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七年级地理“如何绘制地形图”
“如何绘制地形图”?
回答楼主:
按七年级地理水平标准,在地形图上,把高度相等的点连成一条曲线,即为等高线,多条等高线就能表达出“地形差异”:
如闭合等高线中心数值低,周围数值高——谷地,
同理,闭合等高线中心数值高,周围数值低——山地。
最后注意:等高线不能相交;如地形上有悬崖,则等高线重合。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个人宣言:我是hk——honest
king——诚实的国王,不是香港的英文缩写,切记切记……
B. 如何绘画中国轮廓地图方法
第一步:从我国最北端“一笔三弯”绘到我国最东点,主要是针对版面,可控制中国地图的高度和最东,同时该线也决定了中国地图的大小。当然,不管先画那一处,第一笔都决定着整个中国地图的大小。
(2)地理教学中的图如何绘制扩展阅读:
地图分类
按区域范围分: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大海图、国家(地区)图、省区图、市县图等。
按专题学科分: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
按应用分:参考图、教学图、地形图、航空图、海图、海岸图、天文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按使用形式分:挂图、桌面图、地图集(册)、野外用图等。
按表现形式分:缩微地图、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影像地图等。
按印刷开本分:16开、8开、4开,对开,全张、两全张、三全张、四全张,九全张。
按地图分类:地图集,电子地图,三维地图,卫星地图,影像地图等。
C. 地理课上如何教学生利用地图
一、识读地图——看图例和注记,懂含义,找分布 我们现在采用的中学地理教材、教学挂图及地图册中有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它们大多是用象征符号表示的,如点状符号表示矿产、城市、作物、工业部门等,线状符号表示洲界、国界、交通、河流、风向、海洋等直线等,面状符号表示地形区、气候类型、自然带、温度带、工业区、经济带等。在识别这些符号系统时,首先要看图中的图例说明,弄懂每个含义的性质和数量特征的差别,然后要注意其空间位置、轮廓、范围和方向及所在地的地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分析地图中的理性知识打下良好基础。比如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地图册》第10页的《主要工业区分析图》,是用点状表示工业中心,面状表示工业基地。在阅读地图时,首先要看地图所给的图例,然后再根据图例去阅读地图。图中点状的表示主要工业中心城市如沈阳、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广州、深圳等的位置,图中特别注明我国四个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图时,可以先指导学生看图例,然后根据所给的图例去阅读地图,最后看看图中工业中心分布疏密状况,回归到课本内容所要说明——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发展的差异: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工业中心分布密集,全国四个主要工业基地都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绶慢,工业中心分布比较稀疏。 二、分析地图——掌握不同类型地图的分析方法 一是综合性地图。要采用层层要素分离法。综合性地图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要素综合地表示在一幅地图中,具有内容复杂、不容易分析的特点。这种地图常见在某区域地图中,对待这样的地图应首先自然,再是经济,最后是人文要素,依次分析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农作物、矿产、旅游、交通线、城市。这种层层要素分离法,有利于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把握区域的整体特征。如对八年级《地理》上册第93页的《西北地区》的教学分析:首先,地理位置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草原广布,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全国海拔最低的艾尔湖(-155米)位居这里,主要有塔里木河、黄河的中上河段流经这里。其次,这里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则以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为主,产品有肉、奶、皮、小麦、玉米、棉花、瓜果等,其中新疆的哈密瓜和吐鲁番的葡萄最为着名。矿产资源丰富,有稀土矿、优质煤、石油、镍等。再次,交通主要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这里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途经之地;现代有一条“亚欧大陆桥”大铁路经过这里,并且一直通到西欧地区,使得我国同欧洲国家交通联系更为便捷。最后,工业有毛纺织工业、畜产品加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和石油工业等。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西北地区社会发展比较落后,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北地区的不少建设工程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比如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中心城市和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交通运输和通信设施的改善,新疆长绒棉、优质瓜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的扩大等。为了西北地区的发展,国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给予很大的支持。西北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是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等温线、等深线、等降水量线等内容图,要分析等值线的疏密,延伸方向,形状的凹凸,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地点和区域,进而分析其分布等特征和空间递变趋势,从而进一步综合分析形成的原因。例如七年级上册《地理》中的第62页和第63页《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分析过程是:1月份北半球在北美和西欧大陆等温线密集且向南突出,海洋等温线向北突出,在中西部出现-40℃的极端低温区域,南北温差达到60℃以上,说明北半球在海陆分布和地形的影响下,以大气环流为主导因素;而南半球等温线大致平行于纬线,这说明南半球以太阳辐射为主导因素。7月份的等温线北半球分布稀疏,大致与纬线平行,同时南半球仍以平行于纬线为主,说明太阳辐射成为控制南北半球的主导因素。通过对1月、7月份等温线图分析了解到: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表面均匀、等温线变化小;北半球地面和大气状况复杂,所以等温线变化大。 三是专题要素分布图。包括由各种点状符号构成的矿产、城市、旅游点、工业中心图,也包括各种面状图等构成的地形图、气候类型图、人口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和资源分布图等。对于点状符号图,不但要在阅读完每个符号所在的地点的分布和性质的基础上,分析各个点地理事物的稠密区、稀疏区的位置和范围的差异,而且要概括出某个要素的空间递变的趋势。比如,我国矿产资源中煤、铁、石油主要在北方,而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空间配置不协调就造成北煤南运,给交通带来很大的压力。而对面状图要分析各种符号的分布范围,通过对比,归纳出同类符号在一定区域的分布规律。例如,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部沿海地带,北纬40°~60°之间。再如,世界小麦带主要分布在温暖湿润的温带地区,而世界玉米带主要分布在美国中部,中国的东北、华北平原,欧洲南部平原,从而说明玉米带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的亚热带,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三、培养学生填图、绘图能力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填图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填图可以检验学生的地理知识,对学生识图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绘制有关的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绘图技巧。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可以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疏漏、错误和不扎实之处,及时补救,巩固学习成果。在历年的地理高考中,多数题目都与地图知识有关。
D. 初中地理如何借助绘图训练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地理绘画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对学生这种基本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整个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对目前中学地理教学“重记忆、轻动手”的教学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提高中学地理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途径。如何提高中学生地理绘图能力?本文谈谈培养中学生地理绘图能力的途径。
中国论文网 /9/view-5086577.htm
一、地理教学中彰显地理绘图的作用,培养学生地理绘图的习惯
事实证明,图像信息比语言文字信息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掌握,特别是讲授内容比较抽象的地理知识,指导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与绘制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地图的绘制来讲解课本的知识,尽可能将地理知识通过地图的绘制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体验到地理绘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拿起画笔,结合所学地理知识绘制地图,以图为解,从图中学,养成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绘制地图的良好习惯,提高地理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亚洲季风环流”时,学生对东亚、东南亚、南亚的风向变化及形成的气候认识较为模糊,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亚洲轮廓图》上,冬季在内陆(蒙古、西伯利亚)绘制由于存在高气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而形成的反气旋,东亚位于反气旋的东部、东南部则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少雨。东南亚、南亚位于反气旋的南部而盛行干燥的东北风,形成一年之中的旱季。夏季在内陆(印度)绘制由于存在低气压(印度低压)而形成的气旋,在太平洋绘制由于存在高气压(夏威夷高压)而形成的反气旋,东亚位于气旋的东部、反气旋的西部而盛行来自海洋的湿润的东南季风,形成多雨的季节。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后发生向右偏转而形成东南亚、南亚的西南季风,给该地区带来丰富的降雨,形成一年之中的雨季。学生通过自己多次动手绘制地图,比单独记忆课本的地图效果更好,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二、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地理绘图的指导
中学生绘图水平有限,要养成绘图习惯、提高绘图水平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有充分的耐心和爱心对学生的绘图进行指导。绘图方法通常有如下几种。
一是摹绘。摹绘就是利用课本中的地图进行临摹,类似于书法练习中利用字帖来进行练习,是教师指导学生绘图最常用和最简单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利用课本中的地图插图边摹绘地图边熟悉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围、名称、特征等,在尽量把知识点落实在地图的同时,要特别重视重点内容的体现,使所绘制的地图内容鲜明、重点突出。通过多次描绘,学生对所要了解的地理事物有较深刻的记忆,使头脑中的图形更加准确,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在离开课本的情况下也能比较准确地绘制相关地图。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时,我引导学生先临摹出中国轮廓和通过中国的重要经纬线(如北回归线、30°纬线、90°经线、100°经线、110°经线、120°经线、130°经线),进一步以这些经纬线作参照物绘制中国三级地势阶梯的分界线的山脉及长江、黄河、秦岭―淮河等其他分界线,最后根据需要把各地形区、河流、资源、工业区、农业区等各个知识点落实到所绘制的地图上。通过对中国地图的摹绘,学生对中国的有关地理事物有了比较全面、准确的掌握,这也激起学生摹绘地图的兴趣,为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描绘。描绘是在摹绘的基础之上的另一种地理绘图方式,类似于美术训练中的素描。学生在进行地理描绘时,描绘出的地图的协调性可能并不理想,不能准确反映各种地理事物,这主要是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在整幅地图的布局缺乏一个整体的构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指导学生以经线、纬线等作为参照物。例如在学习绘制世界或各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矿产资源分布图之前都应该选择重要的经线、纬线或河流等作为参照物后再进行其他地理事物的绘制。其次,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图例,如国界、铁路线、山脉、河流以及煤矿、铁矿等各个矿产资源图例的记忆及绘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即使在离开教材插图的时候也能较快地绘制出所需要展现的各种地理事物,提高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最后,注意指导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地理原理或过程进行大胆的设想并形成比较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形,通过绘制这样的地理图形来展现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等,这往往使地理绘图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绘制镰刀状的图形(上弦月或下弦月)表示夜晚,发光的太阳表示白天,云雾表示阴雨天等,也可以绘制地理漫画图来展现各种地理事物。
三是补绘。补绘是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本或地理填充图册中按要求补充绘制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的训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与掌握,也可以使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是提高学生地理绘图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通过指导学生补充绘制中国一月份和七月份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等值线并进行比较,使学生既能容易理解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这一气候特征,也使学生的绘制等值线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开展手绘地图大赛,提高学生绘制地图的兴趣与能力
手绘地图要求学生在对实地进行认真考察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地理知识与技能,把所要展现的地理事物绘制在地图上,做到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手绘地理大赛使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园内、街道内、小区内或村庄中进行考察,这也是地理野外学习的一部分。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在考察时认真观察所在区域的方位、大致范围及一些主要的地理事物如道路、街道、房屋、山脉、河流等的分布,然后根据所要绘制的地图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比例尺,把所要展现的地理事物绘制在地图上,并在地图上标出方向、比例尺及图例等,形成一幅比较完整的地图。事实证明,学生绘制的地图主要存在标错方向、选用的比例尺大小不适当或不标明比例尺,没有标明图例等问题,这也进一步表明学生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确实存在比较大的距离,教师应当促进学生不断地学习地理知识与技能,提高地理绘图的能力。通过经常性地开展手绘地图大赛并进行一些象征性的奖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绘制地图的兴趣与能力。
四、适量的地理绘图作业是提高学生绘图能力的保证
提高学生地理绘图能力是一个长时间的训练过程,学生地理绘图兴趣的培养只是提高学生绘图能力的基础,仅仅凭学生的兴趣是很难提高学生地理绘图能力的,其主要的原因是中学生的年龄太小,定力较差,很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布置带有一点强制性的作业是必要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地理绘图作业,如绘制年、日气温变化曲线,年降水量柱状图,人口变化折线,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等。学生唯有不断地进行绘图训练,其地理绘图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同时,学生通过不断地绘制训练也可以加深其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地理成绩,反过来又对学生的地理绘图训练起到促进的作用。教师在布置地理绘图作业后一定要收回作业并进行认真批改,对做得好的学生要进行表扬并把学生的作业张贴在教室的表扬栏上;对做得不是很理想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指导与鼓励。教师切忌因心急进行对挖苦学生,否则将前功尽弃。通过不断的作业训练,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将会得到较快的提高。
总之,提高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是广大中学地理老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教师都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而笔者通过以上方法的训练,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素质,又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E.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非常重要,是学生学好地理课的重要因素。地图在地理课本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图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和覆盖面;无论是在课本中所占篇幅,还是考试试题的切入口看,地图占有突出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在初中地理课本中地图的类型和地图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涵盖的内容也很多。通过对地图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地图教学也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化繁为简。笔者结合自己的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来与大家交流。
一、掌握读图程序,培养读图技能
读图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确定地图的类型、范围等内容。对地图图像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提炼出地理事物的规律、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准确把握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地图教学过程中,要把读图贯穿始终,把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使学生牢固树立地理空间概念。教师最好能把一些空白地图发给学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地图上表现出来,加强检查与督促,使图植根于学生的脑海,有利于学生准确快速地储存和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
二、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归纳性思维
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集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每一副图都可以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对同一地图要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例如:“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这副图我们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和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但把它作为世界聚落的分布也是完全可以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这一副图上也可以归纳出世界人口的和世界聚落的分布密集区。
三、绘制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绘制图表”要求学生能够模仿、记忆、想象,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降水和降水分布”的活动内容中,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出某地降水柱状图。通过学生的绘制,确实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既注意规律性又注意特殊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地图反映的是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相对位置、空间结构等。有时需要将其中某些组成成分分割开来,以突出某一空间或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在读图时要求学生不能只了解一副图的概貌,还须对图中局部地区、个别地理事物有所认识、分析、了解。
五、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化繁为简,提升教学效果
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图采取不同的方法,掌握不同的技巧。如政区图、地形图,最好能结合空白轮廓图,边学边练,循序渐进,先掌握主要的高原、平原、山脉、河流、岛屿、主要国家和首都、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同时,熟练运用一些模式图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比如,“全球海陆分布简图”、“我国主要地形分布简图”。能够熟练并快速地绘制这些简图去分析遇到的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张冠李戴。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提高了学习质量。例如,讲解中国地形分布、黄河和长江等大江大河等内容时,用边讲边绘板图的方式,将诸多的知识汇总到一张简略的板图上,不但便于记忆,还在记忆过程中强化了联想,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六、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对地理课本中出现的一些示意图,学生难以理解的可通过演示。如在讲解地球自转、公转产生的意义时可转动地球仪或围绕讲台转动,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十分直观具体。此外,读示意图、剖面图要注重概念、原理与规律。此类图像旨在用直观、形象、简洁的图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演变规律及产生的原因,是用来解释地理教学中“为什么这样?” 的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注意采用观察法、分解法、动态法等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有关地理概念的关键点或要素,并加以识别、理解,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深刻、准确理解图像所表达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及规律。
七、注重师生互动
学习地理,地理教师更多地要去思考如何以生为本,展开师生双边活动。把讲新课读地图读课文做练习融为一体,对于块状特征突出的政区图湖泊图等我们可以裁剪地图,采取以技能带知识,以活动带技能的方法可以将知识与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效地促进知识与能力的转换。例如,在中亚政区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对这五国位置比较生疏,于是用一张白纸套画一副亚洲政区空白图,海洋部分着蓝色。五国形状另外硬纸按照比例裁剪,课堂上让学生把五国拼贴到相应位置去。在教学“中国行政区划”一节内容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硬纸片裁剪制作特殊的省级行政单位,并涂上不同的颜色加以识别。凡此种种,均已取得不错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愿我们都能够以次作为教学指导思想,以真正的素质教育为己任,保证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会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养成从地图上获得信息的习惯。通过阅读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F. 地理老师让画地图,怎么画呢
地理老师让你们那么画是有他的道理的,只有把很多重点的东西自己记下来才有用,如果单纯临摹就没有效果了,我也是高三过来的人........要从高考的角度来,先把一个国家所在的经纬线打出来,如日本就是东经130,东经135,东经140,东经145,北纬30,北纬40,北纬50,然后记住主要的坐标点,如日本海,东京打出几个点,然后画出大概轮廓,(最好背着啊)再添上地形河流湖泊等(其实不用太详细......)这个流程下来才会加深记忆,记住,地理画图是为了背图,不是美术,画的再漂亮就算一模一样也没用,所以最好是背着画。
G. 怎么画地理位置图
准备工具:电脑,WPS
1.打开电脑,在电脑桌面中找到需要修改的文档,点击打开该文档进入至文档主页面中。
H. 如何有效的在高中地理课堂使用地图教学
一、熟悉图表语言,掌握读图的基本步骤 要学会读图、用图,首先应掌握好地图的基本知识,熟悉图表语言,明确有关概念。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点、线和图形,各种符号不仅表示地形、地物的位置、性质,还能代表所示地物的范围和大小等数量关系,所以只有讲清各种符号的地理意义,才能使学生熟悉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地理事物,准确而迅速地找出它们的分布概况,相互联系等。其中,图名、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都是组成地图的要素。图例是地理事物的标记,让学生懂得地图是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地理事物,是读懂地图的基本前提。学生通过熟悉图例、联系地图上的符号,最终达到能够认识具体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结构。 同时,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看图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在观察每一幅地图时,应注意先看清图名,直到地图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再阅读图例注记和比例尺,知道地图的表现方法;最后,要深入到地图内部,关注具体的内容和信息,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读图效率。然而,看图顺序也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有时可根据需要及学习情况可以灵活变通。二、诱导启发学生,培养读图的积极性 要让学生多看地图,培养学生经常读图的积极性,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没有地图就无法学好地理,地图是打开地理知识宝库的钥匙。其次,还要让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地图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性,许多问题都需要丰富的地图知识作指导,通过读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读图来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图册、教学挂图、课本插图、地理景观图、地理模型、黑板略图等,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彩图,一幅幅精美流畅的板图板画、一件件生动逼真的地理教具模型,也易产生欢愉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还可课下让学生做拼图游戏等,同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之后,为了让学生能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及形状,课后我布置学生制作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图的活动。经过制作行政区图,学生更加熟悉了其位置及轮廓。在过后做练习和考试中有关这方面的题基本上。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最重要前提是让学生亲自观察直观对象。以前常见教师在课堂上指着教学挂图或投影图、投影片,把观察到的地理事物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什么山脉,那是什么河流、城市、港口等等,使学生不用观察就能得到,因而造成学生识图能力低下:翻开地图时找不到,找不准。所以在提出问题后,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教师认真地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程序、方法,然后让学生在观察中去发现“结果”。例如在讲地球自转运动时,先让学生用一物(如课本、文具盒等)充当太阳,假想它们是圆的球体,并能自身发光,然后一手托地球仪离开“太阳”一定距离,另一手自西向东拨转地球仪,学生会发现地球仪上的各个地方,有时候会背向太阳(黑夜),有时候会面向太阳(白昼),于是很快得出,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同样,改变和附加一定条件也可让学生演示地球公转运动,从而得出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一年四季现象并能看到演示过程中,哪里做得不到位,也有利于学生在做练习指出图中地球公转图中的错误能正确迅速地指出来。再如:“根治黄河”的关键——治沙这个问题,我制作了一个上表面倾斜的小木箱,里面装满沙土,然后让学生向上面浇水,发现泥沙流失很快;但是往上面铺一层草皮再浇水,学生会发现沙土流失现象减小。两次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得出:要治沙就得进行植被保护工作,如种草、种树,才能使水土不流失。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发现,所学的知识无疑是牢固难忘的。观察一般要经历这样几个过程:先对认识事物的整体有个初步了解,并把它区分几个组或几个方面,然后再根据分出的各个部分进行细致的观察,最后将各部分加以综合,形成完整的,具体的直观对象表象。如:在讲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的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日本的地理位置,先对这个国家的轮廓和范围有一个初步的完整的认识(识图:领土主要由四个大岛及其周围一些小岛和海域组成,形状如一张弓,而且最大的岛——本州岛也形如弓),然后再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邻国等几方面进行观察,再得出对这个国家地理位置的完整认识:东亚岛国、我国近邻。三、加强读图训练,强化读图能力 阅读地图不仅要看清地图上有什么、在什么地方, 更重要的是探究和发现隐藏在地图语言背后的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不仅要静态地看清地理事物的位置、特点, 而且要动态地分析地理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两种维度中的变化趋势。这样就充分挖掘了地图语言的概括的、丰富的内涵。因此应不断强化读图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逐步养成使用地图的能力,使地理知识和读图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如讲《中国行政区划》时,着重讲政区图的用途和读法,让学生通过读图练习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和轮廓。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可挂出《中国行政区》空白图,让学生回答各省区的名称或简称,然后在地图册上,勾画省区界线,填写名称,并涂上颜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将黑板上的图片拿去让一名学生在板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填写各省区的名称。通过板图、图片的讲解和练习,学生能很快地掌握有关的地理知识,并且能避免死记硬背,达到了练中学,学中练的目的。 地图语言和文字语言比较,最大的特点是形象直观,既可表示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又能表示地理事物在时空上的动态变化,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的基本表达方式在传达地理信息方面的作用是文字所无法取代的。 在地图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形象化,再通过观察和分析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其间的相互关系,查明其地理规律。例如运用我国工业分布的变化和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说明我国工业的发展成就,运用我国铁矿石、煤炭资源的分布说明我国钢铁工业的布局情况及合理性,运用我国铁路、公路、航空等的营设问角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地图,使学生看懂地图,进一步分析地图,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读图能力。教师也可用多图并用的指导和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不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这样能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找出各种地理对象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在教学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记图,提高对各种地图的分析综合能力。 运用技能,反复练习,最终解决问题。教学本身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技能,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然而技能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认识、理解、练习,再认识、再理解、再练习,最后达到熟练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对每一节地理课,都要精心设计,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四、培养绘图能力,提高用图水平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动手操作的环节,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引导学生绘制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是目前地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绘图包括彩描黑白地图的点、线、面,绘制各种分布略图、示意图、剖面图、统计图等等。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 学生在看、画、听的过程中,思想集中,提高了绘图能力,记忆效果好,知识巩固率高。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可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的地图知识、技能自己创绘地图,以图的形式表达所学的地理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为此,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加强此方面训练。 1、“利用板图教学”,在黑板上把本节课要出现的图画在黑板上,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黑板上。图示顺序和讲解同步进行,画完讲完,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上,黑板上的板图要一目了然,要让学生很快了解本节课的内容。2、“让学生用白纸描图”,简单的轮廓图、示意图、分布图等反应地理特征的地图可让学生亲手绘制。复杂的地图可让学生用白纸描下来,然后再把主要城市、地形、河流、工业区等要素绘制在图上。 学生是否具备阅读地图的能力,检验的标准应该是在实践活动中是否会使用地图。在读图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有许多地图实践活动可以利用。 综合读图对学生从不同角度全面、综合提取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图表,形成知识体系有重要作用。 每一幅图,都是各种地理信息的综合载体,从不同侧面可以提取出不同的信息,强调综合读图,可以让学生以地图作为思维的发散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一幅图,可以综合体现出不同的知识点即一图多用。在同一幅图中,如把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高线等汇集起来,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规律性,让学生真正做到利用地图来理解、记忆有关地理知识。反之,当此图以多种角度来考查学生时,学生也能运用发散思维,举一反三,应对自如。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的时空有不同的图形表示法即一图多变。将这些图像结合起来,并加以转换,可使学生全方位地获得对地理事物的认识。让学生熟悉日常生活用图的内容特点和阅读方法,强化学生的用图意识和用图能力。五、教师的主导作用及读图教学的注意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形象化,再通过观察和分析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其间的相互关系,查明其他地理规律,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用图水平。 在“读图法”教学中,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备课的同时,要认真备图,要精心准备好图,根据教学要求,选择典型性强的地图,并认真钻研地图的内容。2、讲图时,要善于联系。在课堂上讲解地图内容时,要注意知识连贯性,突出所讲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还要将新出现的地理事物与已知事物进行联系,使新知识形成网络。3、在教学中,对学生正确“导读”。“导读”应包括:(1)识图,掌握地图内容;(2)设问,通过“读图”应思考理解的内容;(3)总结,找出图上内容的规律性、内在联系性等。4、一图为主,适当选用“辅图”,但不可喧宾夺主。在教学过程中,适当适时使用“辅图”,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若用图过多过滥,就会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地理教学图像能力进行培养,首先引导学生掌握读图基本程序,读图一般的步骤,培养学生读图技能。达到准确理解图像的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使学生养成用图习惯。并随着读图能力的提高,由学生自己对这些图像进行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从不同角度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由自己通过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提炼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学生逐渐转变了学习方式,形成了良好的读图习惯,读图能力明显提高。使由会读一般的政区图,到会分析比较抽象的地球运动图、气候图等,读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既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地理教学的目的和重要任务。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就能借助地图,用自己的头脑和眼睛去探求各种各样的地理现象和它们相互间的关系,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在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总结出更多更好的经验来。当然,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时时注意,不断努力,长期坚持,使学生形成看图仔细观察的习惯,那么教师就可以省点心,而学生也会得到许多课本没写出来的知识。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将地理知识的传授融于地图之中,使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经常化,使学生养成爱读图,会用图的习惯,使地图成为学生获得巩固地理知识和扩大知识面的源泉。
I. 作为中学的地理老师,如何教学生运用地图
1、先让学生熟悉有关教学地图的一些基本知识,这是我们地理教学中运用教 学地图的前提。 不仅要使学生明确地图的图例、注记、符号和颜色所表示的意义,而且还要 使学生知道不同的地图的不同的用途,例如教学挂图中的地形图、政区图、气候 类型分布图、等温线分布图、等降水量分布图、 人口分布图、交通图、河流水系 分布图、 某种资源或物产分布图等等。其中的地形图是专门用于地形的、 交通图 是专门用于交通的等, 行政图主要是地理地界以及大的道路国道、高速公路、 铁路以便使学生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地图。
2、把握好使用教学地图的时机。 教学地图虽然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媒体, 地 但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 理教师必须把握好使用教学地图的时机。要尽可能的使用教学地图,能让学生直 接感知的, 都要通过地图争取让他们直接感知。 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 况选择和设计教学地图, 避免为使用地图而使用地图。当堂绘制地理板图、板画 时, 以简明、 清晰能表达教学意图即可, , 不可因过于讲究绘画技巧而占用时间。 如复习世界地理“东南亚”一节内容时,先把东南亚图展示在黑板上,开门见山 讲:“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度洋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周边国家重 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然后给学生适当地讲一些在此次海啸中的真实故 事,顿时,学生议论纷纷,情绪高昂,教师进而在图上指出此次地震的位置及海 啸的影响地区, 接着开始讲东南亚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简短的开场白, 一下子凝聚了学生的心,引起学生的注意,饶有兴趣的倾听教师进一步的讲解。
3、注意将多种教学地图组合使用。 地理事物是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的, 把分别表示地理事物不同侧面的地理地 图组合起来使用, 不仅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而且会使学生对地理 事物的认识更全面、更真实。例如在学习中国的三级阶梯时,可以把中国的政区 图叠加进去, 就很明显的得出我国的哪些省份在第一阶梯、 哪些省份在第二阶梯、 哪些省份诘谌滋荩在中国轮廓的板图上, 按照实际分布画上表示地区气温和 降水量的统计图, 就能大体得出我国气候分布。
4、要注意图文结合。对所用地理地图进行解说,是地图教学的重要环节。解说可由教师进行,也 可由学生进行。 适当的解说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图的含义, 并培养学生的读 图能力。有些教学地图本身就有文字说明或与相应的课文呼应, 教师要充分运用 这些图文的结合,例如,人教版教材世界地理给出了“世界气候类型”景观图, 旁边并附有文字。教师在使用这幅时,以引导学生阅读这段文字,如果需要,还 可以展开讲解。要避免只是把地图拿来一晃,不做任何解说或引导的使用方法。
5、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地图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析图、 读图能力。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地图教学过程中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图的作用。 教学 地图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 如果不能充分利用,从中获取地理信息也 许会错过很好的机会。所以,教师可以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地图,找出蕴涵其中 的地理知识、 地理原理和地理方法如果用两张或两张以上的同类地图,让学生进 行比较分析, 更是一种培养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特征的好方法。 学生读图能力的培 养包括能够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会进行比例尺的换算、会使用图例等。读图能力 还包括更深层次的意义,即能够读懂地图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 系。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主要是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多用。不少教材都给出了 读图指导, 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读图指导来合理的安排学生 的活动, 多让学生自己从地图上查找地理信息, 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6、运用教学地图时,要善于联系。 在课堂上讲解地图内容时,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 突出所讲内容的重点和难 点, 而且还要将新出现的地理事物与已知事物进行联系,是新近知识形成网络。 如在《我国的河流和湖泊》这一节,讲到内流区和外流区的范围时, 应及时联系 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 找出二者之间联系的必然性、规律性等。
7、注意教学地图的运用技巧。 在教学地图的运用过程中,需要教师注意常规,经常训练,养成良好的的教 学习惯。
(1)使用 教学挂图时教师在指图时要注意站在图的一侧, 以不影响学生看图为 宜; 如用图较多,要事先安排好出示的顺序和时间。指图时要用指图杆,指图要 有目的性,要和解说协调一致;指图时要准确,山脉按走向指,河流按流向指, 国家或地区范围要指轮廓,城市要指准位置,交通线要指起点和终点;指图的速 度要适当,以学生能够接受为准;教师还要时时提醒学生注意看图。指图时不要 用手指随便点划,那样既不严肃,又很难使学生获得准确的位置概念。
(2)、黑板略图的运用技巧:教师在使用黑板略图时,不须计较细节,目的在 于突出重点,节约时间,可以边画边讲或要求学生也笔记上画出, 随讲随填其他 内容, 学生在动态中接受信息, 眼、手、 耳、脑都在活动,这比只听、看而不动 笔要深刻多。板图多为单项内容陆续出现,比同时出现多项内容重点突出,可起 到化繁为简、切中要点的作用。可以板图与与教学挂图配合相互对照使用,效果 会更好。 教学过程中教师绘制板图时要注意组织学生活动,如让学生观察某地地 图轮廓,查阅相关地名、河流等。
(3)、地图册的运用技巧:地图册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工具。 首先要使 学生会阅读地图, 即要求学生在了解地图基础知识后, 能应用地图和地理知识进 行分析, 掌握地图的语言。只有能看懂地图,说出图上地理事物及其特征,能够 根据地图上提供的信息找出地理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并能作出正确的结论,才 算掌握了地图。
(4)、教科书中的地图使用技巧:教科书中的地图包括地理景观图、地理示意 图、地理统计图和地理漫画等, 教师一定要按教科书的要求来组织教学。要明确 使用目的, 计划好出示的时机。 最好安排在对讲授内容刚有了部分了解急于想知 道其具体情况的时候, 这样易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兴趣,使他们关注地图的 内容,感到新颖好奇。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读图、用图机会,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实践。让学生重视 地图,抓住地理核心,养成读图、用图、画图的习惯。经常读图、用图,久而久 之,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空间观念,理解和巩固学过的 地理知识, 而且能使学生独立获取新的地理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地理图 象为主线, 指导学生去分析归纳地理图象,从中学会推理和探究地理知识,能用 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J. 高中地理课堂中地图教学方式
高中地理课堂中地图教学方式
导语:地理知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整体,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为了更好的展现地理知识,在进行地图的制定期间丰富地图的形式。
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地图的学习非常的重要,同时也是学习好地理重要的一部分。地图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教学工具,并且也是地理知识的一种体现方式,地图具有固定的形象,以及比较直观的知识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并且在地理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地位。在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知识点都是借助地图来体现的。
1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价值
1.1具有比较鲜明的地理特点:地理教学中不仅需要掌握书面上的知识,对教材具有一定比较明确的认识,还需要对地图进行详细的了解与掌握、因为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将地理知识直观的全面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其中还具有很多的地理元素在其中,覆盖了大量的地理知识,简单明了,是文字讲述不能展现的。同时地图还具有比较强大的逻辑性以及系统性,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与此同时还符合地理学的教育理念。
1.2地图展现了地理基本知识:地图传递的知识点是地理学习中的基础知识,所以的地理学习都需要在这基础上进行掌握,地图是地理知识的源头,也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种标示。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一种集多种教学元素在其中的教育手段,地图可以通过对文字的调整以及图像的显示进行相互结合,从而在进行地理教育期间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积极性,轻松的掌握地理学习的思路,更好的进行地理学习。
2地图教育方式在地理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2.1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在进行地图教学的同时需要熟练的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很好的进行地图教学,同时这也是地图教学的基本前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一定要明确的掌握关于地图中基本知识的熟悉,例如关于地图的图例、标注以及符号颜色等所体现的意义,还需要学生了解不同的地图体现的性质是不相同的`。比如在学习挂着的地图中包括地形图、行政区域图以及气候分类图以及气温变化分布图、我国气候变化图、人口分布与交通分布等地图。不同的地图使用的途径也具有很多的不同,例如其中的地形图是专门用于地形或是交通等,而其中的行政分布图主要是为了了解到我国各个行政地区,方便人们在生活中快速的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
2.2把握好地理教育中地图教学的时机:在进行地图教学期间需要掌握好教学的时机,因为在进行地理的学习期间由于课堂教育的时间比较有限,所以教师需要抓住教学实际进行地图教学。尽量在教学中使用地图教学,这样能够让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到地理知识,很多时候他们直观的感知可以很好的促进他们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提升地理的教育质量。教师可以根据地理教学目的以及学生对地理知识实际的掌握程度进行地图教学的选择,尽可能的避免在使用地图教学期间出现不必要的教学手段。在进行地图的绘制期间一定要将地图的结构、版图等进行清晰的绘制,不要占用不必要的教学时间绘制地图。例如我们在讲到地质结构课程中,根据某地区的地质结构进行讲解,全面的介绍该地区地质结构的复杂性,然后在距离进行对比,说明强烈的地震引起的海啸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利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还原当时的灾难现场,在采用地图中的地理位置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集中学生学习地理期间的注意力,还可以提升地理教育的教学质量。
2.3合理的运用地图的多样性:地理知识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并且将很多的知识进行联系才能更好的记性学习。地理知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整体,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为了更好的展现地理知识,在进行地图的制定期间丰富地图的形式。在地理学习期间将各种有效的信息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充分的利用地图的多样性,提升地理知识的教育。
2.4将地图与教材相结合进行教育:在进行地图教学的同时还需要结合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教育,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减轻教师在进行地理教育期间的压力,可以很好的缓解教学中枯燥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3结束语
地理知识的学习高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应试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地理知识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种,地图教育可以很好的提升地理教育的质量,丰富地理教育方式,促进我国高中地理教育的整体发展。对于高中教育来讲,提升教育方式可以很好的促进教育的提升,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孟兆伦.如何有效运用中国地图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J].学周刊,2014,06:179.
[2]李树军.地图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才智,2014,23:62.
[3]张路军.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5,05: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