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学科如何有趣表达

地理学科如何有趣表达

发布时间:2022-09-19 03:06:58

A. 求描述生物地理学科有内涵的一句话,十个字以内的。每个学科一句。谢

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许多共同点。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其实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思维方法。一、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利用1、学会分类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2、学会读图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3、学会变图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4、学会用图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②用图记忆中国地理:可看这几方面的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学习世界地理:1、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2、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3、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二、地理学习的支柱——教材的理解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如: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相信经过努力,同学们一定会喜爱地理并学好地理的。生物:对生物课的学习不能按照数理化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习方法上应该和地理有点类似。数理化一节课上讲解的知识点不多,对一个重点知识会反复的在课堂上做题训练。而生物一节课上的知识点很多,可以不夸张的说,老师说得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是一个考点。而且课时紧张,不能在课堂上巩固练习。所以课后的练习一定要认真做,有不懂的要马上问。生物的题目从一开始就比较具有综合性,一个题目会涉及到许多知识点。这种知识点的联系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或者是补充的,很多学生不听课,自己看书,结果书看了,题不会做。也有学生上课只听课本上有的内容,课本上没的以为是不重要的,就没听。这些都应该避免。学习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1.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2.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真进行观察和实验。3.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总之,是个积累的过程,你了解的越多,学习就越好,所以多记忆,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祝学习成功!

B. 如何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

地理学科属于一门综合性的科目,兼具综合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内容包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在教学中运用区域地理材料,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应变能力.在讲述华北地区环境问题时,结合淮北地理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以及整改的措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于家乡发展旅游业和特色果树种植有了清晰的认识,提高了他们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突出了地理的学科特色,重视在新课程实施中对学生综合能力、地理素养的培养.因此,利用区域地图为载体,要求考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对题目负载信息的提取、认定、分析、判断的思维过程,以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是地理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考生在高考中要顺利、有效、正确地解答区域类综合题,教师必须做好针对性的复习,重视对学生进行该类题目解题策略的培养.在学习中,只有把学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才能达到课标对地理学科的教学要求“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形成地理素养”,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识.因此,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教师一面要鼓励学生多读报,多关心国家的时事政治之外,也要将知识向生活中延伸.如在复习交通运输这部分内容时渗透近年来我国的一些重要铁路工程,如分析青藏铁路建成后对西藏经济的促进作用;南昆铁路的修建的经济意义和对我国边境贸易、联系珠三角等方面作用;在复习农业问题时结合世界粮食问题等.表达是思维的外在体现,学生对任何题目的思维状况和思维能力如何,最终都要用文字来反映,而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判断也只能借助单一的文字来完成.近年来,学习地理的综合题基本上都是以简述题的形式出现,而地理简述题能够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答题的空间,能够加大学生自己组织答案的自由度,可见学习地理试题对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所以, “进行文字准确、条例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也是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而实际上学生普遍存在对文字表述能力不重视,往往出现答案思维方向正确,但无法用文字准确、完整、规范地表达出来,或表述缺乏层次性、逻辑性,要点不突出,不能科学准确地应用地理术语等情况.在复习中,教师要耐心、持之以恒地督促学生注重基本原理的表述、文字的锤炼、答题的层次,以帮助学生突破文字表述的鸿沟,提高得分率.
新课程标准下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综合性学习的载体,更体现了地理课程的区域性.地理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掌握“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所以地理教学中利用区域地理中的材料和知识作为地理综合学习的载体,把地理知识与当地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而提升地理素养和人地和谐观念.
区域地理教学是用区域地理知识培养教育中学生的教学活动
.它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性学习的载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多内容、多层次的实践活动
,让中学生直接感知家乡的地理环境,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也为学生提供将书本知识用于实践的机会和条件,真正实现《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功能,并在实践与探究中“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所以区域地理教学应该能在“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有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区域地理进入课堂会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欲发起的原动力,是思维培养和理论提高的最好“诱饵”.并且,培养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也是中学地理对课堂改革的基本要求.另外,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爱追问,如果在这个时候适当加入客观存在于学生生活之中的生动、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在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之时,又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地理课的质量.
例如,在讲述不同地形类型的不同利用——山地的利用时,可以结合当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情况,因为我们区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区的95%以上,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山地的利用特点(优点和缺点),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教师小结.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于课本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和牢固的掌握,而且将身边的事物和理论相连接,同时活跃了整个课堂的气氛,特别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教学效果.初中的孩子在理性认识上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时存在困难,而教材所选择的事例往往离学生比较疏远.这就需要教师重新搜集资料,而在我们周围就有许多学生非常熟悉的、实实在在的地理材料,把它们作为事例讲解,学生就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到垂直地带性分布时,为了让学生认识海拔高度对自然环境及其成分的影响,我就以我们相山为例,给出大家熟悉的图片景观,从现象讲到本质,这样就有使学生很好的理解了此内容,并且对本地的自然环境有了更深层次认识的基础上具备了理论依据.
区域地理的教学和材料运用,都是从身边的事物入手,然后分析总结出相应的地理规律,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观察是思维最重要的能源,只有具备了敏锐的观察力,才能获得更多具体的感性材料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抽象的地理现象和原理.在讲解“华北地区的气候”时,给学生讲解了该区域的气候特征后,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种植了哪些农作物,种、收的时间为何时,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一年四季中河流的水文特征怎样,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最后通过学生汇总,知识点基本全面,因为是自己动手获得的知识,所以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良好.另外,通过区域地理知识在教学中的运用,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家乡伴随自己成长而发生的变化,这些学生切身感受到的生动的事实,远胜于一般地理教学中那些只有文字描述、图片展示或录像等音像展现的还面.这就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人民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因后果,并明了家乡的发展方向.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继而热爱自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区域地理材料综合地进行教学,可以使地理课堂更加贴近生活,变得丰满而具有趣味性.它对于活跃地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都是有益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更加透彻的认识自己的家乡,增强对家乡的热爱,继而唤起学生对祖国和世界环境的热爱,从内心深处产生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C. 地理这门学科有多有趣

“我们都是广阔空间里的流浪者,漫长岁月中的旅行家。”------洛夫克拉夫特说起地理学,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当时我在欧洲一所大学的地理系当助教,有一次和当地一个老师一同带着大一的本科生们去田野考察。路上我和那个老师闲聊,问他说地理系大概有多少学生?他说,每一届大概都有六七个班,每个班三十个人左右。总的来看,是全校最大的专业了。我有点好奇的问,为什么学生这么爱读地理专业?他眨了眨眼,微笑着说:因为地理学多有趣啊。这话一点也不假,在我看来,那些学生都是真心喜欢地理学的,每当学生和我聊起来各种地理问题时,能看到他们眼睛里闪烁着那种纯真的、愉悦的、求知的亮光。但在我国,地里学着实是个是个尴尬的学科。按照我国的学科划分,自然地理应当是理科,人文地理是文科。但是高中阶段,地理这个科目是算文科,不过高考时各大学地理系招收的则是理科考生。高中喜欢地理课的人,考大学时却无法报考地理专业,这真是叫人尴尬。我从小最喜欢的科目,一是地理,二是语文课的作文。尽管在很多人看起来,中学的地理教育就是死记硬背,但我从小喜欢看地图、画地图。看着一幅幅精妙的地图,心里那种感觉,就像是初恋时喜欢姑娘一样,甜蜜又带有一丝感动。但考大学时,自己又不敢报考地理系,因为听说地理是冷门专业,难就业,要么进地质队,要么读师范进中学教书,显然没有金融、计算机那么高大上。但我还是放不下喜欢地图的心,经过几年的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做了和地理相关的城市规划行业,每天的工作也离不开地图。

D. 如何使地理课充满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使达尔文虽屈从父命去学习医学 和神学,却依然热衷于野外标本采集和阅读自然科学书籍。教
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 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
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很多学生对某门课程感兴趣往往开 始于教学中对教师讲授内容的认同。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
兴趣,我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条主要措施。 一、导入语引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语是一堂课或一个新内容的开始,它直接关系到学
生对新课、新内容学习的兴趣。比如,我在讲《地质构造的类 型》一节时,是这样导入的: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了
8.0级地震,近10万人死亡;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 震,并引发海啸。仅2010年全球就发生了近300次地震。地震的
根源是什么?中日的这两次地震有何不同?一下子,学生的兴 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此外,地理趣闻、地理之最、地理谜语、地理之谜、地球现
象、诗歌、歌曲、漫画、名人语录等等都可以成为导入语。例如, 在讲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我引用漫画“钓鱼者的困
惑”,并提出两个问题: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什么?民间有这样 的说法:“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农田灌溉,七十年代水
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不洗马桶盖”,你怎样理 解这句话?这种特殊的引言,能起到特殊的作用,让学生自然 产生想探个究竟的欲望。
二、讲课过程中增加趣味 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运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或影视资料、 图片为学生描绘出真实可信的情景,无疑能增添学习兴趣。例
如,在讲解《中国特有的地理构造—— —喀斯特现象》时,我给学 生展示了我国溶洞的奇观异景,并让学生从图片中找出不同,
详细分析形成南北溶洞不同风景特点的原因,这样就为课堂 增添了乐趣。 又如,为了把教材的原理和社会现实紧密的结合起来,在
学习工业区位选择的内容时,我举了个案例:一度被誉为广州 “特一号”的广州乙烯工程投资80亿元,然而仅试产3个月就停
产了,原因在于每天要负担200万元的贷款利息。学生对此进 行了热烈的讨论,学生经过激烈的争辩和议论得到的结论是:
工业布局要依据客观科学的规律。这比我自己直接讲授达到 的效果要好。 三、制造困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他们 的思维。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生
认识到已有经验与具有未知因素的新刺激(学习内容)之间有 差别时,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会极大提高。例如,在学习完
日界线这一教学内容后,我立即提出一个问题:有一对双胞 胎,由于他们出生的地点稍有变化,哥哥比弟弟后出生,可能
吗?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学生都在思考,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又如,在学习《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性》一节时,为
了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我是这样设计“发难”步 首先用投影展示背景材料:大熊猫的厚遇
1972年,世界上各大报刊都登载了一个特大消息:大熊猫 “玲玲”和“兴兴”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政府和人民。从那以后,
每年平均有300万以上的美国人到华盛顿国家动物园观看大 熊猫。“宝宝”抵达原西德受到红地毯规格的接待,“兰兰”和
“康康”的座机进入日本领空,战斗机升空护航,并有内阁大臣 出迎,“安安”“新兴”赴新加坡展出,新加坡国家动物园园长哈
里逊、副园长沈祥发亲自来到它们的故乡四川卧龙了解大熊 猫的生活习性。 然后开始步步为营,适时“发难”。 教师:大熊猫为什么受到如此礼遇?
学生1:因为它太可爱了。 教师:可爱的动物很多,为什么人类对它厚爱有加? 学生2:因为大熊猫的生殖和抚育能力低,目前已处于频
临灭绝的状态,野外种群数量不足1000只,不保护就会灭绝。 刚出生的小熊猫平均100克左右,光滑无毛,像一只又聋又瞎
的小老鼠。在体型稍大的哺乳动物中,只有袋鼠会产下这种无 毛小仔,不过袋鼠有育儿袋,而大熊猫却没有。这在客观上决 定了大熊猫幼仔的成活率较低。
教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规律啊。 学生3:大熊猫是世界最古老的生物之一,早在有人类之
前它们就已经生活在这个奇妙的星球上,是古生物的“活化 石”。它们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教师:人类离了大熊猫就生存不下去了吗?
学生4:可以生存下去,但会对人类某些方面的发展造成 障碍。 教师:请举些例子说明。 学生5:一些动物可以为科学家提供研究依据。过去,幼儿
因患小儿麻痹症而成为残疾人几乎随处可见,科学家们从印 度恒河猴的肾中提取出一种物质,从而培育出小儿麻痹疫苗,
才使无数幼儿免遭小儿麻痹之苦。还有,科学家们在1971年发 现,犰狳是唯一能够感染麻疯病病原菌的野生动物,在此之
前,在任何动物体内接种麻疯病病原菌的实验都失败了。这一 发现使科学家才有可能利用犰狳制取麻疯病疫苗。如果这些
物种不存在了,人类就会遭遇更多的痛苦。 教师:背景中的两个例子说明什么? 学生6:目前,生物种类正在减少,人类应该保护物种,因
为人类的未来发展需要它们。动植物和人类应该和平相处,互 利共生。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实际上,我们只要用好、用
准这类激趣的问题,找好激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教学效果就 会大大增强。同样,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得到巩固和加强,探究 问题的积极性也能得到提高。
四、组织活动,增添趣味 实践活动是地理课本和教学中的要求,实践活动可以加强 学习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也可实现学以致用。让地
理知识走近学生,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学科在现实生活 中的实际效用,学生参与活动的成功感会进一步增加他们对
地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完城市热岛效应后,我安排学 生成立了热岛效应学习研究小组,并进行观测和记录。这种活
动的运用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也使学生增强了技能。 五、拓展视野,赏识激趣 我还对课堂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 教学反思 90
学术研究 2011 知识面,又可以增加课堂本身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例如,在讲第一章第三节“地球偏向力”的时候,我问学
生:黄河两岸是否对称?如不对称,哪一岸陡?哪一岸 六、延伸阅读,转移兴趣我还引导学生把对其他方面的兴趣“蔓延”到地理学科
上来。如有个学生美术特长突出,但对地理学习不感兴趣, 我就请他帮助班级出一期地理板报,他的成果得到了同学 的认可,他学习地理的兴趣也大大增强了。
七、布置与批改个性化,激发兴趣 布置作业要具有其独特性,如让学生手绘中国地图,这可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让每一次地理作业都成为师
生交流的平台,让每一次作业都能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 的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每一个学生都散发出 耀眼的光芒。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师责无旁贷,而且有法可 循。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总结,这样一 定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浅谈学好高中生物课的策略 暴双凤 (河北省曲周县实验中学 05725) 高中生物是高考理综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
占有一定的位置。但是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对, 致使虽然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但成绩仍不理想。那
么,怎样才能学好高中生物这门课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给大家提供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名学生对一门学科感兴趣时, 他往往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兴趣是学生
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 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悦轻松,
从而使学生高效率地掌握知识技能。生物学科也是如此。因此,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 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1.注重构建知识网络。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理
清每一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 来,构建出一张网络图,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
体的认识。例如,在教学《生物的新陈代谢》这一节时,我们围绕 代谢学习了植物的代谢和动物的代谢。植物的代谢包括光合作
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动物的代谢 主要是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而动植物的代谢都有酶的
催化和能量消耗,同时都有细胞呼吸。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知识 构建一张网络图,把各节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并列关系,互
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2.采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灵活的学习方法能把生物课 本中繁多的知识点区别开来,可帮助学生有效记忆。
(1)巧用比喻化疑难。采用比喻的方式把糖类和ATP比喻成 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 死了和睡着了。
(2)妙用诗词添兴趣。例如,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两种方式: 一是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
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 二是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
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 要能量。再如,讲到“生物的保护色”时,教师可以引用杨万里的
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口诀谐音助记忆。如有丝分裂时期特点记成:前期“两
失两现一散乱”;中期“赤道板上整齐见”;后期“点分数增均两 极”;末期“两失三现一重建”。又如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
原体)细(细菌)线(放线菌)蓝(蓝藻)子。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
在学习生物过程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这样才能既有利于扎 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
“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制酒等方面发挥:长跑后我 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
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 会使人腰酸背疼。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
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 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制酒时为什么要密
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
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就会降低酒精
的质量。再如,为什么人会有“白化病”“白痴病”?为什么要禁止 近亲结婚?为什么说人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而是从古类人猿进
化来的?为什么人类要保护鸟类?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 应当运用正确的理论去合理解释。这样既能帮助人们了解真相,
又能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使人们能够自觉破除迷 信、反对邪教。 四、充分利用上课时间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应当 做好“预习—质疑—上课—小结—作业—复习”六个环节。上课
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课上要学习的内容, 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预习时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应进行质疑,想
办法去弄懂,同时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才能有的放矢地 去听课。上课时要根据老师讲课的顺序主动自觉地思考,在理解
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思考。要听好课,还要善于 抓课堂的要点,听课笔记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课后要静下心
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内容认真进行思考、回顾、总结,对每章内 容列出提纲,这样可以使零散的知识形成清晰的脉络,使我们对
它的理解更为深入,掌握起来更系统、更全面。课下要按时完成 老师布置的作业,最后还要不断地进行复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学生既要有正确的方法,还要根 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学习中不断探索

E. 怎样把地理课上得更有趣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一般来讲,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层,由此就产生了地理的各个分支,例如气候现象、水文现象以及水环境、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态现象,土壤的分布以及类型等等很多现象,除了这些以外,自然地理现象还关注于由于样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统现象以及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环境现象、气候现象.因此我们把这样的学科叫做自然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人类具有社会性所以还包括各种人类社会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例如农业的分布、工业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现象,尤其注重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但是关于这个方面的内容比较广阔,涉及的范围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区分,姑且称之为人文地理(包括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有一个最突出的理念就是要实现人类的各种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可持续发展.

F. 作为一个地理老师,怎样才能把地理课上得很有趣

新老师考试,老师竞争,还是去新单位申请,说班级往往是主要的面试方法,时间非常紧张,不一定非常熟悉,我如何准备一个良好的地理?熊师建议分别以下六个方面:起点问题,大气是令人愉快的,并且内容的内容的特征在于,该过程正在移动结构。这六项建议并不是使教师的教师肯定遵守什么条款,但六个方面,没有与一些教学模式,刚性的顺序。它可以是教学设计开始时的定向指导,也可以作为自我评估课程时的诊断标准,看看它是否已经实现。

该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参加的承运人。我无法想象一课中没有活动过程。有两种迁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必须具备特定形式。所以每个人都在看别人课程,或在互联网上看到一些视频,我必须有意识地积累某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更好,总有一个适合场景。更积累,你可以相信。小组讨论,所有意见,竞争分数,问题,有限的时间回答,看看图片,这是真的,实践演示,角色扮演,海上帮助,彩票回答问题,对话设计采用活动,一节不可用,并不是太多。有必要采取行动,不采取活动。摘要是课程的重要链接,但如果只有以前的内容只是重复,那么它只是审查的作用。发明内容还假设上述知识,系统地概括,因此必须有结构化摘要。此时,董事会书是以思维的形式使用的最佳用途,并且总结了知识。电线连接到关键字。地理学科是自然的地理位置,经济地理,区域地理和固有结构,可以提前准备一般思维地图,具体课程的内容是好的。

G. 地理这门学科有多有趣

‍‍感觉好像地球总有永远都探索不完的知识,我有时候抱着自己的地球仪看一个下午,而且一点都不会感觉很无聊什么的。各种地理小知识都让我对这门学科爱的深沉。老师给我们讲过很多好玩的小知识,比如欧洲西部农场主如果有一块正方形的地,会一半种小麦,一半是草地。来年在种小麦的地方当草地,草地的地方种小麦。因为如果都种小麦,几年下来土壤肥力下降,收成自然会受到影响。这种方法叫轮作。也因为有草地,所以就可以养牛,牛奶牛肉就上了餐桌。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通俗来说冬不冷,夏不热。最低月温度0度以上。所以欧洲的草坪都是绿油油的,草坪经常上有人野餐,有人踩踏,但基本是踩不坏的,一是因为人少,二就因为气候适合草生长。‍‍

H. 如何让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一堂好的课究竟是什么样子?从《灰姑娘的故事》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师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通过教师创设学生分析、讨论的探究性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共同来落实教学中的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使课堂成为欢乐的课堂。
通过《灰姑娘的故事》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得到很大启发,我们应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改变的教学方式,转换师生角色,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人。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让课堂更精彩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探讨。
首先,有的放矢,胸有成竹。
作为教师我们应明白一堂课为什么教(学生成长)、教什么(知识和技能)、怎么教(过程和方法)、什么用(价值)、得什么(情感)。注重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和方法教案设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目的是使教学内容能有效的传达,加强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之间的联动,突出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引导。
其次,创设情境、唤起热情
创设一种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使地理课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爱学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给学生建立一个温暖的、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创设问题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联系生活,获取情境。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让学生扮演角色,融入情境,拉近学生和新知识的心理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诱发并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全部主动参与能力、掌握各种地理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我用POWERPOINT制作《旅游景观审美特征》多媒体课件插入大量风景名胜图片,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讲解旅游景观特征,同时案例分析了石阡旅游景观特征,使地理知识得以延伸。只要我们留心找情,精心设境,以情引境,因情化境,做到情境交融,浑然一体,就会使地理课堂更加精彩。
其三、探究问题、抓重攻难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探究点”,设计探究层次,选择的“探究点”应是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我在旅游景观审美教学时,为了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通过问题导航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落实目标,释疑解难。让学生带着石阡有哪些着名景观,请说明景观特征,让学生去看书读图,查找资料,努力完成目标要求。对学习目标中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师生、生生互助解决,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提问。
其四、渗透德育,引领做人
我在旅游景观审美教学时,转换角色,让学生做一个导游,我紧紧抓住教育时机,及时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要求学生守时,要求学生注重自己的仪表。这种有针对性的即时引导比干巴巴的说教效果肯定要好。这样做,很好地体现了地理教学要渗透德育的要求。并且,学生的表演,也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增进教学趣味性的效果和目的。教师最后引导学生作为一个主管县旅游领导如何发展石阡旅游业,问题设置思维含量高,探究价值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通过旅游业成功的事例,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能放弃机会,要敢于争取,要给自己创造机会。只要爱自己不懈奋斗,就会达到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自我意识,形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从容应对挫折、坚强不屈等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样的教学,对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我通过师生齐唱“欢迎你到泉都走”歌曲,城招天下客,投资石阡,建设石阡,将石阡变得更美丽。话外有音,耐心细致的引导,循循善诱的启发,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得到交友的重要性,从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朋友多了路好走”的道理,增进了学生的交友意识和交友愿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样的教学,突显了新课改重视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提高学生行为能力的理念。
在运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的过程中,我由衷地感到,地理课变了,变得鲜活而富有生机。每次走进课堂,看到学生们如花的笑脸,听着他们发出的由衷的掌声,我的心是甜的,是课程改革的春风带来了地理课堂的春天。

I. 7部地理科普纪录片 怎么可以把地理讲得这么有趣

1.地球的力量
Earth: The Power of the Planet
豆瓣评分:9.4

这部纪录片也被称作“地球自传”,由BBC团队历时三年拍摄制作,走访世界各地,探寻了45亿年来地球演变的过程和原因。

纪录片的解说人 Dr.Iain Steward 是英国着名的地理学家,由他为我们细说地球的故事,讲解通俗易懂,穿插真人现场演示,很有说服力。

纪录片共有五集,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地球的形成历史和构成要素:原来是火山、大气、冰川、海洋这四种力量联合起来塑造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星球,它们也是人类以及所有生命的源头。
第1集:火山(Volcano )
第2集:大气(Atmosphere)
第3集:冰川(Ice)
第4集:海洋(Oceans)
第5集:珍稀地球(Rare Earth)
无论是地理跨度、探险设计还是拍摄技巧,BBC这部耗时三年的纪录片处处可见其诚意和用心。画面极其精美,大量俯视远景,非常开阔。
与很多自然纪录片表达的环保思想不同,这部片子并没有很多的站在人类的角度来看待地球,而是站在一个宏观的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上来观察。人类不过是地球45亿年来发生的种种的一个片段而已。所以,到底是人类要保护地球?还是人类要保护自己?值得更深的思考。
2.地球造人 How Earth Made Us
豆瓣评分:9.2
这部纪录片第一次通过电视展现地球的神奇力量对人类发展的影响,BBC制作团队跑遍全球,收集了人类文明受四大自然因素水、金(地球内部)、火、风影响的历史痕迹。

解说还是地理学家 Iain Stewart,他从地质学、地理学和气候的角度,带领观众探究地球是怎样改变人类生活的。

纪录片共有五集,前四集讲述地球的四种自然形态对人类的影响,最后一集分析了人类的活动怎样改变了地球的面貌,片子很好地诠释了的人类和地球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1集:地球深处(Deep Earth)
第2集:水(Water)
第3集:风(Wind)
第4集:火(Fire)
第5集:人类星球(Human Planet)

影片将历史故事的讲述和绚丽的摄影镜头紧密结合,有网友看完后说,又一次被BBC震惊了,怎么可以把地理和历史讲的这么有趣、这么惊险!航拍、特效、模拟场景等都很精致,看完很感动,也很震撼,对自然、历史又有了新的想法。
3、寰宇轨迹 Orbit - Earths Extraordinary Journey
豆瓣评分:9.1

地球的公转、自转运动有点抽象,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起来也有点困难。BBC这次又来了一次壮举,他们的制作者跟随地球进行了一次完整的绕日航行,见证了这一年的奇异旅程带给地球的变化。

这部纪录片首次展示了地球绕日环行的全过程,把基础的地理知识用CG动画和亲身体验的方式呈现,让地球运动部分表现的更通熟易懂,形象直观,画面唯美精致,很值得学生看看。

纪录片中,从更替的四季到破坏性的气候现象,科学家们绕太阳环行感受由航行带来的极致体验;他们也试图向观众解释在时间的长河中,地球轨道如何发生着变化,以及这些微妙的变化给地球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
网友@Au.尚:
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绝佳的科普作品。气象、地理、空间都涵盖到,远不像当初学的时候那么枯燥。
4、向深海出发
Oceans
豆瓣评分:8.9

这是一部BBC海洋系列的地理科普纪录片,也是一部集中了生物、探险、科考、环境等各类题材的综合性专题纪录片。

英国科学考察团队耗时近1年,深入海底的未知领域进行了研究探索。在整个科考过程中,科学工作者们在全球海洋范围内,对地球上的七大地区海洋、近1000多处海底深处进行了此前从未有过的探索。他们记录下了无数令人难以置信的最新发现,这些发现的科学研究意义重大,它们不仅填补了此前海洋生物学有关记载的空白,而且也就此揭开海洋研究的新的篇章…
这个系列总共包括8集:
第1集 加利福尼亚湾(The Sea of Cortez)
第2集 南大洋(The Southern Ocean)
第3集 红海(The Red Sea)
第4集 大西洋(The Atlantic Ocean)
第5集 印度洋(The Indian Ocean)
第6集 印度洋近海(The Indian Ocean - coastal waters)
第7集 地中海(The Mediterranean Sea)
第8集 北冰洋(The Arctic Ocean)
5、大陆的崛起
Rise of the Continents
豆瓣评分:8.5

了解了海洋知识,再来认识一下大陆版块。这部纪录片还是出自BBC,解说依然是Iain教授,主要介绍了地球几大板块的形成过程:非洲、澳洲、美洲、亚欧大陆版块的形成及奇特的地理地貌。

第1集:非洲(Africa)
非洲是人类诞生的地方,似乎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但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家发现,非洲从远古大陆分裂出来后,造成了今天的种种面貌,野生动物,贫穷与财富,甚至古文明。
第2集:澳洲(Australia)
澳洲,它在我们印象之中是偏远孤绝。看似千百万年恒久不变,但其实澳洲有一段截然不同的历史。科学家开始探索钻研,在炙热的沙漠焦土下,发现到一些能揭示过去的蛛丝马迹。

第3集:美洲(The Americas)
美洲,包括北美洲与南美洲。科学家揭示美洲大陆怎从远古大陆分出来,以及美洲大陆历史怎推动物种演化,缔造出我们认识的今天的美洲。
第4集:亚欧大陆(Eurasia)
亚欧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从葡萄牙西岸一直延伸至俄罗斯的太平洋海岸,人口46亿。科学家开始揭示这块巨型大陆形成的过程,种种证据表明亚欧大陆,是在一连串巨大碰撞中诞生,好像汽车慢慢碰撞,最终导致文明的诞生…
6、国家地理:河流与生命系列
National Geographic:Rivers and Life
豆瓣评分:8.5

这部纪录片来自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频道,介绍了世界最着名的六大河流: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恒河、长江与莱因河,寻找这些大河的源头、历史与变化。

纪录片主要探索了人类与大河系统的多变关系,用河流串起了人们的生活,展示了生活在大河流域的数百万人是如何受到这些河川影响的。

除了能认识与大河和谐共存的原住民、现代贸易商、艺术家与工匠之外,还可以了解到各大城市是如何透过21世纪尖端科技,防止这些古老大河造成水患的…
纪录片共有6集:
第1集:亚马孙河(Amazon)
第2集:恒河(Ganges)
第3集: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第4集:尼罗河(Nile)
第5集:莱因河(Rhine)
第6集:长江(Yangtze)

网友@Lugege:
片子很有条理性,整体都非常好。河流哺育人类,人类又利用改造河流。河流的命运都是差不多的,不同的只是程度与因地而异衍生的文化。
7、BBC:神奇季风
Wonders of the Monsoon
豆瓣评分9.7

季风,地球上最伟大的自然奇迹之一,初高中地理课上都会学到。季风塑造了不同地区的野生动植物,也孕育了不同地区的多样文化。这部BBC五集纪录片从季风系统的生态角度,带领观众在宏观微观层面认识季风区的人和动物,介绍了从喜马拉雅山到澳大利亚北部的奇特自然景观。

J. 地理课程是如何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

地理学科属于一门综合性的科目,兼具综合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内容包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在教学中运用区域地理材料,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应变能力。在讲述华北地区环境问题时,结合淮北地理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以及整改的措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于家乡发展旅游业和特色果树种植有了清晰的认识,提高了他们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突出了地理的学科特色,重视在新课程实施中对学生综合能力、地理素养的培养。因此,利用区域地图为载体,要求考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对题目负载信息的提取、认定、分析、判断的思维过程,以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是地理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考生在高考中要顺利、有效、正确地解答区域类综合题,教师必须做好针对性的复习,重视对学生进行该类题目解题策略的培养。在学习中,只有把学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才能达到课标对地理学科的教学要求“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形成地理素养”,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识。因此,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教师一面要鼓励学生多读报,多关心国家的时事政治之外,也要将知识向生活中延伸。如在复习交通运输这部分内容时渗透近年来我国的一些重要铁路工程,如分析青藏铁路建成后对西藏经济的促进作用;南昆铁路的修建的经济意义和对我国边境贸易、联系珠三角等方面作用;在复习农业问题时结合世界粮食问题等。表达是思维的外在体现,学生对任何题目的思维状况和思维能力如何,最终都要用文字来反映,而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判断也只能借助单一的文字来完成。近年来,学习地理的综合题基本上都是以简述题的形式出现,而地理简述题能够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答题的空间,能够加大学生自己组织答案的自由度,可见学习地理试题对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所以, “进行文字准确、条例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也是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而实际上学生普遍存在对文字表述能力不重视,往往出现答案思维方向正确,但无法用文字准确、完整、规范地表达出来,或表述缺乏层次性、逻辑性,要点不突出,不能科学准确地应用地理术语等情况。在复习中,教师要耐心、持之以恒地督促学生注重基本原理的表述、文字的锤炼、答题的层次,以帮助学生突破文字表述的鸿沟,提高得分率。 新课程标准下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综合性学习的载体,更体现了地理课程的区域性。地理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掌握“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所以地理教学中利用区域地理中的材料和知识作为地理综合学习的载体,把地理知识与当地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而提升地理素养和人地和谐观念。 区域地理教学是用区域地理知识培养教育中学生的教学活动 。它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性学习的载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多内容、多层次的实践活动 ,让中学生直接感知家乡的地理环境,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也为学生提供将书本知识用于实践的机会和条件,真正实现《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功能,并在实践与探究中“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所以区域地理教学应该能在“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有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区域地理进入课堂会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欲发起的原动力,是思维培养和理论提高的最好“诱饵”。并且,培养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也是中学地理对课堂改革的基本要求。另外,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爱追问,如果在这个时候适当加入客观存在于学生生活之中的生动、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在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之时,又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地理课的质量。 例如,在讲述不同地形类型的不同利用——山地的利用时,可以结合当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情况,因为我们区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区的95%以上,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山地的利用特点(优点和缺点),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教师小结。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于课本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和牢固的掌握,而且将身边的事物和理论相连接,同时活跃了整个课堂的气氛,特别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教学效果。初中的孩子在理性认识上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时存在困难,而教材所选择的事例往往离学生比较疏远。这就需要教师重新搜集资料,而在我们周围就有许多学生非常熟悉的、实实在在的地理材料,把它们作为事例讲解,学生就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到垂直地带性分布时,为了让学生认识海拔高度对自然环境及其成分的影响,我就以我们相山为例,给出大家熟悉的图片景观,从现象讲到本质,这样就有使学生很好的理解了此内容,并且对本地的自然环境有了更深层次认识的基础上具备了理论依据。 区域地理的教学和材料运用,都是从身边的事物入手,然后分析总结出相应的地理规律,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观察是思维最重要的能源,只有具备了敏锐的观察力,才能获得更多具体的感性材料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抽象的地理现象和原理。在讲解“华北地区的气候”时,给学生讲解了该区域的气候特征后,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种植了哪些农作物,种、收的时间为何时,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一年四季中河流的水文特征怎样,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最后通过学生汇总,知识点基本全面,因为是自己动手获得的知识,所以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良好。另外,通过区域地理知识在教学中的运用,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家乡伴随自己成长而发生的变化,这些学生切身感受到的生动的事实,远胜于一般地理教学中那些只有文字描述、图片展示或录像等音像展现的还面。这就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人民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因后果,并明了家乡的发展方向。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继而热爱自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区域地理材料综合地进行教学,可以使地理课堂更加贴近生活,变得丰满而具有趣味性。它对于活跃地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都是有益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更加透彻的认识自己的家乡,增强对家乡的热爱,继而唤起学生对祖国和世界环境的热爱,从内心深处产生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阅读全文

与地理学科如何有趣表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1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4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9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8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6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