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历史题郑和下西洋在位的皇帝地理大发现是指什么

历史题郑和下西洋在位的皇帝地理大发现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2-11-04 06:08:57

⑴ 郑和下西洋是哪个皇帝派去的

明成祖朱棣。共7次下西洋。流传早而广的说法是:郑和下西洋为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建文帝,名朱允炆,又称惠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

明成祖朱棣,共7次下西洋流传早而广的说法是:郑和下西洋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建文帝,名朱允炆,又称惠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

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郑和担任正使先后七次率领船队进行的海上远航活动。

郑和下西洋恢复了明王朝对南洋诸岛的管辖,命名了景弘岛、永乐群岛等。大明船队访问了南亚的占城、爪哇等国家地区,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加深了大明王朝在海外的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⑵ 郑和下西洋经过的主要地方,伟大的发现,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 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具体的:
第一次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 1405年7月11日 ,明成祖朱棣下旨,令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他与王景弘率领船队,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江苏太仓刘家河编队集结出海,驶向福建长乐县太平港驻泊,等候东北季风到来。冬天,郑和率船队从福建闽江口五虎门出洋远航,经南中国海域,首先到达占城 今越南归仁 ,然后到爪哇 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满刺加 今马来西亚马六甲 、旧港、阿鲁、苏门答刺、南巫里 以上四地均在今印尼苏门答腊岛上 。从南巫里进入印度洋到达锡兰山 今斯里兰卡 然后到达小葛兰 今印度奎隆 、柯枝 今印度科钦 、古里 今印度卡利卡特 。郑和在古里立碑纪念,碑文说 “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皓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这是郑和在国外建立最早的一块碑。郑和船队于永乐五年九月初二 1407年10月2日 回国。(雕像位于福建永乐郑和广场)
第二次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 1407年10月13日 。郑和回国后,立即进行第二次远航准备,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这次出访所到国家有占城、渤尼 今文莱 、暹罗 今泰国 真腊 今柬埔寨 、爪哇、满刺加、锡兰、柯枝、古里等。到锡兰时郑和船队向有关佛寺布施了金、银、丝绢、香油等。永乐七年二月初一 1409年2月15日 ,郑和、王景弘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记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现存科伦坡博物馆。郑和船队于永乐七年夏 1409年 回国。
第三次 永乐七年九月 1409年10月 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启航,11月到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同年12月从福建五虎门出洋,顺风经过十昼夜到达占城,后派出一支船队从占城直接驶向暹罗。郑和船队离开占城又到真腊,然后顺风到了爪哇、淡马锡 今新加波 、满刺加。郑和在满刺加建造仓库,下西洋所需的钱粮货物,都存放在这些仓库里,以备使用。郑和船队去各国的船只,返航时都在这里聚集,装点货物,等候南风开航回国。郑和船队从满刺加开航,经阿鲁、苏门答刺、南巫里到锡兰。在锡兰,郑和又另派出一支船队到加异勒 今印度半岛南端东岸 、阿拔巴丹和甘巴里。郑和亲率船队去小葛兰、柯枝,最后抵古里,于永乐九年六月十六日 1411年7月6日 回国。
第四次 永乐十年十一月十五日 1412年12月18日 朝廷令郑和进行规模更大的一次远航。永乐十一年 1413年 冬开航。首先到达占城,后率大船队驶往爪哇、旧港、满刺加、阿鲁、苏门答刺。从这里郑和又派分船队到溜山 今马尔代夫群岛 。而大船队从苏门答刺驶向锡兰。在锡兰郑和再次派分船队到加异勒,而大船队驶向古里,再由古里直航忽鲁谟斯 今伊朗波斯湾口阿巴斯港格什姆岛 。这里是东西方之间进行商业往来的重要都会。郑和船队由此启航回国,途经溜山国。后来郑和船队把溜山国作为横渡印度洋前往东非的中途停靠点。郑和船队于永乐十三年七月八日 1415年8月12日 回国。这次航行郑和船队跨越印度洋到达了波斯湾。
第五次 永乐十四年十二月十日 1416年12月28日 朝廷命郑和送“十九国”使臣回国。郑和船队于永乐十五年五月 1417年 冬远航,首先到达占城,然后到爪哇、彭亨、旧港、满刺加、苏门答刺、南巫里、锡兰、沙里湾尼 今印度半岛南端东海岸 、柯枝、古里。船队到达锡兰时郑和派一支船队驶向溜山,然后由溜山西行到达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 今索马里摩加迪沙 、不刺哇 今索马里境内 、麻林 今肯尼亚马林迪 。大船队到古里后又分成两支,一支船队驶向阿拉伯半岛的祖法儿、阿丹和刺撒 今也门民主共和国境内 ,一支船队直达忽鲁谟斯。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日 1419年8月8日 郑和船队回国。
第六次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 1421年3月3日 ,明成祖命令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回国。为赶东北季风,郑和率船队很快出发,到达国家及地区有占城、暹罗、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刺撒、不刺哇、木骨都束、竹步 今索马里朱巴河 、麻林、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南巫里、苏门答刺、阿鲁、满刺加、甘巴里、幔八萨 今肯尼亚的蒙巴萨 。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日 1422年9月3日 郑和船队回国,随船来访的有暹罗、苏门答刺和阿丹等国使节。
第七次 宣德五年六月九日 1430年6月29日 ,明宣宗朱瞻基命郑和再次出使西洋。同年闰十二月初六,船队从龙湾 今南京下关 启航,2月3日集结于刘家港。在刘家港,郑和等立《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绩碑》。船队到达福建长乐太平港,在南山三峰塔寺立《天妃灵应之记》石碑。两碑都记下了他们六次出航的历程。宣德六年十二月九日船队从五虎门出洋。这次远航经占城、爪哇的苏鲁马益、苏门答刺、古里、竹步,再向南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然后返航。当船队航行到古里附近时,郑和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于宣德八年 1433年 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逝世。郑和船队由正使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经苏门答刺、满刺加等地,回到太仓刘家港。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郑和船队到达南京。

⑶ 郑和下西洋是哪个皇帝在位时

明成祖朱棣时期。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 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9] ,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⑷ 材料二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

(1)以丽莎·盖拉尔迪尼为原型创作的《蒙娜丽莎》出自哪位画家之手?他的另外一幅代表作是什么?请写出含有相同时代主题的戏剧作品一部。(3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位航海家下西洋的路线图?(1分)
(4)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四大发明”彰显中国古代科技的无穷魅力。请写出“四大发明”中对欧洲新航路开辟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项发明。(1分)
第(1)问,主要考查文艺复兴的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蒙娜丽莎》是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他的另一部作品是《最后的晚餐》;而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戏剧作品《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第(2)问,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最主要的影响是: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3)问,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的内容,观察图片,图片中航线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依据所学知识,1405年至1433年,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所以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人物应为:郑和。
第(4)问,主要考查指南针的用途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依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其中指南针被应用于航海事业,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所以对欧洲新航路开辟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项发明是:指南针。

⑸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没有引起地理大发现

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是两件在东西方历史、在人类航海史乃至人类历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影响的大事,两者有同有异,同的是两者都是人类历史上的航海大事件,而相异的是长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对人类航海史的影响意义也不同。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对比的角度出发,分析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没有引起像西方那样的地理大发现。
伟大的郑和航海显示了中国有强大的远航能力。但是由于在动因、大地观、 地图等方面中国远远不具备西欧人完成地理大发现那些得天独厚的条件, 所以中国未能进行“地理大发 现”。“西方地理大发现”最根本的条件还是经济动因。 一、郑和下西洋的规模之大,人员之众,组织之严密,气魄之雄伟,历时之久,远非“地理大发现”时的西方船队所能比拟。
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的宏大,首先表现在船舶数量大、种类多。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一般每次200 艘,其中有大、中、巨型宝船6 0 余艘,其载重量为1500 吨。郑和船队的船舶又分为宝船、马船、粮船、坐船、战船以及水船等辅助船,其中,宝船是整个船队的主体船舶;马船是大型快速水战与运输兼用船;粮船主要用于运输船队所需要的粮食以及后勤供应物品;坐船又叫“战坐船”,是大型战船;战船是担任护航的专用船舶;水船专门用来储存、运输淡水。最后,表现在郑和下西洋历时之久, 次数之多上。郑和下西洋从1409 开始,到1433年结束,前后七次远涉重洋,共历时达2 8年之久,像郑和这样在近3 0 年的时间里频繁活动于海洋之上的航海家,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与郑和下西洋相比,完成“地理大发现”的西方船队,无论在时间上、船只数量及吨位、船队人数、船队组织上,以及航海时间上都相形见绌。 二、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动因、目的之不同。
郑和下西洋虽然规模宏大,但其动因及目的主要是政治性的,而非经济性的,这是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进行“地理大发现”动因和目的最根本的区别所在。明成祖之所以组织庞大的船队,派遣郑和远航西洋,就是为了扩大明王朝的政治影响,宣扬大明帝国的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以满足其建立天朝大国的欲望。无可否认,郑和下西洋也进行了大量的贸易活动,因而也带有一定程度的经济上的动因和目的,但这种经济上动因和目的与政治上的动因和目的相比,则是微不足道的。也就是说,郑和下西洋经济上的动因和目的是次要的,并且是从属于政治上的动因和目的的,这一点可以从郑和下西洋时所从事的活动以及下西洋所带回的物品中得到证明。

与郑和下西洋形成对照,欧洲航海家进行“地理大发现”航海活动的主要动因和目的是经济上的,而非政治上的。他们航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黄金和香料,寻找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他们的航海活动均得到王室的资助,如支持哥伦布航海的是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派遣达·伽马的是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赐船队给麦哲伦的是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王室与航海冒险家们都期望从航海活动中获得巨额财富。这以1492 年哥伦布与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签定的五条协议和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查里一世订立的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最具代表性。黄金和香料是欧洲航海家进行“地理大发现”的最主要的动因和目的。为了达到获得黄金和财富的目的,欧洲航海冒险家们不惜采用一切手段。1493年哥伦布在小安的列斯群岛和维尔京群岛用枪炮和猎犬围剿印第安人,抢劫财物,掳掠人口。环球航行的麦哲伦也因残忍暴虐、贪得无厌而在菲律宾群岛被当地居民杀死。这一切都说明追求黄金、香料等财富这一经济上的动因和目的在推动欧洲航海家进行“地理大发现”时所发挥的作用是多么地巨大。
综上所述,郑和下西洋在规模上大大超过比它晚近一个世纪的欧洲航海家进行的“地理大发现”,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水平及航海成就也超出欧洲航海家许多,郑和下西洋可以说是“地理大发现”的先导。但由于其动因和目的是非经济性的,因而郑和虽然先后七下西洋,也只能是“地理大发现”的先导,就郑和船队之规模、装备、技术等航海能力而论, 当时中国人完全能完成地理大发现。 这是已为中外史学界所公认的了。由于郑和航海缺乏强大的持续的经济动因, 当封建皇帝 的主观意志有了改变,不再支持郑和航海时,郑和使团部分成员的海上探索就进行不下去了。 郑和下西洋暂时的性质,软弱的动因,是当时中国不能完成地理大发现的根本原因。
其次,狭隘的大地观是郑和航海未能引导中国人去完成地理大发现的重要原因。在古代中国, 地平的大地观是根深蒂固的。 明朝初期占统治地位的宇宙理论是中国传统的浑天说。 浑天说主张 “浑 天如鸡子,天体圆如蛋丸,地如蛋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其虽包含球形大地观,但 其对大地球形的理解,与地理大发现时代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对大地球形的理解,有本质 的不同。浑天说所谓的球形,大半个在水中,小半个在水上。自然水中的半球并非人世,航行 是无法到达的。所以,浑天说中的人类世界实际上还是个半球,和新盖天说中的拱形大地 倒有相似之处。在郑和航海时代,郑和船队的航海家们无论持浑天说,或是持盖天说的宇宙理 论,都不会向世界大航海时代的西欧航海家那样,确信大地是球形的,因此,他们考虑不到航海西行可以东达,或东行可以西达的问题,也不会对自己提出进行环球航行的问题。
资料来源
【南京古迹文化】课程论文郑聪

⑹ 地理大发现的郑和下西洋

主条目:郑和和郑和下西洋
15世纪初朝鲜所制的地图《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显示了郑和时代明朝及其藩属国的世界观
郑和(1371年-1435年)是一位中国的探险家和航海家,明成祖曾多次命其率领船队远航,这史称“郑和下西洋”。
郑和航行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条:一为安抚东南亚诸邦,“宣德化而柔远人”;二为寻找惠帝允炆,这一点可在《明史》中得到查证;三为同印度诸国建立联系,以便从腹背夹击帖木儿帝国。此外,现代郑和研究者亦总结了其他的一些原因,譬如建立从南亚向西航行的中途候风转航的据点、开辟新航路,使海外远国“宾服”于中国等等。
在航行中,郑和船队采用了多种导航方式,主要有:被称为“过洋牵星”的星座观测方法,与使用罗盘测定针路的指南针方法。此外,世界上最早的一批海图亦出自郑和船队之手,其中流传至今的有茅元仪《武备志》中收录的《郑和航海图》。郑和探索了东南亚与南亚的大部分地区,如交趾支那、马六甲、暹罗、爪哇、加尔各答、斯里兰卡等。此外,他还到达过波斯湾、东非与埃及。有少部分学者甚至认为郑和曾经抵达过美洲大陆,也即是认为他先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这批学者中的代表人物当推《1421:中国发现世界》的作者加文·孟席斯。在途经的国家,郑和船队用中国的特产换来了象牙、染料与宝石等商品,并为皇帝带回了长颈鹿、鸵鸟、金钱豹、狮子等珍奇动物。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共计下西洋7次。在第1、3、4、7次的出航中,舰队的随船人员均超过27,000人。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极有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其第一次下西洋所携带的船只共计208艘。郑和乘坐的宝船长44丈、宽18丈,有9条桅杆与12张帆,并由约200名船员操作。
郑一钧认为,郑和的航海建立了亚非国际间的和平局势,促进了亚非国际贸易的发展,传播了中国的文教,并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海外知识。此外,他亦指出了郑和下西洋的局限,认为郑和的航海并未带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学者张箭认为,郑和下西洋并没有太大的经济需求,他的七次大规模航海不仅没有为明朝带来巨大的利润,反而令国库空虚。但是,郑一钧并不同意导致国库空虚一说,并以郑和六下西洋所带回的100多万两银子均被用于修建南京大报恩寺,而未被纳入国库的事例来加以佐证。利玛窦曾经这样评价道,中国的“皇上和人民却从未想过要发动侵略战争”,因为他们“满足于自己已有的东西,没有征服的野心”。这一点亦体现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于1998年所评出的千禧世界航海家名人里。其中,郑和是东方唯一一位入选的人物,而他入选的主要原因便是由于他从未公开表达过对殖民主义的期望。

⑺ 郑和下西洋是在哪个皇帝在位期间进行的壮举郑和下西洋有哪些伟大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
从1405年到1433年,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许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联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劳累过度过逝。民间故事《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阿拉伯国家)、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伊斯兰教圣地),并有可能到过今天的澳大利亚。
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明朝国威,还有一说法是,明成祖为了寻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军事目的);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虽然在国土面积上远远比元朝小,但至少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散财之举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
3.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4.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没有发动民间的商业贸易,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

⑻ 郑和下西洋与世界地理大发现的关系

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只有比较。郑和下西洋从时间上比新航路开辟早半个多世纪;船只比新航路开辟者的大得多;船队规模也比新航路开辟者的船队大得多。

⑼ 郑和下西洋是在什么时候哪个皇帝派去的

郑和下西洋是在明成祖期间。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下西洋题目

问题

(1)郑和下西洋是哪位皇帝期间?这位皇帝派遣他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2)郑和下西洋到达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哪?

(3)郑和下西洋起到作用了么?

答案

(1)明成祖,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不计经济效益

(2)三十;红海一带 、 非洲东海岸

(3)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 的友好关系。

郑和下西洋(明朝历史事件)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然而,关于郑和船队的航海目的、航行范围等史实以及对七次航行的评价,仍存在争议。

阅读全文

与历史题郑和下西洋在位的皇帝地理大发现是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