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海沟和岛链相伴而生的地理学意义是什么

海沟和岛链相伴而生的地理学意义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20 20:26:44

Ⅰ 海沟是怎样形成的

板块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大洋板块相对于大陆板块的水平位置要低一些,相向运动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就形成了海沟。

同时在大陆部分容易形成海岸山脉,或在近海形成岛弧链。

例如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和亚-欧大陆东部的岛弧链,在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

拓展资料:

海沟多分布在大洋边缘,而且与大陆边缘相对平行。对于海沟的定义,科学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水深超过6000米的长条形洼地都可以叫做海沟。另一些人则认为真正的海沟应该与火山弧相伴而生。世界大洋约有30条海沟,其中主要的有17条。属于太平洋的就有14条。

地球上主要的海沟都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地区,环太平洋的地震带也都位于海沟附近。地球上最深、也是最知名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它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东南侧,深度大约11,034米。1951年英国挑战者Ⅱ号在太平洋关岛附近发现了它

Ⅱ 海沟是如何形成的

海沟是海底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一万多米。海沟多分布在大洋边缘,而且与大陆边缘相对平行。很多人都不清楚海沟是如何形成的。以下就是我做的海沟的形成原因整理,希望对你们有用。

形成海沟的原因

深度超过6000米的狭长的海底凹地。两侧坡度陡急,分布于大洋边缘。如太平洋的菲律宾海沟、大西洋的波多黎各海沟等。

海沟多分布在大洋边缘,而且与大陆边缘相对平行。对于海沟,目前科学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水深超过6000米的长形洼地都可以叫做海沟。另一些人则认为真正的海沟应该与火山弧相伴而生。世界大洋约有30条海沟,其中主要的有17条。属于太平洋的就有14条。

地球上主要的海沟都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地区,环太平洋的地震带也都位于海沟附近。地球上最深、也是最知名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它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东南侧,深度大约11,034米。1951年英国挑战者Ⅱ号在太平洋关岛附近发现了它。

在地质学上,海沟被认为是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密度较大的海洋板块以30度上下的角度插到大陆板块的下面,两个板块相互摩擦,形成长长的"V"字型凹陷地带。另外,科学家还认识到所有的海沟都与地震有关。环太平洋的地震带都发生在海沟附近。这是因为海沟区的重力值比正常值要低,它意味着海沟下面的岩石圈被迫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向下沉降。

海沟的结构特征

地壳结构

海沟洋侧坡是大洋盆地岩石圈的直接延续,地壳结构一般属于正常的大洋地壳。海沟的轴部地壳开始增厚,但仍具有洋壳的3层结构。轴部地壳增厚主要是由于层3增厚的结果。层3厚度可达7~9公里,比标准洋壳的层3(4~5公里)厚。有的海沟轴部莫霍面的深度超过海面之下20公里,如千岛-堪察加海沟和汤加海沟。但也有轴部地壳无明显增厚的,如琉球海沟和阿留申海沟。自轴带向陆一侧,地壳厚度普遍急剧增大。海沟大体上是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或过渡型地壳)之间的接触过渡带。

地震活动

海沟及其伴生的火山弧,位于板块俯冲边界,有强烈的地震活动。震源通常自洋侧向陆侧加深,构成自海沟附近向大陆方向倾斜的震源带,称为贝尼奥夫带,其形成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海沟本身主要为浅源地震带。大量的浅源地震发生于海沟陆侧坡一带。其震源机制多数显示为逆断层型,反映了俯冲板块与上覆板块之间的汇聚挤压作用。浅源地震也见于海沟轴部和洋侧坡。在洋侧坡和外缘隆起,地震震源机制多显示引张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大洋板块俯冲下弯,使弯曲部凸面的板块表层处于伸张状态所致。中、深源地震则主要分布在火山弧及弧后地区。

重力与磁

20世纪20~30年代,荷兰学者F.A.芬宁·梅因纳斯首先发现海沟是重力负异常带。自由空间异常与均衡异常最低值位于海沟轴部或略偏陆侧。自由空间异常低达-200毫伽以下,显示出海沟地区的地壳均衡状态遭到剧烈破坏。负重力异常表明:在均衡调整作用下,该带具有上浮而使海沟地形消失的趋势。但板块的俯冲沉潜作用与均衡上浮力相对抗,使深邃的海沟地形得以维持。俯冲作用使海底岩石圈下陷,并代之以增厚的水层,必然会导致重力值降低。故负重力异常的存在也为俯冲作用的存在提供了佐证。外缘隆起则伴有不大的重力正异常。有的海沟未发现磁异常,或仅有微弱的正或负的磁异常。有的海沟(如阿留申海沟和日本海沟)已发现条带状磁异常与海沟轴斜交,条带状磁异常越过海沟轴,延伸入海沟内壁下数十公里,其异常幅度向陆侧逐渐降低。这可能是大洋板块向陆侧俯冲的反映。

热流

海沟是冷板块的下潜处,其热流值低达1微卡/(厘米2·秒)以下。由于岩石的热导率极低,俯冲的速度却较快,下插板块的温度就比同深度的地幔的温度低得多,海沟及海沟内壁附近出现很低的地温梯度和热流值,所以海沟本身缺乏火山活动,海沟深部可出现高压低温变质作用。而海沟向火山弧的方向,热流值却显着升高。

世界上10条最深海沟

(1) 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最深11034米,为目前所知最深之海沟,也是地壳最薄之所在。该海沟地处北太平洋西方海床,位于北纬11°21′、东经142°12′,即近关岛之马里亚纳群岛东方。此海沟为两大陆板块辐辏之潜没区,太平洋板块于此潜没于菲律宾板块之下。海沟底部于海平面下之深度,远胜珠穆朗玛峰海平面上之高度。

(2) 太平洋汤加海沟:最深10882米,在太平洋中南部汤加群岛以东,北起萨摩亚群岛,南接克马德克海沟,全长1,375公里,宽约80公里。平均深6,000米,最深达10,882米。

(3) 太平洋日本海沟:最深10682米,在太平洋西北部,日本群岛东侧南北分布的海沟。北连千岛海沟,南接伊豆诸岛东侧小笠原群岛附近的海沟。长890公里,宽100公里。平均深度6,000米。本州岛鹿岛滩东部深8,412米,最深处在伊豆诸岛东南侧。

(4) 太平洋千岛海沟:最深10542米,是在太平洋千岛群岛附近的一个海沟。

(5) 太平洋菲律宾海沟:最深10497米,位于菲律宾群岛以东的海沟,从吕宋岛之东北方伸延至印尼哈马黑拉的摩鹿加群岛,长约1,320公里,阔约30公里。菲律宾海沟形成的原因是板块的碰撞,由玄武岩组成较重的菲律宾板块以每年16厘米的速度沉到由花岗岩组成较轻的欧亚板块之下。两块板块的交汇之处就是菲律宾海沟。

(6) 太平洋克马德克海海沟:最深10047米,长约1500公里,平均宽度60公里。

(7) 大西洋波多黎各海沟:最深9219米,位于大西洋北部,波多黎各岛北9218公里,长约1550公里,平均宽度120公里。

(8)太平洋新赫布里底海沟:最深9174米,位于万溫納圖萬岛(新赫布里底岛)与新喀里多尼亚岛之间的珊瑚海边缘。长约1200公里,平均宽度70公里。

(9) 太平洋布干维尔海沟:最深:9140米,位于太平洋西南面,布干维尔岛以西9140公里。

(10) 太平洋雅浦海沟:最深8850米,位于太平洋西部,帕劳群岛与马里亚纳海沟之间,雅浦岛东北8850公里。

海沟的地理分布

海沟分布在活动大陆边缘,主要见于环太平洋地区。在太平洋西部,海沟与岛弧平行排列;在太平洋东缘,海沟与陆缘火山弧相伴随。大西洋和印度洋也有少数海沟。环太平洋的地震带也都位于海沟附近。海沟与岛弧紧密共生构成统一的弧沟系。大多数海沟位于岛弧向洋一侧;也有少数海沟见于岛弧陆侧的边缘盆地中,如南海东缘的马尼拉海沟、所罗门海的新不列颠海沟和珊瑚海的新赫布里底海沟等。这些海沟除长度较小外,其他形态特点与一般海沟无异。

看了海沟是如何形成的还看:

1. 世界十大之最大海洋排名榜

2. 世界最大的十个海洋

3. 全世界最大的海排名

4.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200字

5. 描写大海的唯美散文精选

高中地理,如图19,黄土高原不是风力堆积么为什么A对,还有别的选项都是什么作用 如图20,海沟

我就是黄土高原上的人,这里主要是流水冲击形成的千沟万壑。因为这里山多,但是黄土土质松散,一下雨就会被冲成千沟万壑的样子。
戈壁滩是因为缺水,土地风化形成的。
岛弧是大陆边缘连绵呈弧状的一长串岛屿。 与强烈的火山活动、地震活动及造山作用过程相伴随的长形曲线状大洋岛链。简单说就是弧状的岛链。
海沟是位于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5000m的沟槽。你可以理解为是大海中的沟壑。
两个板块挤压,受力的部分要么向上运动形成山,要么向下运动形成沟。在海里就是海沟。或者是褶皱山系。
消亡边界和海沟是两个概念。没有必然的关系。
很高兴为你解答,不会的可以继续提问,谢谢采纳!

Ⅳ 海沟和岛链为什么总是相伴而生其产生的原因、地理学和和生态学意义是什么

AD 本题考查海底地形与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相互挤压,位于消亡边界往往形成海沟;板块分离,生长边界往往形成海岭、大洋中脊。大洋中脊并不是都位于大洋的中间,例如太平洋,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C选项正确;海岭是大洋地壳的生长点,是洋底岩石的年龄最轻的地方,所以D选项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D选项。

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 分)材料一:印度尼西亚为东南亚跨洲国家,素称千岛之国;各岛处处青山绿


(1)走向:西北—东南向。(2 分)
原因:①山脉是流域的分水岭;(必,2 分)②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 分)③海沟(岛链)与山脉同为板块前缘 ,走向一致。
(2)原因:①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带,终年高温多雨。(必,2 分)②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亚洲和澳洲之间。(必,2 分)③山地丘陵广布,又素称“千岛之国”;(2 分)④地处火山地震带,浴火新生物种多。⑤雨林自然带,利于林带内部物种演变。⑥轮廓破碎,许多河流独流入海。(2 分)
(3)根源:
①产业被处国资本垄断,资源被廉价出口。(必,2 分)②人口文化素质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2 分)③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
影响:①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现象更加恶化。(必,2 分)释放大量的烟尘,形成跨境“雾霾”。(2 分)③蝴蝶效应,全球气象灾害增多。
(4)观点一:赞同。(2 分)
理由:①促进低端劳力就业,有利于推进国家城市化。(必,2 分)②促进经济资源出口贸易型向劳务贸易出口型转化,保护生态环境。(2 分)③促进东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积极参与国际优势分工。
观点二:不赞同。(2 分)
理由:①不利于弱小的民族 服务业企业成长。 (必,2 分)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流通成本高(2 分)③人才资本匮乏,自身向价值链上端移动困难。

Ⅵ 海沟为什么多半与岛弧伴生

其实沟底是大陆与大洋两种地壳的结合部,但它们在这里并不和睦相处,就像两个“大力士顶牛”相互碰撞。因为大洋地壳的密度大、位置低,又背负着既厚又重的海水,实在抬不起头来,只好顺势俯冲下去,潜入大陆地壳的下方,同时将陆地拱起,使陆壳抬升弯曲成岛。这就是海沟为什么多半与岛弧伴生的原因。岛弧一边得到大洋底壳的推力,就会不断升高,靠大陆一侧的沟坡也必然变得陡峭,自然成了现在的面貌。

Ⅶ 求问海沟与岛弧为何相伴而生

岛弧和海沟是洋底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碰撞,而洋底板块俯冲潜入大陆板块之下而造成的。因为洋底板块俯冲,牵引着洋底向上倾斜,从而形成了幽深的海沟。
洋底板块俯冲的过程中与大陆板块摩擦,温度升高而生成岩浆,岩浆喷射出来遇到海水冷却,形成了这些平行于海沟的岛弧。
岛弧分为外岛弧和内岛弧。外岛弧靠大洋一侧,无火山地震带。内岛弧靠陆一侧,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接触带,火山和地震集中于此。岛弧与强烈的火山活动,地震活动及造山作用过程相伴相随的长形曲线状大洋岛链

Ⅷ 在大洋中,海沟、岛链、火山带、地震带的走向大体一致, 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

这一带刚好是板块交界地带。

Ⅸ 为什么有海沟的地方总会有岛弧

陆地上有许多巨大、深邃奇伟的峡谷,但与浩淼大洋深处的海沟相比,它们就自愧不如了。

海沟也叫海渊,是位于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6000米的沟槽,而且多半与岛弧伴生。它的宽度在40~120千米之间,全球最宽的海沟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千岛海沟,其平均宽度约120千米,最宽处大大超过这个数,距离相当于北京至天津那么远,听起来也够宽了,但在大洋底的构造里,算是最窄的地形了。

与此同时,海沟不仅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也是海底最古老的地方。然而它不在海洋的中心,却偏偏安家于大洋的边缘。今天,我们已知的各大洋所拥有的35条海沟,其中有28条分布在环太平洋带。

和海沟相似的叫做海槽。它比海沟的规模小,深度在6000米以内,相对宽浅、两侧坡度较平缓的长条形洼地称海槽。它主要分布在边缘海中。

海沟的孪生“兄弟”叫做岛弧。前面已经提过,海沟和岛弧多是相伴而生。岛弧就是海洋中许多呈弧形分布的岛屿,它分为内岛弧和外岛弧。内岛弧靠陆一侧,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接触带,火山和地震集中于此,如西太平洋岛弧。据统计,全世界有活火山500余座,一半以上集中在该岛弧带;全球地震能量的95%也在此释放。频繁的火山活动引起的岩浆喷发,使岛弧带成为世界上矿产最丰富的地区。外岛弧,近大洋一侧,无火山地震带。它们大多分布于活动的海洋板块边缘,由于处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交界处,受地球板块相互挤压的作用,所以在这些地方地震、火山活动。

太平洋的海沟特别多,从东面、北面和西面围绕着太平洋的边缘,形成了一个马蹄铁的形状。频繁发生。

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岛弧和海沟的平行并存,是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倾没于大陆板块之下的结果。如太平洋板块,厚度小而密度大,所处的位置又相对较低,在海底扩张的作用下,与东亚大陆板块相碰撞时,太平洋板块便俯冲入东亚大陆板块之下,从而使大洋一侧出现深度巨大的海沟;同时,大陆地壳的继续运动使它前缘的表层沉积物质相互叠合到一起,形成了岛弧。由于这两种地壳的相对运动速度较大,所以碰撞后形成的海沟深度就大,而岛弧上峰岭的高度也大。因此,可以说岛弧和海沟是在同一种板块运动中形成的,它们有着共同的成因。

Ⅹ 海沟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我们形容很深的地方时,常用“万丈深渊”或“海底深渊”之类的词。深渊似乎成了地球上的无底洞。然而,地质学家在研究海洋地质的时候,把洋底那些狭长的凹陷处叫海沟或海渊。实际上,用海底深渊来描述洋底的这种奇异构造是再准确不过的了。海沟是海底最壮观的地貌之一,它是大洋底部两壁比相邻海底深2000米以上的狭长凹陷。海沟大都分布在大洋边缘,而且大多数与大陆边缘平行。

对于海沟的定义,目前海洋学界仍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科学家认为,凡是水深超过6000米的长形洼地都叫海沟。有的科学家则认为,海沟的真正含义应该是指那些与火山弧相伴生的边缘海沟。一般说来,海沟的形状多呈弧形或直线,长500米~4500千米,宽40千米~120千米,水深多为6000米~11000米。海沟有不对称的V形横剖面,沟坡上部较缓,而下部则较陡,平均坡度为5O至7O,偶而也会有45O那么大的坡度。比如太平洋中的汤如海沟。在海沟的斜坡上,有峡谷、台阶、堤坝和洼地等小地形。

海沟

与海沟和岛链相伴而生的地理学意义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7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35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9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8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923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5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4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4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3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71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9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52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4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12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8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7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71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6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51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104
© Arrange www.upscalepup.com 2012-2022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