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理的气候名称命名原则!
气候带(climatic zone)
根据气候要素的纬向分布特性而划分的带状气候区。在同一气候带内,气候的基本特征相似。
太阳辐射是气候带形成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主要决定于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增高而递减,不仅影响温度分布,还影响气压、风系、降水和蒸发,使地球气候呈现出按纬度分布的地带性。古希腊人最早提出气候带的概念,并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线,把全球气候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气候带(或称天文气候带)。这种分带反映了地球气候水平分布的基本规律,但是由于没有考虑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和大气环流对气候形成的作用,因而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随着气候资料的积累,人类对气候带的认识和划分也逐渐完善。A.苏潘1879年提出以年平均温度20℃等温线和最暖月的10℃等温线为指标,把全球气候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5个气候带。W.P.柯本在1900~1936年以温度和降水量为指标,将全球气候划分为热带多雨气候、干旱气候、温暖多雨气候、寒冷雪林气候和冰雪气候 5种气候带(主要气候型)(见柯本气候分类)。采用温度和降水量指标划分的气候带较天文气候带更接近于实际。Л.С.贝尔格1925年根据气候同自然景观的关系,以月平均气温为指标,将全球低地气候划分为:热带雨林气候、萨王纳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内陆沙漠气候、副热带森林气候、地中海(型)气候、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泰加林(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11种气候带(型)(见贝尔格气候分类)。1936~1949年,Б.П.阿利索夫根据盛行气团和气候锋位置及其季风变化,把全球气候划分为:赤道带、热带、温带、极带 4个基本气候带和副赤道带(副赤道季风带)、副热带、副极带3个过渡气候带,除赤道带外,其他各带南、北半球各有1个带,全球共13个气候带(见阿利索夫气候分类)。这种分带既反映了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也反映了大气环流和洋流对热量、水分的传输,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气候形成因素的综合作用。1959~1978年A.N.斯特拉勒和A.H.斯特拉勒以气团的源地、分布和气候锋的位置将全球气候划分为低纬度气候带、中纬度气候带和高纬度气候带(见斯特拉勒气候分类)。
中国气候学家对于中国气候带的划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5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根据温度指标,把中国东部地区划分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 6个气候带。《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1979)将中国东部地区划分成南、中、北热带,南、中、北亚热带和南、中、北温带等 9个气候带。
由于海陆分布,海拔高度、地形和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实际的气候带界线并不完全和纬度圈平行,尤其在较高纬度上,有些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综观全球,在下垫面均匀的海洋和平原上,气候带表现清晰而有规律;在高山和高原地区,气候带虽有反映,但是不完整、不连续。
气候带概念还可应用到山地自然景观上。在水分供应充分的情况下,由于气温的垂直变化,在热带赤道地区的高山上,从山麓到山顶,可出现从热带雨林到终年积雪,即类似于从赤道到极地的各种气候带。这种气候带结构称为垂直气候带谱。
地质时期,由于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气候带有较显着的南北位移。
气候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带的存在引起地理环境中动植物、土壤、水文以及自然景观的地带性分异,地带性成为地理环境中基本规律之一。同时,气候带的形成与演变,又受其他地理因子的影响。因此,研究气候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不仅对气候学研究,而且对认识地理环境的结构和演变都有重要意义.
② 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与命名
中国国土辽阔,地理环境十分复杂,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非常显着。无论是民众认识国情,科研机构及专家认识区域地理格局,还是各级政府有效实施区域管理等不同方面的需要,都必需对中国区域进行区域划分(简称区划)。 地理学中的区域划分,是立足于地域分异规律的客观基础上,根据一定的目的、按相应原则和方法进行的地理系统分区。它是区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方法。按照所进行区划的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区划可以分为行政区划、自然区划、经济区划、农业区划、综合区划等不同种类。下面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就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行政区划、中国经济区划的主要方案及其演变作一简单介绍。一、中国自然区划(一)自然区划的概念和意义自然地理区划(简称自然区划)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及组成成分发展的共同性、结构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过程的统一性,将地域划分为一定等级系统的研究方法。自然区划是在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变化和分布规律。主要体现温度、水分、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地域差异,提供自然生产潜力的系统资料,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布局和制定各种规划的基础,也是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的宏观框架、改善生态环境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二)自然区划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几代地理学家对中国自然区划做了持续的探索性研究。综观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划方案,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自然区划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表1),对中国自然地理的地带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自然区划是在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变化和分布规律。主要体现温度、水分、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地域差异,提供自然生产潜力的系统资料,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布局和制定各种规划的基础,也是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的宏观框架、改善生态环境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表1:中国已有自然区划下面就表中部分方案略作介绍。1.罗开富方案
最初发表于1954年,两年后由科学出版社以中华地理志丛刊第1号《中国自然区划草案》正式出版。它首先将全国分为东西两半壁,东为季风影响显着区域,西为季风影响微弱或无影响区域。然后提出最冷、最热、最干和空气稀薄四个相对极端的区域,其间再划出几个过渡区。最后将全国划分为7个基本区,即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康滇区、青藏区和内蒙古新疆区,其下再以地形为主要依据划分为23个副区(图1)。方案注意到自然地域分异的状况,并对各类自然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所表现的特点作了一定探讨,强调基本区是按自然特征划分的,其含义和范围与行政或经济方面习惯所用不同,例如,把辽河下游平原和辽东半岛划入华北区,而不属于东北区。
图1:罗开富中国自然地理区划方案2.黄秉维方案1956年中国科学院成立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开展了大规模的自然区划工作。1958年,在各个部门地理区划工作基础上,由黄秉维主持编制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195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它以光、热、水分、土壤和植被的地域分异为依据,以气候、土壤、植被的地理相互关系为基础,运用地带性规律来寻求相应的区划方法。低级区划单位遵循非地带性原则,体现为地形和地表物质的分异。方案将全国分为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蒙新高原区、青藏高原区),6个热量带、18个自然地区和亚地区、28个自然地带和亚地带、90个自然省(图2)。该方案堪称我国自然区划史上规模空前宏大、等级单位最完备和内容最丰富的方案。为农业服务的目的非常明确,其区划原则、等级单位系统的设置以及省以上单位的分区标志、划界指标等都充分表达了为农业服务的宗旨。此后,黄秉维对此方案又进行过修改。图2:黄秉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方案3.任美锷、杨纫章方案和任美锷、包浩生方案任-杨方案于1961年发表。方案依据自然差异的主要矛盾,以及利用改造自然的不同方向,将全国分为8个自然区,即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内蒙古区、西北区和青藏区,下分23个自然地区、65个自然省。该方案把大兴安岭南段划入内蒙古区,把辽河平原划入华北区,把横断山脉北段划入青藏区,以及把柴达木盆地划入西北区,而同时又将其周边山地划入青藏区等,曾在地理学界引起热烈的讨论。1988年发表的任-包方案或多或少继承了任-杨方案的特点,此方案只有两级,包括8个区、30个亚区(图3)。图3:任美锷、包浩生中国自然地理区划方案4.赵松乔方案提出于1983年,1985年纳入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自然地理·总论》,当时曾引起强烈的反响。该方案首先把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自然区,并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同。自然区之下,再按温度、水分条件的组合及其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反映,又分出7个自然地区和33个自然副区(图4)。自然地区命名因区而异:在东部季风区内依据水热状况命名,如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等,实质上体现了水热组合对划分地区的标志作用;西北干旱区所属地区按热量和植被类型命名,如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图4:赵松乔中国自然地理区域方案5.《中国自然地理》教材中的方案该方案根据自然区划的原则、中国自然地理的特点和地域分异规律,参考前人所做工作,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需要,采用三级分区。一级区:将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二级区即自然地区:将全国分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7个自然地区;三级区即自然地理副区:将全国分为35个自然地理副区(图5)。图5:《中国自然地理》教材中的中国自然区划方案(三)中学地理教材用中国区域地理分区方案的出台
以上介绍的几种中国自然区划方案,尽管在目的、指标、名称、范围等各方面有一些不同,但是他们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理学家对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划分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在中学地理教育中普及相关地理知识,特别是使学生和普通公民能充分了解中国国情及区域差异,理解国家建设发展规划,1991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地理教材中采用了新的中国区域地理分区方案:将中国地理区域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个大区。中国地理分区问题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中学地理教材中处理这个问题,必须考虑到划分地理区域的科学性,同时又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方案在地理学界比较成熟的三大自然地理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基础上,考虑到东部季风区内部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亚区的较大差异,同时综合生产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最终形成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四个大区教学方案(图6)。因此,方案实际上是对上述中国自然区划方案的综合、归纳和简化。而且,依据这方案,各个大区内部也可视情况进一步细分亚区,如北方地区内部包括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两个亚区,华北地区包括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地形区。实践证明,四个大区方案既有严密和坚实的科学研究成果基础,又简明扼要、便教利学,在我国中学地理教材编写及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相关地理知识的学习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图6:中国地理分区示意图1992年,原国家教委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中,对中国地理分区按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个大区教学予以明确规定,同时也要求学生应知道其地理位置和范围。例如,北方地区要记住“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等地形区。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的要求“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个大区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二、中国行政区划(一)行政区划的概念和意义行政区划指国家为便于行政管理,对国家领土进行分级区域划分。我国疆域广大,幅员辽阔,因此古今往来都非常重视对国家进行有效的分级管理,把国家疆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行政区域。(二)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以下仅简述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大的变化。1.六大行政区的设立与撤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先后设立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简称大区(图7、图8、表2)。华北由中央直辖,东北设人民政府,其他各大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大区设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是一级地方政府,分别管辖若干省级行政单位。1952年,六大行政区改设行政委员会,仅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监督地方政府,本身不再是一级地方政权。为了加强集中统一领导,1954年,撤销六大行政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地区改由中央直辖。图7:1949年中国行政区划 表2 :1949年全国行政区划一览表6大行政区、30省、12直辖市、5个行署区、1个自治区、1个地方华北行政区辽西省华东行政区河南省北京市吉林省上海市湖北省天津市黑龙江省南京市湖南省河北省松江省山东省江西省山西省热河省苏北行署区广东省平原省旅大行署区苏南行署区广西省察哈尔省西北行政区皖北行署区西南行政区绥远省西安市皖南行署区重庆市东北行政区陕西省浙江省四川省沈阳市甘肃省福建省贵州省抚顺市宁夏省台湾省云南省鞍山市青海省中南行政区西康省本溪市新疆省武汉市内蒙古自治区辽东省 广州市西藏地方 图8:1949-1953年中国六大行政区2.1954年恢复省级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域单位及省区变更1954年,撤销了六大行政区的行政委员会,恢复省级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域单位,由中央直辖(图9)。图9:1954年中国行政区划根据形势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先后增设、撤销或合并了若干省区。1954年撤销了辽东、辽西两省,合并设立辽宁省;撤销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撤销宁夏省,并入甘肃省;撤销绥远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长春、哈尔滨、武汉、广州、重庆、西安11个直辖市分别改为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广东、四川、陕西7个省的省辖市。1955年撤销热河省,分别并入河北、辽宁2个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撤销西康省并入四川省;撤销新疆省,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统辖西藏地方和昌都地区。1957年,撤销广西省,设立广西壮族自治区;设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3.1982年后的行政区划现状目前,中国行政区划的等级体系是依据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第四部宪法。宪法中第3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划分如下: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宪法中第31条又规定:“国家在必要的时候设立特别行政区”。1988年,设立海南省。1997年,设立重庆直辖市;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截至2008年底,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表3)。 因此,在现行的中国行政区划体系中,早已没有了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的行政区划和名称。表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统计表(截至2008年12月31日) * 台湾省的行政区划资料暂缺。三、中国经济区划(一)经济区划的概念和意义经济区划指根据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对全国领土进行战略性的划分,包括综合经济区、部门经济区和经济类型区。它根据国家或地区生产发展的要求和条件,参照业已形成的地区经济类型,全面规划出地域生产综合体的体系:如科学地划定各级部门或综合的经济区的区域范围;确定各经济区间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对区内各生产部门的合理结构、发展规模和地区布局等提出建议。经济区划的目的在于揭示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区专门化部门和产业结构。对全国进行战略性的经济区划分,需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制定原则。(二)经济区划的演变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为适应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之需,地理学者与经济学者也对中国经济区划提出过许多方案。我们主要介绍由政府公布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以下三种中国经济区划。1.1958年的经济协作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195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为了逐步改变生产力布局的不平衡和不合理状态,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区人力、物力资源,在全国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同时,试图在地方上也建立不同水平、各具特点的工业体系,于是在六大行政区(1954年撤消)的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七大经济协作区。七大经济协作区包括:东北经济协作区(黑、吉、辽)、华北经济协作区(京、津、冀、晋、内蒙古)、西北经济协作区(陕、甘、宁、青、新)、华东经济协作区(鲁、苏、皖、沪、浙、赣、闽、台)、华中经济协作区(豫、鄂、湘)、华南经济协作区(粤、桂)和西南经济协作区(川、贵、滇、藏)。1961年,国家将华中和华南经济协作区合并为中南经济协作区,于是全国调整为六大经济协作区。各大经济协作区均设有中央局和大区计委,负责协调大区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并组织各种经济协作。因此,这是一个按行政系统组织起来的经济区。中国的经济协作区方案,对当时国民经济的调整起到了一定作用,也为后来的经济区划积累了经验。2.“七五”计划提出的三大经济地带中国在“七五”计划(1986-1990)期间提出了地区经济的梯度开发思想,以沿海为基地,以其经济技术优势开发内地资源,进而再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形成东部沿海、中部内陆、西部地区三大经济地带(图10)。东部地带:包括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暂不包括港、澳、台),是全国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最大、经济实力雄厚、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中部地带:包括黑、吉、内蒙古、晋、豫、鄂、湘、皖、赣9省、自治区,是全国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西部地带:包括川(含后设立的重庆市)、贵、滇、藏、陕、甘、宁、青、新9省、自治区,是全国经济比较落后、人口比较稀少的地区。图10:中国三大经济地带(老三分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大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有所变化(图11)。广西和内蒙古被划入西部地带后,调整为东部地带包括11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带包括8省,西部地带包括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图11:中国三大经济带(新三分法)三大经济地带是中国最高层次的经济区,较为客观地反映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指出了我国由沿海到内地形成东、中、西三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职能的地带,为确定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部署和制定区域性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3. “九五”计划提出的七大经济区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在三大经济地带内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特点和条件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例如工业分布上存在着“北重南轻”的结构差异和“北煤南水”的能源赋存差异,农业上更是存在着水热组合条件和农业利用结构上的差异等。因而,从中国国情出发,1996年在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1996-2000)中提出了中国七大经济区的新方案(图12)。注:港澳台暂未列入区划方案中。图12:中国七大经济区(a)环渤海经济区: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石家庄、唐山、太原、呼和浩特等城市为核心,坐落于东北亚的中心,是国家政策引导发展的重点区域。(b)东北经济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盟市。地处东北亚开放地带,石油化工、矿冶机电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在全国居突出地位。(c)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区:包括长江三角洲15个市和沿江28个地市。全国最大的经济技术核心区,成为内联中、西部的中国与亚太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地方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以轻纺工业为主、轻重工业均较发达的综合经济区。(d)中部五省经济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带向西部的过渡带和上海、连云港、广州三个对外开放“窗口”的连接地带。水土光热等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e)东南沿海经济区:包括广东、福建两省和浙江南部沿海地区(今后可将港、澳、台划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特区集中的地带,是中国收入水平最高的地区。(f)大西南经济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海南以及广东西部。资源组合条件良好,但资源开发程度较低,中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开放的前沿。广西、西藏和海南经济相对落后,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开放的前沿。(g)西北经济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西部盟市。生态环境脆弱,但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矿产等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集中,经济总体水平偏低,是我国通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门户。四、小结通过上述对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行政区划和中国经济区划的主要方案及其演变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区划类型有不同的目的、功能和意义,其名称和范围也有相同或交叉,公众所了解的程度也相差很大。例如,“华北”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在不同的区划类型中都有使用。作为自然地区名,包括辽东山东低山丘陵、华北平原及辽河下游平原、黄土高原、冀北山地等四个地理单元。作为旧大行政区名(六大行政区),1949年设置,辖河北、山西、绥远、察哈尔、平原省(察哈尔、平原两省1952年撤消,绥远省1954年撤消)和北京、天津两市,1952年改行政委员会,1954年撤消。作为旧经济协作区名(六大经济协作区),1961年设置,包括北京、天津两市,河北、山西两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978年后撤消。今天,很多人头脑中认为华北地区应包括京、津、冀、晋、内蒙古两省两市一区,也基本上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华北行政区和华北经济协作区的先后设立。因为这个信息可能在公众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相对多一些,也更为熟悉。相比较而言,对较为专业一些的自然区划中的华北地区概念就知之甚少,亦或容易因此产生混淆。
③ 地理考察的介绍
地理考察 geographical expedition 以地理环境为对象的实地调查和观测。通过地理考察 ,可以了解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点,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关系。
④ 地理考察的形式
按地理考察的目的和深度,可以分为踏勘考察、中间考察和详细考察。踏勘考察是一种广泛的自然条件特征和资源分布考察,目的在于了解考察区的一般特征,探索开发的可能性。根据考察区的大小及复杂程度,成果表示在中小比例尺地图上,为规划选择优先开发地区及发展项目等提供参考。踏勘考察是目前进行得最多的,也是中间考察和详细考察的基础。它耗资少,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及适当的考察技术和方法。中间考察主要用于开发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这时自然条件的分析、评价进入定量阶段,经济分析显得更加重要,成果通常表示在中比例尺地图上。详细考察包括自然条件定量评价和为方案实施提供经济评价,一般采用绑比例尺制图,考察深度、规模、目的明确,考察活动集中于有关资料的搜集,考察人员的专业和人数也有相应的限制和要求。
按地理考察的性质,可分为综合考察、要素考察和专题考察。综合考察是多学科的地理考察,或是为大规模区域经济开发而进行的前期工作,或是为解决某个科学问题而进行的综合研究。综合考察根据考察目的和考察地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特点,以及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由相应的学科参加。这些学科既可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也可包括其他学科,既可有自然科学学科,也可有社会科学学科。这些学科从不同角度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并协调和互相补充,最后得出综合性的结论。综合考察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①社会-经济考察,旨在了光社会、经济诸因素的特点和空间分布情况;②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考察,旨在了解自然地理诸因素的特点和空间分布情况以及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提出利用和改造的措施和途径。综合考察的最终结论,一般着眼于长远目标和基础资料的积累,但也与现实的生产问题有一定联系。要素考察是针对某一地理要素的考察。由于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某一地理要素的考察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对其他地理要素也须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专题考察是为解决某个专门问题而进行的地理考察。由于地理环境的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不是某一学科单独所能完成的,因此,专题考察也可看作是综合考察的一种形式。
⑤ 根据自然景观的方位,地理形态,物产等特点命名的有哪些地方
这个就太多啦,古人讲山南河北为阳,山北河南为阴。故而有许多的名字都是这样来的,比如洛阳就是洛河的北面,江阴,汉阳,端口阳,等。地形的话也有很多比如四川,岐山,崂山,青岛,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物产少点,有点想不起来了,但是小地方肯定有打的地方就少了。我说的是中国境内,世界上也有许多但是得翻译才能理解,要不然都是外国名字你也不懂。希望对你有帮住
⑥ 地理考察的简介
早期的地理考察主要是考察者凭借感官、经验和知识,利用简单的仪器,作直接观察。对于难以直接观察的现象,如地理现象的时间序列,则采用间接推测的方式等。对于有特殊地理意义或需详细鉴定、分析和化验的岩石、土壤、植物,采取其标本或样品,以备室内研究。此外,常用素描、摄影弥补文字描述的不足。早期的地理考察往往带探险的性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地理考察已由少数人参加的考察探险,发展成由众多学者参加的多学科的综合考察,除采用上述手段外,还利用航空航天遥感、仪器遥测、电视显示、红外摄影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等,不仅扩大了考察范围,而且提高了考察的精度,加快了考察进程,同时实现了对地理现象动态的观测。
⑦ 中国的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在什么时候建立的,叫什么,是怎么建立的
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这也是中国继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中国南极昆仑站 国家海洋局2008年10月16日宣布,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于10月20日从上海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执行南极内陆站建设和考察、中山站改造建设以及南大洋科学考察等任务。这意味着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站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目前,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胜利建成。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我国南极考察队,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建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南极恶劣环境中迎难而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建设中国南极昆仑站作出突出贡献的全体考察队员表示诚挚的问候,并遥祝考察队员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建成后的昆仑站,将成为世界第六座南极内陆站。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说,这将实现中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扩展的历史性跨越。 昆仑站的建成意味着,中国将成为第一个在南极内陆建站的发展中国家。魏文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虽然是南极的迟来者,起步较晚,但近些年随着国力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发展,前进的步伐相当快。“昆仑站将是中国南极科考的又一个里程碑。” 从科学考察角度看,南极有四个最有地理价值的点,即极点、冰点(即南极气温最低点)、磁点和高点。此前,美国在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俄罗斯人的东方站位于冰点之上,磁点则是法国与意大利联合建造的迪蒙迪维尔站,只有冰盖高点冰穹A尚未建立科考站。 2005年1月18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从陆路实现了人类首次登顶冰穹A。同年11月,中国又首次对中山站与冰穹A之间的格罗夫山地区进行为期130天的科学考察活动。由于率先完成冰穹A和格罗夫山区的考察,中国最终赢得了国际南极事务委员会的同意,在冰穹A建立考察站。 2008年1月12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再次登上冰穹A,为建站做了最后准备。“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具备了向南极内陆纵深进入的能力。”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说。 编辑本段选址 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将执行南极内陆站建设和考察、中山站建设改造以及南大洋科学考察等任务。 据介绍说,第25次南极考察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立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这也是我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经专家论证并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南极内陆考察站的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 由于选址在冰天雪地中,雪层会不断积累,因此该考察站考虑了年积雪速度,设计寿命为10年。 编辑本段命名 国家海洋局2008年10月16日还公布了南极内陆站的站名——“中国南极昆仑站”。对此,相关人员介绍说,这个名字是经过网络征集的站名,一是因为“昆仑”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长城是我国着名的人文景观,中山是取孙中山先生的名字,而昆仑则是自然景观,这几个名字相得益彰。”此外,该站建在南极大陆的最高点,而“昆仑”则意味着高山,象征着制高点,因此最终入选。 编辑本段考察 据报道,选择在这一地区建立新的南极考察站是因为该地区具备全球独一无二的科学考察价值。首先,中国人已经领先世人成功到达了冰穹A地区,但冰芯钻探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必须要建立长期的考察站作为支持,才能进行长期钻探冰芯。 考察站组 “目前,人类在全球地面上观测到的极端最低气温,是前苏联南极东方站观测到的-89.2℃,而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地区年平均气温比东方站还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说,“无论气候如何变化,我们仍有希望在昆仑站观测到最新的全球极端最低气温。”另外,“在那里建立天文观测站相当于在太空站观测天文,有助于研究暗物质、暗能量。” 编辑本段昆仑站设计 根据规划,昆仑站的近期目标是建成可供15至20人夏季科考的度夏站,3至5年后,再逐步升级扩建为满足科考人员越冬的常年站。 昆仑站的总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张翼博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此次设计的主体建筑面积为348.56平方米,“尽管面积不大,但设施可谓一应俱全”。 张翼介绍说,整个建筑按照功能分为住宿区、活动区和保障区,包括宿舍、医务室、科学观测、卫星通讯、厨房、浴室、厕所、污水处理、发电机房、锅炉房、制氧机房和库房等。总的设计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既要满足各种用途的需求,同时又要给驻站人员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 “冰穹A周围方圆上千公里都是无人区,景观也极其单调,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张翼说,“在那里,最大的挑战是人的心理压力,科研人员在科考站至少要待上2个月。因此,在房屋设计上,要尽可能弥补环境对人心理造成的影响。” 为此,考察站的室内设计与家具的选用多采用温暖、艳丽的色彩;同时,在寸土寸金的昆仑站,张翼还“奢侈”地设计了一个近3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室。这个既可作为会议室、又能当餐厅的区域,在他看来,最重要的目的是给驻站人员一个足够大的交流空间。“充分的交流能显着地缓解人的孤独感。”张翼相信,这个大活动室将成为科考队员最常去的地方,“开会、用餐、聊天都可以”。 在保证公共空间的同时,设计师也给每个驻站人员留出了基本的私密空间。在昆仑站,共设有10间宿舍,每间虽然不足5平方米,但只住两个人,基本可以保证队员之间不会互相干扰。 张翼说,这种宿舍有点类似于火车上的小包厢,也是上下铺,但床更宽、更长,屋里有专门的空间放行李,还有一张可折叠的工作台,“至少我住在里面,会觉得舒适”。 但这毕竟不是普通的火车包厢。比如,在每个床头有一个供氧终端。科考队员通过它,可以补充氧气,缓解缺氧造成的不适。位于南极最高点的冰穹A,含氧量仅有海平面的60%。 不仅如此,冰穹A的温度非常低,即使夏季平均温度也在-30℃左右,科考队员在室外活动很容易疲劳。 为此,在淋浴之外,张翼还依照一位曾登顶冰穹A的科考队员的建议,在浴室里硬“挤”进了一只浴桶,“它既可缓解疲劳,也能让人迅速地恢复正常体温,应该很管用。” 编辑本段建站容易支撑难 在远离人类居住区的冰穹A建科考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只有几百平方米。 张翼说,昆仑站建设的最大困难是现场施工条件和运输能力的限制。“在冰穹A,施工效率不足国内的一半,而留给施工的时间,只有30天。只能尽量在国内提前做好,运过去。但你又不可能整个做好运过去,因为雪橇的运载能力是有限的。” 设计师首先根据雪橇的运载能力确定考察站的规模,再确定预制与现场组装相结合的施工模式。 一般拼积木式的组合方式会导致密闭性与保温性能降低,经过反复考虑,最终将整个科考站设计成内部功能仓与外部保温层两部分,内部功能仓由若干个可独立运输的工程舱拼接组成,施工人员在国内将每个工程舱及其内部装修全部做好,把这些工程舱运往冰穹A组装后,再在外部现场安装保温围护层。“这既减少了现场施工,便于运输,又保证了建筑的密闭与保温性能,”张翼说。 昆仑站的主体建筑内部,实质上就是由17个工程舱组成的。每个工程舱大约相当于一个20英尺的集装箱(大约6米见方)。 为了抵御低温,昆仑站的主体结构全部采用耐低温的不锈钢,在-190℃时仍能正常使用。不锈钢结构和组合式工程舱外,则是复合夹芯的保温板。“昆仑站的建成,将标志着我国迈入了南极考察站建设的第一阵营。”张翼说。 “这不仅是中国人的荣耀,也是整个人类的荣耀。”魏文良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但他同时强调,与建站相比,在冰穹A立住脚要难得多。“这需要一个庞大的支撑系统和保障系统,规模远远大于建站本身”。 据了解,昆仑站建成后将依靠1280公里外的中山站作为保障基地,所有的物资必须靠内陆车队运输,单程大概需要18天时间。 魏文良说,这次建设昆仑站,就将动用12辆雪地车运送600多吨物资到冰穹A。“每个雪地车拉4至6个雪橇,整个车队长达两公里,如同一列火车”。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魏文良说,下一步中国将在南极放置固定翼飞机,用于站与站之间的运输。这也将是昆仑站从度夏站升级为越冬站的前提条件。 编辑本段揭秘冰穹之巅的南极昆仑站 北京时间12月18日13时18分,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从南极中山站附近集结地出发,前往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地区,建设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 中国为何要在这一地区建设科考站?内陆队队员将在建站期间面临哪些难题?建成后的昆仑站将包括哪些建筑设施?有哪些特殊的人性化考虑?……中国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吴军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为中国南极昆仑站揭秘。 敲开南极科学巅峰之门 中国南极昆仑站 极度严寒、极度缺氧、“不可接近之极”……这是学者描述冰穹A地区时常说的话。对于中国为何决定将首个内陆科考站地址选在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极度恶劣的地区,吴军用两个词组精确概括了选址考量——科研热点、战略要地。 冰穹A地区所具有的特殊地理和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一系列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吴军说,冰穹A是国际南极科学研究的热点区域,在冰穹A建立科考站,对这一地区进行持续深入的考察研究,有望帮助中国敲开南极科学巅峰之门。 冰穹A地区优势 列举冰穹A的科研优势,吴军说,冰穹A地区是国际公认最合适的深冰芯钻取地点。同时,冰穹A地区可以监测和检测到全球平均本底大气环境,得到可用于改进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的有关参数。此外,冰穹A位于臭氧层空洞中心位置,是探测臭氧层空洞变化的最佳区域。 冰穹A地区也是进行天文观测的最佳场所。冰穹A具备地球上最好的大气透明度和大气视宁度(天文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有3至4个月的连续观测机会和风速较低等条件,被国际天文界公认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 冰穹A地区还是南极地质研究最具挑战意义的地方。东南极冰下基岩最高点的“甘伯采夫”冰下山脉,是形成冰穹A的直接地貌原因,由于其海拔高度近4000米,是国际公认的南极内陆冰盖中直接获取地质样品的最有利和最有意义的地点。 在冰穹A地区建立中国内陆科考站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吴军说,从南极科学研究和话语权的角度来讲,南极地区共有4个点最为重要: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美国、俄罗斯和法国分别在前3个点建立了科考站,仅剩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尚属“空白”。 南极洲98%的陆地长年被冰雪覆盖。迄今,各国建成的50多个科考站大多位于南极大陆沿岸的露岩区。只有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法国等少数国家拥有内陆科考站。
麻烦采纳,谢谢!
⑧ 地理学名词
地理学常用名词:
1.地理单元——按照一定的尺度和性质将地理要素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空间单位。
2.地理空间——地球表层现象的相关几何范围。实在、客观并界定了的,称绝对地理空间;个人或群体所感知到的各地理事件之间或地理事件各方面之间的几何关系,称相对地理空间。
3.地理过程——地理事物随时间的演变轨迹。
4.地理结构—— 一定尺度地理系统中各要素和各部分的空间格局和相互关系。
5.地理考察——以地理环境为对象的实地调查和观测,是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6.地理阈值——又称“地理临界值”。它将地理系统中的不同状态加以区分或分隔,对某一性质的表现范围加以限制和说明。
7.地理系统稳定性——地理系统在外部干扰下保持原状的能力。
8.地理系统敏感性——地理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响应程度和速度。
9.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表层。
10.地理因子——影响和决定地理现象的原因和条件。
11.地理要素——构成地理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组成成分。
12.地理分布——地理现象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的集聚或扩散。
13.地理界线——将地域单位或地理现象加以区分的线或带。一般处在地理要素或地域综合体特征变化最明显的部位。
14.地理位置——地理现象所在的地点。作为绝对的术语,是指经纬坐标网中的某个地点;作为相对的术语,是指在某个地域内的相对空间关系。
15.地理综合——地理学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将地球表层或某一特定区域作为统一整体,综合研究其组成要素及其空间结构和演变过程。
16.地理循环——地球表层具有时间上可重复性的现象。包括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等。
17.区域分析——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包括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整体中的作用,
18.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其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
19.区域分异——地球表层不同地域之间的相互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差异。
20.区域承载力——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资源能支撑的人口数量和人类活动强度。
21.地理系统——地球表层中所有地理要素构成的时间、空间动态整体。可以分为自然地理系统和人文地理系统,两者又相互作用,紧密联系。
22.地球系统——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社会组成的作为整体的地球,包括了自地核到地球外层空间的广阔范围,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23.地球表层——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人类圈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圈层。
24.地球表层系统——地球系统中直接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相关联的表层部分,是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活动组成的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25.景观——反映统一的自然空间、社会经济空间组成要素总体特征的集合体和空间体系。包括自然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
26.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圈层。
27.水圈——地球表层由水和冰雪占有或覆盖的圈层,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圈上限到对流层顶,下限到深层地下水所及深度。
28.大气圈——地球最外层,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汽、氩、氦及其他稀有气体组成。
29.土壤圈——地球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土层覆盖。
30.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
⑨ 我国在南极建立了4个考察站的名称是什么
长城站 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 57分52秒 中山站 简称中山站,是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之一,建立于1989年1月26日,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69°22'24"S, 76°22'40"E)。[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中国南极中山站建成于1989年1月26日,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9度 22分24秒、东经76度22分40秒,距离北京12553.160千米,与北京的方位角为32度30分50秒。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处南极圈之内,位于普里兹湾东南沿岸,西南距艾默里冰架和查尔斯王子山脉几百千米,是进行南极海洋和大陆科学考察的理想区域。离中山站不远处有澳大利亚的劳基地和俄罗斯的进步站。
昆仑站 昆仑站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上的科学考察站。
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站的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
南极第3科考站命名为“昆仑站”已于2009年1月27日胜利建成,本次主要建设236平方米的主体建筑。该站为夏季站(12、1、2月的夏季开展科考),建设规模为558.56平方米,将配备发电、水处理、交通和通讯等配套设施,可满足24名科考人员生活和工作。建成后,该站将可开展深冰芯钻探、天文学观测、冰下山脉地质钻探等科学观测计划。3-5年后将逐渐建成为全年站
⑩ 中国在南极洲建有几个科学考察站,它们名称的由来和建站时间
我国在南极建立了两个科学考察站,即以中国万里长城命名的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和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南极中山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 20日,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地理座标是南纬62°12′59〃,西径58°57′52〃,距北京的直线距离为17501.9公里,可容纳约40人度夏、20人越冬;中山站建于1989年2月26日,位于东南极洲拉兹曼丘陵地区,地理座标是南纬69°22′24〃,东径76°22′ 40〃,与北京的直线距离为12553公里,可容纳约60人度夏、20人越冬。两站主要进行电离层、气象、地磁、高层大气物理、环境等学科的常年观测,同时开展地质、冰川、地貌、生物、人体医学等学科的考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