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谁是疫病流行的罪魁祸首
人类历史上致命瘟疫一览 雅典瘟疫 2400多年以前的一场疾病几乎摧毁了整个雅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雅典的市民们生活在噩梦之中,身边强壮健康的年轻人会突然发高烧,咽喉和舌头充血并发出异常恶臭的气味。 不幸的患者打喷嚏,声音嘶哑,因强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一位医生发现用火可以防疫,从而挽救了雅典。 流感 早在公元前412年的古希腊时期,希波克拉底就已经记述了类似流感的疾病。到了19世纪,德国医学地理学家Hirsch详细列表记述了自公元1173年以来的历次类似流感的流行病爆发情况。明显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第一次流行病发生在1510年的英国。 后来在1580年、1675年和1733年也曾出现过流行性感冒引起大规模流行病的情况。而对流感大流行最早的详尽描述是在1580年,自此以后,文献中共记载了31次流感大流行。其中,1742年至1743年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流行病曾涉及90%的东欧人,1889年至1894年席卷西欧的“俄罗斯流感”,发病范围广泛,死亡率很高,造成严重影响。 鼠疫 历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发生于公元6世纪,起源于中东,流行中心在近东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经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陆海商路传至北非、欧洲,几乎殃及当时所有着名国家。这次流行疫情持续了五六十年,极流行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一亿人,这次大流行导致了东罗马帝国的衰落。 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公元14世纪,其起源众口不一。此次流行此起彼伏持续近300年,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欧洲为甚。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达2000人,一个月后竟达8000人。直到几个月后一场大火(史称“伦敦大火灾”),烧毁了伦敦的大部分建筑,老鼠也销声匿迹,鼠疫流行随之平息。这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历史上称为“黑死病”的那一次。 狂犬病 狂犬病毒的面貌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仅仅百余年的历史,但明确的病毒致病的记载早在400多年前就有了。早在1566年,疯狗咬人致病的案例已经被记录下来,但直到1885年,人们还不知道狂犬病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 在细菌学说占统治地位的年代,法国着名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1822-1895)的试验,为狂犬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路径。巴斯德从实践中发现,将含有病源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后,再将这些毒性已递减的液体注射于狗,以后狗就能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感染。 第二次流行瘟疫(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结核病 据资料介绍,自1882年柯霍发现结核菌以来,迄今因结核病死亡人数已达2亿。而今日重提防治结核病,是因为最新资料表明,全世界结核病人死亡人数已由1990年的250万增至2000年的350万。75%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最具生产力的年龄组(15至45岁),全球已有20亿人受到结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为1%,即每年有约6500万人受到结核病感染。 第三次鼠疫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1894年),它是突然爆发的,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 此次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目前,鼠疫在北美、欧洲等地几乎已经绝迹。但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地区,人鼠共患状况还时有出现。 流感 1918年,一场致命的流感席卷全球,造成了2000万至5000万人死亡。尽管这场流感在美国被称为“西班牙女士”,但是它似乎首先起源于美国,有可能是从猪身上传播的。在那一年,近1/4的美国人得了流感,导致50多万人死亡,几乎一半的死者是健康的年轻人。 平时流行的流感虽然没有这么致命,但是平均每年在美国也导致11万多人住院,3.4万人死亡。作为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流感没有特效药可治,可以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有效率为70%至90%。由于流感病毒极其容易发生变异,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类型不一样,因此必须每年注射疫苗才能发挥作用。 天花 天花原来只在“旧世界”(亚洲、欧洲和非洲)流行,在17和18世纪,它是西方最严重的传染病,但是在历史上的影响却比不上鼠疫,这可能是因为其受害者以儿童为主(约1/10的儿童因天花夭折),活下来的成年人大多已有免疫力能力。天花是感染天花病毒引起的,无药可治,1980年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天花被完全消灭,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 第三次流行瘟疫(20世纪中期至21世纪初) 流感 世界上又出现过三次以上流感大流行,即:1957年开始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2N2)所致的“亚洲流感”、1968年出现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3n2)所致的“香港流感”以及1977年发生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1N1)所致的“俄罗斯流感”。 在1957年“亚洲流感”及1968年“香港流感”爆发流行期间,各年龄组均易感染,死亡率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尤为显着。在具有高危因素(如心肺疾病)的人群中也出现了较高的死亡率,这两次流感均波及世界多个地区。据美国公布的统计数字,在1957年“亚洲流感”流行期间,美国共有7万人因此死亡。而在1968年“香港流感”流行期间,共有3.4万人在美国因感染致死。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在苏联“俄罗斯流感”流行。1978年1月,“俄罗斯流感”开始在美国在校学生及征募的新兵中爆发流行。至1978年冬,其他许多国家也纷纷出现感染流行。 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登革一词源于西班牙语,意为装腔作势,乃为描写登革热患者由于关节、肌肉疼痛,行走步态好像装腔作势的样子。登革热是一种古老的疾病,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范围内发生过多次大流行,患病人数多达数百万之多。 1998年时,登革热已成为仅次于疟疾的最重要的热带传染病。在东南亚地区呈地方性流行趋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及华南各省也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流行。 西尼罗河病毒 2002年的夏季,“西尼罗河”病毒在美国再次爆发,从1999年到2002年四年间,这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夺去了几十人的生命,100多人受到感染。西尼罗河病毒是在1937年从乌干达西尼罗河区的一位妇女身上分离出来的,近年出现在欧洲和北美的温带区域。 专家认为,每200个感染“西尼罗河”病毒的人中只有1个可能引发致命疾病,但对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等免疫系统较为脆弱的人,感染可能引发脑炎直至死亡。 艾滋病 艾滋病是“后天免疫缺损综合症”(aids)的英文简称。艾滋病病毒终生传染,它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1981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先报道了5例这样的病例,他们都是同性恋者,随后,在美国和其他国家都陆续发现了类似症状的病人,后在全世界大规模传播开来。 埃博拉病毒 2000年10月14日在乌干达北部的古卢地区突发埃博拉病,目前有51人被感染,其中31人已经死亡。埃博拉病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乌干达出现。这种病由埃博拉病毒通过身体接触传染。感染病毒的人出现高烧,肌肉剧烈疼痛,鼻腔、口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有可能在24小时内死亡。据报道,乌干达的邻国苏丹和刚果(金)曾先后在70年代和1995年流行过埃博拉病,不少人因此被夺去了生命
② 疾病周期性流行的特点主要取决于哪些方面
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变凉,昼夜温差增大,白天降温与晚间保温之间的协调尤为重要。在北方地区,到了晚秋更应注意这个问题,应设法减小昼夜温差,以减少温度骤变对猪群引起的应激影响。尤其是哺乳仔猪和保育猪阶段更应该注意温度的变化,以防止因冷应激而造成腹泻的发生,从而继发感染其它疾病。防止贼风偷袭,以防感冒,感冒可以是一切疾病发生的诱因。同时,在保温的同时,应注意保持通风,以保证圈舍空气清新、干燥,从而防止由于环境的恶化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以及因潮湿阴冷而导致风湿的发生。初生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寒冷的条件可使仔猪的免疫力下降,甚至使仔猪冻死,同时也是压死,饿死和下痢的诱因。仔猪的适宜温度因日龄长短而异,生后1-3日龄 30-32℃ ,4-7日龄 28-30℃ ,15-30日龄 22-28℃ ,2-3月龄 22℃ 。产房环境温度最好保持在21℃左右。仔猪刚断奶进入保育舍时,保育舍得温度应达到28℃,以后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调节温度。因此,在此阶段,养殖户应该根据自己场的实际情况,检查各项保温设施是否完好,如需检修现在应抓紧时间检修,以便随时能够应用。二、保持干燥、卫生的环境 搞好环境卫生对猪群的健康生长非常重要。要保持猪舍内外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垃圾等杂物,降低舍内湿度,降低因粪便存积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浓度。清理猪舍时,要不留死角,包括地面、墙壁、窗台、栏杆、顶棚等处都要清理干净,不留灰尘、粪便。因为细菌、病毒等有害物会躲藏在其下面,使消毒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清除舍外杂草,减少蚊蝇、老鼠、鸟等的栖息地。同时,对舍内外进行一次全面的驱蚊蝇工作,消灭准备在猪舍内越冬的蚊蝇及一些吸血昆虫,切断某些疫病的传染源。定期投喂老鼠药灭鼠,减少因老鼠而传播疾病的机会。使用广谱驱虫药,彻底驱除猪群体内外寄生虫。为猪群健康生长及安全过冬做好准备。三、加强防疫消毒 进入秋季,天气变化无常,气温多变,环境变化会给猪群带来很大应激,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应加强卫生消毒工作,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传染源的病原体,尽可能地降低和杀灭空气、猪体表面、猪舍环境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在养猪生产中,有时没有疫病发生,但外界环境存在传染源,传染源会释放病原体,病原体就会通过空气、饲料、饮水和其它生物等途径,入侵易感猪,引起疫病发生。如果不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超出猪体承受浓度时,就会引起疫病大发生。在消毒过程中,应选择高效广谱的消毒药如氯制剂、碘制剂等。每周对场区、生产区及舍内应消毒两次,在发生疫情时每日消毒一次。配比消毒药要现用现配,在保证其有效消毒浓度的同时,舍内带畜消毒每立方米使用80-120毫升药液,场地、道路每平方米使用80-100毫升药液,发生疫情时加大2-3倍剂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消毒过程中应注意舍内温度和湿度调节。消毒药物应定期轮换使用。消毒前应该先清除粪便、灰尘等以免过影响消毒效果,尤其是空舍消毒时,应先将空舍彻底清扫、冲洗干净,保证不留死角如顶棚、料槽底部、栏杆等部位,再对其进行彻底消毒。 给猪群免疫疫苗是防治一些细菌病、病毒病的有效措施。养殖户应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趋势,结合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秋冬季节,由于气候寒冷,因此是疾病的多发季节。养殖户在此阶段应认真检查本场的免疫情况,看是否存在漏洞,有条件的可进行监测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免疫。尤其是猪瘟、伪狂犬、口蹄疫、蓝耳病等常见及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从而确保猪群能够安全生产,顺利过冬,最终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四、营养全价、科学饲喂 均衡的营养水平对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十分重要,高水平的营养供给,可以满足猪的营养需要,保证猪有一个较好的体况,能有效提高猪抵御疾病的能力。因此,在生产中应按猪不同的生长阶段,科学地投饲不同营养标准的全价日粮,并根据猪体重、采食情况的变化等适时调整日粮配方。同时注意饲料的保存条件,避免饲喂腐败发霉变质的饲料,霉菌毒素会造成猪的免疫功能和抗病力下降。所以,猪场工人每天都应检查饲槽中残留的饲料并及时清除,防止霉烂变质。减少饲料应激,做好断奶猪与育成猪的饲料过渡,每批仔猪转群不要立即更换饲料。一般需要7天时间,乳猪料和仔猪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逐步过渡,对于弱小仔猪可适当延长乳猪料的饲喂时间。五、加强引种的隔离工作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确实需引进种猪时,也不能直接与本场原有猪群混养。由于各个猪场的微生物环境不一样,都有其特异性,因此引种前要对供种场的疫病情况、防疫情况作详细的调查了解,以便引进后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而且新引进的猪群一定要隔离饲养6-8周,隔离舍要尽量远离原有猪群的猪舍,由专人饲养,使其适应本场原有猪群的病原体后在混群。六、常见疾病的治疗和预防1、口蹄疫(一)病原学:(1)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病毒血清型及特征:该病毒属单股线状rna病毒,共有七个血清型,即o、a、c、sat 1、sat 2、sat 3和asia l。不同血清型差异明显,相互之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保护,亚洲主要流行o,a和亚洲1型。(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患病的动物,发病初期的动物可通过破溃的水泡、排泄的粪便、分泌物、乳汁、尿液、呼出的气体、精液等将病毒排出体外,猪的排毒量最高。(2)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及伤口感染,病愈后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携带病毒。(3)猪的流行以秋末、冬、春多发。(三)临床症状 潜伏期1--2d,初期一般症状(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口腔粘膜(舌唇、齿龈、咽、腭)及鼻周围出现水的水疱,蹄叉和蹄踵、蹄冠等部位出现红,热,痛,不久出现米粒大至蚕豆大的水疱,破裂出血,糜烂。一般一周之后愈痊。继发细菌感染导致蹄匣脱落,有时乳房上,乳头皮肤也出现烂斑,吮乳仔猪多呈急性肠炎和心肌炎,有些心跳和呼吸加快,痉挛嚎叫,病死率达60~100%。(四)病理变化 口腔、蹄、乳房、支气管、气管和前胃粘膜发生水疱,园形烂斑和溃疡,上面有黑色的痂皮;心包膜上有弥漫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斑点或条纹,似老虎身上的条纹,称“虎斑心”,心肌松软似煮过的肉。(五)防制(1)上报疫情,及时确诊。(2)划定疫区,严格封锁,(封锁3个月后,无新病历出现即可解封)。(3)必要时屠宰感染动物和接触了的其它家畜。(4)隔离和治疗 a.场地2%火碱或10%石灰水。b.口腔采用清水,1%温食盐水,0.1%高锰酸钾,洗水疱部,5%碘甘油等。(5)疫苗接种2、流行性感冒(一)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病动物是主要传染病;其次是康复者;引入带毒动物。(2)传播方式:①只能水平传播,主要以呼吸道、消化道; ②病毒污染的空气、饲料、水、鼠、昆虫、犬、猫引起机械性的传播。(3)发病特点:①一年四季均可,尤以晚秋,冬春多见。②阴暗、潮湿、营养不良、拥挤、消毒不严、卫生状况差易导致发病。③感染动物易发生继发感染。④发出突然,传的快。(二)临床症状 (1)潜伏期数小时至数天;(2)常突发体温升高(40.5~41.5℃),精神沉郁,卧地,跛行,呼吸急促,陈发性痉挛咳嗽,流鼻涕,流泪,眼有粘性分泌物,粪干;(3)妊娠母猪后期流产,3至7天自愈,死率低(1-4%),转为慢性病程一个月以上。(三)防制(1)预防措施:目前无疫苗可用,主要是综合防治,如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自繁自养,引进动物隔离。不同种年龄动物不混养。(2)治疗 可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病毒灵或金刚烷胺和在饮水中添加恩诺沙星原粉;同时使用5%病毒灵注射液、30%安乃近注射液和2.5%恩诺沙星注射液分别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4~5 d,一般可痊愈。3、猪瘟(一)病原学:由猪瘟病毒引起,分成2个血清群,常用naoh 2%消毒。(二)流行病学:(1)猪、野猪为自然宿主,病猪和带毒猪为主要传染源; (2)感染猪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和整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各个途径排毒,康复猪在抗体产生之前排毒。 (3)可水平、垂直传播,猪肉及制品可将该病毒传到很远的地方。 (4)目前的流行转为周期性,散发,缓慢,且发病以非典型性,无明显高热,病势缓和等特点。(三)症状:急性型猪瘟,病猪的体温升高,41℃以上。减食、精神沉郁,一些病猪的眼结膜发炎,眼部分泌物脓样致使眼睑粘着,病程早期,病猪发生便秘。有些呕吐,含大量胆汁的深绿色液体。病猪颤抖、发冷及挤作一团。行走时步态不稳,后肢衰弱无力。有的病猪可能有神经症状如环绕行走,神经紊乱及运动失调,然后有痉挛现象。当病程进入未期,耳朵、鼻端、四肢腿部、阴部及阴茎包皮等皮肤可出现不同大小的红色出血斑。急性病猪在频死前,腹部、耳朵、鼻端及四肢内侧皮肤可呈现紫色。一部分的患猪在发病24-48小时死亡。但大多数病例的病程为1-3周急性猪瘟,无免疫接种怀孕的母猪会流产或生弱小、颤抖小猪。慢性型猪瘟,慢性型猪瘟病程一月以上,病猪厌食与精神不振。全身衰弱、消瘦、贫血,时有轻热,便秘与腹泻交替,病情时好时坏。(四)诊断:根据猪场未按正确疫苗接种计划免疫猪只,以及临床发病特点,结合死后剖检可以作出诊断。急性猪瘟全身皮肤、粘浆膜及内脏出血可呈大理石样外观。脾脏不肿大,常见边缘出血性梗死。慢性猪瘟全身出血变化轻微,其特征病变大肠的坏死性肠炎。盲肠、结肠滤泡肿胀、坏死形成多个突起、轮层状结构的圆形溃疡。(五)防治:① 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② 定期预防接种,为排除母源抗体(含其他获得性抗体)的干扰,可加大疫苗接种剂量(3-4头份/头)。③ 发生猪瘟时,在猪瘟疫区或受威胁区应用大剂量猪瘟疫苗10-15头剂/头,进行紧急预防接种。④使用干扰素治疗,根据说明连用3-5天,每天一次,第三天视其健康状况每头猪注射6-8头份猪瘟疫苗。⑤注射长效土霉素、强力霉素、阿莫西林、血虫净、安乃近、磺胺六甲等药物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4、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一)病原学:革兰氏阴性菌,有荚膜,短小球杆状,目前有12个血清型,其中我国目前有2,3,4,5,7型,其中7型居多,毒力较强,对外界的抵抗力较低。常用的消毒药即可杀死。主要侵害猪的呼吸道。(二)流行病学:各日龄均易感染,多发生于密集饲养通风不良的猪群,无免疫力或断奶猪多发,感染源:康复猪或慢性病原携带者。传染途径:空气和直接接触传染。季节性:不明显,天气聚变,湿度过高,易使该病加重。(三)症状:此病主要发生于2至6月龄猪只,有最急性、急性型、亚急性型及慢性型等多种。最急性型的是同栏或不同栏的一头或数头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1度。患畜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患畜极度的呼吸困难,张嘴呼吸,口鼻周围含有血的泡沫液。鼻、耳、腿以至全身的皮肤出现紫斑后身亡。急性型则是不同栏或同栏的许多猪只同时感染发高烧,拒食及精神不振。患畜出现呼吸困难,经常咳嗽及用嘴呼吸。如果治疗不够彻底,也可能转变为亚急性或慢性型。亚急性或慢性型则不发烧,有间歇性咳嗽。患猪消瘦,毛发粗糙及食欲不振。(四)病理变化:病程长短有差异,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血色液体和纤维素。胸腔有大量的渗出液,胸膜上有大量纤维素蛋白,有时与胸膜粘在一起。肺水肿、出血、脓灶样的结节。(五)诊断:断乳期至肥育期的猪只呼吸困难,明显发病及拒食,皆可疑是本病。应注意与猪肺疫及猪气喘病区别,猪肺疫为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后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六)防治:①免疫接种,使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免疫注射。怀孕母猪产前1月注射2毫升,仔猪5周龄注射0.5-1毫升。②头孢噻呋注射液,每千克体重5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同时配合肌肉注射咳喘1号注射液,每10kg体重1ml~2.5ml,每日2次,连用3天。③替米考星注射液,每千克体重10mg~20m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同时配合肌肉注射冰蟾熊胆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ml,第1次注射后,隔日再注射1次即可。④纽弗罗注射液(30%氟苯尼考注射液),每20kg体重1ml,肌肉注射,每两天注射1次,2次即可。同时配合肌肉注射庆增安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ml,每日2次,连用3天。5、仔猪水肿病(一)猪水肿病的发生,一般认为与以下应激因素有关。(1)仔猪在断奶前后由于饲料和环境的急剧改变,管理不善,圈舍卫生条件差,或缺乏维生素或矿物质等。(2)仔猪断奶后,喂给大量浓厚的精饲料。(3)气候变化,阴雨潮湿。(4)仔猪生后,母源抗体的传递是通过小肠吸收母乳而获得。断奶前后的仔猪发病,与仔猪特异性抗体的减少或消失有关。初生后发生过黄痢病而康复的仔猪,一般不再发生水肿病。(二)症状 在疾病暴发初期,常见不到症状就突然死亡。发病稍慢的早期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多数体温不高,有的升高到40.5-41℃,行走不稳,摇摆,四肢运动不协调。有些病猪无目的走动或转圈,或类似盲目乱冲。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两后肢直立,突然猛向前跃;当各种刺激或捕捉时,十分敏感,触之惊叫,突然倒地,四肢乱动弹,呈游泳姿势,空嚼磨牙,口流泡沫液体。后期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声音嘶哑,腹泻或便秘。病猪常见眼睑水肿,严重时上下眼睑间仅现一小缝隙。然后逐渐延至颜面、颈部、头部变“胖”。病程较快,除最急性死亡外,一般在3天以内死亡或可耐过,年龄稍大的猪,病期可长至5-7天。(三)病理剖检 病程长短不同,剖检变化不全一样,主要的变化是水肿。上下眼睑、颜面、下颌部、头顶部皮下水肿,切开水肿部呈灰白色凉粉样,厚度可达0.5-1cm,流出少量白色或黄色液体。胃壁及肠系膜水肿最为典型。胃壁特别是胃大变部显着水肿,有胃的肌肉层和粘膜层之间,切开呈胶冻样,流出清亮无色或呈黄白色液体,水肿厚度可达0.5-3cm。有时水肿病灶较小,须多切几处可见到。贲门部也常见到水肿。结肠肠间膜水肿也很明显,整个肠间膜凉粉样,切开有无色液体流出,肠道粘膜红肿,大肠壁也发生水肿。全身淋巴结几乎都有水肿,尤以肠系膜淋巴结明显。还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或出血变化。肺水肿,心包、胞腔、腹腔内积液,呈无色或淡黄色,暴露空气后很快凝固或成胶冻样。脑膜充血,大脑间有水肿或有出血点。部分病例,其它器官亦有出血和变性的变化。(四)诊断:水肿病的诊断主要是在离乳后一至两周发育良好的猪只突然死亡。尸体剖检有助于诊断。特征的病变为胃粘膜下、大肠系膜水肿。有时水肿亦见于肺、脑及体腔。(五)防治:①发病猪只早期,康复欣0.1ml/kg体重/次,肌肉注射,1天2次,首次加倍,连用三天;同时口服硫酸镁25~50克,以抑制和排除肠道内的细菌及其产物。②5%葡萄糖300毫升 安纳伽1克 20%甘露醇60毫升 静注每日1次,连用2~3天。③用0.1%亚硒酸钠按每公斤体重1毫升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④注射磺胺嘧啶及维生素c、维生素b1。6、风湿病风湿病是一种感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有关。该病主要受贼风,猪舍潮湿、寒冷因素影响、突然发病。症状:主要表现是发病的肌群、关节及蹄部的疼痛和机能障碍。腰背和四肢风湿患猪较多,表现拱背,腰僵硬,运动不灵活,初期步态拘谨,缓慢短步,跛行,病情加重后,四肢伸直不能站立,卧地不起,强行扶起,四肢及全身肌肉哆嗦,体温稍高,食欲减退。疼痛严重时,发出尖叫声。如早期治疗,较易于治愈。预防:加强生猪饲养管理,严防风、寒、湿的侵袭,加大通风换气,及时清除圈内粪尿、污泥、浊水,保持地面干燥、清洁卫生。治疗:①10%水杨酸钠注射液,或复方水杨酸钠注射液20~5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注2~3次。②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5~1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注2~3次。③安乃近注射液l~3毫升,肌肉注射,每日 2次,连注 2天。
③ 芹菜的早疫病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芹菜早疫病的病原及发病规律:(1)病原。
芹菜早疫病是真菌性病害,由半知菌亚门,尾孢属芹菜尾孢菌侵染致病。
(2)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田间或种子上越冬,是第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亦可在棚室保护地栽培的芹菜上为害过冬。分生孢子借风雨、水滴及农事操作传播,从气孔或直接侵入,引起多次再侵染。
(3)发病条件。
病菌发育适温25~30摄氏度,高温、高湿有利发病。所以夏秋季节高温多雨,保护地内通风不良,或昼夜温差大,夜间露重以及肥水不足,生长不良或浇水过勤过多等均易于发病。
④ 疾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近十几年来,在跟心脏病、癌症、脑溢血等疾病,以及与各种地方病的斗争中,人们不断发现,很多过去认为病因不明、神秘莫测的疾病,并不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而是和人们所生活的环境条件有着很大关系。同时通过各种分析方法,精确地测量了人体中的化学元素,人们进一步发现人体内的许多元素的平均含量,和它们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十分相似。即地壳中各元素的丰度值,同人体血液中相应元素的丰度值基本上一致,这些都说明人体的健康状况,是和他生活的地理环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听到、或者亲身感受到有一种所谓“水土不服”的现象。例如,城市里的人刚到农村,有的会皮肤出现疹块,浑身瘙痒,甚至会有胃纳不佳、便秘等情况;而农村的人初到城市,喝了城市里的自来水,有的也会身上出现红点等过敏现象。又比如,生活在南方的人,初到北方,在气候上感到不习惯,皮肤干,嘴唇裂,要过一段时期才能慢慢适应。
为什么会产生“水土不服”?这是因为今天人们的机体是它长期在一定地理环境影响下,经过进化、遗传、变异的结果。人的机体和周围环境处在一个矛盾统一的过程中:生命有机体一方面不断地从外界环境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也向外界排泄废物,在进行这种新陈代谢的物质交换过程中,也伴随有能量的交换,最后形成了人与地理环境物质交换的动态平衡。在外界条件没有或很少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种交换过程处于正常的平衡状态,但是当外界环境有了显着变化时,这个正常的平衡就会受到破坏,机体就可能不适应,从而产生所谓“水土不服”。虽然各人的机体在适应环境的能力上有差别,但一般说来,“水土不服”不致于发展成为严重疾病。因为,人体的机能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到了一个新的环境,生活稍久,一般都能逐渐适应。
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每个成年人每天大约需要2000~2500ml洁净的水。人体重量的70%是水。水在体内起着调节体温、输送营养、排除废物等作用,所以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人们讲“水土不服”,也是把水放在首位。
自然界的水,并非都是淡而无味的。不同的水,往往含有不同的物质。当水中含有重碳酸钙或重碳酸镁时,会略有甜味(如山东的崂山矿泉水,就十分可口);含氯化钠时,就有咸味(海水里即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含硫酸钠或硫酸镁时,则有苦涩味;含铁质多时,会有铁锈味。地理教师网 m.dljs.net
一般把矿物质含量高的水称作硬水,含量低的水称作软水。近年来,人们不断发现,不同水质对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饮用软水的地区,居民易患心脏病;而饮用硬水的地区,冠心病的发生率低。有“脑溢血国”称号的日本,发现脑溢血病的分布与饮水中硫酸根(SO4-2 )的含量有着明显的关系。肾结石、胆结石等泌尿系统的结石病,多分布于与石灰岩有关的高钙区。据报道有些癌症与当地水质中所含的化学元素有关。
⑤ 菜豆的细菌性疫病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菜豆细菌性疫病的病原及发病规律:(1)病原。
菜豆细菌性疫病是由黄单胞杆菌属细菌侵染致病。
(2)侵染循环。
带菌种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病菌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但土壤中的病菌随病残体分解腐烂而死亡,病菌在种子内可存活2~3年。当播种带菌种子,幼苗长出后,病菌从伤口、气孔等自然孔口侵入,导致寄主发病。病部溢出的菌脓借风雨、灌溉水、昆虫及农事操作传播进行重复再侵染。
(3)发病条件。
菜豆细菌性疫病发病适温为24~30摄氏度,一般高温高湿,雾大露重,暴雨后转晴,病害发生重且易流行。此外,播种过密,肥力不足,管理粗放,虫害较多等均易于发生病害。
⑥ 甜椒的疫病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甜椒疫病的病原及发病规律:(1)病原。
由鞭毛菌亚门,辣椒疫霉属真菌侵染致病。
(2)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及种子上越冬,条件适宜时,越冬后的病菌经雨水飞溅或灌溉水传到茎基部或近地面果实上,直接侵入或萌发形成游动孢子侵入寄主,引起发病。病斑上产生的孢子囊,借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
(3)发病条件。
病菌生长发育适温20~30摄氏度,相对湿度高于85%。土壤湿度是影响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在承德地区一般6、7月降雨增多,空气相对湿度大,此时是果实膨大成熟期,易发生疫病,土壤含水量越高发病越重。另外,重茬地,低洼地,排水不良,定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发病。
⑦ 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后为什么容易发生动物疫病的流行
答:主要原因是:一是饲养环境受到破坏。地震中畜舍大部分毁坏,灾后恢复较慢,致使防疫设施不健全。二是病原易大量扩散。灾后,大量畜禽被压死,病原微生物在尸体上滋生,同时,土壤中的大量病原微生物被暴露,易污染水源等环境。三是畜禽免疫力下降。灾后,大部分畜禽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疫病的侵袭,需要按要求和免疫程序加强免疫。一些在正常年份不易发生的疫病,如炭疽病,也有可能发生。
⑧ 晚疫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①晚疫病,属于真菌性低等真菌,晚疫病是在茄果类作物上的称乎如:辣椒,番茄,茄子马铃薯等作物。主要危害作物的三叉处和叶片以及果实上,主要在作物的生长中后期发生,在茎干三叉处上有黑斑,有的有水渍晕圈,叶片上从叶尖或叶缘处出现不规则水渍状斑,严重的时候就逐渐干枯,背面有的有白色毛层,在果实上形成暗绿色的水晕斑,最后褐腐烂掉。防治晚疫病的药剂有:烯酰吗啉,甲霜灵,霜霉威,氰霜唑,嘧菌酯,代森锰锌,霜霉威盐酸盐,霜脲氰.锰锌,氟吡菌酰胺.霜霉威,锰锌.氟吗啉,烯酰.吡唑酯,烯酰.唑嘧菌胺等。配合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
②早疫病也称为轮纹病,属于高等真菌,与叶斑病,褐斑病,褐纹病等属于一类。早疫病往往在前期发生多,主要在叶片和果实上,是褐色病斑,比较明显有同纹圈,后期病斑干枯。防治早疫病的药剂有: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甲托,代锰锰锌,异菌脲,嘧菌酯,吡唑嘧菌酯,等单剂以及复配制剂。
⑨ 动物疫病发生有哪些基本条件
有3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或媒介,易感性。还与人为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
⑩ 影响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包括哪些
新发传染病发生及传播原因
03-20
从传染病的基本流行规律而言,影响新发传染病发生的因素主要分为传染源的变化、疾病的传播途径及方式的改变以及人类自身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改变三个方面,其他因素如环境、社会等通过对上述三个环节的作用而发挥影响。关于影响新发传染病发生和出现因素的分类方法也多样,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密度增加与快速流动
人口的快速增加对于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及播散有重要作用,首先人口密度的增加导致人口拥挤和城市化加剧,增加了传染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概率;人口的增加导致人口流动的增加、难民数量及营养不良者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及蔓延。据估计,目前全球每天有200万人在跨国界流动,包括每周约100万人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流动。
而携带某种病原体的旅行者可能将疾病传播至非疫区的易感人群,同时旅行者也有可能在国外感染其他的传染病并传回国内,导致原本在本国不存在的传染病的播散流行。更为重要的是,现代交通工具的发达,使得人们及货物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全球范围内旅行,甚至于在多数传染病的一个潜伏期内即从发生流行的疫区传播到世界各地。
2.药物滥用
由于抗生素等各种药物的滥用,导致病菌很容易产生抗药性,病原微生物的生命周期短,发育迅速,容易通过交换或突变产生新的基因,抗药性通过遗传不断积累,而大量产生具有抗药性的新耐药菌株。耐药谱越来越广,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很容易蔓延,也增加了疾病控制的难度。新中国成立初期,结核曾得到有效控制,近10年来发病率显着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出现了耐药菌株。
3.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生食肉类等习惯,是造成许多动物源性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因素。粤菜以烹制蛇、狸、猫、狗、猴、鼠等野生动物而负盛名,从而导致SARS的暴发流行。影响新发传染病发生的复杂因素中,人类本身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生活电器化、性乱行为、吸毒、猎食野生动物、个人卫生习惯、国际旅行、户外探险等行为对于传染病向新的人群传播扮演着重要角色。
4.病原体进化和适应
新发病原的出现一般分为抗药株的出现、新的病原体出现、原有病原体的毒力及所产生毒素发生改变、慢性病的致病因子的发现等。
尽管微生物数量及种类众多,但其中仅有很少一部分可以引起动物和人类的疾病。为了生存,微生物必须适应特定的生态环境。病原体通过特定基因或基因产物侵入动物、人类并生长繁殖。这些特定基因产物多种多样,可在宿主间传播、细胞表面吸附并侵入细胞、针对或抑制特定或非特定的宿主免疫反应、在宿主体内外维持或生存、对抗生素的抵抗力方面发挥作用。
从而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转移,使得非致病性微生物变成致病性(尽管概率很低)、低毒力的病原体变成高毒力。常见的病毒进化机制有点突变、分子内重组、基因配伍、重组和突变、基因重排等;而细菌的进化过程中,点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的水平转移是主要的推动因素。
抗药性的出现比一种新的传染病更具威胁。尤其是当新发传染病及其相关媒介对相关药物敏感时更是如此。抗药性的种类较多,如抗生素抗药性、病毒抗药性、细菌抗药性、疟原虫抗药性、杀虫剂抗药性等。由于传染病病原体时刻在变化,往往因为选择性压力,而产生一些对抗生素有抵抗力的新的病原株。人类及动物的大量抗生素应用促进病原体面临更大的选择性压力从而导致抗药性更易发生。
5.公共卫生基础及体系
战争和自然灾害、经济衰退、人类的行为等因素的单独或综合作用都会引起卫生保健服务和设施的削弱甚至崩溃,并导致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和再发。在发展中国家,对传染病的忽视导致了传染病防御控制措施如监测和免疫的松懈,而监测系统的局限性以及检测技术的匮乏导致了公共卫生体系在预防控制传染病暴发方面的能力不足。
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包括新发传染病在内的疾病的发现、诊断和控制能力,但也增加了新发传染病的危险,特别是在使用新技术较多的发达国家,如一些医学操作导致院内感染的增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另外可能导致疾病增加的因素有新的医疗设备、器官/组织移植、人员缺乏、卫生设施缺乏、媒介控制不力、原有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和基础废弃或者削弱(战争、经济衰退、人为)、医疗服务增加导致的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增加等。
6.医疗方式的改变
动物器官向人体的移植、免疫抑制剂等广泛使用,也加速了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扩散、变异和进化,出现一系列新的致命病原体的感染传播。
7.环境的破坏
人类发展过程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如农业开发、森林采伐、环境改变等都会对新发传染病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人类社会的生存、开发行为使得人类与自然界尤其是动物的接触机会更为密切,导致动物性疾病增加;水资源的管理如大坝的修建等,可能会因导致以蚊子为传播媒介疾病的发生、流行,如非洲的裂谷热的传播即是由水的变化导致蚊子孳生增加而引发;贸易发展使得食物供应呈现全球化趋势,也意味着如果食物在加工、处理过程受到污染,则很可能使进口国发生食源性疾病。
8.气温升高等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可以促进一些疾病尤其是蚊媒类疾病,如疟疾、黄热病和登革热的跨地区传播。不断增加的气温和雨量已经使在亚撒哈拉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疟疾疫区不断扩大,而且可能在今后数十年内在发展中国家导致增加数百万病例。
动物性传染病能够在自然界自然循环,只有当人类进入该循环圈,或者因为包括生态及气象因素等的内环境改变时,才能导致人类发病。如鼠传疾病主要取决于环境状况及鼠类食物情况导致的数量增加及行为改变。研究表明,1991~1992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大量降雨使得鼠类数量急剧增加,从而导致在美国发生了第一次有记录的汉坦病毒引起的肺综合征的暴发。
许多重要传染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媒介对外部的气温和适度的敏感性。因此气候的改变常常会导致媒介地理分布、数量的改变(如滋生地、宿主、水源质量、植被等),从而影响到疾病的发生及播散。温度可以影响病原体在媒介体内的繁殖和成熟率,也会影响媒介本身的生存率,从而影响疾病的传播。影响疾病传播的气候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降雨量、海平面的升高等。这些因素之间的复杂作用也同社会因素一起影响着媒介传播疾病的发生。
9.野生动物的接触和过度使用
野生动物是自然疫源地病原体的天然储藏库,这些原本存在于动物体内的病原体与人类和平共处,互不干扰。人类生产、开发行为使人类与自然界尤其是动物宿主与媒介宿主接触更为密切,一些野生动物身上的病原体不断传播到人体,导致一些原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为人所知的疾病感染人类的机会大增,人类进入自然疫源地被感染后,又向更大区域传播。病原体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往往导致一种新的传染病流行。开发自然资源、兴建水利等可能促使环境变化,导致病原体生存环境、媒介孳生环境显着改变而导致疾病传播、扩散。
10.全球贸易快速发展
贸易全球化使物流全球化,交通发达使海空运量大幅增加,沾染、污染或夹带了致病微生物、传播宿主的商品货物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有可能让某些传染病迅速传播,发生新的疫情。
11.地域因素
有人综合全球新发感染性疾病历次疫情暴发情况、气候等各种因素做出了“危险分布图”,是指全球可能发生下一个新发传染性疾病的地方。新发感染性疾病的高危地区在拉丁美洲、热带非洲和亚洲。新发感染性疾病的分布有地域差异,在北纬30度和南纬30~40度的区域内,新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比较集中,最“热门”地区为美国东北部、欧洲西部、日本和澳洲东南部。东亚、印度次大陆、尼日尔爾尔三角洲、非洲主要大湖地区以及拉美部分地区特别容易受到来自野生动物所携带病原体的攻击。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发传染病至今达40余种,而且其病原微生物种类复杂,有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及寄生虫等。新发传染病不仅危害人体健康,并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畜牧业、旅游业造成毁灭性打击,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是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的威胁与挑战之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对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研究,提高抗击新发传染病的能力,确保国家的人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