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性质包括哪些内容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前言”部分,开篇有一段没有标题的导入语 ,阐述了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地理课程的价值功能。 修订时进行了改写,增强了它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导入语,共分为两个自然段——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第一个自然段阐述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即当今社会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期望达到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现代社会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 第二个自然段阐述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就是课程理应发挥的功能、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意义。修订以后,有一定的新意。
第一次提出了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 以往一般侧重从知识与技能方面提出要求。而这次课程标准用了两个“有助于”的阐述来概括地理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这也从宏观层面为我们地理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不仅要关注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识社会、环境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千姿百态的地理环境,并养成爱护环境、资源的良好行为习惯。
❷ 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
地理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交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上至大气圈对流层的顶部,下至岩石圈、水圈、生物圈,是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时间和空间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两个基本尺度,即地理科学研究事物或现象的时空变化。
地理科学是一门交叉性十分强的学科,和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计量学乃至心理学等许多学科都有关系。
综合部分高校的情况,地理科学较为典型的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测绘学、地图学、遥感学、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区域地理、计量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地质学与地貌学、水文学、地貌学、植物学、气象学、土壤学等。师范类院校还开设有地理教学论等师范类课程。
前景
地理科学专业前景逐渐在变好,随着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纷纷涌现,如环境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医学地理学等,其科学价值也越来越高。可以说,随着经济开发以及环保的需要,加之地理学本身古老而又深厚的底蕴,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日益受到关注。
❸ 世界地理奇观及其成因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地理奇观,每一处奇观的出现都如同大自然丢给人类的谜团。石拱门的出现似乎难以解释,但是一项最新研究或许已经解开了这些奇特天然奇观是如何形成的。 1、石拱门(美国) 科学家似乎已经通过实验解开了天然拱门的形成之谜,科学家解释称,这些令人困惑的石拱门形状似乎是为了让岩石承担来自上方的压力。 石拱门、石拱桥、石柱以及蘑菇形的柱顶石等神秘的岩石形态存在于世界各地,拱门国家公园 (Arches National Park) 位于美国犹他州东边,占地76,519英亩(309.7平方公里),每年约有85万访客。地质学家通常认为,这些形态是由风和水的侵蚀,以及盐和霜的气候影响形成的。
2、巴姆凯莉(土耳其) 它在土耳其语里的意思是“棉花城堡”,我们能够一目了然的看清楚它名字的来由。如梦似幻,又像是天然棉花铺就的白色城堡。
3、埃里波斯火山的冰塔(南极洲) 这就是传说中的冰火两重天。南极苦寒之地,时有火山喷发,正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冰川,冰火两重天,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4、黑岩沙漠间歇喷泉(美国,内华达州) 你在地球上看到了似乎只能在外形或者科幻大片中才能看到的情景,看着非常像梦幻画面,然而确实真实存在的场景,他在美国内华达州的黑岩沙漠。
5、帐篷式山峰(美国,新墨西哥) 我们只能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正所谓造化钟神秀,面对如此震撼壮美的自然奇迹,我们除了去赞叹,还能做什么呢
6、月亮谷(阿根廷) 伊斯奇瓜拉斯托/塔兰穆帕亚自然公园地处阿根廷中部的沙漠地带,其中湖泊和沼泽中有大量的植物化石,一部分已经成为煤层,其他化石则完好的保留了植物原本的形状、脉络和纹理,在其他地区这种保存形式并不多见。在沉积物中最常见的是火山岩灰层,伊斯奇瓜拉斯托土地干燥,表面崎岖不平,人们称之为“月亮谷”。
7、丹霞地貌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在中国丹霞地貌中比较典型,是该地区微红色的岩石被不断的侵蚀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地貌。
8、石林(中国) 石林是中国卡斯特地貌景观的另一个称谓,是石灰岩不断遭到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地貌,从明朝起,就已经以“世界第一奇观”闻名遐迩。
9、五陵岩,湖南(中国) 湖南地区有很多梦幻的地理奇观,五陵岩就是其中一个,这个地理奇观由卡斯特地貌的石灰岩组成,那儿还有壮阔的瀑布以及亚洲地区最大的石灰岩洞。
10、乌尤尼盐沼(玻利维亚) 它被称为的“天空之镜”。每年冬季,它被雨水注满,形成一个浅湖;而每年夏季,湖水则干涸,留下一层以盐为主的矿物硬壳,中部达6米厚。人们可以驾车驶越湖面。尤其是在雨后,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好似不是地球上的,美丽的令人窒息的天空景色,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天空之境”。
❹ 世界地理奇观
东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当乘飞机越过浩翰的印度洋,进入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时,从机窗向下俯视,地面上有一条硕大无朋的“刀痕”呈现在眼前,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惊异而神奇的感觉,这就是着名的“东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峡谷”或“东非大地沟”。
由于这条大裂谷在地理上已经实际超过东非的范围,一直延伸到死海地区,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非洲——阿拉伯裂谷系统”。
地球表面最大裂谷的一部分。从约旦向南延伸,穿过非洲,止于莫桑比克。总长6,400公里(4,000哩),平均宽度48∼64公里(30∼40哩)。北段有约旦河、死海和亚喀巴(Aqaba)湾。向南沿红海进入衣索比亚的达纳基勒(Danakil)洼地,继而有肯亚的鲁道夫湖、奈瓦沙(Naivasha)湖和马加迪(Magadi)湖。坦尚尼亚境内一段东缘因受侵蚀已不太明显。裂谷后经希雷(Shire)谷到达莫桑比克的印度洋沿岸。西面一岔裂谷从尼亚沙湖北端呈弧形延伸,经过鲁夸湖、坦干伊喀湖(世界第二深湖)、基伏湖、爱德华湖和艾伯特湖。裂谷湖泊多深而似峡湾,裂谷附近高原一般向上朝裂谷倾斜,有些湖底大大低于海平面。至谷底平均落差600∼900公尺(2,000∼3,000呎),有些地段达2,700公尺(9,000呎)以上。据推测,裂谷形成于上新世和更新世,一些地段同时伴随有大规模火山活动,因而形成吉力马札罗山(5,895公尺〔19,340呎〕)和肯亚山(5,199公尺〔17,058呎〕)等山峰。
这条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的大裂谷,气势宏伟,景色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地球表皮上的一条大伤痕”,古往今来不知迷住了多少人。
❺ 大学世界地理与人文奇观属于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
这个属于人文科学,一般我们高中的文科都属于人文科学,理科属于社会科学。
❻ 世界地理属于什么类别网课
文科类。
在高中分文理科时,地理被分为文科。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综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知识。
❼ 1,为什么说地理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1.地理学科的自然科学性质侧重于提供地理基础知识和培养地理基本技能
任何自然科学都能够提供学生需要的一些基础知识,而地理学科是告诉学生一些日常生活中见过、听过或涉及过的以及没见过、没听过、没涉及过的地理现象,引导他们去问“为什么会有这些地理现象的发生”;是告诉学生我们所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自然圈层组成)是如何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进而引导他们去解决一些“为什么”,得出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内在规律与结论。
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地理基础知识后,就能够用学过的知识去对号入座,相应地作出一些反应,去解释、解决问题,这就是对学生地理基本技能的一种培养,任何学科都具有这样的相通性,在地理课程标准中体现出来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也就是能够用所学的书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基本技能就是用来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工具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地理课程是一门基础的工具性课程。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呢?如何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工具性的作用呢?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在立足掌握了课本中知识的基础上去提高自身的发现能力,去发现一些地理现象,发现地理一些隐藏的地理规律,发现一些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内在本质属性。这种发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而是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改变原来的“知识中心”观,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能力,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基本能力后,就能再学习;其次,是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譬如,当一次地震发生时,我们的学生能够较为快速地作出反应,立刻自护自救,并且能够在灾害发生后,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处理一些事情。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重与生活、生产实际结合,与身边的事相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就是自身“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提高过程。对于学生获得能力的提高,一方面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大大提升,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的理念。
2.地理学科的社会科学性质侧重于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正确的人文观
社会科学性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文观”的体现。如果说地理学科的自然科学属性着重于学生的“认知和再认知”领域,那么其社会科学属性则侧重于“精神”领域,是着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生存观念和价值观念,而这种良好的生态观念和价值观念在地理学科中的结合体现就是人地关系论中的可持续发展观。一门社会科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是学生实际自我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去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科人文性的功能,进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有助于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呢?
首先,教师自己要牢牢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学生是人,教学中注意的是要唤醒,而不是灌输,学生要在脑海中真正地建立起一种观念,不是靠生搬硬套,靠死记硬背就能完成的。地理课程的社会科学性质,是一种人文观的体现,其核心是学生“人文第一精神”的培养,它的教育价值取向,就是让学生的思想更加健康,章使学生的品质更为高尚,人格更加健全,使学生真正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愉快地、不自觉地建立起一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生存观念和价值观念,使学生真正在思想上展露、行动中体现可持续论发展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以“人本主义”观念时刻提醒自己,学会尊重和唤醒,以自身的基本素养,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地理的社会科学特性,才能真正运用好这种人文性独具的“感化”教育魅力。
其次,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中学的各科教学中,地理学科是唯一以人类的生存发展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学科,在教育学生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危机,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例如,在人口问题上,要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呈几何级数增加的势头不减,人口问题越来越严重。维持人类生命的四大生物系统的耕地、牧场、森林和海洋生物区遭到过度开发,荒漠化日益扩大。在这些内容上,教师应时刻注意帮助学生去感悟,从中体会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迫使学生去思考,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并领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还包括社会、经济及生态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才能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另外,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能使学生从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角度去提高认识地理环境和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确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基础上同时也能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3.地理学科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有助于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培养
地理学科是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综合体,那种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人为地割裂开来的做法显然是不妥的,它只会导致学生社中会视野的主观性和分析问题的局限性。因此新课程强调“地理教学地理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正因如此,在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把原来分割过细、缺乏联系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重组,既要强调知识的基础性、联系性和综合性,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应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现地理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❽ 世界地理选修课学什么
世界地理选修课学的是6大类。
1、世界与中国的城镇化和面临的问题;这个课题蕴含了诸多内涵,适合学生在养成世界观的时候来全面了解。
2、天文理论与观测我当年初中选修过,超爱。也是当年反响最好的选修课之一。
3、气象观测我当年也选修过。可以把各种云如何识别以及地震云的释疑讲解一下,还去参观过市气象局,和预报员见过面。
4、城市规划相关对于地理整个学科来说,是与实践结合比较好的方向,算是可以回击地理学毕业即失业的一个佐证。
5、人口问题与中国的人口政策蛮有深度、蛮有内涵、蛮有意义。
6、地质相关当年我跟着天文课老师去蓟县观测流星雨时,顺道爬山发现了一些化石,印象深刻。
❾ 世界十大地理奇观 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
链接:
世界地理奇观环游记
❿ 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高中地理课程是与初中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课程。开设高中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备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可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提高生命品质为目的,他首次将生命的感受、生命的品位、精神境界作为教育的目标,是地理教育人性化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