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教会学生学好地理
首先要树立学生信心,多鼓励;再次对地理感兴趣,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三是要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如区域性,要多看地图,综合性,要注重地理要素的关联性,四是注意多做高考真题,掌握高考方向和重点。下面给你看一下我的一篇文章,供参考。
方法一,夯实基础、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高考要考察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立足课本,重视基础,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对重难点问题一定要搞清楚,过好第一关。高考以能力立意,不可能对基础知识直接考查。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淡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因为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足够的基础知识积累才可能形成能力。学好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概念、原理、规律
第一、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恒星日、太阳日;时区、区时;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内流河、外流河;水资源、水力资源;城市、城市化;荒漠化、沙漠化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第二、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出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第三,重视阅读课本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2、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知识结构体系,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的结构: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 交通、城市。
高中地理的结构:分布(区位选择)、成因、特点、问题、解决措施。
3、巧妙记忆地理知识
①谐音记忆法。例: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自然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②口诀记忆法。例: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川西二宁青甘陕,内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已实现。
③想象记忆法。例:记忆国家、省区轮廓,澳大利亚像只大螃蟹,巴西像块大鸡腿,墨西哥像只大羊角,意大利像只大鞋子踢出的两个足球,黑龙江像只天鹅,云南像只孔雀,山东像头骆驼,广东像只大象头,青海像只雪兔,陕西像跪着的兵马俑。
④简称记忆法。例:美国五大湖由上游到下游的分布可以记为:苏密休伊安。
方法二:利用好地图,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地理学科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区域性。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高考题很多资料都是以图的形式给出的,在各种图中,要特别重视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
第一、“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即形成“脑图”。在历次高考地理试卷中,都有许多无图考图的题目,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十分重视构建“脑图”的训练。
第二、抓“读图”明“空间”,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从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试题直接或间接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知识。在区域地理学习中更应重视地图的运用。
第三、地图学习要学会分类、读图、变图、用图。
学会分类,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景观图、原理示意图、漫画图、数据图、结构图、等值线图等。
学会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①先读图的主题,即图名;②看清图例、比例尺和方向;③注意细节,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④联系实际问题,有的放矢。
学会变图,如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图文转换等。
学会用图,如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用图记忆等。用图记忆就是记 地理事物的时候,应该直接把文字放到图上记,当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你的脑子里反映出来的是有文字的图片而不单是文字,不管是文字题还是读图题都可以解决。
学习地理要学会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左书右图,图文并茂”,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信息,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地图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学会了使用地图的方法和习惯,学习地理就会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才能学好地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方法三:加强高、初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追因索果。
地理学不仅具有区域性,而且还具有综合性,高考中明确将初中地理纳入考试范围。学习世界各分区地理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首先设计自学模板,如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经济地理特征(工业、农业分布成因,重要城市、港口、交通)有较全面的复习;其次,思考三点:一是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与相邻区域的位置关系。二是本区域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并以此为成因,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特点。三是进行跨区专题比较。如,对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北段西侧和南段东侧等地干旱的成因、特点的比较分析。通过这一复习过程,使考生不仅形成全球空间概念,还对地理学区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思路上,更为开阔;从认识上,更加宏观;从方法上,更符合地理科学的要求。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必修一),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必修二、必修三),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初中地理重视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的掌握,重点是讲“地”,学习的是: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地理重视地理规律及其形成原因的掌握,重点是讲“理”,要知道:有什么规律,为什么。只有高初中地理的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四:精心练习,以一当十,以不变应万变。
有的考生可能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掌握得还比较好,但一到实际做题时就束手无策了。最好的方法是在做题过程中认真分析试题已知条件,找出隐含知识,深刻理解题意,明确要求,再从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中求解。
1、寻找适合复习的载体,一道题要从知识、能力的角度去分析。
分析它由哪些部件(知识点)组装而成,养成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的好习惯。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要以一当十,训练一题,达到训练十题的效果。
综合训练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科重点、主干内容,针对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针对高考要求。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做到重点联系,前后联系。解决问题之后,再回顾解题过程、思考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3、我们不能满足于解题,而要求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中找到规律性、原理性、基础性的东西,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这样,才能把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升到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4、做各种高考真卷、模拟卷,反复订正。解题后要进行经典回放,反思解决了什么问题?这道题为什么这样思考,而不是那样思考?分析后,要给自己思考时间和空间,再回味、思考、悟化、转化、活化,再回归教材、课本。只有这样,才能稳步提高能力。
方法五、注重学习的过程
学习地理与学习其它科目一样,要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上课、练习、复习,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预习、复习两个环节。根据记忆规律,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预习可以提前知道教材内容概况和自己不懂之处,便于上课分配注意力,因为上课时间每一分钟注意力都很集中是做不到的,上课有明显的节奏感,必须将劲用在刀刃上,把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放在重难点上。学习地理决不能等全部学完后再回头复习,这样你是决不会理解课本知识的,你会发现学地理很难。可是如果你把地理当天的内容当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日积月累就会培养成为你的地理思维,那么学习地理就会易如反掌了。高考虽然是能力立意,但注重基础,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等,因此,复习中应多看书。实践证明,自觉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地理学习的支柱是教材的阅读理解,地理不同另两个文科之处在于,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积极思考。上课时间有老师的引导,可以少走弯路,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地理常识所占比例较初中小了,但知识更深,更系统化,更加复杂,理解难度增大;地理在如今所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学习地理需要的课外知识也多,所以,一定抓紧学习的主阵地——课堂。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勤于作笔记。
方法六、收集信息理论联系实际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刊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鲜活生动的地理知识和敏感具体的地理问题,我们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不断补充丰富地理知识。课外同学们也要注意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如走进图书馆,访问互联网站,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等。及时查阅收集、检索处理地理信息,这不仅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也是同学们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充实知识、丰富阅历的有效途径。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知识,要使自己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自己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勇于实践、创新学习的意识。
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相信经过努力,同学们一定会喜爱地理并学好高中地理的。
2. 地理教学的教学方法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地理学科作为“+3”中的一门,地理学习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但与此同时,在中小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尤其是“六多三少”问题特别突出——课程多、教材多、教辅资料多、考试多、作业多、补课多,活动少、娱乐少、睡眠少,一直摧残着广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提升教学有效性便显得更为迫切和具有实际意义,笔者就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一、地理教学方法:
1、减少理论灌输,增加技能培养
虽然地理属于文科,但如果教师直接把书上的概念、规律等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妥当,最终只会让学生对课堂越来越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笔者认为应减少对书本上一些知识内容的死板教授,而增加以提升学生地理技能为目的的趣味式教学,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地理素养,大大地提升了教学有效性。
例如,较大的地震灾害近几年来在我国频繁发生,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2013年“4·20雅安地震”等灾害的发生,震醒许多人,整个社会开始意识到这方面的教育是多么重要,而学校教育在这方面非常欠缺。笔者作为地理教师也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课堂教学,仅仅只关注了课本上关于地震的基础知识,将它们一股脑儿灌输给学生,但日后如果学生真遇到地震,这些书本上的知识毫无帮助。虽说身处上海的我们很少经历地震,但是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分布影响范围十分广阔,而我国又地处这两大地震带的交界处,另外学生们去国内外旅游留学甚至生活的话,仍有可能遇到地震灾害,他们需要了解一些地震后的求生技能。于是经过充分备课后上《板块运动》这个专题,当介绍到地震时,笔者会花上近一节课的时间来让学生了解地震发生前的先兆,知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自救方式和应对突发状况的策略,以及在地震发生后还要学会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受困者。每次上完这样一堂课,学生们参与讨论的热烈程度及脸上认真的表情告诉笔者,他们喜欢学习这样的知识,而且相比于课本上的内容,他们也更需要这样的地理技能。
2、减少空洞说教,增加直观演示
地理空间能力是具有学科特色的地理能力,同时也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它主要包括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空间格局观察能力等,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如果一味地使用讲授法,纯粹用语言解释各种地理问题,很难提升学生的空间能力,往往会造成他们听不懂或不理解的状况发生。所以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课堂中会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将生涩难懂的地理知识利用直观的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轻松愉快地掌握这些知识,唤起他们的思维共鸣。
例如在《地球的伙伴-月球》这一专题中,有一个重点难点内容为解释“我们在地球上为何始终只能看到月球正面”,书本上的解释是由于月球本身的自转与公转周期方向都一致所导致的地理现象,但这样讲授的结果往往是大部分学生根本不能理解这一原因,甚至有的学生会将地球自身的运动联系进去,最终得到了错误的答案。于是总结经验,经过思考和设计后,笔者在教授这一内容时使用了演示法:让两位学生上台分别扮演地球和月球,要求扮演地球的学生完全不动,并强调这个问题的答案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无关,而扮演月球的学生则以“地球”为中心绕其旋转,同时还要保持始终面对“地球”,并且为了让学生观察得更加真切,笔者还让演示的学生放慢旋转动作甚至做四分之一周期的分解动作。演示时,台下学生全都目不转睛地观察两位演示学生的活动,而在演示过后,几乎每位学生都能说对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相信他们脑海中肯定映射出地月之间空间运动的影像,这样一堂课对他们空间能力的提升帮助一定是巨大的。
3、减少被动接受,增加开放讨论
“以学生为本”是现代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提倡不能把学生看作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是要看作知识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则主要在引导学生向正确的学习方向前行,而不是限制他们将来要走的道路。所以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会将开放式讨论作为研究地理问题的主要方法,让学生拥有开放的可以开展积极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
例如,产业的区位条件是高一人文地理部分的重点内容,但不论农业、工业还是商业都离学生的生活相对较远,要让他们通过这些产业的特征去理解区位条件是非常困难的,于是笔者就尝试在教学中贴近他们生活,联系到在上该内容前曾带领他们去青浦采摘草莓的事例,让他们分小组进行关于“生产草莓需要哪些条件”的开放性讨论。通过一组组热烈探讨,“气候”“地形”“土壤”“市场”“科技”这些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条件一一被学生提出,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通过讨论,群策群力,学生就能得到较为全面的答案和结论,语言也更加严密、科学、准确。
二、地理教学方法的实践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作业,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点,巩固课堂中已学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但是传统地理作业往往存在题量过大、题目形式单一、作业评价单调等弊端,导致作业效率低下,对课堂所学起不到应有的巩固作用。笔者认为,不妨去除大量机械重复练习,而是以关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主旨,对作业各环节进行重新设计,这样才是提升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1.调整练习时间,从课后入课堂
教育部门明确规定,高中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八小时,作业时间不超过两小时。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每天完成各门学科的课后作业用时远远超过两小时,有的学生甚至做到凌晨都完不成当天作业,但如果不布置课后作业,那么学生将很难巩固当天所学的内容。所以笔者采取的对策是,在课堂上讲完某一知识点后,都会将一部分原本准备布置的课后作业转化为随堂练习。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课后作业量,减轻他们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就能很快了解学生的真实接受程度,及时弥补缺漏,及时讲评,让学生强化对知识点的正确认识,澄清模糊的概念,真正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2.改变作业形式,减书面增趣味
传统的地理作业往往为书面形式,要么是机械抄记,拘泥于课本的重复练习,要么是封闭单一的题海战术。这样的作业对学生来说,成了一项艰苦的劳作、沉重的负担,以致部分学生“望作业而兴叹”,产生“作业恐惧症”,甚至最终让他们放弃作业乃至放弃学业。笔者认为,只有改变这种作业形式,才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从而让他们喜欢上并会认真地完成地理作业。例如每年寒假里笔者几乎不布置书面作业,而是会让学生们以小组形式来制作自己感兴趣的地理课题内容,并不限定作业类型及框架,最终学生们呈现的成果也是主题不一、形式多样的。有些学生用PPT展现了宇宙的奥秘,有的用FLASH制作了气象气候知识,有的则用电子书和视频形式描绘了国外的风土人情,等等。只要和地理有关系的内容,不管是自然部分还是人文部分,都能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要完成这样一份作业,学生不但需要用到课本上的知识,更多地还要通过课外书籍、报刊、网络等去获得课本以外的内容。这样一份作业的完成,是学生们将自己真正喜欢的地理课题呈现出来,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最终掌握的、真正能运用的知识是靠自己学得的,而不都是教师教给的。我们说教学“所教是学”,就是指教学首先要教学生如何主动学,使学生有渴望学习的态度、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他们将来就能适应社会,适应科技的千变万化,成为有创新能力的人。
3.倡导综合评价,变被动为主动
作业是学生和教师间的一根的纽带。在对作业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做到准确无误,并对部分学生的作业适当地写一些简短的评语,而学生渴望看到的也是教师对自己作业的正确评价,就像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说,“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学生完成作业后想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后阶段的学习也具有指导意义。但是现在有不少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非常机械和单调,只有对错,没有任何评语,而且对于错误的答案还会惩罚学生机械地抄写,这样最终就会导致学生越发丧失对作业的兴趣,最终甚至不愿意去完成作业。所以笔者在批改作业时,只要时间允许,都会给予其细节上的修改和评价;此外对前文提到的一些自主性开放性作业进行评定时,还会进行班级展示,并让每一组组长也参与到对各组作业的评价中来。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不但能够对比出自身作业的不足之处,思考并改进学习方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而且在评价过程中,巩固了自身所学知识,并提高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3. 初中地理如何教学
一、更新教学观念,将知识学习要求的程度降低,是开展悟性教育的前提条件。
初中地理作为次科存在教学时间不足,学生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的实际情况。地理科要求知识点掌握的程度,虽然每年都有所下降,但实际上一些知识点还是比较难于掌握,遗忘率非常高,如资源中矿产的分布、降水的分布规律等,如果硬要学生去死记硬背,会严重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做到教学上使学生通过“悟”来学习,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放下包袱,对一些难懂的知识点只要求学生知道便可以了。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即是开发学生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就能更好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对地理科的好感,为将来高中地理的高层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的学习方法是“悟”的要决。
各学科的学习基础都是兴趣。地理作为次科,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教学更需要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否则学生会放弃地理这一科。但地理课本的知识编排过于严肃,趣味性不足,故事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开展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触类旁通,做好引导,理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初中地理知识基本上是与实际联系得较为紧密的,很多的理论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例证,如太阳、月亮的东升西落引证了地球的自转;一年四季的更替引证了地球的公转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体验来引导,如讲到环境保护时,我们不应单纯讲应如何做,更应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黑水河的可怕、废气呛人的滋味,同时让他们写上一份调查报告,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又如讲述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番禺地区的自然特征去理解。
2、情景感悟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由感性思维转入理性思维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途径,而地理知识的直观感悟更是比较可用的。如讲述到沙漠地貌时,让学生从一张清晰度高的实物景观照片中感悟出沙漠气候干燥特征,其效果比老师讲一万句有用得多。又如讲述南北气候异同时,用两张南北方特色景观的图片进行对比,再加上表格练习,学生“悟”性便能加深。再如讲西欧和北美气候和地形关系时,运用寥寥数笔的简笔画画出两个地区的差异,再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效果更好。
3、教学中运用对比的方法来使学生有所“悟”。
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出知识间带规律性的东西,如说到南方地区时,可让学生用北方地区来对比,找出南方地区独有的自然特征;又如讲到北美的气候与地形的关系时,可用欧洲气候和地形的关系来比较,就能使北美的气候特征鲜明突出。通过对学生进行对比思维的培养,就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进行知识的横向或纵向联系,树立地理知识的全局感。
4、合理的讨论是启发学习的好方法。
过去,我们的教学一直强调提问、讲授、严肃的课堂纪律,却从来没有安排学生讨论,其实这是个误区,其实,只要教师调控得当,预留一定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讨论的时间,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讲述南极大陆的气候特征时,列出几个引导性的提纲,如:对气候影响的四大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对南极气候的影响等,让学生讨论其成因,通过过去积累下来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推导出正确的结果。
5、培养外展思维是“悟”的提高。
地理教学的感悟还在于举一反三。地理课本的知识内容与一些时事问题密切相关,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一些热点问题,在增加地理知识的可用性的同时,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讲到西北地区时,就可由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延伸至开发大西北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有关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讨论研究开发西北地区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通过讨论,学生纷纷表示真正感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6、开展多种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如果设计安排得当,则会极大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我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观星,面对满天繁星,细听星座的动人传说,通过高倍放大望远镜观察月亮上的环形山,学生的兴致未曾如此高涨过。虽然,对于星座的知识,他们不一定会懂,但他们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被激发起来。
7、动手制作效果更佳。
自己设计并动手制造小道具或者收集地理小标本、地理小资料,会使学生从中悟出更多的地理知识。如讲到南方的水稻土、红壤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到郊外收集标本并进行观察记录,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又如讲到经纬线的分布时,在课前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小地球仪,再进行观察后完成表格练习,效果比教师费力讲解效果好。
8、让学生设计一些小表演或演示也能提高学生的悟性。
在地理教学中,有一些本来很有趣的知识内容却被课本讲述得非常枯燥,此时,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图片、声像资料或文字资料,进行自己设计的演示,效果也不错。如讲到旅游时,课本的风光图片非常有限,文字内容太过严肃,会做成学生感到难记的现象,这时可由学生担任导游的角色,让他们自己收集资料来讲述祖国河山壮丽的风光和旅游名胜分布的位置(可联系交通中铁路的分布),又或者让他们制作相关内容的手抄报,以及风光照片进行演示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感悟知识。又如讲述广州地区“三年一中变”的成果,就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自主编辑,进行演示性讲解,教学效果比老师讲授好得多。
9、增强学生的阅读机会,让他们学会发问、懂得看书、学会查找资料,成为学习的主人。
地理的科普读物有很多都是形式生动、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如《少年科学》、《世界奇观》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看书、多思考。安排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讲述课外所学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悟性。
三、要“悟”关键在于教者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地理知识之间带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和规律性,学习上要悟,则要求教者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懂得知识间一般的联系,引导他们去发掘课本上的知识,不要包办一切。如在区域地理中,气候一般都受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等的影响,气候和地形等又决定了区域的自然特征,而经济特征、人口分布和生活特色又受环境(包括政治环境和自然环境)、交通和资源分布的影响。教师可以在讲课的基础上,总结出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规律,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综合法),为他们将来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好像讲述青藏地区的特点时,由于前面已讲述了多个区域特点,学生已大概掌握了区域特征分析方法,此时,就不应再由教师讲授太多,教者可列出几个提纲式的引导问题,让学生分小组研究解决,再由教师整理出思路。另外,也可以设立一个地理主题,让学生按小组收集资料进行讲解,效果也好。
小结
前面所讲述的只是个人的粗浅见识。在实际教学当中,还需要对地理的教学要求进行一次全面的改革,特别是考试制度和内容的改革(现在有关部门已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使教师摆脱教材的困扰(初中地理教材编排过于严紧,缺乏轻松)以及作为次科的制肘(教学时间不足、课外活动时间和资金严重缺乏,教学用具欠缺等),做到教者放心、学者轻松的良好局面,只要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真正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就可以了。
4. 地理教学方法有哪些
地理教学方法有:
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实物展示、直观教具(如模型)、示范性实验等,使学生通过观察而获取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供展示的对象有很多,而且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演示的范围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
地图法。地图法是指在地理教学中,老师运用各种地图,使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地图成为地理学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纲要法。纲要法,又可以称为“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利用由字母、文字、数字或者其他符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教学辅助工具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简单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
探究法。探究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等途径进行探索,发现并掌握相关原理或结论的教学方法。
生活教学法。活教学法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更好的陶冶。
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5. 如何有效地进行地理教学
如何有效地进行地理教学
一、教学目标精确恰当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精确恰当,全面贯穿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控制、评价等功能,有效的教学始于认清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充分发挥目标的各种功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课堂的40分钟里要教什么内容?哪些知识点是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的学习,要实现怎样的目标要求?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前,我们要注重对课程标准的分析,以此来明确教学目标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时,课标要求为“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湘教版教材选择了“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作为例子,如果教师只把课堂重点放在田纳西河,那是绝对不能“达标”的。通过解读课标可知,课标并没有明确要求具体掌握哪一条河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学习田纳西河流域后,总结出流域开发的一般思路。然后,让学生利用分析流域的思路,对伏尔加河流域以及我国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开发的异同进行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二、选择有效且高效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把全部的内容教给学生,必须选择有效并且高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得出规律,掌握方法。教学内容组织得精确得当与否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决定了教学是否有效。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要紧密围绕新课程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把知识结构变成教学结构,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标多本”的情况。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下,各地分别使用人教版、湘教版等四个版本的教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增加、删减和替换,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上面提到,在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时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流域开发的总体分析思路。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可能让学生把每一条河流都详细进行学习和探讨。因此,我们要选择一个有效且高效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由于学生的世界区域地理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对美国的田纳西河较为陌生,我在实际教学中就曾用长江这一学生较为熟悉的案例替换田纳西河的案例。学生通过分析长江各河段的地理特征,得出河流各河段开发利用的一般规律。
6. 如何上好地理课
伊川思源实验学校 陈萌
很多学生认为地理学科是小科,其意义相比较中考其它科目而言显而易见,因此,学生、家长在思想认识上不能做到足够的认识。如何改变这种白费力气的状况,使地理课堂的45分钟成为有效课堂,让学生在地理课上愿意学、有所学。
1.做好课前复习。上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
2.进行有效的预习课本。让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预习,先通读课本,再完成基础训练课前预习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标,使学生有明确的前进方向。
3.在讲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这是有效课堂的关键行为。课堂 45 分钟要使每个学生每分钟都在学习,难度很大。我尽可能多的使用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例如:讲授《印度》这节课时,先让同学们说说他所看过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同学们立即兴致勃勃,想要去了解更多关于印度的知识。
4.进行课堂检测,当节课的内容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讲授完让学生先背诵,再做练习题,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
7. 怎样教好地理
首先,你要先有很好的地理基础,头脑里形成完整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这就是你“教”的硬件;
其次,你像学生讲解的时候,要形象生动,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因为有些学生想象力比较差,就不能很好理解地理的空间概念和运动方向;
最后,要帮助学生记忆地理那么多零碎的知识点,这需要你本身有个很好的记忆方法,然后传授给学生。
我虽然是英语专业的,但是我最好和最感兴趣的是地理,在大学经常带家教,有个孩子经过我一个寒假的家教辅导之后,地理从C到A。多用心就好了,让学生感兴趣。
8. 浅谈如何教好初中地理课
一、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结合学生实际,尝试和开拓新的教学方法
1、注重教法,教学方式多样、灵活。
2、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地理现实。
3、学习目标明确化。
4、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地理知识结构。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
三、积极地去创设室外课堂
四、在地理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可达到教学的优化,促进素质教育
地理教学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讲课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从而真正体现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落实新课程的精神。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第一,课堂教学要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对衣食住行、自然现象、现代农业发展等地理知识兴趣特别浓厚,而现行地理课程在这些方面却只有零散的一些简介而已,因而教师讲课时不能很好地利用其素材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从而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知识储备,促进他们能力的发展,可根据现行课程的编排,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采用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校本内容进行教学补充。此外,校本课程素材的发掘,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现行的国家课程的缺憾,更重要的是能够把学生主体性集中在校本课程中进行细致有效的发挥,并留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和相应的素材,让学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发展,同时也为学校的特色建设提供了元件。 第二,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自主性和合作性。学生的自主性主要表现为,在一堂课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定课题,诸如此堂课重点讲述的内容、采用的方法、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的时间以及授课的时间安排等都由学生自己来定。可以认为,凡是与地理课堂教学有关的内容,都是学生说了算,让学生乐于完成自己选择的一切,教师只帮助学生确立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把握最基本的知识。事实上,地理课程中的某些教学内容并非一个学生能独立完成,这些教学内容需要学生互相合作帮助才能完成。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这一因素,尽量多设计些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作业,使学生学会交流,分享研究的资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不必局限于单独完成,也可以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这样才能较好地体现“自主合作教育”的教学思想。 第三,大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从地图中获取大量的地理资讯,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除了文字以外,尤其要重检视像的系统学习。地理课本中的各种地图构成了一个“影象体系”。这些影象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通过学习这些影象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第四,课后布置作业要科学合理。传统的地理作业在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上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为学生设计些开放性的地理作业。作业的内容、答题的形式以及问题的答案均是开放或半开放的,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另外,作业的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在布置地理作业时要注意照顾各个层次的学生,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在作业数量、难度和完成时间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地理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体验,多给学生布置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通过操作或参与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完成作业。 总之,在新课程推进的今天,新课程的推进与开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地理教学工作者应认清并勇挑自己肩上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去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环游世界,很有趣。还有一个是畅想古今,就是推想地球的地质水文环境的变化。一个横向一个纵向
语言是环境的反应,教师应该设定语言环境,
提高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
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中主要是自然地理,所以会有很多的图,首先你自己要熟悉图,会画图,再引导学生识图,多讲方法,还有幽默诙谐的课堂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好地配合老师。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认真砖研和设计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笔者分别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个方面讨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初中地理课堂充满生命力,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全面发展。
在外出旅游时,当你看到那些绮丽的自然风光,是否会忍不住惊叹大自然这无与伦比的美丽;在寻求知识中,当你发现那些奇妙的自然现象,是否会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一切的发生,都与地理这门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络。可见,学习地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带领你走进这美妙的世界,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带给你不一样的精彩。可是对于刚踏入这门学科门槛的学生来说,如何让他们从近乎零基础转变成学识渊博呢?因此,教师就起着很大一部分的作用了。一个好的教师,一套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让一切陈规打破,呈现焕然一新的精彩。我教这门课也有一些年头了,在此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探求最适合学生的方式,下面我来分享下我的教学经验:一、要求学生备好基础工具我们都知道,地理的学习既有自然地理也有人文地理,而自然地理会涉及到很多的图,那么要教好初中的地理,首先就要熟悉这些图,会画图,再引导学生识图,所以每个学生在上课时必须准备好一本学习地理课的基
摘要: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从而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文章主要从学生需要、融洽关系、做好课上准备工作、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和联络实际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教好初中地理课。关键词:地理教学;准备工作;生活实际地理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方面,如人口、资源、环境、水利建设、生物、土壤、地貌等等,内容全面,知识广泛,对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祖国、认识乡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剩余2255字)
9. 如何教给学生有趣,有用的地理
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程月
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引进了崭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关注人的生活、关注人的 生命,解决实际问题,教给学生活生生的地理,使学生真正感到地理知识的实用 性、有效性,拉近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切,感到学习地 理知识有用,从而在学习中得到好处,受到实惠。这也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地 理的乐趣,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复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创造力,增强了地理教 学的活力,显示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实用性和应用性的优势。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 学,可以说地理学科原本就根植于生活。是由“生活世界”而提练而成“科学世 界” ,现在的地理教学要求把学生从纯粹的“科学世界”带回到学生的“生活世 界” 这种回归生活的新理念是地理课改追求的目标。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
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生活 中,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让 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
一、有用的“生活”地理内涵 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主要是指学生生活及学生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和地理技能, “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学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 并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 引导学生关心现代发展, 关注世界的变化, 树立科学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
二、加强有用的“生活”地理的教学积极意义
1、凸显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 传统的地理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使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没什么用处,实际上, 在社会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学在 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是越来越大,衣食住行离不开地理学,社会的地理学是通过 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学习, 使学生深深地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 在我们身边,认识到地理知识对自己现在和将来学习、工作都有重要意义,是一 门实在价值很强的学科,从而凸显地理学科的价值,使学生改变“地理无用论”的观点。
2、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的研究说明, 学生对各门课程感兴进趣的程度取决于对学科实际有用 价值的认识,对生活有用地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的有用性,对地理学习 产生一种需求感和内驱力,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欲 望,大大增强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 加强生活地理的教学能够培 养学生观察社会和身边多种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善 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 利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有效地增强学生 的生活能力, 这种生活能力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 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三、加强有用的“生活”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
1、利用现代化的大众传媒。 看电视、听广播、上网、读书,看报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 现代的和传统的媒体所提供给我们的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其中地理知识则处处 有,时时有。因特网上有综合性的地理网站,如中国国家地理的网站、中央电视 台的“国家地理”网站等;有地理教育的专题网站;有人口、水资源、矿产、河 流、环境保护等专题多站等等,应有尽有,甚至连所有的地理专业名词都能在这 里找到多条信息。我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矿产资源” ,得到了 724000 多个 相关的网页。学习地理知识最便捷、省时省力又经济的方式就是上网畅游,是地 理学习的首选。 看电视是我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电视也是一种很有效的信息媒体。许多 电视台常常播放有关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 《开心辞典》《幸运 52》《探索与发现》《人与自然》《环球》《天气预报》 、 、 、 、 、 、 《探索时代》等,都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开发乡土地理资源。 家乡的地形、土壤、河流、气候、民情风俗、历史沿革都可以纳入学习地理的大课堂。初中学生大多好奇、求知欲强,引导他们学会观察身边的生活,感受 地理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乡土地理正好能够担当此任。 “地图上的方向” 学习 , 我们就可以画一幅学校所在地区的地图,以本学校为参照物来研讨“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联系实际指出学校周围的建筑物位于本校的什么方向等等,然后, 逆反之,再分别指出本校位于它们的什么方向。这样学到的“方向”是取自生活 的,必然也能用于生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再如学习“昼夜长短的变化”可以 拿夏天升国旗时已艳阳高照,而冬季却夜色未消来对比例证;学习“主要的水资 源”可以用我们的自来水来自黄河来说明“河流水是主要的水资源之一” ;学习 季风,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当时的风向,然后再比较冬夏两季的不同;学习“外 力作用” ,就可以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的成因来说明原理。
3、解析热点问题。 关注国际时事, 了解国内新闻不仅是一种生活时尚,同时还带给我们丰富的 地理知识。地球是一个大家庭――地球村,关心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就是关心 我们自己。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热点的背景、缘由、过程、发展趋势等等的剖析从 而了解发生地的自然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状况。从关于美伊战争的报道中我们可 以得到这样的信息: 美国的侵略是为石油而来;美军士兵经历了沙漠生活的严峻 考验;伊拉克停止出口石油以后,人民的基本生活必需品都难以保证,只能依靠 椰枣;大多数伊拉克人身着长袍。解析以上现象我们可以得知:伊拉克是世界上 的主要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伊拉克气候为热带沙漠气象;伊拉克盛产椰枣;伊 拉克属于阿拉伯国家,信仰伊斯兰教。刚刚过去的印度洋海啸灾难,我们可以通 过了解海啸的发生地、时间、灾难性,来解析地震与海啸的关系;为什么发生在 这些地区; 怎样抗震减灾。 再如通过关注奥运会的电视直播来学习时差的换算等 等。
四、提高有用“生活”地理的教学成效 通过加强对“社会有用地理”的教学实践学生和老师都获得了一定的收获。 对于学生来说, 很普遍认识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学习地理的兴趣有了较大的 提高,学习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增强了,获取信息、分析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等能力也有了一定提高。对于我这个老师来说,我们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对 自身角色的定位逐渐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转变,教学方法由传统的讲授为主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 总之, “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的理念给地理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指向,愿每 位地理教育工作者都能准确把握其内涵,在教学工作中,积极的探索教材内容的 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为学生架起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 间的桥梁, 加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与实践经验的联系,为地理课堂输入新鲜的 生活内容,凸显地理学的价值,使地理成为一门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学科。
10. 怎样讲地理课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教师,不过我带的都是电子类的课程。但讲课方法基本是相通的,我还是可以给你提点建议的哦。
首先你要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地理课嘛,肯定要熟记那些地理知识了,然后就是一些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教育甚至政治话题。
其次要列好讲课提纲,这部分可不要忽视哦,把要讲的内容列个大概的纲要,就不至于讲课的时候卡壳,大纲内容再注意衔接,过渡自然,这些过渡可用故事、历史、文学等来衔接,课前多多充分准备。
这些是知识内容准备。
然后就是讲课技巧,开头方面,要想办法尽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可以准备一篇优美的描写法国的文章来朗读一下,或者准备一个关于法国风土人情的小故事、或者一段比较有趣的历史故事。从此展开,你准备的这些尽量与地理挂钩。
然后就是讲课之中也可以穿插各种有趣的东西,地理课嘛,内容是枯燥的,所以一定要尽量讲的简单有趣。
与学生互动不单单是提问和回答,你可以让学生说说对法国这个国家的印象、顺便聊聊时政也未尝不可,这也显得你知识面比较广泛。学生的互动自由发挥度是很大的,你可以多琢磨琢磨。
总之讲课的方法方式不是唯一的,只要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对你所讲授的内容吸收理解就是比较成功的讲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