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有哪些有利的地理条件
就海陆位置而言中国的东部频临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一则可以得到来自海洋上的充足的水汽,降水充沛,加上西部临接世界最大陆——亚欧大陆,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利于工农业生产。二则有广阔的大陆架,富含丰富的矿产资源,渔业资源。三则有许多岛屿,利于开发旅游。四则海岸线长,有优良的港口 利于对外贸易。同样西部的广阔陆地不仅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多山。就纬度而言,中国处于中纬度地带 气候温和适中,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加上中国的广阔的陆地面积,温度带类型多,适合发展各种农业。
Ⅱ 回答地理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自然条件有:位置(纬度、经度、周围环境等),气候(气温、降水等),地形,地貌,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区位、资源、产业、交通、人才等。
Ⅲ 请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伊河和洛河流域发展种植有利的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的工作。
河流水带来充沛的灌溉水源以及丰富的营养成分。
地势低平,热量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农作物的生长。
Ⅳ 美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美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百为农业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
1、地处中纬度地区,光照、热量较为丰富。度
2、中部有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大规模农业机械耕作。
3、土壤为黑土,是世界有机质知含量较高的土壤之一,土道壤肥沃。
4、夏季降水较多,且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便利的灌溉水源。
不利条件:由于中部平原南北贯通版,冬季易受寒潮影响;夏权季易受飓风侵袭,自然灾害较为频繁。
Ⅳ 八下地理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自然条件: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居住,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坦广阔,土壤肥沃,东临太平洋,对外联系方便。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实力雄厚,科研力量强,技术先进,有高素质人才。
Ⅵ 地理:河南省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1、土壤肥沃。
2、河流较多,水源较充足。
3、地形平坦,便于大规模生产。
4、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植物生长。
5、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
Ⅶ 从地理位置方面解释中部六省自然条件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首先需要明确中部六省包括:
山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
这六省位于我国中部,共同的一大特征就是不沿海,同时这六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也很大。
地理位置上的有利因素:中部六省北连京津唐、南接粤港澳、西靠大西部、东望长三角。可谓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各地的资源、资金、人才流动起来,中部六省都是必经之地。人、财、物三者交流对接于中部,必然给中部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地理位置上的不利因素:上面已然说过,中部六省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没有直接出海的通道,而东部沿海各省地域又足够宽阔,这就抑制了海外资金的进一步进入中部。另一方面,中部六省又不像西部边境省份可以陆路连接外国市场。这些也给中部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总之,各地发展当因地制宜,位置是劣势也可以是优势。
Ⅷ “_”指的是有利的地理条件
有利的地理条件包括纬度,气侯,地形。
地理条件是一定地点或地区的山川土地形势、位置、气候等自然环境及资源、物产、交通等经济性因素的总情况。
包括地形位置情况、如山川河流土地的形状及特点,所在经纬网及自然地图上的方位等;气候情况,如季节、气温、日照、雨、雪、风、霜等;经济情况,如地下资源、当地物产、所处交通位置等。地理条件是决定投资项目空间位置的基本依据,又是投资项目进行设计的依据。
Ⅸ 高中地理自然因素总结归纳
勤奋学习就是面对学习作业,能一丝不苟的完成;面对学习中的困难,能积极找出困难的原因,勇于克服,不解决困难时不罢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自然因素 总结 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的描述 方法
①相对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临近山川、河流、湖泊、国家、交通线、城市等)
②绝对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热量带)、板块位置等
2.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描述方法
①分布均匀状况
②分布总体趋势(--多--少;由--向--递增/递减)
③分布规律(沿河、沿海、沿交通线等)
④数值范围与极值状况(--区域为极大/极小区域)
3.影响航天器发射与降落地选址的因素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①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②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③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④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⑤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⑥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2)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
①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②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③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④地质条件好 ⑤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
4.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
①地形以--地形为主(最多写出2种) ②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及延伸方向
③地势--高--低 ④起伏大小(地势落差)
⑤海岸线曲折/平直/漫长;(特殊地貌描述:如喀斯特地貌)
5.影响(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的因素
①天气:阴雨天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晴朗天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
②大气:洁净、稀薄、干燥的大气条件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反之则较少
③纬度: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路径越短,能量集中度越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④下垫面:颜色越浅的下垫面(如冰雪),反射较多的太阳辐射,使得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6.气温特征的描述方法
①最热月气温(>28℃为炎热,22-28℃为高温,10-22℃为凉爽)
②最冷月气温(<0℃为寒冷,0-10℃为低温,10-22℃为温暖)< span="">
③年较差(>15℃,年较差大,大陆性强;<10℃,年较差小,海洋性强)< span="">
④年均温(寒带、亚寒带、热带地区需描述;区域年均温有明显差异时需描述)
7.降水特征的描述方法
①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丰富,400-800mm为多雨,200-400mm为少雨,200mm以下为稀少)
②最大/最小月降水量(大于100mm为丰富,100-50mm为多雨,50-10mm为少雨,10mm以下为稀少)
③降水季节变化
④雨季长短(大于100mm持续的月份)
8.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奠定全球气温格局):影响太阳高度(继而影响太阳辐射能量集中度与大气削弱路径)、昼长
②大气环流:季风环流、气压带与风带
③地形:当地地形:阴坡、阳坡与海拔;周围地形:高大山脉、低缓山地、盆地、平原等
④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差异
⑤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⑥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云雨削弱太阳辐
⑦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⑧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9.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降水形成的条件:水汽、降温、凝结核)
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②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④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⑤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⑥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10.河流补给类型及其特点
①季节性积雪融水:多出现于春季,多与分布于山区于寒温带、亚寒带、地区,水量补给较稳定,有明显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
②永久性积雪与冰川融水:多出现于夏季,多分布于高山、高原、高纬地区,水量补给较稳定,有明显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
③ 雨水 :多出现于雨季,水量补给较大
④地下水:河流枯水期时补给河流,水量较小,稳定
⑤湖泊水河流枯水期时补给河流,水量稳定
11.河流水文特征及其描述方法
①水量与水位季节变化(大/小)
②汛期(是否有汛期;汛期时间;汛期长短;是否有凌汛)
③结冰期(是否有结冰期;结冰期长短)
④含沙量(大/小)
⑤流速与水能(快/慢;丰富/贫乏)
12.河流水系特征及其描述方法
①流程与流向(长/短;自--向--流)
②水系形态(扇形、树枝状、羽毛状、向心状、放射状等)
③流域面积(大/小)
④河道形态(宽/窄;曲/直;深/浅)
⑤河网密度与支流数量(大/小;多/少)
13.影响河流航运价值高的条件
(1)自然条件
①水量大,水位高且季节变化小 ②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 ③含沙量小 ④流速慢 ⑤流程长
⑥流域面积宽阔,支流众多 ⑦河面宽阔,河道平直
(2)社会经济条件
①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
②河流流向与人口、资源流向一致
③支流与人工运河交织成网
14.影响河流水量的因素
(1)来水量
①河流补给量(积雪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雨水)
②支流补给 ③调入水源
(2)去水量
①蒸发(光照强,气温高、风力强、气候干旱、液体表面积大,蒸发较旺盛)
②下渗(土质疏松,无地下冻土,下渗较快)
③径流(地形平坦,径流排水较慢;地形起伏大,径流排水较快)
④为人引水(生活、生产用水)
15.影响河流含沙量大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气候:降水多且集中,雨水冲刷地表严重 ②地形:地形起伏大,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
③植被: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作用弱 ④土壤: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土壤易被侵蚀
⑤支流众多,来沙量大
(1)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毁林开荒、过度放牧、工程建设、开矿活动等
16.影响内流区形成的因素
①海陆位置与分布:离海远,河流无法入海;陆地面积广阔
②地形:受地形阻挡,河流无法入海 ③气候: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河流水量少
④土壤:土质疏松,河流下渗量大 ⑤人类活动(生产、生活用水)
17.渔场形成的条件
①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搅动,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
②上升流海区: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
③河流入海口:河流带来营养物质,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
④浅海大陆架:大陆架海区,光照充足,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
18.海雾形成的洋流条件
①寒暖流交汇处多雾:暖流提供充足水汽,寒流带来降温条件
②中高纬暖流多雾:暖流流经带来充足水汽,中高纬海区气温低,水汽遇冷凝结成雾。
③中低纬寒流多雾:中低纬海区纬度低,水汽充足,寒流流经使气温降低,水汽遇冷凝结成雾。
19.影响土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①成土母质(分残积母质与运积母质):影响土壤的矿物养分与质地
②气候:气温高,有机质分界速度快;降水多,雨水淋溶作用强,土壤多呈酸性,且土壤肥力较低。
③地形:地形起伏大,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土壤厚度小,有机质含量高;阳坡土壤温度条件好,阴坡土壤水分条件好。
④生物:动植物残体、动物粪便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土壤动物的活动增加土壤的孔隙度;草原土较森林土肥沃
20.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好)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自然条件优越:水热条件好,光照充足等
②自然条件多样:东西、南北、海拔跨度大
(2)人为原因
①地处偏僻,人类活动影响小 ②人为建立自然保护区
高中地理自然因素总结归纳相关 文章 :
★ 高中地理自然因素整理总结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 高中地理所有知识点总结
★ 20个高中地理重点知识总结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020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集锦
★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Ⅹ 回答地理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一、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部分,自然资源则是一定时空和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自然环境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它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1)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提供必要的自然前提;
2)为实行劳动地域分工(生产地区专业化)提供自然基础;
3)它是制约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4)它影响着产业地理分布的地区界限。
总之,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人类产业活动及其分布具有重大影响,但它们最终并不能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与产业布局。
二、社会经济要素
社会经济要素(或称人文地理要素)是指由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经济、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如居民地、交通网、行政境界线、人口、历史、文化、政治、军事、企事业单位、
工农业产值、商务、贸易、通信、电力、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疾病与防治、旅游设施,等等。社会经济要素的状况深刻地反映了该区域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的程度。
(10)地理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扩展阅读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地理条件
1、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作物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2)地形分布:西部高原(畜牧业)、中部和东北部平原(种植业)、周围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1)良好的工业基础;
(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3)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
(1)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
(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
(1)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2)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 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3、畜牧业区:
(1)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2)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