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军事地理学的重要性
军事地理学是随着战争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历代的军事家都很重视地理环境的影响。早在中国春秋时代,着名军事家孙武就在军事名着《孙子·地形》篇中指出“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夫地形者,兵之助也”。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的问对中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和地理条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史称《隆中对》,堪称军事地理论述。明末清初顾祖禹所捶《读史方舆纪要》一书,着重阐述了历史上各要塞地域的地理形势对用兵的影响。
西方军事学家也很重视军事地理。法国的拿破仑一世曾指出要当一个胜任的参谋长,必须“熟悉军事地理”。普鲁士军事着作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一书中,把“地理要素”视为决定战斗运用的五个战略要素之一。 19世纪中叶起,欧美军事地理研究发展很快,着作甚多中国也于民国初年出版了第一部军事地理学专着《兵要地理》。
历史上许多军事家都很重视地理环境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8世纪中期,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给将军们的训词》(1747)中指出:“地理知识,对于一个将军来说,犹如步枪之对于士兵,数学之对于几何学家一样重要。他如对地理一无所知,非铸成大错不可。”
军事地理学是根据国家政治和军事战略的需要,全面地分析同战争关系密切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所构成的综合地理环境,与国防建设和军事行动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的学科。它是军事科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又称兵要地理、兵要地志、国防地理、战争地理。
军事地理学遵循军事学尤其是军事战略学、战役学的理论原则,同军事历史学、战争动员学、军制学、军队指挥学、国防经济学以及军事地形学、军事工程地质学、军事气象学、军事海洋学、军事交通运输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❷ 国防是什么意思
所谓国防,简单地说,就是为适应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需要,保卫国家领土主权,防备外敌武装侵略而采取的以军事为主体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的一切措施的总和。
❸ 国防是什么意思啊
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❹ 军事上中国地理基本常识
与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有关的地理事实、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统称。是国家和军队统帅与总参谋部以及各级司令部必须研究的内容,中国古代称“地利”。
公元前7世纪的兵书《军志》有:“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军困败。饥饱劳逸,地理为宝”。清代施永图编撰有《武备地利》一书。
中国历史上与地利相似的用语还有“地势”、“形胜”,如《 史记 ·高祖记》有:“ 秦 ,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近代,又称“武事地理”、“兵要地理”,主要是指地球表层存在的与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有关的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其空间范围相当于大气圈对流层顶至岩石圈沉积岩底部之30—35公里,有时也扩及到海洋底部、陆地深部和外层空间。
由于太阳能在地球表面和控制地球活动的内能在各处分布不均,地球表层各处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明显差异,成为对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具有不同影响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环境。探索地理环境对军事行动与国防建设相互关系规律的学科,称军事地理学。它是人类在长期武装斗争实际中认识、利用地理条件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是对军事与地理关系的规律性认识,对于科学地指导国防建设和军事行动等方面的地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我国地大物博,我国基本上涵盖了各种地形,我们有平原 ,高原,山地,海岛,等等地形。在军事上对我国提出了很严峻的要求,从发达国家来看,对于各种不同的地形来说,作战基本上分给不同的兵种,或者着军中,比如美国,两栖登陆战,和城市作战,以占领为任务一般交给海军陆战队。而类似于二战时期的大兵团机动化作战,以消灭敌军为目的的一般交给美国陆军。同时他们在获得空军和各兵种航空兵的支援,以及国民警卫队的配合,来完成作战目标。
但是对于我们国家虽然依然也有这样的兵种,军种,想海军陆战队,空降兵,和陆军战甲部队。但是如果只依靠这些部队,我们一是再局部很难形成优势兵力,二是无法向他们提供完整的武器装备(不是说我们没有,而是没钱),所以这些部队大部分一般只作为中央直辖的反应力量。小部分在各军区成为突击力量。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大军区制。也觉是说一个军区的部队在正常情况下在本军区地区驻扎,换防,训练。部队对本军区的情况可以说说是了如指掌。一旦作战就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所看到的演习中所进行的部队长途运动,集结,和作战的科目,以前基本上只有海军陆战队,空降兵,和陆军战甲部队这类似的部队,但是现在来说我国经济发展很好,部队装备水平越来越高,那些往往要还换装的部队也要参加这种训练。实际上地形对于我国军事上来说还是限制了很多。我们经济不到位是很难打破的,在这也不是一会两会能说完。
军事上中国的地理位置比较可靠,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在亚洲最东部,全国3分2的面积是高原,其余多为丘陵,利于打游记战,但对机动部队的大规模作战(如闪电战)比较不利,且位置有限,这对于依赖机动部队作战的国家是不利的因素.而且中国在南北处有长江和黄河做为天险,易守难攻,是要塞地位.但不足处是政治中心北京过于靠近大陆边缘,容易遭受严重打击,而且地理位置对机动部队作战较为有利,所以成为致命的缺憾!
❺ 国防是什么意思
国防,就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和分裂,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和发展利益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意义:
1、国防教育是培养合格党政干部人才必要环节。
国防知识是一个包容了从天文到地理,从内政到外交,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基础科学到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知识群体,内容丰富,门类齐全。而且一般来说,世界各国都重视把尖端的科学技术成果用于国防建设,把众多的优秀人才集中在国防建设岗位上。
2、国防教育对经济建设有巨大促进作用。
一方面,国防建设不能离开经济建设孤立地进行,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国防建设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基础,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寸步难行。另一方面,经济建设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国防实力作保障,经济建设的发展也是不能持久的。
3、加强国防教育、树立国防观念,是关系到国家强弱和民族兴衰的大事。
古往今来,世界上一些有主权的国家和有远见的政治家、军事家,都十分重视国防建设,重视对公民开展国防教育,认为任何一种忽视国防教育的设想都等于是一种自杀。
当代国防大致有四种类型:
1、扩张型
大国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奉行霸权主义,侵略、颠覆和渗透他国。
2、自卫型
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支持,防止外敌入侵,维护本国安全。我田的国防属千自卫型,坚持和平自主的防卫原则,永不扩张,也不容别国侵犯我国一寸土地。
3、联盟型
以结盟形式,联合他国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又分为扩张和自卫型,还可分为一元和多元联盟,前者有一个大国做盟主。
4、中立型
中小发达田家严守和平中立的田防政策,制定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子民的防御体系。如瑞士。
❻ 国防是什么意思
国防,是一门求生学问,也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国防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服务于国家利益。丘吉尔有一句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此言—语中的国防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社会的发展。
现代国防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包括武装建设、国防体制、军事科技和工业、国防工程、军事交通通信、人力动员、国防教育、国防法规诸多方面,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从最高元首到每个公民,从军事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意识形态都与之密切相关。
现代国防以军事力量为核心,还包括有关的非军事力量;它重视国家的战争潜力,特别是战时的动员效率;它还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现代军队是知识和科技密集的武装集团,强调质量建军胜过“人海战术”。和平时期国防的作用是威慑,要求不战而胜;战时国防的责任是实战,目标是胜利。
1、国防的主体:国家。
2、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 主权、统一、维护国家的安全、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3、国防的手段: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国防服役章
4、国防的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
❼ 什么是国防,其意义在哪里
国防是维护国家利益,一是要始终把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作为国防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二是要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提供一个和平稳定的内外环境。
意义:1、加强国防教育、树立国防观念,是关系到国家强弱和民族兴衰的大事。古往今来, 世界上一些有主权的国家和有远见的政治家、军事家,都十分重视国防建设,重视对公民开展国防教育,认为任何一种忽视国防教育的设想都等于是一种自杀。
在我们中国,历代有作为的统治者、教育家和军事家,同样都很重视国防建设,重视对人民的尚武卫国的思想教育,并把它视为立国安邦之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居安思危 ”、“有备无患”、“明耻教战”、“教戒为先”、“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等就是其光辉国防思想的结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培养人民的国防观念,民族精神,更有其独 到见解,他说,“所谓固国家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其道何在?精神为也。”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一个国家的国防巩固与否,不应只以“山溪之险,兵革之利”来衡量,而应看其国民的觉悟程度和精神状态如何。构筑和巩固全民牢不可破的精神防线,才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治本措施。古今中外的无数历史事实也证明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得到生存和发展,有效地防御外敌入侵,其精神防御之重要,往往并不亚于物质防御。一个国家的精神防线巩固了,在平时,可以不为外部的风吹草动所惊忧,安安稳稳搞建设,并能在国际事务中挺起腰杆做人;在战时,则能凝聚民心,万众协力,去争取战争的胜利。 国防是民族生存之盾,国防观念则是民族生存之魂。公民国防观念的强弱,关系到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党政干部更要领先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和意识。
❽ 国防的含义是什么
一、国防的含义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
国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而产生,只要世界上有国家存在,国防就会存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在不同阶级专政的国家中,国防具有不同的特征。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国防的职能是将各阶级维持在一定的“秩序”范围之内;资本主义社会,国防的职能是用军队保护和扩大商品产生与贸易,对外进行疯狂掠夺;人类历史上诞生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国防有了新的阶级内涵,其职能是确保各民族的平等生存、发展,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世界和平。
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弱,军事力量不是唯一标准,还涉及到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方方面面。尤其是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大经济的基础上的,社会诸方面已经成为一个紧密相关的有机整体,国防只有成为这个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可能具有无穷的威力。因此,我们要树立一个大国防观,将国防建设放入整个国家乃至人类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思考、规划。
现代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国防实践活动。现代国防绝非单纯的武力较量,而是在综合国力的基础上,以军事手段为主,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多种手段配合下进行的总体较量。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现代国防的主体是军事力量,但它还包括与国防相关的非军事力量,如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等。此外,它不仅依靠国家的现实实力,还依靠国家的潜力,以及将潜力转化为现实实力的能力。诸如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产能力、人口数量和质量、科技和文化水平、交通运输、通信状况、国家政策、管理能力、国际关系和国际地位等。如何充分运用本国所具有的各种条件,并在战时尽快而有效地使其转化为战争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根本体现。
(二)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一个国家想要持续发展,首要的条件是巩固国防,只有国防巩固了,政府才能集中精力制定正确的政策,才能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人民也才能安居乐业。然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一个国家的发展也离不开国际环境,世界的和平与战争、经济的繁荣与衰退,都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也也涉及到国防的方方面面,世界尤其是周边国家局势动荡,该国就得在国防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果别国武力相加,该国就必须进行国防动员,以迎接外来挑战。由此可见,现代国防作为一种国家基本行为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一种国际行为。
(三)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
国际政治、经济在现代国防上打下的烙印越来越深刻。由于各国的国家利益不同,特别是经济利益不同,因此,所制定的战略也各有千秋,再加上各国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差异,就使得现代国防呈现出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从范围上,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和全球目标。由于本国在国土之外的经济利益有限,加上自身实力不足,因此,只能将国防目标定位于最基本一个层次上,即自卫目标的国防,着眼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一些国家虽然在世界范围都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但不奉行扩张政策,或者军事实力达不到全球范围,所以,将防卫目标锁定在本国及周边区域,也就是说,区域目标国防在维护本国安全利益这个层次上再提高一步,努力为本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并扩大自卫的纵深和弹性。少数实力雄厚的国家,国家利益遍及全球,或者出于保护本国利益的目的,或者出于称霸世界的企图,将国防的目标对准世界,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消除战争危险,或进行侵略扩张,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国。
还可从内涵上对国防的目标层次进行分类。一种是基于保证国家生存、民族独立型的国防,称为生存目标;另一种是国家生存无忧,民族独立无虑,国防的目标在于争取一个适合国家发展的空间,称之为发展目标。
总的来说,国防因国家性质、制度、国力及其推行的政策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所有国防的着眼点都是捍卫和扩大国家利益。
❾ 国防是什么意思
1、国防就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恐怖分子,外敌入侵等突发事件,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含义:它是一门求生学问,也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服务于国家利益。
现代国防以军事力量为核心,还包括有关的非军事力量;它重视国家的战争潜力,特别是战时的动员效率;它还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现代军队是知识和科技密集的武装集团,强调质量建军胜过“人海战术”。战时国防的责任是实战,目标是胜利。
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国防要防备和抵抗的是“侵略”,国防要制止的是武装颠覆。
(9)国防地理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国防的国际行为主要表现在:国内与国外、国防与国际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和平与战争、国际经济繁荣与衰退都直接影响国家和国防建设;国际和周边局势动荡,国家必须在国防方面给予更多关注,一旦遭受外来威胁或外来侵犯,必须动员国防力量,迎接外来挑战。
国防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建立起了包括电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科研实验生产体系,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现代化建设和切实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从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明确提出“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这一基本指导方针之后,作为一支伟大战略力量的我国国防后备力量,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强大的国防,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❿ 军事地理学的主要内容
普通军事地理学是军事地理学的理论部分,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军事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研究的对象、任务、原则和方法,地理环境诸因素对国防建设、战略思想、军事行动影响的一般规律等。区域军事地理学和部门军事地理学是军事地理学的应用部分。
军事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地理形势、自然条件、经济因素、社会状况、交通运输、城镇要地、历史战例等。
地理形势主要包括国家或战区的位置、范围、面积,陆、海疆界的长度和自然特征及其对军事的作用和影响,该国家或战区与周边国家或战区的关系以及所处的战略地位。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貌、水文、植被和气象等因素。地貌,侧重研究有军事意义的平原、丘陵、山地、山林地的分布状况;水文,侧重研究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和海洋的分布特点、季节变化规律;植被,侧重研究植物的分布范围、类型与季节变化特点;气象,侧重研究各种气象要素的地区性、季节性的变化规律等,以及上述诸因素对作战行动、交通运输等的影响。
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各种战略资源的分布、蕴藏量和产量,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分布、技术水平及其生产能力,农业经济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农产品的生产状况国民经济结构、生产总值和人均产值,以及对军民生活物资的保障程度、战时经济动员潜力和对战争的支援能力。
社会状况主要包括社会、政治制度和对内对外政策,阶级关系,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人民对战争的态度民族的分布,风俗民情,政治倾向及其相互关系;宗教信仰及其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人口的数量、分布、男女比例、文化程度、健康水平和战时兵员的动员潜力医疗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的分布及其在战时利用的可能性,主要传染病、地方病的种类、分布、流行季节和对作战行动影响的程度。
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线和地下管道的整体布局,主要线路及其通行、输送能力;重要交通枢纽、车站、港口和机场等的吞吐能力和遭受破坏后的恢复能力;各种机车车辆、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数量和管道的长度以及这些交通工具和管道战时的生产补充能力。
城镇要地指重要居民地、军事基地、要塞、岛屿、关隘等。城镇,侧重研究其地理位置、战略战役地位、面积、人口、周围地形、交通运输、通信设施、工业生产,以及防空工事和军事设施情况;要地,侧重研究其分布状况、地理特点和军事价值、兵力部署、武器配置,以及对要地安全的保障程度。
历史战例主要包括所研究地区地理条件对历史上重要战争的影响,和交战双方在利用地理环境方面的利弊得失和经验教训。
在对上述各项内容分别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对国防建设和军事行动可能产生影响的全面评价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