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非均质地区是什么意思

地理非均质地区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9-22 21:36:05

❶ 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

储层非均质性是指油气储层在空间上分布(各向异性)和各种内部属性(物理特性)的不均匀性(于兴河,2002)。

储层的非均质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无限的;而均质是相当的、有条件的、有限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有限的范围内才可以把储层近似看作是均质的。油气储层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历了沉积、成岩以及后期构造运动的综合影响,使储层的空间分布及内部的各种属性都呈现差异,从而导致其岩性、物性、电性以及含油气性在三度空间上的变化。

❷ 关于地理的资料

地球的基本资料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地球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不管是地球的整体,还是它的大气、海洋、地壳或内部,从形成以来就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和运动之中。
地球自转一圈约为23时56分4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每秒465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 1亿4千9百57万3000公里,转一周需365.25天,公转平均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黄道与赤道交角为23 度27分,因为有这个角度,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且长短不均、四季变化和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的区分。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有长期变化、季节性变化和不规则变化。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一些变化。
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140米,极半径6357公里,赤道周长为40076公里。地球不是正球体,而是扁球体,或者说,更象个梨状的旋转体。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结果表明,地球的赤道也是个椭圆,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形状,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约短21公里。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进一步造成地球表面形状的不规则性。日、月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使地球上的海洋、大气产生潮汐现象。
地球的质量为5.976×1027克(或约6×1021吨),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5.52克。地球上任何质点都受到地球引力和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二者的合力就是重力。重力随高度递增而减小,也随纬度而变化。有些地方还会出现重力异常现象,这反映出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不均匀性。地球因受到日、月引潮力的作用,它的重力加速度也有微小的周期变化。
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层组成。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还有磁层,形成了围绕固态地球的外套。磁层和大气圈阻挡着来自空间的紫外线、 X射线、高能粒子和众多的流星对地面的直接轰击。
地球表面积约5亿零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十分之七以上为蓝色的海洋所覆盖,湖泊、江河只占地球表面水域很少的部分。地球表面的液态水层,叫做水圈,从形成至今至少已有30亿年。地球的表层由各种岩石和土壤组成,地面崎岖不平,低洼部分被水淹没成为海洋、湖泊;高出水面的陆地则有平原、高山。地球固体表面总垂直起伏约为20公里,它是珠穆朗玛峰顶和马里亚纳海沟之间的高差,它超过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的一半。洋底像陆地一样不平坦,也不平静。洋底岩石年龄要比陆地年轻得多。陆地上大多数岩石的年龄小于二十几亿年。陆地上到处可以找到沉积岩,说明在远古时期这些地方可能是海洋。地表虽有少量的环形山,但难以找到类似月球、火星和水星那样多的环形山,这是因为地球表面受到外力(水和大气)和内力(地震和火山)的作用,不断风化、侵蚀和瓦解的结果。
地球上部不仅有垂直运动,而且还有更大的水平运动,海洋和大陆的相对位置在地质时期也是变化着的。有科学家认为,地球早先存在两块古大陆——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和北半球的劳亚古陆。后来由板块运动的巨大力量把原先的大陆块撕开,使各碎块分别逐渐漂移到今天的位置。科学家进而认为全球大地构造是洋底不断扩张的直接结果。
地球最上层约几十公里厚的一圈是强度很大的岩石圈,其下几百公里厚的一层是软流层,强度较小,在长期的应力作用下这一层的物质具有可塑性。岩石圈漂浮在软流圈上。在地球内部能量(原始热量和发射性热)释放时,地内温度和密度的不均匀分布,引起地幔物质的对流运动。地幔对流物质沿着洋底的洋中脊的裂隙向两侧方向运动,不断形成新的洋底。此外,老的洋底不断向外扩张,当它们接近大陆边缘时,在地幔对流向下拖曳力的作用下,插入大陆地壳下面,致使岩石圈发生一系列的构造运动。这种对流作用可使整个洋底在三亿年左右更新一次。岩石圈被一些活动构造带所割裂,分成几个不连续的单元,称为大陆板块。如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和南极板块。海底的扩张导致大陆板块发生运动。板块的相互挤压造成了巨大的山系,自阿尔卑斯山经过土耳其和高加索,最后到喜马拉雅山的山系正是属于这种情况;也有的地方,两个板块的岩石同时下沉,造成洋底的深渊;此外,板块的运动还造成了火山和地震。
对地球起源和演化问题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始于十八世纪中叶,至今已经提出多种学说。现在流行的看法是: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它同其他行星一样,经历了吸积、碰撞这样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过程。地球胎形成伊始,温度较低,并无分层结构,只有由于陨石物质的轰击、放射性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缩,才使地球温度逐渐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地球内部物质也就具有越来越大的可塑性,且有局部熔融现象。这时,在重力作用下物质分异开始,靠近表面的较重物质逐渐下沉,地球内部较轻的物质逐渐上升,一些重的元素(如液态的铁)沉到地球中心,形成一个密度较大的地核(地震波的观测表明,地球外核是液态的)。物质的对流伴随着大规模的化学分离,最后地球就逐渐形成现今的地壳、地幔和地核等层次。
在地球演化早期,原始大气逃逸殆尽。伴随着物质的重新组合和分化,原先在地球内部的各种气体上升到地表成为第二代大气;后来,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大气。另一方面,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使内部结晶水汽化。随着地表温度逐渐下降,气态水经过凝结、降雨落到地面形成水圈。约在三、四十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单细胞生命,然后逐步进化为各种各样的生物,直到人类这样的高级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圈。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叫大气层。大气随着地球运动;日、月的引力也对它起着潮汐作用。大气层对地面的物理状况和生态环境有决定性的影响。地球大气的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大气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大气总质量的90%集中在离地表15公里高度以内, 99.9%在50公里高度以内。在2,000公里高度以上,大气极其稀薄,逐渐向行星际空间过渡,而无明显的上界。
地球大气的密度、 温度、 压力、化学组成等都随高度变化。可以按照大气的温度分布、组成状况、电离程度这些不同参数,对地球大气进行分层。
按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分布可以分为:
对流层:靠地表的底层大气,对流运动显着。其厚度因纬度、季节以及其他条件而异,在赤道区约16~18公里,中纬度区约10~12公里,两极区约7~8公里。一般来说,夏季厚而冬季薄。对流层与地表联系最密切,受地表状况影响最大,大气中的水汽大部集中于此层,形成云和降水等现象。对流层的上部称为“对流层顶”,厚约几百米到1~2公里。对流层的温度几乎随高度直线下降,到对流层顶时约为零下50摄氏度。
平流层:(又称同温层)由对流层顶到离地表50公里高度的一层,大气主要是平流运动。层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略微上升,到约50公里高度处,达到极大值(约零下10~零上20摄氏度)。
中间层:(又称散逸层) 高度在离地表50~85公里的一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到离地表高度85公里的中间层顶,温度接近最小值,约为零下摄氏度。
热层:中间层以上的一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在离地表500公里处,即热层顶,达到1100摄氏度左右。这一层的温度因为大气大量吸收太阳紫外辐射而升高。热层顶以上为外大气层。这里的大气已极稀薄。
按大气的组成状况可以分为两层:离地表约100公里以下是均质层(大气由各种气体混合组成);以上是非均质层。在均质层中离地表10~50公里处,太阳紫外辐射的光化作用产生臭氧,形成臭氧层,这一层的高度大抵与上述平流层相当。在离地表20~30公里处,臭氧浓度最大,不过这部分大气中的臭氧含量仍然不到这一层大气的十万分之一,各种气体依然视为均匀混合的。臭氧层吸收掉危害生命的太阳紫外辐射,使之不能到达地表。
按大气的电离程度可以分为两层:从地表到离地表80公里这一层,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都处于中性状态,称为中性层。离地表80~1000公里这一层,大气中的原子在太阳辐射(主要是紫外辐射)作用下电离,成为大量正离子和电子,构成电离层。电离分为4层,这些层的高度和电离情况都随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一年中的不同季节和太阳活动程度而发生变化。许多有趣的天文现象,如极光、流星等都发生在电离层中。电离层还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从而使地面上可以实现短波无线电通讯。
近地表大气中78%为氮,21%为氧,其他还有二氧化碳、氩等多种气体成分以及水汽。水汽是大气中最不稳定的组成部分。在夏季湿热处,水汽在大气中的含量可以达到4%;而在冬季干寒处,它的含量可下降到0.01%。除水汽外,离地表 3公里内还有尘埃、花粉、火山灰及流星尘等微粒。地球形成初期的原始大气已不存在,它已全部或大部散逸到空间。后来,由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和所谓“引力致热”,地球处于一种熔化阶段,从而加速了气体从地球内部逸出的过程。地球的引力使这些逸出的大气渐渐积蓄在地球的周围。这种第二代地球大气缺少氧,主要由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组成,称为还原大气。后来,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次是来自太阳的辐射使水分解为游离氧,从而使还原大气变为以氮和氧为主的氧化大气。有的科学家通过分析赤铁矿中的沉积物,推断出氧存在的时间至少在25亿年以上。从那时起,大气中便含有丰富的游离氧了。
地球是一个非均质体,内部具有分层结构,各层物质的成分、密度、温度各不相同。人们主要通过对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和性质密切相关。在不同性质和状态的介质中,地震波传播速度有显着变化。依据地球内部不同部分的地震波传播速度的资料,可以分析地球内部的结构。分析表明,地球内部存在两个间断面,这两个间断面把地球内部分成三个主要的同心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又称A层,它的厚度是不均匀的,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0多公里(中国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可达65公里多),而海洋地壳仅5~8公里。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1/2。大陆地壳上层的成分约在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之间,下层岩石可能是麻粒岩和闪岩。海洋地壳是橄榄岩。据目前所知,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 20多亿年。这意味着现在地球壳层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壳层,是以后由地球内部的物质通过火山活动与造山运动而形成的。
地幔的物质密度由近地壳处的每立方厘米3.3克增至近地核处的每立方厘米5.6克,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也随之增大。地幔分为三层。B、C两层称为上地幔。再往下到2,900公里处称为D层,即下地幔。地幔物质的主要成分可能是同橄榄岩相似的超基性岩。
地核也分为三层。E层是外地核,可能是液体。 F层是外地核和内地核之间的过渡层。G层是内地核,可能是固体的。地核虽只占地球体积的16.2%,但由于它的密度相当高(地核中心物质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13克,压力可能超过370万大气压),根据有些学者计算,它的质量超过地球总质量的31%。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物质构成。
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而上升。根据地震波传播情况得知:地幔是固体状态的,100公里深处的温度已达1300摄氏度,300公里深处的温度是 2000摄氏度。据最近估计,地核边缘的温度约4000摄氏度,地心的温度为5500~6000摄氏度。由于地球表层是热的不良导体,来自太阳的巨大热量只有极少一部分能穿透到地下极浅处。因此,地球内部的热能可能主要来源于地球本身,即产生于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也随深度而变化。一般认为,从地表到地下2900公里深处,重力大致随深度而增加,在2900公里处重力达到最高值,从这里再到地心,重力急剧减小,到地心为0。
地球不停地绕自转轴自西向东自转,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就是地球自转的反映。地球自转是最早用来作为计量时间的基准(见时间及其计量),这就形成了通常所用的时间单位——日。二十世纪以来,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发现,是确认地球自转速度是不均匀的,从而动摇了以地球自转作为计量时间的传统观念,出现了历书时和原子时。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地球自转速度有三种变化:长期减慢、不规则变化和周期变化。
地球自转的长期减慢,使日长在一个世纪内大约增长1~2毫秒,使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所计量的时间,二千年来累计慢了两个多小时。地球自转的长期减慢,可以通过对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资料以及古代日月食资料的分析加以确认。通过对古珊瑚化石生长线的研究,可以知道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例如,人们发现在泥盆纪中期,即3亿7千万年以前,每年约有400天左右,这与天文论证的地球自转长期减慢的量级是一致的。引起地球自转的长期减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潮汐摩擦。潮汐摩擦引起地球自转角动量减少,同时使月球离地球越来越远,进而使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变长。这种潮汐摩擦作用主要发生在浅海地区。另外,地球半径的胀缩,地核增生,地核与地幔之间的耦合也可能会引起地球自转的长期变化。
地球自转速度除长期减慢外,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这种不规则变化同样可以在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资料以及天文测时的资料中得到证实。根据变化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几十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内的相对变化;几年到十年的时间内的相对变化;几星期到几个月的时间内的相对变化。前两种变化相对来说比较平稳,而最后一种变化是相当剧烈的。产生这些不规则变化的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比较平稳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地幔与地核之间的角动量交换或海平面和冰川的变化引起的;而比较剧烈的变化可能是由于风的作用引起的。
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的周期变化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现的。除春天变慢和秋天变快的周年变化外,还有半年周期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振幅和位相,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相应的物理机制也研究得比较成熟,看法比较一致。周年变化的振幅约为20~25毫秒,主要是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半年变化的振幅约为 9毫秒,主要是由太阳潮汐引起的。由于天文测时精度的不断提高,在六十年代末,从观测资料中求得了地球自转速度的一些微小的短周期变化,其周期主要是一个月和半个月,振幅的量级只有1毫秒左右,这主要是由月球潮汐引起的。

❸ 地理 区域中的 均质区和功能区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均质区指自然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的区域。 自然要素的相似性: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地形) 人文要素的相似性:方言区(语言)、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农作物) 具有单一的面貌,是根据内部的一致性和外部的差异性来划界的,其特征在区内各部分都同样表现出来,这种区域称之为均质区。如干旱区。(来自网络)

均质区:假定地表形态一样,都是平原,交通通达性一样,城填分布一致,这样的地区叫均质区。以某种功能为主的区域或同类部门的集聚区叫功能区。如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文化区等。 来自:http://attach.etiantian.com/staticpages/study/question/question_4348471.htm

希望对你有帮助~~

❹ 什么是均质区, 地理

均质区指自然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的区域。 自然要素的相似性: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地形) 人文要素的相似性:方言区(语言)、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农作物)

❺ 什么是非均质性

就是不均一性的意思。各项元素性质等不同。

❻ 什么是地层的均质性

地层应当不具有均质性,地层都是非均质性的,由于横向上同一地层的岩性差异造成地层内各部分岩石的物理性质不同,叫做岩石的非均质性

❼ 生物体是非匀质的是什么意思

那要先说一下什么是均质体。均质体和非均质体的概念产生于光的折射。一般的气体、液体、非晶质(玻璃或凝胶体)固体和等轴系的晶体都是均质体。光波在各向同性的的介质中传播时,其折射率不会发生改变,其折射率值只有一个,此类介质属于光性均质体,简称均质体。如果折射率改变了,就是非均质体。光线在水中会发生折射,但折射率只有一个,因而水是均质体。光线在地球大气层中也会发生折射,但折射率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大气层(注意是大气层整体,不是取其中一小部分)不是均质体,是非均质体。
把这个概念推广一下,如果一个物体的成分或/和结构单一,不管是否透明,都属于均质体,例如一块铁或一块沥青。如果一个物体的成分或/和结构分布不均匀,不管是否透明,都属于非均质体,例如一台电脑或一辆汽车,因为其中有各种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零件,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就是非均质体。
生物也是一样。生物由细胞构成,细胞有多种形态、多种功能,组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系统,显然生物的成分和结构在各个部位各不相同,所以是非均质体。即使是单细胞生物,细胞中也有各种细胞器,结构和成分也各不相同。最简单的生物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也是由中间的DNA或RNA和外面的外壳蛋白构成的,结构和成分也不相同、不均一,也是非均质体。
所以所有的生物都是非均质体。

❽ 宏观非均质性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是针对储层的层间、层内及平面非均质性,选取合适的非均质性表征参数,达到较为准确地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状况,从而较为合理地解释和预测有利储集砂体。

1.韵律性

单砂层内部存在不少参数的韵律性,如粒度韵律、渗透率韵律等。这些韵律性一般都可以分为正韵律、反韵律、复合韵律(包括复合正韵律、复合反韵律、复合正反韵律和均匀韵律)。可以通过有规律的非均质剖面来表示。

正韵律:颗粒粒度自下而上由粗变细者称为正韵律,往往导致物性自下而上变差。如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

反韵律:颗粒粒度自下而上由细变粗者称为反韵律,往往导致岩石物性自下而上变好,如三角洲平原的决口扇。

复合韵律:即正、反韵律的组合。正韵律的叠置称为复合正韵律;反韵律的叠置称为复合反韵律;上下细、中间粗称为反正复合韵律;上下粗、中间细称为正反复合韵律,如河道叠加形成复合正韵律,决口扇与河道叠加为正反复合韵律。

扶杨油层各主力小层及单砂层总体以正韵律为主,主要微相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局部有反韵律,代表微相为决口扇沉积。

2.非均质性参数选取及分类

本次非均质性的研究直接面对砂体和流动单元内部,选取了研究非均质性的3个常规参数,即变异系数(Vk)、突进系数(Tk)和级差(Jk)。

(1)变异系数(Vk)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特低渗透扶杨油层开发理论与实践

式中:Ki为单元内某样品的渗率值,10-3μm2; 为单元内所有样品渗透率平均值,10-3μm2;n为单元内所有样品渗透率个数,个。

通常情况下,Vk<0.5时为均质型储层,0.5<Vk<0.7时为非均质程度中等的储层,Vk>0.7时储层非均质程度严重。

(2)突进系数(Tk)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特低渗透扶杨油层开发理论与实践

式中:Kmax为单元内最大渗透率值,10-3μm2;珔K为单元内所有样品渗透率平均值,10-3μm2

通常情况下,Tk≤2时为均质型储层,2<Tk≤3时为较均匀型储层,Tk>3时为较均匀型储层。

(3)级差(Jk)

Jk=Kmax/Kmin

式中:Kmax为单元内最大渗透率值,10-3μm2;Kmin为单元内最小渗透率值,10-3μm2

Jk=1时储层最均质,值越大储层非均质性越严重。

(4)非均质性分类

非均质性分类实际上是利用非均质性参数的大小来表征储层非均质性强弱的方法,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非均质性分类,多数情况下应不一致,针对州201试验区的储层情况,得出该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方法(表3-6)。

表3-6 州201试验区储层非均质性分类

这一分类方法中层间与层内分类标准不同,其理由是层间非均质性统计采用了多井平均,因而其分类与层内分类不应一致,其反映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层间反映单层突进,层内说明剩余油的分布区。

这一分类方法主要采用Vk与Tk两个参数,其原因是这两个参数对表征储层非均质性很有效,而级差(Jk)可以用来表征非均质性,但由于其数值变化较大,因而分类时不加以考虑,但在描述非均质性时应加以考虑。这一分类方法中Ⅰ类储层较均质,Ⅱ类储层非均质性中等,Ⅲ类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

3.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

储层的层间非均质性反映不同储层的非均质性差别;平面非均质性是指储层的几何形态、规模、连续性、物性及其含油性的平面变化,它是影响油藏注水开发波及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3个非均质性参数,深入探究重点单砂层的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进而预测有利的储集区带及剩余油分布有利区(表3-7)。

表3-7 州201试验区重点单砂层非均质性参数

依据变异系数与突进系数的分类,可以发现主力小层中有Ⅱ类储层3个,Ⅲ类储层一个。相邻的小层非均质性参数值相差越大,其层间非均质性越强。从计算的结果来看,州201试验区储层总体均质性较好。

如FⅠ52单砂层:渗透率变异系数(Vk)值为0.5908,渗透率突进系数(Tk)值为2.3743,渗透率极差(Jk)值为19.3408,渗透率最小值为0.0713×10-3μm2,位于肇30-30井,最大值为1.379×10-3μm2,位于肇34-27井。该单砂层Vk相对其他单砂层较小,Tk也相对较小,Jk相对较大。综合3个参数,FⅠ52单砂层均质性中等,单砂层厚度相对较大,为FⅠ油层组的主力储集层之一。

❾ 储层非均质性分级及意义

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是储层描述和表征的核心内容。储层均质性是相对的,而非均质性是绝对的。在一个测量单元内 (如岩心塞规模),由于只能把握储层的平均特性 (如测定岩心孔隙度),可以认为储层在同一测量单元内是相对均质的,但从一个测量单元到另一个测量单元,储层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如两个岩心塞之间的孔隙度差异,就是储层非均质性的表现。测量单元具有规模和层次性,储层非均质性也具有规模和层次性。一个级别的非均质规模包含若干低一级的测量单元 (如小层单元包括若干个岩心测量单元)。

1. 储层非均质性分级

图8-1 Pettijohn的储层非均质性划分 (以河流沉积储层为例)

储层非均质性分级方案很多,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考虑非均质性的规模、成因及对流体流动的影响程度等几个方面,其中非均质性规模是划分的主要依据。Pettijohn等人建立了比较实用的非均质性分级系统 (图8-1) (Pettijohn et al.,1973)。该分级系统得到了一个储层非均质性规模由大到小的谱系图。每个级别的非均质性在油田评价和开发阶段都可逐渐被认识和定量评价。在形成储层非均质性规模的地质作用中,构造作用比沉积作用更重要,如断层可以把连续的砂体断开。在一个没有被断层切割的储层成因单元内,渗透性砂体的边界是通常与沉积微相相一致,即与成因单元的边界相一致。在某些类型的成因单元中,渗透率呈带状分布的模式,而且在成因单元内部还具有与沉积环境和成岩过程有关的具有特定形态和分布的渗流隔夹层。在一个成因单元内部指定的渗透率带中,可见到不同类型的沉积构造。缩小比例,就可以认识到有关孔隙类型和孔隙相互连通的微观非均质性。非均质性的另一种类型是开启和封闭的裂缝,它们很难定量描述的。由此,Weber给出了按成因和规模划分的非均质性系统 (图8-2)。这个简单的分类系统能够满足讨论整个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如果在油田开发高含水期要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则需要在现阶段认识的储层非均质性级别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出次一级非均质性。

2. 各级储层非均质性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

由于储层非均质的多层次性,很难概括出某一层次非均质性对采收率的影响。确实在某一些实例中,分散的低渗透夹层或交错层理对采收率的影响很小。但是,在大部分采油过程中,特别是EOR (提高采收率) 中,储层非均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表8-1中已列出了各级非均质性对采收率的影响。断层的形态和成因单元的边界状态对储层的连续性和波及系数的影响至关重要。渗透性层段和各成因单元内部或之间的夹层是影响垂向波及体积系数的主要因素。开启裂缝对平面波及体积系数和垂向波及体积系数都有很大影响,但对前者更为重要。

图8-2 Weber的储层非均质划分

表8-1 储层非均质性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

注:×表示影响大;(×) 表示影响小。

在注入水波及范围内剩余油、残余油饱和度的分布及驱油效率主要受较小规模的非均质性控制。

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形成了剩余油分布的不均一性 (图8-3),从而出现了 “不连通型”、“绕流型 (未波及型)” 及“水或气驱替后的残余油” 等剩余油类型。显然,“不连通型”、“绕流型 (未波及型)” 是断层、成因单元边界及成因单元内部渗透率分布不均匀有关,而 “水或气驱替后的残余油”更多地受控于储层孔隙结构等微观非均质性。因此,要正确地分析剩余油的分布,必须建立一个精细油藏地质模型。

图8-3 不同规模级别的剩余油类型及控制因素

阅读全文

与地理非均质地区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6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