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阳有多大面积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陕鄂交界处。东界河南省驻马店、信阳市,南接湖北省襄樊市、十堰市、随州市,西连陕西省商州市,北邻河南省三门峡、洛阳、平顶山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东西长263公里,南北宽168公里。总面积2 66万平方公里,平原、丘陵、山区各占21%、30 6%和48 4%。
南阳市区面积198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055万人,其中城镇155 1万人。
南阳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三面环山,海拔高度在72 2米至2212 5米之间。地势呈阶梯状,以河流为骨架,构成向南开口与江汉平原相连接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盆地内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南阳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 4℃—15 7℃,年降雨量在300—1100毫米之间,无霜期220—24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47小时。古人曾以“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的诗句来赞扬南阳良好的气候条件。
区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5条。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全市水域面积298 4万亩,径流量6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70 3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6 6亿立方米,其藏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⑵ 南阳处于地理哪个位置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陕鄂交界处。东界河南省驻马店、信阳市,南接湖北省襄樊市、十堰市、随州市,西连陕西省商州市,北邻河南省三门峡、洛阳、平顶山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东西长263公里,南北宽168公里。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平原、丘陵、山区各占21%、30.6%和48.4%。南阳市区面积198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055万人,其中城镇155.1万人。
南阳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三面环山,海拔高度在72.2米至2212.5米之间。地势呈阶梯状,以河流为骨架,构成向南开口与江汉平原相连接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盆地内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南阳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4℃—15.7℃,年降雨量在300—1100毫米之间,无霜期220—24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47小时。古人曾以“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的诗句来赞扬南阳良好的气候条件。
区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5条。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全市水域面积298.4万亩,径流量6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6.6亿立方米,其藏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⑶ 南阳的地理位置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山区、丘陵、平原约各占1/3,其总面积2.6509万平方公里。
南阳地理坐标为东经 110°58ˋ-113°49ˋ,北纬32°17ˋ-33°48ˋ之间。
(3)南阳地理坐标多少扩展阅读: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南水北调,源起南阳淅川。南阳淅川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区之一。
南阳市现辖:2区、10县、1市,分别为:宛城区、卧龙区,邓州市、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方城县、西峡县、社旗县。
南阳市是一个多民族的人口大市,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呈大分布小聚居的局面,是典型的杂散居地区。至2012年底,除汉族外,全市共有回族、蒙古族、满族等43个少数民族,其总人口26.4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4%,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1/5强,在全省17个地市中占首位。
⑷ 河南南阳地理位置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是一个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各占三分之一。
地理坐标为东经 110°58ˋ-113°49ˋ,北纬32°17ˋ-33°48ˋ之间。气候属南北过渡带,四季分明。
⑸ 南阳在哪
河南省西南部
离省会郑州369公里
地理坐标为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
南临湖北襄樊,南边有个丹江水库;
东临驻马店、信阳;西连陕西省商州市;北邻河南省三门峡、洛阳、平顶山市
南阳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三面环山,南面临水的盆地...
⑹ 南阳北部指的是哪里
南阳北部指的是南召县。
南召县,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东邻方城,南接南阳市卧龙区、西临内乡,北靠鲁山、嵩县,素有“北扼汝洛、南控荆襄”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位置境域
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东邻方城,南接南阳市卧龙区、镇平县,北靠鲁山、嵩县,属南阳市。
地理坐标为北纬33°12′—33°43′,东经111°55′—112°51′。东西长约95公里,南北宽约62公里,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
气候
南召县位于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南北方交汇区,800毫米等降水线上,湿润带与半湿润带交汇处,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明显特征。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4.8℃。一月气温最低,月均1.2℃。极端最低气温-14.6℃(1991年12月29日)。7月温度最高,月均27.5℃。极端最高气温41.6℃。
多年平均日照数为1850.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19天。大于0℃积温5428.8℃。年平均降水量868.8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
⑺ 南阳在哪里
南阳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约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就出现了村落和房屋,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西周时,南阳属荆州,因在周的南部,被周人称为“周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设置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南阳已成为全国八大都会之一。在湍河上建造楚碣,引水灌田。已开始使用铁器,有了冶铁、蚕丝等手工业和商业。特别是铸铜业发展迅速,工艺水平较高。秦统一六国之后,迁不轨之民于南阳,使六国富豪和擅长经营的商人及手工业者云集南阳,促进了南阳经济的发展,尤其冶铁业发达,成为全国冶铁中心之一。西汉和东汉仍置南阳郡,辖境相当于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南阳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西汉时,南阳水利与关中郑国渠、成都都江堰齐名,并称全国三大灌区。由于对东南和南方的开发,宛城也成了南北交通的要冲,东西往来的通道,是全国着名的五都(南阳、洛阳、临淄、邯郸、成都)之一,也是全国设工官的9个地区和设铁官的46 个地区之一。东汉时,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成就帝业,南阳被称为“帝乡”。太守杜诗修治坡池,广拓田土,全郡可灌农田4万顷,这时的冶铁用水排, 水力鼓风机鼓风,大大提高了冶铁效率,特别是采用球墨铸铁,提高了冶铁工艺水平,这一技术的使用比欧州早1 000多年。
当时南阳郡人口240万,为全国各郡之冠。郡城周长36公里,比1990年市区面积还大。汉代南阳人才辈出,灿若繁星。不仅刘秀的28个开国元勋大多出自南阳,还涌现出张衡、张仲景闻名世界的伟大科学家和医学家。汉代达官贵人死后流行厚葬,南阳出土众多的画像石和画像砖;是一部“绣像汉代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从唐朝起,南阳设邓、唐二州。经过贞观、开元之治,南阳农业兴旺,工商业繁荣。李白在《南阳行》中说:“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邀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明朝初年,南阳是朱元璋第二十二子唐王朱 的封地,永乐年间在南阳城内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唐王府,成化年间又建造9座郡王府,南阳城内皇亲贵胄,车水马龙,商业随之活跃,山、陕、江、浙、川、鄂客商纷到沓来,各种商务会馆、公馆在各地兴起,南阳(市、区)、新野、唐河、社旗、内乡、淅川成为水陆交通重镇。粮食、棉花、生丝、烟草、绸缎、油料、皮毛、木材、药材、铜器、铁器等大量涌入市场,并行销全国各地。当时的南阳可谓百业俱兴,建筑、园林、绘画、雕塑、书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清朝康熙年间,农业、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尤以建筑业比较发达,武侯、山陕会馆等古建筑巍巍壮观,富丽堂皇,南阳是北京通往湖广和云贵川的交通要道,陆路驿道与水路码头相接,有“南船北马”之称。山、陕、江、浙商贾云之集,工商业兴旺,南阳成了豫西南的经济中心。光绪十年,镇平开始生产丝绸,并远销欧洲及东南亚各国。1948年11月4日,南阳全境解放,国民党统治结束。1949年3月,新成立的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成立南阳地委,并宣布南阳专署原辖的叶县、舞阳两县划归许昌地区,南召、南阳、镇平、内乡、淅川、邓县、新野、唐河、桐柏、泌阳、方城11个县属南阳专署管辖。1994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南阳地区,设立地级南阳市,实行市带县的领导体制,南阳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陕鄂交界处。东界河南省驻马店、信阳市,南接湖北省襄樊市、十堰市、随州市,西连陕西省商州市,北邻河南省三门峡、洛阳、平顶山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东西长263公里,南北宽168公里。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平原、丘陵、山区各占21%、30.6%和48.4%。南阳市区面积198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055万人,其中城镇155.1万人。
南阳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三面环山,海拔高度在72.2米至2212.5米之间。地势呈阶梯状,以河流为骨架,构成向南开口与江汉平原相连接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盆地内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南阳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4℃—15.7℃,年降雨量在300—1100毫米之间,无霜期220—24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47小时。古人曾以“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的诗句来赞扬南阳良好的气候条件。
区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5条。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全市水域面积298.4万亩,径流量6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6.6亿立方米,其藏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⑻ 南阳的经纬度是多少呀
北纬34°40′东经112°21′这是卫星地图给出的数字.
( Google Earth 卫星照片地图 )
南阳市的东西南北经纬度范围(精确到分)是
东经, 最东边112°25′
最西边112°20′
北纬, 最南边34°37′
最北边34°41′
⑼ 南阳在哪里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陕鄂交界处。东界河南省驻马店、信阳市,南接湖北省襄樊市、十堰市、随州市,西连陕西省商州市,北邻河南省三门峡、洛阳、平顶山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东西长263公里,南北宽168公里。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平原、丘陵、山区各占21%、30.6%和48.4%。南阳市区面积198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055万人,其中城镇155.1万人。
南阳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三面环山,海拔高度在72.2米至2212.5米之间。地势呈阶梯状,以河流为骨架,构成向南开口与江汉平原相连接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盆地内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南阳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4℃—15.7℃,年降雨量在300—1100毫米之间,无霜期220—24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47小时。古人曾以“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的诗句来赞扬南阳良好的气候条件。
区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5条。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全市水域面积298.4万亩,径流量6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6.6亿立方米,其藏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