为年轻的工蚁,雌蚁和幼体在最里面。这些蚂蚁通常选择树根或粗枝条与土壤的间缝中露营。
2、土中巢型
在土中营巢的蚂蚁种类最多,土中蚁巢的结构变化很大。有的巢极为简单,仅在地面有1处出口,土下仅分成3大部分,即废物堆放地、巢室及主要幼体哺育室。有的蚁巢结构复杂,设有主、副通道口,蚁巢内通道纵横交错,有多个巢室、幼体哺育室和蚁后室;蚁群扩大后,这种蚁巢还可从地下一直修筑到腐朽的伐桩中去。
3、蚁生植物巢型
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蚂蚁常在喜欢的植物上使用已有的洞空或缝隙营巢,称为蚁生植物巢。
4、木巢和层纸巢型
木巢主要是指蚂蚁利用伐桩、倒伏木段等材料,在其中营建的巢。
5、悬巢型
悬巢是指悬挂或依附在植物上部小枝条上的蚁巢,与第三类巢略近似,但这种巢是由蚂蚁经过复杂分工与合作建成的,主要有泥巢和丝巢等几种。丝巢非常坚固,不易破损。有一些种类用工蚁叼泥土上树,用泥、叶片和工蚁唾液构成泥巢。
(四)品级与社会分工
依据蚂蚁的形态、行为和社会分工可以分成3个基本品级:即雄蚁、雌蚁(蚁后)和工蚁。目前广泛采用的品级名称有以6种:
1.雄蚁:绝大多数种类的雄性个体不参加劳动,仅仅接受同伴的食物,等待婚飞,婚飞后结束后即死去。
2.蚁后:指具发育完全的雌性生殖蚁,具有膜翅目昆虫的胸部构造及2对翅;其2对翅在婚飞后脱去。有时将蚁后泛称雌蚁。
3.工蚁:指不具生殖能力的雌蚁,其卵巢部分或完全退化,没有贮精囊。一些蚂蚁如大头蚁、火蚁、弓背蚁属的工蚁根据身体(主要是头部)大小可分成几个亚品级:大型工蚁、中型工蚁、小型工蚁。大型工蚁若主要从事战争和防卫工作,以称为兵蚁。
4.工雌蚁:在形态上介于工蚁与雌蚁之间,具贮精囊或不具贮精囊,多发生在寄生性种类和进化的种类中。它们的腹部往往不象正常蚁后那样增大,胸部构造简单,有的翅很小。
5.有性工蚁:目前发现许多的猛蚁种类中雌蚁被有性工蚁所代替。有性工蚁具有工蚁的形态构造,但具有像蚁后那样的繁殖能力。
6.大腹蚁:工雌蚁后腹部极度增大形成的1个品级。可看作是畸变的蚁后。
一般来讲,几乎所有的蚂蚁种类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行为也了发生变化,年轻的工蚁往往在巢内从事饲育、清洁等工作,而年长的工蚁则在巢外觅食、防卫、建筑蚁巢等。
(五)蚂蚁的通讯
蚂蚁具有独特的信息交流方式,使其个体间得到多方面的相互了解。
化学通讯是蚂蚁采取的基本信息交流方式。化学信息素是蚁后及准雌蚁的上鄂腺释放的"女皇信息素",又称"女皇物质"。这种"女皇物质"散发在蚁群内,能够抑制工蚁的卵巢及生殖系统发育,使工蚁专致于除产卵外的一切群内外工作。其次是工蚁的主鄂腺分泌物,这种分泌物起防卫、报警作用,又称报警信息素。工蚁的直肠附近有一个直肠腺能分泌示踪激素,混在粪便中来标记蚁群的领地。腹腺分泌物起着对近距离物体的定位作用。毒囊附近有一种杜氏腺,其分泌物起报警、召集作用,常与毒液一起从螫针泌出。
蚂蚁的视觉信号经常与化学通讯信号混在一起,具较大复眼的蚂蚁有良好的视力,能看到几米外的物体特别是对活动物体较敏感。当发现食物时,可召集同伴迅速聚集到有食物的地方。
此外,蚂蚁也可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进行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用触角接触、抚摸、品尝、抓紧、快速前后移动、轻推等行为表达信息。
(六)蚁客与蚁奴
在蚁巢内,常可见栖息着其他种类的昆虫。一般以甲虫类为主,如埋藏虫属、伪步行虫属的种类,这些共同生活在蚁群内的昆虫被称为蚁客。共栖的蚁客,还常以蚁的卵、幼虫为食,蚁客还学习掌握蚁群内化学信息系统,作为蚁群一个成员长期存在。而群内的工蚁也可以从蚁客身体上享受到甜味分泌物。蚁客现象不单出现在蚁巢内,蚁群活动范围的巢外领地内也常与其他昆虫产生互利关系,如蚜虫分泌甜汁供工蚁食用而工蚁又保护蚜虫免受敌害。有些毛毛虫也是通过分泌甜汁来得到工蚁的保护。
蚁奴,即指一种蚂蚁奴役另一种蚂蚁为本群工作或谋取食物的现象。奴役者又称蚁工奴,被奴役者称奴。如我国的卡氏圆颚切叶蚁、奴役铺道蚁利用铺道蚁去偷窃其他蚁群的食物,或者帮助主蚁攻打入侵者等。
小家蚁
工蚁体长2.2-2.4mm,体浅黄色至浅黄褐色,有时带红色;分布于世界各地,已描述的种类超过300种,其在部分布在温暖地区。它们个体小,繁殖快,通常在人类居住的环境中生存。
蚁传播的疾病与危害
雄、雌蚁一般都深居穴内,主要是工蚁出来活动寻食和危害。
(一)棕黄家蚁能骚扰人。特别是骚扰小孩和重病人。该蚁吃脓痰,在殡舍中还能吃死人的尸体。由于蚁在传染性的物体,如:用过的外科敷料、厕所等上爬行,因而能机械性地携带各种微生物,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鼠疫杆菌、可能还有炭疽杆菌。
(二)由于蚁常常被食物所吸引,因此,蚁有携带病菌到食物上的危险。蚁会咬人,尤其是爱咬病人。还能造成新生儿脐带感染和败血症。
(三)蚁会给房屋的某些部分(地板、天花板等)带来损害。热带蚂蚁能侵袭人和动物,并且其中某些蚂蚁的螫咬很厉害
❷ 蚂蚁的全资料
蚂蚁
蚂蚁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记录了一万多种,估计可能的数目大约在2万种左右(Wilson,E.O.)。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由于各种蚂蚁都是社会性生活的群体,在古代通称“蚁”。据现代形态科学分类,蚁可分两大种群:蚂蚁类和白蚁类。
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9000多种,我国国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3-7年,蚁后则可存活十几年或几十年。一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年,甚至50多年。
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
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蚁卵约0.5毫米长,呈不规则的椭圆形,乳白色,工蚁体细小,体长约2.8毫米,全身棕黄,单个蚁要细看才易发现。雄、雌蚁体都比较粗大。腹部肥胖,头、胸棕黄色,腹部前半部棕黄色,后半部棕褐色。雄蚁体长约5.5毫米。雌蚁体长约6.2毫米。
蚂蚁为典型的社会昆虫,具有社会昆虫的3大要素,即同种个体间能相互合作照顾幼体;具明确的劳动分工;在蚁群内至少饿个世代重叠,且子代能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
另外要指出的,[白蚁]不是蚂蚁,白蚁除一样具有社会外,在生理结构上和蚂蚁有很大的差别
生物的行为是指生物体进行的在外部可以察觉得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行为学就是研究这些活动的学科。形态和行为首先被人们注意,但是直到19世纪人们才获得生物行为研究的理论武器和实验手段。进化论学说将动物的行为提高到了适应性层次。
目前对生物行为的归类非常混乱。从遗传和发育的角度一般将其分为先天行为和后天行为,也就是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但这种分类方法并不常用,人们一般按照行为的功能对其划分,遗憾的是这种划分方式并不严格,存在大量的重叠区域。本站也将从这个角度为大家揭开蚂蚁世界的神秘面纱。
行为生态学(behavioral ecology)是行为学与生态学的交叉领域,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原因、发生或发展、适应功能、进化历史的一门科学。行为生态学是生态学科中最年轻的分支学科之一,这一学科在60-70 年代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随着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在遗传学的带动下生物行为的遗传研究蓬勃开展起来。现代的行为生态学融入了遗传学、生物进化论等等多学科,现代分子生物学也被应用到行为生态学的研究中来。
蚂蚁是现代动物体系的优势类群,拥有极为庞大的数量和极为复杂的社会结构。蚂蚁与其它各种生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据统计,在蚁巢内生活的各种节肢动物就多达3000种。种类多样的蚂蚁和相关物种的多样性,以及蚂蚁社会分工的多样性,造就了蚂蚁在行为上的多样性。
蚂蚁的行为是如此的斑斓和诱人,同时也是一个大迷宫,如同Wilson,E. O.所指,有时它会让博物学家们走上歧路。
蚂蚁被誉为“微型动物营养宝库”和“天然药物加工厂”,蚂蚁粉中粗蛋白含量高达51.23%,高于鸡、鱼、牛肉。蚂蚁也是着名的药用昆虫,蚂蚁及其制剂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对免疫功能过强,有抑制作用;对免疫功能不足,有促进作用。能缓解急、慢性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镇痛和催眠作用。特别是补肾壮阳效果显着,有雄激素样作用,可促进性器官发育。还能增强胰岛内β细胞的功能,降低血糖。蚂蚁体内合成大量ATP,能抗疲劳,增强体力。具有显着清除自由基的效果,能延缓衰老,延长机体寿命。
蚂蚁被誉为“微型动物营养宝库”和“天然药物加工厂”,蚂蚁粉中粗蛋白含量高达51.23%,高于鸡、鱼、牛肉,含有20多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包含除色氨酸外的7种必需氨基酸,至于色氨酸,由于在酸水解环境下色氨酸全部被破坏,因此不能肯定不含有色氨酸。
在人体必须微量元素中,以锰、锡、铁、碘、铜、锌最为重要,而这些元素在蚂蚁中含量非常丰富,尤以锌为最多,达到110mg/Kg,远高于其它动物。
蚂蚁体内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三萜类化合物,如香茅萜、柠檬萜等。
蚂蚁也是着名的药用昆虫,蚂蚁及其制剂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对免疫功能过强,有抑制作用;对免疫功能不足,有促进作用。能缓解急、慢性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镇痛和催眠作用。特别是补肾壮阳效果显着,有雄激素样作用,可促进性器官发育。还能增强胰岛内β细胞的功能,降低血糖。蚂蚁体内合成大量ATP,能抗疲劳,增强体力。具有显着清除自由基的效果,能延缓衰老,延长机体寿命。蚂蚁是保健食品的优良原料,将其用于临床治疗具有较大开发前景[1]。
但并蚂蚁成分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并非所有的蚂蚁都适合食用或药用。目前中国的食药用蚂蚁主要有3属:多刺蚁属(Polyrhachis)、蚁属(Formica)和弓背蚁属(Camponotus)[2]。据报道,目前已知12种安全的食用或药用蚂蚁:鼎突多刺蚁(拟黑多刺蚁)、双突多刺蚁(双齿多刺蚁)、赤胸多刺蚁、血红林蚁、红褐林蚁、日本弓背蚁、北方蚁、路舍蚁、日本褐林蚁、北京凹头蚁、乌拉尔蚁、石狩红蚁[3]。其中路舍蚁(铺道蚁)是否安全笔者认为有待进一步确认,也可能是鉴定错误,路舍蚁属切叶蚁亚科铺道蚁属,其副作用可能较大。而双齿多刺蚁和鼎突多刺蚁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同名物种。
蚂蚁会迷路吗?
蚂蚁常会出来找寻食物,有时运气好,马上就找到了;有时运气差,走了好久还没找着,等要回去时,大半天的路,他们还认得出来吗?
顽皮的小朋友,常会把蚂蚁刚爬过的路,用手把它抹去一段,然后发现蚂蚁要找原路时,遇到被抹去的那段,就变得没方向感了。确实蚂蚁有时会在爬过的地方留下气味,但也有蚂蚁不留气味,而记住沿途的天然气味,然后找到回家的路。
另外,蚂蚁的视觉还非常灵敏,能利用陆上、天空的景致来认路。曾有人用圆筒状工具,遮住一群正要回巢的蚂蚁,让他们只能看到天空,结果他们仍能按照正确路线前进。后来,人们又用一块大板子,水平挡在蚂蚁的上方,并且尽量放低,让他们不能看到天空及周围的景物,于是发现,他们开始失去方向,并且胡乱爬行了。
由此可知,不仅周围景致、太阳的位置,和蓝天上反射下来的日光,都可帮助蚂蚁辨认方向。
为什么蚂蚁会乖乖排队行动?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蚂蚁的行动总是团结一致,像是个个都带了行动电话时时保持联络似的,他们到底有什么法宝呢?
蚂蚁的确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联络同伴。虽然他们四散到各处觅食,只要有谁发现了食物,除了赶紧衔一小块回巢去之外,沿途还会记得分泌出芳香讯号,紧急通知同伴前来支援。附近闻到香味的蚂蚁会一路嗅着这条芳香路线找到食物,一只一小块通力合作,将所有食物搬回窝巢。这些沿着香味移动的蚂蚁就形成了一排长长的队伍,有秩序的前行。
蚂蚁分泌的这种芳香物质称为信息素,由于它的挥发性大,几分钟过后,食物都运回了窝巢,香味也就消失不见了,免得再有蚂蚁前来,结果扑了空。
蚂蚁喜欢蚜虫吗?
三月天里,常有大批蚜虫危害农作物。同时还会发现很多蚂蚁在身边,别以为他们是来吃蚜虫的,其实,他们是在帮助蚜虫,间接危害作物呢!
观察这些蚂蚁,不时会用触角轻轻拍打蚜虫屁股,似乎和他相处的非常好。而被拍打的蚜虫,居然很乖地翘起屁股,排泄出一种又甜又香的“蜜露”,来让蚂蚁饱餐。
这种蜜露是由蚜虫吸食作物的汁液后,一部份供给自身用,一部分就从肛门里排出,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糖分,所以蚂蚁非常爱吃。
蚂蚁因蜜露而爱上蚜虫,所以当蚜虫遇到危险,蚂蚁就会挺身而出。另外,当蚜虫栖息的地方缺粮,蚂蚁还会将他搬到食物充裕的地方去。
到了冬天,蚜虫的卵可能会被冻死,蚂蚁就会帮忙把卵藏在自己家中。有时,蚂蚁怕卵受潮,遇到晴天,他还会把卵搬出来晒太阳。直到隔年春天,小蚜虫出来了,蚂蚁又开始把他们搬到好吃的植物上去。
为什么蚂蚁会打仗?
夏天,在树林边,常常会看到许多大大小小的蚂蚁,爬来爬去,搬运着昆虫残体、泥土…有时它们相遇以后,成群地咬杀起来,斗争得十分剧烈。
为什么蚂蚁会打仗呢?有的昆虫学家对蚂蚁打仗,认为是争夺食物引起的,因而用种内斗争理论来解释。但较多的昆虫学家,认为不是什么种内斗争,而是一种化学强制反应。
为了证明这个现象,他们做了以下实验:把不同窝的蚂蚁放在一起,它们的触角一碰,就立刻咬杀起来;相反,把同窝蚂蚁放在一起,它们相遇以后,不但不打不咬,还能互相喂食。
昆虫学家对以上事实这样解释:不同窝的蚂蚁,身上都有一种特殊的“窝味”。这种“窝味”又与窝的建筑材料、储藏的食物和本身分泌物的不同而不同。每一只蚂蚁都有辨别“窝味”的本领。一旦发现另外的蚂蚁不是自己家里的成员,就咬杀斗争起来,慢慢地形成“大战”。有趣的是,把正在咬杀斗争的蚂蚁,用水洗掉身上的“窝味”,再把它们放在一起,它们相遇后,就安然无事地各自走开。如果在一只蚂蚁身上洒些香料,它就不能回窝,同窝的蚂蚁将误认它是敌害而被驱赶出来。
也有人认为,蚂蚁成群打仗咬杀,与群体大小有直接关系。特别是不同群蚁相遇一起,立刻会引起战斗。单只的蚂蚁相遇,咬杀斗争机会就少了。
蚂蚁救火又嗜酒!
蚂蚁救火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次有趣的试验。他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巢的顶部,蚂蚁约在一分钟后觉察到“火警”。开始时,它们来回奔忙显得惊慌失措,接着,仿佛商量好了似的,无数的蚂蚁勇敢的爬上燃烧的烛芯,分泌出蚁酸进行灭火。一些蚂蚁“牺牲”后,无数的蚂蚁又冲上去,约 60秒钟后,蜡烛的火被扑灭。几天以后,法布尔再重复了一次同样的试验,这一次,蚂蚁仅用了40秒便将蜡烛火扑灭,且没有一只蚂蚁遇难。
蚂蚁嗜酒
有一种经常出入蚂蚁国的小虫,一碰到工蚁就用触角去碰一下,那些工蚁便心甘情愿地将辛苦得来的食物,从嗉囊里吐出来给它吃。这种小虫身长只有 5-6毫米,它的肚子两侧有一种黄色的刺毛,蚂蚁只要拨一下刺毛,就会渗出一种有挥发性的芳香液体,其化学物质和醇很相近,蚂蚁非常爱喝,因此便心甘情愿地喂养这种小虫和它们的幼虫以获得爱喝的“酒”。
蚂蚁家族成员中的等级制度!!!
所有的蚁科都过社会性群体生活。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
1、蚁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在群体中体型最大,特别是腹部大,生殖器官发达,触角短,胸足小,有翅、脱翅或无翅。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
2.雄蚁:或称父蚁。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
3.工蚁:又称职蚁。无翅,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复眼小,单眼极微小或无。上颚、触角和三对胸足都很发达,善于步行奔走。工蚁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
4.兵蚁:头大,上颚发达,可以粉碎坚硬食物,在保卫群体时即成为战斗的武器。
蚂蚁为常见的昆虫之一,分布于全世界,几乎无处不有,为昆虫中占优势的种类,其个体数超过所有陆地上生物。蚂蚁的种类很多,最大的蚂蚁在澳洲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北部,成为公牛蚁。这种罕见蚁种的工蚁有3.7厘米。因为公蚁的上鄂较长,所以虽然大,但并不很笨重。最小的蚂蚁是一种贼蚁,其工蚁只有0.15—0.26厘米长。而世界各地的热带森林里,生存着一种可以称为昆虫界的霸王的盲目的食肉军蚁。当一只有1万—10万只均已组成的队伍行进时,人和动物胆敢停留在途中,就只有死路一条。据说,军蚁能把一条昏睡不醒的大莽和拴着的羊,在几小时内吃得只剩骨头。
❸ 中国最厉害的蚂蚁是什么蚂蚁,为什么
血红林蚁厉害,我只单独说东北大血,工蚁长1.1厘米,别看他单后制,产卵效率特别高,适应能力极强!而且孵化的时间快,她的蚁酸也是数一数二的,在数量庞大之时,可以横扫蚁属霸主,红褐林蚁,他可以不像其他的奴隶制蚂蚁,可以称之为半奴隶,他们喜欢横扫蚁巢附近的强大势力,并且喜欢带蚂蚁茧回来,是他们改不了的习惯,上面说他们孵化很快,在同一时间同一个以蚁后,一个月后,两个不同种类的蚂蚁打起来,血红林蚁一般是以多欺少,用蚁酸喷死对面,就连有尾针的猛蚁,也挡不住血红林蚁的冲击。但是中国分部的血红林蚁大血非常的少,而且血红林蚁比较喜欢人冷,南方的朋友花的钱就要多,但是这种蚂蚁也经常缺货,基本就是有了,又没了,价格也非常昂贵,正宗的血红林蚁大血,一般都是单后制!!!而不像内蒙古那边的多后制血红林蚁小血!!!
❹ 北方常见的小红蚂蚁是什么品种
应该是一种红蚁,如果体型比较大可能是林蚁
❺ 城市里常见的蚂蚁是什么种类
有小家蚁,收获蚁,各种大头蚁。
小家蚁就是一般的小黄蚁。
大头蚁就是所谓的红蚁
小家蚁(Monamorium pharaonis L.)又名室黄蚁、家蚁、厨蚁和小黄家蚁),体长仅2毫米左右,淡黄褐色,腹柄2节,腹部后半部背面灰褐色,在我国许多城市有其分布。
蚁群大小因种类而异,小家蚁有个体35~1400只。
这种蚂蚁体型微小、棕红色、嗅觉相当灵敏,由于爬行时释放出蚁酸,所以在行动路线相对固定。喜欢吃甜食、乳品、高蛋白、高脂肪类食品。该蚂蚁对环境、室温选择性强,惧寒冷,室温低于6℃时,则不出穴觅食,抗肌渴和繁殖力强、速度快。多数栖息于厨房、卫生间等地的瓷砖逢隙内。
小家蚁,一般是外面带来的,比如家具、装饰材料等。这种蚂蚁喜欢生活在较为潮湿的环境里,一般隐身于砖混结构房屋的瓷砖、水泥和管道缝隙中,进而进入厨房、卫生间内。红蚂蚁的繁殖速度非常快,通常为每月二到三窝,盛夏正是它们的大量繁殖期。这种蚂蚁有时会爬到人们身上进行叮咬,被咬过后的地方出现小红点并且很痒。由于这种蚂蚁能够传染疾病,因此家长要对儿童多加注意
来源
一是公出、旅游到外地疗养人员以及外地来此经商人员随身携带物品中带来;二是大批建材物资带来;三是一些盆景花卉中带来的,由于近几年出现暖冬、气候的变化致使红蚂蚁对地区环境逐渐适应,并得以生存,侵害面积在逐年扩大。
危害
由于居室内的红蚂蚁四处流串,周身自然粘满了各种细菌和病毒以及一些寄生虫卵,对食后剩余的饭菜保管不当,就会遭到蚂蚁的侵袭,当蚁类爬到食物上时会释放出大量的蚁酸污染食物,人食后及易引起胃肠不适和各种肠道疾病;由于红蚂蚁喜食乳品类,哺乳期婴幼儿更易招蚂蚁叮咬,皮下出现红色斑点,极度搔痒,抓挠后斑点溃烂化脓,不易愈合,同时也影响人们的正常休息和睡眠,给群众生活带来许多烦恼和不便。
除蚁
(1)搞好室内卫生、彻底断绝食物和水源;
(2)堵塞瓷砖逢隙和水、暖气管道孔、通气孔、下水道孔处的防护处理。
(3)采用化学药物消杀。针对室内红蚂蚁密度过高要采用药物滞留性喷洒,迅速降低蚂蚁密度后,定期投放蟑螂蚂蚁饵进行诱杀,直至彻底灭绝为止。
大头蚁 [1]英文名:Big-headed Ant
鉴别特征:成年工蚁身长约3.5mm,未成年工蚁的并腹胸节长约0.7mm,头部长1mm。头部和腹部深褐色,并腹胸节褐色。成年工蚁下颚突出,未成年工蚁头后部有一圈隆起。腹部第1、2节分离,即柄节和后柄节。触角12节,端部的3节伸出形成短棒状。唇基的中间部分没有2片悬垂物;侧面部分没有伸高隆起。
生物学特性:出没于城市和茂盛的森林,潮湿、有荫地区数量最多。如果水源紧张,活动就会受到限制;在雨林和干枯的藤蔓灌木丛中繁殖更快。在炎热的地区,夜间更活跃。主要通过从母群体分出新群体的方法扩展数量和范围,而不是婚飞繁殖,所以传播受限制。但是,新群体的生存可能得到母群体在食物和防御方面的帮助。超级群体可占地几十公顷。
原产地:非洲南部。现已几乎分布于所有热带潮湿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在福建、广东、台湾和香港出现过。分布无规律。海拔高度也不确定,偶尔在广西大窑山南部1700m处的森林发现其踪,但大多数出现在低海拔处。在广东的鼎湖山和七星坑自然保护区有发现。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在广东、海南和香港的自然保护区中已发现有该物种自然种群,应特别引起重视。能够取代当地的无脊椎动物,尤其是蚂蚁,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在毛里求斯,已使当地蚂蚁绝迹;在巴西东北部,已使当地壁虎、蜥蜴数量锐减。由于大头蚁以蚜虫、介壳虫制造的蜜露为食,所以保护了菠萝、咖啡、柑橘和其他水果上的大量害虫,间接危害了农作物。它们还可直接危害草莓等植物根系。也发现其出没于医院、住宅,危害电缆、水管和电话线保护层等。
控制方法:尽量避免使用对环境副作用大的传统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IGR)可使蚁后的卵巢组织退化。可以施用安全绿色的新型农药加以控制。最有效的方法似乎是保护完整的有多种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群体的自然栖息地。在中国需要研究其生态学及与其它种群的相互关系,以找到更科学的控制方法。
收获蚁 收获蚁
harvester ant
收集种子和叶的数种不同属蚁类的俗称。收获蚁属(Messor)的种收集种子,并将之去皮、贮存。切叶蚁属(Atta)收集叶子来培植真菌以供食用。某些大头蚁属(Pheidole)的上腭强大,可能以此来弄碎收获的种子。农蚁属(Pogonomyrmex)螫人至痛。
❻ 蚂蚁种类
解元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由于各种蚂蚁都是社会性生活的群体,在古代通称"蚁"。据现代形态科学分类,蚁可分两大种群:蚂蚁类和白蚁类。
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9000多种,我国国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3-7年,蚁后则可存活十几年或几十年。一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年,甚至50多年。
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
蚂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蚁卵约0.5毫米长,呈不规则的椭圆形,乳白色,工蚁体细小,体长约2.8毫米,全身棕黄,单个蚁要细看才易发现。雄、雌蚁体都比较粗大。腹部肥胖,头、胸棕黄色,腹部前半部棕黄色,后半部棕褐色。雄蚁体长约5.5毫米。雌蚁体长约6.2毫米。
社会生物学
蚂蚁为典型的社会昆虫,具有社会昆虫的3大要素,即同种个体间能相互合作照顾幼体;具明确的劳动分工;在蚁群内至少几个世代重叠,且子代能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
(一)生活周期
典型的蚁巢内含有1头或数头生殖雌蚁(蚁后)、数量巨大的工蚁及其后代,雄蚁并不是常年都存在于蚁巢中,不同种类雄蚁产生的季节不尽相同。在合适的季节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同一种类不同蚁巢中的雄蚁与新的未受精的雌蚁交尾。大多数种类通过婚飞来建立新的蚁巢;但有些种类不婚飞,在地面或植被上交尾。交尾后,雄蚁便相继死去,受精后的雌蚁的翅不久便脱落。
每一蚁巢建立的最初阶段仅为有翅的雌蚁和雄蚁。待交尾后,无翅雌蚁(胶去翅后的雌蚁)便有适宜的条件下做1个土室,将自己埋住,或将雌蚁本身藏于其他的孔洞中,随后即准备产卵。雌蚁并不完全像蜜蜂一样总是单独完成上述工作。有些种类由数个刚交尾过和雌蚁全作建立新的蚁巢。
雌蚁在其第一批后代发育期间一般不取食,仅靠已不用的飞行肌肉和体内能量贮备物质的降解产物在卵巢中产生卵黄。有的雌蚁可1年不取食。卵通常需要数星期乃至数月才可产出。一当卵卵孵化,雌蚁用其唾液饲喂幼虫。第一批后代为工蚁,发育完成后通常体较弱,个体也较小。这些工蚁一经羽化,便从土中钻出。为它们自己及其母亲寻找食物。雌蚁在取食后便继续产卵繁殖;工蚁便担负起维系整个巢群的所有工作且承担后代的抚养。第二批工蚁个体较大而强壮。这样循环往复,蚁巢中的种群迅速膨大,蚁巢也随之扩大。
无翅雌蚁通常以上述形式产生后代。但有的无翅雌蚁不建立新巢,仍回旧巢成为许多蚁后中的一员;有的无翅雌蚁进入另一已建好蚁巢的同种个体巢中做蚁后;有的还进入其他种类巢中,并消灭原有的蚁后。最终宿主工蚁也会死亡,这种形式被称为临生性社会寄生现象;有的无翅雌蚁还会奴役所侵占蚁巢中的工蚁,这些工蚁称为蚁奴。
当蚁巢和蚁群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雌蚁便开始产受精卵(双倍体),这些卵经过特殊照料和给以特殊的食物,之后便发育成新一代生殖雌蚁,而产的没有受精的卵(单倍体)则发育成雄蚁。这种情况因种类各异。
交尾后的雌蚁可存活20年或者更多,1个雌蚁可携带3.2亿个精细胞;而工蚁在没有受到其它生物或非生物不正常影响的情况下通常可活3年。
蚂蚁出巢活动的季节。我南方一般4-11月,北方为6、7、8月是蚂蚁活动旺季。当冬季临近时,蚂蚁逐渐行动迟缓且不喜欢活动,并集中在较上层的巢室中。蚂蚁在越冬期间,其器官组织的冰点降低,肌肉活动几不产生热量,也不取食。大多数种类的蚂蚁越冬前不像其他昆虫那样储存食物,但尚有一些有储藏嗜好的蚂蚁,如收获蚁。
(二)食物
蚂蚁通常是杂食性动物,主要的食物为一些陆生节肢动物,包括蜘蛛、千足虫、蜈蚣和昆虫等。蚂蚁获得动物蛋白质的另一种来源是取食其他种类蚂蚁的幼体。蚂蚁也吸食植物汁液。蚜虫、介壳虫和角蝉等昆虫分泌出的蜜露也蚂蚁喜食的食物。
(三)蚁巢
蚂蚁的蚁巢形式多样。
蚁巢是蚂蚁哺育后代、抵御外部不良环境影响和天敌捕食的场所,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1、无巢型
行军蚁严科和双节行军蚁亚科的多数种类缺乏永久性蚁巢,仅是成群聚集在一起露营;露营时,年长的和强壮的工蚁在蚁团的最外缘,其次为年轻的工蚁,雌蚁和幼体在最里面。这些蚂蚁通常选择树根或粗枝条与土壤的间缝中露营。
2、土中巢型
在土中营巢的蚂蚁种类最多,土中蚁巢的结构变化很大。有的巢极为简单,仅在地面有1处出口,土下仅分成3大部分,即废物堆放地、巢室及主要幼体哺育室。有的蚁巢结构复杂,设有主、副通道口,蚁巢内通道纵横交错,有多个巢室、幼体哺育室和蚁后室;蚁群扩大后,这种蚁巢还可从地下一直修筑到腐朽的伐桩中去。
3、蚁生植物巢型
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蚂蚁常在喜欢的植物上使用已有的洞空或缝隙营巢,称为蚁生植物巢。
4、木巢和层纸巢型
木巢主要是指蚂蚁利用伐桩、倒伏木段等材料,在其中营建的巢。
5、悬巢型
悬巢是指悬挂或依附在植物上部小枝条上的蚁巢,与第三类巢略近似,但这种巢是由蚂蚁经过复杂分工与合作建成的,主要有泥巢和丝巢等几种。丝巢非常坚固,不易破损。有一些种类用工蚁叼泥土上树,用泥、叶片和工蚁唾液构成泥巢。
(四)品级与社会分工
依据蚂蚁的形态、行为和社会分工可以分成3个基本品级:即雄蚁、雌蚁(蚁后)和工蚁。目前广泛采用的品级名称有以6种:
1.雄蚁:绝大多数种类的雄性个体不参加劳动,仅仅接受同伴的食物,等待婚飞,婚飞后结束后即死去。
2.蚁后:指具发育完全的雌性生殖蚁,具有膜翅目昆虫的胸部构造及2对翅;其2对翅在婚飞后脱去。有时将蚁后泛称雌蚁。
3.工蚁:指不具生殖能力的雌蚁,其卵巢部分或完全退化,没有贮精囊。一些蚂蚁如大头蚁、火蚁、弓背蚁属的工蚁根据身体(主要是头部)大小可分成几个亚品级:大型工蚁、中型工蚁、小型工蚁。大型工蚁若主要从事战争和防卫工作,以称为兵蚁。
4.工雌蚁:在形态上介于工蚁与雌蚁之间,具贮精囊或不具贮精囊,多发生在寄生性种类和进化的种类中。它们的腹部往往不象正常蚁后那样增大,胸部构造简单,有的翅很小。
5.有性工蚁:目前发现许多的猛蚁种类中雌蚁被有性工蚁所代替。有性工蚁具有工蚁的形态构造,但具有像蚁后那样的繁殖能力。
6.大腹蚁:工雌蚁后腹部极度增大形成的1个品级。可看作是畸变的蚁后。
一般来讲,几乎所有的蚂蚁种类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行为也了发生变化,年轻的工蚁往往在巢内从事饲育、清洁等工作,而年长的工蚁则在巢外觅食、防卫、建筑蚁巢等。
(五)蚂蚁的通讯
蚂蚁具有独特的信息交流方式,使其个体间得到多方面的相互了解。
化学通讯是蚂蚁采取的基本信息交流方式。化学信息素是蚁后及准雌蚁的上鄂腺释放的"女皇信息素",又称"女皇物质"。这种"女皇物质"散发在蚁群内,能够抑制工蚁的卵巢及生殖系统发育,使工蚁专致于除产卵外的一切群内外工作。其次是工蚁的主鄂腺分泌物,这种分泌物起防卫、报警作用,又称报警信息素。工蚁的直肠附近有一个直肠腺能分泌示踪激素,混在粪便中来标记蚁群的领地。腹腺分泌物起着对近距离物体的定位作用。毒囊附近有一种杜氏腺,其分泌物起报警、召集作用,常与毒液一起从螫针泌出。
蚂蚁的视觉信号经常与化学通讯信号混在一起,具较大复眼的蚂蚁有良好的视力,能看到几米外的物体特别是对活动物体较敏感。当发现食物时,可召集同伴迅速聚集到有食物的地方。
此外,蚂蚁也可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进行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用触角接触、抚摸、品尝、抓紧、快速前后移动、轻推等行为表达信息。
(六)蚁客与蚁奴
在蚁巢内,常可见栖息着其他种类的昆虫。一般以甲虫类为主,如埋藏虫属、伪步行虫属的种类,这些共同生活在蚁群内的昆虫被称为蚁客。共栖的蚁客,还常以蚁的卵、幼虫为食,蚁客还学习掌握蚁群内化学信息系统,作为蚁群一个成员长期存在。而群内的工蚁也可以从蚁客身体上享受到甜味分泌物。蚁客现象不单出现在蚁巢内,蚁群活动范围的巢外领地内也常与其他昆虫产生互利关系,如蚜虫分泌甜汁供工蚁食用而工蚁又保护蚜虫免受敌害。有些毛毛虫也是通过分泌甜汁来得到工蚁的保护。
蚁奴,即指一种蚂蚁奴役另一种蚂蚁为本群工作或谋取食物的现象。奴役者又称蚁工奴,被奴役者称奴。如我国的卡氏圆颚切叶蚁、奴役铺道蚁利用铺道蚁去偷窃其他蚁群的食物,或者帮助主蚁攻打入侵者等。
小家蚁
工蚁体长2.2-2.4mm,体浅黄色至浅黄褐色,有时带红色;分布于世界各地,已描述的种类超过300种,其在部分布在温暖地区。它们个体小,繁殖快,通常在人类居住的环境中生存。
蚁传播的疾病与危害
雄、雌蚁一般都深居穴内,主要是工蚁出来活动寻食和危害。
(一)棕黄家蚁能骚扰人。特别是骚扰小孩和重病人。该蚁吃脓痰,在殡舍中还能吃死人的尸体。由于蚁在传染性的物体,如:用过的外科敷料、厕所等上爬行,因而能机械性地携带各种微生物,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鼠疫杆菌、可能还有炭疽杆菌。
(二)由于蚁常常被食物所吸引,因此,蚁有携带病菌到食物上的危险。蚁会咬人,尤其是爱咬病人。还能造成新生儿脐带感染和败血症。
(三)蚁会给房屋的某些部分(地板、天花板等)带来损害。热带蚂蚁能侵袭人和动物,并且其中某些蚂蚁的螫咬很厉害
❼ 常见的黑蚂蚁是什么品种
黑蚂蚁的品种不少,作为食用的黑蚂蚁是拟黑多刺蚁,是目前人工养殖的品种。 当然还有其他的黑蚂蚁,但能不能吃还有待考证。 不是所有的黑蚂蚁都能吃,有些是有毒的。 其他黑蚁种类包括大黑蚁、黑山蚁、黑长蚁、黑草蚁等品种。
扩展信息
生活习惯:
黑蚂蚁是生活在巢穴中的群居昆虫。常在树上或地下筑巢,爱巢性强。通常营地社交生活。一群黑蚂蚁由一只或几只雌蚂蚁(蚁后)和许多工蚁、兵蚁和雄蚁组成。黑蚂蚁出门跑得很快,它们的行动路线有一定的规律性。其群落中的各种蚂蚁,分工明确。
除了迁徙和筑巢,雌性蚂蚁很少外出,但它们是发育最充分的,专门繁殖和繁殖后代。
雄蚁只负责与雌蚁交配,交配后不久即死亡。
工蚁负责筑巢、寻找食物、喂养幼虫和雌蚁。兵蚁主要守护巢穴的安全,守卫入口,不让非巢蚁进入巢穴。一旦发现入侵者,他们就会互相组成一个小组。杀死进入巢穴的外来蚂蚁。
食性:
黑蚂蚁食性广泛,是杂食性昆虫。在自然条件下,它们往往是昆虫、蜘蛛、蜈蚣、蝗虫、蛾幼虫和水稻、小麦、玉米、玉米、高粱、植物根等小动物。块茎作物被用作食物。上述食物将被移回巢中储存。
但在不同的季节,黑蚂蚁对各种食物的喜好略有不同。黑蚂蚁冬天吃最多的糖和水果食物,春天吃糖和动物性食物最多。黑蚂蚁的食物成分与生活环境中的动植物种类有一定的相关性。黑蚁出巢的取食时间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冬季,黑蚂蚁进食的高峰时间是上午10点以后到下午4点之前。春天,黑蚂蚁每天出巢进食的高峰期通常有两个,即上午8点-10点和下午4-7点。
❽ 北方最常见的蚂蚁是什么啊
黑蚁
❾ 蚂蚁有哪些品种
一、二色盾胸切叶蚁(Meranoplus bicolor)是膜翅目、细腰亚目、蚁科、切叶蚁亚科、盾胸切叶蚁属的蚁种。这种蚂蚁不能从树木和其它植物上切下叶子,将叶片用来培育种植真菌。
二、里氏钩猛蚁Anochetus risii属于膜翅目蚁科猛蚁亚科钩猛蚁的一个物种,分布于广西、云南、浙江、福建、香港。土中营巢,巢穴入土不深,为一个球形的巢体,里面分为简单的几个巢室。里氏钩猛蚁属夜行性蚂蚁,主要捕食小昆虫为食。群落数量较小,成熟大群落不超过一百只。
三、条纹细猛蚁,本属在猛蚁亚科为较大的一属,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个体较少,仅一雌虫,工蚁易受惊,行动敏捷。有些种类常与白蚁共栖一个巢穴。
四、长足捷蚁,可能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现已广布旧热带区。喜欢生活于已开垦的田野、果园、人类住所,还可在岩石和瓦砾堆下找到它们。在地面、灌木、树木中搜寻腐烂的尸体或活体的汁液为食,食物范围极为广泛。如同所有蚁科动物一样,长角捷蚁的繁殖速度也是惊人的。
五、草地铺道蚁(Tetramorium caespitum)是一种小型蚂蚁,十分常见,是中国最常见的铺道蚁之一。草地铺道蚁是铺道蚁属的模式种,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日本,朝鲜,韩国,北美,俄罗斯,中亚,北非。土中营巢,生态位宽,喜欢在石块下或缝中营建巢穴。常见于在街道边,草地中,田地间等生境中筑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二色盾胸切叶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里氏钩猛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条纹细猛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足捷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草地铺道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