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七年级上册简答题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个球体
证据例举: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海上看帆船;月食现象; 北极星高度的变化;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
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刘三起义);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陆地1.49占29%,海洋3.61占71%)
二、地球仪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形状 圆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1. 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
2. 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等长约为2万千米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横向) 南北方向(纵向)
0度线 赤道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 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 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
判定:纬度向北越大的是北纬N,
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 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
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
特殊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
划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
0——30度为低纬度
30-60度为中纬度
60-90度为高纬度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 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1、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
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度纬线、经线、180度经线不需要代号)
2、地球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 公转[/td]
方向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约365天)
旋转特点 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地轴始终倾斜66.5度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引起现象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判断晨昏的办法:面对昼半球,西晨东昏
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 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五带划分: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自北向南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四、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能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具体(详细)
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
2、方向:地图上判定方向有3种依据: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 文字=文字和数字
(2)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山体不同形态等高线是不一样的:
山体形态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文字描述 闭合曲线的中心(点) 等高线向山脚突出 (线) 等高线向山顶突出 (线) 两个山顶之间(点)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线)
提示:这里山脊和山谷都是上山的路线,山脊一般通向山顶,是登山路线,也是分水岭;山谷一般通向鞍部,是翻山路线,是汇水区域,通常是小溪源头和河流源地。
2、分层设色地形图(一目了然看地形)
不同地形等高线的特征看图,文字表述如下:
地形类型 平原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td]
海拔 一般低与200米 超过500米 超过500米 低于500米 不一定
起伏状况 平坦 起伏大:坡度陡(山高谷深) 主体平坦,边缘部分陡峭 起伏小,坡度和缓 中间低四周高
㈡ 初一上册地理必考重点 想得高分一定不能错过
想要学好初中地理,就要掌握好地理知识点。为了方便大家复习,我整理了初一上册地理重要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⑹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⑸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三、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⑴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⑵方向的判读: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和注记
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P14中的图1.24)
2、地形图的判读
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16中的图1.27)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29)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天气与气候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⑷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⑸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⑹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与生活
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⑵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
2、降水的季节变化(P55中的图3.19)
⑴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⑵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水、三柱形
⑶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3、降水的分布(P56中的图3.21)
⑴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特点:
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
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⑸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明确内容
明确学习的内容。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内容?或者是一个区域或是一个国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情况?这个是在学习地理的时候一定 要明确的,之后明确了这个内容,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学习地理。
把握地理规律
我们要知道地理是有规律的,地形地貌的形成、白天黑夜的变迁以及其它各种自然现象,都是在物理规律的支配下进行的。把握好了这些规律,杂乱无章的自然地理理解就会变得清晰起来。
每天腾出一定时间复习
每天一定要给自己制定复习地理的计划,没有制定计划的同学,对于自己的学习是很迷茫的,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㈢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随着月考的临近,教师们要如何准备月考试题呢?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初一地理下学期月考试卷,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地理 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 共40分)
1.人类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麦哲伦
C.库克 D.郑和
2.赤道是:
A.形状是半圆形的 B.是所有纬线中最短的
C.南北半球分界线 D.东西半球分界线
3.地球的平均半径长度为:
A.6357干米 B.6371干米
C.6378千米 D.6360千米
4.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A.180° B.0° C.160°E D.20°W
5.下列地点中,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A.19°W,10°S B.5°W,40°S
C.160°W,30°N D.140°W,35°S
6.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7.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A.周期 B.方向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8.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边界是: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9.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是:
A. 6月22日前后 B.12月22日前后
C.3月21日前后 D.9月23日前后
10.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区冷热不同,最直接的原因是:
A.各地的纬度不同
B.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光线有直射和斜射的差异
C.各地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
D. 地球是个球体
11.当北京时间为傍晚时,美国纽约正值:
A.黄昏 B.午夜
C.黎明 D.正午
12.下列地区中,物体的影子终年朝向北方的是:
A.赤道 B.南北回归线之间
C.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13.下列地理现象是由于公转运动引起的是:
A.昼夜更替 B.昼夜长短变化
C.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D.地球形状的变化
14.甲比例尺是乙的两倍:
A.乙表示范围广,内容粗略
B.乙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C.乙表示范围小,内容粗略
D.乙表示的地图面积是甲图的2倍
15.北京到广州的直线距离是1800千米,在地图上两地距离是6厘米,此图的比例尺是:
A.1:15000000 B.1:30000000
C.1/200000 D.1/25000000
16.小李和同学骑自行车到城里公园游玩,他们需要选择的地图是:
A.城市政区图 B.城市商业图
C.城市道路网图 D.城市公交线路图
17.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海拔为1200米,则甲地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A.800米 B.3200米
C.1200米 D.2000米
18.甲点(30°N,75°E)位于乙点(0°,20°W)的什么方向: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19.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此处地形是: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陡崖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周期是 ;公转的方向是 ,周期是 。
2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北回归线是 带和 带的分界线。
23.甲地位于40°N,75°W,该地属于 (东或西)半球;乙地位于25°N,10°E,则甲地位于乙地 方向。
24. 冬至 日时,太阳直射点位置是在 上。此日,北半球季节是属于 ,北半球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
25. 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 。在地图上,把 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就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就 。
26. 地图的三大基本要素是 、 、
三、综合题:(共40分)
27.回答问题:(14分)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
A: B:
(2)在图中填注C、D两点:
C(20°E, 16°N) D(24°E,18°N)
(3)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
(4)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点位于A点的 方向。
28.读太阳光照图回答:(共14分)
(1)太阳光线直射在 纬线上,这天日期为 前后,这一天是 节气。(2)这时北半球是 季,北半球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 ,白昼时间最 ,
北极圈以内地区出现 现象。
29.读“等高线地形图”,(12分)
(1)有A、B两地位于不同的两座小山上,请判断A在B的________方向;
(2)按地表形态来看,C处是 ,F处是 。
(3)A山的高度是__________米,从山下攀登到A山山顶,比较容易的是______(南、北)坡;
(4)如果D、E表示的是河流,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附加题:1.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2.下列节日中, 北京地区白天最长的是( )
A. 国际 儿童 节 B. 国际劳动节 C. 建党节 D. 国庆节
3. 有人从某地出发, 先向北行走5千米, 再向西行走5千米, 最后又向南行走5千米, 竟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 此人出发点在地球的( )
A. 南极 B. 北极 C. 赤道上 D. 本初子午线上
㈣ 地理考试答题技巧初一
1、注重理论知识,夯实基础
地理学习离不开基础的理论知识,这部分内容是考试考查的重点之一,只有把基础夯实,才能在此之上,建构更雄伟的高楼大厦。注重基础知识,不代表着不理解的死记硬背,而是在自己生活常识的基础之上将所学内容能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机的产生联系。古人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见地理学科的范围之广,包罗万象。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是有魅力的一门学科,涉及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各地奇特的风土人情和特色文化,这些都可以在好奇心的影响下,不断的进行学习和了解。也正因如此,坚实的基础,才变得至关重要。
2、熟记地图册,建立空间概念
地图册是学习地理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可以在地图册上找到很多信息。每一张地图都是多种信息的综合排布的体现,如果细细分析,一张小小的地图就胜过千言万语。所以从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是对学生重点考查的能力。这里,我们常常考查的有地理位置,地形分布,人口文化,等等。地理,因地图而有趣,地图因地理而多彩。
3、学习有法,思路清晰
地理的学习不是盲目的,也是有自己的章法的。在地理学习中,我们大致是把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板块。初中地理以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为主,人文地理也会有所考察,但难度不会太大。自然地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都在追求的是,这是一个什么现象,这个现象的特点是什么,它产生的原因是怎样的。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我们注重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以及经济发展等部分。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特点,也有和其他区域相似或相同的共同特征。
㈤ 七年级上册地理试卷及答案
地理是世界或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经济因素(物产、交通、居民点)的总的情况。例如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七年级上册地理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卷
1.2010年精彩的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想知道各个“国家馆”在什么位置应选择
A.上海市交通图 B.世博园导游图
C.中国地形图 D.世界政治地图
2.绘一张你们中学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最合适
A.1/1000 B.一百万分之一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D.1:100000
3.许多大洲之间以运河为界,下列表示运河的图例是
4.俗话说:“找不着北了”。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当是在
A.回归线上 B.南极点上
C.赤道上 D.北极点上
5.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指示东西方向
B.经线相互平行,指示南北方向
C.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6.地球上陆地和海洋面积的比例大约是
A.各占二分之一
B.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C.四分之一是海洋
D.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7.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是
A.非洲 B.欧洲
C.南极洲 D.亚洲
8.南极洲周围的大洋,按自西向东的顺序依次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9.下列有关世界之最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长的山脉是落基山脉
B.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C.最大的平原是东欧平原
D.最大的大陆是非洲大陆
10.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和水井等,这说明了
A.此海域的地壳在上升
B.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
C.大陆漂移的结果
D.人类改造大自然的结果
11.下列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A.欧洲西部 B.青藏高原
C.亚马孙平原 D.撒哈拉沙漠
12.下列地区与主要人种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拉丁美洲——混血人种
B.欧洲——白色人种
C.非洲北部——黑色人种
D.亚洲东部——黄色人种
13.有关世界宗教叙述正确的是
A.伊斯兰教是世界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
B. - 的经典为《古兰经》
C.佛教的活动场所叫教堂
D.中国的本土宗教是道教
14.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人们的户外活动最为适宜的一组是
15.王芳同学在学习了“世界的气候”一章内容后,有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世界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B.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等温线比北半球的平直
C.世界年平均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
D.亚欧大陆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降水多
16.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主要原因是由于
A.纬度的影响
B.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C.海陆因素的影响
D.历史 文化 的影响
17.武汉的刘先生一家要利用暑假的时间到国外旅游,父子俩都愿去一个比较湿润,又不是很热的地方,请你帮助他们选择一个去处
A.开罗 B.纽约
C.伦敦 D.莫斯科
18.下列国家中全部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美国、加拿大、中国
B.英国、澳大利亚、日本
C.法国、美国、马来西亚
D.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巴西
19.北京地区四季更替明显,与此相关的是
A.地球的大小
B.东西半球的划分
C.地球的运动
D.全球气候变暖
20.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国际红十字会
D.奥林匹克委员会
二、综合题(60分)
21.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1:某日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到28oN、125.3oE,中心气压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台风中心正在向西北方向移动……。
材料2:台风中心所在地区经纬网图(下图)。
⑴台风中心所在海域为右图中 处海域(填字母)。
⑵某船正在30oN、130oE附近的海域作业,小明说该船必须马上驶离该海域以躲避
台风的袭击,他说得对吗? 为什么?
⑶图中数码所示陆地或海洋中可能会受台风强烈影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⑷①②③④四处中,位于赤道上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位于北温带的是 ,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
22.2010年3月28日,全球4000多座城市参与“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⑴关灯接力活动从大洋洲开始,经亚洲、欧洲、A 洲、B洲,最后在北美洲西岸结束。
⑵国际日期变更线经过北冰洋和C
洋。亚洲与A大洲的分界线① 运河。
⑶② 平原,它位于 半球(东或西)。图中③的经纬度是 。
23.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4分)
⑴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C D
⑵图中B点海拔是 米。
⑶图中甲地在乙地的 方向。
⑷如果C、D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该小河应位于 (C或D处)。
⑸如果在甲地拟建一座工厂,有人建议建化工厂,也有人建议建自来水厂。你认为哪个建议合理?并说明理由:
24.读“气温和降水变化图”及“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⑴在气温和降水变化图中,冬季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图,夏季气温最高的是_____图。
⑵将海陆分布图中的A.B.C.D四地与气温和降水变化图中所对应的气候用直线连接起来,并填注气候类型名称:
A 甲________
B 乙________
C 丙________
D 丁________
⑶甲气候类型最显着的特征是 。
丁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20 BAADC BDDBB ACDCC BCBCB
二、综合题(60分)
21、⑴A ⑵不对。因为该船位于台风中心东北方,而台风中心正在向西北方向移动。 ⑶A
⑷④;②③④ ; ①③;②④
22、⑴非洲;南美洲。 ⑵太平洋;苏伊士运河。 ⑶亚马孙;西;0°,23.5ON
23、⑴山峰。山脊。山谷。 ⑵600。 ⑶西南。 ⑷D。 ⑸甲地适合建自来水厂,甲处位于流经城镇河流的上游,水质清洁,污染少;建化工厂会污染下游城镇水源
24、⑴丁丙⑵A――乙:温带海洋气候B――甲:地中海气候 C――丁:温带大陆性气候D――丙:温带季风气候 ⑵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亚欧大陆和北美洲.
七年级上册地理试卷及答案相关 文章 :
★ 七年级上册地理练习题及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 七年级上册检测试题地理试卷
★ 七年级第一学期地理期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教学质量综合检测地理试卷
★ 七年级上学期检测试题地理试卷
★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
★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1.2练习卷
★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㈥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高分答题技巧
我为大家整理分享了初中 地理知识点 ,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大全
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文字式 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012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初中地理学习需要记住哪些1、 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 理解经纬线的概念以及几条特殊经纬线的意义。(参看七年级上册P16图)
经线是指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线垂直相交的线(半圆),它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是指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它指示东西方向。
3、 会判读经纬网图某点的位置和两点的相对方位。
重点知道如何判断东经和西经、北纬和南纬;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或24小时),知道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不同的经度时刻不同。
5、记住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或365天),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四个节气的日期和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参看七年级上册P69图)。
初中地理答题思路解析书图并重
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离不开空间地域分布,能不能掌握地理分布知识,是能不能 学好初中地理 的关键所在。
地理分布知识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地图来反映的,地图和地理教科书一样,包含有极其丰富的地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许多地理试题和练习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同地图知识有联系。
联系地图
学习与复习初中地理过程中,要认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切不可将它 们割裂开来,孤立地死记硬背。
应当结合地图,把有关的地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比 较、推理,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记忆,进而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㈦ 怎么学好初一地理上册
现在,初一新生已经开学了吗,上了初中后是否觉得课程变得多了呢?学习讲究的是一种方法,很多人可能之前没怎么接触过地理,就问小编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来整理一些七年级新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1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 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2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课前预习不可少
地理自古以来有“文科中的理科”之称,大家上了高中就会知道了。上了高中后是要开始分文理科的,如果七年级的同学们想要学好地理,现在就应该为地理打好基础。课前预习是最不可少的,老师讲课是不会因为你一个人没跟上就会停下整个班级的节奏的,所以不想被落队的,就要课前做好一个预习才是最重要的。
3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手脑并用
上课时一定要跟上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时最希望能把学生带入到她的世界中,一定要跟上老师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的同时别忘了记笔记,很多同学上课时只知道听讲,然后一到下课了就把讲过的知识点给忘了,这样是非常的没有效益的。课堂上光跟住老师的思路还不够,一定要做的边听边记,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手脑并用学习效果才是最佳!
4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课后习题不可少
不要以为老师讲完课就是完事了,课后一定要做习题的!这个步骤是一定不可缺少的。把知识点灵活的运用到习题上会让你所学的东西能很好的吸收进去,否则课堂上学的再多听的再多都是无用工的。
5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劳逸结合
学习时很重要的,当然了,适当的休息还是必要的,休息的时候可以看看地图,背背各个国家的地区,了解一下各个州都是什么气候, 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地理真是一个很好玩的科目!
㈧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试卷
马上就要七年级地理考试了,大家一起努力吧。等待我们的将是一个美好的明天!加油!加油!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填空题
1、夏日,取池塘里的一滴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微小生物的存在,试写出你认为它们是生物的依据:(最少三个)被观察的生物具有细胞结构;对外界刺激会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能游动或能主动运动。
2、如果要知道某座山上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应该采取的科学方法是调查。
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后者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
5、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6、在广阔的地球表面,地形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别很大,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请写出三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也可写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二、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D )
A.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D.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2.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B )
A.有细胞结构 B.能繁殖后代
C.由有机物组成 D. 能使其他生物生病
3. 我国着名遗传育种家袁隆平培育的新型生物是( A )
A.杂交水稻 B.杂交小麦
C.克隆羊 D.转基因鱼
4. 有的同学将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地钱和蕨归为另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B )
A.有根或无根 B.有种子或无种子
C.水生或陆生 D.有果实或无果实
5. 要是牧场的一大片牧草又矮又小,那才急死人呢!后来偶然发现牧场内有一小片牧草长得非常茂盛,原来是微量元素钼的微妙作用,这一过程最初是使用了科学探究的哪一种基本方法?( D )
A.分析资料 B.调查
C.收集资料 D.观察
6、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时,为了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使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能准确明显地表现出来,一般只考虑( A )
A .一个变量因素 B. 二个变量因素
C. 多个变量因素 D.综合因素
6、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 D )
A .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 湖泊中的所有 生物
C. 地球上的所有人类 D.地球及生物
7、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B )
A、温度和水 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8、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征不符的是( C )
A、具有发达的根系 B、具有肥厚的肉质茎
C、具有较大的叶片 D、具有厚厚的角质层
9. 把大小两种的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地生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天,其中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生长正常,这种现象属于( C )
A.合作B.捕食C.竞争D.寄生
10、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A)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肉食动物
11、(2005•成都金牛区会考)由于能量的流动是逐级减少的,那么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哪类生物数量最少 (A)
A、鹰 B、青蛙
C、昆虫 D、草
12.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 D )
①淡水中的衣藻②高山上的油松③土壤中的细菌
④朽木上的蘑菇⑤树上的麻雀⑥河边的青蛙
⑦土壤中的蚯蚓⑧树叶上的毛毛虫⑨池塘里的蠕虫
⑩鲜艳的大丽花
A.① 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⑥⑨D.③④⑦⑨
13、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其主要原因是( D )
A、能量的收支随季节波动
B、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反复进行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4、野兔、鼹鼠等具有挖洞习性的动物主要生活在(A )
A.草原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沙漠生态系统
15.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你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D )
A.A→B→C→D→EB.E→D→C→B→A
C.D→A→B→C→ED.C→E→B→A→D
三、综合题
1、当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天空时,必须从生物圈中携带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你认为应该携带哪些物质呢?水、空气、营养食品、维持适宜温度的装置等。
2. 请看下面这些生物:草、蛇、蘑菇、兔、猫头鹰、蜘蛛、食草昆虫、青蛙、蚯蚓、树、狐、鸟
(1)利用这些生物,写出两三条食物链:
草→兔→狐;
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草→食草昆虫→蜘蛛→鸟→猫头鹰;
(或:草→食草昆虫→鸟→猫头鹰;草→兔→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鸟→蛇→猫头鹰等)
(2)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
(3)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
(1)为什么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灌木丛中的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因为这三个地域植物的湿度不同,其他因素基本相同,如温度、光照等,这样测湿度若存在差异,则为植物引起。
(2)裸地、草地和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会有何差别?你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假设在相同的条件下,灌木丛的湿度>草地的湿度>裸地的湿度
(3)测量时为什么每次都多记录几组数据,而且求平均值呢?
㈨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55014-81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zip》网络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fouzXGCsavUS7B_Mgd8CJ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