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数学方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数形结合
用结构图反应地理关系。扇形图,可以用作表示地理科学中的各部分所占比例。例如地壳的组成各种元素所占比例。
通过图像和数据的结合,能更直观地说明地理科学中的各种概念。便于理解和记忆。
2、注意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定量和定性互为补充。定量研究是定性研究的数据支持。对定性研究有补充和强化的作用。而定性研究是理论上的补充
3、归纳法和演绎法的使用
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注意在不同的情景下使用不同的方法。可以提升研究的效率和逻辑性。
② 地理学的数学方法
虽然我觉得你问的应该是地理学的教学方法,但还是回答你地理学的数学方法,地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掀起了计量地理的革命,呵呵,说白了就是用建模的方式来模拟各种地理现象,而摒弃传统的描述性语言。计量地理学根据不同的地理问题,有不同类型的数学解决方法,偏重于统计学,具体的数学方法很多,你可以参考下《计量地理学》和《地理学的数学方法》。其他的方法也被广泛的应用,如博弈论等。由于地理事物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数学方法只能作为一个方面而被应用,目前还不能替代描述的方法。
③ 高中文科生,数学地理学习方法
文科课堂要诀
(1)课堂笔记是不可缺少的
文科课程有大量的文字信息,老师讲过的内容会很快忘记一些,即使当时不忘记,时间长了也会记忆不深刻。如果上课不记笔记,那么遗忘的部分将永远从你的大脑知识库中消失。上课记笔记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你的思路紧跟着老师走,增加课堂的学习效率;二是作为书本知识的补充和备忘,可以在课后或复习时拿来用。然而,记笔记不是记流水账,不是把老师上课时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而是记下重要的内容,如记录知识结构体系、思维过程等,特别要注意老师重点提示的内容。
(2)听课要投入,思路跟着老师走,更主要的是思维要活跃。这是考验一个人的注意力的时候。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会在老师动听的故事式的讲课中走神。
另外,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在记叙文中讲到课文中的某人说了一句话,老师很可能会问,这个人在这时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那么你就要积极思考,不但要看清这句话里的每一个字,更应该同文章的前一部分联系起来,分析出这句话的含义。这样在上课时,你的思维是活的,学习效率就会成倍地提高(学习理科也一样。所以你会发现,有两个人,同样上课都非常认真,为什么一个成绩很好,而另一个成绩始终一般道理就是:一个上课时思维是活的,经常把正在学的知识同以前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另一个上课时思维只是由老师领着,学哪看哪,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分析)。
地理是中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由于它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所以,其学习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又与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有很大的区别。怎样才能学好高中地理呢?
学习一定要“善学”。“善学”就是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高中地理的方法很多,下面就看看邱亮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一、培养兴趣,轻松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
地理学科的内涵非常广泛,它不仅包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科学知识,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等各门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它那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的地理思维方法还对我们学习其它学科大有帮助,使我们在这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浅。
二、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
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册部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册和选修教材一)和区域地理(选修教材二),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三、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图像来学习,才能阐述清楚,理解透彻,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脱离了地图是难以弄懂和解答这类问题的。
又如,“人类与环境”内容,结合“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来分析理解,可以使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直观、形象、简单、明了地印在我们的脑子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内容,结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图”学习,使我们比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记住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每次看几分钟也行),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地球运动”,“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中心”……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看图太费时间,不如看书来得快。殊不知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便于运用,避免了死记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复耗时,枯燥无味,知识容易张冠李戴等弊病。因而从整体效果上看,图文结合实际耗时并不多,效果却很明显。同学们学习地理,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
四、知识联系,融会贯通
我们知道,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统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因此,具备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识。一是可以抽点时间(读报刊杂志的时间即可)浏览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图知识、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中国分区地理等内容,加深这些基础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当涉及初中知识时,及时查找区域地图或复习初中相关内容,注意高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
例如,在高中地理上册“全球性大气环流”一节中,“海陆热力差异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的内容,就涉及到初中的海陆分布、印度、蒙古、西伯利亚、夏威夷等具体地方,及时复习熟悉这些地方,才能较好地掌握相关的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范围及其移动和影响等内容。在“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节,需要密切联系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日本、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初中地理知识
,才能学好这一节内容。
地理最终要的是总结能力,因为地理答题考察的综合能力很强,如果你没有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答题想拿高分是很难的。
要想建立完善的知识网就需要用导图,导图能把你零碎的知识点总结在一起。让你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框架!
④ 我国地理学数学方法
晕,虽然我觉得你问的应该是地理学的教学方法,但还是回答你地理学的数学方法,地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掀起了计量地理的革命,呵呵,说白了就是用建模的方式来模拟各种地理现象,而摒弃传统的描述性语言。计量地理学根据不同的地理问题,有不同类型的数学解决方法,偏重于统计学,具体的数学方法很多,你可以参考下《计量地理学》和《地理学的数学方法》。其他的方法也被广泛的应用,如博弈论等。由于地理事物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数学方法只能作为一个方面而被应用,目前还不能替代描述的方法。
⑤ 地理、数学的学习方法
很好的呀 数学在于逻辑推理除了上课认真听外遇到难题不妨尝试自己解决多多的磨砺思维才行
⑥ 在现代地理学中,应用了哪些主要的数学方法,其主要用途是什么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应用了的主要的数学方法包括绪论、地理数据及其采集与处理、统计分析方法、线性规划方法、多目标规划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随机型决策方法、AHP决策分析方法、网络分析方法、控制论方法、模糊数学方法、灰色系统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分形理论及其应用、小波分析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等。
⑦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其实教学方法的话,你只需要正常的理解,他应该就是可以的,老是很麻烦的。
⑧ 浅析数学知识在地理中的应用
浅析数学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用数学知识说明地理概念
1、用数学公式说明地理概念
这种方式往往在反映有关面积、距离间的分布与变化或个别与总量、部分与全体的关系的概念讲解中应用。如:比例尺用数学公式可表达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出示公式之后应用数学知识说明:
(1)比例尺的计算法则:计算中单位要统一,一般以厘米为单位;计算结果一般图上距离为一厘米,实际距离保留到整数。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实际上就是进行分数的比较: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即比例尺越小。(3)比例尺与图形的关系:比例尺越小,所代表的实际距离越长,图幅所表示的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反之,则相反。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非常直观简明地说明了有关比例尺的计算与大小,还让学生理解了比例尺的有关特征。与此相似的应用还包括人口密度、森林覆盖率等概念的教学。这样,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在加强理解的基础上,用灵活应用代替了死记硬背,实现了改善教学效果与减轻学习负担的双重目的。
2、用数学图形说明地理概念
(1)用统计图表说明反映比例关系的有关概念。如构成概念,就可先出示扇形统计图,然后由图形说明构成即某地理事物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其总量为1。并由此扩展到与其有关的同类概念,如地球大气的组成、地壳的物质组成、能源消费构成、农业产值构成、工业产值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构成等,形象地说明了各组成部分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再扩展到相似的概念,如我国水能蕴藏量的地区分布构成、世界石油主要分布区的储量构成、主要石油产区的产量构成等,用图形形象地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说明了某一地理事物大致的空间分布。数学图形与地理语言相结合,深化了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2)几何图形说明地理空间概念。如黄赤交角就是这样的典型概念。必须借助几何图形与立体模型说明该概念,同时应用几何知识理解该概念及影响。黄赤交角的概念——即公转平面(黄道平面)与自转平面(赤道平面)的夹角,就是二平面所成的二面角。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五带的范围。就南北半球而言,热带为有太阳直射的地带,其大小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寒带为有极夜极昼的`地带,其范围为极点到极圈间的范围,二者之间为温带,等于与两倍黄赤交角互余的角。当黄赤交角增大,即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反之,则相反。
经线与经度、纬线和纬度、地平高度、太阳高度、角速度与线速度等概念及其特点,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印象,帮助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概念,从而起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
第二、用数学知识定量说明地理事物的特征与相互关系
1、使用数据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特征
例如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周期、中国人口总数、世界人口总数、中国各类资源总数等,使学生建立直观的印象和感受。
2、使用数据进行比较和归纳,说明不同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
例如:在讲述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时,先让学生有关气候类型的数据统计表,从气温方面比较、归纳不同气候带的差别,然后从降水量上进行比较得出同一气候带内不同气候类型的差别,建立进行气候类型判别的最基本的依据,掌握进行气候类型判别的最基本的方法,为以后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提供了前提。这样,通过数据比较,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地理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阅读数据信息、使用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第三、用数学图形说明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
1、应用统计图形说明时间变化规律
这样的统计图形一般是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地理要素。它包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曲线图,它可以反映一个或多个地理要素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多个地理要素的相互组合与综合作用。如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气温和降水量的日变化与年变化,河流的降水与流量变化图等。另一种是点状统计图,即两个地理要素分别为横、纵坐标,图上有若干点,点上标注了时间。如气候类型图,工、农业年内增长图等。
2、用统计图形说明地理空间分布规律
这种图形往往有一坐标涉及距离、经度或纬度、高度等地理空间要素,另一坐标为其它地理要素,它往往用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等形式表达。如某日正午太阳高度或昼夜的纬度分布规律、降水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海水的盐度或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等。
第四、应用数学知识说明地理原理与结论
1、用数学逻辑知识结合图形,说明地理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诸多的地理概念,如何准确地把握其区别与联系,对正确理解所学的知识,规范、科学、准确地进行地理表达,有效地提高地理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恰当地应用数学逻辑知识可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2、运用数学运算方法,作出地理定量判断与描述
运用数学加、减方法进行地理中有关经度与纬度差、时间差、高度差、营养级之差等计算。运用数学乘、除方法进行地理中有关对流层温度、生态系统中营养级固定能量、人口密度、人均资源、森林覆盖率等计算。运用综合运算法则进行不同经度间的时间换算、能源消费构成、农业与工业产值构成等运算。运用数学解题方法如运用数学中关于极值的解题方法可推导出关于地理中等高线图形上陡崖高度的极大值与极小值。
3、运用数学证明方法,证明地理原理和结论
例如用“反证法”证明:如关于恒星日与太阳日差异的原因,就可设定三个假设条件下得出得不同结论从反面推理论证:当地球只自转不公转时,恒星日等于太阳日;当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反时,恒星日大于太阳日;当地球自转与公转同时与现在相反时,恒星日小于太阳日。由此得出导致恒星日小于太阳日的原因是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日公转,同时二者的方向相同。
4、运用数学读图方法,突破地理统计图阅读难点
在读图中遵守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阅读单一要素的构成、时间、空间的变化与特征,再综合分析相互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如关于太阳活动与年降水量的关系图的阅读与分析,先应分别分析二者的各自变化,然后分析二者的对应关系,再对比不同地方的差异,正确得出二者的联系。又如关于三角形坐标图形的阅读,可应用数学读图方法判断坐标原点,然后找到纵坐标,根据横坐标相等的点的连线与纵坐标平行的方法分别读出三根坐标的值。
⑨ 数量地理学的介绍
地理数量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s in geography)指的是应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地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又称数量地理学,曾被称为称计量地理学。地理数量方法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前主要是一般的数理统计,60年代起迅速发展,发展了地理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数学模拟技术,应用计算机和多元分析方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