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历史上五个太阳的景象是怎样的
1933年9月13日,在美国西海岸美 国学者查贝尔在较高纬度的地方观看日落时,拍摄到一组照片,一轮又红又大的太阳慢慢西沉,开始由圆形变成椭圆形, 接着又由椭圆形变成了馒头形,上圆下 平。渐渐,太阳的上半部分也被削平了,最后出现了有棱的四个角,变成了一个 罕见的方形太阳,这组照片,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趣。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被作为 珍贵资料引用。1985年1月3日11时 左右,在黑龙江省绥化市的上空出现了一个大气光象的“五个太阳”奇景。这 一天,绥化市被一层绢纱似的薄云笼罩着。将近十一时许,天空中出现了个奇 景,太阳光盘呈火红色,边缘为金黄色,光辉灿烂,夺目耀眼;太阳周围有一个 46°晕和一个时隐时现的22°晕,太阳两 侧各有两个“小太阳”,一个白色大半圆光环把四个“小太阳”和太阳贯穿起来, 四个“小太阳”非常明亮,闪烁着彩色的光辉,就像一条项链上的几颗宝珠。在 22°和46°晕的北部,还各有一个与它相 切、凸向太阳的色彩缤纷的彩弧,两弧都为内蓝外红,光辉耀眼。“方形太阳”必 须在极地和高纬度地区的无风、无云,空气中没有冰晶雾等严格的天气条件下才 能产生,因此比较罕见。这种“方形太阳”是由于太阳光通过上下密度不同的 大气层时,光线发生折射、反射等原因造成的。在极地和高纬度地区,陆地和海 面温度常常很低,近地层的空气温度低于高层的空气温度,这样就出现了“大 气逆温”现象。靠近地面或海面的空气密度大,而愈向上密度愈小,当靠近地面 或海面的太阳光从这种低空大气中通过时,就发生折射。
B. 地理五带指那些
地理上的“五带”是指: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纬度划分为的五个温度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纬23°26ˊ和南纬23°26ˊ之间来回移动。只有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才能见到太阳直射头顶的景象。这个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是全球最多的,称为热带。
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地区,太阳高度角很小,可以观察到极昼和极夜现象,得到的太阳热量极少,气温很低,称为寒带。
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得到的光热介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气温也较适中,一年四季分明,称为温带。
(2)地理五个太阳是指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温带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中纬地带。
南温带和北温带各跨纬度43°8′,南、北温带的总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52%。本带内太阳高度变化很大,在回归线上的变幅为90°—43°8′之间,随纬度增高,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到极圈的变幅在46°52′—0°之间。
太阳高度一年之中有一次由大到小的变化,气温也随之出现一高一低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也很大,到极圈增加到24小时。可见,在温带太阳高度比热带小,获得热量少于热带,温度低于热带。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非常显着,所以四季分明是温带的特点。
我国的热带地区为海南岛、雷州半岛以及云南和台湾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