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华中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怎么样
一,学科专业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专业硕士点始设于1985年,是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自然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主要研究领域有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等.现有教授,副教授3人,每年都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拥有地理过程与空间分析实验中心,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研究中心等实验室.毕业生就业门路宽阔,20余年来,为国家教育部门和行政部门输送了上百名优秀硕士毕业生.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整体及其组成要素的空间联系和地域分异规律.通过研究能量和物质的迁移转换以及人对环境的塑造,解释地球表层的地域结构形式,功能关系及动态过程.在当代,该学科以全球变化为核心,研究地球表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层界面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资源之间相互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律.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增进了人类对其家园的认识,从而更为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更有效地治理和保护自然环境.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层次的自然地理专业人才.即掌握自然地理学及有关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和野外工作及实验技术,掌握现代研究方法与技术,具有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研究能力,能洞察本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三,研究方向简介
序 号
研究方向名称
简 介
1
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
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综合评价分析,管理,在区域规划开发利用及自然地理理论方面有重要作用.其研究内容主要有:自然资源利用规划与管理,水资源与水环境,区域评价与规划,自然灾害研究与防治,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2
环境生态
主要从事生态环境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恢复的研究.为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水,土,生物资源,保护治理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方案和措施.
3
旅游资源与环境
主要从事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旅游区的规划设计等.运用自然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研究,对其提出开发利用规划,紧密结合社会经济,人文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研究.
四,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习年限为2—3年.第一,二学期学习公共政治理论,外语,专业学位课程等公共课.第三,四学期学习选修课程及实习,科研活动.第五,六学期主要做调查研究和学位论文.个别成绩优秀,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相关要求,经申请批准可以2年毕业.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4年,但最长不得超过4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为38分.
1)学位公开课9学分,其中外语5学分,科学社会主义2学分,自然辩证法2学分.
2)学位专业课15学分,为各方向研究生必修课.
3)指定选修课6学分,按方向设置,本方向学生视为必修课,非本方向学生视为任意选修课.
4)任意选修课6学分.每门任意选修课2学分,包括非本方向的指定选修课.
5)实践环节2学分,其中教学实践1学分,已有三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可以免修;学术活动1学分.
6)补修课0学分.同等学力,跨学科,跨专业硕士生,应补修地理本科主干课程,并通过考核取得及格成绩,不计学分.
六,实践环节
1.教学实践
学习期间从事4-8个教案的教学实践活动,全面掌握备课,教案编写,课堂讲授,实验,作业布置,作业批改,教学组织管理等一系列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小结.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教学实践活动合格与否作为毕业的条件之一.合格者计1学分.
2.社会实践
本专业各研究方向研究生在校期间,分期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时间应在假期中进行;调查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农村的社会变革,存在问题及改革的建议;要求:调查前拟订调研计划,结束后撰写调研报告,并由导师评定成绩.
3.学术活动
本专业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参加8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
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必须定期检查硕士生的阅读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
七,科学研究
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参与指导教师课题和毕业论文的调查研究,参加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在导师指导下,选择论题,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培养硕士生进行科研的动手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使其得到初步的科研训练.调查研究的形式包括实地考察,资料收集,科技咨询与开发等,调查研究由指导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进行安排,累计时间20天左右,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
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1篇课程论文,1篇学年论文.申请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应至少有1篇论文在省级及以上核心刊物公开发表.
八,学位论文
1.本专业硕士生至迟应在第4学期确定学位论文题目,根据国家规定的硕士学位论文要求标准,结合专业研究方向和现实可能条件,写出开题报告,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2.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
(1)论文选题必须结合我国国情,选择具有实际研究价值的课题.
(2)学位论文要求将自然,社会,经济各学科有机结合起来.
(3)学位论文要求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方法先进,提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强调知识嫁接,产生新思维.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1.实行各研究方向的交叉教学和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学科交叉.
2.采用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和从事生产实践的能力,着重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自学形式:布置参考书,提交自学总结.鼓励研究生开展读书会,讨论会和学术沙龙,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和写作能力.
十,考核方式
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必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考试成绩达到60分者可获得学分,考查成绩达到合格者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和指定选修课要求考试,考试的形式可以是试卷考试,也可以是课程论文,学生课程考试未通过者,可随下年级参加正常补考,或者参加毕业补考.学位课程平均成绩达到76分以上方能申请学位.实践环节,开题报告等采用考查方式进行.硕士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考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考试,考查时,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缓考,经院系,主管领导批准,方可缓考.擅自不参加考试者,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且不能参加正常补考,只能参加毕业补考.
十一,其它
1.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4门.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不计学分.
2.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六周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长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
3.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本专业硕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
自然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简况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任课教师
学
位
课
学
位
公
共
课
0003
第一外国语
136
5
1+2
公外系
00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4
2
1
理论课部
0007
自然辩证法
34
2
2
理论课部
学
位
专
业
课
114107050101
资源,环境与发展
51
3
1
吴宜进
114107050104
应用数学
51
3
1
李家成
114107050139
自然资源开发原理
51
3
1
黄建武
114107050106
城市生态学
51
3
2
张 毅
114107050102
自然地理研究方法
(遥感,GIS应用)
51
3
2
喻光明
指定选修课
研究方向
1
114107050140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51
3
2
黄建武
114107050141
气候资源研究专题
51
3
2
吴宜进
2
114107050114
环境生态学
51
3
3
张 毅
114107050103
全球变化引论
51
3
2
喻光明
3
114107050143
旅游地研究
51
3
2
吴宜进
114107050142
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
51
3
2
胡 静
任意选修课
114107050128
流域生态学
34
2
2
张 毅
114107050151
景观生态学
34
2
2
张 毅
114107050115
生态设计原理
34
2
3
张 毅
114107050152
景观生态研究方法
34
2
2
张海林
114107050116
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
34
2
2
张海林
114107050113
遥感地学分析
34
2
1
喻光明
114107050127
环境演变
34
2
1
喻光明
114107050130
环境生态信息系统
34
2
2
曾 群
114107050126
全球定位系统
34
2
3
王宏志
114107050123
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
34
2
3
黄建武
114107050155
自然灾害预测,防治与风险评估
34
2
2
揭 毅
114107050108
地理科学新进展
34
2
2
吴宜进
114107050110
生态旅游
34
2
2
黄建武
114107050137
旅游经济学
34
2
3
徐东文
114101
规划制图
34
2
3,4
胡 娟
114107050149
营销管理学
34
2
2
胡 静
114107050107
礼仪学
34
2
3
胡 静
实践环节
00014
教学实践
1
3,4,5
00015
学术活动
1
3,4,5
补修课
114107050197
水文与水资源
114107050198
植物地理学
⑵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好不好就业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科学是非常好就业的。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是国家重点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大学中具有非常强的实力,在各地的中小学校当老师是不成问题的,地理科学可以担任地理老师,就业是不成问题的。
⑶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
国家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
是在原城市与
环境
考古遥感教育部开放研究
实验室
的
基础
上于2003年8月发展而来。现任实验室
主任
为
束炯
教授
。根据教育部和科技部关于
科技创新
的
精神
,在取得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对研究方向进行了适当调整和集中,确定了三个研究方向,同时注意营造自由探索的
学术氛围
,弘扬科学创新的精神。实验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连续10年的开放建设后,通过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的评估。
取得的主要成绩
第一,作为国内最早开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单位之一。承担了国家863高科技攻关项目“基于SIG的城市空间信息服务系统”,SIG是目前
国际
上最
前沿
的研究课题,目前实验室研究人员已在
异构
数据整合、
自然语言
查询、组件式软件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关研究成果正在申报专利。围绕“数字上海”建设,相继承担了“数字城市建设关键技术”、“数字城市标准”、“城市空间信息元数据库”、“智能交通导航系统”等上海市重大和重点项目,完成了“数字上海空间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建设方案”、“空间信息技术产业化”等研究报告,一系列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数字上海”建设中,实验室已成为上海市数字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和
技术中心
。
第二,实验室完成了上海市重大研究课题“上海市城市遥感综合调查信息化技术研究”为城市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标志着实验室的城市遥感应用研究走在全国的前列。城市遥感还为城市气候与城市
水文
、城市
地貌
和
城市生态
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源和空间分析的基础,为
城市自然地理学
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第三,完成了
数量地理学
系列性
专着
,构成了实验室空间分析和
地理
计算的基础和优势,拓展了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领域。地理计算(geocomputation)是国际上新兴的
学科
,它作为数量地理学的后续发展,主要完成
资源
、环境和
区域经济
与决策分析的建模、模拟研究。本方向是多项
自然科学基金
的集成,主要研究地理计算领域
人口
、资源、环境和发展协调的
可计算模型
。在2003年,完成了
苏州河
综合治理中的地理计算研究,出版了专着1部。完成了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空间分析研究,在
环境遥感
研究基础上完成的上海市能见度预报模式的研究已经进入业务试运行,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科研项目——获准主持和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大、重点项目5项;参与国家973项目2项;863目前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项,其中2002年获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目前在研的博士点基金和教育部重点基金资助项目8项;在研的省部级项目20项;在研的校级科研项目6项;在研的
横向课题
18项。2003年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科研经费——2002年共750万元,其中国家级和省市的重大、重点项目260万元。2003年共
800
万元,其中国家级和省市的重大、重点项目
380
万元。
获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目前在上海科技网网上公示);上海市科协青年科技论文二等奖1项;中国学会青年
论文
奖1项。
发表的论文——2003年共发表
学术论文
77篇,其中SCI/SSCI的有4篇,专着3本,
专题地图集
2本。
获批专利——正在申报2项。
人才引进和研究生培养——2003级硕士生54人,博士生22人;2002级硕士生45人,博士生19人;2001级硕士生40人,博士生17人。
访问学者——2003年共接受访问学者5名。
2003年12月在
武汉
召开的
中国地理学会
2003年
学术年会
,我实验室有7人参加,有1人在大会作专题发言,6人在各
学术
分会场作学术报告,张超、束炯主持了地理信息系统学术分会场的报告,
刘敏
、
陈振楼
主持了环境地理学术分会场的报告。
建设目标
经过2年的努力,通过1-2项国家重大和重点项目以及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狠抓
学科建设
,全面提升实验室的科研实力。造就一支具有
高水平
的科研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具有高学历
层次
、专业学科交叉、朝气蓬勃、富有
想象力
的学术群体。真正实现:“国内不可替代,国际不可忽视”。通过学科建设,带动
地理学
其它学科协同发展,全面提升
地理科学研究
的综合实力。
第一,积极引进人才,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强化队伍建设,要特事特办,积极慎重地引进高水平的研究人员4-5人,力争引进
紫江学者
等重点人物1-2人;请学校给政策,引进或选留一批高水平的
博士
,避免一些真正有
水平
的
优秀人才
流向其它单位;打破行政界限,整合学校现有的
人才资源
。实验室希望能和“成像信息联合研究中心”中的“遥感与GIS研究”实现整合,以免分散
力量
。
第二,积极培养人才,适当扩大博士的招生比例。请学校给政策,可根据
导师
科研项目的档次和任务的多少以及对产出科研成果的承诺,适当扩大博士的招生比例,和外单位实行联合培养博士生。
第三,强化硬件建设,确保科研的顺利进行。按照学校211建设的计划,投入2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设备的更新和软件的购置。
第四,按照教育部评审的要求,强化科研成果的产出。在完成国家863项目和一些重点课题的基础上:发表若干篇有较高档次的在SCI检索期刊上的论文,完成2-3个自主知识产权软件;2004年上半年在
华东师范大学
举办一次高水平的城市环境国际研讨会;2005年上半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一次高水平的环境考古国际研讨会。
保障措施
针对教育部关于重点实验室应该具有的基本条件的要求(即相对集中的3000平方米的面积、不低于原值2000万元的先进
仪器
、相对独立的50人的编制等),目前的实验室与之相去甚远,希望在这次学科建设中得到改善。
第一,根据今年实验室考核前后学校领导形成的基本
思路
,恳求能够尽快搬入
理科
大楼,彻底改变实验室现有“脏、乱、差、挤、危”的形象。以实现我们在今年验收时对教育部和评委的承诺;
第二,实验室的
体制
应该健全。包括其地位及归属、班子的配备、人员编制、
结构
组成等等,学校应有一套切实可行的与教育部规定一致的制度;
第三,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条例,对实验室研究人员实行
职称
、津贴同业绩挂钩的特殊政策。加强对论文发表和专利的考核;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提倡
科研人员
带经费进入基地,实验室设专项经费配套。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科学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ECNU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
⑷ 华东师范大学的什么专业最好原因是什么
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地处当今国内经济最发达之一的城市上海中的知名院校,其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并入选"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等多项国家专项计划,是一所实力非常强劲的高校。虽然名为师范大学,但它拥有的王牌专业可不仅仅只有师范类相关的。小编特地整理了一下华东师范大学的顶尖专业有哪些,并为大家奉上具体的名单。
华东师范大学的地理学专业虽未能评到A+,但它与前面提到的教育学一起被评为了国家一级学科,实力强劲。从以往的综合评分来看,华东师范大学的地理学实力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大名鼎鼎的北京大学。地理学同样对于进入各大科研机构和院校工作有所裨益。
⑸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类是师范专业吗
地理科学后加上“类”,也就不是一个专业了。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类专业包括地理科学(师范)、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所以地理科学类专业既包含师范专业也包含非师范专业。
⑹ 华东师范大学的什么专业最好该怎样选择
我们都知道其实现在每个人都是非常注重个人的教育问题的,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接受更多的知识,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那么我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其实也要注意一些方式方法,所以有些人就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就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什么专业最好呢?该怎样选择?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着,我个人看来,其实我觉得华东师范大学的最后的一个专业就是心理学和地理学,而且我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来,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比如说我们的分数是否会达到这个专业的要求,同时我们是否对这方面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我们学习每一个专业,他都会严重影响我们将来的一个救援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慎重的选择。
⑺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怎么样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是很强大的,该专业属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地理科学学院。该学院无论从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学科成果等方面都很出色,具体为:
1、学科建设。2012年,地理学成为上海高校19个一流学科(A类)建设的学科之一;2015年,地理学成为上海市11个“高峰高原”(高峰II类)学科之一;2016年,地球科学( Geoscience)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行列。
2、师资力量。学院有专任教师94人,其中,正教授37人,副教授20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南非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杰青3人,优青2人,万人教学名师1人。
3、学科成果。地理学院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在包括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Sustainability、PNAS等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其中2019年ESI高被引论文20篇。
华东师范大学的地理科学学院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的地理科学学院前身地理系成立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高校地理系,由浙江大学地理系迁并组建而成,时任浙江大学地理系系主任的李春芬教授成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的首任系主任。
2014年3月,随着学校在学科建设等方面改革不断深化,地理科学学院在地理系基础上正式成立,隶属于学校首个学部制单位:地球科学学部。学院是我国最早具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是我国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之一,也是我国最早2个具有自然地理学重点学科的单位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