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中地理教师所需教学教具有哪些
如下:
1、雨量器若干个。
2、地理教学挂图整套 3 套。
3、经纬仪 5 个。
4、岩石标本 2 套。
5、等高线地形判读模型 5 套。
6、世界立体地形模型 1 套。
7、中国立体地形模型 1 套。
地理简介:
地理(英: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B. 地理模型的制作方法
1.找好材料:白乳胶,胶布(可有可无),报纸或不要的书本, 一个泡沫箱,纸皮,颜料,颜色笔,皱纸,在文具店买到的(可用纸巾代替) 2.把报纸捏成团,最好就捏结实点,不然到时会散开。然后如下图这样用白乳胶在泡沫箱底粘好,不过白乳胶比较慢干可以找东西放纸团上面压一压。直到粘满了泡沫箱的四分之三。
3.如图,用透明胶布粘绑住几个纸团,变成小山,现在比较丑,弄出来就不会了,用胶布粘绑的做出来的小山会更结实,我一些没用确实没有这么好,就是上完颜料后纸团会变松,崩开来,一些没有涂到颜料的地方就露出来了。蓝色的地方是用蓝色的皱纸贴上去的海,可以用海绵纸。
4.拿白色的皱纸铺到山上面,用颜料涂,让纸粘到上面,突出山的形状。
像这样
6.用纸皮画出沉积岩的示意图,最好用颜色笔涂上颜色,颜料不容易看,而且容易跟别的颜色混。
7.画好了沉积岩示意图就把他粘到火山的一边,如图,在山脚下洒一些沙子跟石头,用白乳胶粘住,泡沫箱周围可以用纸皮粘围住,比较好看一点。
这样就大功告成啦!我们学校举行地理模型大赛,我也是第一次弄,自己一个人弄的,祝我拿大奖吧,ojbk。默默地附上了模仿的原图
C. 地理教具制作步骤 急求解!
教具名称:地壳变动演示器
制作材料:泥土、水果刀、颜料、木板、小细绳、牙签
制作原理:利用泥土的黏性制作成为褶皱模型。并利用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原理将模型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进行展示。
制作过程:
在后山挖适量泥土,筛选出泥土中的草根、小石子等杂质。加适量水使水与泥土混合反复揉捏、捶打使其揉成一团。
2.将泥团摔出一个长方体的形状。
3.将长方体的泥团拿出去晒一会儿,待泥土稍干一些后,用水果刀在长方体表面的中间划出的波浪形状。然后用刀割开,割不太开的地方用小细绳拉扯着割开。
4.在长方形的上半部分的侧面划出与之前相反波浪的形状。然后用水果刀切开。
5.调出5种不同的颜料。用牙签在模型的几个侧面画出几条与顶面波浪相同的波浪。然后进行上色。
6.顶层用草绿色上色后,撒上草粉。 中学课堂的应用:本模型适用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讲授地形变化和地质构造时,自然界变化时间长,难以进行实际观察,学生难于理解。通过模型可以把褶皱构造现象及地表形态的动态变化过程缩小、以大见小,帮助学生建立起这方面的观念和概念。 沉积地层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由不同颜色的颜料代表砂岩、页岩、石灰岩等岩层。 显示岩层最初的产状——水平岩层及岩层的新老关系——上新下老。 模型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模型显示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是发生弯曲 变形。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向斜成为谷底或盆地。模型由两块组成,上层取下后显示由于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底,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D.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较好的发挥教具和模型的作用百度文库
1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初一学生初次接触地理学科,就会碰到很抽象的地理概念,经纬度的划分和判读,根据等高线判断各种地形,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这些概念非常抽象难以理解,传统教学中老师使尽浑身解数讲理论、举列子,学生还是不能完全理解这些概念。当学生看到那些用生活物品与身边的常见材料做成的地理模型,会觉得地理离自己更近。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热爱地理学科的情感。恰当地应用自制的教具和学具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这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不仅可以加强讲授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轻松地将教学难点破解。
笔者从教中学地理15年,每次讲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课时,就发现很多学生怎么都理解不了为什么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就能产生四季变化,老师告诉他们因为有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就产生了四季变化,学生还是很茫然。即使放边放多媒体动画边解释四季形成的过程,还是有很多不明白为什么太阳直射点会不断地变化。后来我做了个太阳公转模型图,不用老是多费唇舌,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这个困惑。这个模型由四个地球仪和一个红球组成。地球仪用水彩笔把赤道和南北回归线描粗,使它们变得比较醒目,四个地球仪分别放在地球公转轨道中二分二至的位置。中间的红球表示太阳,在太阳的四周插上铁丝,表示太阳直射点,转动红球就可以直观地看到铁丝表示的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移动。这个模型把抽象的四季变化的原因直观地表达出来了,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从而真正理解了地球的公转运动。
2化“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地理新课标提出“关注学生生活发展及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内容”、“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能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使命。通过学生自己制作学具,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组织学生自制学具,就是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制作学具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或失败的经验,而从失误或失败中总结出的经验更为宝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因此会不断积累直接经验,提高实践能力,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开阔他们的思维。
比如笔者教学中,教到地球和地球仪这课时,都会布置学生制作地球仪,学生的制作热情很高,他们回家收集材料,观察地球仪的特点和经纬度分布的特点,一周后富有创意的各色地球仪在学生的巧手之下产生了。有的地球仪是用乒乓球制成的,有的是用海洋球制作的,有的是用气球制成的,不论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都能把地球仪和经纬度分布特点表达出来了,这样对他们学习经纬线有很多的帮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得到体现,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3化“动口”为“动手”,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根据教材自制教具是在教师不断实践、创新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这个过程,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上课前选定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自己做的教具,针对性非常强。对教材的编排意图研究透彻,以便选择能达成目标的方法策略,是教师自制教具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师针对教学效果,不断地改进或者重新设计制作教具使教师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说,能大胆进行自制教具,就体现了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和教学方法的探究广度。
比如地理教师在制作中国地形模型图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山脉分布的位置、海拔的高度,高原的位置、面积、海拔高度、特点,平原的位置、大小、面积大小等地理要素。要做到精准、形象地展现中国地形图,就要对这些地理事物的特点十分熟悉。自制教具是从不会到会,教具的设计,从不成熟到成熟,制作的教具,从粗糙到精美。这就是一个对教材研究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老师的业务素质。
E. 如何制作地理教具
飘过
F. 有什么地理的手工制作
(1)找一些厚纸板,电器包装纸板就可以。
(2)在上面画一些封闭曲线,就像地图上山脉的等高线。(等高线你知道不知道?)
(3)然后依次剪下来,一片一片的,依次摞起来,粘好,上颜色。
就是山脉模型。
G. 怎样制作地理模型
1、实验方法简介
以木板为海平面,以5厘米为级差进行测量,先在山边木块上垂直地竖一根绿色标杆。
(1)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
a.将橡皮泥在垫板上堆成山体状。要求捏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盆地和陡崖等部位。
b.用手擦拭山体表面,使其光滑自然。
c.将直尺垂直摆放在山体旁,按照相同的高度间隔,用牙签在山体表面不同高度处做上记号,并标出高程。
d.用细线小心地沿着记号处将山体水平切开。
e.将切下的山体块编号后分开摆放。
f.在山体上表面用水粉涂上不同的颜色。
g.将山体块根据编号重新摆成山体形状。
(2)绘制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
a.分别将取下的山体块放在白纸上,用笔沿山体块边缘描线,注出相应的高度,就得到了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b.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在图的左下角把各种颜色所代表的高度范围的图例画出来,这样就得到了用分层设色方法表示的地形图。
2、活动素材
(1)实验器材:橡皮泥,刻度尺,牙签,细线或细钢丝,垫板(木板、硬纸板、泡沫板均可),水粉颜料。
(2)每个小组一张活动任务表:描述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盆地和陡崖等部位特征及判断方法的表格;小练习一题。
(3)课外资料一份,进一步了解实际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步骤。
3、细节把握
活动设计好了并不等于活动可以成功实施。一堂课学习活动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教师对细节的把握。
(1)绘图活动之前的“友情提示”
教师在多媒体投影仪上播放三维动画演示制作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及过程。
(2)每个班的小组平均分为两个大组,每个大组的山体模型(示例)是一致的,如此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更具有可比性。
总之,此模型教具以其科学性、简易性、实用性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一件经过实践检验的自制教具就这样诞生了。自制模型教具是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又是一件长期而平凡的工作。自制模型教具促进教师不断的学习、实践,丰富经验,提高技能,更深刻的理解、把握教材与学生,磨练意志,对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大有裨益。
H. 初中自制教具做法
我知道化学的1个,不晓得行不!氢气还原氧化铜演示实验的改进
1.用一束细铜丝(除去绝缘层的废电线),制成2颗铜丝小团A、B,其中B小团留有长约20厘米的细铜丝
2.将A、B铜丝小团先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一会儿,铜丝表面由红色变成黑色(氧化铜)。
3.将A、B小团放入试管底部,使B小团的细铜丝一端留在试管外,如图2所示。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实验药品 软水、硬水、肥皂水
实验仪器 烧杯(2个)、 玻璃棒
实验步骤
把肥皂水分别加到盛有软水、硬水的烧杯中,搅拌,观察两烧杯中产生泡沫的情况。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实验药品 硬水、肥皂水
实验仪器 铁架台(2个)、铁夹(2个)、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乳胶管(2根)、沸石(或碎瓷片)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加入约1/3体积的硬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2)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使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
(3)加热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以防止液体通过导管直接流到试管里。
(4)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
(5)用肥皂水比较蒸馏前后的硬度变化。
自制简易净水器
实验药品 石英沙、活性炭
实验仪器 饮料瓶、纱布、小卵石、膨松棉、带导管的单孔胶塞
实验步骤
(1)取一个空塑料饮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
(2)将瓶子倒置,瓶内由下到上分层放置洗净的膨松棉、纱布、活性炭等(如图所示)。
(3)试验净化效果。
探究最轻的气体——氢气的性质
实验药品 肥皂水(或洗涤剂溶液)、碱石灰、氢气
实验仪器 球形管、尖嘴导管、烧杯、塑料筒、木条
实验步骤
1 氢气流吹肥皂泡
(1)如图所示,在球形管里装上碱石灰干燥剂。
(2)在导管口蘸些肥皂水(或洗涤剂溶液),控制氢气流速,吹出肥皂泡。
(3)当肥皂泡吹到一定大时,轻轻摆动导管,让肥皂泡脱离管口。观察现象。
2 氢气在空气里燃烧
(1)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
(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如图所示),过一会儿,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3 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
(1)取一个去盖、底部钻有小孔的塑料筒,用纸团堵住小孔,用排水法集满一筒氢气,倒置时筒下垫木条使筒的下边缘一端稍稍抬起(如图所示)。
(2)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木条在小孔处点火,注意观察现象。
4.待A、B小团又由黑色变成红色时,移去酒精灯,然后用手指牵引试管外的细铜丝,趁热将B小团从试管中抽出,继续通氢气让A小团在氢气流中冷却。这时,灼热的铜丝小团B由于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又由红色变为黑色。而A小团因受氢气流的保护,免受氧化,仍然红色。通过这一对比实验,使学生对为什么反应结束时要“先移灯后停氢”有了深刻的理解。
I. 浅谈如何开发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是教师、学生或其他人员根据教学需要,选用易得的材料,自行设计制作的教学用具或仪器。自制教具属于教学仪器设备范畴,但不是工业产品,这个名称主要在我国和其它少数国家中使用,国际上一般将它归为廉价教具 (Low-cost Teaching Aids)中。在历史上,应当说,最初的教具都是自制的,当有了一定数量的需求后,才转为工业生产。至今,德国的一些大学仍保留有历史上的大科学家亲自制作的教学仪器。
一、自制教具的地位
1.自制教具在教仪器设备中的地位
上世纪八十年代教育部就已提出师资、教材、仪器设备是教育事业的三大基本建设。起先,教学仪器设备主要是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实验教学的必备工具,它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概念、有利于学生探索科学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实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学校里都配备有大量由工厂生产的教学仪器。近些年来,不仅理化生和科学课教学离不开教学仪器设备,而且地理、数学、信息技术、语文、英语和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课教学等也越来越需要教学仪器设备。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作为工业产品的教学仪器设备,具有既定的实验方法和严格的操作规程,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和学生探索、创造的能动作用。而自制教具由于没有固定的形式、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开动脑筋,自己设计,采用易得材料,动手制作教具,直接用于教学。有时为了验证、探索某个自然规律,不同的教师和学生可能设计制作出几种形式完全不同的教具,运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殊途同归,得出同样正确的结论。显而易见,采用自制教具比使用常规教学仪器,在开拓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需要强调的是,有许多自制教具是无须或不宜工业生产的,因此说自制教具是教学设备的一块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领域。
2.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地位
大家知道,要想把教科书上讲的全部科学道理全部用正规的教学仪器来进行实验是有困难的,有时需要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学校的条件、学生的认知能力,针对课程中的难点、重点内容,自己制作教具,以加强这些薄弱环节。教师、学生在构思、设计、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必须开动脑筋,运用掌握的多方面知识,寻找大量的信息资料,经过反复的试验,甚至于经历失败的体验,方能获得成功。这样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潜心钻研,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过程。因此,自制教具在教学中有着一定重要的地位。
二、自制教具的作用
1.自制教具具有良好的教学法功能,它是教学活动中“永恒的课题”
教学实践表明,即使是条件好的学校,仅靠购买教学仪器产品,也难以满足教学法方面的需要。这是因为教学对象是有差别的,教学方法要随教学对象的不同而改变,这是“因材施教”思想的体现。工业生产的仪器只能满足教学的一般要求,很难满足具体教学的个别需要。从教学法的要求来看,工业生产的教具总比教学法的最新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有经验的教师会采用与教材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法,这就要求制作出适合教学需要的自制教具。在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里,学校拥有的教学仪器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已能满足要求了,但是,他们仍然十分强调在教学中采用自制教具。由此可见,自制教具决不是为弥补教学仪器不足的权宜之计,而是教学活动中“永恒的课题”。
2.自制教具活动可使教师和学生增长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勤俭朴实的作风
因为在自制教具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动脑筋,想问题,查资料,找材料,画图纸,需要应用木工、钳工、电工以及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进行制作,还需要向他人请教,不断改进。
3.自制教具为教学仪器的研究、改进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自制教具来源于教学实践,当它有了一定数量的需求,并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就可以开发生产成为正规的教学仪器。国内有不少的教学仪器就是由自制教具发展而来的,另外有些教学仪器在教学实践的检验中发现不能满足教学改革要求时也要在自制教具活动中得到改进和提高。
4.自制教具具有良好的经济功能,能节省大量的教育经费
很多教具都可以利用废旧材料自行制作。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按照人教社出版的《初中物理自制教具》一书所介绍的制作方法自行制作教具,加上购买少量要求较高的仪器(如电表等),就可以完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实验内容,从而节省大量的仪器购置费用。另外,有些结构简单、价值低、或需求量少的教具不适合工业生产,使用自制教具较为经济合理。由于自制教具可以节省大量的仪器购置费用,这对贫困地区的学校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尤为重要。现在,自制教具的内涵还扩展到对现有仪器设备的维修上。教师对学校中损坏的仪器设备进行修复,或将同类型仪器进行拆拼,使死仪器起死回生,发挥出新效益。
三、自制教具与新课改的关系
在自然科学课程改革中有几个基本理念,其中两个重要理念分别是“体现科学本质”和“突出科学探究”。大量的实验探究成为了各科学课程新教材的主要内容,在实验探究中,除了要活用或改革现有的教学仪器外,还有许多是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自制教具来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因此,自制教具在这次课改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中学物理为例,课程标准确定的物理课程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物理新教材的特点表现为;强调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教材中包含许多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充分体现“STS”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注意广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式生动活泼。显然,上述课程目标和新教材的特点大多与自制教具有关,因为探究活动、实践性课题、STS等都需要自制教具。
新课改需要自制教具,自制教具又能促进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新课改是全方位的改革,课程标准变活了,教材变活了,教法变活了,教学评价变活了。传统的教学仪器难以满足这么多的灵活要求,大量有创新的自制教具必将涌现,从而促进新课改更深入的开展,因此自制教具在新课改中将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四、怎样研制自制教具。
研制自制教具是科研范畴的工作,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
1.寻找课题:科研课题来源于教学实践。研制者要吃透“课程标准”、吃透新教材,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根据课改和教学的迫切需要寻找、论证、最后确定课题。选题好坏是科研能否成功、科研成果大小的前提条件。
2.设计和论证方案:确定自制教具课题后,首先要从科学思想、教具结构原理、设计方案和技术方案及其可行性、材料和元件的选取、制作方法和工艺等方面进行论证。科学思想是指要研究的教具所依据的科学规律、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等。然后画出草图或图纸。这一步骤中,一定要对方案反复设计和论证,把问题尽量消灭在设计阶段。
3.制作教具:为了降低成本,尽量自己制作,或者合作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常常会发现上述第2步中的一些问题,需要及时修改方案或重新设计。
4.实验和改进:完成后的教具要经过多次教学实践去检验,要虚心听取意见并不断改进。
五、研制自制教具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自制教具作品不能存在科学性错误和问题。自制教具的科学性错误,
一种是用它做实验时,不能正确的反映自然规律;另一种是该自制教具作品的结构有科学性错误或问题;其次,使用的材料也可能带来环保或安全方面的问题。
2.创新性原则。创新是自制教具作品的生命,怎样实现自制教具的创新,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基础教育中所要学习的自然规律是已知的,但是同样的自然规律可以采取不同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和学习,因此这方面创新非常重要。
(2)自制教具结构的创新: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取材容易、易于操作、外形美观、安全可靠、造价低廉,这些是结构创新所要遵循的。
(3)应用新技术、新器件、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的创新:这方面一定要经济,实用,不能哗众取宠。
(4)实验室工具和教学用具方面的创新:近几年来创新制作新型适用的实验工具、教学用具也很受欢迎。
3.服务于教学的原则。自制教具作品要有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和训练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六、研制自制教具应注意的问题
1.切记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自制教具最大特点就是构思巧妙,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有的把自制教具搞成一物多用,一专多能,包罗万象,结果使教具失去特色;有的把简单的自然规律用复杂的工艺、昂贵的材料来制作,使用有十分繁琐,让人无法效仿,失去推广意义,这就弄巧成拙了。
2.自制教具的使用对象是学生,甚至是幼儿,安全、卫生、可靠十分重要。比如一些带电操作的自制教具,绝缘保护要好;可能发生危险的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要避免采用有毒、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资材料制作教具。
3.不能违反有关政策和法令,侵犯他人的权益。比如带有无线电信号发射装置的教具,不能干扰通讯、军事指挥系统的正常工作;制作教具不可以会破坏自然环境、生态平衡;尤其是生物学科自制教具,决不能将国家规定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制成标本。应用他人科研成果或设计思路制作教具时,应详细了解该成果技术是否申请专利,应用时属不属于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