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秦岭——淮河一线是什么的分界线
分界线:
1、气温: 1月份0℃等温线
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3、气候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4、降水: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5、干湿地区: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6、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7、农业: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
8、作物: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分界线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10、河流:
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11、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12、地形: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 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13、区域: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4、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
15、农作物一年两至三熟 与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的分界线。南方:一年两至三熟,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16、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多水带和过渡带的分界线
(1)秦淮河一共有多少个地理分界线扩展阅读:
范围划分: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实际上首先是气候分界线。就热量带说是北方暖温带和南方亚热带的分界;在水分区划中则是北方干旱、半湿润气候和南方湿润气候的分界;在雨旱季节类型区划中则是北方春旱、夏雨气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气候的分界 。
然而,这个过渡和变化是通过相当宽的一个带来完成的。在淮河两岸,相隔一二十公里甚至更宽,并看不出气候、农业、自然景观等方面有什么变化。
实际上,由于淮河地区主要是平原地区,南北冷暖气流畅通无阻,确实也不可能产生一条截然分明的南北分界线来。以“橘逾淮而北为枳”为例,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中南下冷空气强,常常带来柑橘致命低温,因此现今即使淮河以南的长江两岸,除了局部有利区域外,一般也没有种植柑橘的经济价值。
我国南北分界带的西段秦岭,冬季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因而在岭北为典型暖温带情况下使岭南成为典型亚热带(能生长同纬度淮河两岸不能生长的柑橘等亚热带指标植物)。
但是,秦岭分界也并非一条线。因为秦岭南坡约千米海拔以下才是亚热带,而秦岭山脉两坡千米等高线间的宽度,也就是分界带的宽度也大约有90-110公里。而且,在历史上南北分界带是随气候变化而南北移动的。如果全球持续变暖,亚热带北界将来甚至有可能要北推到黄河的中、下游地区。
参考资料:网络----秦岭——淮河
㈡ 秦淮河地理概况
它的源头有两处,东部源头出自句容县宝华山,南部源头出自溧水县东庭山,两个源头在江宁县的方山埭交汇,从东水关流入南京城。秦淮河由东向西横贯市区,南部从西水关流出,注入长江。
秦淮河是扬子江的一条支流,全长约110公里,是南京地区主要河道,历史上极有名气。近代因战乱等原因,两岸建筑多遭毁坏,河水亦日渐污浊,昔日繁华不复存在。1985年以后经修复,已再度成为着名游览胜地。
㈢ 秦淮河是什么的分支
秦淮河,中国长江下游右岸支流。古称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唐以后改称秦淮。秦淮河有南北两源,北源句容河发源于句容市宝华山南麓,南源溧水河发源于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山,两河在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埭西北村汇合成秦淮河干流,绕过方山向西北至外城城门上坊门从东水关流入南京城,由东向西横贯市区,南部从西水关流出,注入长江。
㈣ 秦淮河与淮河有关系么
秦淮河与淮河都是长江的支流。
秦淮河,中国长江下游右岸支流。古称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唐以后改称秦淮。秦淮河在赛虹桥后另有南、北两河。南河原在大胜关入长江,北河原在北河口及小三汊河入江。因开挖秦淮新河,南河被切断。北河在20世纪50年代被封堵。现为断尾的河汊。
淮河位于中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是中国七大河之一。历史上的淮水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在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钟鼎文里就有“淮”字出现,历史上,淮河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独流入海的四条大河之一。
(4)秦淮河一共有多少个地理分界线扩展阅读:
秦淮河水文
秦淮河两岸为低洼圩区,地面高程6米~8米,圩区后面是丘陵山区,地面高程300米以下。此河又是一条“山水头、潮水尾”型河道,受长江水位和秦淮河流域降雨的影响,洪涝和断流干涸现象经常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从三国吴嘉禾三年(234)至民国37年(1948)共发生水灾229次。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至1959年,冬春期间,秦淮河几乎年年断流干涸。
部分年份,夏秋季也发生断流干涸。1960年,建成武定门翻水站后,秦淮河水位常年可保持在6.5米以上。
㈤ 关于秦岭-淮河的界线区域划分是什么
知识目标是:1、掌握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掌握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界线。
能力目标是:主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目标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本节的重难点是: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通过学习这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联系其他的地理界线让同学能清晰的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分区,为下一节地理分区的学习打好基础。
这一节涉及的地图比较多,主要是综合复习前面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从图中读出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读图4—2,图4—3的景观图,再多搜集一些景观图让学生对这两个地理事物产生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两个地理事物上,再让学生阅读文中的说明材料,并通过学生搜集的关于秦岭—淮河的材料,加深对这两个地理事物的认识,探讨淮河“害河”的原因。
在对这条线有了直观、形象的了解之后,我们再读图4—1,把这两个事物落实到地图上。分成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做3个活动题,然后再把活动中涉及到的每个题目逐一击破。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者是挂图,让学生上黑板上指出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让学生在课本上描出这条线。让学生说出山脉和淮河的流向。秦淮河通过的行政单位:可以让学生先描出各行政单位的分界线,再分别说出各行政单位的名称。而对于第3个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打手势等灵活的方式让学生说出秦淮河以北的省级行政单位。为了加深对这条线的印象,让学生动笔绘制一幅中国政区轮廓图,并在图中分别绘出秦岭—淮河,把好的作品拿到前面展示给同学们看,让学生评判谁画得最准确。培养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动笔的能力,使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并用。
对于本节的重难点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可以先让学生读课本,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再从图4—5入手,从图上学生可以直观的读出秦岭是南方和北方的地区界线,并在图上绘出淮河的位置,从而得出秦岭——淮河是中国东部南方和北方的地区界线。然后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会以及收集的资料说出南方和北方的差别体现在什么地方?通过讨论得出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以77页阅读材料为主,逐项得出),并把差异因素编成地理诗歌,便于学生诵读。
利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图4—4,做77页活动题,可以分析得出秦岭对于中国气温的影响。由于秦岭对两地气温的影响,出现1月0℃等温线的南北差异,从而出现结冰期的差异。进一步分析气候中的气温要素,从而影响地表景观的差别,把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再系统地复习一遍。这样对于重难点的在集中处理的基础上,又复习2次,做到反复强调,加深理解。
本节在重点学习秦岭——淮河这条分界线的基础上,还设计另外一个知识点,就是南、北方地区和西北、青藏地区的分界线。对于这一个知识点的处理可以从图4—6开始,描绘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自己阅读79页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得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理意义是中国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的分界线,并且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连接可以得出各半壁的自然地理特征。出示78页活动题,让学生再对 二、三阶梯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做一下回顾,再回到图4—5上,让学生分析得出中国地理的分界线大致有几条(即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最后师生共同做出总结:是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把中国分为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四大区域,区域内部有一定的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而地理的分界线反映区域间的差异。为下面2节分区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㈥ 求秦淮河与钱塘江的详细资料,纯粹地理的
秦淮河古称淮水,据说秦始皇时凿通方山引淮水,横贯城中,故名秦淮河。
秦淮河是扬子江的一条支流,全长约110公里,是南京地区主要河道,历史上极有名气。近代因战乱等原因,两岸建筑多遭毁坏,河水亦日渐污浊,昔日繁华不复存在。1985年以后经修复,已再度成为着名游览胜地。
秦淮河,更以秦淮八艳的事迹闻名于世。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
http://ke..com/view/33559.htm
钱塘江,古称浙江、渐江、罗刹江和之江,是祖国东南名川,浙江省最大河流。钱塘江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48887平方公里,流经杭州市闸口以下注入杭州湾。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着名的“钱塘潮”。钱塘江干流在杭州市境内,建德梅城以上泛称新安江,自梅城以下,分别称为桐江、富春江、钱塘江。钱塘江两岸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全省最重要的旅游线。钱塘江发源于安徽南部黄山地区的青芝埭尖,流经14个县市,注入杭州湾。因桐江和富春江河段景色极佳,统称富春江。闻家堰以下河口一段才称钱塘江,这段水道貌岸然曲折,形如反写的“之”字,西湖正好是反“之”上的一点,故称之江。现丰钱塘江或之江称全江。钱塘江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湾口南北两岸相距约100公里,至钱塘江口缩小到20公里,再上至海宁盐官,仅为2.5公里。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床隆起的影响,潮波破裂汹涌,形成天下奇观“钱塘江潮”。钱塘江干支流开发历史悠久,沿河两岸许多名山、秀水、奇洞、古迹。
http://ke..com/view/20017.htm
㈦ 秦淮河与哪些地理知识有关急!!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传统意义上南北方分界线,
水田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度等温线,
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以及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和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㈧ 秦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一、气候方面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为暖温带。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7.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8.中国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线。
二、植被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
三、河流水文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汛期长,冬季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季结冰。秦岭—淮河还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四、地形、土壤、矿产方面
1.地形:秦岭—淮河以南以丘陵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岭—淮河以南渐以红壤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黄壤或棕壤为主,东北以黑土为主,西北多白色沙质土。
3.矿产:秦岭—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属居多,工业上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出口加工等轻工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煤、铁、石油为主,工业方面以重工业占的比例较大。
五、农业方面
1.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
2.粮食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稻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为主。
3.油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花生、桐油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油菜、大豆为主。
4.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甘蔗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甜菜为主。
5.作物熟制:秦岭—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岭—淮河以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