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研学报告的格式范文参考怎么写
研学报告的格式范文参考写法如下:
报告格式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结尾等四个部分组成。
具体如下:
一、标题,包括事由和公文名称。
二、主送机关,发文单位的直属上级领导机关。
三、正文,结构与一般公文相同。从内容方面看,报情况的,应有情况、说明、结论三部分,其中情况不能省略。
四、结尾,可展望、预测,亦可省略,但结语不能省。
格式范文:
一、课题名称:
山水与文化。
二、课题组组长:
三、课题提出背景说明:
中国山水千姿百态,可谓得天独厚;中国又是文明古国,历代人文荟萃。这自然与人文的两大特点,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中国山水文化。中国众多的名山胜水,不仅自然景观雄奇秀丽,而且沉积着深厚的文化,闪耀着灿烂的异彩。所谓“中国山水文化”,就是山山水水中蕴涵和引发的文化现象。这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在世界上有显着的地位。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山水文化具有多层面的价值。当今世界,旅游越来越普遍地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内容,人们以这种活动来满足高层次的需求。我国风景名胜区遍及全国各地,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业被称为我国的“朝阳工业”,风景名胜区是我国的“无烟工厂”,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很大。
中国山水文化的研究,揭示出我国风景名胜固有的独特魅力,帮助人们真正地认识和欣赏她们的美,激发起人们强烈的感情,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游览我国风景名胜,热爱我国风景名胜,理解我国风景名胜。这方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
这是第一层面的价值。中国山水文化保留着历史的足迹,又是了解中国文化及其发展的特殊的窗口。中国自古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把游历与读书相提并论。
许多风景名胜区都保留着丰富的实物资料,生动地体现出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发掘中国山水文化的这一层面的价值,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发扬中国山水文化中蕴涵的优秀民族传统,这是它更深的一个层面的价值。
发掘中国山水文化的这一层面的价值,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发扬中国山水文化中蕴涵的优秀民族传统,这是它更深的一个层面的价值。
五、预期成果:
了解山水文化的行成与本质,特点与形态,立足于当下从新时代的高度去理解人与山水的关系。
② 地理学习报告格式
题目: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系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外语系网页),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5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9月26日"或"2004-09-26".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3.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4.论文提纲
5.参考文献
6.研究进度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指导教师意见:
(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系部审查意见:
系部负责人:
年 月 日
关于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报告
小组成员:XX XXXX XX XXXX XXX XXXX
指导老师:XXX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工作和生活环境质量恶化,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保护环境,实质就是保护物质生产活动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粒小小的钮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干电池可污染12立方米水、一立方米土壤,并造成永久性公害……
自从第一只化学电源伏打电池问世以来,已经历了两个世纪了,在这期间,电池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移动电话,BP机,手提电脑等电子产品走进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使电池这一家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大量电池废弃后给人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据测试一粒钮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一个人一生也喝不完,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土地失去使用价值,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呀,于是我们课题组选择了这个课题,希望能对此作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为废电池回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我们的环保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废旧干电池,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利用,造成了浪费,也污染了环境。其实,被废弃的干电池,其锌壳只损耗了一小部分,二氧化锰也只起了一点氧化的作用,碳粉、石墨棒和铜帽还远远没有被消耗。如果能加以回收和利用,就具有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废电池都是危险品,碰也碰不得,电池种类不同,对于环境的污染差别也很大,应区别对待,有些电池如碱性干电池和镍氢电池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但有些电池如镉镍电池含有有害物质,进入环境长期作用,可能直接危及人们的健康。废电池中含有汞、镉、铅、锌等重金属有毒物质。人若汞中毒,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死亡率高达40%;镉的主要危害是肾毒性,还会续发“痛痛病”( 引起骨质疏松,软骨病和骨折)同时还是致癌物质;人体食用含铅的食物,会影响酶及正常血红素合成,影响神经系统;
废电池的危害:废弃在自然界电池中的汞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肾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可以转化成甲基汞,聚集在鱼类的身体里,人食用了这种鱼后,甲基汞会进入人的大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重者会发疯致死。着名的日本水俣病就是甲基汞所致。镉渗出污染土地和水体,最终进入人体使人的肝和肾受损,也会引起骨质松软,重者造成骨骼变形。汽车废电池中含有酸和重金属铅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最终对人造成危害
重金属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人类如果忽视对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最终将吞下自酿的苦果,因此,加强废旧电池的回收就日显重要了让我们从点滴做起控制废电池的污染吧。 hh
现阶段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以下热点:1)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2)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因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经济向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结构发展,能源消费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3)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但地区差异仍然很大;4)世界能源资源仍比较丰富,但能源贸易及运输压力增大。未来,伴随着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和能源资源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争夺的方式也更加复杂;同时,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将日趋严重。面对以上挑战,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将向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场化趋势发展。鉴于国情,我国应特别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寻求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积极倡导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能源安全体系。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但由于世界能源资源产地与能源消费中心相距较远,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环境污染加重和环保压力加大。近几年我国出现的“油荒”、“煤荒”和“电荒”以及前一阶段国际市场超过50美元/桶的高油价加重了人们对能源危机的担心,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世界能源的供需现状和趋势,也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
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及特点
1. 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
随着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世界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1990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为26.5万亿美元(按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2000年达到34.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2.7%。根据《2004年BP能源统计》,197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仅为57.3亿吨油当量,2003年已达到97.4亿吨油当量。过去30年来,世界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8%左右。
2. 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
过去30年来,北美、中南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等六大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均有所增加,但是经济、科技与社会比较发达的北美洲和欧洲两大地区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其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北美由1973年的35.1%下降到2003年的28.0%,欧洲地区则由1973年的42.8%下降到2003年的29.9%。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能源消费占世界的比例由1973年的68.0%下降到2003年的55.4%。其主要原因,一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经济向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结构发展,高能耗的制造业逐步转向发展中国家;二是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节能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3.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但地区差异仍然很大
自19世纪70年代的产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消费量急剧增长。初期主要是以煤炭为主,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持续上升,石油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超过煤炭,跃居一次能源的主导地位。虽然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但世界石油消费量却没有丝毫减少的趋势。此后,石油、煤炭所占比例缓慢下降,天然气的比例上升。同时,核能、风能、水力、地热等其他形式的新能源逐渐被开发和利用,形成了目前以化石燃料为主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并存的能源结构格局。到2003年底,化石能源仍是世界的主要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供应中约占87.7%,其中,石油占37.3%、煤炭占26.5%、天然气占23.9%。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虽然增长很快,但仍保持较低的比例,约为12.3%。
由于中东地区油气资源最为丰富、开采成本极低,故中东能源消费的97%左右为石油和天然气,该比例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之首。在亚太地区,中国、印度等国家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其中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例高达68%左右,故在亚太地区的能源结构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比例偏低(约为47%),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除亚太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石油、天然气所占比例均高于60%。
4. 世界能源资源仍比较丰富,但能源贸易及运输压力增大
根据《2004年BP世界能源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世界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1565.8亿吨,其中,中东地区占63.3%,北美洲占5.5%,中,南美洲占8.9%,欧洲占9.2%,非洲占8.9%,亚太地区占4.2%。2003年世界石油产量为36.97亿吨,比上年度增加3.8%。通过对比各地区石油产量与消费量可以发现,中东地区需要向外输出约8.8亿吨,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石油产量也大于消费量,而亚太、北美和欧洲的产消缺口分别为6.7亿、4.2亿和1.2亿吨。
煤炭资源的分布也存在巨大的不均衡性。截止到2003年底,世界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9844.5亿吨,储采比高达192(年),欧洲、北美和亚太三个地区是世界煤炭主要分布地区,三个地区合计占世界总量的92%左右。同期,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175.78万亿立方米,储采比达到67。中东和欧洲是世界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两个地区占世界总量的75.5%,而其他地区的份额仅分别为5%~7%。随着世界一些地区能源资源的相对枯竭,世界各地区及国家之间的能源贸易量将进一步增大,能源运输需求也相应增大,能源储运设施及能源供应安全等问题将日益受到重视。
二、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趋势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预测结果,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世界能源需求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将达到105.99亿吨油当量,2020年达到128.89亿吨油当量,2025年达到136.50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2%。欧洲和北美洲两个发达地区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继续呈下降的趋势,而亚洲、中东、中南美洲等地区将保持增长态势。伴随着世界能源储量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争夺的方式也更加复杂,由能源争夺而引发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随着世界能源消费量的增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灰尘颗粒物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将日趋严重。据EIA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2001年达到239.0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
面对以上挑战,未来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将向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1. 多元化
世界能源结构先后经历了以薪柴为主、以煤为主和以石油为主的时代,现在正在向以天然气为主转变,同时,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也正得到更广泛的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能源供应成本和可供应能源的结构变化决定了全球能源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天然气消费量将稳步增加,在某些地区,燃气电站有取代燃煤电站的趋势。未来,在发展常规能源的同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受到重视。在欧盟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风电要达到4000万千瓦,水电要达到1.05亿千瓦。2003年初英国政府公布的《能源白皮书》确定了新能源战略,到2010年,英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英国发电总量的比例要从目前的3%提高到10%,到2020年达到20%。
2. 清洁化
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的进步及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未来世界能源将进一步向清洁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能源的生产过程要实现清洁化,而且能源工业要不断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例也将逐步增大。在世界消费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例将由目前的26.47%下降到2025年的21.72%,而天然气将由目前的23.94%上升到2025年的28.40%,石油的比例将维持在37.60%~37.90%的水平。同时,过去被认为是“脏”能源的煤炭和传统能源薪柴、秸杆、粪便的利用将向清洁化方面发展,洁净煤技术(如煤液化技术、煤气化技术、煤脱硫脱尘技术)、沼气技术、生物柴油技术等等将取得突破并得到广泛应用。一些国家,如法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已经关闭其国内的所有煤矿而发展核电,它们认为核电就是高效、清洁的能源,能够解决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
3. 高效化
世界能源加工和消费的效率差别较大,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潜力巨大。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的进步,未来世界能源利用效率将日趋提高,能源强度将逐步降低。例如,以1997年美元不变价计,1990年世界的能源强度为0.3541吨油当量/千美元,2001年已降低到0.3121吨油当量/千美元,预计2010年为0.2759吨油当量/千美元,2025年为0.2375吨油当量/千美元。
但是,世界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例如,2001年世界发达国家的能源强度仅为0.2109吨油当量/千美元,2001~2025年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强度预计是发达国家的2.3~3.2倍,可见世界的节能潜力巨大。
4. 全球化
由于世界能源资源分布及需求分布的不均衡性,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越来越难以依靠本国的资源来满足其国内的需求,越来越需要依靠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供应,世界贸易量将越来越大,贸易额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以石油贸易为例,世界石油贸易量由1985年的12.2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21.2亿吨和2002年的21.8亿吨,年均增长率约为3.46%,超过同期世界石油消费1.82%的年均增长率。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石油净进口量将逐渐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2.96%。预计2010年将达到2930万桶/日,2020年将达到4080万桶/日,2025年达到4850万桶/。世界能源供应与消费的全球化进程将加快,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将积极加入到能源供需市场的全球化进程中。
5. 市场化
由于市场化是实现国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的最佳手段,故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世界各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世界能源利用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世界各国政府直接干涉能源利用的行为将越来越少,而政府为能源市场服务的作用则相应增大,特别是在完善各国、各地区的能源法律法规并提供良好的能源市场环境方面,政府将更好地发挥作用。当前,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利比亚等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正在不断完善其国家能源投资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这些国家能源生产的市场化程度和规范化程度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境外投资者进行投资。
三、启示与建议
1. 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走高效、清洁化的能源利用道路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能源资源储量结构的特点及中国经济结构的特色,决定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不大可能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将继续存在,这就要求中国的能源政策,包括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勘探生产、能源利用、环境污染控制和利用海外能源等方面的政策应有别于其他国家。鉴于我国人口多、能源资源特别是优质能源资源有限,以及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寻求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积极倡导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能源安全体系
为保障能源安全,我国一方面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能源法律法规,建立能源市场信息统计体系,建立我国能源安全的预警机制、能源储备机制和能源危机应急机制,积极倡导能源供应在来源、品种、贸易、运输等方式的多元化,提高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应加强与主要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对话,扩大能源供应网络,实现能源生产、运输、采购、贸易及利用的全球化. 楼主,看我粘贴的这么辛苦,采纳我吧 ——czh制作。
④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周围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现象)
现阶段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以下热点:1)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2)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因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经济向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结构发展,能源消费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3)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但地区差异仍然很大;4)世界能源资源仍比较丰富,但能源贸易及运输压力增大。未来,伴随着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和能源资源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争夺的方式也更加复杂;同时,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将日趋严重。面对以上挑战,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将向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场化趋势发展。鉴于国情,我国应特别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寻求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积极倡导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能源安全体系。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但由于世界能源资源产地与能源消费中心相距较远,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环境污染加重和环保压力加大。近几年我国出现的“油荒”、“煤荒”和“电荒”以及前一阶段国际市场超过50美元/桶的高油价加重了人们对能源危机的担心,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世界能源的供需现状和趋势,也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
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及特点
1. 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
随着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世界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1990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为26.5万亿美元(按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2000年达到34.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2.7%。根据《2004年BP能源统计》,197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仅为57.3亿吨油当量,2003年已达到97.4亿吨油当量。过去30年来,世界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8%左右。
2. 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
过去30年来,北美、中南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等六大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均有所增加,但是经济、科技与社会比较发达的北美洲和欧洲两大地区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其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北美由1973年的35.1%下降到2003年的28.0%,欧洲地区则由1973年的42.8%下降到2003年的29.9%。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能源消费占世界的比例由1973年的68.0%下降到2003年的55.4%。其主要原因,一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经济向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结构发展,高能耗的制造业逐步转向发展中国家;二是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节能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3.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但地区差异仍然很大
自19世纪70年代的产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消费量急剧增长。初期主要是以煤炭为主,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持续上升,石油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超过煤炭,跃居一次能源的主导地位。虽然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但世界石油消费量却没有丝毫减少的趋势。此后,石油、煤炭所占比例缓慢下降,天然气的比例上升。同时,核能、风能、水力、地热等其他形式的新能源逐渐被开发和利用,形成了目前以化石燃料为主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并存的能源结构格局。到2003年底,化石能源仍是世界的主要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供应中约占87.7%,其中,石油占37.3%、煤炭占26.5%、天然气占23.9%。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虽然增长很快,但仍保持较低的比例,约为12.3%。
由于中东地区油气资源最为丰富、开采成本极低,故中东能源消费的97%左右为石油和天然气,该比例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之首。在亚太地区,中国、印度等国家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其中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例高达68%左右,故在亚太地区的能源结构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比例偏低(约为47%),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除亚太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石油、天然气所占比例均高于60%。
4. 世界能源资源仍比较丰富,但能源贸易及运输压力增大
根据《2004年BP世界能源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世界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1565.8亿吨,其中,中东地区占63.3%,北美洲占5.5%,中,南美洲占8.9%,欧洲占9.2%,非洲占8.9%,亚太地区占4.2%。2003年世界石油产量为36.97亿吨,比上年度增加3.8%。通过对比各地区石油产量与消费量可以发现,中东地区需要向外输出约8.8亿吨,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石油产量也大于消费量,而亚太、北美和欧洲的产消缺口分别为6.7亿、4.2亿和1.2亿吨。
煤炭资源的分布也存在巨大的不均衡性。截止到2003年底,世界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9844.5亿吨,储采比高达192(年),欧洲、北美和亚太三个地区是世界煤炭主要分布地区,三个地区合计占世界总量的92%左右。同期,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175.78万亿立方米,储采比达到67。中东和欧洲是世界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两个地区占世界总量的75.5%,而其他地区的份额仅分别为5%~7%。随着世界一些地区能源资源的相对枯竭,世界各地区及国家之间的能源贸易量将进一步增大,能源运输需求也相应增大,能源储运设施及能源供应安全等问题将日益受到重视。
二、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趋势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预测结果,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世界能源需求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将达到105.99亿吨油当量,2020年达到128.89亿吨油当量,2025年达到136.50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2%。欧洲和北美洲两个发达地区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继续呈下降的趋势,而亚洲、中东、中南美洲等地区将保持增长态势。伴随着世界能源储量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争夺的方式也更加复杂,由能源争夺而引发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随着世界能源消费量的增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灰尘颗粒物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将日趋严重。据EIA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2001年达到239.0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
面对以上挑战,未来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将向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1. 多元化
世界能源结构先后经历了以薪柴为主、以煤为主和以石油为主的时代,现在正在向以天然气为主转变,同时,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也正得到更广泛的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能源供应成本和可供应能源的结构变化决定了全球能源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天然气消费量将稳步增加,在某些地区,燃气电站有取代燃煤电站的趋势。未来,在发展常规能源的同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受到重视。在欧盟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风电要达到4000万千瓦,水电要达到1.05亿千瓦。2003年初英国政府公布的《能源白皮书》确定了新能源战略,到2010年,英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英国发电总量的比例要从目前的3%提高到10%,到2020年达到20%。
2. 清洁化
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的进步及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未来世界能源将进一步向清洁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能源的生产过程要实现清洁化,而且能源工业要不断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例也将逐步增大。在世界消费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例将由目前的26.47%下降到2025年的21.72%,而天然气将由目前的23.94%上升到2025年的28.40%,石油的比例将维持在37.60%~37.90%的水平。同时,过去被认为是“脏”能源的煤炭和传统能源薪柴、秸杆、粪便的利用将向清洁化方面发展,洁净煤技术(如煤液化技术、煤气化技术、煤脱硫脱尘技术)、沼气技术、生物柴油技术等等将取得突破并得到广泛应用。一些国家,如法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已经关闭其国内的所有煤矿而发展核电,它们认为核电就是高效、清洁的能源,能够解决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
3. 高效化
世界能源加工和消费的效率差别较大,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潜力巨大。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的进步,未来世界能源利用效率将日趋提高,能源强度将逐步降低。例如,以1997年美元不变价计,1990年世界的能源强度为0.3541吨油当量/千美元,2001年已降低到0.3121吨油当量/千美元,预计2010年为0.2759吨油当量/千美元,2025年为0.2375吨油当量/千美元。
但是,世界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例如,2001年世界发达国家的能源强度仅为0.2109吨油当量/千美元,2001~2025年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强度预计是发达国家的2.3~3.2倍,可见世界的节能潜力巨大。
4. 全球化
由于世界能源资源分布及需求分布的不均衡性,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越来越难以依靠本国的资源来满足其国内的需求,越来越需要依靠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供应,世界贸易量将越来越大,贸易额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以石油贸易为例,世界石油贸易量由1985年的12.2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21.2亿吨和2002年的21.8亿吨,年均增长率约为3.46%,超过同期世界石油消费1.82%的年均增长率。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石油净进口量将逐渐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2.96%。预计2010年将达到2930万桶/日,2020年将达到4080万桶/日,2025年达到4850万桶/。世界能源供应与消费的全球化进程将加快,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将积极加入到能源供需市场的全球化进程中。
5. 市场化
由于市场化是实现国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的最佳手段,故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世界各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世界能源利用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世界各国政府直接干涉能源利用的行为将越来越少,而政府为能源市场服务的作用则相应增大,特别是在完善各国、各地区的能源法律法规并提供良好的能源市场环境方面,政府将更好地发挥作用。当前,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利比亚等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正在不断完善其国家能源投资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这些国家能源生产的市场化程度和规范化程度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境外投资者进行投资。
三、启示与建议
1. 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走高效、清洁化的能源利用道路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能源资源储量结构的特点及中国经济结构的特色,决定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不大可能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将继续存在,这就要求中国的能源政策,包括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勘探生产、能源利用、环境污染控制和利用海外能源等方面的政策应有别于其他国家。鉴于我国人口多、能源资源特别是优质能源资源有限,以及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寻求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积极倡导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能源安全体系
为保障能源安全,我国一方面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能源法律法规,建立能源市场信息统计体系,建立我国能源安全的预警机制、能源储备机制和能源危机应急机制,积极倡导能源供应在来源、品种、贸易、运输等方式的多元化,提高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应加强与主要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对话,扩大能源供应网络,实现能源生产、运输、采购、贸易及利用的全球化. 楼主,看我粘贴的这么辛苦,采纳我吧 ——czh制作。
⑤ 我要一篇600字地理报告
地理报告----日月潭&溪头介绍
路线图
行程规划
第一天:台北→日月潭环湖公路,环湖公路上有武庙、孔雀园、水鸟公园、德化社、慈恩塔、玄奘寺等的名胜古迹;可游湖、登拉鲁岛邵族圣地、茄苳圣树前留影、山地歌舞表演、赏夕阳、观水鸟…
第二天:日月潭→溪头森林游乐区位于鹿谷乡凤凰山麓,属台大实验林场,林木种类繁多,株株笔直参天,绿荫蓊郁、深幽,是特色别具的森林区。竹类标本园景致更胜,岚雾弥漫之际,飘渺灵秀,犹如人间仙境,竹林内的竹庐秀丽雅致,别有韵味;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林;树身中空的神秘神木;拱形孟宗桥横跨湖面的大学池,群鸭悠游,恬静清丽;群鸟集聚,啁啾悦耳的赏鸟步道…,山林深邃清幽,空气沁凉湿润,漫步林间,悠闲自在,享受难得的静谧与舒适。
景点介绍
孔明庙
建于民国前11年,位于鱼池乡中明村中潭公路旁,是本省唯一供奉一代军师诸葛孔明的庙宇,寺庙规模不大,楼高两层,色彩鲜丽,内有孔明先师彩塑雕像,庙庭也塑有刘备三顾草庐的彩色塑像,是一座极富特色的寺庙。
拉鲁岛
光华岛,位于日月潭水中央,为邵族的最高祖灵地,为日月潭的湖光山色,增添了不少灵韵风致,自古即以‘珠潭浮屿’之盛名成为日月潭的美景之一。
来到了日月潭,这里可是一个您不能不知道的地方。
梅荷园
在六O年代前梅荷园系属军方封锁禁止入内的管制区。如今时空转换,在九二一震灾后已规划成为日月潭最佳观景之地。
龙凤宫
九二一震灾之后,原在拉鲁岛上的月下老人像经迁移安奉至此。热恋中的情侣们,都会到这儿祈求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您还单身,也可以来这里请月下老人给您牵牵红线喔~
文武庙
庙宇气势辉宏,供奉文圣孔子、武圣关公及两庙之开基神明,登上楼顶视野开阔,可尽览全潭的湖光山色;相传,这里是着名的考生求签处喔!如果您是应考的考生,可以来此求个好运气。
玄奘寺/玄光寺
玄奘寺环境幽雅,正殿前有一座古钟称之为【醒钟】,玄光寺则为眺望拉鲁岛最近的景点,您若是想享受静谧祥宁的气氛,这两个地方可以是您最佳的选择。
慈恩塔
位于海拔九五四公尺的沙巴兰山上,为先总统 蒋公为感念母恩所建,为日月潭着名的地标。从慈恩塔最高层往潭中了望,与拉鲁岛及玄奘寺并称为青龙山脉。
孔雀园
在日月潭的环潭公路上有一处迷你型动物园──孔雀园。 孔雀园内有饲养孔雀及台湾蓝鹊....等两百多只名贵禽鸟,让您一睹孔雀的华丽姿态。最重要的是,这里可以免费入园参观喔~
明湖与明潭水库
明湖与明潭水库位于131线公路旁,水库旁设制的明湖发电厂为台湾最早之抽蓄发电厂,明潭发电厂则为亚洲最大的抽蓄水力发电厂,这里风景优美,湖水也很清澈,更有因抽蓄发电而产生难得一见的湖水潮汐现象,是一个值得来的地方。
车程《最后的火车站》
紧邻着明潭水库,为南投观光铁路集集线的终点站,这是一个座落于山谷的小村落,一个充满着神秘的地方,铁道旁有这古朴的木材旧厂房以及一栋栋砖造的房舍,在这里不仅可寻找到铁道及木材产业的旧外,还有许多您意想不到的收获喔~
溪头森林游乐区
来到溪头的森林,除了畅快的呼吸着饱含芬多精及阴离子的空气,除了达成养生健身的目的,其实可以得到更多;只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验,体验周遭与您一同呼吸的万物。
溪头大学池
大学池因溪头属台湾大学而得名,是溪头的代表性的景观之一,水池面积达半公亩,水深约10公尺,池上架有弧型竹桥,长约30几公尺,皆为竹子所搭建,池畔四周古木参天,另有一片广场,可供游客团体活动,竹桥加上四周美景,倒映水池中,水波的涟漪将大学池衬托的更富诗情画意。
溪头银杏林
溪头种植了一片银杏林,树龄已有八十年,树型高大挺拔,独占溪头森林中的一席之地。 此时这片银杏林已开始变黄与落叶,在青翠柳杉林围绕下尤其凸显出秋天的气氛。每当风起时,落叶款款而下,更是诗意横生。
溪头神木
有2800多年的历史,高46公尺,为活的红桧巨木,树身因菌侵蚀而成中空状态,当年因砍伐经济价值不高,而得以留存至今,成为神木供人观赏。
溪头竹卢
幽静的孟宗竹林里,坐落着一栋竹林装潢的建筑物,即竹卢。谧静的竹林,令人心旷神怡。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 200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试题 1998年广东省高职考试数学试题 地理报告----日月潭&溪头介绍 路线图 行程规划 第一天:台北→日月潭环湖公路,环湖公路上有武庙、孔雀园、水鸟公园、德化社、慈恩塔、玄奘寺等的名胜古迹;可游湖、登拉鲁岛邵族圣地、茄苳圣树前留影、山地歌舞表演、赏夕阳、观水鸟… 第二天:日月潭→溪头森林游乐区位于鹿谷乡凤凰山麓,属台大实验林场,林木种类繁多,株株笔直参天,绿荫蓊郁、深幽,是特色别具的森林区。竹类标本园景致更胜,岚雾弥漫之际,飘渺灵秀,犹如人间仙境,竹林内的竹庐秀丽雅致,别有韵味;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林;树身中空的神秘神木;拱形孟宗桥横跨 地理报告----日月潭&溪头介绍
⑥ 研学报告怎么写
研学报告是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写作过程如下:
1、课题提出:
研学报告一般是从背景、现状和基础(或说从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等三个方面去思考的。包括所面对的发展了的教育形势、新的教育观念、思想、要求或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等,对教学工作实际产生了重要影响。
2、概念的界定:
指主课题(有时也包括某些子课题)名称中容易产生异议的一些重要词语的内涵,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等。注意:不必阐述课题研究的重要观点。
3、理论基础:
课题研究试图借鉴、应用的主要理论、学说、观点、原理,从而得出支撑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思想和教学理念。
4、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试图达到的主要研究目标(课题的假设),以及主课题分解为哪几个子课题,每个子课题的具体研究任务。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子课题之间应具有较合理、紧密的逻辑关系。各子课题的研究能比较完整地表明主课题的研究框架,这些子课题既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
五、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一般是指人,大多是指学生,也有的是指教师。要说清楚研究的是本单位的全体学生还是某一部分学生(或教师)。
6、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一般包括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论文集、优秀教案或活动设计汇编、个案汇编、观摩课(课件、光盘)、学生作品集、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情况汇总等等;
7、课题组的成员组成及分工:
课题组成员应包括课题负责人、子课题责任人、参与研究的一线教师。对外聘的指导、顾问等人员应视他们所承担责任、义务大小、多少,作不同的具体处理。课题组成员应分别负责或兼任策划、组织、协调、统筹、管理、研究、指导、顾问工作。
8、实施步骤:
可分为研究实施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按实施方案进行研究,其间可安排一次中期汇报。中期汇报不图形式上的轰轰烈烈,要讲究实际效果,要通过中期汇报让课题组成员看到研究的初步成果,发现存在的不足或问题,明确下阶段的研究任务,然后调整实施方案。
9、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是整篇结题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得如何。一般说来,这部分的文字内容所占的篇幅,要占整篇结题报告的一半左右。
(6)高中地理研学报告怎么写扩展阅读:
研究报告强调内容
对于研究性学习报告的内容,就强调过程与体验。通过参加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达到如下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涉及到选题、制定计划、组织实施、书写报告等诸环节,由于研究性学习报告材料,并非笔试内容,因此,在普通高考录取中,研究性学习材料,并不进行考查,所以,导致各学校对该项内容没有专门拿出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
⑦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具体格式及范文
这个是范文:
“海南新课改”的情况调查
前言
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大众对海南新课改的看法,并试图探讨新课改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经过实践掌握技能,也是为我们将来可以为社会服务打下基础。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我们通过对学生及从事教育工作者进行调查,希望可以了解到公众对海南新课改的态度及现行课改的现状与思考。
一 选择原因
当今世界,知识日新月异,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这为教育提供条件与可能,同时也向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对此,海南实施了“新课程改革”教育方针。
二 任务分配
1 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数据统计、编写调查报告
2 肖世龙: 负责多媒体一切事宜
3 王恩武: 整理所有材料
4 龙锦华: 记录整个活动过程
5 谢丽丹: 负责活动有关采访
6 姜 航: 将材料整理编辑
7 吴冠东: 统计活动有关数据
8 彭敬诚: 整理所有材料
三 课题研究步骤
1 收集各方面的资料
2 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性对材料进行整理,以确定课题的名称和内容。
3 组员开会以确定各组员的分工情况,制定问卷调查表并在各年级发放。
4 进行采访工作,了解从事教育事业者对“海南新课改”的看发和见解。
5 对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和采访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 整理。再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最后对课题做出总结
6 与老师进行论文的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构思论文。
7 全体总结,得出结论,着手编辑论文。
8 各组员自主完成心得体会。
四 调查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共十道题。其中有七道客观题,三道主观题。
(一)客观题
一 你对新课改满意吗?
A 满意 B 不满意 C 不清楚
二 你认为新课改的质量怎样?
A 好 B 一般 C 不好
三 你认为新课改是否更新了?
A 是 B 有一些 C 没有
四 课改前后,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变化了?
A 是 B 有点 C 没有
五 对于新课改的教学方式,你是否适应?
A适应 B 还好 C 不适应
六 从长远看,课改能否真正提高海南学生的素质?
A 能 B 不能 C 不知道
七 你认识课改能否使海南考生顺利跨过高考的门槛
A 能 B 不能 C 不知道
调查问卷中客观题的数据分析
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A
27%
7%
18%
5%
8%
13%
6%
B
67%
53%
45%
46%
63%
50%
51%
C
6%
40%
37%
49%
29%
37%
43%
总数
402
417
428
463
419
448
439
用柱形图表示如下
(二)调查问卷表的主观题及分析
一 你认识新课改的目的有哪些?
1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2 盲目模仿国外教育,没有很好的结合海南实际。
二 新课改对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有何影响?
1 虽说是新课改,但还是按传统式给学生上课。
2 书本堆成山,笔墨流成河,眼睛熬成蛋,双手写到烂
3 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
三 你对新课改有何看发?并提出意见。
1 让课改来得猛烈些吧,纵使高分也低能
2 请给予学生多点自习的空间。
五 采访
问: 你的海南实施新课改有何看法?
李老师:教育部门与一些老师的传统观念认为,只有提出“改”才可提高学生素质,其实是教育方针有问题,虽然可全面发展学生,但作为学生,最重要的还是高考,就算你球打得再好,这与高考无关,不上就是不上,多说无益。
问: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你认为海南新课改目的在于?
李老师:不管课改还是非课改,它最终的目的是在于高考,不管你怎么学,能出高分,那你就是高才生
问: 你认为海南学生现有的素质能否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并给予适应之法。
李老师:不能,海南学生本身就从思维上懒了,课改与否,不是就能改善学生现有的素质的 ,海南的教育是非常落后的,这与其固有的传统守旧思想是有关的,并不是说课改了,学生的素质也就跟上来了
问: 海南的教育状况一直是落后于大陆,从长远的角度看,你认为新课改能否改变这中局面?
李老师:不能,不管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海南学生的素质还是只能在原地打转,海南课改只是表面上适应了一些教育者。提出课改的口号的同时,从行动上说,其实不然,从根本看,海南教育本身就很落后,不能说是教师教不好,也不是学生太笨,而是教育方针有问题,只有从根本下手,海南的素质教育才能提高,不然,再怎么改也只能是徒老的形式。
问:对于海南实施的3十3十4高考模式,你有何见解?
李老师:不同意,“4”所用的时间比3的还要多,但是3比4重,所以应改对这种模式重新思考。
问: 请你对课改实施的过程给予建议?
(无)
最后,你想对同学们说··········· !
李老师:学什么考什么,不管是哪个模块,只要做过,考过才知道,不管如何,都应全面复习,只有把基础的东西学好了,才是最根本的。
六 海南课改相关内容摘要
(一) 什么新课改?
新课该指的是我国03年推出了一套新的教材,与以前的教学有些区别,考试的要求更注重能力运用. 专家学者的课改就是新课标,教师的课改就是改教法.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轻松地学到最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学习方法。
(二) 海南新课改力求做到以下“四新”。
(1)课程理念要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换教材,而且是一次洗刷传统教育观念,改革思想的洗脑活动。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2)学生学习方式要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着特征.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我们学生的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核心任务。教学过程是合作+引导,是让我们的学生以积极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与解决问题。把教学活动变成我们学生的舞台
(3)教师的角色要新。教师角色要从传统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促进者。每一节课都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到新鲜,每一分钟都能让学生在快乐,让我们的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飞翔于知识的高空,新课程革命放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手脚,还有我们的心情.教师的职责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培养健全的人格。
(4)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要新。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往往以一张试卷的分数来作为学生的学业成绩,误以为评价等于考试,这是不科学的,新的评价理念不仅限于知识与能力,还要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例如我们学生身上的某一闪光点,成长过程中的每次进步,良好的个性的展示都应得到肯定,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摒弃以分数定优劣的标准。
七 讨论
课改已经在海南进行了近三年,通过调查,我们总感觉教育部门、教师和学生各自有各自的苦衷。所以各自倡导各自的问题,而缺乏有效的勾通与协调配合的问题。究竟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呢?我们活动小组通过调查讨论,一致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各教育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士注意:
问题一:新课改所倡导的教与学的理念是否太理想化。新课改就是教师的课改,教师的课改就是改教法。即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轻松地学到最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学习方法。我们在报纸、电视或很多媒体中都会看到这样一句话“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只有教师继承与创新,不搞形式化、绝对化,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新”;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动课程改革;只有教师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有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新课改应该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是又把这个提高的责任全权交给了教师。我们质疑,教师有这么大的魅力吗,如果有,只能说明提高了教师教的主动性,而不是提高了学生学的主动性。
问题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其实并不轻松,这可以通过调查了解有成就的人就能得出的结论。可是让我们学生轻松学习,有违自然规律,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所以当教师在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因应付上级领导或部门的检查评比,迫于无耐而只追求形式的教学过程完全忽略了实际教学效果。比如有部分有识之士就对教师的新课改提出了以下几点质疑——①合作学习只有形式而无实质;②过于追求教学的情景化;③探究的泛化;④把自主变成自流;⑤教学只求“表面热闹”,忽视了学生对课堂参与的分析;⑥部分教师不能驾驭课堂;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机械化;⑧教学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对部分教师进行过调查与了解。以下是老师们对新课改的看法——①教育部门在课改前缺乏广泛的社会调查,是闭门造车;②新课改把家庭、社会及学校的责任一鼓脑推给了教师,教师不勘重负,其实也承担不了这样的责任,可现实……;③课改的理念本身应该是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所以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可我们的教育管理者都是急性子,希冀在短短的几天或几年就能取得成果,是很不现实的。④课改不能只改造教师,教育的管理者更应该懂得课改的实质和艰难,只有全民的参与,只有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教师、管理者的协调与配合,才能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
问题三:从上面的调查问卷可看出学生眼中的课改情况。学生虽然能感觉到课改的一些不同之处,也基本上能适应课改的变化。但很明显学生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换言之,学生对课改很不满意也很无耐与麻木,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升学压力已无法他顾,只能盲从于教师捷径式的步署和安排,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去享受知识的美丽和接受知识的熏陶。我们只能充当知识的奴隶,升学压力,使我们永远不可能实现知识的主人。
八 对新课改的思考
新课程的突破和超越,首先是教育价值追求的突破和超越。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始终清晰地引导着海南依法实施和科学实施新课程。新课程实验者认同新课程理念和目标,对课改行为的选择和是非判断自觉从课程价值上追问。比如,高中课程选择被条件所困扰,学分管理因繁琐而迟疑。海南能不能因条件、方法欠缺而拒绝课程选择和放弃学分管理,就在于能否以清晰的方向感,选择做正确的事情;以观念为先导,透过现象看本质。选课和学分管理的后面是对学生学习权力和个性差异的尊重。选课和学分管理制度是体现和保障学生课程学习权力的制度。个性离不开尊重,责任离不开权力。不给学生课程选择的权力,没有让学生参与管理的尊重,谈学习责任、谈个性发展,主动发展就全是空话。条件和方法的欠缺需要我们量力而行,而不能让我们放弃做正确的事情。何况选课受制于条件,选课也创造着条件。海南推进课改,是循着两个维度思考。第一,应该做什么?第二,能够做什么?视应该如此却现实不能完全如此的情况,将课改分出不同类别的不同层次要求进行分阶段推进。方向的把握,辩证法的贯彻,使海南的课改举措包括2007年海南省高考改革方案,都能较好地在上下形成共识,获得理解和接受。新课程的突破和超越,也是对寻常工作状态的突破和超越。改革的艰辛,新生命诞生的阵痛,课改进高中困难那么多。课改能否坚持做下去、乐此不疲地做下去,不受干扰地做下去,靠的是追求,比的是状态。在海南,困难是改革的阻力,也是改革的缘由、动力和需求。尽管课改困难重重,在许多学校,没有消极、冷漠、观望、投机,很少听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涛声依旧。在海南,要求不回避问题,不轻言问题;多角度看问题,准确把握和归因问题,为解决问题而谈问题。资源缺乏,我就是资源;遇到问题,我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在海南,无论是课程的领导者和实施者,都承担着与日俱增的工作,改革的人们,不仅认识到位,角色到位,而且态度到位,情感到位和生命到位
盘点海南课改,感人至深,给人启迪的首先是海南人改革的追求和状态.
⑧ 研学报告的格式范文参考是什么
研学报告的格式范文参考指的就是一种严格的格式,然后这种参考就是可以作为研学报告在撰写的时候能够去借鉴的东西,并且需要借鉴这种格式才能够完整地写出一个研学报告,所以它相对的意义就是这个意思。
并且研学报告的要求以及格式就是在结构里面一般分为了七个部分,一般就是题目,署名,问题的提出,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这七种步骤,然后在结构里面是要按照相对应比较严格的一些格式去进行撰写的。
所以在研学报告的格式,范文参考方面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内容并且研学报告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域的话,可能是有不同的格式,所以需要按照当地给的一个格式。
⑨ 研学报告的格式范文参考是什么
研学报告的格式范文前面几部分内容:问题的缘起、选题理由、研究内容、目的、意义、核心概念界定等,提出研究主题通常从三个方面考虑:背景,现状和基础(或从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如下:
1、背景:也就是说,我们面临的发展的教育状况,新的教育概念,思想,要求或教学概念,方法和方法对实际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2、现状:在该地区与本单位的教育教学实际差异和教育背景变化之间,我们必须及时研究解决最紧迫的问题。
3、基础:研究组成员或其他人通过探索性研究在此问题上得出的初步研究结果。
4、正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假设;研究步骤、过程如何;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的区别
研究结果跟研究结论是有区别的,两个区别在于它的一个过程。研究结果是一个实验,或者是一个观点得出的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分析出来的一个结果,他是没有通过验证的,也是没有通过多人的其验证,或者一个过程的验证。
而研究结论的话,是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多层的去验证或者多个级别的人,或者机构去进行验证,从而得出来的一个研究结论,这个结论是比较有权威性的一个结论。在研究的一个方式上的话,他是相对来说比较权威,逻辑思维相对是比较严密,是比较负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