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地理含义解释下列成语:1.大江东去 2.沧海桑田 3.水滴石穿 4.斗转星移
1 大江东去:我国地形是西高东低,所以河流大都是自西向东流,词中大江东去所指的是黄河向东流.
2 沧海桑田:板块的运动使得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会变为海洋.
3 水滴石穿:是类似于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由于水的侵蚀搬运作用,使得石头融化的现象.
4 斗转星移:是指地球不停的沿着轨道在运动,地球上的事物经历黑夜和白天交替的现象.
2. 水滴石穿到底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水滴石穿”是一句成语,意思是“水不停地滴下来,能把下面的石头滴穿”。比喻力量虽小,但功到自然成。 水滴能石穿的原因不止一种,有的是物理变化造成的,有的是化学变化造成的。 水滴石穿的一种原因是水从高处滴落,其冲击力比较大,冲击力给石头带来磨损,水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滴一磨,石头就被磨穿了。这一过程是物理变化,只是石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水滴石穿的另一种原因是由于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与水的共同作用。二氧化碳溶于水而生成碳酸,所以水滴实际上是具有弱酸性的碳酸溶液。当水滴落在石灰石、大理石这一类石块上时,碳酸就会与石块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使石块局部缓慢溶解并流失。
溶洞现象就是水滴石穿的一个典型例子。这个现象大家很熟悉,不多说。还有一种原因是受酸雨的腐蚀。 溶洞给人以神秘,梦幻的色彩,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幔和石花都给人以美的感受。神奇的是,他们竟在悄悄的游走,长高,变小,可生物学上已经否定钟乳石等是生物的命题。而今天,我要讨论的角度不同,从化学角度分析钟乳石的不断变化和不同姿态的形成,破解溶洞的形成。 溶洞中构成乳石的是石灰岩,而石灰岩的性质与大理石,石灰石相似,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而钟乳石一系列变化的产生原因来源于主要成分碳酸钙的一系列变化。 所以,我们不得不探究的是碳酸钙的性质。
CaCO3碳酸钙有这样一种性质:当它遇到溶有CO2的水时就会变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Ca(HCO3)2]其化学反应式为:CaCO3+CO2+H2O=Ca(HCO3)2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如果受热或遇压强突然变小时溶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变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并同时放出二氧化碳:Ca(HCO3)2=CaCO3↓+CO2↑+H2O 可见溶洞中的各种景象的形成是遵循这两条反应的。CaCO3在两条反应中分解又析出,不断发生上述反应,就形成了溶洞中各种奇异的,游走变化的乳石。 参观过溶洞的人不难发现,乳石互不相依,上面的图案各不相同,十分有层次感,像层层云朵。若仅考虑上文提出的两条反应是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的。
接下来在已提出的两反应的基础上,让我们探讨乳石的层层叠叠,图案各异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而雕琢这幅杰作的大师是石灰石地区地下长期溶蚀的结果。 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即参与反应的CaCO3的量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陡峭秀丽,层层叠叠的山峰和奇异的溶洞。例如于世的桂林溶洞、北京石花洞,就是由于水和二氧化碳的缓慢侵蚀而创造出来的杰作。 分情况来说,还是遵循着两条反应的,只是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石幔、石花。如若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了。总结来说,石灰岩中CaCO3的不断反应溶解,不断析出,再加上水和二氧化碳的缓慢侵蚀以及外界环境提供的不同反应条件,都联手打造出溶洞这美丽的奇迹。 趣味化学实验——溶洞的形成模拟实验 原料 磷酸三钠(晶体)、三氯化铁(晶体)、氯化铜(晶体)、胆矾(晶体)、明矾(晶体)、硫酸镁(晶体)、蒸馏水等。 仪器设备 天平、粗铁丝、塑料镂孔隔板、镊子、烧杯(1000mL)、药匙等。 原理 5%磷酸三钠溶液能与多种晶体盐表面形成具有半透膜性质的难溶盐,将晶体放在瓶中生长液的顶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晶体表面的难溶盐从上往下生长。
操作步骤
1、将配制好的 5%磷酸三钠溶液倒入标本瓶内静置,备用。
2、将固定有晶体的支架,轻轻放在步骤 1 标本瓶的液面上方,观察奇妙的实验现象。
3. 人们常说的水滴石穿,从科学角度分析,其原理是什么
也许大家在生活中都听说过一句话,这句话就是水滴石穿。其实这也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自然现象,平时大家在生活中可能也会观察到这个现象。人们常说的水滴石穿,从科学角度进行分析,原理到底是什么呢?
而且雨水其实有一定的酸性,这个时候就可能会导致物体被侵蚀,所以水在下降的过程之中可能就会对石头造成一些影响,而且石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水跟石头放在一起就会产生化学反应,这个时候大家就会发现石头会被水滴穿。
4. 用地理含义解释下列成语 大江东去 沧海桑田 水滴石穿 斗转星移
1.大江东去——河流受重力作用从高而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就自西向东而流.
2.沧海桑田——板块运动
3.水滴石穿——石头中多矿物质,水能溶解矿物质.
4.斗转星移——宇宙中的天体是运动的.
5. 水滴石穿,是什么原理
物理加化学反应!
水滴石穿”出自宋朝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一书,说的是,一个守库的人,偷了一枚钱,县官拷打他,他不服:一枚小钱有什么了不起。县官挥笔写下判词:“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从这个成语的出处和用法可以看出,人们以为水滴石穿是一个机械的过程。水从高处落下的力量,对石头不断地造成侵蚀,日积月累,就把石头给滴穿了。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
其实水滴石穿,有几种情况。如果水滴落在非石灰岩的岩石上,这种理解是对的,但如果水滴到了石灰岩上,这种理解就不全面了。
我们知道石灰岩在地表上分布很广,在我国,裸露石灰岩的分布面积占地表的四分之一(卢耀如主编《中国岩溶》),因此水滴到石灰岩上应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这时“水滴石穿”就不仅仅是物理的机械过程,而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水吸收和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了碳酸水,碳酸水与石灰岩即碳酸钙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水滴不断地滴下来,也就不断地溶蚀石灰岩,并把溶蚀的物质冲走。这个过程就是喀斯特作用。这个过程持续不断,石头就被“磨”穿了。因此水滴石穿,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化学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过程。化学反应的速度比机械的磨蚀,要快多了。河流切割山脉,除了机械的物理的冲刷、磨蚀、揭刮等作用外,也有许多情况是发生了喀斯特的化学反应,即碳酸水溶解石灰岩。长江三峡就是一个石灰岩地区,长江切出一个三峡来,仅靠水流的机械冲刷和磨蚀作用,恐怕四川盆地现在还是个泽国。一定是发生了喀斯特作用,才把三峡切穿了,让四川盆地的众多水系有了一个出口,夺路而出。
6. “水滴石穿”主要是物理作用还是化学作用
水滴石穿,主要是水对石头的侵蚀作用,而侵蚀作用又分为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
机械剥蚀作用
在干旱的沙漠区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有的像古代城堡,有的像擎天立柱,有的像大石蘑菇,这并非雕塑家们的精工巧作,而是风挟带岩石碎屑,磨蚀岩石的结果,人们称之为风蚀地貌。
流水的侵蚀作用更是强大而普遍,大陆面积约90%的地方都处于流水的侵蚀作用控制之下,降水冲蚀地表,沟谷和河流的流水,使谷底和河床加宽加深,坡面上的流水冲刷着整个坡面,使之趋于破碎。例如我国的黄土高原由于植被多遭破坏,流水侵蚀严重,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在高寒地区,巨大的冰川,可以刨蚀地面,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等冰川地貌。海蚀地貌。
化学剥蚀作用
此外,流水对岩石还有溶蚀作用。地表水、地下水能溶解岩石中的可溶解性盐类,如碳酸钙、氯化钠等,形成天然溶液而随水流失。我国的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等岩溶地貌就是可溶性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流水的长期溶解和冲刷作用而形成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