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如何管理基础地理数据库

如何管理基础地理数据库

发布时间:2022-09-12 05:01:01

❶ 地理数据库的介绍

地理数据库(geographical database)是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对地理数据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的硬件与软件系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诸要素文件的集合,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一组独立于应用目的的地理数据的集合、对地理数据集合进行科学管理的数据管理系统软件和支持管理活动的计算机硬件。广义的地理数据库还包括地理数学模型库、知识库(智能数据库)和专家系统。地理数据库属于空间数据库,表示地理实体及其特征的数据具有确定的空间坐标,为地理数据提供标准格式、存贮方法和有效的管理,能方便、迅速地进行检索、更新和分析,使所组织的数据达到冗余度最小的要求,为多种应用目的服务。

❷ 如何在SQL Server中创建SDE地理数据库

在ArcCatalog或者ArcMap中打开ArcToolBox工具箱。

在工具箱中,找到创建企业级地理数据库工具,依次为数据管理工具→地理数据库管理→创建企业级地理数据库,如图所示。

双击打开创建企业级地理数据库工具,依次填写所需内容。其中实例指服务器IP地址,数据库为要创建的SDE数据库名称,授权文件指ecp文件(一般都在安装包的破解文件里),地理数据库管理员密码自行设置,满足规范即可(一般设置为sde,若计算机有密码策略则需满足,此处的密码需与客户端连接SDE时的密码保持一致),如图所示:

点击确定,等待数据库创建完成,完成后可以在Sql Server中看到所创建的SDE登录名和对应的数据库。

❸ 地理数据库子系统

地理数据库子系统由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与图层数据库及成果图数据库组成,图层数据库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基础图层数据库和专业图层数据库。

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使用Mapinfor商品软件,属于桌面型管理系统。系统主要使用Mapinfor软件自身的基础管理功能(未进行二次开发前就已有的功能),主要功能包括:图形编辑、图形输入、图形输出、图元查询与检索、投影变换、标注等。

图形编辑:利用十余种编辑工具,对图层可绘制点、线、域等图元,并可改变各种图元的样式与形状,改变图元的图层及删除等操作。编辑虽可用来输入图元,但效率低,主要用于对已输入图形进行精细加工,如整形等。

图形输入:用三种方法,即数字化仪法、屏幕数字化(结合栅格图像)及其它矢量图像的转换输入进行图形输入。在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前,已有不少的专业图本身就是用某种矢量图形软件绘制的,如CAD格式图件,通过矢量图像的转换输入,不仅可保持原图的精度,又可极大地节约图形录入工作量。

图形输出:一幅成果图,需要在基础图层数据库和专业图层数据库中调出若干有关图层并选定绘制范围,再根据成果图的服务对象和作图目的,对图层进行适当的编辑(如改变标注位置,增加图件声明性文字等)后,便可完成。一般对编辑完成的成果图要存入成果图数据库中。图形输出功能,是将成果图数据库中的专业图,输出到绘图机。在输出操作过程中,可选择比例尺和重新定义绘图范围。

图元查询与选择:这是在编辑过程中频繁使用的操作,可分为点选择、范围选择、SQL选择。对选择出的图元对象,利用浏览表编辑功能或数据库编辑功能进行编辑,如删除图元,改变图元的某些属性以及将选择出的图元单经过适当编辑后,方可单独作为一新图层等。

投影变换:因塔里木盆地地域广阔,在前人绘制的各种基础与专业图件中,使用的投影与投影参数不尽相同,在利用其资料时,须转换为统一的投影系统(称本地投影)才能合成与叠加。MapInfor投影转换能力很强,在实际操作中,所出现的各种图件几乎都可找出对应的投影变换。

标注:尽管系统有自动标注功能,但在必要时,还需要对图件进行人工标注和增加图件文字性说明。由于使用的软件平台为汉字环境的Windows95,用其中的矢量汉字字体对图形进行中西文标注都很方便。

主要数据库文件类型:分为三类,即基础图层数据库、专业图层数据库、成果图数据库。

1.基础图层数据库

(1)行政界限(线图层)

(2)城市与村镇(点图层)

(3)地形(线图层)

(4)公路(线图层)

(5)铁路(线图层)

(6)河流(线图层)

(7)湖泊(域图层)

(8)植被带(域图层)

(9)地名(点图层)

(10)河流名

……

2.专业图层数据库

(1)地质与地层界限(域图层)

(2)断层(线图层)

(3)潜水富水性分区(域图层)

(4)承压水富水性分区(域图层)

(5)水源地分布(域图层)

(6)地下水的埋藏特点(域图层)

(7)地下水矿化度等值线(线图层)

(8)灌溉渠系(线图层)

(9)灌区(域图层)

(10)水库(域图层)

……

3.成果图数据库

(1)地下水分布图

(2)地下水等埋深图

(3)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4)地下水流场图

(5)地下水开采潜力图

(6)地下水开采强度图

……

❹ 河北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数据库建设及服务社会的几点思路

段秀丽1 王庆民2

(1.河北省地质资料馆;2.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摘要 本文通过总结河北省武安-沙河铁煤矿集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试点项目研究成果,概要介绍了项目各类地学数据库建设及维护的工作内容,以及应用的标准。项目在地质资料信息数据库建设及集群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建立一套技术方法及工作流程。通过对各类数据库内容及共性的研究,在各类资料数据空间及属性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工作区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通过功能的定制,实现了信息的快速查询、综合利用、展示等。

项目的建设对河北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提供了思路。为下一步更好地推进此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利用集群化的信息资源提供多元、多层次产业化信息服务,发挥地质资料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 集群化 产业化 数据库维护 建设 全方位服务 思路

地质资料信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信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省地质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形成了上万档成果地质资料以及大量的实物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资料。但传统的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方式大都是各单位分散管理,各部门各自为政,地区、行业之间缺乏畅通的数据共享渠道,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服务一般局限于某些特定的对象和行业,服务面窄,服务方式单一,服务内容简单,服务效率较低,造成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如何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提升服务水平,成为广大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就是:打破地域、行业的限制,将孤立、零散的地质信息数据收集到一起,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地质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程度,把各种相关资料信息分类整合起来,建立信息间的联系,从信息内部提炼出更有价值的新信息,并放到一个能被共享的信息平台上充分利用。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就是:根据各个行业社会各层的需求,主动扩大信息社会服务的范围,利用集群化的有利信息资源提供多元、多层次产业化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发挥地质资料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意义重大,是地质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下面以河北省武安-沙河铁煤矿集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试点项目成果为例,对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数据库建设及产业化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一些思路和看法。

1 全面开展地质资料集群化数据库建设与维护

1.1 建立基础地理地质数据库

基础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等高线、地物控制点、地貌分区、行政区、行政界线、居民地、城镇区域、交通、水系、湖泊与水体等内容,为确保工作区内地物地貌的完整性,基础地理数据库的空间范围覆盖了整个工作区。基础地理数据要求各图层空间位置要精确,以便于数据的综合利用,数据采用统一的空间数据基础,坐标系类型为地理坐标系、椭球参数为西安80、坐标单位为“度”,空间数据精度为1:1万。基础地理数据来源主要是收集最新现势数据,通过矢量化、投影变换、误差校正、挂接属性等数据处理手段,满足数据库建设要求。

基础地质数据主要包括地层、岩性及岩相、侵入岩、脉岩、断层、矿产等数据图层,数据库建设数据的来源以1:5万、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为主。基础地质数据类型、空间数据基础通过投影转换等与地理数据保持一致。

1.2 建立元数据目录数据库

元数据目录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各行业领域、各类地质工作资料成果的基本信息和索引内容,数据项和表格内容以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为主,表格中各数据项的内容和结构主要参照《DA/T 23—2000 地质资料档案着录细则》中的规定。

元数据目录数据库数据表的划分为:资料空间信息表、资料基本信息表、资料内容概要表、代码信息表。其中资料空间信息表中的数据内容以及各数据项的划分主要包括:资料标识码、档案编号、空间范围、保管单位等4项内容。资料标识码是工作区内各类地质资料的唯一标识码;档案编号主要是省地质资料馆、各单位资料馆中现存各档资料的编号;空间范围指各档地质资料工作区范围,单位为“度”,坐标系为西安80;保管单位指收集到的各类地质资料存放单位名称。

1.3 建立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

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是在图文扫描数字化的基础之上,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对已有的电子文件进行系统整理,建立集存储、管理、利用于一体的图文数据库,提高图文地质资料综合利用水平。

工作区图文数字化资料收集内容,主要是收集有关煤铁矿区的数字化成果资料,包括矿区地质工作的不同阶段、不同性质、不同专业领域的数字化成果资料,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已有数字化成果和前期扫描的数字化成果。另外,还要收集整个工作区范围内的区域地质、矿产、水文、工程、环境、物探、化探、遥感等有关专业的基础性地质数字化成果资料。

已有电子资料处理,主要是指文件格式的标准统一和资料的分类。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中文件格式及资料分类标准参照《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国土资发〔2006〕210号)进行处理,图文扫描的成果资料中文字部分资料需要按照要求转换成PDF格式,其目录要与原件中的内容一一对应;图文地质资料分类依据主要包括资料类别、矿区名称、工作程度,其中资料类别分为:区调类、矿产勘查类、水工环勘查类、物化遥勘查类、地质科学研究类、技术方法研究类、其他类,区域地质调查类资料工作程度划分以比例尺为依据,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等。此外,文件目录的组织、存贮及命名按照数据库建设要求进行处理。

涉密资料屏蔽处理,主要是在前期开展的涉密清理工作基础之上,对涉及国家秘密的图件和文字部分进行技术屏蔽,对于不同借阅人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图文资料与涉密清理数据库挂接整合,主要针对工作区内的涉密资料进行处理,使地质资料管理既能够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又能够确保资料的安全。

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主要包括:栅格文件、分类信息表、涉密信息表、涉密屏蔽栅格文件等内容。

1.4 专题数据库更新维护

河北省现有地学专题数据库主要包括:矿产地数据库、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地质钻孔数据库、区域化探数据库、区域物探数据库、水工环数据库等。本次工作区涉及的各地学专题数据库均按技术要求分类进行了数据整理、更新、维护工作。数据库结构严格按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参考标准规范目录》中相关规范文件标准执行。

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数据库全方位服务社会几点思路

2.1 为各级管理部门服务产业化思路

元数据目录数据库与基础地理数据信息整合,目录数据库中每档地质资料的工作范围与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建立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目录数据库以空间方式检索,便于地质资料管理和利用。

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与基础地理数据信息整合,矿业权空间分布图层与基础地理图层进行空间叠加,能够直观反应矿业权的空间分布,可以通过空间检索查找相关矿业权属性信息,能够实现矿政管理信息化。

矿业权数据与储量利用现状调查数据信息整合,矿业权空间分布图层与储量核查中矿体、采空区等图层进行空间叠加,可以反映出矿区资源的利用和分布情况,挖掘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为矿区的管理规划提供依据。

2.2 为各行业地质工作者服务产业化思路

元数据目录数据库与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信息整合,数据库之间通过关键字段建立联系,实现两个数据库之间的相互挂接,实现目录检索与资料的借阅利用一体化。

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与元数据目录数据库信息整合,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分为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两部分,通过设置属性数据表关键字段与目录数据库挂接,实现以工作程度内容和空间范围方式检索地质资料,拓展地质资料服务的渠道。

钻孔数据库与基础地理数据信息整合,钻孔数据库能够反应各钻孔的空间分布位置与钻孔的属性信息,钻孔空间分布图层与地理数据图层进行空间叠加,实现钻孔数据信息空间检索。

钻孔数据库与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信息整合,钻孔数据库中钻孔属性信息关键字段与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中钻孔柱状图文件建立联系,通过钻孔位置的空间检索,可以为资料借阅者提供详细信息。

2.3 为科研部门服务产业化思路

矿产地数据库与基础地理地质数据信息整合,矿产地空间分布图层与地理数据、地质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可以直观反应矿产地分布,也可以参考地质数据信息进行综合研究分析。

水工环数据与区域化探数据信息整合,水文、环境、地质灾害数据与区域化探数据中的等值线分布图、元素异常图空间叠加,能够反映出元素含量值分布与水文、环境条件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本地区水文、地质环境提供依据。

2.4 为社会公众服务产业化思路

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尤其是移动网络工具,构建多功能网络服务环境,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操作、通俗易懂的应用服务功能,通过网络空间,提供地质、矿产、环境等方面的开放式应用服务。与地理、气象、旅游、农业、环保、水利等专业信息紧密结合,建立可快速定位、查询一体的地质空间信息服务环境,通过地质与地理结合实时查询当前或查询位置的地质矿产信息内容及具体情况;地质环境与气象信息结合,动态监测预测当地的地质环境影响;地质与旅游结合,通过通俗的地质知识普及,包括二维、三维地图展示,普及大众感兴趣的地球地质话题,使地质内容概念在大众群体中得到传播;地球化学信息与农业结合,可查询土壤化学环境及质量状况,为农业发展提供最新地球化学参考数据;地质矿产、地质环境、水文环境与环保、水利结合,动态展示地域环境、水利环境现状,以及影响的深层因素,警示社会尊重生态,保护环境的迫切性等。充分利用通俗地质,拓展地质信息服务的大众化途径,以生动化、形象化的地质信息成果展示给社会公众。

3 结语

通过系统功能的定制,充分与地理信息产业结合,通过定位服务和查询,通俗地反映地域地质结构特点,矿产赋存情况,地球物理化学特性,矿产环境影响因素等系列内容。从而满足社会各层次、各水平的公众需求,为社会公众提供各式特色的地质信息服务,地质信息得以广泛为公众接受利用。

❺ 地理信息数据库建库顺序

建立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必然要设计和开发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解决大数据量、多种类型空间数据的集成管理问题.介绍和讨论最近完成的浙江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1 : 10 000示范库)管理系统中诸如系统总体框架、系统功能、空间数据序结构、海量多源数据组织、空间索引建立等有关技术问题.试验结果确定了比较合适的空间索引数据,从而获得了对海量数据较好的访问性能,示范库的建设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可以详细的看
http://bbs.3s001.com/?fromuid=1061470

❻ 地理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几种实现方式,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svg.selectAll(".subunit-label")
.data(topojson.feature(uk, uk.objects.subunits).features)
.enter().append("text")
.attr("class", function(d) { return "subunit-label " + d.id; })
.attr("transform", function(d) { return "translate(" + path.centroid(d) + ")"; })
.attr("dy", ".35em")
.text(function(d) { return d.properties.name; })

❼ 湖南省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规范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生产、汇集整理,促进地理空间数据的共享使用,发挥地理空间数据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湖南省信息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地理空间数据,是指与地理空间位置及其时态有关的自然、经济、社会等信息,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地理空间数据。第三条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应当遵循统筹管理、全面汇集、统一标准、共享使用、保障安全的原则。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使用协调机制,依法保障对地理空间数据建设和更新的投入。第五条省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生产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承担全省地理空间数据的汇集、共享工作,建设和维护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推进地理空间数据的使用。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生产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承担地理空间数据的汇集、共享工作,推进地理空间数据的使用。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下简称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组织生产、更新和管理本部门专题地理空间数据,无偿提交在履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中形成的专题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汇集,享有无偿使用地理空间数据的权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地理信息服务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服务机构)具体承担地理空间数据汇集处理和集成、交换共享平台运行和维护、共享服务提供等技术服务工作。第二章采集和生产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地理空间数据生产和更新的总体规划,编制年度生产计划,保证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速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第七条财政资金投入为主的项目中涉及地理空间数据生产、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应当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和系统,防止重复建设。第八条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生产应当遵循一种数据一个来源的原则,由法定职能部门和单位负责相应地理空间数据的生产和管理,避免重复采集、多头采集。
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生产、更新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使用国家规定的统一空间基准,执行国家和省规定的地理空间数据标准。第九条省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的统一获取、处理、提供,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生产或者采购计划并组织实施。具体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第三章汇集和整理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完善地理空间数据汇集、数据更新的工作机制。
省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拟定并且适时修订《湖南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共享目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一条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依照《湖南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共享目录》,于每年3月底前向同级服务机构提交上一年度地理空间数据(包括目录、元数据、原始数据或者数据库等)进行数据汇集。
鼓励其他单位将合法拥有的地理空间数据参与汇集,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第十二条依法应当保密或者限制使用的地理空间数据,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向服务机构提交前应当注明密级、保密期限、限制范围等内容。第十三条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提交的数据质量负责,提交的数据应当合法、完整、准确、规范。
服务机构负责对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交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质量核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当退回修改。第十四条服务机构应当在收到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交的地理空间数据之日起60日内,完成地理空间数据的集成和整合工作。服务机构因特殊情况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地理空间数据集成、整合工作的,经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工作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20日。第十五条下级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数据汇集。

❽ 数字城市的基础地理数据库包括哪些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全国范围多种比例尺、地貌、水系、居民地、交通、地名等基础地理信息,
包括栅格地图数据库、矢量地形要素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地名数据库和正射影像数据库等。

延伸: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形成数字信息服务的产业化模式为目标,通过对各种不同技术手段获取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编辑处理、存贮,建成多种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建立数据传输网络体系,为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各部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它是一个面向全社会各类用户、应用面最广的公益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实用化的、长期稳定运行的信息系统实体。是我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网络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子系统。

❾ 什么是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具体说下,学过地信的来答~

基础地理信息,这是网络里面的信息
基础地理信息主要是指通用性最强,共享需求最大,几乎为所有与地理信息有关的行业采用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和进行空间分析的基础地理单元,主要由自然地理信息中的地貌、水系 、植被以及社会地理信息中的居民地、交通、境界、特殊地物、地名等要素构成,另外,还 有用于地理信息定位的地理坐标系格网,并且其具体内容也同所采用的地图比例尺有关,随 着比例尺的增大,基础地理信息的覆盖面应更加广泛。基础地理信息的承载形式也是多样化 的,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数据、卫星像片、航空像片、各种比例尺地图,甚至声像资料等等。

至于发布系统, 就刨除地理信息来说,发布就是表示思想、观点、文章和意见等东西通过报纸、书刊或者公众演讲等形式(现在扩大到电视、网络等)公诸于众,也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数据。
地理信息的发布系统,也是根据不同的应用功能来划分的,比如面向交通的,面向灾害的,面向洪水的,面向土壤的等等,基本的功能当然都有放大、缩小、平移、查询、量算等,比较高级的有缓冲分析、统计分析、叠置、网络分析等。实际上可以参考比如网络地图 google地球 google地图 天地图 ,还有国家水利、土地、矿产等相关单位网站上的关于入长江黄河流量情况、降雨量情况、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是将获得的基础信息到传到网上,供人查询。
对于地理信息发布系统来说,数据是关键,是核心,是血液,没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系统,什么都不是。追问非常感谢你的回答,我也觉得数据特别重要,那么我要做一个城市的地图,特别是矢量地图,对应的点线面的坐标位置等数据信息,应该有一个数据库来存放吧,这个数据库怎么得到啊?这么多数据要自己一个一个输入吗?用什么样的数据库模型比较好啊?
回答对于适量数据,点线面,那是你用GIS软件,比如mapinfo arcgis 等进行矢量的时候自动保存的相应格式数据,你看看你是用什么webgis开发,就转换成相应格式的数据就行了,至于有些附属数据,比如空气污染情况你就需要存放到数据库然后与矢量地图相关联。
追问那些附属数据都应该是通过坐标位置和矢量图关联的吧?我是用flex自己做这个系统,不是2次开发,数据库知识也了解的不多。。。一想这么多数据需要建库就麻烦。。。郁闷啊。。
回答对,地图关键的就是坐标了,大部分都是以这个进行关联的,估计不二次开发,不太容易,你得自己定义地图显示的数据格式,然后看看如何进行数据库关联。
追问那地图坐标怎么定义啊?自己随便建个平面直角系吗?(小幅城市地图)
回答那就是根据你自己获得的坐标数据定了,可以定义已有的入世界坐标系,北京54 西安80,小城市也可以你自己定义自己的坐标系,

❿  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

1.基础地理数据库建库原则

(1)满足专题研究的特殊需求。河南省1:500000~1∶100000数字地理底图的制作,是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信息化工程总体设计书》的要求,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其提供数字式基础地理控制信息。基础地理控制信息用于专题信息的定位,正确表现其与周围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分布规律,综合地反映自然地理形态和社会经济概况。同时,通过非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录入,实现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的对应联结。

(2)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数字地图数据库”为基础,根据项目的需要,根据现时资料进行了部分内容的补充、修编。

2.地理要素选取标准

(1)水系

图上所有双线河及河心岛,单线河5级以上基本全部选取。河网密度大的在保证体现其河系基本形态的原则下,进行了删减,选取图上面积大于10 mm2的湖泊和水库。

(2)行政区划

选取县级以上行政界线。

(3)居民地

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地全部选取。地级以上政府所在地按真型居民地范围选取。镇级居民地按经差30′、纬差20′范围内3~5个居民地的标准选取。在部分人口稀疏区选取了部分村级居民地。

(4)交通

铁路及高等级公路全部选取,并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进行分类;其他公路按照与居民地相连通的原则选取。根据现势资料对近年来新建高速公路进行补充。由于数据及比例尺的不同,故补充信息的精度低于1∶250000比例尺的精度。

(5)地貌

地形等高线高差平原地区为50 m、100 m;低山区为300 m、500 m;中山区为1000 m、1500 m、2000 m。主要山峰及高程,按经差30′、纬差20′范围内选取3个山峰或高程点的标准。

3.地理要素分类代码

1∶500000数字地理底图要素分类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23-92)。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为九个大类,并依次细分为小类,一级和二级。分类代码由六位数字码组成,其结构如下:

遥感·河南省国土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

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和二级代码分别用数字顺序排列。识别位由用户自行定义,以便于扩充。在1∶500000数字地理底图数据库中没有用到识别位,故用前五位数字表示要素分类代码。

(1)1:500000数字地理底图数据所用到的大类码意义

2=水系;3=居民地;4=交通;6=境界;7=地形。

(2)行政区划代码

1∶500000数字地理底图数据库中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1995)。属性表中数据项为“行政区划代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结构如下:

a.采用六位数字代码。按层次分别表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的名称。

b.行政区划代码从左至右的含义。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四位表示省辖市(市、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总码)其中01~20、51~70表示省辖市;21~50表示地区(州、盟);第五、六位表示县(市辖区、地辖市、省直辖县级市、镇),其中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辖市,21~80表示县(镇),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

4.投影、坐标系、高程系

数字地理底图数据库采用高斯-克吕格(等角横切圆柱)投影,中央经线为113°30 ′00″,坐标系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系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5.地理要素分层

河南省基础地理数字地图图层文件分类详见表5.3.1。

表5.3.1河南省基础地理数字地图图层文件分类表

6.河南省基础地理数据层描述

(1)基本信息图层名(L2HN01J)

数据描述 表5.3.2描述30′×20 ′的经纬网线及其经纬度值。

表5.3.2基本信息属性表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95202=经线;95203=纬线。

(2)水系信息图层名

a.水系信息图层名(L2HN02S)

数据描述以多边形表示的水系要素,如河流、湖泊、水库、水塘等。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22012=常年双线河;22010=运河;23000=湖泊;24010=水库;24150=水塘;25050=水中岛。

河流、湖泊、水库属性见表5.3.3。

表5.3.3河流、湖泊、水库属性表

b.水系信息图层名(★2HN022H、L2HN02CH)

数据描述 以线表示的水系要素,包括河流、湖泊、水库、运河等。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21011=常年单线河;21012=常年双线河岸线;21021=常年时令河;22010=运河岸线;23000=湖泊岸线;24010=水库岸线;24150=池塘岸线。

河流、海岸线属性见表5.3.4。

表5.3.4河流、海岸线属性表

(3)交通信息图层名

a.交通信息图层名(L2HN03T)

数据描述表5.3.5描述主要铁路和铁路线起止点城市名。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41000=铁路;41010=电气化铁路;41011=复线铁路;41012=单线铁路;41013=建筑中铁路;41030=窄轨铁路。

铁路图层属性见表5.3.5。

表5.3.5铁路图层属性表

b.交通信息图层名(L2HN03G、L2HN03GD、L2HN03SD)

数据描述表5.3.6描述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起止点城市名称等。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42010=高速公路;42011=建筑中高速公路;0=一级公路(国道);42070=主要公路(省道);42080=一般公路;42110=大路;42130=小路。

公路图层属性见表5.3.6。

表5.3.6公路图层属性表

(4)居民地图层名

a.居民地图层名(L2HN04X)

数据描述 表5.3.7描述乡镇级以上居民地及其行政区划代码名称等。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31020=省政府驻地;31030=地级市政府驻地;31060=县政府驻地;31080=镇政府驻地;31090=乡政府驻地。

镇级以上居民地属性见表5.3.7。

表5.3.7镇级以上居民地属性表

b.居民地图层名(L2HN04D)

数据描述表5.3.8描述地级以上真型居民地及其类别和名称。

地区级居民属性见表5.3.8。

表5.3.8地区级居民地属性表

(5)政区图层名

a.政区图层名(L2HN05X、L2HN05D、L2HN05X)

数据描述 表5.3.9描述省级行政界、地级行政界、县级行政界、地区界等。

表5.3.9境界属性表

b.政区图层名(L2HN05DQ、L2HN05XD)

数据描述表5.3.10描述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

表5.3.10行政区属性表

(6)地貌图层名

a.地貌图层名(L2HN06D)

数据描述表5.3.11描述等高线及其高程值。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71000=等高线。

表5.3.11地形等高线属性表

b.地貌图层名(L2HN06G)

数据描述表5.3.12描述主要山峰的名称及高程值,主要高程点的高程值。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72000=山峰。

表5.3.12山峰高程点属性表

7.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包括预处理、图形数字化、图形编辑、拓扑关系建立、属性输入、投影变换、输出图形等步骤,各步骤间均经过检查修改等过程。其工艺流程见图5.3.1。

图5.3.1河南省基础地理数字地图制作工艺流程图

阅读全文

与如何管理基础地理数据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91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4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409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9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940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7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58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5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5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8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10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53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6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17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9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8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724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7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530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