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非常重要,是学生学好地理课的重要因素。地图在地理课本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图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和覆盖面;无论是在课本中所占篇幅,还是考试试题的切入口看,地图占有突出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在初中地理课本中地图的类型和地图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涵盖的内容也很多。通过对地图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地图教学也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化繁为简。笔者结合自己的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来与大家交流。
一、掌握读图程序,培养读图技能
读图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确定地图的类型、范围等内容。对地图图像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提炼出地理事物的规律、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准确把握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地图教学过程中,要把读图贯穿始终,把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使学生牢固树立地理空间概念。教师最好能把一些空白地图发给学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地图上表现出来,加强检查与督促,使图植根于学生的脑海,有利于学生准确快速地储存和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
二、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归纳性思维
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集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每一副图都可以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对同一地图要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例如:“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这副图我们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和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但把它作为世界聚落的分布也是完全可以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这一副图上也可以归纳出世界人口的和世界聚落的分布密集区。
三、绘制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绘制图表”要求学生能够模仿、记忆、想象,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降水和降水分布”的活动内容中,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出某地降水柱状图。通过学生的绘制,确实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既注意规律性又注意特殊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地图反映的是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相对位置、空间结构等。有时需要将其中某些组成成分分割开来,以突出某一空间或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在读图时要求学生不能只了解一副图的概貌,还须对图中局部地区、个别地理事物有所认识、分析、了解。
五、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化繁为简,提升教学效果
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图采取不同的方法,掌握不同的技巧。如政区图、地形图,最好能结合空白轮廓图,边学边练,循序渐进,先掌握主要的高原、平原、山脉、河流、岛屿、主要国家和首都、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同时,熟练运用一些模式图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比如,“全球海陆分布简图”、“我国主要地形分布简图”。能够熟练并快速地绘制这些简图去分析遇到的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张冠李戴。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提高了学习质量。例如,讲解中国地形分布、黄河和长江等大江大河等内容时,用边讲边绘板图的方式,将诸多的知识汇总到一张简略的板图上,不但便于记忆,还在记忆过程中强化了联想,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六、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对地理课本中出现的一些示意图,学生难以理解的可通过演示。如在讲解地球自转、公转产生的意义时可转动地球仪或围绕讲台转动,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十分直观具体。此外,读示意图、剖面图要注重概念、原理与规律。此类图像旨在用直观、形象、简洁的图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演变规律及产生的原因,是用来解释地理教学中“为什么这样?” 的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注意采用观察法、分解法、动态法等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有关地理概念的关键点或要素,并加以识别、理解,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深刻、准确理解图像所表达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及规律。
七、注重师生互动
学习地理,地理教师更多地要去思考如何以生为本,展开师生双边活动。把讲新课读地图读课文做练习融为一体,对于块状特征突出的政区图湖泊图等我们可以裁剪地图,采取以技能带知识,以活动带技能的方法可以将知识与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效地促进知识与能力的转换。例如,在中亚政区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对这五国位置比较生疏,于是用一张白纸套画一副亚洲政区空白图,海洋部分着蓝色。五国形状另外硬纸按照比例裁剪,课堂上让学生把五国拼贴到相应位置去。在教学“中国行政区划”一节内容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硬纸片裁剪制作特殊的省级行政单位,并涂上不同的颜色加以识别。凡此种种,均已取得不错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愿我们都能够以次作为教学指导思想,以真正的素质教育为己任,保证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会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养成从地图上获得信息的习惯。通过阅读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 初中地理的答题技巧
地理要想考高分,要把课本背熟,然后多做计算类题目,多 总结 经验 ,通过不断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水平。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地理的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的答题技巧
(一)读懂题意
试题是通过一定的文字表述或图表、数据等资料等形式出现的,考生应具备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解决试题中所提出的问题。要达到这个要求,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看清图示
地理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三)注意联系
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四)表达清晰
准确的地理学科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在复习迎考中,应该把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
初中地理答题技巧在解答问答题时,无论题目大小,一定要按照四个步骤进行。即:仔细审题、回忆地图、准备提纲、精确回答,这就是“简答题四步解答法”。
(一)仔细审题
所谓审题,实际上是应用自己所掌握的地理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审题是解题的前提,见题后,先要仔细看懂题目,穷尽题目给的信息,正确理解题意,然后再思考可从哪几方面进行回答,也即是理清答题的思路。不同类型的试题有不同的解题 方法 与规范要求,只有审题仔细,才能做到回答切题、正确、规范,不致造成错漏。
(二)回忆地图
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按照正确思路,逐步在脑海中回忆、再现与题意相应的地图,再将正确分析出的内容落实在地图上。在回答问题时能迅速再现相应的地图,从而确定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三)准备提纲
在完成审题与忆图之后,对于问题应当如何解答已经有了头绪,这时就可以写出简略的提纲,以克服想到什么就答什么的缺乏逻辑的现象。
(四) 精确回答
答题时以提纲为依据,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开头要开门见山,最后要有结论。答卷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文综的每道大题的分值大,解答的题中包含若干个踩分点,按得分点给分,这就要求考生规范答题。高考阅卷采取流水作业,老师们要在短时间内阅完一定数量的试卷,答题是否规范,是否“踩点”便成了给分的依据,字迹工整清楚能给阅卷老师一个好的印象。
要掌握 学习方法1、以课本为依据,通过记忆和理解学习地理。课本里的文字内容、插图、表格、课后活动,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要记住又要理解,才能从根本上学懂地理。所以,认真听讲,读熟课文,看懂图表,学会做题,都是很重要的。
2、以地图册、地球仪为辅助工具学习地理。地图是学习地理的主要工具,地图上的地理信息很丰富,可以判断方向,量算距离,识别高低、冷热、干湿,查找地名等。读图能力的考查在各种地理考试中都会占很大比例,很多考点都以图的形式呈现。比如我们刚学过经纬网知识,试卷里会出现大量经纬网图,在以后的学习和考试中也都离不开地图。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注重读图训练,提升读图能力。此外,利用地球仪对学习经纬网、地球运动、大洲大洋等内容帮助很大。
3、总结规律学习地理。地理知识表面上看比较零散,其实好多地理知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南北纬度、东西经度的分布,气温、降水、气候类型的的分布等很多地理知识都是有规律的,通过总结规律学地理会事半功倍,轻松很多。
4、比较异同学习地理。如经纬线、经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理区域等都可以通过对比异同来学习,这样不易混淆,效果更佳。
5、分析成因学习地理。如东西半球的划分初一学生学的比较艰难,但是如果搞清楚为什么不从0?和180?经线划分东西半球的原因后,就会比较容易学懂了。很多地理事物之间都是有关联的,比如位置决定气候,气候决定植被,气候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经济的发展等。可以思考为什么神舟飞船的回收选择内蒙古。通过分析成因可以锻炼地理 逻辑思维 能力,形成地理思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联系实际学习地理。例如,通过旅游、看书、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不同地方的自然景观、房屋建筑、饮食习惯等差异;亲身体会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一天中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变化、人的影子长短随早晚随季节的变化等。总之,做有心人,留心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这样会对你的课程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7、及时纠错。在每一次考试或做练习后,如果答题有错误,一定要分析原因,及时纠正,积累经验,吸取教训,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也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提高学习的效率方法经验一: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所有的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四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经验二: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逸结合。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
那么上课时的听课效率如何提高呢?
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不过预习比较粗略,无非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课本,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重点大致在心里有个谱了,听起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预习时,不必搞得太细,如果过细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上课时未免会有些松懈,有时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东西。
上课期间还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
另外,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了,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人人都会遗忘,有了笔记,复习时才有基础,有时老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也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去记的东西。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
经验三:
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呢?
一、要自信。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二、学会用心。要自信。选“好题”,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分门别类。
初中地理的答题技巧相关 文章 :
★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及答题技巧
★ 初二地理会考的答题技巧与备考攻略
★ 初中地理小中考答题技巧
★ 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 2017初中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大全
★ 中考地理高分答题技巧
★ 初中地理选择题解题步骤及方法
★ 2020初中生物地理的复习方法
★ 初中地理的主观题要怎么写,套路方法是什么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3. 初中地理怎样读图
很简单,第一看图例,就是方向,
接下来看比例尺,等高线,等温线,等等其它单位计量
第三步看经纬网,山脉,河流地形轮廓,洋流、交通线等等的判断位置,然后引出该地的气候,植被带,人口,国情等等
其实当给你一个图你能立马快速判断出这个地方是哪里,然后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做题就不是难事了……
例如:
这个图也是看轮廓看洋流和经纬线来做题的
这个图就是靠看轮廓来做题的
这个题就是靠熟悉地图和经纬网来做题的,告诉你纬度和经度坐标你就应该立马知道这里是哪里,进而判断气候,国情,资源等等,所以按照我的思路,你要慢慢的熟悉地图,熟悉这个世界,重在积累……
4.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
对于地理地图的学习,有什么好方法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中地理读图方法以供大家学习。
地理与其他学科在内容和形式上明显不同的是,除了文字系统以外,还有较多的图像,各种地图、景观图、描绘图、示意图、结构图、统计图等,它们有机地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与课本文字部分密切配合,有的“以图释文”,有的“以图代文”,成为地理知识的载体,在地理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它不仅具有知识传播的功能,而且具有能力培养的功能,它可以储存、选择、模拟和表达地理信息,而且还承担着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等多方面能力的任务,尤其在空间概念的形式、空间规律的掌握、空间因果关系分析上,地理图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搞好地理图像的学习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之看图
看图是读图的第一步。为了正确读图,首先就要正确观察图像。
(1) 要排除看图的“障碍”。看图时,往往由于一两个关键点没有搞懂而发生“卡壳”现象。因此,要及时排除“障碍”,看懂图像。
(2) 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看图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如看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图,首先要看石油分布是否均匀,南半球多还是北半球多;其次看分布的地区和国家;再次是石油输出地区和石油输入国;最后看输油路线,途径的海、海湾、海峡、港口、运河、岛屿等,这样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识。看水系图一般循着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然而,看图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根据需要及学习情况可以灵活变通。如看我国山脉分布图,可以按几组走向确定看图顺序,也可以按我国的方位依次看下来。但无论怎么看图,总要有一定的“序”。
(3)要变换看图的角度。看图一般总要进行几遍,只看一遍往往是看不透,看不细的。然而,反复看图,不能老是从原来的角度机械地重复看图,而要适当变换看图的角度。这样往往能收到很好效果。比如,在一张世界政区图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关于地理位置、方向的知识,沿着赤道、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有特殊意义的“线”,去找一找这些线经过了哪些主要国家。这种变换角度的观察,会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4)要注意看图的整体性。在看区域地图时,不能孤零零地看一条“线”或一个“点”,而要进行组合观察,扩大到一个“块”或一个“面”。如看中国铁路分布图,要沿线观察途经哪些地形区,主要河流、省区市、矿产地、农业基地等等。看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要顾及它的“左邻右舍”的相对位置。这样整体性看图,有助于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的正确观念。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之析图
所谓析图,就是对图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思维达
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的目的。如若说看图是为了解决“有什么”“、怎么样”的问题的话,那么析图是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
(1)一般有这样两类题+一类是通过同类地理事物的比较,引导学生分析其原理。比如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较广,北美洲这种气候分布面积小并呈狭长条带状,这是什么原因呢?另一类是针对普遍规律中的特殊现象,分析其原因。比如,在“世界自然带”图上可以看到赤道经过的地方多是热带雨林,为什么在东非却出现草原甚至荒漠?这样的问题提得越多,学生的思维越活跃,析图越深刻。
(2)析图要深刻理解与运用基本原理。有些学生在学习时习惯于死记图中内容,不重视地理基本原理,结果“事过境迁”,一旦遇到一些源于课本插图又稍有变化的读图分析就不知所措。因此,应注意对图进行剖析,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吃透,并研究可能出现的变式。这样就能以不变(基本原理)应万变(图型)。比如在图上对亚洲的西南季风形成的原理剖析透彻了,那么很自然对澳大利亚的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形成也能做出正确解释。
(3)析图要注意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在分析初中地理的插图时,若图中内容与高中地理知识有关,应该用高中地理的基本理论“统帅”初中地理知识,深入浅出地分析。如“澳大利亚”一节中的“自流井成因”的示意图,与高中地理承压水的知识是紧密联系的。这样多方位地联系分析,能够使学生瞻前顾后,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引导学生将散落在若干章节中的相关插图集中起来,把图和图有关的知识灵活地组合在一起,是很有效的读图方法。
(4)析图要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在析图过程中,要切忌用片面的、绝对的、静止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既要找出一般的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又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忽视个别现象与特殊规律。比如,澳大利亚西部的气候类型不同于其他大陆,在热带沙漠气候的南北两侧为热带和亚热带草原气候,整个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呈现半环状分布,如果学生把一般的气候分布规律推广,套用到澳大利亚,就会产生错误。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之绘图
绘图是对读图的提高和再创造,是提高学生析图能力的有效方法。绘图时,学生会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不断产生各种疑问。绘图是读图过程的“动手操作环节”,而在学习中往往被忽略。它包括彩描黑白地图的点、线、面,绘制各种分布略图、示意图、剖面图、统计图等等。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彩描,这是一种简便的方法,即利用课本插图与空白的暗射图,用彩色笔勾描所要学习的地理事物。
彩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重点、目的明确。一张图不能点、线、面兼施,描得“琳琅满目”,而要有所侧重。彩描要运用各种线条、颜色与表达方式。不同性质的地理界限可采用粗细不同的线条,颜色无论是点、线、面均应根据地理事物的类别加以区别。在彩描区域范围时,还要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有的可以打“点”子,有的可以划斜线等等,这样也能达到预定效果,并能够节省涂大片彩色的时间。2、彩描要配以适当的注记。如这个“点”是“徐州”,这条“线”是京沪线,这片“面”(区域)是华北地区,要用文字注一下。
如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学习是个难点,我在讲《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一节时,为了学生易于读图,我分两节课进行。我按照活动中要求把全国按方位划分为7块进行。学生先用彩笔圈出7小块,再分别进行填、认、记,这样既减小了难度,划整为零,又教给了学生读图的方法,打牢了基础。再加上在以后的教学时再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复习巩固,学生掌握就较好了。又如我在讲《中国地形》一节中,课堂上引导学生用水彩笔在复杂的地形图上分别按山脉的走向描绘不同的山,这样就很明了,利于记忆掌握。
引导学生绘制地图是地理教学比较高层次的要求,绘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开始时,教师主要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曲线图、柱状图,勾画各大洲的分布、国家的轮廓图。当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绘图技能,再指导学生绘制中国政区简图,并结合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加绘山脉、河流、城市等多种地理要素。随着学生绘图能力的逐步提高,可以要求他们绘制一些剖面图、柱状图、曲线图、折线图和一些简单的示意图。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之默图
默图是读图学习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高境界,通过看、析、绘图学习之后,重新回顾该地理图像所蕴含的知识是否全面掌握,并进行查漏补缺,然后进行疏理并结合实际或时事增添新的知识,形成新的图像系统;再通过默读、默记达到课文与图像融会贯通,并能根据图像复述课文,借助图像回忆思考地理知识;将各种地理要素的内容逐步填充或迭加,不断丰富“印”在脑海中,进而达到独立运用各种图像进行空间思维、描绘地理特征、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做到胸有成图,运用自如,图文升华,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如学习中国地理第四章中国的铁路干线分布时,我通过引导学生看、析“五纵三横”的分布,并与省级行政区划和省级行政中心结合记忆,当堂课上要求学生每人手绘一幅简易的示意图,下节课上默图,效果较佳。
5.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地理的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好地理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考试试题中,地图占有突出的地位;在初中地理课本中地图的类型和地图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涵盖的内容也很多。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认识地图习惯,掌握读图的方法、培养用图的意识是地理读图习惯培养的重要内容。
一、 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
1. 掌握读图程序,培养读图技能
读图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确定地图的类型、范围等内容。对地图图像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提炼出地理事物的规律、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准确把握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读图贯穿始终,把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使学生牢固树立地理空间概念。最好能把一些空白地图发给学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地图上表现出来,加强检查与督促,使图植根于学生的脑海,有利于学生准确快速地储存和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
2. 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归纳性思维
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集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每一副图都可以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对同一地图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例如:“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这副图我们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和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但把它作为世界聚落的分布也是完全可以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这一副图上也可以归纳出世界人口和世界聚落的分布密集区。
3. 绘制地理图或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绘制图表”要求学生能够模仿、记忆、想象,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降水和降水分布”的活动内容中,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出某地降水柱状图,明白气温图与降水图的区别,气温图是不断变化的曲线,降水是高度的表示。通过学生的绘制,确实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图文变换,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主要是数据表格与图形之间的变换,通过变换培养读图能力,如针对人口、资源、气象、工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图文变换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5. 既注意规律性又注意特殊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地图反映的是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相对位置、空间结构等。有时需要将其中某些组成成分分割开来,以突出某一空间或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在读图时要求学生不能只了解一副图的概貌,还须对图中局部地区、个别地理事物有所认识、分析、了解。
二、 地图教学措施
1、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图采取不同的方法,掌握不同的技巧。如政区图、地形图,最好能结合空白轮廓图,边学边练,循序渐进,先掌握主要的高原、平原、山脉、河流、岛屿、主要国家和首都、我国省级行政单位。
2、 熟练运用一些模式图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比如,“全球海陆分布简图”、“我国主要地形分布简图”、“大洲分界线简图”等等。能够熟练并快速地绘制这些简图去分析遇到的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张冠李戴。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提高了学习质量。例如,讲解中国地形分布、黄河和长江等大江大河等内容时,用边讲边绘板图的方式,将诸多的知识汇总到一张简略的板图上,不但便于记忆,还在记忆过程中强化了联想,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3、对地理课本中出现的一些示意图,学生难以理解的可通过演示。如在讲解地球自转、公转产生的意义时可转动地球仪或围绕讲台转动,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十分直观具体。此外,读示意图、剖面图要注重概念、原理与规律。此类图像旨在用直观、形象、简洁的图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演变规律及产生的原因,是用来解释地理教学中“为什么这样?” 的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注意采用观察法、分解法、动态法等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有关地理概念的关键点或要素,并加以识别、理解,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深刻、准确理解图像所表达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及规律。例如,七年级上册第43页读图题,读“图3.14六大板块分布图”,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图中板块块运动的方向是挤压还是,推测可能的发生的位置变化。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板块张裂凹陷形成裂谷和海洋的过程,挤压褶皱形成断裂,山脉,高原等;并明确地壳运动带来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
4、学习地理,地理教师更多地要去思考如何以生为本,展开师生双边活动。把讲新课读地图读课文做练习融为一体,对于块状特征突出的政区图湖泊图等我们可以裁剪地图,采取以技能带知识,以活动带技能的方法可以将知识与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效地促进知识与能力的转换。例如,在东南亚政区教学中,我用一张白纸套画一副亚洲政区空白图,海洋部分着蓝色。东南亚国家形状另外用硬纸按照比例裁剪,课堂上让学生把国家拼贴到相应位置去。在教学“中国行政区划”一节内容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硬纸片裁剪制作特殊的省级行政单位,并涂上不同的颜色加以识别。凡此种种,均已取得不错的效果。
5、一帮一,一对红,小组合作共进步。充分发挥小组的力量,让好学生代替老师督促学生,检查学生的作业,讲解不会的知识,同时引进竞争机制,对每个小组进行定期考核打分,对表现最优秀,进步最快的小组进行表扬奖励,对表现不好的小组给予相应的惩罚,促进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同学们学习的有动力、有激情、有干劲。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愿我们都能够以此作为教学指导思想,以真正的素质教育为己任,保证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左图右书,学习地理,不离地图的习惯; 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会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养成从地图上获得信息的习惯。通过阅读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6. 地理读图三步骤
第一步,读内容,说特点。
这是最浅显、最简单的一步。结合图例、方向和比例尺读懂图上“画了什么”就可以了。说特点”是要用嘴巴说话,用文字说话,是把“画”变成“话”,是需要通过仔细观察思考并进行知识的整合之后才能归纳出来的。
第三步,找规律,巧运用。
世界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它们都可以呈现在不同种类和详略的地图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它们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制约影响的关系,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都有章可循,都有其自身规律。掌握了某一知识体系结构、规律还不是地理学习的终极目标。学以致用,能巧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答一些具体题目,才能体现出读图的价值感、成就感。
7. 如何开展初中地理教学的读图用图能力训练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位教育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才能激发他们 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上老师的“独脚戏”收效甚微。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注意力不集中,还容易使学生疲惫,他们经常在课堂上打瞌睡、看课外书、做小动作,甚至逃课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情境,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三、重视读图、识图和填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初中地理新教材,有大量的地理图表,并配有地图册和填充图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表提出问题,分析图表解决问题,读图填图巩固知识,养成学生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掌握地图的“顺序观察”、“整体与局部结合观察”、“抓住重点或特点观察”等方法,让学生图文结合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直观教学,就是利用挂图、标本、模型、投影、幻灯、录像、电影乃至电脑等媒体,将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优化组合而成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其图、形、声、色吸引学生,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等优点,极大地活跃课堂教学活动,以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经过实际教学,发现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更大的发挥,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同时学生的兴趣也得到极大的提升,并且在课堂上老师在解决地图等方面更轻松更有效率。
8. 初中地理读图技巧
1、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强调地图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策略、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地图教学进行指导和强化,并同时形成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每节课向同学说明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时时给学生强调地图的重要性,并举实例分析.并且在每班选地理学习成绩好的、对地图掌握有一定心得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体会,引起同学对地图的重视.
2、在教学中注重图文结合.要让学生掌握读图基本程序,即引导学生先阅读图名、图例,以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此来确定地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学生掌握了读图的基本程序,学会有序、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就为地图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进而在课堂上注重将教材中的文字与插图紧密联系,然后,培养学生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找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达到准确理解图像内涵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
3、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使一些地理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析图打下良好的基础.
4、注重地图之间的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各要素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用一幅地图或多幅地图反映其逻辑关系.因此,利用“一图多思,多图并用”来比较分析,是培养学生阅读地图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可利用地理图册加强地理知识的联系与延伸,建立思维线索,引导学生将密切相关的、同一区域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对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引申迁移,寻找问题中潜隐的联系,反映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例如,通过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图,得出“东部人口密度比西部人口密度大”的结论.“为什么”会这样?再用一幅“中国地形图”对比阅读,就可看出地形对人口密度的影响.同理,还可以看出地形与河流、地形与城市分布等的关系.
5、训练学生绘图制表、缺图补图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会读图还要能画图,画图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提高地图记忆的精确度,另一方面有利于更好的理解知识.绘图是对读图的提高和再创造,是提高学生析图能力的有效方法平时注重加强边听边画、边看边画、边想边画、边做边画的训练,力求做好地图笔记,地图作业,做到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都要求能勾画出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另外还注重加强学生绘图制表、缺图补图的技能训练,“绘制图表、缺图补图”要求学生能模仿、记忆、想象,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是读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的动手绘画过程,使学生养成的动手习惯,加强对地图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6、以图导练.在课堂作业、以及每月的月练习,还有单元、半期及期末测试时注意加强对地理观察、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考察,让同学感到学图有所成,学图有所用,从而能够从地图学习中尝到甜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地图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地理学习中要及时总结狠抓重点加强地图学习的有效性.挖掘地图信息,善于将热点问题及时通过地图表现,反复进行图文的转换.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求知欲,逐步引导他们分析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9.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
图例,注记要看记清,在地图上找内容,要背模板,多做题
10.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
学习初中地理时我们知道地图很难懂,读图 方法 需要良好的指导。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任何学科都需要有技巧的学习。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一)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可问题是在课堂上,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挺浓,但成绩却提高不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当今学生读图能力弱的原因
1.对地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通过与很多学生的交谈以及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学生对地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地图在地理学习中重要性的了解,总以为考试来临之前,拿本书,临时抱佛脚,就会万事大吉,不大注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读图能力不足
也有一些学生,认识到了读图的重要性,在地理学习中也注意认真仔细读图,但是对读图的步骤缺乏一定的了解,不会读图,更别说理解地图的整体含义。
二、针对读图问题采取的 措施
1.强调地图的重要性
在每节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读图能力的重要性,并通过举实例来分析论证。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找一些地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让他们结合自身的 经验 ,谈谈读图能力的培养过程和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读图热情。
2.创设良好的地理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形成良好的读图习惯的重要保证,学习地理离不开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比如,在平时的课堂中,时不时有意无意地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地理地图的图片,用直观、形象、易于接受、便于记忆的图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也可以做一些地理游戏,用地理地图做道具,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很快地培养读图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教室中等合适的位置悬挂地理展示图片,让学生时刻能感受到地理图片的存在,潜移默化中,联想到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等地的风土人情、政治制度、民风民俗。
3.图文并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文字与图片紧密结合,对于重点图片要逐步引导,让学生学会读图、析图,从而一步一步地画图。在画图的过程中深刻地记忆图片所要表达和反映的信息。例如,在教授“34个省级行政区”这一章节时,教材上只有几个文字,没有形象的图片加以引导,图片却安排在 八年级 上册第七页了,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一章节时,要充分利用这幅图,在学生看图、读图、析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记忆,从而使学生理解地理,掌握地理知识。
4.指导学生读图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光靠给予学生大量知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是要教会他们读图的技巧。尤其是在学习地理图表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表,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地理事物,在观察地理事物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要有科学的引导方法,在逐步引导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地理事物的各自特征、分布规律、分布的时间顺序、地域顺序、逻辑顺序等来读图。
(3)由浅入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制作一些图片,分步展示,逐步指导。
(4)要教会学生读图的步骤:首先看清楚图片的名称,了解这幅图片的意义;其次,看清楚图片的比例尺,读懂图片的注记,知道图片的表现方法;最后,根据需要有重点地读图。总之,使学生学会读图技巧,就好比教会学生生存的技能。
5.以图导图,以图导练
在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上,要注重以图导图,注意各个地理地图之间的联系,在平时的授课中,要紧密地结合每一幅图片,引导出另一幅图片,使学生心中有“图”。例如,在我国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当中,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区。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行政区都有相应的坐落位置。在讲区域划分时,可以把我国的行政区配套上去,在联系中学会地理知识。
另外,要以图导练,在平时的课堂作业中,给学生布置一些地理地图方面的作业,在课下让学生自主读图、看图、析图、懂图,从而使学生在地理地图的学习中慢慢尝到甜头,逐步提高对地理地图学习的热情。
三、评价与 反思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笔者自己的亲身体验,可以看到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点。有的学生,在地理课堂的开始,根本不知道“地理三要素”是什么,更别提自己去读图。很多学生都有读图的愿望和热情,但苦于能力有限,一直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加引导,逐步培养,加强学生对地理地图重要性的认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图文并茂的教学中,指导学生的读图技巧,以图导图,以图导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二)
纵观现在初中地理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革,在原有的文字叙述之上,加上了很多的图表。这一改革表明在初中的教学中应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图表是地理这门学科的第二语言。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图可以作为一个媒介帮助我们理解初中地理知识。这包括世界的各大洲、各大洋的地理特征以及人口、交通、资源等情况。但是很多学生因为缺乏读图能力,图表的展示不仅不能够给他们带来帮助,反而理解地图成为他们的负担和压力,导致他们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 总结 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对解决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一、循序渐进
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训练、循序渐进的过程。地图,对于刚刚触及初中地理知识的学生而言不易理解,对于专业地图(比如等高线图)理解更为吃力。所以读图能力的培养,应该循序渐进,对读图能力的训练应当贯穿于每一节地理课堂当中,有耐心地从基础开始教学。在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中最基本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地图“三要素”。即地图比例尺、方向坐标以及图例。
在教学中学生清楚扎实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的基础后,方能继续深入地理解地图的内涵。在这一基本训练之上,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学生提高对地图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分清地图的类型。这其中包括地图、地理原理图、剖面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各种类型,经常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通过这种经常性的训练,使学生慢慢地就能够区别每种地图不同的特点、性质以及各自不同的读图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二、引导看图
初中生对于图表有陌生感,很多学生拿到图表之后甚至不知道从何入手,图表繁杂的表现形式和数字经常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这是初中生普看图的通病。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图。比如教导学生在拿到地图的时候先看图表名称,了解图表所要展示的内容。在这基础之上,利用地图三要素找到图表中重要的地理事物,明确他们的性质和概念,对他们进行分类。再结合所学知识把图表中的事物所表达的信息进行文字化概括,最后依靠文字进行分析判断。通过这种教学训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让学生面对地图的时候不再感觉到无所适从,让其明白了自己拿到地图后,该干什么,该想什么,该做什么。
三、培养感情
由于读图的复杂性,很多学生对此感到压力很大。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图表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所起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世界地图》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感觉记忆各个大洲、大洋的轮廓十分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增加这节课的趣味性,可以展开一个绘画竞赛,主题就是描绘各大洲大洋的形状,并要展开丰富联想,利用大洲大洋的轮廓再进行创作性的绘画。比如中国的疆域轮廓可以指引学生记忆成一只大公鸡,或是一个穿着纱裙的美少女战士。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就会对这一知识点产生深刻的记忆,有助于学生利用世界地形地貌分析各大洲出现的各种地理现象的原因。
四、贯穿教学
对于读图能力训练并不能脱离课堂,只要求学生一味地自我理解。教师应当把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作为教学内容中的重要部分,贯穿于课堂教学当中。
一方面通过图表的展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理解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做到图文并茂,将地理知识转化成形象的地理第二语言。
例如教师在讲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一课时,在介绍当地地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先展示一部分当地居民生活的真实图片或视频,以及当地的自然景观和地貌图片,给学生一个形象化的认识,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起学生对这一地区的兴趣。之后将这一地区的自然山川景观图片抽象化,向学生展示地形图和农牧业分布图等地理情况,这时候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结合书本知识,讲解图片的内容。这样的 教学方法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五、补充训练
在课堂教学和平时训练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影响读图、识图能力。教师不能对这部分学生丧失耐心,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在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读图能力补充训练。比如和他们一起用趣味形象的生动的图形记忆法来区分各大洲、大洋的轮廓;进行一系列的填图训练,或是裁剪一些简易地图。
总之,地图作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小视。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单纯的背诵地理知识以应付考试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既不利于学生地理学习,无法激发起学生兴趣,又不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教师必须重视地理图表的教学,根据本班同学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