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叫二至日
二至日即二分二至,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合称,它是反映太阳直射点周年运动的节气。
每年3月21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在赤道并向北回归线移动时为春分;每年9月23日前后,当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回归线移动时为秋分;每年6月21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每年12月21日前后,当太阳到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冬至。
相关信息:
在廿四节气中,有两个带有“分”字的节气,春分和秋分。春分平分春季,秋分平分秋季,日夜等长。在天文位置上,春分日时太阳达黄经0°,秋分日时太阳达黄经180°,春分日和秋分日都可以看到日夜等长的现象。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从冬至开始白天越来越长,但是从春分开始白天比晚上长,从夏至那天开始白天越来越短,但是从秋分开始才白天比晚上短。
Ⅱ 地理,什么叫二分二至日
二分二至其实就是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的合称,南北半球的这四个点日期不一致,但可以这样来认识:
如果在北半球,
3/19,20,21,春分----当太阳直射在赤道并开始向北回归线移动时,就是每年的3月21日,是为中国农历的春分;
6/22,夏至----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并开始向赤道回归时,就是每年6月22日,是为中国农历的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进入盛夏;
9/22或23,秋分----当太阳从北回归线回归,直射赤道,并向南回归线移动时,就是每年9月22日或23日,是为中国农历的秋分,北半球因为太阳照射时间变短(天黑得早),照射角度越来越大,逐渐转凉;
12/22,冬至----当太阳到达其最南端的直射点——南回归线时,就是每年的12月22日,是为中国农历的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日照最短的一天,天气变得寒冷。
在南半球刚好相反!
Ⅲ 七年级地理太阳照射二分二至是什么意思
二分二至其实就是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的合称,南北半球的这四个点日期不一致,但可以这样来认识:
如果在北半球,
3/19,20,21,春分----当太阳直射在赤道并开始向北回归线移动时,就是每年的3月21日,是为中国农历的春分;
6/22,夏至----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并开始向赤道回归时,就是每年6月22日,是为中国农历的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进入盛夏;
9/22或23,秋分----当太阳从北回归线回归,直射赤道,并向南回归线移动时,就是每年9月22日或23日,是为中国农历的秋分,北半球因为太阳照射时间变短(天黑得早),照射角度越来越大,逐渐转凉;
12/22,冬至----当太阳到达其最南端的直射点——南回归线时,就是每年的12月22日,是为中国农历的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日照最短的一天,天气变得寒冷。
在南半球刚好相反!
Ⅳ 高中地理什么是二分二至日时
“二分二至”是指四个时刻,“二分二至点”则是黄道上的四个节点,至于“二分二至日”则是“二分二至”这四个节气分别所在的那一天了。
关于上述三个概念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在“二分二至日”里的“二分二至”时,太阳位于黄道上的“二分二至点”。
春分(3月21日)和秋分(9月23日)为二分,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夏至(6月22日)和冬至(12月22日)为二至,此时太阳直射回归线,极昼、极夜达到最大范围。
(4)地理二分二至日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我国四季划分的传统方法,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
如春季以立春(斗指东北,后天八卦艮位)为始点,春分(斗指东)为中点,立夏(斗指东南)为终点。
西方四季划分是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点,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
西方国家所处的纬度较高,离黄赤相交点较远,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点比“四立”更能实际反映当地气候。西方这种以“二分二至”划分的四季比我国传统“四立”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Ⅳ 高中地理什么是二分二至日时
二分日是指春分日和秋分日,二至日是指夏至日和冬至日。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叫“黄道面”,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并不是垂直于黄道面,而是有一个23°26′的倾角,使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有一个23°26′的夹角。由于有这个夹角的存在,地球公转到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地球表面的位置也就不同了。在二分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而在二至日前后,太阳就会分别直射南北回归线。
地球自转轴倾角的存在,是形成四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