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理好可以学哪些专业
首先我想知道你是学文还是学理?
如果你是学文的话,考地理相关专业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在大学地理是属于理学,是理科生能报的专业,如果你非要选择地理的话,只有像地理科学(一般都是师范类学校招文科)才有学校招。其余的地理专业都是理科生要学的,涉及到地理的比如气候气象类、大气类、地质矿产类、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经济地理类、天文类、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类、环境保护、人口资源、水利类、交通管理类、地理教育、土地资源管理、海洋经济、海洋科学类、历史地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等。这些基本上都是理科生才能报考,涉及到很多数理化的知识。
Ⅱ 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新经济地理学又名空间经济学。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主流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现有经济现象时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以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又重新回归到经济地理学视角,以边际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与路径依赖为基础,拓展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全球化等经济现象,借此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全面介绍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理论、思想及其巨大影响。
克鲁格曼通过建立各种模型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引入国际贸易,指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从而成功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变化的新格局,建立了国际贸易新理论。同时,克鲁格曼考虑了运输费用问题,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运输成本为零的假定,提出了经济活动的区位问题。克鲁格曼以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为出发点,将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分析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开创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时代,被誉为“新经济地理学之父”。
本书把高深的理论进行通俗解释,使读者能轻松领略经济学大师的思想理论,同时学会用大师的智慧来观察和指导生活,借助巨人的肩膀,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按照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在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世界,比较利益决定国际贸易模式,而人口增长等外部因素则决定经济的增长水平。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贸易和长期经济增长的现实表现展示出一个与新古典理论所预测的相当不同的经济图景。以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理念为基础的新的方法开始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将张伯伦垄断竞争形式化之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在解释行业内贸易、专业化和无限增长方面获得长足进展,对传统贸易与增长理论做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补充。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专业化与贸易机制及新增长理论所阐明的“无限增长”原理与传统经济地理研究中的集聚现象的相似性,一下子拉近了这三方面理论之间的距离。
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所采用的报酬递增假设及赖之而建立的分析框架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但是,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在各,自的框架内不能完全解释的问题。比方说,新增长理论虽然对投资促进长期增长的时间动态机制——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时间版本——做出了一定的解释,但它却缺少空间维度,并不涉及要素流动,不能对集聚现象——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空间版本——提供解释,亦不能预测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化规律。新贸易理论(Krugman,1980)虽然聚焦于市场结构,但它与传统理论有一个相似之处,即通过基本特征方面的差异来说明生产结构上的差异——它一开始就假定有市场大小不同的国家存在,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大小差异,特别是为什么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会发展出非常不同的生产结构;它也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一个部门的厂商趋向于群集在一起,导致区域专业化。此外,它将工业发展描述成是在所有发展中国家逐渐且同时发生的,而事实上工业化常常采取快速的波浪形式,在工业化的波浪中产业从一个国家依次向另一个国家扩散。
Ⅲ 经济地理学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上个学期刚学完,虽然可能每个学校版本不一样,但内容应该差不多的。
绪论就只是介绍一下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整个的体系与其他学科的大概联系。
然后学习经济活动区位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本身也是一个概念,然后结合经济与地理区位来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比如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资源等)、交通、整个的人文与自然环境;还会介绍经典的经济学和地理学上的着名区位论,比如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等,也会讲一下关于多部门企业和跨国公司区位。
接着就是经济活动区域分析,分析区域的结构组织、区域经济的发展包括产业集群和经济地域综合体等,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这些,主要就是围绕经济与区域。
以上基本上是重点学习的内容,
当然也会学到经济活动的全球化,那些趋势还有经典的行业案例比如汽车制造、服装加工,也会提到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问题。
最后就会介绍一下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和目前的研究进展什么的,其实就是讲讲经典的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还有目前经济学家一些新的看法和思路什么。
希望能帮到你啦。
Ⅳ 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世界经济地理
总结和剖析世界范围内各国和各地区经济活动空间差异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及各经济地域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还要揭示各种经济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内空间流动的基本规律以及各种产业活动在世界范围呢空间布局的基本规律。是我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掌握地理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Ⅳ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学校隶属关系:教育部电话:023-68252370
学校所在地: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传真:023-68254191
邮政编码:400715网址:http://www.swnu.e.cn
西南师大资源环境科学学院系1950年由原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相关专业合并组建而成,后又相继有川大、昆师、贵师部分师生并入。盛叙功、赵廷鉴、陈平章、王钟山、杨宗干、杨定中、穆桂春等知名专家长期在此执教。改革开放以来,学院更加注重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一批硕士、博士先后来系工作,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特别是着名岩溶地质与环境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袁道先教授的到来,使得学院有了德高望重的国际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将学科建设和发展推进到了新的历史时期。
西南师大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已为国家培养输送地理与资源环境类专门人才3000多名,其中研究生200余名。
一、地质类专业设置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下设地理科学和城镇与资源环境科学两个系,包括人文地理教研室、自然地理教研室、GIS教研室、实验室和图书资料室。另有校办科学研究机构8个、资源环境研究中心、岩溶环境与石漠化防治研究所、灾害防治研究中心三峡研究中心、亚热带生物地理研究所(与生命科学学院合办)、西亚研究所(与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合办)和地图应用研究所。
目前设置专业有:自然地理学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区域经济6个硕士点;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非师范专业)、地理信息系统(非师范专业)和土地资源管理(非师范专业)4个本科专业;还有其他不同学制、学位的成人教育招生专业。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8人,硕士生80人,全日制本科生330人。本科毕业生目前一次性的平均就业率为88.7%。
二、地质类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学院拥有在岗教授11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教授(岩溶环境学)、况明生教授(地貌学与环境信息系统)、王建力教授(自然地理学与第四纪环境学)、谢世友教授(应用地貌学)、刁承泰教授(城市地貌学)、徐刚教授(灾害地貌与环境)、石辉教授(水土保持学)、张明举教授(区域经济学)、杨兴礼教授(世界经济地理学)、陈年教授(区域可持续发展)、黄京鸿教授(地理教学法);副教授有24名,讲师12名,助教及其他教辅行政人员20余名。教师中11人拥有博士学位,95%的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现有各类在册学生1000名,其中本科生650人、专科生100人、函授生200人,研究生105人,是西南地区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地理与资源环境类院系之一。现任院长由王建力教授担任。
三、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资环学院重视科学研究,科研活动活跃。本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展开了我国西南自然环境及其开发治理方面的科学研究。目前,本学科为我国西南地区惟一的一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地理学学科,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研究力量,学科点内梯队结构合理,学历层次普遍较高,且年富力强,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成果颇丰。在国际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与南斯拉夫、奥地利、美国、俄罗斯等国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并连续三次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IGCP项目。在国内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点通过承担大量的岩溶环境及其治理、山地灾害防治和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课题,使本学科点成为了我国西南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自然环境形成与开发保护研究方面的研究基地。
本学科自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0余人。本学科点带头人袁道先院士自1991年就开始承担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至今已培养博士研究生5届,共9人。目前本学科点毕业的研究生大都在我国的科研、管理和高校等部门工作,他们中间有的成为我国的跨世纪人才,有的已成为地方管理部门的领导,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四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2000年以来,本学科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已经投入200万元建设经费的基础上,将继续按每年固定投入100万元的规模用于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本学科在最近5年内取得了很大的科研成果,公开发表论文534篇,在国内外公开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25篇,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5篇,出版专着13部,获国家级三等奖的1项,获省部级奖励的9项。
本学科各具特色,现分述如下。
1.岩溶环境学
近二十多年来,岩溶环境学研究在解决岩溶地区的各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的过程中,围绕许多国内、国际的重大课题展开了工作,已初步形成了以下研究特色,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地位。
1)岩溶动力系统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西南岩溶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分类和碳循环,阐明岩溶山区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和耐受能力。建立西南地区岩溶石漠化地区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石漠化地区、良性生态区与过渡区的对比研究,探索石漠化的驱动因子;建立了石漠化分类评价体系与专家系统,阐明了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演化趋势并为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岩溶地区的水循环过程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阐明不同类型岩溶系统水循环的主要过程与演化特征,揭示人类活动特别是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及其带来的生态后果;探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岩溶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对环境的影响及响应。
目前已经将岩溶动力系统同全球变化相结合,并由此对全球碳酸盐岩通过岩溶作用对大气CO2浓度的影响做出了恰当的评估,这一成就对完善人类的地球科学观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先后三次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UNESCO/IGCP)项目主席,使我国的岩溶环境学研究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岩溶地区占据世界陆地面积的15%,居住着10亿以上的人口。我国的西南岩溶地区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岩溶生态环境脆弱带中连片分布面积最大、岩溶地貌发育最复杂、岩溶生态问题十分突出的区域,历来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现又正值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西南部大面积的岩溶石山地区因其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因而必须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可以说岩溶环境中的生态系统的开发与重建是西部开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研究方向在进一步展开岩溶环境学的研究过程中,一定能够为解决岩溶环境问题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发挥应有的作用,培养出所需的合格人才,同时也一定能够为完善本学科的科学体系和推进人类地球环境科学观的更新做出必不可少的贡献。
2.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本专业围绕我国西南区域地貌、地貌分类与制图、地貌发育演变、水土保持等内容展开了研究,集中了大量的研究人员对四川盆地特别是三峡库区周围的山地灾害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地质构造变动、地貌演化致灾机理、灾害防治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已经形成了第四纪环境变迁、灾害地貌与东亚季风演化、水土保持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大量成果。1998年以来,共主持各类基金课题5项,SCI收录论文3篇。
1)第四纪环境变迁。自1996年以来,主要从事长江三峡及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主持了教育部项目“长江三峡河谷地貌演化与环境变迁”研究,参与国家“八五攀登计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及生态系统演变研究,参加了国家“九五攀登计划”和中科院重大基金项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第二课题“青藏高原隆起和环境变化重大事件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
2)灾害地貌与东亚季风演化。基本摸清了重庆地区山地灾害类型及发生原因,为三峡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先后完成了《中国1∶100万地貌图(成都幅)》和《四川省1∶100万地貌图》及其文字说明书的研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近十余年来,结合我国青藏高原形成过程这一重大研究项目的实施,本专业在联系西南季风的形成演变的基础上,相继展开了对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堆积地层、冰碛地层、气候地层和地貌地层以及第四纪年代学(包括ESR测年、南方红壤发育年龄测定等技术)等项内容的系统研究,获取了关于西南地区环境演变过程的较为完整的沉积学、生物学和物理、化学的客观记录。在此基础上,对西南地区的地貌发育过程,环境演变规律以及泥石流发育史、山地灾害系统的成灾过程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3.水土保持研究
主要从事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发生机理、防治对策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研究各类课题4项,发表论文20余篇。对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不同降水条件下的土壤侵蚀模数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研究的重点是长江三峡的水土流失防治。
由于西南地区是我国西南季风活动的主要区域,又有三峡库区,并同青藏高原相连,因此,本研究方向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为完善我国自然地理科学观做出必要的贡献;同时,亦可为西南山地灾害防治、环境治理等方向培养出具有较高理论基础的合格人才。
水土保持工程研究。现正承担“巫溪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研究”和“璧山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研究”项目。另外,我们还与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威尔格教授长期合作,承担荷兰基金项目多项。近三年来,共有科研经费102.3万元,平均每年34.1万元。
4.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的核心组成部分。经济地理学以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经济地域差异形成和发展条件、劳动地域分工与专门化特点、区域经济联系、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地域运动变化规律的研究,探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与产业各部门合理布局的科学途径,实现人类经济活动的最佳效益,推动经济地域系统的不断进步。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其对产业布局、国土资源开发与整治、区域规划、工业地理、农业地理、交通地理、第三产业地理、城市经济地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即在老一辈地理学家盛叙功、刘清泉、刘惠君等的带领下开展经济地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84年第二批获得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硕士学位授予权,至今为止共培养硕士115人(其中已有35人考上博士)。在科研领域突出与地方经济联系的特色,以区域产业布局、区域规划、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城市地理、旅游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为研究重点。20年来出版了教材、专着50余部,发表论文340多篇,获得各种奖项70余项,研究成果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学术水平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在西南地区居领先地位。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交往方面,现已同美国、日本、英国、罗马尼亚、澳大利亚、德国及中国香港地区等建立有学术联系,并积极派出访问学者与留学生。
(撰稿:王建力)
Ⅵ 经济地理环境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
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
(6)研究世界经济地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扩展阅读:
经济地理环境的研究目的:
经济地理学研究任何一个地区,不论其地域范围的大小,都要考察它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与周围地区的相互联系,和在总体中的位置。重点是结合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来研究它与周围地区在原材料供应、生产协作、产品市场、金融信贷、客货运输、科技信息交流等方面的联系,具体地阐明它在地区经济联系中的地位。
与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紧密相关的经济联系是研究经济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据。以外,该地区在政治、军事、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对经济地理位置的影响,也是研究经济地理位置需要考虑的内容。
研究经济地理位置的目的不同,所涉及的内容和地区范围亦将有所不同。例如,中国沈阳市可以作为省会来研究它在辽宁省的经济地理位置,也可以作为地区经济中心来研究它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地理位置。同一个研究对象放在不同的地域范围之内,阐明其经济地理位置时所包含的内容则不相同。
经济地理位置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要和地区经济发展历史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上海的经济地理位置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百年前只是长江口附近的一个渔村,现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此外,自然资源的重大发现、生产力分布的变革、新的交通干线的建成、国际形势的演变等,都会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地理位置相应地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