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理考试反思500字
在地理考试结束之后,做好相关的 反思 是很关键的。下面是我网络整理的地理考试反思500字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地理考试反思500字(一)
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试卷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读图综合题,此部分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地图是地理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充分理解地图的含义,才能较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才能充分发挥才智接替应答。
一、试卷分析
七年级均分:33。从考试结果观察,选择题中对经纬线的知识不熟练,得分率不高。后面读图题中,南北半球海路分布不能辨别,六大板块不能分清,失分很多。总体来看,学生做题最大的困难在于读图,对图的理解能力还有待加强,基础知识不熟练,做题很生疏。
二、改进 措施
1.培养兴趣,端正态度。刚学地理感觉它非常难,很枯燥。但是如果真的钻进去了,会发现地理非常有趣,各种地理事物、风土人情、一些奇怪的地理现象、美丽的自然风光都深深地吸引着你。学好了地理,可以为生活各个方面、为生产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很好的帮助。所以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让学生遨游在地理的海洋中。
2.改进 方法 。重视教材中的图片使用,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尽量多的采用直观教学法,多举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例子,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一些地理原理及地理现象;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因为多媒体能很方便地展示图片及声音,让学生看的更直观,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多提一些有建设性的问题,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
通过本次考试,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娴熟的掌握,并且有较好的能力应变,要解决在基础知识之上的变化的题目,只有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才能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取得较好的成绩。我的今后教学方向一定在这一方面多加努力。
地理考试反思500字(二)地理是闭卷考试,需要学生背诵四本书的内容。怎样让学生即把所有内容背诵下来,又不枯燥的死记硬背。我采用了下面的方法:
第一环节 课代表课前提问。主要是对上节课复习内容的巩固,尤其是对回家不复习的同学,又是一次强制性的复习。回家不备,但课堂的反复提问对他们来说也就是记忆的过程。
第二环节 在地图上记忆地理知识。读图、识图是地理课的主要特点,在考试中又占三分之一的比例。因此我采用每节课前两个小组画中国轮廓图,要求必须画出要记忆的几个关键点。课上检查。画图本身就是个记忆的过程。全班同学在课上共同对点名的几个同学在图上记忆的主要知识进行提问。每节课都点不同的同学。
第五环节 先由一个组挑其他组的同学进行复习提问,在由被提问组的同学对没被提问到的组来提问。如此循环。答对加分,答错扣分。每组的6号同学如果答对加2分,这是对后进生的一种鼓励也是防止同学间只提问好同学或只提问差生。因为要想自己组胜出,就要别的组同学出错,这时他们就会只提问每组的最后一名,而不去提问别的同学,出现单一的局面,不能面向全班检查。而每组的6号同学如果答对加2分,本组的同学认为6号一人可顶二人,所以在记忆过程中会注重本组的后几名同学。最后统计分数,最高分的组在班级的量化分数上加2分。
最后教师教会学生所有的地理知识不过就是分成“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自然”方面主要有“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 “人文”方面主要有“工业、农业、交通、民居、主食等”。中国地理就是从“新疆、台湾、黄土高原等” 几个区域来记住他们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就可以。这样化简了同学们背诵的难题,否则同学们记忆的是大量的零散的内容,很容易忘记。
地理考试反思500字(三)通过这次结业考试我作为年轻教师我需要进行 总结 方法,改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受到吴秀菊老师和邢玉芳老师的言传身教我学到了很多复习发方法,现在对这些方法做如下总结:
1.首先,让学生掌握 学习方法 ,不能机械的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技巧,才能学的轻松容易。
2.有目的,有计划。当天为学生安排复习内容,一定要完成,不能拖到明天,而且复习过的,就一定得能看到效果。
3.每一节复习课都百分之百的认真对待,复习课可以说是复习的结晶。时间有限,而能在课上讲的,也都是老师总结出来的最重要的知识点,所以要突出重难点。
4.多做练习是检验所学知识的一个捷径,复习完,找适当的练习题做一做,不看书,规定好时间,把它当做一次小测验,做完后领学生对照答案,结合所做的再加以巩固讲解,弥补缺差。
5.考前特别要告诫学生戒骄戒躁,在最后的时间做最后的努力,不能一味的乱翻书,而要找重点和不熟练的知识加以巩固,切记不能浮躁,沉下心来,认真对待。更不能骄傲,总以为自己都掌握好了,不去复习,而去提前放松。
6.要求学生审题时要认真,有时会遇到自己见过类似的题,千万不能太过于兴奋而沉不下心来仔细做,即使自己见过也不会一样,或许问法和内容不一样,这就更要求认真审题,而不是粗略的扫过后直接答题。但如果考试时看到试卷比较难,也不能慌张,而要沉着冷静的分析思考,顺着做,不能在一道题上耽搁很长时间,如果真有不会的,隔过去,继续往下做,等做完最后一道题之后再回过头来想这道题。全部做完后不能太自以为很对了,而要重头检查一遍,以防在答题的过程中有差错。
地理考试反思500字相关 文章 :
1. 月考反思500字
2. 地理考试反思400字
⑵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说,本次试卷对今后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起到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
1.难易适中,注重基础
各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如景观图、分布图、等值线图、统计图等),所以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体现在填空、选择题、部分连线题),考查基本能力(体现在读图题和问答题中)。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
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试卷中的读图、填图综合分析题中的几道题均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试题创新之处
1.设置新情境,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如34题四川汶川地震的问题;35题美国城市问题是以奥运圣火传递为切入点;36题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都以时事政治为背景素材的,以此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地理非常重要。
2.试卷表述简洁,图表清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产实践入手,致力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空间,既符合地理课程标准中“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也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三、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统计数据反映,在前三类大题总体得分率较高,平均得分率85%,其中的填空题3题(亚洲与欧洲的分界);选择题中的8(三类产业划分)、9(东南亚物产)、21(气候类型的判断)、连线题中的29(邯郸旅游景点与县市区的连线题)得分率较低,仅有60%~65%。整个读图分析题和简答题得分率仅有68%,较其他大题低,其中一些小题得分率不到50%,其中31题印度季风方向;33题南极地区④中山站在南极点的什么方向,究其原因: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尤其是 七上的地球地图知识,得分率最低的33题南极地区④中山站在南极点的什么方向,环绕南极的三大洋名称。这些都是地图基本知识。
从此处可以反映出地球地图知识的难度在初中阶段确实是较大的,因此对这些难点,我认为一是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加大训练力度,达到熟练运用,二是在对其他内容的教学中应不断应用并强化这些知识。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如结合巴西实际,如何解决能源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一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要抓住问题中重要的信息点和关键词,二要提高学生运用现成的资料和地图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要加强运用地图的能力。
3.解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第一、审题不慎,轻易落笔。
第二、思路不明,答题不知从何下手。如29邯郸市旅游景点与县市区的连线题、画出小河的流向、33题④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什么方向等;
第三、条理不清,虽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点较少,如37题④巴西酷爱足球、跳桑巴舞、过狂欢节,说明了什么问题。其实正确答案只是一句或几句话,但学生抓不住主次,将有用的没用的全写到了卷子上,也给批卷带来了麻烦。
第四、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如31题、33题、34题、35题、 36题等;
四、对教学的启示
1.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句话叫听不如说,说不如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可能学得慢,后来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主。
2.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课标理念之一是“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引用现实生活中的时事政治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科学发展观,并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改进情况
1.反映学科特色,凸显各种地理图表的重要性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次试卷中有十三道题是直接利用各种图象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的,还有许多是无图考图题。图形多样,涉及到分布地图(如29、邯郸市旅游景点连线;32、日本;33、南极地区等)、景观图(如选择14、东南亚景观;30、三大宗教)、统计图(如35、孟买气温降水图)等。
2.重视能力立意
本次试卷在考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考查学生能力试题的比例加大。有许多试题以能力立意,要经过深入思考和具有一定的能力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加强了试题的综合性
较以往相比,试题的综合性既表现在地理学科知识的综合,又表现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综合方面。尤其是37题(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这种饮食结构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巴西人酷爱足球,此外还热衷跳桑巴舞、过狂欢节,这些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等,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创设情景,设置问题,这些 均不是教材内容的直接呈现,而是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思考,在新情境中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题目的立意新颖、灵活,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 出了要培养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理论结合实际,从地理的角度综合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这一导向。
4.试卷卷面的表现形式美观新颖
本试卷图文安排布局合理有序,图表绘画规范、清晰、富于表现性,类型多样,平面与立体结合,图片与照片结合,表现形式美观新颖,特别是经过电脑处理的各种图表,使人看之悦目,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并引发思考。
六、改进建议
对试卷的几点建议
1、读图分析和简答题各题中的各项小题最好给出分值,如35题没给出分值,留的答题空间又大,所以不少 学生浪费了很多时间答了很多内容,结果只得一分,还影响了后面的答题时间。类似的题还有37题巴西酷爱足球、跳桑巴舞、过狂欢节,说明了什么一题。
2、35题第一问“在图7中,将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补充完整”正好夹在“孟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与图7“孟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之间,一些粗心的同学没看到该题的要求,因此丢了4分。建议把这一问与其他问题放在一起。
从分数统计和卷面分析来看,本次初一年级期中试题力求体现《地理课程标准》的思想,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题目、解决题目能力的考查。
1、试题覆盖面较广,题型多样。本次试题题型有选择50分、填空10分、综合40分。
2、注重积累。《地理课程标准》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列进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本次质检题留意了学生的语言积累的考查。
3、基础知识占得比例较大,除个别题之外,基本做到了难易适中,不偏不怪。学生答卷得失
一、各班考试成绩基本情况统计:班次C48C49年级人数5053601班平78.678.880.9≥9011人8人137人≤7010人10人102人二、试卷分析:
一、基础知识部分。
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把握情况。对于地球的知识,海陆分布,世界的居民等知识学生基本上都能很好的把握。
存在题目:
1、有少数学生基础知识把握不够好,主要表现的题目有:基本概念的表述不精准;知识混淆。如:最大的洋写成海洋,五种基本地形的区别、不同的世界之最等。
2、部分学生的知识运用迁移能力较差。
3、书写。不少学生书写马虎,须加强。
二、能力考查部分。
主要考察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地理图表的识读等。90%学生都把握较好。
主要存在的题目是:
1、经纬网图的判读:如何判读并写出某地的经度、纬度,如何依据经纬度判读某地所处的半球、低、中、高纬度,如何利用经纬线定向等。
2、地形图的判读:如何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区分山地不同部位的名称等,部分学生还理解不够,运用能力不强。今后改进措施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以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留意:
1、课改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忌满堂灌。学生能展示出来的东西尽量让学生往预备往展示,充当好学生预习、展示的助手。
2、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的展示都应该在清楚展示结论时更应注重先容得到结论的方法、思路。切忌让学生囫囵吞枣,似懂非懂;
3、教师的每一堂课必须要有充分的预备,如教师形象、语言、课堂设计、教学预备(课件、教具、学案等)等,每一节课都当做公然课一样往对待。
4、加强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把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书写习惯。
5、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把握运用基本知识。
6、教学中应强化练习。
7、注重培优补差工作,扩大优秀面,加强学生。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次试题突出教材重点,适当兼顾覆盖面。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各部分比例力求与课时要求保持一致,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所以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考查最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 。 部分考题取自或改变于目标与检测 ,以使师生平日注重训练。
试题难易度适中。低、中、高三个难度层次的题,比例为3:6:1。无偏题、怪题、超标准题,这样的试题既保证了一定的区分度,又增加了效度和信度。另外,本次考试,题目数量适当,目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学以致用,保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二、学生做题分析
1.选择题分析
本张试卷共有三个大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高;个别学生不认真审题或对知识不扎实,理解力差,导致失分。
失分较突出的有综合题,平时要求学生识记、训练不够,使简单问题变难。
2.综合题分析
第1题:较为简单。此题主要考察地理基本概念和的相关知识。及格率较好,但优秀率较低。
第3题:丢分率也较高。在下学期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不应单纯的死记硬背,整体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在授课中应多边绘边讲,易错字多练,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多联系当地实际问题进行教学。
三、改进建议
1.试题的覆盖面应进一步扩大,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识,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2.试题的呈现方式应进一步加强,新颖、灵活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要创设新情景,多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应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体现新课程特点。命题尽量减少单纯机械记忆的题目。
3.加强试题印刷的清晰度,尤其是地图,进一步方便学生获取信息。
4、创造性使用教材
⑶ 地理试卷分析怎么写
地理试卷分析一般需要写以下方面:
(1)学生答卷正确率比较高的有哪些题目;学生答卷失分率比较高的题目有哪些。
(2)分析学生答卷失分率高的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读图能力需要提高,还是语言组织能力的情况。
(3) 分析自己课堂教学以及课后辅导中存在的不足。
(4)提出下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学生成绩的措施。
⑷ 初中地理期末试卷分析范文
试卷分析让学生能够熟练的记忆地图,也需要学生利用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一 、试题分析
试题共两大题,卷面共30分,其中选择题15分,综合题15分。试题紧扣课标,较好的体现了本学科的特点,有利于考察学生能力,相对去年的考题,更加灵活一些,也更加能够考察学生的能力。易、中、难的比例为6:3:1,试题没有特难的题目,读图题分值加大了,而且比较零碎,摒弃了过去以填写地理事物为主,更加的注重多角度考察。既需要学生能够熟练的记忆地图,也需要学生利用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得失分情况分析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以我所任教的九年级2个班抽随机抽查学生样卷30分为例。基本情况分析如下:24分以上1人,18—23分16人,不及格13人,最高分24分,最低分7分,平均分15.9分。 选择题做得比较好的是:1、2、5、7、9、10、13、15、,这些题目正确率达到83%左右;综合题做得比较好的是:16题的1、3、4小题;17题的1、2、3、4小题;18题的1、2、4、 5小题;19题的1、3、4、 6小题。这些题目正确率达到78%以上 。错得较多的题目:选择题4、6、8、11小题,失分率达到70%以上。综合题16题的2小题,只有3人做对;18题的2小题第一问只有2人答对;19题的4小题只有9人答对。
三、 失分主要原因
1、 读图训练与选择、填空、问答题的训练结合不够紧密,所以出现了当一幅图出现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出现在填写地名,而对于换个地方换个说法的填空或者分析题,显得捉肘见襟,而不能游刃有余。
2、对极地地区的有关知识掌握不准确,平时训练不够充分,还有就是学生很多时候习惯于死记硬背,而缺乏随机应变。
3、 审题意识不够强烈,做题技巧有待加强,以读图的16题为例, 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概念并认识优良畜种,平时要求学生按照特征去识记,但错误现象仍然很严重。
四 今后改进办法
1、 要坚信不疑的将高效课堂模式熟练运用于教学之中,一定要处理好“导”“教”“学”的关系。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精心编写导学案,加强小组建设。
2、 着手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特别是后进生的问题,在地理学科里还是相当的突出,要让后进生找到学习地理的乐趣,给予他们展示表现的机会,提出合理的奋斗目标,采用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措施。既要理性看待学生差距,也要力求缩小差距,要夯实后进生基础,加强检查与督促。
3、加强课后作业训练与单元测试,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
4、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多参加教研活动,提高认识、开阔视野,加强师生互动,把握学生动向,针对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郑州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次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强调"三基",突出主干。
1"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强调"三基"、突出主干是地理考试的一贯思想和命题原则,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本次考试覆盖面广,基础性较强,整套试卷覆盖了全册书的各章节,且各部分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合理。
2突出了知识系统性。在本次考试中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知识系统性的要求,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重点突出,人口和自然环境等各章节占的分数比重较大。
3、综合性较强。试题的综合性较强,综合题50分都有较强的综合特性。如28题,整个黄河相关知识揉合在一起去考,学生得分率很低。
4、主观性、开放性试题比重增加。30题中都涉及到了这类开放性的试题,这些试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些试题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的理念,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5、突出对考生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考查。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如:29,30题,一个图涉及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迅速提取有效资讯进行综合分析。
二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基础知识不牢,概念模糊。
第30题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分析农业型别,说明理由,主要让学生认识农业的因地制宜。这道题的平均得分6.28,达到及格分。这道题并不难,学生很多失分在农业型别和土地型别部分,答案应为种植业,很多学生错填为耕地。
二基本原理不清,是是而非。
28题黄河凌汛的河段学生不明原理,其实这个知识课本上有,上课我也专门讲到了,但是学生不细心,又不明原理导致得分率很低。
三知识遗忘
29题考了西南地质灾害,认识西南地区地震多的原因,这个知识在七年级详细讲过,八年级只是提了一下。学生这道题得分很低,很多人不回答,或者答得很简略。典型的知识遗忘了。
四错别字现象仍然存在。
在这次考试中,错别字现象在有些同学中仍然存在。如28题黄河中下游分界点“桃花峪”写成“桃花玉”;
三、今后教学注意事项
我校参加考试四个班级,平均分分别是59.81, 64.82 , 66.73, 59.84。整个中原区综合题的平均分26题6.11,27题6.81,28题5.89,29题6.19,30题6.28.通过对比,我校的平均分可能略低于中原区整体水平。
一挖掘教材内容,拓展基础知识的教育
在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学习了气候的分布,但没有讲各种气候的特征,这就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重点的讲解三种季风气候的特征,还可以有目的的讲解三者之间的区别,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
二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络,注重基础原理的理解
根据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适当降低了教学难度,主要学习地理现象,多需记忆,而理解原理性的地理知识往往又分解在不同的章节中,这些都要求教师在一定的教学阶段后及时的总结归纳,不因为八年级只是面临结业考试,而放松对基础原理的教育教学。又以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气温分布为例,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但在青藏高原,天山等地夏季的气温仍然比较低,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与七年级所学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相联络,讲清原因,三是让学生理解在普遍性中有特殊性,进行辨证思维的教育。
三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学生的探究能力上关注稍嫌不够。
1.难易适中,注重基础
各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有所涉猎,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体现在选择题,考查基本能力体现在读图题,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
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考试结果反映,总体得分率较低,尤其是综合题,得分率非常低,究其原因:
1.基础知识不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2/3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地图和地图册分析,有的甚至答非所问,所以得分率较低。
3.解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①审题随意,轻易落笔。②思路不明。③条理不清,虽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点较少。其实正确答案只是一句或几句话,但学生抓不住主次,将有用的没用的全写到了卷子上。④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资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资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读图题几乎都有这种现象。
三、对教学的启示
1.加强备课。应利用教研和其他机会与同行们交流,更准确的把握课标,用更好的教法,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句话叫听不如说,说不如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可能学得慢,后来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主。
3.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4.联络实际,学以致用。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引用现实生活中的时事政治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科学发展观,并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⑸ 七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 七年级地理 学习情况。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分析 报告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分析 报告 范文 一
一、试卷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试卷体现了新课改要求,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从试题内容看,注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读图分析技能,本次试题的难度还是很高,大部分都是中等偏上的题目。归结起来整份试卷有以下这几点好的方面:
1、知识点覆盖面广。从卷面知识点分布来看,覆盖整本书整章内容,较为全面。
2、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为主。重视对地理读图分析的考查,特别是对经纬网、等高线地形图、七大洲四大洋和地球公转轨道图的考查。
试题大部分考查了与学生现实较为接近的地理知识,但又不离开课本,没有脱离考点内容。
试卷有些题的图太小,看不清楚。
二、成绩分析
本次3个班184人参加考试,23个不及格,及格率为87.5%,平均分77.64分,优秀率为91.66%,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3分。
(一)选择题答题情况:25小题共50分,平均分37.3分,满分不多。具体情况分析如下:第1,4,5,7,9、20、24题,做错的多,主要是对经线的认识,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本初子午线的定义,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大洲和大洋相互围绕,跨经度最多的大洲。这些题有些平时都做过,学生掌握不到,有些题目需要区分,学生没有理解题目意思。第2,6,11,13,16,17,22题是简单的题目,而且是平常已做过的题目或者类似的题目,绝大多数学生基本能掌握,得分较高。
(二)综合题答题情况:
第1题,考的是经纬网,共12分,平均分8.54分,失分较少,大部分失分在于经纬度的判断书写和判断纬线长度长短。
第2题,考七大洲四大洋,共20分,平均分17分,这题做的是比较好的,只有极少数学生把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写错。
第3题,等高线地形图,共8分,平均分5.39分,学生地形部位名称有极个别同学写错的,河流流向写错的较多。
第4题,考的是地球公转轨道图,共10分,平均分5.69分,在地球公转位置,太阳直射位置,时间是什么时候,学生出错率较高。地球上出现极夜的范围很多同学写的是南极或南极圈,应该是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当然,这次期末考试,我也发现了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是选择题拿到满分的很少,说明在基础题目方面,这次考试做的不是很好,直接反映了学生在平时对地理不是很重视,等到考试的前一周或者前两三天才看书,临时抱佛脚的很多,这点值得让人 反思 。
二是整体答题方面很多学生还是做不对,部分学生在期末考试的复习中根本就没有看过以前的试卷,没有认真看书,没有听从老师的复习要求。
三是还有少部分学生对于如何看、如何写经纬度还是一窍不通。导致了综合题第1小题失分多。
四是等高线地形图题学生掌握较差,地形部位各名称判断不够准确。小河流向和方向问题学生掌握不好,需要加强联系。
最后一点是部分学生在审题方面不是很全面,或者看题目不仔细,粗心大意、马虎等,还有读图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答题出现地理知识和地图信息不能一一对应。从而造成了简单的题目也十分,这点需在以后训练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教学建议
1、创造性使用教材。
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
在教学各个环节,注意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精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实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 “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多一些有效教学,少一些无效训练”。
3、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探究活动,加强读图训练,培养读图能力。
4、落实好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夯实基础,注重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反馈落到实处。同时尽量创设情景,予基础知识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提升地理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学习或者干脆不学,直接导致成绩低下。因此在往后的教学中,要不断 教育 学生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成绩提高的主体。只有认识到地理科的重要性,认识到知识的综合性和全面性,才会让学生足够的重视地理,从而学好地理。
七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分析报告范文二
本次地理试卷检测的范围比较全面,难易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卷面看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选择题。第二类是综合应用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图题的灵活运用加以考查。
一、数据分析
参加考试240人,及格线47分,进线115人。高分线64分,进线48人。特优线75分,进线20人。与制定的奋斗目标相差甚远,合格率没有达到,优胜率没有达到,均分又偏低。
二、未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
1、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没有注重知识点的拓展与延伸,未加强知识点的归纳与综合训练,未加强知识点的纵横对比,本次考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相当不好,但只有10%左右的学生由于学习努力得了比较高的分数。
2、在平时的综合训练中,我没有注重强调,培训学生的读图能力的训练,在本次期末考试中,第二大题,综合题大多数同学失分过多。
3、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注重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的能力,所以未得到较好的效果,走进生活,解决问题,50%的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不高,基本上都做错了。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本次考试中,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透彻,对图题观察的不深入。主要原因在于我本人,在平时的训练中,对强化训练的不够,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导致了这次考试成绩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
2、在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抓的不够透彻,不能使学生用已学到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做的不到位,没有持之以恒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改进的 措施
1、在吃透教材的和知识点上下功夫,在 教学 方法 上多引导、多启发,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注重培养学生的概念理解和读图的能力,让学生全力参与学习,探究知识面,合作交流。
3、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从而主动学习新知识。
五、改进意见
1、针对学生试卷失分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巩固学生的理解能力、读图能力,加大练习,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培养他们细心、认真、严谨的 学习态度 。
2、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在批阅学生作业时,把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记录,有利于以后的复习和提高学生的正确率。
“解铃还需系铃人”,而我们教师却是教学还需耐心人,相信我们教师只要有足够的耐心,耐心的分析,耐心的反思,耐心的探索,最后一定会有一群全新的学生天使,围绕在你的身边。
七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分析报告范文三
期中考就好比是一个学期的中场休息。上半学期的过程和结果都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该如何从期中考中吸取 经验 和教训。查字典初中网为大家准备了地理期中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新的学科。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说它重要,其实只是众多科目里的一门;说它不重要,它又始终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门课的重要性,一直是我教学工作寻求的突破点。教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生活中学习地理,一直是我的教学理念。
本份期中试卷涉及前两章的知识,但更侧重第一章。本套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重基础,题灵活
本份试卷单选题就占了2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选择题考查的知识,有一部分题目基础性强,如第1、4、6、17、18、19、20题,只要学生记住了知识点、稍加用心即可得分。还有一部分,重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题目较灵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当然,关键是要细心、灵活,死板、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二)重读图,题多变,并赋予不同的问题情境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该试卷强调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问题情景创设,不是教材直接的内容,但运用所学知识,都能灵活解答。本试卷考察的方面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灵活多变、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在试卷中出错较多的题
单选题:第1、4、6、17、18、19、20等小题考查知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情况比较好一些。第2、3、5、7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读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础掌握不够牢固,审题不仔细造成的。
读图分析题:尽管这些是教师在讲课中多次强调过的题,但仍有部分同学出错,实属不该。许多同学由于对地图不熟悉,导致答案五花八门,乱七八糟。最后一题,多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告诉学生会怎样考查这个知识点,引起学生的注意。
七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分析报告相关 文章 :
1. 7下地理期中试卷分析
2. 7年级下地理期中试卷分析
3. 初中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范文
4. 7年级地理试卷分析范例
5. 初一地理期末试题分析
⑹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是一件枯燥无味的重复性工作,为了缓解 七年级地理 教师的工作压力,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范文 一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次试题突出教材重点,适当兼顾覆盖面。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各部分比例力求与课时要求保持一致,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所以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考查最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 。 部分考题取自或改变于目标与检测 ,以使师生平日注重训练。
试题难易度适中。低、中、高三个难度层次的题,比例为3:6:1。无偏题、怪题、超标准题,这样的试题既保证了一定的区分度,又增加了效度和信度。另外,本次考试,题目数量适当,目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学以致用,保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二、学生做题分析
1.选择题分析
本张试卷共有三个大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高;个别学生不认真审题或对知识不扎实,理解力差,导致失分。
失分较突出的有综合题,平时要求学生识记、训练不够,使简单问题变难。
2.综合题分析
第1题:较为简单。此题主要考察地理基本概念和的相关知识。及格率较好,但优秀率较低。
第3题:丢分率也较高。在下学期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不应单纯的死记硬背,整体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在授课中应多边绘边讲,易错字多练,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多联系当地实际问题进行教学。
三、改进建议
1.试题的覆盖面应进一步扩大,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识,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2.试题的呈现方式应进一步加强,新颖、灵活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要创设新情景,多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应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体现新课程特点。命题尽量减少单纯机械记忆的题目。
3.加强试题印刷的清晰度,尤其是地图,进一步方便学生获取信息。
4、创造性使用教材
要在教学中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使用教材。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从而提高教学成绩。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范文二
随着学生进入考场,拿到考试卷的那一刻起,似乎已经宣布这一学期的教学尘埃落定,但是我们却不能停止分析。
首先从试卷内容上看,基本上每个章节都有涉及,按照以往的命题规律,一幅图对应两到三道选择题或者一道综合题,对应一个学习案例地区,具体如下:
1——3题,各大洲特色对比,注重记忆和轮廓图判别;4——6题,南美洲,地形剖面图判读;7——9题,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分布,侧重日本主要领土岛屿名称及分布识别,气温分布规律;10——13题,世界部分地区和国家(中东,东南亚,俄罗斯),涉及世界地图判读和主要地理事物识记;14——15题,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市场分布图,侧重统计图的归纳和分析;16——19题,埃及位置和主要农作物图,中东地区的位置,气候,河流等分析;20——23题,湄公河流经国家示意图,侧重东南亚河流分布,考察河流对城市分布的作用;24——25题,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极地图的判读,地理事物识别及方向。26题,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和东南沿海气候统计图,侧重类型分析,气候对农业类型分布的影响;27题,萨赫勒地区位置图和萨赫勒地区气候统计图,侧重考察气候特点分析及影响,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28题,法国地形图,侧重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势特征、河流流向特征分析;29题,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侧重农业带分布的识别和有利自然条件分析,渗透因地制宜观念;30题,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侧重归纳俄罗斯工业特点,及举例乌拉尔工业区的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区发展的关系。
但是仔细看,不难发现,考查内容侧重的是理解记忆,也即一个地区的常识记忆,以及按照案例学习形成的课程标准要求终极目的,会通过阅读图文资料,梳理归纳出有效的信息,即侧重考察读图和信息处理能力。
因此,从试卷中不难看出,考试内容死记硬背的内容很少,试题的用图和测试点也不再是课本原图的简单复制,不再是机械型地读图,什么地理事物在哪里,是一种直观记忆。而是对地图进行分析,能够 总结 出规律。如考察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通过统计图得出业务服务主要对象,然后分析印度发展软件外包产业的优势条件主要是什么。可能学生靠记忆可以作答,但是不一定扣题,这就需要合理审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侧重的是思维能力。
其次,有些内容与课本脱离,但是又没有脱离课程标准实际,如法国地形图的使用,重在考察学生对一个地区的地形、河流特点进行分析,既要能够合理读出地图信息,还要能够按照地理方式进行梳理,如地形特点既要回答以哪种地形类型(分布面积比例较大的一种或几种)为主,还要回答地势分布特点,总体分布上哪个方位高,哪个方位低。
第三,试题循序渐进凸出核心地理规律应用分析。如通过阅读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图,找到日本樱花开放最晚的地方,推测日本樱花开放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归纳影响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侧重的是气候气温分布规律的唤醒记忆,以及应用揭示生活现象能力,重在常识性地理素养的普及。
由此,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和教学实际,我们推测学生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差异,特别是对于课本上没有出现过的内容,学生一定会显现出缺乏理性分析的差距,还会出现综合题出现词不达意,缺乏地理视角的差异,即审题不力,造成得分点遗漏的问题。
于是,改卷后,我们查找部分试卷作为案例,并结合网络数据分析,的确没有出乎我们的估计,不论是学生最高分和最低分有很大差距,还是每道题平均得分之间的差距,都是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失落之意。如高分达到98分,低分仅24分,综合题第29题平均得分8.63,第28题平均得分仅4.35(满分均10分),第26题平均得分6.42,第27题平均得分5.78,第30题平均得分6.78,原因是低9题考察的是美国农业带分布,为客观题,课本上能够直接找到活动原题依据;而第28题是读法国地形图,是考察地形特点与河流流向特点,是一种归纳能力,还必须知道如何用地理方式答题。而不是直接考察的课本案例,也就凸显出不同学生的差距。如第27题,有些学生纠结于萨赫勒地区,而不知从试题材料和附图结合分析,造成方位和气候特点不对号的差距,还有学生不能分析出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的差异。
还如部分选择题,如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主要运输方式,学生缺乏直观认识等不能确定,造成怀疑,出现失分问题。
总之,从学生答题失分情况看,一是部分学生不认真审题;二是有些学生没有转换成应有的能力,对于开卷考试认识不清,表现在答案是从课本中摘抄一些 句子 ,而缺乏自我的归纳和梳理;三是对于所学内容不熟悉,应用分析能力欠缺,表现在综合题出现缺答,甚至有学生选择题也出现漏答,时间分配不合理,考试技巧有问题。
所以,从考试分析提醒我们,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基于课标,注重能力,要注意教学中依照课标合理选用教材,注意教学案例的选取,突出教学终极目的,在落实知识的基础上,凸出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会从地理的角度整合信息,从地理的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视学生答案展示梳理过程中,更要注意让学生归纳 方法 的梳理,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够通过案例学习摸清某一主题分析规律,各事物间因果联系,真正成为一种素养,一种能力。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范文三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说,本次试卷对今后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起到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
1.难易适中,注重基础
各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如景观图、分布图、等值线图、统计图等),所以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体现在填空、选择题、部分连线题),考查基本能力(体现在读图题和问答题中)。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
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试卷中的读图、填图综合分析题中的几道题均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试题创新之处
1.设置新情境,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如34题四川汶川地震的问题;35题美国城市问题是以奥运圣火传递为切入点;36题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都以时事政治为背景素材的,以此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地理非常重要。
2.试卷表述简洁,图表清晰,从学生的生活 经验 和生产实践入手,致力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空间,既符合地理课程标准中“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也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三、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统计数据反映,在前三类大题总体得分率较高,平均得分率85%,其中的填空题3题(亚洲与欧洲的分界);选择题中的8(三类产业划分)、9(东南亚物产)、21(气候类型的判断)、连线题中的29(邯郸旅游景点与县市区的连线题)得分率较低,仅有60%~65%。整个读图分析题和简答题得分率仅有68%,较其他大题低,其中一些小题得分率不到50%,其中31题印度季风方向;33题南极地区④中山站在南极点的什么方向,究其原因: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尤其是 七上的地球地图知识,得分率最低的33题南极地区④中山站在南极点的什么方向,环绕南极的三大洋名称。这些都是地图基本知识。
从此处可以反映出地球地图知识的难度在初中阶段确实是较大的,因此对这些难点,我认为一是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加大训练力度,达到熟练运用,二是在对其他内容的教学中应不断应用并强化这些知识。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如结合巴西实际,如何解决能源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一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要抓住问题中重要的信息点和关键词,二要提高学生运用现成的资料和地图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要加强运用地图的能力。
3.解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第一、审题不慎,轻易落笔。
第二、思路不明,答题不知从何下手。如29邯郸市旅游景点与县市区的连线题、画出小河的流向、33题④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什么方向等;
第三、条理不清,虽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点较少,如37题④巴西酷爱 足球 、跳桑巴舞、过狂欢节,说明了什么问题。其实正确答案只是一句或几句话,但学生抓不住主次,将有用的没用的全写到了卷子上,也给批卷带来了麻烦。
第四、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如31题、33题、34题、35题、 36题等;
四、对教学的启示
1.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句话叫听不如说,说不如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可能学得慢,后来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主。
2.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课标理念之一是“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引用现实生活中的时事政治和 热点 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科学发展观,并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改进情况
1.反映学科特色,凸显各种地理图表的重要性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次试卷中有十三道题是直接利用各种图象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的,还有许多是无图考图题。图形多样,涉及到分布地图(如29、邯郸市旅游景点连线;32、日本;33、南极地区等)、景观图(如选择14、东南亚景观;30、三大宗教)、统计图(如35、孟买气温降水图)等。
2.重视能力立意
本次试卷在考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考查学生能力试题的比例加大。有许多试题以能力立意,要经过深入思考和具有一定的能力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加强了试题的综合性
较以往相比,试题的综合性既表现在地理学科知识的综合,又表现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综合方面。尤其是37题(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这种饮食结构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巴西人酷爱足球,此外还热衷跳桑巴舞、过狂欢节,这些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等,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创设情景,设置问题,这些 均不是教材内容的直接呈现,而是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思考,在新情境中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题目的立意新颖、灵活,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 出了要培养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理论结合实际,从地理的角度综合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这一导向。
4.试卷卷面的表现形式美观新颖
本试卷图文安排布局合理有序,图表绘画规范、清晰、富于表现性,类型多样,平面与立体结合,图片与照片结合,表现形式美观新颖,特别是经过电脑处理的各种图表,使人看之悦目,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并引发思考。
六、改进建议
对试卷的几点建议
1、读图分析和简答题各题中的各项小题最好给出分值,如35题没给出分值,留的答题空间又大,所以不少 学生浪费了很多时间答了很多内容,结果只得一分,还影响了后面的答题时间。类似的题还有37题巴西酷爱足球、跳桑巴舞、过狂欢节,说明了什么一题。
2、35题第一问“在图7中,将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补充完整”正好夹在“孟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与图7“孟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之间,一些粗心的同学没看到该题的要求,因此丢了4分。
猜你喜欢:
1.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2.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3. 初一地理期末试题分析
4. 初中地理期末试卷分析范文
5. 初中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范文
⑺ 高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在 高一地理 考试结束之后,需要做好相关试卷的分析。下面是我网络整理的高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一)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主要考查教材前四单元,即人口、城市、农业和工业,共100分,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计30道,60分;第二部分综合题,计3道,40分。从整套试卷上看,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要求,重点考查了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以及能够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后,让四个班的学生写了地理试卷分析,大部分同学的选择题答得较为流畅,综合题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各类图的判读不准确,这与学生平时的散漫、懒惰、作业不按时完成、 学习态度 不端正有密切的联系。
二、成绩分析
班级实考人数及格人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90--9980--8970--7960--6950--5940--4930--39
三、存在问题
1、教学方面
课时紧,进度快,教师备课量大,批改量大,难免给教学备课质量带来冲击,有些
教学细节难免忽视或落实不到位,譬如图表分析不够到位,而教师又分身乏术,难以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
2、学生方面
(1)欠准确。①把“人口增长快”答成“人口基数大”;②把“鼓励生育”答成“多生孩子”;③把“地广人稀”这个社会经济条件答成了自然条件等等。
(2)不全面。对于人口增长较快采取的 措施 :学生都能答出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但是很多同学都忽略了还有一点:提高人口素质。
(3)不圆满。①考查农业的自然条件时,好多同学考虑到了气候条件,却忽略了地形、土壤、水源三个条件;②字体潦草,难以辨认。
(4)错字多。①地形(型);②地势低(底);③炎(严)热;④煤炭(碳)⑤糖(唐)。
四、阅卷收获
批卷时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实验班大多数学生答题时思路清晰,要点准确,令人叫绝。但还是有好多学生犯了眼高手低的错误,明知能答对的地方却大量失分,令人心痛。批卷中发现的问题使自己今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所以今后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克服各种难点,避免各种错误,提高答题水平。
五、今后方向
1、加强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发挥团队精神,发现问题共同解决。
2、注意普通班和实验班的不同教学要求,根据学情,分层次教学,尤其是实验班,尽所能地一对一辅导。
3、让学生要注意从材料和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先审清题,再下笔。
4、对学习不够自觉,学习态度差的学生,加强课堂管理,严格要求,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加强辅导,帮助其树立信心。
高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二)
一、学情分析
1.地理为初中非中考科目,不受重视,学生普遍基础差。
2.放假冲击,课时紧,训练不够。
3.部分学生已经决定选理科,失去学习动力,影响课堂氛围,影响教学效果。
二、试卷分析
此次试题难度比较大,重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方面的培养,难中易比例约5:3:2,试卷难。试题中选择题20道,40分;综合题5,共60分
1.单选题里,错误较多的是9、13、14、15、16、20题。
第9题问题为考虑到昼夜长短的变化考察。能力立意明显,得分率低反映出考生知识迁移能力还较差,今后应更重视此能力培养。第13题为太阳高度角的考察。得分率低的原因是区域地理基础差,大家4个节气分不清。第15题考查的是中国区域地理的范围。得分率低属正常现象,同时也反映出考生的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第16题也是一道能力立意的题目,还是考察昼夜长短变化的题,用到的知识点是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其中北半球白昼最长是6月22日,南半球白昼最长是12月22日,题目中只要学生能判断出所问地区为夏季,然后再找出最靠近近日点的选项就行,从得分率看,显然很多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较差,也是今后需重视和加强训练的。第20题是考察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学生只知道二至日时候,对别的时候的理解不好。
2.综合题为填空题,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读图能力)的掌握为主,难度较大,学生得分不好好。错误较多的是第23题学生对时间的计算不好时间紧为了敢进度,对时间计算掌握不好。和第24题(1),(2)问答的不好,(1)题对答案凌汛我们学生没有学过,不是我们现阶段考察的内容。(2)同学们对圣保罗这个地方不知道增加了做题的难度。总的看23题,24题失分较多。失分较多是读图能力不强,同时也与教学中训练不够有关。
三、 反思 及建议
1.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包括读图能力、绘图能力。
2.注重备课组活动,备学生(重点班、次重点、平行班、),备教材(体现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备教师(教法探讨,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为主,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
3.积极进行组内听评课,取长补短。
4.解题 方法 科学性有待加强: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培养学生审题技巧,选择题注重方法训练;综合题学生薄弱环节为语言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地理术语、专有名词应多与课本配套,平时作业及时提醒学生的此类错误,不断塑造学科语言。
5课堂效率的提升:在新的形式下,教学时间有所减少,几乎无习题分析的时间,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内容紧凑,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且最好适当配合经典习题,讲练结合。
6.课后习题的妥善处理对于课后习题,应有发必收,有收必改,在批改中 总结 共性错误,并用纸张分析好后,张贴于教室内,提醒学生及时关注。
高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三)一、题型分析
本次考试的题型分为两种即:选择题与综合题。选择题包括范围全面且难度较大大,综合题以分析图表为主灵活性大。
二、题目的来源
此次题目大多数来源学案之上,其中选择题60%来源于学案和课堂作业,得分率61%,综合题基本来自于课外,学生得分差距较大8-28分,得分率30%,平均分54分。
三、分析原因
1、从成绩来看,过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于综合性强、机动灵活、地球运动部分内容的题目回答得不够好,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不够扎实,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基础知识掌握太差,无从下手。读图能力差,对所给图示读不懂。
2、审题不细致概念不清,一知半解。学案的完成应付了事。没有真正的掌握。
3、行文答卷欠规范,缺乏答题技巧。
4、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只会说,一下笔就错误百出,这也是失分的原因;对学生个体分析不到位,没能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答题能力差,
四、对今后的教学启示
1、备课要细致,严控课堂。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们的教学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备课环节一定要细,加强集体备课。这要求教师设计学案时一定要细致,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灵活教学,整合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生活内容结合到课本中去。尤其必修2为人文地理更强调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以便加深理解。
4、强化学生的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一定要在理解的记住上进行,以便增强学习地理的信心。
5、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在资料中寻找地理信息点能力,加强读图识图能力培养,尤其是对主干知识的归纳整理。同时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前后知识比较归纳,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看了高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的人还看:
1.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2.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总结
3.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4. 2016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⑻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在地理考试之后,要怎样做试卷的分析呢?下面是我网络整理的地理考试试卷分析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一) 、重基础,题灵活
本份试卷光单选题占4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人口最多的省和直辖市”、“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跨长江中下游的省区”、“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黄金水道”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当然,关键是要细心,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二)、重读图,题多变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50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省区轮廓”到“中国的地形”、从“中国气候”到“长江、黄河”、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灵活多变、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在试卷中出错较多的题
(一)、单选题:第2、3、4、5、6、7、11、15、17、19、20、22
等小题考查知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情况比较好一些。第8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没有记住济源的干湿类型。第3、4、9、12、21、25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没有记住各省区轮廓、山脉、地形区等地理事物的具体位置。
(二)、读图分析题:第26小题填写各省少数民族名称。尽管这是教师在讲课中多次强调过的题,但仍有部分同学出错,实属不该。第27小题判断我国的地形名称,错误较多的是第(3)小题,许多同学由于对地图不熟悉,导致答案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第28小题关于长江黄河的读图练习,这是本份试卷中学生出错较少的题,少数同学在第3小题出现了错误,多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告诉学生会怎样考查这个知识点,引起学生的注意。
三、对以后教学的启示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1、本次考试试卷共分为两个大题型,选择题和综合题,各占50分,试卷紧扣大纲和教材命题,并注意了地理知识、认知地理能力和地理思想教育三者的统一。做到了不出偏题怪题,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题型结构比较合理,体现了地理新课标接轨的方向。试卷设计体现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拘泥于中学地理教材。试题能反映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的考查。
2、突出了知识系统性,在本次考试中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知识系统性的要求,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另注重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的考查,如选择题21题,考查邯郸市的气候类型,让学生更多地把所学的地理知识结合生活实践来掌握。
3、试题的综合性较强,综合题50分都有较强的综合特性,取消了填空题的这种较为死板、机械的题型。
4、主观性、开放性试题比重增加,注重学生对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如33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气温和降水数据画出降水量分配图和气温年变化曲线图。32题中要求学生举出所了解的目前闻名全球的美洲黑人,这些试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5、突出对考生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考查,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如26,27,28,29,30题,读图题占了36分,一个图涉及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28,29题。
当然,在试卷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从整套试题来看,难度偏大,有的题目很灵活,对知识整合要求比较高,对刚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难度更大,如综合题26题,第28题。(2)地图题是考查地理知识的重要题型,但这次考试中有5个读图题,再加上一个绘图题,对于刚刚学习地理这门学科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可能一时难以很好地掌握这项地理基本技能
二、答卷评析
本次考试是由教育局统一试卷,统一时间举行,由任课教自行阅卷,由于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两极分化较严重,在选择题中,由于答题所涉及的知识相对固定,相对失分少些,有相当多的同学能拿完50分,而综合题失分很多,如26题,学生对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经纬度的知识掌握的非常不好,题目稍灵活些,没有标出重要的180°经线跟0°纬线,很多学生就根本分不出图中的经度跟纬度,在地图、地球仪上辨认方向比较混淆,失分比较严重。28题中相当多的学生还没有南极洲周围的大洋跟大洲分布的空间,失分也多。30题,由于学生读图、审题不清,造成答非所问。主要失分原因有:审题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对地理现象的成因还没有真正理解,仅凭机械记忆,欠缺理解和应用能力,地理空间思维的训练欠少,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掌握程度低等等。总的来说答题情况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错别字较严重,这也是所有学科答题的一个共同问题,应当引起我们全体教师的高度重视。
三、教学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不能因课改而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次考试题的难度并不很大,但及格率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忽视对中下学生的辅导。学生答题时不能系统全面准确答题,就是因为对基础知识学习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所致。因此,今后的地理教学仍然应抓住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放松。
2、加强对学生地理记忆能力的培养
记忆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学生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既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是促进基础知识的掌握,形成技能的有效途径。
3、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
综合性是地理事物的另一大特征,教学中应逐步教会学生正确分析自然、人文各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是让学生学习了终身有用的地理。
4、关注生活和生产实际。
以 生活为源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和实际热点问题,采用自行设问的方式,走出“死读书,读死书”的怪圈,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教师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将生活实践中有兴趣、有价值的、与地理学科有关的问题,引进地理教学,同时注意地理教学的多样性,要有计划地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野外考察、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学以致用。
5、加强地图的教学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一环。在学习地图基础知识之后,要将读图训练贯穿在地图教学的始终,长期坚持,逐步提高。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通过地理地图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动用地图、地理图表的能力,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一、总体评价
1、试题容量大,整体难度适中,符合高二学生的考查标准和要求。
2、试卷覆盖的知识点多、面宽。
3、强调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宏观把握,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注重考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调动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答题。
5、突出区域地理的宏观及微观定位,注重区域特征的记忆和区域特征形成原理的阐释。几乎每题都有图,既有以图考图,又有无图考图(脑中有图)。
6、试题从形式上看,符合近年来高考命题的趋势,如综合题的39题设置了选做题,让学生根据需求自主选择,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的微观定位能力不高。对大比例尺小区域图的准确定位能力不强,不能根据图中的“点、线、面”信息(特别是经纬线)对区域作出准确判定。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记忆不清。
3、地理特征成因的分析能力不强。如对20世纪80年代深圳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不够全面。
4、缺乏基本的解题技巧。如对湖泊对于河流的调节作用认识不够,进而不能将流量过程线与图中的字母一一对应。
三、今后措施
1、准确把握复习标准。对必修教材应立足基础,讲清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而对选修教材则需依据高考要求,在深度、广度、难度提高标准。
2、区域特征要熟悉。要对区域的自然、经济特征进行综合归纳,解决“有什么”的问题;要注重不同区域特征的比较;要教会学生归纳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解决学习中应“怎么做”的问题。
3、地理成因分析要加强。区域地理特征的成因分析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4、关注区域的持续发展。既研究区域“怎么办”的问题,要选择典型案例进行“解剖”,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套路”。
5、要强化学生的训练。多为学生提供新区域、创设“陌生”新情景训练。
6、要改进教学方式。要充分发挥传统讲授教学、接受学习优势的基础上,融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仅有“师生互动”、还要有“生生互动”,把学生的集体智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
⑼ 写一篇期中地理反思500字。
地理期末考试反思500字
仔细分析了这次期末考试的地理试卷,应该说题目的风格较传统,所以大部分题目都是见过的,不过很多题目的转弯地方多,个别题目甚至是几个知识的联合,客观的讲这次地理试卷知识点不难,但也反映出了同学们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同学们的读图能力。很多同学能够记得书本上的文字知识点,殊不知地理知识却也与其它不同,“图是地理的灵魂”这是不会错的,例如你能准确的知道亚非分界线在苏伊士运河,可是如果要你在图上准确的标出来呢?再如很多同学知道山地的不同部位的特征,但却不能准确的判断哪幅图是山脊,哪幅是山谷。这也让我联想到很多同学在周记中提到的历史考试中,有一个题是根据书本上的老子和墨子相关知识,然后自己进行拓展,写也他们的观点,如果我们平时上课时不理解,不去注意听老师讲解,就根本不能准确答案,所以光知道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理解。
⑽ 卷面分析怎么写地理
问题一:地理成绩特别差,卷面分析怎么写 卷面分析就是让你写你错的题的类型,是自然地理里的地球运动还是气候类型之类的。最好把那个类型你错的题的序号写在后面。
问题二:初一地理试卷分析怎么写1000字 你也是初一的呀,我也是诶,我地理也不太好,我看了一点试卷,好难呢!不过只要认真复习,把每个字都好好看,相信一定能拿高分!
问题三: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你要几年级什么时候的啊都不说清楚?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姓名座号班别总分一、选择题(40分)题号答案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钢铁B.电能C.牛奶D.草原2、汽车制造与下列哪种自然资源有关()A.土地B.草原C.矿产D.海水3、下列地区中,土地利用类型不是以耕地为主的是()A.四川盆地B.内蒙古高原C.珠江三角洲D.松嫩平原4、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两条河流是()A.长江黄河B.长江雅鲁藏布江.C长江珠江D.长江松花江5、造成我国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的最主要原因是()A.总量小B.破坏严重C.浪费严重D.人口增长快6、从成都到 *** 沿途进行科学考察应采用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B.公路C.水运D.航空7、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熟制)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水分C.热量D.土壤8、下列地区中,适宜种植春小麦和甜菜的是()A.成都平原B.太湖平原C.三江平原D.珠江三角洲9、对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最有利的因素是()A.矿产资源B.能源条件C.地理位置D.人口众多10、被称为经济发展先行官的产业是()A.工业B.农业C.交通D.商业11、我国最早建立高新技术试验区的是()A.上海淮海路B.北京中关村C.南京珠江路D.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2、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重工业的是()A.纺织业B.石油工业C.食品工业D.印刷工业13、右边的省区轮廓图所代表的省份及其省会(省府)是()A.青西宁B.陕西安C.湘长沙D.桂南宁14、台湾省聚聚的少数民族是()A.壮族B. *** C.黎族D.高山族15、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山脉是()A.昆仑山B.天山C.秦岭D.阴山16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雨热同期的原因是由于()A.大陆性气候显着B.季风性气候显着C.海洋性气候显着D.地形复杂多样17、关于水土资源的地区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北方水土资源丰富B.南方水土资源丰富C.北方水多土少D.南方水多土少18、右图是哪一种标志()A.环保标志B.节水标志C.节能标志D.奥运标志19、京广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交汇点是()A.北京B.徐州C.郑州D.株洲20、沿边地区产业的发展应侧重于()A.高新技术B.贸易导向型C.矿产开发D.与军工有密切关系型二、填空题(20分)21、对于我国的自然资源,我国既要看到的一面,更应看到的一面。22、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地区,草地则主要分布在地区。23、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对水资源的利用必须依赖建设;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方法之一是。24、、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25、从至的铁路称为兰新线。26、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多由运送,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27、我们把利用的,通过人工培养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28、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地带;沿线形成了上海、南京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29、我国陆地面积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三位。30、我国气候复杂多样,除东部季风气候外,西部还有和两种气候区。三、连线题用线把各省与其简称、所在地区连接起来(5分)陇甘肃长江中下游赣河南省黄河中下游闽江西省西北区黔福建省西南区豫贵州省东南沿海区四、综合题(35分)32、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回答(7分)(1)我国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少、多,后土地备资源不足,特别是的矛盾尤为突出。(2)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各类土地资源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如、乱占耕地等。对此。国家颁布了......>>
问题四:高中地理考试试卷分析总结怎么写 这张卷子里的错题挑出来,分析丢分的知识点是什么。然后想想是没记熟还是不会用,以后怎么改善。就跟着这个思路写就可以啦。
问题五: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200字 1.去新马泰旅游时,下列景点能够看到的是A.仰光的大金塔B.下龙湾C.曼谷的水上市场D.柬埔寨的吴哥窟【答案】C2.日本某服装公司需从印度购买大批麻纺织品,采购员前往的城市最有可能是A.孟买B.新德里C.加尔各答D.班加罗尔【答案】C3.小丽的爸爸从国外打工回来,他说:“这个国家的淡水比石油还宝贵。”这个国家可能是A.印度B.沙特 *** c.日本D.美国【答案】B4.被基督教、 *** 教、犹太教视作圣城的是A.麦加B.麦地那C.开罗D.邪路撒冷【答案】D5.志强带了个外国同学回家住了两天,志强的妈妈注意到这个外国同学比较喜欢吃鸡腿、鸡蛋、熏肉,喝牛奶,不太吃大米饭。他最有可能是A.英国人B.印度人C.日本人D.泰国人【答案】A6.不完全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组是A.中国、法国B.英国、俄罗新C.美国、德国D.中国、美国【答案】C7.“桑巴舞、狂欢节、咖啡王国、雨林危机……”这些词语让我们联想到A.中国B.印度C.巴西D.法国【答案】C8.家住邵阳的初中生小军暑假期间去杭州看望外婆。下火车后,他顺利地找到了外婆家。第二天,他游览了杭州名胜西湖。整个过程中,地图为小军提供了很大帮助,他共使用了四幅地图:①中国地形图,②南方地区铁路分布图,③杭州市交通目,④杭州西湖导游图。根据以上内容回答(l)一(3)题:(1).对小军这次出行没有明显帮助的地图是A.①B.②C.③D.④(2).如果图幅大小一致,上述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3).从邵阳到杭州的最近便铁路线须经过A.京广践B.浙赣线C.沪杭践D.京沪线【答案】(1)A(2)D(3)B9.世界正业最发达、同时也是世界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最多的国家是A.俄罗斯B.日本C.美国D.澳大利亚【答案】C10.4.小王在某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阳光明媚,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把大地染上了一片金黄,平静如镜的稻田里秧苗露出了点点新芽……”。据此判断,这一天应该在A.春分目前后B.夏至目前后C.秋分日前后D.冬至日前后【答案】A12.2008年5月12日.哉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该地震的形成与A.非洲板块跟印度洋板块张裂有关B.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有关C.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有关D.亚欧板块向印度洋板块俯冲有关【答案】C13.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A.10点B.12点C.14点D.16点【答案】C14.以下现象与佛教有关的是A.玛丽上个星期随妈妈去教堂做了一次礼拜B.走到丰山亭.只见大雄宝殿前人山人海,香烟缭绕C.学校附近有家 *** 面馆,专卖牛肉面D. *** 寺门口今天聚集了很多戴着白帽子的人【答案】B15.曼哈顿岛东河河畔,有一座联合国城。来自140多个国家的2万多工作人员在39层的联合国大厦公。曼哈顿岛地处A.美国纽约B.美国旧金山C.英国伦敦D.法国巴黎【答案】A16.日本最大的岛屿是A.北海道B.四国C.九州D.本州【答案】D17.小明的中国政区塑料拼图掉了一块,空缺位置的右边是江西,左边是贵州,上面是湖北,下面有两广,缺失的这个省区是A.湖南B.四川C.重庆D.安徽【答案】A18.“五一”前夕,红红放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