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理课程的含义是什么当前我国地理课程具有哪些类型
地理课程就是地理课业及其进程。通常来说,具体表现为地理课程标准(或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册、音像教材等)。
我国的地理课程类型:
我国中学地理学科内部的课程分类是混合型的,既不是纯粹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也不是单纯的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或者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从发展历史来看,我国地理课程有向“综合型”、“活动型”、“自主型”发展的趋势。具体表现: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结合、部门地理与分区地理的综合、活动课程的发展。
以上内容引自陈澄主编的《新编地理课程教学论》中的“地理课程论”部分,仅供参考。
B. 自然地理学与表层系统主要包括哪些
1、自然地理学:以全新的体系和结构阐述地球表层系统,环绕地球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各自的组成、结构、运动、特征,以及各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人与环境的关系等,在讲解理论的同时,本课程还涉及到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知识,可谓理论与实践结合。主要内容包括:现在自然地理学概述,二十一世纪的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自然地理学。
2、地球表层系统(the earth surface system)是由岩土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所构成的地表自然社会综合体,是人类圈与地球相互作用的复合物质系统,是地球圈层结构中的特定部分,与周围的地球圈层其他部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关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次级巨系统。
C. 地理知识到底学些什么知识
地理学可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上的应用. 地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十分广泛,首先要具备的基本功:数学(包括高等数学、统计学),物理(包括流体力学),化学(包括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遥感、测量、素描…… 其次的基本知识是地理要素基础课:地球概论(天文、历法)、气象学、水文学、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植物学、生态学、计算机基础、经济地理学(交通地理、国际贸易地理、城市规划、历史地理、文化与社会地理、人口地理、旅游地理、政治地理……)、
D. 地理专版教材包括什么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5
E. 高中地理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知识体系
高中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
地 理 1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结构:
地球
月球
其它行星系
其它恒星系
河外星系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运行轨道安全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表平均气温约为150C,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小。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有液态的水 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维持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 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②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示意图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 (1)自转3600,23时56分4秒
(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 (1)恒星年,公转3600,365天6时9分10秒。
(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
速度 (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0/小时。
(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移动情况如图1—1所示:
(2)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昼夜更替的成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见图1-2);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地方时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区时计算: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东西跨15个经度。划分方法如图1—3所示。按自西东的方向,从自西12区到东12区,每过一个时区,时间增加1个小时。东12区比西12区多24个小时,即1天。国际上规定,把东、西12区之间的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界线并不与1800经线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线。
(3)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地球自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如北半球的河流对右岸冲刷显着,南北半球的河流对左岸冲刷显着。
(4)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
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使地球表面的能量分布也具有周年变化的规律,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0,分别向南、向北逐渐递减。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春分→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
(1)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比较表
地球的圈层结构 重要特点
外部圈层 大气圈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从地面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水圈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还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 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内部圈层 地壳 在横向上,地壳可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薄。在纵向上,地壳的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硅铝层在大洋中很薄甚至缺失。
地幔 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
地核 地核由铁和镍组成,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1)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三大类岩石的比较表
分 类 形成过程 典型岩石
岩浆岩 侵入岩 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花岗岩
喷出岩 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玄武岩、流纹岩
沉积岩 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搬运、沉积,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其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 原有岩石在地壳深处承受着高压,并受到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作用,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形成新的岩石。 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页岩变质为板岩
地壳物质循环: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请说明图1-4中各个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含义。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 成因 对地形的影响 实践意义
褶皱
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后,发生的弯曲变形。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正态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倒置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向斜盆地中多地下水
断层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使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 大的断层常形成谷地或陡崖。 隧道、水库选址尽量要避开断层
(2)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分布区 外力作用形式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主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流水 沟谷、瀑布、峡谷,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干旱地区 风力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沙丘、沙垄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冰川 U谷、冰斗、刃脊、角峰
3、大气受热过程
(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用图1-5或图1-6表示,在此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2)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地面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同时向外辐射红外线,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3)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如图1-7所示,近地面空气受热引起气流上升运动,近地面空气冷却引起气流下沉运动。空气上升使高空气压升高,等压面向上凸起;空气下沉使高空气压降低,等压面向下凹陷。高空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导致近地面气流上升处气压下降,等压面向下凹陷,近地面气流下沉处气压升高,等压面向上凸起。近地面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特别指出的是:高压、低压是同一水平面比原来受热均匀时的增加或减小,而在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始终越低。
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如图1-8所示。
4、全球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如图1-9所示。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其移动规律如图1-10所示。
(2)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季风环流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并不完全呈带状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陆分别随季节变化形成高、低气压中心,并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人们将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如图1-11和下表所示。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风向比较表
地区 季节 形成原因 风向 特征
东亚 冬季 空气由亚洲高压吹向太平洋低压 西北季风 寒冷干燥
夏季 空气由太平洋高压吹向亚洲的印度低压 东南季风 高温多雨
南亚 冬季 空气由亚洲高压吹向赤道低压 东北季风 温和干燥
夏季 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 西南季风 炎热多雨
(3)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地说,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较多;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气流较湿润,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风带,气流较干燥。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
气候类型 大气环流状况 降水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年雨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温带大陆西海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地中海气候 位于亚热带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冬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夏雨型
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 少雨型
5、主要天气系统的特点
(1)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冷、暖锋面与天气
冷锋
与
天气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部,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水汽在上升冷却过程中成云致雨。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以及冬季的寒潮,属冷锋天气。
暖锋
与
天气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在暖锋上,暖气团沿冷气团主动地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当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雨过天晴。春季,长江以南和东北地区,常有暖锋活动。
准静止锋与天气 准静止锋是指移动幅度很小的锋。其时,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就是准静止锋造成的;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使得昆明和贵阳天气有很大差异。
(2)理解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与天气
气流(气压)状况 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 中心气流及天气状况 实例
气旋
(低压中心) 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台风
反气旋
(高压中心) 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伏旱”天气
6、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知道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2)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如图1-13所示,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台风登陆属水汽输送环节,江河入海属地表径流环节,跨流域调水是人类改变了地表径流。外流河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内流河(如塔里木河)只参与了陆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
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洋流是指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如图1-14所示。
(2)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实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③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如图1-15所示。
洋流对促进全球热量平衡、气候、渔场形成、海洋航运、海洋污染会产生影响,如下表所示。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对象 影 响 举 例
气候 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都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澳大利亚、秘鲁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都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使海底营养盐上泛,或沿岸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盐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 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欧洲北海渔场都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秘鲁渔场则受上升流的影响。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
海洋污染 扩大污染范围,加速污染物扩散。 油轮发生泄漏。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
(2)以某自然地理要素为例说明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气圈 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现代大气)
水圈 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岩石圈 加快岩石的风化;参与沉积岩的形成;促进土壤的形成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 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通过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说明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如图1-16所示。
(2)举例说明某一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致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树立地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如下
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
图示
洋流 秘鲁寒流沿秘鲁沿岸向西北流 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
生物 秘鲁寒流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诱饵,形成渔场 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
大气环流 存在对流性环境,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 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
天气气候 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 西岸的澳大利亚以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部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景观图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域差异的含义:地理环境的整体及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空间方向发生分化,以至形成多极自然区域现象。全球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经常表现出极为显着的地域差异。地球上不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2)归纳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如图1-17)
A、自然带变化规律:由南向北变化(沿纬度变化方向变化)
B、成因: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导致热量变化,也引起水分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的水热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C、分布明显的地区:
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沿某南北向线路(海岸线、经线等)由赤道向两极。
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图1-18)
A、自然带变化规律:由东向西变化(沿经度变化方向变化)
B、成因:由于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结果。
C、分布明显的地区:中纬度大陆地区,尤其是亚欧大陆。
③、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如图1-19)
A、自然带变化规律:沿垂直方向更替。
B、成因:高山地区,受山地垂直方向水热状况改变的影响。
C、分布明显的地区:亚欧、美洲的高山地区。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
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源、河流、土壤等。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制约作用。。
①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一般会沿河或者沿海分布(如图1-20中的丙和丁聚落的形成);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如图1-20中甲和已聚落的形成)。
②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
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需要迂回前进。如图1-20中的公路和铁路的布局和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阅读图表资料,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周期,并据此归纳各时期气候变化特点。
时期 特点
地质时期 冰川广布的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的交替
人类历史时期 有显着的变化
仪器观测时期 呈现波动上升状况
(2)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①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呈波动上升趋势,有人认为,地球气候已经进入最近1000年以来最为温暖的时期。
②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3)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不同地程度影响到全球和各地区社会经济地方方面面,如主要农作物及畜牧业的生产、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资源供需、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人类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
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
自然属性----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社会属性-----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社会物质财富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以土地资源为例
①采猎文明阶段
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主要以狩猎动物和采集果实为生。这时土地数量的对于人类的影响不大,而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这一阶段,人类主要是通过适应 来求得生存,总体上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较小。
②农业文明阶段
农业文明阶段,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这时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阶段,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但人类不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是开始主动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
③工业文明阶段
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非农业用地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越来越严重。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4、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1)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 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和的安全。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并了解对该灾害的监测和防治措施。
以洪灾为例
①.洪灾的形成原因
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阻塞河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自然或认为原因导致的堤坝溃决;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人类不确当的经济活动等。
②.洪灾的危害
直接损失: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人畜的伤亡;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等
间接损失: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生活秩序混乱等
③.洪灾的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排洪速度;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等。
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
F. 快会考了,谁能帮我复习一下地理啊越详细越好
一、强调各单元知识结构,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
有了地理基本知识后,就能以此为知识的生长点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能够运用这些共性的原理去解决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就能够进行创造。地理课本中的文字系统、图像系统、练习系统三者是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成为该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一些同学在复习课本时,只重文字,忽视图像,不看课后练习,而高考以能力立意,往往又与图像、课后练习有关联,这样就会出现知识弱点和盲区,在不该失分的地方失分。因此后期复习,不可忽视图像和练习部分,更应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复习课本时,一定要建立起知识网络。例如,复习“气候”时,我们可以从气候的四大因子:气温、降水、气压和风展开联想。使高、初中地理结合起来,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尽可能拓展其外延,尽量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这样,知识才能转化成能力。
二、进行专题训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也更能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专题复习有多种专题划分方法,但我本人更倾向于把地理教材内容概括为四大系统。
专题一,地球运动系统。包括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地理事物时空变化。本专题内容分属于教材不同的单元,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地球运动能否引起大气运动、水体运动。这就要求学生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去分析问题,从而推理出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规律,也可以从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和分布推理出成因。让学生掌握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让他们遇到某一事物的时候会自己分析,自己找规律,做到举一反三。
专题二,人地关系系统。包括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复习人口问题时,传统型和过渡型选修新老教材有明显的矛盾,新教材表达更为合理、科学,因此在复习时应以新教材为准。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贯穿在教材很多单元,我们要把它们从教材中提取出来,分析其成因、规律以及对策。
专题三,区域地理系统。它包括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有人说区域地理是地理科试题的瓶颈,这么认为也不过分,因为区域地理是文综合考试命题的出发点,而高考涉及的社会热点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因此,学生必须有清晰的区域位置概念,才能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在本专题的城市区域中新老教材有差异,对于城市地域结构与功能分区中的工业区和住宅区位置,新教材采用的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因此采用新教材的说法更合理。
专题四,地理图表系统。包括日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计算。图表分析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高考中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理想手段,图表的阅读分析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在高考中的表现,在专题复习中,要求学生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读出各种信息,找出有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应设计一些变式图让学生训练,也可以让他们自己画变式图。近几年的文综合试卷中都把相应的地理信息分别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命题的立意在于对图表的分析、归纳能力的考查。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注重综合复习
能力目标是通过教学中的学法来完成的,考前这一段时间要注意指导学生的复习方法,指导他们自己整理出基础知识,总结出知识规律,构建知识网络。在专题复习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复习,因为综合复习具有逻辑性强、复习的知识面广、学生思维训练多等特点。在综合复习方面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寻找资料和素材,引导学生思考,诱导学生分析解答问题。可以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综合分析,也可以对区域地理中的某一个热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某一个区域时,一般包括8个方面: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交通、农业、工业。对一个问题一个区域是否分析得完整,可对照以上几方面检查,并引导学生寻找思维线索,设计出综合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具备积极有效的思维。进而学会思考,学会运用知识,逐步形成综合能力。
四、精选习题,加强模拟训练
考前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需要,但是必须防止让学生沉溺于“题海”而不能自拔。教师应该精选资料,要设计贯彻训练学生“信息获取能力”思想的习题,并在练习中注意设置有训练意义的情境。让学生在解题中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研究题目类型,揣摸解题方法,从而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不断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遇到新问题时,可迅速确定解决思路。另外,对不同的习题可解答到不同的程度,有的习题要一步一步认真解答,而有的习题则可略去复杂过程,或干脆“看题”,即寻找解题思路而不动笔。最后对超教材、超教学大纲的偏、难、怪题应坚决放弃,避免无谓浪费时间和精力,掌握复习的主动权。
对于每考必失误的“弱点”知识,除加强相关课本知识的复习外,还必须针对“弱点”进行定点训练。定点训练,教师应准备出高质量的针对性强的试题,限定时间高标准地完成训练任务。然后应进行批改,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讲,剖析命题思路,引导解题思路,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通过老师讲评,让学生发现题目背后蕴涵的学科思想。然后采用“练习----课本----练习”的复习模式,以做练习题为主线,每题必联系课本、双基。在课本知识指导下,再去练习。众所周知,解题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应变能力,提高考试成绩,但解题训练必须以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抓基础是根本,解题训练仅仅是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的手段,是一种“根据问题来复习巩固知识”的方法,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错位。为了提高实战能力,必须认真参加模拟考试,积累考试经验。
亚 洲
第一节 概述
复习考试内容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世界第一大洲。东部的岛弧。南部的三大半岛。以山地和高原为主的地形。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的名称和分布。主要的河流、湖泊。复杂多样的气候,季风气候显着。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知识要点
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在东半球的东北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陆地接壤。亚洲南部有三大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东部有一系列岛屿组成的岛弧,即千岛群岛、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东南和南部海面还有许多群岛和岛屿,如马来群岛。
亚洲面积约有4,400万平凡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有48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通常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等几部分。
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亚洲的地形起伏很大,高原和山地面积很广,约占全洲面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约1000米。
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和山地主要集中在中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巍峨突出,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南有德干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这些高原的平均海拔都比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低得多。
亚洲着名的大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等,它们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外围。
亚洲的许多大河都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各河的中下游大多是平原。其中向北流入北冰洋的大河主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它们的中下游地区有西西伯利亚平原。向东流入太平洋的大河主要有黄河、长江,它们的中下游地区有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向南流入印度洋的大河主要有恒河、印度河,它们的中下游地区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大河,水利资源都很丰富,又有灌溉和通航的便利,经济意义很大。
亚洲西部的里海,位于亚欧两洲交界处,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着 亚洲范围广阔,地跨寒、温、热三带,又名各地地形和距海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一)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着。中南半岛、印度半岛主要属热带季风气候。那里终年高温,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稀少。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我国东部、朝鲜和日本,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
(二)亚洲的中部和西部,地处内陆,受海洋的影响小,属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亚洲北部,冬季漫长,气温很低;夏季短促,但较温和。那里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只有西伯利亚北部沿海和北冰洋中的岛屿,终年严寒,属极地气候。
(四)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和南部的印度河平原一代,终年炎热,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成为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
(五)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和一些高山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终年气温很低,多雪峰冰川,属于高山气候。
复习题
选择(下面各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A.复杂多样,西部海洋性气候显着; B.广阔的大陆导致了单一分布的大陆性气候;
C.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着; D.复杂多样,西北部极地气候分布。
2、亚洲最南部的大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帕米尔高原; C.伊朗高原; D.德干高原。
3、位于南海和猛加拉湾之间的大半岛是:
A.阿拉伯半岛; B.中南半岛; C.小亚细亚岛; D.印度半岛。
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A.贝加尔湖; B.青海湖; C.苏必利尔湖; D.里海。
简答
1、亚洲大河的流向与地形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亚洲为世界季风气候最显着的地区?
答案:选择题:1、C 2、D 3、B 4、D
简答题:
1、由于亚洲地形中部高、四周低,亚洲河流一般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向四周辐射。
2、亚洲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因此主 要受海陆之间热力差异影响的季风气候也就最显着。
重要还是你靠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加油!
G. 高中地理授课内容
我是黑龙江的,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无论各个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都是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
必修一主要是自然地理,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分层,地表面的物质循环,大气的结构和运动,水循环和洋流,自然地理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必修二主要是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必修三主要是区域地理,包括区域的基本概念,区位的分析,区域的联系和发展,以及通过例子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比如河流流域可持续发展等。
选修共分7部
选修一 地球和宇宙
选修二 海洋地理
选修三 旅游地理
选修四 环境保护
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选修六 城乡规划
选修七 地理信息系统
这七本教材各地选法不同,一般各省都必选的是“自然灾害与防治”。另外要说明的是高考中选修出题15分,出题两道,选做一题,所以选修教材只学一本就可以了
H. 教师掌握应用中学地理教材的过程分为哪两个阶段
掌握地理教材的过程可是分为1.熟悉了解地理教材内容和现实社会对地理知识要求;2.在熟悉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自身的知识面,如何利用其他方面的知识来协助自己掌握地理教材知识以及把这些知识更好的运用在地理教学上去。
高中阶段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知识积累已较厚实,认知能力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情感世界比较丰富,我们的教学如果还局限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这一层面上显然是不够的,这既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更难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笔者认为学科思想的教育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之中应是我们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应有之意。教学中如何体现地理学思想,笔者在学习了课程标准后的体会是:教师必须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来一场自我革命,以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构建新的知识观、教材观、教学观
中学地理教材的编写既遵循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又体现着地理学的学科思想和理论体系。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常常把原本完整的教材体系人为的肢解为若干个所谓的“知识点”,并将其分为“必考点”、“常考点”等三流九等,使教材内容变得支离破碎,长此下去,不仅破坏了教材所体现的地理学理论的系统性、整体性、理论性和规律性,更使学生对地理产生一些偏见和误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一句空话。
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有鉴于此,广大地理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教育理念,做素质教育的积极实践者。
新的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共十个模块,“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必修课程的设计注意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选修摸快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出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由此可见,整个课程结构贯穿了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整个教材作为一个整体,以区域为对象,以理论为指导,以综合为方法,注意内容的前后联系,注重知识的重新整合。同时,我们必须变革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中心”下的知识观和教材观,努力构建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为学习载体的新的课程体系。
二、开放课堂,体现地理科学的实践性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地理学是一门基础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地理学的实践性在教学中的主要表现:一是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动手、动脑,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二是许多地理知识可在实践活动中获取或得到验证;三是大量的地理知识可直接用于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
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这是实现“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共84个,几乎全是实践内容,它包括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演示、地理制作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开放课堂的形式很多,如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和实施野外观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与有关部门联系,承担学生力所能及的专题调查或研究;组织专题报告会;观看科教影视专题片;访问有关地理知识的网站等。
开放课堂既是体现地理学思想的有效形式,更能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在这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挑战,也给每一位教师施展才华留下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是教师形成自己教学风格最有潜力的领域之一。
三、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
人地关系是现代地理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人地相关论是贯穿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课程标准无论是共同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其内容都充分体现了这一基本思想。新的课程标准把“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首位的课程基本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体现这一课程理念除介绍基本的理论和观点外,根据教学内容,应有机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增强教材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如讲到大气环境保护时,可以联系为什么要停止生产并逐步淘汰传统的冰箱和空调;讲到城市环境问题时,可联系城市环境问题中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垃圾污染等问题,让学生列举其所在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途径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包括我们学生在内的每一个市民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等。教师还应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地理和我们的衣、食、住、行、游等密切有关。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观念,学生就不会有陌生感和抽象感,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和形成就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就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四、以典型的区域地理为案例重点分析,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所以,综合性和地域性是地理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两个最显着的特征,也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尤其体现在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之中。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的活动建议中提出了许多用高中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建议,如地理1中建议:收集家乡某条河流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自己的设想等;又如地理2中建议: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材列举的典型区域为案例并有机结合初中地理内容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如讲到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地域形成的影响时,可以将初中地理讲到的着名工业区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工业地带、德国鲁尔工业区、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美国“硅谷”、我国宝钢等进行分析比较,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地理学又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具有现代特征的地理学思想,这在课程标准中也都得到了充分反映。
五、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地理系统
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地理系统是由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理环境,它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构成的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地球的每一个圈层又是一个子系统,组成每个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地理环境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立体空间,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区域性、规律性和动态性,体现了整体性、层次有序性和动态性这系统论的三大基本原则。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地理环境,把地理环境看成一个庞大的系统,是当今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学重要的学科思想。根据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这一特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与处理教材内容,切忌将各要素和区域孤立对待。
六、注重突出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这一性质在课程标准所列内容标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以共同必修课程为例,从课程标准所列举的内容标准来看,除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内容侧重自然科学外,其他所有的内容几乎都体现了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包括一些中学生在内的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地理学属社会科学,认为学习地理没有什么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甚至以为死记硬背是学习地理的“有效”方法,以致于有的老师告诉自己的学生学地理就是“背多分”,这也是导致地理课在学校地位低微以及许多学生对地理兴味索然的重要原因之一。综观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许多知识和原理都涉及到文学、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历史学、信息技术学及艺术等学科的知识和原理。2003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的综合题第一题的材料就引自一段古游记,没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就读不懂这段游记,后面的地理问题就很难正确回答。因此,广大地理教师要很好的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仅是一个地理“专才”还远远不够,必须成为一个“通才”。从地理学的双重性质看,地理教师本来就应该是“通才”。
七、全面、辨证地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体现地理哲学思想
穷本探原、全面辨证的地理哲学思想是地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命论”、“制天命而用之”、“天人合一”、“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可持续发展观”等都是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地关系认识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地理哲学思想。课程标准中关于宇宙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宇宙、天体及地理环境是运动和变化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运动与时空分布是有规律的,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地理环境具有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地理环境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人类在认识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保护环境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等都是地理哲学思想的具体内容。比如在讲到台风、火山、沙尘暴、寒潮等内容时,不仅要强调其灾害性,还要全面、客观、辨证地分析其好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从宏观到微观引导学生全面、辨证地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以培养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分布、演变等,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八、说明协调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强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处理人地关系的最高境界
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地理新课程的框架是课程标准的又一具有时代气息的鲜明特色,以共同必修课程为例,这在地理2和地理3尤为突出,地理3更有一部分内容专题讲述的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所有的活动建议都始终体现了这一思想。人地关系是地理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地理学最重要的思想,也是一种的哲学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阐明协调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处理人地关系的最高目标。
协调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的目标,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要看采取何种发展模式。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的。从工业革命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发展的理解是走工业化社会或技术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强调经济的增长;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将发展看作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变革的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1972年的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以来,人类将发展看作追求和社会要素和谐平衡的过程,注重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课程标准在阐述这一思想时是以区域为对象、以问题为切入点的。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下列方式来体现这一思想:一是全面介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观点和思想,使学生完整的掌握其理论体系;二是简要说明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要告诉学生,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在审视自己以往所走过的历程,总结过去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所带来的严重教训之后所探索出的一条正确的科学的发展道路;三是介绍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粮食问题、城市化问题、发展问题等全球性问题,说明其成因、危害、解决的途径和方法等;四是注意从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学生的生活体验人手,讲身边的事,讲身边的小事,以增强学生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五是将课堂延伸到课外,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实践活动,进行一些专题性的探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六要说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是已突破了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强调在可持续发展中国际合作的价值和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全球意识;七要告诉学生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已被写入宪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1994年3月25日,我国政府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以对世界、对未来、对子孙高度负责的态度,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依据、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这是一个全面的纲领性文件,包括有关经济、社会进步、保护环境和资源、计划生育、发展科技和教育等方面,共78个方案领域,从政策和法律建设、科学决策和管理等方面规定了具体的行动目标和方案,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级《21世纪议程》。要增强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规意识,应告知学生,自觉地科学地协调人地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可以时时处处体现在我们日常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中去。
I. 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
“地理科学”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中国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他理解地理学应当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等并列的大科学体系,故称“地理科学”,多师范类学校开设。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层次(基础科学)、技术理论层次(技术科学)、技术层次(工程科学)。
一般认为,基础理论层次包括理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部门地理学(如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技术理论层次主要是研究应用的地理理论,如建设地理学、应用地貌学、应用气候学等;技术层次包括灾害预报、生态设计、区域规划、计量地理学、地理制图、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技术。这样理解的地理科学比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学研究领域要广阔得多。从学科性质上来说,它是受哲学指导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从层次上看,是一个“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技术”的完整体系。
钱学森在现代人类知识体系11个门类中,将地理科学归结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在五大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把地理系统排在星系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在社会总体设计部下设四大建设中,将地理建设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并列。钱学森把地理科学看做是举足轻重的科学体系。钱学森从哲学高度,从人类知识体系的高度,从复杂性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中,从社会总体设计工程的实践出发,把地理学提升到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科学,因此,地理科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J.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系统由哪些要素组成
一、重视充分积极的感情投资,促进情感互动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互动的主体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由情生趣,以情诱思,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情感互动在师生课堂互动中居于核心地位。
1.1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师生的情感交融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宽容和理解,需要学生的“敞开”和“接纳”。教师作为互动的主导者,首先应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愿意倾听学生的经历和故事,课堂上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优生,要注意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进取心,对学困生,要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有自卑感的,要亮化其闪光点,对在学习中受到暂时挫折的,要给予理解和积极鼓励,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充分了解学生的喜好和他们的心理动态,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与他们一起自学、商讨,除讲究教学民主,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外,还要有博大的胸怀,勇于接受学生的批评意见,注意“观点开放”,善于利用激励和微笑,让每个学生都能与教师平等交流,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1.2充分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魅力
地理学科在中学基础学科中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直至2000年恢复高考才又被文科生重视起来,因而要让学生乐学、善学地理,教师应格外重视情感投资,善于运用感情来感染学生的情绪,促进互动。崇高的敬业精神,全面的知识结构,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心的教学设计,优美简明的板书、美观形象的板图、幽默风趣而又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甚至教师优雅的仪表、广泛的兴趣爱好,这些都特别能感染学生。同时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趣促情。如引入诗句组织教学,讲述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时,借用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述月相时,引入张继的“枫桥夜泊”,平时搜集时事地理资料,介绍当日突出的国内外大事或者天气等,在适当时机穿插,如今年讲述地质灾害时,引入印度洋地震海啸时,英国小姑娘运用老师所教知识救人之事,让学生既深刻认识到地理知识的有用性,又诱发了师生的情感沟通和相互交流。或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恰当引入小故事,如介绍洋流时,讲郑和下西洋、漂流瓶、奴隶贸易中的“三角航程”、“神出鬼没”的德国潜艇的故事等。所有这些都为课堂互动奠定了重要的情感基础。
1.3深入挖掘教材的课堂升情内容
地理课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着它的教学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的过程。高中地理学科思想教育的范围很广,内容也很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科学的人地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以及全球观念的教育等等,在传授高中选修地理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可以珠江三角洲生态农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实正反加以论述引发师生的情感共鸣。《中国地理》的章章节节,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内在的德育教育因素。教师只要通过不断钻研业务,挖掘地理教材缊含的思想教育内容,才能有效促进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互动。
二、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情景,丰富认知互动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优化教学过程,而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引人入胜、轻松和谐,具有启发性、创造性的、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在生动、多元的教学互动中,学生可交流的话题增多,情感体验丰富,思路打得开,彼此间容易发生相互影响,感性上也容易产生沟通。所以课堂上除了老师准备丰富的材料、设计丰富的环境外,还要引导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带到课堂上来,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师生互动内容,而不是一味地采用讲授法,让学生在充斥信息的环境中接受多方刺激、发生认知互动。
2.1活动情景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经常变换教学方法,适时适量采用游戏、学习竞赛、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等活动的形式,寻找一切机会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在学习东西部的差异时通过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合作学习,从地形、气候、资源、人口、民族、教育、科技、经济水平等方面去找出东西部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开展大比拼,教师给最先完整地回答了问题或具有创新见解的小组和学生记优胜分,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2.2直观情景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从感性知觉开始的,感知生活、感受生活是前提。直观的形式可以有实物直观、图像直观、模型直观等,其中图像直观是最主要的直观形式。由于地理事物的复杂广泛性以及地理演变过程大多具有漫长性等特点,限于学生的视野和见闻,因此要求地理教学直观方式具有多样性。教师精心挑选教学挂图、运用地理标本、模型、仪器、多媒体等,使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如教师在讲解日、地、月三者的关系以及日、地、月的自转、公转时,利用“三球仪”进行模拟演示,在学习“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时出示有关地质构造模型、播放动画“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等形成过程示意图,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开始,通过形象思维,达到理性认识,采用多样化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促进师生的认知互动。
2.3问题情景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学贵有疑”,教师应善于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式的导言、展示图表系统、学生的读、听、看等方式,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设疑,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但应力求做到不能盲目追求问题的数量,而忽视问题的质量,例如讲《地中海气候》,教师可演示有关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地区及气候成因等幻灯片时,提示如下问题引思质疑,让学生观察、思考:①地中海地区的纬度位置如何?海陆位置关系怎样?本地区气候的特征、成因是什么?②从世界上这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来看,它有何分布规律?这种气候区的植被有什么特点?为什么?③我国东部地区的长江流域一带与地中海地区纬度大致相当,为什么气候类型、气候特征不同?问题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人人参与,可请学生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构求思求辨解答,其他学生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其间教师可采用讨论法、谈话法等,通过一系列的师生互问、生与生互问,让学生在质疑、交流、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教师也可根据回答情况,作适当的补充说明和启发,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归纳总结,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2.4讲练情景
“讲到要害上,练到刀口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充分进行组织准备,精选有针对性、层次性、典型性习题,形式上可灵活多样些,学生人手一份,独立或讨论完成作业题,教师及时对学生完成的题目作出指导、总结、评定、鼓励,注意点拨力求精要、富有启迪作用。
新的地理课堂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与合作,共同学习的过程。对于中学地理教学来说,在课堂上开展积极的师生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各种能力,还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群性和社会交往技能,同时还有助于增进师生情感的交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和教师自身的素质。总之,积极的师生互动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综合素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关键所在。
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一个以学生为认知、实践、发展为主体的特殊认知过程,而目前高层次的地理学习人才的培养需要开放型、创新型教育来完成,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素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自由天堂。
当然师生互动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突击,也不是靠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完成的,笔者曾对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作了一些积极有意义的探索,通过师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和相互沟通,以逐步真正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