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如何教会学生运用地理图表

如何教会学生运用地理图表

发布时间:2022-10-01 02:05:39

Ⅰ 怎样培养学生阅读地图,使用地图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可见在中学地理教学汇中,地图的合理运用是多么重要。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工具。甚至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无法学习地理。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高中地理课本中地图的类型和地图的呈现方式各种各样,涵盖的知识面很广。培养高中学生的读图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也进入了中学课堂,丰富了中学教育的手段。多媒体在中学地理课堂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地理教学水平,在培养中学生读图能力方面更是发挥了极大作用。一、中学生读图能力现状在广大中学,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最大的障碍是地理图表的读取,不少学生认为地理图表中示意图、区域定位图的难度更大一些。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学生很少使用地图,只有少数学生能较多地使用地图进行学习。导致学生读图能力差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重理轻文的思想钳制又有教育体制的影响,导致地理教学得不到学生的普遍重视。学生读图培养一直处于极度低迷的状态,学生的读图能力很差。加上注重抽象思维而弱化了形象思维,进入中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受到极大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却被忽视。这一切都影响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读图能力在学习地理知识中很重要,学生读图能力又不理想,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读图能力。一、培养读图能力,读图意识是前提地理教师在上地理课的时候,要向学生强调读图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读图的意义。让学生明白阅读教材和阅读地图同样重要,读图是学习地理的前提。让学生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确定地图的类型及范围等内容。学会观察地图图像,多角度地分析图像,找出事物之间的规律。甚至可以把一些空白地图发给学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地图上表现出来,让图植根于学生的脑海,增强他们的读图意识。二、培养读图能力,发散思维是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一图多读,不能就某一个知识点读图,这样才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最终强化读图能力。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不一样,它有相互联系的内在特征。利用地图可以把这些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懂得一图多思、一图多用。引导中学生积极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异同,探究它们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很好地培养读图能力。例如在分析中国各地区地貌的时候,教师可以以某一典型地形特征为重点,让学生形成对比思维,引导学生思考的地理信息。三、培养读图能力,绘制地理是重心中学地理课堂,绘制地图既是有段,又是目的。“绘制图表”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素质。要求学生能够对见过的地图进行模仿、记忆、想象,同时做到眼、手、脑并用。在“经度和纬度”的学习内容中,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出重要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通过绘制,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了绘制地图,那么对地图�熟悉程度就上升了一个层次,达到了熟记地图的目的,达到了阅读地图的目的。四、培养读图能力,图文互换是提升图文互换是重要的地理学习能力,主要是文字、数据、表格与地理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通过相互的变换可以很好地培养中学生的读图能力,如针对生态、资源、农业、商业、工业发展等方面内容,通过图文变换提高读图能力和熟记能力。图形转化为文字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识记能力;文字转化为图形需要良好的绘画基础和丰富的想象力。五、培养读图能力,小组合作不可或缺小组合作是很好的教学模式,教育发展到今天,很多教师在完善教学模式时,都会选择小组合作模式。在高中地理读图能力训练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这样可以形成地理教师和高中生、高中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培养读图能力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发表对地图的理解,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也愿意听听别人的意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读图是一种有益的事情,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地图的兴趣,最终达到使学生用于、敢于、乐于、读图的目标,进而有效提高地理读图教学效率。六、培养读图能力,多媒体如虎添翼当今社会,信息发达,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极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以其信息量大,形式多种多样,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在中学地理课堂,要想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多媒体不可或缺。多媒体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图文并茂、音色并举地展示地图信息,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读图兴趣和能力。总之,读图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教会学生展图、说图、析图、绘图、填图。读图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让高中学生将零碎的地理知识有机串联起来,形成形象的知识网络,而且不同类型的地图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感性知识,促进各种知识之间的相互迁移,从而灵活地分析地理问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与广阔性。地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Ⅱ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地理识图能力

初中地理其实并不难,学好地理首先要会看图,邦德华纳老师总结了一些地理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参考看看。
1.地理图册抱着睡,没事默画地图。相信大家都人手一本地理图册吧,毕竟是学习地理科目必备的武器。
2.把地理图册逐字阅读一遍,边看边做笔记。图册上的所有图都要看,包括图片旁边的文字也要认真通读,比如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等都要看,这些将来都是你答题时的要点。

如果有看不懂的一定要标注出来,找时间集中问老师,千万不能搁置不管。掌握图名、读图例、读正图的顺序,通过整体读图实现相关的地图信息的提取。学生一定要掌握多种读图方法如空间顺序法(如气温、人口分布图等等)、逻辑顺序法(如气候形成示意图)、时间顺序法(如产量增产图)等等。这些读图的方法应渗透于地图本身蕴含内容的挖掘之中。
你也可以把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贴到床头,睡前醒后都看一遍,这样中国的疆域和区划以及地形、温度带分布等知识心里就有谱了,世界七大洲四大洋也印在脑子里了。

背会了,就拿张白纸,自己默画地图,脑海里回想着这些地方的山川河流、人口、城市等。之后不管题目考你什么,你脑子里都能想起相关内容,分自然全得了。

Ⅲ 如何运用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地图对地理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是个地理爱好者,就个人认为,能够把地图看懂看透,学习地理其实超简单和有趣!书本讲的我认为都是学习方法,平时记在心上,再带到地图中去理解,你会有更深层次的领悟,而且你会永远记在心里不会轻忘记,不需死记硬背,学习异常轻松,我当年就是喜欢看地图,老师讲课,我看地图,书都不用看的,地理学起来好轻松,不用复习不用预习,考试都是前几名,我觉得这是种学习方法,就这样兴趣就培养起来了,我想你也会爱上地理的!

Ⅳ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非常重要,是学生学好地理课的重要因素。地图在地理课本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图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和覆盖面;无论是在课本中所占篇幅,还是考试试题的切入口看,地图占有突出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在初中地理课本中地图的类型和地图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涵盖的内容也很多。通过对地图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地图教学也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化繁为简。笔者结合自己的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来与大家交流。
一、掌握读图程序,培养读图技能
读图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确定地图的类型、范围等内容。对地图图像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提炼出地理事物的规律、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准确把握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地图教学过程中,要把读图贯穿始终,把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使学生牢固树立地理空间概念。教师最好能把一些空白地图发给学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地图上表现出来,加强检查与督促,使图植根于学生的脑海,有利于学生准确快速地储存和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
二、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归纳性思维
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集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每一副图都可以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对同一地图要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例如:“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这副图我们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和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但把它作为世界聚落的分布也是完全可以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这一副图上也可以归纳出世界人口的和世界聚落的分布密集区。
三、绘制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绘制图表”要求学生能够模仿、记忆、想象,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降水和降水分布”的活动内容中,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出某地降水柱状图。通过学生的绘制,确实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既注意规律性又注意特殊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地图反映的是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相对位置、空间结构等。有时需要将其中某些组成成分分割开来,以突出某一空间或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在读图时要求学生不能只了解一副图的概貌,还须对图中局部地区、个别地理事物有所认识、分析、了解。
五、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化繁为简,提升教学效果
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图采取不同的方法,掌握不同的技巧。如政区图、地形图,最好能结合空白轮廓图,边学边练,循序渐进,先掌握主要的高原、平原、山脉、河流、岛屿、主要国家和首都、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同时,熟练运用一些模式图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比如,“全球海陆分布简图”、“我国主要地形分布简图”。能够熟练并快速地绘制这些简图去分析遇到的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张冠李戴。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提高了学习质量。例如,讲解中国地形分布、黄河和长江等大江大河等内容时,用边讲边绘板图的方式,将诸多的知识汇总到一张简略的板图上,不但便于记忆,还在记忆过程中强化了联想,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六、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对地理课本中出现的一些示意图,学生难以理解的可通过演示。如在讲解地球自转、公转产生的意义时可转动地球仪或围绕讲台转动,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十分直观具体。此外,读示意图、剖面图要注重概念、原理与规律。此类图像旨在用直观、形象、简洁的图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演变规律及产生的原因,是用来解释地理教学中“为什么这样?” 的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注意采用观察法、分解法、动态法等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有关地理概念的关键点或要素,并加以识别、理解,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深刻、准确理解图像所表达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及规律。
七、注重师生互动
学习地理,地理教师更多地要去思考如何以生为本,展开师生双边活动。把讲新课读地图读课文做练习融为一体,对于块状特征突出的政区图湖泊图等我们可以裁剪地图,采取以技能带知识,以活动带技能的方法可以将知识与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效地促进知识与能力的转换。例如,在中亚政区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对这五国位置比较生疏,于是用一张白纸套画一副亚洲政区空白图,海洋部分着蓝色。五国形状另外硬纸按照比例裁剪,课堂上让学生把五国拼贴到相应位置去。在教学“中国行政区划”一节内容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硬纸片裁剪制作特殊的省级行政单位,并涂上不同的颜色加以识别。凡此种种,均已取得不错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愿我们都能够以次作为教学指导思想,以真正的素质教育为己任,保证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会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养成从地图上获得信息的习惯。通过阅读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Ⅳ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

学习初中地理时我们知道地图很难懂,读图 方法 需要良好的指导。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任何学科都需要有技巧的学习。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一)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可问题是在课堂上,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挺浓,但成绩却提高不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当今学生读图能力弱的原因

1.对地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通过与很多学生的交谈以及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学生对地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地图在地理学习中重要性的了解,总以为考试来临之前,拿本书,临时抱佛脚,就会万事大吉,不大注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读图能力不足

也有一些学生,认识到了读图的重要性,在地理学习中也注意认真仔细读图,但是对读图的步骤缺乏一定的了解,不会读图,更别说理解地图的整体含义。

二、针对读图问题采取的 措施

1.强调地图的重要性

在每节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读图能力的重要性,并通过举实例来分析论证。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找一些地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让他们结合自身的 经验 ,谈谈读图能力的培养过程和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读图热情。

2.创设良好的地理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形成良好的读图习惯的重要保证,学习地理离不开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比如,在平时的课堂中,时不时有意无意地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地理地图的图片,用直观、形象、易于接受、便于记忆的图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也可以做一些地理游戏,用地理地图做道具,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很快地培养读图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教室中等合适的位置悬挂地理展示图片,让学生时刻能感受到地理图片的存在,潜移默化中,联想到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等地的风土人情、政治制度、民风民俗。

3.图文并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文字与图片紧密结合,对于重点图片要逐步引导,让学生学会读图、析图,从而一步一步地画图。在画图的过程中深刻地记忆图片所要表达和反映的信息。例如,在教授“34个省级行政区”这一章节时,教材上只有几个文字,没有形象的图片加以引导,图片却安排在 八年级 上册第七页了,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一章节时,要充分利用这幅图,在学生看图、读图、析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记忆,从而使学生理解地理,掌握地理知识。

4.指导学生读图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光靠给予学生大量知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是要教会他们读图的技巧。尤其是在学习地理图表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表,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地理事物,在观察地理事物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要有科学的引导方法,在逐步引导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地理事物的各自特征、分布规律、分布的时间顺序、地域顺序、逻辑顺序等来读图。

(3)由浅入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制作一些图片,分步展示,逐步指导。

(4)要教会学生读图的步骤:首先看清楚图片的名称,了解这幅图片的意义;其次,看清楚图片的比例尺,读懂图片的注记,知道图片的表现方法;最后,根据需要有重点地读图。总之,使学生学会读图技巧,就好比教会学生生存的技能。

5.以图导图,以图导练

在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上,要注重以图导图,注意各个地理地图之间的联系,在平时的授课中,要紧密地结合每一幅图片,引导出另一幅图片,使学生心中有“图”。例如,在我国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当中,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区。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行政区都有相应的坐落位置。在讲区域划分时,可以把我国的行政区配套上去,在联系中学会地理知识。

另外,要以图导练,在平时的课堂作业中,给学生布置一些地理地图方面的作业,在课下让学生自主读图、看图、析图、懂图,从而使学生在地理地图的学习中慢慢尝到甜头,逐步提高对地理地图学习的热情。

三、评价与 反思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笔者自己的亲身体验,可以看到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点。有的学生,在地理课堂的开始,根本不知道“地理三要素”是什么,更别提自己去读图。很多学生都有读图的愿望和热情,但苦于能力有限,一直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加引导,逐步培养,加强学生对地理地图重要性的认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图文并茂的教学中,指导学生的读图技巧,以图导图,以图导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二)
纵观现在初中地理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革,在原有的文字叙述之上,加上了很多的图表。这一改革表明在初中的教学中应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图表是地理这门学科的第二语言。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图可以作为一个媒介帮助我们理解初中地理知识。这包括世界的各大洲、各大洋的地理特征以及人口、交通、资源等情况。但是很多学生因为缺乏读图能力,图表的展示不仅不能够给他们带来帮助,反而理解地图成为他们的负担和压力,导致他们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 总结 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对解决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一、循序渐进

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训练、循序渐进的过程。地图,对于刚刚触及初中地理知识的学生而言不易理解,对于专业地图(比如等高线图)理解更为吃力。所以读图能力的培养,应该循序渐进,对读图能力的训练应当贯穿于每一节地理课堂当中,有耐心地从基础开始教学。在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中最基本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地图“三要素”。即地图比例尺、方向坐标以及图例。

在教学中学生清楚扎实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的基础后,方能继续深入地理解地图的内涵。在这一基本训练之上,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学生提高对地图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分清地图的类型。这其中包括地图、地理原理图、剖面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各种类型,经常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通过这种经常性的训练,使学生慢慢地就能够区别每种地图不同的特点、性质以及各自不同的读图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二、引导看图

初中生对于图表有陌生感,很多学生拿到图表之后甚至不知道从何入手,图表繁杂的表现形式和数字经常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这是初中生普看图的通病。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图。比如教导学生在拿到地图的时候先看图表名称,了解图表所要展示的内容。在这基础之上,利用地图三要素找到图表中重要的地理事物,明确他们的性质和概念,对他们进行分类。再结合所学知识把图表中的事物所表达的信息进行文字化概括,最后依靠文字进行分析判断。通过这种教学训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让学生面对地图的时候不再感觉到无所适从,让其明白了自己拿到地图后,该干什么,该想什么,该做什么。

三、培养感情

由于读图的复杂性,很多学生对此感到压力很大。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图表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所起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世界地图》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感觉记忆各个大洲、大洋的轮廓十分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增加这节课的趣味性,可以展开一个绘画竞赛,主题就是描绘各大洲大洋的形状,并要展开丰富联想,利用大洲大洋的轮廓再进行创作性的绘画。比如中国的疆域轮廓可以指引学生记忆成一只大公鸡,或是一个穿着纱裙的美少女战士。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就会对这一知识点产生深刻的记忆,有助于学生利用世界地形地貌分析各大洲出现的各种地理现象的原因。

四、贯穿教学

对于读图能力训练并不能脱离课堂,只要求学生一味地自我理解。教师应当把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作为教学内容中的重要部分,贯穿于课堂教学当中。

一方面通过图表的展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理解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做到图文并茂,将地理知识转化成形象的地理第二语言。

例如教师在讲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一课时,在介绍当地地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先展示一部分当地居民生活的真实图片或视频,以及当地的自然景观和地貌图片,给学生一个形象化的认识,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起学生对这一地区的兴趣。之后将这一地区的自然山川景观图片抽象化,向学生展示地形图和农牧业分布图等地理情况,这时候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结合书本知识,讲解图片的内容。这样的 教学方法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五、补充训练

在课堂教学和平时训练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影响读图、识图能力。教师不能对这部分学生丧失耐心,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在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读图能力补充训练。比如和他们一起用趣味形象的生动的图形记忆法来区分各大洲、大洋的轮廓;进行一系列的填图训练,或是裁剪一些简易地图。

总之,地图作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小视。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单纯的背诵地理知识以应付考试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既不利于学生地理学习,无法激发起学生兴趣,又不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教师必须重视地理图表的教学,根据本班同学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Ⅵ 地理课上如何教学生利用地图

一、识读地图——看图例和注记,懂含义,找分布 我们现在采用的中学地理教材、教学挂图及地图册中有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它们大多是用象征符号表示的,如点状符号表示矿产、城市、作物、工业部门等,线状符号表示洲界、国界、交通、河流、风向、海洋等直线等,面状符号表示地形区、气候类型、自然带、温度带、工业区、经济带等。在识别这些符号系统时,首先要看图中的图例说明,弄懂每个含义的性质和数量特征的差别,然后要注意其空间位置、轮廓、范围和方向及所在地的地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分析地图中的理性知识打下良好基础。比如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地图册》第10页的《主要工业区分析图》,是用点状表示工业中心,面状表示工业基地。在阅读地图时,首先要看地图所给的图例,然后再根据图例去阅读地图。图中点状的表示主要工业中心城市如沈阳、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广州、深圳等的位置,图中特别注明我国四个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图时,可以先指导学生看图例,然后根据所给的图例去阅读地图,最后看看图中工业中心分布疏密状况,回归到课本内容所要说明——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发展的差异: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工业中心分布密集,全国四个主要工业基地都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绶慢,工业中心分布比较稀疏。 二、分析地图——掌握不同类型地图的分析方法 一是综合性地图。要采用层层要素分离法。综合性地图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要素综合地表示在一幅地图中,具有内容复杂、不容易分析的特点。这种地图常见在某区域地图中,对待这样的地图应首先自然,再是经济,最后是人文要素,依次分析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农作物、矿产、旅游、交通线、城市。这种层层要素分离法,有利于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把握区域的整体特征。如对八年级《地理》上册第93页的《西北地区》的教学分析:首先,地理位置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草原广布,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全国海拔最低的艾尔湖(-155米)位居这里,主要有塔里木河、黄河的中上河段流经这里。其次,这里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则以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为主,产品有肉、奶、皮、小麦、玉米、棉花、瓜果等,其中新疆的哈密瓜和吐鲁番的葡萄最为着名。矿产资源丰富,有稀土矿、优质煤、石油、镍等。再次,交通主要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这里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途经之地;现代有一条“亚欧大陆桥”大铁路经过这里,并且一直通到西欧地区,使得我国同欧洲国家交通联系更为便捷。最后,工业有毛纺织工业、畜产品加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和石油工业等。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西北地区社会发展比较落后,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北地区的不少建设工程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比如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中心城市和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交通运输和通信设施的改善,新疆长绒棉、优质瓜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的扩大等。为了西北地区的发展,国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给予很大的支持。西北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是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等温线、等深线、等降水量线等内容图,要分析等值线的疏密,延伸方向,形状的凹凸,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地点和区域,进而分析其分布等特征和空间递变趋势,从而进一步综合分析形成的原因。例如七年级上册《地理》中的第62页和第63页《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分析过程是:1月份北半球在北美和西欧大陆等温线密集且向南突出,海洋等温线向北突出,在中西部出现-40℃的极端低温区域,南北温差达到60℃以上,说明北半球在海陆分布和地形的影响下,以大气环流为主导因素;而南半球等温线大致平行于纬线,这说明南半球以太阳辐射为主导因素。7月份的等温线北半球分布稀疏,大致与纬线平行,同时南半球仍以平行于纬线为主,说明太阳辐射成为控制南北半球的主导因素。通过对1月、7月份等温线图分析了解到: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表面均匀、等温线变化小;北半球地面和大气状况复杂,所以等温线变化大。 三是专题要素分布图。包括由各种点状符号构成的矿产、城市、旅游点、工业中心图,也包括各种面状图等构成的地形图、气候类型图、人口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和资源分布图等。对于点状符号图,不但要在阅读完每个符号所在的地点的分布和性质的基础上,分析各个点地理事物的稠密区、稀疏区的位置和范围的差异,而且要概括出某个要素的空间递变的趋势。比如,我国矿产资源中煤、铁、石油主要在北方,而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空间配置不协调就造成北煤南运,给交通带来很大的压力。而对面状图要分析各种符号的分布范围,通过对比,归纳出同类符号在一定区域的分布规律。例如,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部沿海地带,北纬40°~60°之间。再如,世界小麦带主要分布在温暖湿润的温带地区,而世界玉米带主要分布在美国中部,中国的东北、华北平原,欧洲南部平原,从而说明玉米带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的亚热带,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三、培养学生填图、绘图能力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填图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填图可以检验学生的地理知识,对学生识图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绘制有关的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绘图技巧。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可以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疏漏、错误和不扎实之处,及时补救,巩固学习成果。在历年的地理高考中,多数题目都与地图知识有关。

Ⅶ 如何加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

如何加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惠阳中山中学姚永振
内容提要:纵观近几年广东省地理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的试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读图分析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如07、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考试(广东卷)的 地理试题中图表题占整张卷的篇幅也很大,因此对于学生能正确读图、从图表获取有效信息、
分析图表数据、运用图表分析地理现象及其规律的能力,是近年来高考对学生提出的新型要 求,这也是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要求。
关键词:养成用图习惯,强化图表的转换; 夯实基础,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一、养成用图习惯,强化图表的应用
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中几乎题题都配有图,这就要求考生要有很强的读图分析能力,
才能比较顺利地解题。因此我认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
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对图与图、文与图之间的转换能力,是提高地理的成绩的一个关键措施。 (一)养成良好读图习惯,重点训练读图与绘图
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建立空间概念和发展形象思
维都需要以图像作为主要媒介。运用地理图像是地理学习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地理教学活动
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可以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
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以更直观、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所以教师应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重点引导他们如何阅读表图和分析地表,我认为 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示地图和多板简图,让学生熟悉地图,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
多在学生面前展示地理挂图和课本上插图,同时更要在黑板上板地理简图,这时教师可让学
生自己在挂图上或板图上描述出某些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然后教师再进行订正巧,这样一 来通过学生的思考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是教师要善于说图,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都会对地理挂图或板图应进行细致地讲解。
而我认为讲解图应先总整体后具体,先简单后复杂。然后教师再对应板图一一讲解,当然最
后我们出示一些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训练,教师要及时进行点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 如何分析图表题,总结出解题的方法和规律。
三是学生要动手绘图,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动手一遍”。当学生脑海中对某些图有一
定了解之后,可以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出一些的图表,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绘图,进行相
互比较,让学生找出自己绘得不足之处,教师再进点评,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对各种知识更加稳固地掌握。比如在讲“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和自然带”时,先要让学生亲
自动手绘出“理想大陆轮廓图”,包括几条分界线(赤道、南北回归线、极圈以及两侧海洋)。
然后写出相对应的气候带,最后标出相对应的自然带等,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
的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当试题中出现某个区域时在学生脑海中可以浮现出该地区
的大致的气候类型或者自然带了。力求每位同学都听得懂、学得会、记得牢,让学生学习起
来要有成功的感觉,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取基本图表信息,解开交织地理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通过板图、板图表等直观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因为教
师在板图、板图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紧跟着教师活动的。另一方面,讲求运用语言的方
法,通过讲述、启发等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当学生的分析能力较强时,独立思考的能
力也随之加强。再者,要求学生摸透一些基本图、常用图的信息,如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
条经线、五条纬线);找出这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
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
那些交织在经纬网上的地理知识自然就会很清晰地浮现在学生脑海中了。这样坚持一段时间,
学生就逐渐地拥有“脑”中有“图”,“心”中有“理”的能力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而是无数幅有趣的图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夯实基础,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前苏联着名教育家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更经济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地图使人很容易了解许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须
用许多篇幅来叙述,但完全得不到充分效果的东西。”地理图表它是地理知识、地理智能和地
理技能的综合体现。所以考查地理图表是地理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地理思维能力的体现,因此
地理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考试的成败。但是任何一种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地理
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时间的问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一边学知识,一边培养,所谓万丈高楼平
地起——基础是关键。建立扎实的基本地理知识是促进能力的根本。俗话说“无知便无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只追求进度,而是要稳扎稳打,注重立足课本、夯实基础,高 度重视图表的判读、分析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到位。我主要做以下两点:
(一)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训练是快速提高学生的
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平时教学和练习中教师要精心选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 强化训练。
尤其是高质量图表题,试题可以是一些往年的高考题,也可以是根据学生实际情
况而编写的试题。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在做题、析题、纠错,来回顾常见的各种解题方法,通过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我也鼓励学生
自已找一些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收集成例题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者错题集。
(二)是指导学生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转
化,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去辨析和认识与人类生存或环境相关的具体问题。力求使学生在原有
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的提升,要求学生对知识要点充分理解透彻甚至要做到举一反三
的地步,同时我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是地理高考试题的主旋律,要指
导考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以及正确的思维方法,加以思考和辨析。这样既可以
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可以扩大考生的视野,同时更能促进其地理思维能力的提高。我常对于
当前一些热点事件为材料我让学生讨论并共同设计成图表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当
前能源问题的学习,我通过和学生共同搜集我国能源的生产情况和消费情况以及世界石油分
布状况等材料。然后分析我国能源(石油)紧缺的原因和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在采取各
种措施时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应该如何解决等等?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辩论,教师需要的只
是点评、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同类问题的相似的思考角度,构建思维模式,来培养和训练 地理思维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我非常重视对学生阅读图表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学起地理
来比较轻松,同时成绩也比较理想。作为教师要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同时也培养
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做起题来胸有成竹,是突破地理高考高分的瓶颈。如何加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惠阳中山中学姚永振
内容提要:纵观近几年广东省地理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的试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读图分析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如07、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考试(广东卷)的 地理试题中图表题占整张卷的篇幅也很大,因此对于学生能正确读图、从图表获取有效信息、
分析图表数据、运用图表分析地理现象及其规律的能力,是近年来高考对学生提出的新型要 求,这也是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要求。
关键词:养成用图习惯,强化图表的转换; 夯实基础,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一、养成用图习惯,强化图表的应用
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中几乎题题都配有图,这就要求考生要有很强的读图分析能力,
才能比较顺利地解题。因此我认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
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对图与图、文与图之间的转换能力,是提高地理的成绩的一个关键措施。 (一)养成良好读图习惯,重点训练读图与绘图
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建立空间概念和发展形象思
维都需要以图像作为主要媒介。运用地理图像是地理学习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地理教学活动
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可以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
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以更直观、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所以教师应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重点引导他们如何阅读表图和分析地表,我认为 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示地图和多板简图,让学生熟悉地图,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
多在学生面前展示地理挂图和课本上插图,同时更要在黑板上板地理简图,这时教师可让学
生自己在挂图上或板图上描述出某些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然后教师再进行订正巧,这样一 来通过学生的思考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是教师要善于说图,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都会对地理挂图或板图应进行细致地讲解。
而我认为讲解图应先总整体后具体,先简单后复杂。然后教师再对应板图一一讲解,当然最
后我们出示一些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训练,教师要及时进行点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 如何分析图表题,总结出解题的方法和规律。
三是学生要动手绘图,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动手一遍”。当学生脑海中对某些图有一
定了解之后,可以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出一些的图表,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绘图,进行相
互比较,让学生找出自己绘得不足之处,教师再进点评,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对各种知识更加稳固地掌握。比如在讲“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和自然带”时,先要让学生亲
自动手绘出“理想大陆轮廓图”,包括几条分界线(赤道、南北回归线、极圈以及两侧海洋)。
然后写出相对应的气候带,最后标出相对应的自然带等,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
的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当试题中出现某个区域时在学生脑海中可以浮现出该地区
的大致的气候类型或者自然带了。力求每位同学都听得懂、学得会、记得牢,让学生学习起
来要有成功的感觉,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取基本图表信息,解开交织地理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通过板图、板图表等直观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因为教
师在板图、板图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紧跟着教师活动的。另一方面,讲求运用语言的方
法,通过讲述、启发等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当学生的分析能力较强时,独立思考的能
力也随之加强。再者,要求学生摸透一些基本图、常用图的信息,如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
条经线、五条纬线);找出这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
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
那些交织在经纬网上的地理知识自然就会很清晰地浮现在学生脑海中了。这样坚持一段时间,
学生就逐渐地拥有“脑”中有“图”,“心”中有“理”的能力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而是无数幅有趣的图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夯实基础,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前苏联着名教育家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更经济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地图使人很容易了解许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须
用许多篇幅来叙述,但完全得不到充分效果的东西。”地理图表它是地理知识、地理智能和地
理技能的综合体现。所以考查地理图表是地理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地理思维能力的体现,因此
地理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考试的成败。但是任何一种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地理
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时间的问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一边学知识,一边培养,所谓万丈高楼平
地起——基础是关键。建立扎实的基本地理知识是促进能力的根本。俗话说“无知便无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只追求进度,而是要稳扎稳打,注重立足课本、夯实基础,高 度重视图表的判读、分析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到位。我主要做以下两点:
(一)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训练是快速提高学生的
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平时教学和练习中教师要精心选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 强化训练。
尤其是高质量图表题,试题可以是一些往年的高考题,也可以是根据学生实际情
况而编写的试题。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在做题、析题、纠错,来回顾常见的各种解题方法,通过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我也鼓励学生
自已找一些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收集成例题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者错题集。
(二)是指导学生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转
化,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去辨析和认识与人类生存或环境相关的具体问题。力求使学生在原有
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的提升,要求学生对知识要点充分理解透彻甚至要做到举一反三
的地步,同时我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是地理高考试题的主旋律,要指
导考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以及正确的思维方法,加以思考和辨析。这样既可以
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可以扩大考生的视野,同时更能促进其地理思维能力的提高。我常对于
当前一些热点事件为材料我让学生讨论并共同设计成图表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当
前能源问题的学习,我通过和学生共同搜集我国能源的生产情况和消费情况以及世界石油分
布状况等材料。然后分析我国能源(石油)紧缺的原因和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在采取各
种措施时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应该如何解决等等?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辩论,教师需要的只
是点评、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同类问题的相似的思考角度,构建思维模式,来培养和训练 地理思维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我非常重视对学生阅读图表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学起地理
来比较轻松,同时成绩也比较理想。作为教师要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同时也培养
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做起题来胸有成竹,是突破地理高考高分的瓶颈。

Ⅷ 如何用好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示”法

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它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具。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得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地图教学?,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地图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地图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在学习地理课以前,学生对地图有一些的认识和了解。七年级学生对地图很好奇,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很快消失了。老师要引导他们,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因此老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在讲地图时老师注意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读图知识讨论如何看地图,学生发言很积极,各抒己见;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指出不足,讲解地图和一般图画的区别,适时提出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注记三个基本要素,并逐一讲解,打好基础。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郊游,促使学生把地图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地图对我们生活的实用性,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把地图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也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应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没有成就感的兴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
二.教会学生读地图的方法,会读不同类型的地图
学生面对一幅地图,到底怎样去读?首先要使学生熟悉地图的图例。地图图例是千变万化的地理事物的图形符号,它表示的是各种地理事物。学生只有掌握了图例符号,才能识别各种地理事物。图例符号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界线符号(如洲界、国界、未定国界、地区界、省界等)、自然地理要素符号(如河流、湖泊、山峰等)、人文地理要素符号(如公路、铁路、航线、水库等)、矿产符号、专题地图的符号(如工业图、农业图等图上的符号)、常见天气符号等。因此应教会学生养成读图先读图例的习惯。其次读图时要注意地图的图名,从而确定地图的类型。根据地图的类型,对地理图像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取相关的地理信息, 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图,阅读方法和技巧是有区别的。常见地图的类型大致分为:
1. 地理图表
地理图表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地理教学的直接教具,是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好工具。它能反映地理事物发展和分布的规律性。阅读时,不能只停留在表层的地理信息上,更重要的是从表层的信息获取其内在的联系,找出其规律性。
2. 等值线图
等值线图是反映地理现象、数量分布情况的地图。阅读时,通过观察图上的数据幅度,看疏密情况,看等值线封闭与否,等值线的走向特点。如看等温线图→读出气温约度→各地温差大小→高(低)温中心→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看等降水量图→读出降水量约数→各地降水量大小→多雨(干旱)中心→分析影响降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 3. 地理分布图 地理分布图所占比重较大,运用较广。对于不同类型的地理分布图,应确定其观察和分析的重点。如看地形图,应重点看地势特点,重要地形单元及其分布以及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如对于某区域的海陆位置,应重点让学生辨认和评析该区域所濒临的海洋、距海远近、位于
大陆的相对位置等。对于某区域的纬度,应着重让学生观察该区域所跨的纬度范围,辨认该区域与特殊纬线的空间关系。
4. 地理示意图
地理示意图旨在用简单形象的图来说明地理事物的确本质属性,演变规律及产生的原因。因此看这类图时,应重点注意各地理要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
三. 教学地图时应提出明确的要求,所提出要求要从简单到复杂,
注意运用从分解到综合的认知规律,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教学中使用的挂图不应该太复杂,内容不要太多,应简单明了,主题突出。读图时一次不宜提出较多的观察目标,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毕竟有限,在太复杂的地图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干扰因素多,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观察的主要目标,同时,过于复杂的地图,过多的读图目标,也增加了读图难度,容易挫伤学生阅读地图的积极性,教学层次不明显,讲解问题的思路也不清晰。如果讲解的问题较复杂,可用几张内容单一的地图,观察后再逐次叠加综合,以判断不同地理事物的关系。如通过地图分析世界耕地的分布时,可先展示耕地分布图,利用幻灯投影叠加五带分布图,得出:耕地多分布于降水多的湿润地区;投影地形图得出:耕地多分布于平原地区。逐一观察后,再总结出耕地分布的特点。对于一个复杂的地图分解为几个简单明了的地图来观察,学生要读的地理事物突出,有利于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分析问题,也利于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问题。这样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解决。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习能力。地图是平面的,展示地表平面信息较容易,也易于阅读。对于地表的立体事物展示较困难,也较复杂,如山地、高原等地形;山高、海深的程度,除了运用符号文字外还要用色彩色调来表达。给学生学习这些知识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不能不加以注意。如读地形图时可以先提问分层设色地图是如何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的,山地、高原、平原地形特点及平原、高原、山地在图中对应什么颜色。然后提出世界最长的山系是什么?世界最大的高原是什么?最大的平原地什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一一找出。然后可以归纳南美洲的地形特点。从而在头脑中浮现出知识点与地图相互关联的一幅地图。
建立知识点和地图之间牢固的关系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地理课上不断提出一些地理事物让学生在地图上标出,反复练习,不断得复习巩固,加深印象,知识点与地图的联系才能巩固。
四. 要注意地图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比较,综合分析地理问题 地理事物和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它们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因此在分析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才能正确认识,把握其实质。反映在地图的阅读上,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同时用几幅图来综合分析地理问题。如在学习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时,可以把这两个地区的地图进行比较:找出两大地区的位置,主要地形单元,濒临的海洋等,从而让学生得出南方和北方地区的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通过阅读我国的“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以及主要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学生不难想象出南、北方地区划分的依据。

阅读全文

与如何教会学生运用地理图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