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6.中华文明生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中华文明始于距今约 5000年前后 。
中华文明是在相 对隔离 的自然 环境中 独自形成的 , 是多元 起源 、 不平衡发展的 。
适度的自然条 件 , 相 对封闭 与隔绝 的地理环 境 , 温暖湿 润的气候 , 地处河湖沿岸的平原地带和温带 、 亚热带 , 是早期人类文明 形成和发展的共同的地理条件 。
② 中华文明生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中国除西北和西藏外,大部分国土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这一地区处于世界最大的陆地,濒临最大的洋,季风气候最为显着。冬天寒冷干燥,但夏季炎热多雨,宜于植物生长。所以这儿早在新石器后期就出现了原始农业,成为世界最早的三大农业区域之一,在农耕基础上,产生了古代文明。但季风气候有一个缺点,即夏季来临和退却时期的或早或迟,形成雨量的或多或少,这些都使该地区的水量变率较其他区域为大,于是很容易形成干早或水灾。因此,“我国二、三千年来各地的灾荒,史不绝书,而最多的灾荒是早灾和水灾。”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挑战,这一挑战有别于地中海沿岸农业灌溉区域。古代华夏先民就是在与大自然的应战中,发展了农业,创造了文明。
中国特别频繁的水早灾以及其他自然灾害,使中国居民承受更多的折难。在自然因素影响下,中国文明的发展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史不绝书的水早灾,使中国人民自古以来重视兴修水利。大禹治水有功,被禅让为王;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世世代代得到利用保护;王景、潘季驯治河卓着,名留青史。中国的灌溉农业主要靠河水、小溪以及汇流到湖泊里的雨水,必须在坚硬的土地上开凿沟渠,建筑堤坝等,这些都需要较为坚硬的金属工具,较大的劳动强度,所以中国称得上“水利工程”的,开始于铁农具广泛使用的时代。“关于兴修巨大灌溉工程的最早可靠证据,属于公元前一千纪中叶。例如史书上说,灌溉现今豫北土地的一条渠道是在公元前五世纪末至四世纪初修筑的”。公元前316年,四川人民开凿了那条灌溉成都地区土地的渠道,后又引眠江之水,兴修分支的灌溉工程;秦国挖掘了郑国渠。上古华夏先民凭借顽强的意志,把握农业发展命脉的水利建设,所以尽管频繁的天灾人祸,然芸芸众生肆力垄亩,能恶衣食,致其蓄藏。在宋以前的一、二千年中,黄河中下游地区曾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大量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为政治的强大和文化的发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二、形成强烈的以农为本、广占土地、囤积谷物的观念。上古黄河流域如此频繁的水旱之灾,使得古代中国君民十分重视谷物积蓄,把它看作长治久安的保证。“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父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凛,备水早,故民可得而有之。”而生产谷物的土地便成了皇帝、官僚、地主、商人追求的对象,有了它,皇帝可以稳坐龙椅,立于不败之地。贵族地主能坐享其成,钟鸣鼎食,封官拜爵。于是土地兼并层出不穷、世代不绝。
第三、中国农民起义延绵不断、愈演愈烈。恶劣的生存环境,人为的灾难,使中国农民的处境艰难生活贫困。早在战国时期,自耕农的生存就很艰难,更何况那些无地少地的佃农、半自耕农。风调雨顺,清明之治,十一之税就己不轻,更何况复被水早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断所逼。农民只能卖田宅子女,流离失所了。与农民状况正好相反,地主阶级却聚敛无度,并集中表现在土地问题上。富者田连吁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真实写照。中国农民只有通过爆发起义这一暴力手段来解决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再分配。
第四、相对封闭的区域,使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中国居于东亚,北连西伯利亚,西北有阿尔泰山、祁连山以及一望无际的沙漠,西南也是崇山峻岭,西面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临太平洋,并且与世界其他文明区相隔遥远,在古代海陆交通均极为艰难。虽然历史上有张寄通西域;班超投笔从戎开辟丝绸之路;法显、玄类云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下西洋;同时还有许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但这些交往与地中海文明区各国的频繁交往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了。可以说中国在古代基本上是闭塞的,这造成了中国独特的坚韧的以汉族为主体的文明。自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上始终实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经济上是以自耕农为主的小农经济,文化上,儒家思想始终是根深蒂固,一切外来的宗教文化,不仅不能占统治地位,而且或多或少被儒化了;汉民族的文字、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也一脉相承。中国这种特殊的地理因素,是造成其文明发展连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③ 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会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譬如中国有黄河长江形成大河文明,古希腊多山三面临海形成海洋文明。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古代中国实行专@制统治,而古希腊却确立了民@主政治。
④ 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
⑤ 地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古代的生产力是十分落后的,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选择在哪个地方生存、繁衍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文明一方面可能因为选择了自然条件比较好的繁衍地就可以兴盛起来,另一方面也可能自然条件的变化使文明毁掉。作者虽不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但认为地理环境对古代文明确实有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仅从几大古文明的兴衰来谈一下地理环境对古文明的影响。
一、 地理环境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
所谓两河流域,指的是发源于西亚塔失鲁山和扎格罗斯山的两条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及其支流流过的地区。这两条河流在巴格达附近几乎相汇有分开,到距离波斯湾大约八十公里的地方才相汇。从巴格达以下,两河流域所造成的肥沃冲积平原,就是两河流域古文明孕育和成长的地方。这块冲积平原的南半部古时成为苏美尔,北半部称为阿卡德,又可以成为巴比伦,巴比伦的北面成为亚述。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在干燥环境中的水分充足的冲积地。两河的水源是土耳其东部的积雪,它们每年泛滥程度的大小取决于积雪融化的快慢,泛滥的时间一般在四月到六月。从水源头到三角洲的距离很短,所以冲积的比较剧烈。两河流经大片的沼泽地时,河水大量蒸发,在到达三角洲入海口时沉淀了大量的盐分,所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一直存在盐碱化的问题。幼发拉底河河床的中间部分比周围高,泛滥的河水就会在几个星期中停留在临近的泛滥盆地中,盆地因此沉积了大量的盐分。要保持土壤的肥力,两河流域的人们需要修建灌溉网络来控制河水的泛滥。如果不做维护,任河水泛滥,两河流域的平原将不能够耕作。在历史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断有弃耕的土地,古代文明中心不断北移,从苏美尔到阿卡德再到亚述,于土地弃耕有一定的关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北部,河流比较婉转曲折,因为北部多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河道有所改变。从乌鲁克晚期到乌尔第三王朝,居民主要集中在三角洲地区,但是随着南部盐碱化的不断加剧,居民逐渐北移。
在没有先进的水利技术的条件下,北部河谷地区很难维持灌溉网络,随着水利技术的不断提高,帝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兴修水利工程,北部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部的盐碱化问题变得越来越重。在一个时期,农作物的产量下降了一半,但是需要种子的数量却增加了一倍多。长期连续的耕作,不做设当的休耕,加速了盐碱化的进程;常年的灌溉使得地下水位保持在很高的位置,盐分不能被冲刷掉,停留在地表上层。盐碱化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人们不断地北移,从苏美尔到阿卡德再到亚述,三角洲地区再也没能恢复往日的辉煌。
二、 地理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北部一片广袤的沙漠地区。尼罗河自南向北从这里流过,留下了一条狭长的河谷,与河谷相对应的是两边的沙漠地带,河谷和沙漠构成了古埃及人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 。埃及的东西两边都是沙漠,北面是地中海,地理位置上比较孤立,这种孤立性是古埃及人对外交流比较困难,但另一方面这种孤立性使埃及不容易遭到外敌的入侵,有利于保持文明的延续性。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在干燥的北非沙漠中,如果没有尼罗,也就不会有埃及的文明。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维多利亚湖,主要有两条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白尼罗河的水量比较稳定。尼罗河全长六千多公里,在埃及境内有一千多公里,流经开罗时分为五条支流呈放射状流入地中海。古埃及人把尼罗河三角洲称为“下埃及”,把开罗以南比较狭长的地带称为“上埃及”,古埃及的国王自称“上下埃及之王”,这个称号反映了河谷与三角洲在地理上差别。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了大量的沃土,使之成为古代埃及人的乐园。每年的七月,尼罗河的水位逐渐上涨,并溢出河床流向河谷,每年的九月份达到高潮,整个河谷都淹没在河水中,河水退后,留下了一层淤泥,这些淤泥富含磷酸盐和腐殖质,是农作物生长的沃土。由于河水在大多数的时候都定期泛滥,及时带来天然化肥,使得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尼罗河不仅为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还避免了两河流域的盐碱化问题。在收获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几个月的干旱,使水涝和盐碱化问题得以避免。此外,由于淤泥的沉淀,河两岸地面升高,河水泛滥不是冲破堤岸,而是顺着河渠慢慢地流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的小池塘。在盛水期,这些小池塘可以储存许多水,在枯水期的时候在倒流出来。这一方面可以使土壤充分地吸收水分,避免了盐碱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以补充灌溉。
沙漠虽然不能让古埃及人居住,但是沙漠中的资源对古埃及人有着较大的吸引力。西部沙漠地势相对平坦,分布着几个绿洲,绿洲中产一些宝石,西部沙漠对古埃及人的影响仅限于此。东部沙漠对古埃及人的生活较为密切。这里的山比较多,石料丰富,古埃及人建金字塔所用的石料大都是从这里弄得;东部沙漠和南部沙漠中还有储量较丰富的金矿,这是最吸引古埃及人的地方。对沙漠中各种矿产资源的开采,是埃及人经济生活的重要环节。没有积极开发沙漠的愿望和勇气,就不会有金字塔和卡纳克神庙的奇迹,和令后世赞叹不已的其它成就。
三、 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古代希腊人的故乡既包括被爱琴海环绕的巴尔干半岛,也包括海洋周围的其它地区,爱琴海上有许许多多的岛屿,这些岛屿就成为古代希腊人向外拓展的垫脚石。希腊半岛的东部比西部发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东部的海岸线比较曲折,航海条件较好,而且面朝东方的古代文明发达地区,有条件汲取埃及、西亚文明的成果并与之进行各种交流。位于半岛的科林斯地峡延长了动不得海岸线,形成几个独立的岛屿,并将它们推向大海的怀抱,使得古代历史上重要的商贸中心都集中在东部。
希腊半岛上多山,一系列崎岖的山地将希腊与巴尔干半岛的北部分割开来,北部成为马其顿。希腊半岛上的山不高,最高的不过一万英尺,但是这些比较陡峭,不易翻越,这就使希腊南部免遭北部民族的入侵,这也是古希腊能形成城邦政治的一个原因。希腊半岛上没有大平原,也没有利于农业灌溉和交通的大河,农业不是很发达。希腊的海岸线比较曲折,几乎所有的城邦离海岸线都不超过四十公里。对当时的希腊人来说,半岛上唯一的交通途径就是崎岖的泥路,陆路交通既缓慢有昂贵;海上经常有风,而且海盗很多,走海路很不安全,所以当时的希腊大都不愿意出门,这可能是希腊形成城邦政治的部分原因。希腊半岛的矿产资源较丰富,矿产资源的开采较早。希腊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潮湿多雨,夏季干燥少雨。冬季只有高山地区有雪,其余的地方基本不下雪,但是也会有大风和寒冷的天气。每年的降雨量很不一样,农业收成不稳定,时好时坏。希腊人自己认为除了偶尔的自然灾害外,当地的气候是全世界最理想的。亚里士多德相信气候决定着人们的政治命运,希腊的天气不冷也不热,对希腊人的体力和智力发展都有好处。他们能保持自由,并创造出最好的政治制度,如果他们能在自己的心中保持政治上的统一,他们就能征服整个世界。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古文明的产生、发展。西亚之所以有这样的文明,埃及之所以有那样的文明,希腊之所以有不同于它们的文明,跟地理环境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为什么金字塔出现在埃及而不是出现在希腊,为什么城邦政治盛行于希腊而不是西亚,这跟地理环境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⑥ 地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世界着名的研究文明的历史学家A·J·汤因比采用实证主义方法来检查大河文明因果联系。他说:“格兰德河流域(在美国与墨西哥的边界上)和美国科罗拉多河流域同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环境条件是完全一样的。……却没有让它们两岸原有的居民创造这种奇迹……。”
“安第斯文明是在一片高原上出现。”
“在非洲东部的高原”并未能‘创造’文明‘社会’。”
“中国文明有时被称为是黄河的产物,因为它正巧是在黄河流域出现的,但是多瑙河流域虽在气候特点、土壤、平原及山地面貌上同黄河非常相似,它却没有产生相似的文明。”基于这些论述,他认为环境在文明起源上“不足以成为积极因素。”
英国着名历史学家白克尔在其《英国文明史》中提到,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生产的粮食必然丰富,粮食丰富了,就可以使一部分人从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从事智力活动。所以,在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它的文明也就越发达。在这里,我们看到文明的产生是与农业生产情况联系了起来,而农业生产又与其作物所需的地理环境有关。可见,地理条件优越不优越是以是否满足某种农作物的需要而言,不是人们的主观条件所决定的。同时,地理条件发挥作用是以人的社会、经济与技术条件相结合时而表现出来的。上述三类文明的出现充分说明它们是在地理环境与人的有关条件形成最佳结合的结果。
从我国文明起源占重要地位的夏、商、周三朝的都城核心区所在地来看,恰好在从安阳到郑州,再经洛阳到西安,成为一个马蹄形。这个马蹄形恰好又与气候及土壤、地貌有一种巧合。在气候上,它与600毫米-650毫米的等雨线一致;在地貌上,它又是黄土高原的边缘。因小米是旱作,属耐旱作物,低于600毫米,仍可以生长、发育,但因供水少于需要,产量就会下降。如果多于650毫米,则易引起洪、涝不利夏季小米生长。降雨多,雨季长,不易于小米秋季的结实与收获。总之,降雨过多或过少都会使产量下降,只有在600-650毫米才获得最佳结合。在土壤上,黄土母质本身不仅矿物质含量相对丰富,有利作物生长;而且黄土质地疏松,有利于耕作。在农业发展早期,人们既未掌握洪、涝灾害规律,又无技术与能力克服灾害,农田多位于山麓与河谷高地。所以,马蹄形反映了气候、土壤,以及耕作技术之间的最佳结合。与埃及一样,由于最佳结合取得了高产提供的物质基础,才使文明在该地首先出现。它与埃及不同的是,它不是靠灌溉技术迅速获得高产。也许由于这个原因,这需要一个缓慢发展过程,使其与其他三个小麦文明起源时间上出现差异。
在埃及,气候条件炎热而干旱,降雨远远低于小麦原产地的土耳其高原,成为小麦生长的限制因素。可以说,作为原始的自然环境来说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埃及尼罗河的特点使其条件发生变化,不仅克服了气候的干旱产生的水份的不足,还带来了植物的营养,保证了农业的丰收。
文明起源于某地,与该地农业起源与发展有关。只有将其所选的农作物与其地理条件优化结合才能促进物质生产发展,从而导致文明出现。因此,埃及、巴比伦、印度可称为小麦文明,中国是小米文明,美洲的文明则可称之为玉米文明。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 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及其活动(包括人类活动),都不可避免地有一个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 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各种形式的转化或传递,除非来自这个环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或者离开这一环境. 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在此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物质的某些转化和能量的某些传递.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会如此丰富多彩,千差万别,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人类的活动会出现如此不
同结果的缘由所在.
⑦ 文明与地理环境那些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热地雨林气候——热带雨林 / 代表文明:玛雅文明、爪哇文明
二、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 / 代表文明 :班图人
三、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 / 代表文明:阿拉伯人
四、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代表文明:华夏文明
六.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代表文明:古罗马
七、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 /代表文明:满洲
八、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 /代表文明 :西欧文明
九、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温带荒原/ 代表文明:蒙古
十、温带大陆型湿润气候 —— 温带阔叶林带 /代表文明: 波兰
十一、高山高原气候——高山草甸,冰川 /代表文明 :西藏
十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 代表文明:俄罗斯
十三、极地苔原气候 —— 苔原 / 代表居民 : 爱斯基摩人
⑧ 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地理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作为生产力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自然环境,在特定的时期和地区甚至具有决定意义。普列汉诺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地理环境在人类的形成、工具的制造、生产的种类、生产力发展速度等方面,无不具有巨大甚至决定力量。对于人类社会关系、经济制度性质的影响则通过生产力来实现间接影响。英国着名历史学家巴克尔也在其《英国文明史》中提到,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生产的粮食必然丰富,粮食丰富了,就可以使一部分人从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从事智力活动。所以,在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它的文明也就越发达。由此,我们看到文明的产生与农业生产情况联系了起来,而农业生产又与其作物所需的地理环境有关。所以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也就与地理环境产生了莫大的联系。
所谓地理环境是指地球岩石圈表层与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之间的地表环境。是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形成的社会因素的总体。广义上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而文明是一种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有文化的状态,农业文明则是在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这一生产事业上发展水平较高的状态。以湖南为例,湖南山清水秀,没有北方的天寒地冻,也没有西域的戈壁沙滩,这里自古就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地,“湖广熟,天下足”和“鱼米之乡”是对她的由衷赞美。中华民族的三维始祖炎帝、黄帝、舜帝中炎、舜的归属均在湖南。那么为什么湖南会有如此发达的农业文明呢?这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接下来,我将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浅析潇湘农业文明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
其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了水源、地貌、气候等多个方面。从水源上来说,河流似乎总是与人类文明,特别是远古文明的发展相伴相随,人类四大文明发祥地,认识上最为统一。这四大流域分别是两河流域,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湖南位于长江中游沿岸,境内有湘、资、沅、澧四大河流,为潇湘文明的起源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特别是“八百里洞庭”更为境内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地貌上说,湖南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尤其是湘北肥沃的洞庭湖平原成为了该地农业发展的温床。从气候来说,湖南为大陆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光、热、水资源丰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第二,气候年内与年际的变化较大。第三,气候垂直变化最明显的地带为三面环山的山地,尤以湘西与湘南山地更为显着。充沛的水源以及河流冲积而成的平原,还有优越的气候条件,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这一地区古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其他文明的前进提供人力,物力的保障。
其二,经济环境。
早期农业文明的发展带动了湖南经济的发展,而良好的经济环境有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早在5000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过着定
居的农业生活。因受到中原诸部落的影响,当时的湖南就有了种植水稻的经验。同时,湖南是上古时期比较开发的地区,这主要反映在夏禹治水、黄帝轩辕氏等神话传说和部分遗迹上。农业发展后,部分人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商业活动,促进了湖南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对农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促使人们改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春秋战国时代,位于江南的句吴、于越、东越和东瓯以及楚国并“通渠三江、五湖”,改善了水利条件,同时较多地使用了青铜农具,并在春秋晚期铸造了一定量的铁制农具,除此之外还注意田间管理和耕作技术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开发了当地农业。考古发现的材料表明,春秋晚期,楚人在湖南已开始使用铁质工具。在当地出土的铁制农具足以证明了春秋楚湘农耕开始进入铁犁时代,虽然没有像北方一样大面积的普及,但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改进了农业生产工具开发并促进了湖南的农业经济的发展。
其三,社会文化环境。
一个地区某一时期内社会文化环境的好坏对农业也有重大的影响,如战争往往造成农业生产水平的下降,和平易带来农业文明的繁荣等。
就社会文化环境这一要素而言,湖南处于南方地区,因为有长江天险从而得以回避许多灾难性的战争,总体的社会文化环境良好。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北方人大举南迁,秦国攻打楚国时,许多楚人移居湖南垦殖,给湘水流域一带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当时的长沙已成为楚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在大量的北人南迁后,江南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日益。湖南出土的铁农具有锄,锸,斧等,其中长沙地区发现的铁农具尤多,达100件以上。此时,牛耕作为生产动力也已受到重视。当地官吏往往能“教用犁耕”,并采取“官贷耕牛”等措施,以利牛耕的推广,而且南方地区还将北方传入的旱地牛耕技术转化为适宜南方水田耕作的技术。可见北人带来的先进的铁器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不论是对当时江南农业生产效率,还是在加大垦田力度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人南移后还带来了江南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南方地区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坡塘闸坝,推广蓄泄排灌的技术,同时重视耕作技术,讲求精耕细作。强调农业必须“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由于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水运交通相当发达,常来往于湘、资、沅、澧四水,与江汉各地进行贸易。北方移民不仅与湖南的土着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也创造了新兴的村建制度文化与充满着神奇色彩的精神文化。由此看出,湖南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其农业文明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从楚湘农业文明这一例中就可以看到地理环境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没有尼罗河的滋润,就不会有古埃及灿烂的文化;没有两河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也就不会有古巴比伦文明;没有印度河的哺育,古印度将不复存在;没有滔滔黄河、滚滚长江,华夏文明又怎能得以发扬光大?…… 自人类出现以来,环境就对人类文明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理环境又从方方面面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当然地理环境决定论还是有它的不足之处的,我们应该相信人类可以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合理地改变自然环境,从而谋求进一步的发展。望采纳
⑨ 试论地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500字左右)
世界着名的研究文明的历史学家A·J·汤因比采用实证主义方法来检查大河文明因果联系。他说:“格兰德河流域(在美国与墨西哥的边界上)和美国科罗拉多河流域同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环境条件是完全一样的。……却没有让它们两岸原有的居民创造这种奇迹……。”
“安第斯文明是在一片高原上出现。”
“在非洲东部的高原”并未能‘创造’文明‘社会’。”
“中国文明有时被称为是黄河的产物,因为它正巧是在黄河流域出现的,但是多瑙河流域虽在气候特点、土壤、平原及山地面貌上同黄河非常相似,它却没有产生相似的文明。”基于这些论述,他认为环境在文明起源上“不足以成为积极因素。”
英国着名历史学家白克尔在其《英国文明史》中提到,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生产的粮食必然丰富,粮食丰富了,就可以使一部分人从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从事智力活动。所以,在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它的文明也就越发达。在这里,我们看到文明的产生是与农业生产情况联系了起来,而农业生产又与其作物所需的地理环境有关。可见,地理条件优越不优越是以是否满足某种农作物的需要而言,不是人们的主观条件所决定的。同时,地理条件发挥作用是以人的社会、经济与技术条件相结合时而表现出来的。上述三类文明的出现充分说明它们是在地理环境与人的有关条件形成最佳结合的结果。
从我国文明起源占重要地位的夏、商、周三朝的都城核心区所在地来看,恰好在从安阳到郑州,再经洛阳到西安,成为一个马蹄形。这个马蹄形恰好又与气候及土壤、地貌有一种巧合。在气候上,它与600毫米-650毫米的等雨线一致;在地貌上,它又是黄土高原的边缘。因小米是旱作,属耐旱作物,低于600毫米,仍可以生长、发育,但因供水少于需要,产量就会下降。如果多于650毫米,则易引起洪、涝不利夏季小米生长。降雨多,雨季长,不易于小米秋季的结实与收获。总之,降雨过多或过少都会使产量下降,只有在600-650毫米才获得最佳结合。在土壤上,黄土母质本身不仅矿物质含量相对丰富,有利作物生长;而且黄土质地疏松,有利于耕作。在农业发展早期,人们既未掌握洪、涝灾害规律,又无技术与能力克服灾害,农田多位于山麓与河谷高地。所以,马蹄形反映了气候、土壤,以及耕作技术之间的最佳结合。与埃及一样,由于最佳结合取得了高产提供的物质基础,才使文明在该地首先出现。它与埃及不同的是,它不是靠灌溉技术迅速获得高产。也许由于这个原因,这需要一个缓慢发展过程,使其与其他三个小麦文明起源时间上出现差异。
在埃及,气候条件炎热而干旱,降雨远远低于小麦原产地的土耳其高原,成为小麦生长的限制因素。可以说,作为原始的自然环境来说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埃及尼罗河的特点使其条件发生变化,不仅克服了气候的干旱产生的水份的不足,还带来了植物的营养,保证了农业的丰收。
文明起源于某地,与该地农业起源与发展有关。只有将其所选的农作物与其地理条件优化结合才能促进物质生产发展,从而导致文明出现。因此,埃及、巴比伦、印度可称为小麦文明,中国是小米文明,美洲的文明则可称之为玉米文明。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 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及其活动(包括人类活动),都不可避免地有一个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 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各种形式的转化或传递,除非来自这个环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或者离开这一环境. 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在此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物质的某些转化和能量的某些传递.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会如此丰富多彩,千差万别,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人类的活动会出现如此不同结果的缘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