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问一下秦始皇设了多少个郡
秦朝自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立秦王朝以后,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分封制,废除诸侯;行政区域管理上推行单一郡县制,立郡县,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后南并五岭以南之南越地,北取阴山以南地。疆域西自陇蜀,东至辽东,北起大漠,南抵南海。
“三十六郡”具体是哪些,由于有关记载秦朝的正史《史记》没有地理志,仅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中提及立“三十六郡”,因此引起古今许多学者的关注及研究的课题。
三十六郡的名称,始见于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三十六郡者,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此后,唐朝官修的《晋书·地理志》、宋代欧阳忞的《舆地广记》、王应麟的《通鉴地理通释》、元代方回续撰《古今考》,以及胡三省注《资治通鉴》,直至明末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重要着述,均沿用此说。
秦朝疆域示意
清代开始,有学者如陈芳绩、全祖望等,舍弃裴骃旧说,重新考据三十六郡,其基本方法,依据《史记》、《汉书》、《后汉书》以及《水经注》诸书中的史料一一考证。民国以后,王国维、谭其骧等,依据清代诸家考订的结论整理定论。大多数人基本确定33郡,其馀3郡诸家看法差别很大。
诸家所证33郡为三川、河东、陇西、北地、上郡、汉中、巴郡、蜀郡、云中、雁门、代郡、太原、上党、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邯郸、钜鹿、东郡、齐郡、琅邪、南阳、颍川、砀郡、泗水、薛郡、南郡、九江、会稽、黔中、长沙。其余3郡,观点不一,大多不以“内史”为三十六郡之一,或为鄣郡、郯郡、九原、楚郡、广阳、东海、陶郡、河间、闽中、陈郡,其中三者。
其后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南并五岭以南之南越地,置桂林、南海、象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新秦中,内地陆续析置东海、常山、济北、河内和衡山等郡。目前较为主流的学术观点认为,始皇初置三十六郡,至秦末增至五十四郡。
⑵ 秦朝行政区划的沿革
郡县的设置,早在春秋时代便已开始。秦国自商鞅变法时,扩大推行郡县制度,凡侵略所得的土地,大者置郡,小者置县,及至消灭六国,六国的城邑土地皆置为郡县。
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丞相王绾曾提议恢复封建,要求分封皇帝诸子为王以辅翼中央,经廷尉李斯的坚决反对而作罢,遂正式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与京畿(内史),京畿地方为一特殊区域,由内史统之,故称内史,其区域相当一郡。后又得东越、南越与匈奴河套土地,又增置五郡共为四十一郡。直接统辖于皇帝(中央政府)。
唯一记载秦朝的正史《史记》没有地理志,《史记·秦始皇本纪》仅记秦始皇二十六年 (前221年)立三十六郡。《汉书·地理志》列举了秦置三十六郡,此外还有四十郡 、四十八郡、五十四郡 之类说法。甚至三十六郡的具体所指、郡治、范围也是历来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研究的课题。而县的数目,据后晓荣考证,可考县数为756县 。
根据里耶古城的考古发现,秦朝还存在洞庭郡。黔中郡是否存在是争议话题。2008年,岳麓书院根据从中国海外紧急抢救的2098枚珍贵秦汉竹简中,在目前秦朝四十八郡之说外还发现了有两个新郡的证据,一个叫州陵郡,一个叫清河郡。在抢救过程中,有一枚秦简刻有“丙辰朔己卯南郡假守贾报州陵郡”而“州陵守”、“州陵叚守”则至少出现过3次。岳麓书院副院长陈松长还介绍到另外一枚秦简则清晰地篆写有“清河叚守”,可以推测为“清河也是郡名。 ”
⑶ 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统一六国后的版图有多大
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收河套,又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平定百越,疆域面积迅速扩展,达340万平方公里左右,全盛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为西汉巩固汉地奠定基础。
春秋战国以来,生产力飞速发展,人口大量增加,各国诸侯努力开疆拓土,华夏族的活动地区极为迅猛的扩大了,在这个基础上,秦统一后的版图,就达到了今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内蒙古,宁夏等20个省区,人口在2000万以上。
由于唯一记载秦朝的正史《史记》没有地理志书,所以秦朝的行政区划并无单一可靠的来源,除由《史记》记载的三十六郡外,还有四十郡、四十八郡之类说法。
根据里耶古城的考古发现,秦朝还存在“洞庭郡”。黔中郡是否存在是争议话题。而在2008年,岳麓书院根据从中国海外紧急抢救的2098枚珍贵秦汉竹简中,在已知秦朝四十八郡之说外还发现了有两个新郡的证据。
一个叫州陵郡,一个叫清河郡(郡治山东省巨野县张表乡清河集村,见巨野县志)。在抢救过程中,有一枚秦简刻有“丙辰朔己卯南郡假守贾报州陵郡”而“州陵守”、“州陵假守”则至少出现过3次。
⑷ 二十五史中,有哪些涉及到了地理志
二十五史是指钦定二十四史加上后补的一“史”。
二十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北史》、《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新加的一史的清代柯劭忞写的《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具体需要多少册(不是古代的卷,是现代装订的册)不太好说,如果是中华书局的文言文版(无白话文),在书架上码起来需要3.4米(我刚量的)。
你据此掂量着吧!
至于《史记》的卷数,各有版本不同,主要原因是流传中的散失与补救。班固在《汉书》中的《司马迁传》中就写到过:“十篇有缺,有录无书。”东汉及后世曾有多人补过。如果你的版本有“褚先生曰”的字样,就是一种东汉补过的版本。因此《史记》现在很难说有多少卷。就看那是补没补过的,谁补的了
⑸ 正史中没有《地理志》的是哪几部
《史记》《三国志》
⑹ 在我国古代关于地理志的记载有哪些
在我国古代,地理志是史学的一部分,正史中有“地理志”,典志史中有州郡或舆地。地理类史书作为专门记载地理沿革变迁的典籍,在魏晋南北朝就发展起来了。此期关于地理的着作有300种之多,最着名的有裴秀《禹贡地舆图》、陆澄《地理书》、任防《地记》、顾野王《舆地志》、阚驷《十三州志》、郦道元《水经注》,这些历史地理典籍已大部分亡佚,仅《水经注》流传下来。隋唐以后,舆地书续作不断,较着名的有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欧阳的《舆地广记》、祝穆的《方舆胜览》、王象之的《舆地纪胜》、王存的《元丰九域志》,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⑺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理特征
多元化,源远流长
⑻ 急……请问《史记》三家注注解中的《地理志》是指哪一部
我认为是《汉书·地理志》。
《汉书·地理志》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开头引录《禹贡》全文和《周礼·职方氏》的九州部分,中间以西汉的行政建置为纲,将山川、物产、古迹等各项地理资料分条附记于其中,末尾辑录刘向的《域分》和朱赣的《风俗》,并记载了一些海外交通的情况。
这一结构充分地反映了班固对于“地理”的理解。他在《汉书·叙传下》中称:“自昔黄、唐,经略万国,燮定东西,疆理南北;三代损益,降及秦、汉,革刬五等,制立郡县,略表山川,彰其剖判,述《地理志》第八”。就是说,他观念中的“地理”虽然也包括了山川形势,但更关心的是对它的“疆理”、“剖判”,亦即行政建置。因而他对《禹贡》给予充分的尊重,在《汉书·地理志》开头将其全文照录,并不是象我们今天这样意识到《禹贡》对于地理学所具有的意义,而只是将其当作行政制度之一种,恰好在传说中它曾实行于夏禹时代。同理,他将传为周代行政制度的《职方氏》九州也一并照录,而不辨析其来历及真实与否。正因为如此,当历史行进到秦汉时代,五等之封已经革刬,传说中的九州也已成为过去,此时的“剖判”是通过郡县。班固顺应时变,在正文中将“地理”的纲领由《禹贡》、《职方氏》的九州一变而至于汉代的郡国,这不能不说具有开创之功。这份功劳本应该属于太史公司马迁的。
对“地理”的这种理解也很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重实用、重功利,而轻视学理上的探讨。《汉书·李寻传》载传主之言云:“仰视天文,俯察地理,观日月消息,侯星辰行伍,揆山川变动,参人民谣俗,以制法度,考祸福”。很明显,当时人将地理当作一种应用之学。无论自然要素(山川变动)还是人文状况(人民谣俗),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经世济民(法度、祸福)。班固在叙述完西汉的行政建置和相应的地理资料之后,还将当时“犹未宣究”的刘向《域分》和朱赣《风俗》辑而论之,不能不说有其深意存焉。
这一观念再渗透到地理学中,那便是形成一种很强烈的思维定势,即轻自然而重人文。《汉书·地理志》而后,历代正史修撰《地理志》形成一个传统,但内容不过照着《汉书·地理志》亦步亦趋,有些简单的甚至只有光秃秃的政区纲目,其它内容如山川、物产、古迹、水利等一概没有。沈约在《宋书·州郡志》序中称:“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或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算,寻校推求,未易精悉”。文中直接将“地理”当作“政区”的同义语,这可以说是古代对于“地理”一词最为极端的理解。
也正因为如此,地理学在我国传统中一直被当作历史学的附庸。一方面,以地理为标的的着作往往成为历史着作中的专篇,如国史或地方志中的《地理志》。另一方面,这样的地理之学往往带有历史地理的性质。即便体例不受《地理志》影响,内容也往往不免带有浓厚的历史色彩。如《水经注》,它以水道为纲,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地理学着作,但从内容看,它又是一部十足的历史着作。——当然,它同时还是一部文学名着。
补充:《汉书》是汉代历史学家班固的着作,《汉书》的体裁是纪传体, 其内容是断代史。在体例方面《汉书》的特点之一就是首创《地 理志)。后来的史书大多全有(地理志》专类,不过有的名称 不同。“ 班固创立《地理志》以西汉时期的孤域政区为主,分录其山 川物产等内容。在地质方面它记录有关郡国的矿产,以及管理 矿产的铁官、铜官、金官、盐官所在的地方,对主要河流、湖海也 有较详细的记载。此书对于研究西汉的矿产资源的开发情况, 具有重要意义。
⑼ 简析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并入“列传”,体例较《史记》更为整齐统一。
第一,《汉书》在《史记》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新材料、新史实,丰富了记事内容。《汉书》记载汉代的典章制度更为详细具体,多收经世之交,还增补了许多人物事迹和史实。
第二,班固对《史记》的部分篇目和内容作了调整。比《汉书》减少了几个传,对《史记》记载的内容作了一些移植删减。《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
第三,《汉书》开辟了一些新的领域,扩大了史学的范围,也填补了《史记》的不足。《汉书》的“十志”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扩展起来。
第一,《汉书》的封建正统思想比《史记》浓。《史记》的撰述重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班固的《汉书》则重在“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司马迁能够跳出历史看历史,能用这样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他的写史意义,看到了历史的变化和向前发展,而班固维护汉室的正统思想非常明显。首先,《汉书》极力为汉王朝的合理性作辩解。其次,班固十分自觉地以汉臣自居,多次出现“我汉道”等语,又避明帝之纬,过分尊显汉室。《史记》也有尊汉之意,但比较弱。再次,《汉书》对下层人民的态度与《史记》迥异。又次,班固指责司马迁,认为司马迁所歌颂的朱家等人是“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与司马迁的观点截然对立。最后,《汉书》虽然对统治集团的虚伪、残酷、腐朽于荒淫也有所揭露和批判,但远不如《史记》那么广泛、深刻、尖锐、彻底。
第二,《史记》有较强烈的反天道、迷信的思想,而《汉书》则有宣扬天道、迷信的内容。《史记》怀疑、否定“天道”的思想见于《伯夷列传》、《河渠书》、《儒林列传》等篇。相比之下,《汉书》则大大地倒退。
第三,最能体现《史记》、《汉书》思想差异的,是《货殖》、《游侠》二传。同样论述仁义道德的产生,《史记》、《汉书》都征引《管子》,司马迁则强调经济所起到的决定作用,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相合。相比之下,班固所谓“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则是迂腐的道德说教。对于游侠,司马迁倾注情感,由衷赞叹。班固他拘泥于封建道德,对游侠很少同情。
《史记》与《汉书》都出自卓绝的历史学家之手,他们都具有史家的实录精神和正义感,所以,两部史书都歌颂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两部史书对于封建王朝的政治黑暗,帝王的荒淫、权奸的昏庸、外戚的专横都有揭露批判。不过,无论是歌颂,还是批判揭露,《汉书》都远不如《史记》的广度和力度。这不仅因为《史记》是私修,《汉书》是官修;而且决定于作者的思想。司马迁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思想和进步历史观的伟大思想家,而班固则是一位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极深的儒者。
现从两书的感情色彩、叙事方法、人物刻画、语言表达四方面比较。
第一,《史记》和《汉书》都能严格遵守史家“不需美、不隐恶”的实录原则,表现出历史学家的文章道德。《史记》的爱憎感情,主观色彩相当明显,而《汉书》常常变成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
第二,《史记》善于叙事,笔法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史记》能做到随物赋形,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而采取相应的表现手法。
第三,作为汉代两部纪传体经典史着,《史记》、《汉书》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它们不仅仅向我们提供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使已经消逝的历史变成可以让人重回历史现场、身临其境的生动画卷。但《汉书》传写人物的成就也略逊《史记》一筹。《史记》中不少篇章真实地叙写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史记》总是通过生动曲折的情节、矛盾剧烈的场面、个性化的语言、心理活动等表现人物性格,而在《汉书》中,有的被省略、有的被删节,便影响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总体看来,《汉书》中的人物不如《史记》中的人物生动传神、血肉丰满,因而其文学性亦不及《史记》。
第四,《史记》与《汉书》的语言风格也大不相同。《史记》语言感情浓烈、气势奔放、简练畅达、生动形象,完全是文学家的语言;《汉书》简洁整伤、典雅规范、准确严密、韵味深长,堪称史家语言的典范。《史记》浪漫主义风格,爽快淋漓,不拘形迹,无腐儒气息;而《汉书》喜用古字古词,比较难读。固杨万里说,“司马迁是李太白,班固是杜少陵”。
⑽ 初中秦朝历史
秦帝国(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
创立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古中原的统一大业并建立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王嬴政建都咸阳,成为中国封建王朝中第一个皇帝。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南下百越。 疆域迅速扩展并进一步完善炎黄地图,但因为秦二世而完,所以没能对北方游牧民族进行收复统一。然其当时疆域西部已达到今甘肃、四川;西南到云南、广西;北到阴山。作为一个封建大帝国,在辐员广大的统治区域内,创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皇帝至高无上,权力无限。政务、军队、监察大权分别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但互相没有统属关系,由皇帝掌握最终决断权。地方实行郡县制,皇室任免郡县的主要官吏。秦朝创下的一套封建国家政治制度在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只有修修补补,基本框架不变。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下令把原来六国的兵器收缴销毁,然后铸成12个铜人。为了加强控制,原六国的贵族被强行迁到咸阳附近居住。秦朝还颁布了严苛的法律,对农民实行什伍编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对于后世影响极大。秦始皇在为维护统治而压制思想、泯灭文化、毁坏学术方面首开先河。他接受丞相李斯的主意,除少数几种书籍之外,大量诗书、典籍、诸子百家着述一律烧掉,并将460多名儒生、方士活埋,留下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秦始皇还在全国修筑道路,尤其是开通了通往东方和东南的驰道。
秦始皇自号“始皇帝”的时候,一心想让秦朝的天下千秋万代延伸不休,但他决没想到,仅仅15年之后,才传到第二个皇帝时秦朝就灭亡了。尽管他采取了种种巩固统治的措施,但他的独裁专制、横征暴敛,早已埋下了祸根。他征发了70多万人修造阿房宫,动用大量人力财力修造骊山陵,“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是对他残酷赋役的控诉。频繁的战争、庞大的官僚机构、连续的大兴土木,动摇了统治基础,人民不堪重负,痛苦到了极点。前209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爆发;前206年,秦朝被推翻。
秦朝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秦始皇在历代秦国的国王蚕食其它诸侯国之上,完成了统一六大诸侯国的事业,实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他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所采取的(旨在巩固统一的)措施,为后世帝王所取用。
秦朝急征暴虐,导致速亡。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影响极为深远。由于过去的割据局面所造成的影响,反秦过程中重新出现了分裂的倾向。在接踵而来的争夺统治权的楚汉之争(前207~前202年)中,汉胜楚败,使分裂形势得到控制,统一了国家,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就这样建立了.
秦王赵政(《史记索隐》引《世本》谓“生于赵,故曰赵政。”《史记·秦本纪》:“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称之赵政、秦王政为妥,但后世多称之嬴政。)[2][3]建都咸阳,成为中国郡县制王朝中第一个皇帝。 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在幅员辽阔的统治区域内,创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具体为: 1、政治方面: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即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别为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太尉(负责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召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互相没有统属关系,由皇帝掌握最终决断权。地方实行郡县制,皇室任免郡县的主要官吏; 秦朝疆土
2、经济方面: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修驰道。 3、文化方面:书同文,将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焚诗书”,加强思想控制;以吏为师,严禁私学。 秦朝创下的一套中央集权国家政治制度在以后中国社会的历史中,只有修修补补,基本框架不变。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下令把原来六国的兵器收缴销毁,然后铸成12个铜人。为了加强控制,原六国的贵族被强行迁到咸阳附近居住。 秦朝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对于后世影响极大。秦始皇还在全国修筑道路,尤其是开通了通往东方和东南的驰道。秦始皇自命“始皇帝”的时候,一心想让秦朝的统治千秋万代延绵不休,但他决没想到,仅仅15年之后,才传到第三个皇帝时秦朝就灭亡了。尽管他采取了种种巩固统治的措施,但他的独裁专制、横征暴敛,早已埋下了祸根。他征发了70多万人筑阿房宫,又动用大量人力财力修骊山墓。频繁的战争、庞大的官僚机构、连续的大兴土木,动摇了统治基础,人民不堪重负,痛苦到了极点。 秦朝钱币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影响极为深远。前207年11月左右,秦朝被推翻。 由于过去的割据局面所造成的影响,反秦过程中重新出现了分裂的倾向。在接踵而来的争夺统治权的楚汉之争(前206~前202年)中,汉胜楚败,使分裂形势得到控制,统一了国家。继秦之后,又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就这样建立了。
国号来源
秦人是华夏(汉)族西迁的一支。其国君嬴姓秦氏。 秦之先祖为先贤伯翳,本为古部落首领,舜帝赐姓“嬴”。至夏末,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商汤御,败桀于鸣条,其后嬴姓世代辅佐殷商。故史载嬴姓多显。至商末,蜚廉、恶来父子皆以材力侍纣,后周武王伐纣,败商军,武王亲射恶来之口以泄愤,蜚廉奔霍太山,嬴姓中衰。至周穆王,造父为周王御,千里平定徐国之乱,受封于赵城,其宗族乃为赵氏(注:先秦时代“姓”只是表示来源,多为祭祀所用,用于女子称谓,“氏”则表示家族分支,用于男子称谓),造父侄孙非子为周孝王牧马有功,周孝王赐给了他一小块土地——秦(今天水陇西县秦亭,一说秦州清水县谷名),让其继续嬴姓的祭祀。后来秦襄公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朝。
编辑本段秦朝疆域
领土范围
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南下百越。疆域迅速扩展并进一步完善炎黄地图,但因为秦二世而亡,所以没能对北方游牧民族进行收复统一。然其当时疆域西部已达到今甘肃、四川;西南到云南、广西;北到阴山。
管理
秦朝首都咸阳及其附近关中平原由内史直接管理; 秦朝的郡设郡守(主持民政)、郡尉(主持军事)、郡监(主持监察事务),郡守下设郡丞,作为郡守的副职。 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县令、县长之下设县丞、县尉等佐属官员。 秦朝诸郡图
行政区
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分封制,国家管理上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36郡;其后南并五岭以南之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之后陆续分析出东海、恒山、济北、胶东、河内和衡山等郡。 秦朝没有采用分封制,而是采用郡县制,最初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后来增加至四十六个。部分郡大体位置如下表: 秦朝一级行政区(郡) 序号 郡名 治所 今所在地
1 内史直管 咸阳 今陕西西安、咸阳之间
2 陇西郡 狄道 今甘肃临洮县南
3 北地郡 义渠 今甘肃宁县西北
4 蜀郡 成都 今四川成都
5 巴郡 江州 今重庆市
6 汉中郡 南郑 今陕西南郑东
7 南郡 江陵 今湖北江陵
8 洞庭郡(前身为黔中郡) 临沅 今湖南常德市西
9 南阳郡 宛县 今河南南阳市
10 苍梧郡(前身为长沙郡) 湘县 今湖南长沙市
11 陈郡(西汉误作楚郡) 陈县 今河南淮阳
12 九江郡 寿春 今安徽寿县
13 四川郡(西汉误作泗水郡) 相县 今安徽淮北市
14 薛郡 鲁县 今山东曲阜
15 东海郡 郯县 今山东郯城西南
16 会稽郡 吴县 今江苏苏州
17 邯郸郡 邯郸 今河北邯郸市西南
18 钜鹿郡 钜鹿 今河北平乡
19 太原郡 晋阳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20 上党郡 长子 今山西长子县
21 雁门郡 善无 今山西朔州右玉县
22 代郡 代县 今河北尉县西南
23 云中郡 云中 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24 河东郡 安邑 今山西夏县北
25 东郡 濮阳 今河南濮阳西南
26 砀郡 砀县 今安徽砀山县南
27 上郡 肤施 今陕西榆林东南
28 三川郡 雒阳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29 颍川郡 阳翟 今河南禹州
30 临菑郡 临淄 今山东淄博市东
31 琅琊郡 东武 今山东诸城
32 渔阳郡 渔阳 今北京密云西南
33 上谷郡 沮阳 今河北怀来东南
34 右北平 无终 今河北蓟县
35 广阳郡 蓟县 今北京市
36 辽西郡 阳乐 今辽宁锦州市西
37 辽东郡 襄平 今辽宁辽阳市
38 九原郡 九原 今内蒙古包头西南
39 南海郡 番禺 今广东广州
40 桂林郡 桂林 今广西贵港境内
41 闽中郡 闽中 今福建福州
42 象郡 临尘 今广西崇左县境内
争议
由于唯一记载秦朝的正史《史记》没有地理志书,所以秦朝的行政区划并无单一可靠的来源,除最着名的由《史记》记载的三十六郡外,还有四十郡、四十八郡之类说法。甚至三十六郡的具体所指、郡治、范围也是历来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研究的课题。 根据里耶古城的考古发现,秦朝还存在“洞庭郡”。黔中郡是否存在是争议话题。 而在08年,岳麓书院根据从中国海外紧急抢救的2098枚珍贵秦汉竹简中,在目前秦朝四十八郡之说外还发现了有两个新郡的证据,一个叫州陵郡,一个叫清河郡。在抢救过程中,有一枚秦简刻有“丙辰朔己卯南郡假守贾报州陵郡”而“州陵守”、“州陵假守”则至少出现过3次。岳麓书院副院长陈松长还介绍到另外一枚秦简则清晰地篆写有“清河假守”,可以推测为“清河也是郡名。” 始皇三十三年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秦灭六国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韩国降将内史腾率秦军灭韩国,俘韩王安,韩亡。所得韩地置颍川郡。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军王翦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置邯郸郡、钜鹿郡、太原郡。赵公子嘉率宗族百人逃亡到代城。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领兵攻燕。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喜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军王贲率领10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3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同年,王翦率领60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率领60万大军渡过淮水,围攻楚国都城寿春。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人复立昌平君为王。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置会稽郡,楚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赵代王嘉。燕、赵彻底灭亡,秦始皇于代地设置雁门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不战而降,齐亡。 至此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当时还有卫国作为附庸存在,秦二世元年即前209年被废。
大秦王朝(6张)
编辑本段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始皇
西元前221年,秦王赵政[4][5](前247—前210年在位)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疆域,东起辽东,西至玉门关、陇西,北抵长城,南达越南北部及中部一带,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秦王政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后世子孙代代相承,递称二世、三世皇帝,废除谥号。规定皇帝自称曰“朕”,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这些都是为了显示皇帝的无上权威,表示秦的统治将万世一系,长治久安。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丞相王绾请封诸皇子为燕、齐、楚王,得到群臣的赞同。廷尉李斯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度。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这些郡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确立。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的峄山刻石辞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家,壹家天下,兵不复起”。这说明秦始皇认为废分封行郡县是消除各地兵争所必须的。 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秦国官制为基础,把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政府机构。在这个机构中,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体政务的诸卿,其中有掌宫殿掖门户的郎中令,掌宫门卫屯兵的卫尉,掌京畿警卫的中尉,掌刑辟的廷尉,掌谷货的治粟内史,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的少府,掌治宫室的将作少府,掌国内民族事务和外事的典客,掌宗庙礼仪的奉常,掌皇室属籍的宗正,掌舆马的太仆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与诸卿议论政务,皇帝作裁决。
行政机构
分郡、县两级。郡设守、尉、监(监御史)。郡守掌治其郡。郡尉辅佐郡守,并典兵事。郡监司监察。县,万户以上者设令,万户以下者设长。县令、长领有丞、尉及其他属员。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县以下有乡,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和赋税,游徼掌治安。乡下有里,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里有里典,后代称里正、里魁,以“豪帅”即强有力者为之。此外还有司治安、禁盗贼的专门机构,叫做亭,亭有长。两亭之间,相距大约十里。 早在秦献公十年(前375年),秦国就建立了以“告奸”为目的的“户籍相伍”制度。后来商鞅规定,不论男女,出生后都要列名户籍,死后除名;还“令民为什伍”,有罪连坐。秦律载明迁徙者当谒吏转移户籍,叫做“更籍”。秦王政统治时期,户籍制度趋于完备。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令男子申报年龄,叫做“书年”。据云梦秦简推定,秦制男年十五(另一推算是十七)载明户籍,以给公家徭役,叫做“傅籍”。书年、傅籍,是国家征发力役的依据。始皇三十一年“使黔首自实田”,即令百姓自己申报土地。土地载于户籍,使国家征发租税有了主要依据。户籍中有年纪、土地等项内容,户籍制度也就远远超过“告奸”的需要,成为国家统治人民的一项根本制度。秦置二十级爵,以赏军功。国家按人们的爵级赐给田宅,高爵者还可以得到食邑和其他特权(见爵制)。爵级载在户籍,所以户籍也是人们身份的凭证。 统治一个大国,需要全国一致而又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出土的云梦秦简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刑律的律文和解释,有名目繁多的其他律文,还有案例和关于治狱的法律文书(见云梦秦律)。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经过汉朝的损益,成为唐以前历代法律的蓝本。 维持一个大国的统一,还需要强大的军队。秦军以灭六国的余威,驻守全国,南北边塞,是屯兵的重点地区。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之手,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秦军是一支前所未有的巨大的镇慑力量。近年发掘的秦始皇陵侧的兵马俑坑,估计其中两坑有武士俑七千件,战车百乘,战骑百匹。武士俑同真人一样高大,所持武器都是实物而非明器。这种车、步、骑兵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其规模之大,军容之盛,是秦军强大的表征。 秦始皇不但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和制度,而且还采用了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以辩护秦朝的法统。终始五德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与水德相应的数是六,所以符传长度、法冠高度各为六寸,车轨宽六尺;水德主刑杀,所以政治统治力求严酷,不讲究“仁恩”和“义”;与水德相应,历法以亥月即十月为岁首,等等。秦始皇还确定了一套与皇帝地位相适应的复杂的祭典以及封禅大典,择时进行活动。秦始皇在咸阳附近仿照关东诸国宫殿式样营建了许多宫殿,并于渭水之南修造富丽宏伟的阿房宫。咸阳宫殿布局取法于天上的紫微宫,俨然是人间上帝的居处,天下一统的象征。秦始皇还在骊山预建陵寝,墓室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他采取这些措施,和他采用皇帝的名号一样,是要表示他在人间的权力与上帝在天上的权力相当,从而向臣民灌输皇权神秘的观念。皇权神秘观念,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基础。 皇权的加强和神化,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体现专制皇权的官僚机构和各种制度的建立,法律的完备和统一,皇帝对军队控制的加强等等,这些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的条件下是维持统一所不可少的条件。但是这种政治制度对百姓的束缚极大;而且它对经济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可以转变为阻滞作用,这在封建社会后期更为显着。
防止封建割据的措施
长期分裂局面造成的影响,使秦始皇非常关心六国旧地的动静,担心六国旧贵族图谋复辟。为了防止割据的再现,秦始皇把六国富豪和强宗十二万户迁到咸阳,另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使他们脱离乡土,以便监视。他把缴获的和没收的武器加以销毁,在咸阳铸成十二个各重千石的铜人。又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尽可能消灭封建贵族依以割据的手段。为了控制广阔的国土,特别是六国旧境,秦始皇还修建由首都咸阳通到全国各地的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他自己多次顺着驰道巡游郡县,在很多地方刻石纪功,以示威强。为了加强北方的防务,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又修筑由咸阳经过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在西南地区,还修筑了今四川宜宾以南至云南昭通的五尺道,于近旁设官进行统治。 秦始皇对分裂割据的思想和政治倾向,也进行了斗争。当时的一些儒生、游士,希望复辟贵族割据局面,他们“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引证《诗》、《书》、百家语,以古非今。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请求焚毁《诗》、《书》,消灭私学。他建议“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接受了这一建议,于是就发生了焚书事件。第二年,为秦始皇求仙药的方士有诽谤之言,又相邀逃亡,秦始皇派御史侦察咸阳的方士,把其中被认为犯禁者四百六十多人坑死。在早期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在统一与分裂激烈斗争的年代,秦始皇用焚书坑儒手段来打击贵族政治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焚书坑儒摧残文化,是极其野蛮残暴的事,对于古文献的保存和学术的传授,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秦始皇以原来秦国的制度为标准,整齐划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一些制度,企图尽可能消除由于长期分裂割据造成的地区差异,以利统一。 战国时期,各国文字的基本结构虽然相同,但字体繁简和偏旁位置却有差异。李斯受命统一文字,他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制定小篆,并写成范本,在全国推行。当时还流行一种书法,叫做隶书,比小篆更简便。 秦始皇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和轻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货币,改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二十两)为单位;以秦国旧行的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秦始皇用商鞅时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器,来统一全国的度量衡。今见秦朝权量,都刻有始皇二十六年(前 211年)颁布的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这种权量出土多,分布广,长城以外也有发现,可见统一度量衡是认真有效的。秦始皇还用法律规定了度量衡器误差的允许限度。他规定六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不过二百四十步为亩的制度实际上只行于旧秦,可能还有旧赵境内,东方许多地区仍以百步为亩,直到汉武帝时期为止。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
官吏制度
中央官制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卫尉(皇宫保卫)、郎中令(警卫)、太仆(宫廷车马)、廷尉(司法)、典客(外交)、奉常(宗庙礼仪)、宗正(皇室内部事务)、少府(山河湖海税收和制造业)、治粟内史(财政税收)。 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弹劾百官,辅佐丞相处理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