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地理备课组优秀工作计划
一 工作重点
1. 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
认真学习和钻研各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2. 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探讨复习教学策略,做好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3. 抓教学常规
组织有关学习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 主要活动
1. 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的教法与学法
2. 开设常态课、常规课,及时评课
3. 积极撰写论文、教学反思,逐步加强自身建设与成长
4.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5. 积极开展地理兴趣小组活动,举行地理知识竞赛
6. 加强集体备课建设,利用资料备好课、上好课,加强课后的兴趣活动
Ⅱ 八年级地理集体备课计划
写集体备课计划是 八年级 地理教师的责任,教师必须有高度的 教育 事业心,和对同学全面负责的精神,才能做好课前准备的工作。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八年级地理的集体备课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集体备课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研组 工作计划 为指导,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线,在教学中改进 教学 方法 ,更新教学手段,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兴趣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切实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目标:
1、根据学校要求,做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
2、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力度。
3、重视对读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4、加强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5、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
三、具体 措施 :
(一)落实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对教材中新的内及旧内容新要求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并要求提前备课,不上无准备的课,课后要及时的 反思 、 总结 ,及时讨论提高。
2、听评课:按学校规定:任课教师每学期每人不少于30节,力争超额完成听课任务。组内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听课、评课活动,取长补短,互 相学 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共同探讨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教师自主研读《课标》。对照课标,研究教材,深入理解编者的意图,科学合理的使用教材。
4、强化课堂教学的“三为主“意识。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继续完善学案的开发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案使用的研讨,充分利用好学案辅助我们的教学工作,在学案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做好记录,课后及时的进行修改和完善,为今后学案的开发和使用打好基础。
6、做好八年级的结业会考工作。本学期八年级的教学任务重,八年级年级的教师要认真研究会考走向,认真研究会考试题,把握出题的方向,根据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力争会考取得好成绩。
7、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各级课堂教学竞赛,在赛场上磨练教师的水平,提高教学水平。
(二)加强组内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在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教材归类、分项,采用“集体备课,集体评议,改进教案,再行教学,不断完善”的连动式备课、上课的方式进行。
(三)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加强地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各类地图和地图册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地图结合起来学习,把知识点与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图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等能力。
(四)发挥集体智慧,共同研究突破“堂清”的方法和途径。
根据学科的特点,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如何堂清”作为研究的内容。课堂教学中坚持教学的六个环节,围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法,教师尽量“少讲”“精讲”,对所学的内容要当堂检测,力争当堂消化、吸收。并要求每位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的同时要及时总结 经验 ,写好教研手记。
(五)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备课组教师共同研究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题和切实可行的计划。
八年级地理集体备课计划(二)
一、 指导思想:
紧扣“提升学科素养,注重能力生成”的课标理念,以“好学十实用”为落脚点,把握最新的教学科研成果与教师的实践经验融为一体。
联系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汇集生活现实,社会 热点 、科技前沿的资料融入课堂。
二、 目标导航:
从世界看中国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
中国的自然资源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着、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中国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网、因地制宜的农业、工业分布与发展
三、 实施措施:
在学习中应该做到充分利用地图、挂图、拼图等教学用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做到以学生学为主,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并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比如:分组教学、男女比赛、指图填图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四、 集体备课安排表:
周次时间主备人课题内容备注
第一周9.1曹荻辽阔的疆域
第二周曹荻张玉娟辽阔的疆域
第三周9.12曹荻众多的人口
第四周9.19曹荻多民族的国家
第五周9.26张玉娟地形和地势
第六周10.3曹荻地形和地势
第七周10.10曹荻气候多样、季风气候显着
第八周10.17曹荻河流和湖泊
第九周10.24曹荻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十周11.7曹荻土地资源
第十一周11.14曹荻水资源
第十二周11.21曹荻遂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第十三周11.28曹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十四周12.5曹荻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第十五周
至二十周12.12
1.15
复习
考试
八年级地理集体备课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地理教学要体现新课程标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帮助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以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总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策略
1.继续加强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使教学具有方向性
在教学中,我们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新教材为基本素材,以乡土地理为依托,将重大的地理事件和现象引入课堂,对地理教材进行重组整合,更加高效的完成地理教学任务。
2.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
八年级为中国地理总论中的疆域与人口、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主要产业及下册第一章。
不论是区域地理还是人文地理的教学,都要强调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从地理的视角看待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3.进一步加强地图教学,努力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各种能力
搞好地图教学,是我们地理教师的主要任务。我们要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读图环境,如在教室中张贴地图、摆放地球仪,家中张贴地图,让学生时时处处看到地图。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多的运用地图去进行教学,如挂图、地图册、版图、多媒体图像等,特别是边讲边画式教学方式的使用;还要让学生多看图、多读图、多填图、多画图,并把平日听到的、看到的重要地名、重要地理事件反映在地图上,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动手能力、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采用灵活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和方法
我们要坚持在老师指导下的以学生自学为主,以老师教授为辅的教学方针,采用启发式教学,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通过眼看、耳听、身体感受来认识身边的地理事物和了解身边的地理现象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原理和技能,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学校大力推广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的学堂.
5.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地里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图像资料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加深对地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形成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我们要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6.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地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特别是动手画图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7.精心编制导学案,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集体备课、课时备课都要围绕导学案来进行。只有这样,才使导学案与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首先在导学案中编制预习学案,以预案为抓手,把教学任务向前延伸。 预案要体现基础性,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为学习重点内容做好知识储备。同时,让学生通过梳理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在教师讲解点拨过程中产生共鸣效应。
(2)其次在导学案中要布置适当的训练题,特别是与画图有关的题目,与实践有关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自主或合作完成,将学习活动向后延伸。这部分训练题要体现层次性、自主性、适度性、开放性的原则。
(3)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内探究部分是学案编制的主体,备课组成员要坐下来认真研究,不断修改,达成共识,为我所用。
(4)导学案的编制不拘泥形式,但是一般应包括学案使用、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梳理(自主学习)、疑难解析(合作探究)、规律总结、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自我反思等环节。
8.精心备课,努力打造生态高效地理课堂
(1)精心备课,搞好教学设计
(2)精心打磨课堂,打造生态高效教学流程
9.将发生的重要地理现象、重大地理事件及时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的联系当地实际,把每天发生的地理事件、现象特别是学生身边的及时引入课堂,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探讨,老师启发、点播、讲解、延伸,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有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10. 搞活“闲暇教育”,增加学生知识面
Ⅲ 初中地理的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受考试形式,学科地位的影响,普遍不被重视,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有效教学的真正发生,我谈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地理教学优质的方法
一、因材施教,方能有效
学生的素质是多层面、多方向的,并且学生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学必须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个体的发展需求,就拿“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课来说,由于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化差异,这时在教学时就要因材施教,要让学生们融入到这堂课中,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孩子,可以巧设情景,引起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在课堂中可以利用中国政区图拼接模型,将一些具有特殊轮廓的省区,进行联想,找到与实际生活相近的事物进行联想记忆;对于基础掌握较好的孩子,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魅力和个人风格,为这些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主动的拿着模型诉说自己的收获,释放成功的喜悦,让其自始至终感受到地理给他带来的快乐;相对于想要提升的孩子,则可以借助课外拓展延伸知识,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利用一切资源调动他们的进取心,最后再回归到课本中来,落实到练习检测、课后辅导上,学以致用。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地理课堂上找到了归属感,找回了自我,学习上有了持久的动力,随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也实现了。这样针对学习个体的能力、志趣等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才能显现其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和进行效率的实质化。
二、爱学乐学,方显有效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不能整天想着灌输知识。如果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多半。培养学习兴趣是“照亮路途、指引行动,让学生向前跑”的必要条件。如进行“南亚”教学时,先播放在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西游记》视频片段,这样会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产生共鸣,对整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兴趣浓浓,跃跃欲试,教师顺势引入新课,整个课堂就像“春风又绿江南岸”一般豁然展开。只有将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才能够让他们主动的去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知识,让学习成为沉重的负担。
三、把握学情,事半功倍
心理学研究认为,5—6岁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0—15分钟,7—10岁约为15—20分钟,10—12岁约为25—30分钟,12岁以上能持续30分钟以上。40分钟的一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可见,人的注意力是很难长时间集中的,教学上通常每节课只安排40到45分钟,就是这个道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让老师连续听一天的课,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总是“打折”的原因就会心知肚明。为此,在教学时要把握好教学的黄金时间,合理控制课堂节奏。科学的安排40分钟的教学时间。每节课的前5分钟,温故知新,创设情境,激趣设疑;中间25分钟是课堂教学的黄金时间,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时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重点应以讲为主,突破重点和难点;后面10分钟,是学习的消极时间,教学重点应以练为主。同时智慧型的教师更加注重创设愉快的气氛,这样可以适当延长黄金时间。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例如,在教学《美洲》一课时,对比分析完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之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下降,我播放了一段关于“巴拿马运河”的视频资料,厚重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学习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认真的观看视频资料,把课堂气氛又推向了下一个高潮。原本消极的学习时间又变成了黄金时间,使学生高效地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除上述之外,教师的提问也可据学情设置。教师的课堂提问除了针对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要关注到课堂中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置提问。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察其色,听其言,见其行”,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设计相应的课堂提问来调控把握课堂,起到检查、巩固和促进知识运用的作用。
四、学有所需,方见有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很实在,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去掌握全部的知识内容,进行大容量的知识储备。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说,这也是万万不能的。在学生之间,存在着对地理知识的不同需求,有对稀奇地理事物的“追随者”,有对地理非常感兴趣的“狂热者”,有对地理知识求知好学的“进取者”,也有对地理深入探究的“渴望者”,种.种这些,就决定了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知识拓展、练习检测、课后辅导等方面,要做到统筹兼顾,教学生之所需,授学生之乐享,谋学生之发展,这样的课堂才能是有效的、愉悦的、轻松的,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比如,在学习“中国的地形”一课时,可以先描画中国山脉的分布简图,这样就有效的调动了地理事物“追随者”的主动性,可以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地理事物的存在;同时要求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描画出此图,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要求,如“不看书自主速画”“同桌间pk”等形式,这样做可以得到“狂热者”的青睐;在辅导画图时,提出一些中国山脉分布简图的描画技巧、侧重的考点等,这也让“进取者”和“渴望者”在地理的学习道路上披荆斩棘,如获珍宝,将他们的所需收入囊中。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所需的“秘籍”,地理教学何愁有效!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崇尚因材施教,只有建立在学生学情之上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当学生学有所需,学有所成、学有所乐时,学生就会进入有效学习状态。教师才能进入有效教学状态。所以,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必须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1、看地图玩,不要刻意去记了。如果你找不到动力,就可以以一个现实的问题切入,比如说去自助游,那就把地区的交通状况的大致搞清楚(不一定准确,但要有个整体概念)千万不要去背文字描述!养成一种形象的直观感觉
2、爱上旅行…(又是个烧钱的东西)好处不说了。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自己规划,(千万不要跟团!千万不要跟团!千万不要跟团!除非当地旅游服务非常薄弱,必须要旅行社来帮你)这期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比如坐在海边发一个下午的呆也是很有趣的,不停吃东西也可以(虽然我个人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你自己计划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很多发现!!!【像交通问题啊,路线选择啊,不止是上网搜那么简单了,更要综合自己个人的分析,慢慢来吧】
3、多看地理方面的课外资料比如《中国国家地理》啊那就买呗…,《地理中国》也可以拿出来看看(有的时候这个节目会有点水……),纪录片就看着耍嘛。(补一个,个人认为(航拍中国〉一般,技术还可以,但少了好片应有的气质)这些东西不好说是培养什么能力或者教你什么知识,(老实说吧95%都不考)。有些东西润物细无声……(到时候自己都不晓得自己怎么懂那么多的( ´▽`) )比如喀斯特地貌,课本当然不会讲那么细,但像竖井、天坑、落水洞这些都可以了解的。比如天坑旁边壁上一般都有溶洞而且有两个,一个水洞一个旱洞,之间有个竖井连接(当然都是一般)。如果搞懂了这个那成因还有什么问题呀!【补:天坑也有不同成因】
4、整体、关联的意识!!!整体、关联的意识!!!整体、关联的意识!!!对世界要有高度的理解。不要局限!!!面广一点,钻深一点。个个学科都有联系。这个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自然是一个系统(人也是自然一部分哈),万物皆互联!探寻这种关系是一个美妙的过程,会上瘾,至少我是。
Ⅳ 如何进行有效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内容摘要: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认真砖研和设计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着眼于诱导,抓“兴趣点”能使学生“爱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着眼于疏导,抓“知识点”能使学生“学会”,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着眼于指导,抓“能力点”能使学生“会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要通过精心导入、优化教材、讲究教法,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落实“三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初中地理课堂充满生命力,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全面发展。
关键字:地理 课堂 教学 兴趣 知识 能力 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为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什么因素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呢?研究结果表明教学行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只有增加有效教学行为,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通过教师有效地“教”实现学生有效地“学”。本人就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了以下尝试。 一、钻研课程标准 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从宏观上看,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通过课程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每堂课的教学又有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钻研课程标准,课前认真备课,既熟悉每堂课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和优势,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独创性地拟写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剖析热点、科学的组织课堂教学进程。 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导语激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地理新课开始时要紧扣教材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 ”,或提出疑问,或创设情境,或反激情,或以旧引新,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做到“课伊始,趣已生”。 2、行程激趣
“领导标新二月花”。地理教学过程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感觉到上地理课
就象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间小道上,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讶、刺激、疑惑、悬念,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从而打动学生的感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演示激趣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装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拼板、地理景观图、电视录像、幻灯片、投影仪和各种课件,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语言激趣
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的内容,利用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可巧借古诗教学:如讲气候时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还可采用成语和谜语进行教学。 5、插叙激趣
教材中常用一些比较重要但又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地引用一些教材有密切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6、讨论激趣
分小组讨论地理知识,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这种讨论范围小,周边环境熟悉,学生敢想敢说,无拘无束,兴趣高。讨论式教学给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讨论中,学生能抒发自己的见解,当对同样的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时节,讨论给予参与者解释自己的观点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仅解答了自己的疑问,同时在解答其它同学的疑问的同时对自己所掌握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深化
Ⅳ 初中地理怎么教好
地理教学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讲课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从而真正体现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落实新课程的精神。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第一,课堂教学要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对衣食住行、自然现象、现代农业发展等地理知识兴趣特别浓厚,而现行地理课程在这些方面却只有零散的一些简介而已,因而教师讲课时不能很好地利用其素材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从而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知识储备,促进他们能力的发展,可根据现行课程的编排,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采用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校本内容进行教学补充。此外,校本课程素材的发掘,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现行的国家课程的缺憾,更重要的是能够把学生主体性集中在校本课程中进行细致有效的发挥,并留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和相应的素材,让学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发展,同时也为学校的特色建设提供了组件。
第二,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自主性和合作性。学生的自主性主要表现为,在一堂课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定课题,诸如此堂课重点讲述的内容、采用的方法、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的时间以及授课的时间安排等都由学生自己来定。可以认为,凡是与地理课堂教学有关的内容,都是学生说了算,让学生乐于完成自己选择的一切,教师只帮助学生确立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把握最基本的知识。事实上,地理课程中的某些教学内容并非一个学生能独立完成,这些教学内容需要学生互相合作帮助才能完成。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这一因素,尽量多设计些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作业,使学生学会交流,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不必局限于单独完成,也可以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这样才能较好地体现“自主合作教育”的教学思想。
第三,大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从地图中获取大量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除了文字以外,尤其要重视图像的系统学习。地理课本中的各种地图构成了一个“图像体系”。这些图像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通过学习这些图像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第四,课后布置作业要科学合理。传统的地理作业在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上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为学生设计些开放性的地理作业。作业的内容、答题的形式以及问题的答案均是开放或半开放的,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另外,作业的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在布置地理作业时要注意照顾各个层次的学生,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在作业数量、难度和完成时间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地理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体验,多给学生布置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通过操作或参与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完成作业。
总之,在新课程推进的今天,新课程的推进与开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地理教学工作者应认清并勇挑自己肩上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去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Ⅵ 中学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学期我们地理备课组由二人组成,我们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重要思想,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科素质的提高和本学科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新学期工作意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兴趣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切实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具体措施为了提高本组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深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解决和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本备课组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如下:
(一)、备课
1、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对教材中新的内及旧内容新要求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工作计划《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2。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在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教材归类、分项,采用“集体备课,集体评议,改进教案,再行教学,不断完善”的连动式备课、上课的方式进行。
(二)、教学
1。坚持启发式教学。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本的例子,并在每小节设置探究题,促进学生的思考行为。
2。减轻学习负担。作业当堂消化,填图题为必做题,作业检查按章进行,必做题全批全改。3。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上课的教学效率。
4。制定学期教学进度,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开展公开课,本学期每人至少一节,共同探讨帮助本组成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5。认真做好探究性学习的总结工作,做到一课一反思,并及时讨论提高。
6。积极报名、组织教师参加各级课堂教学竞赛,在赛场上磨练教师的水平,尤其注重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以及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为依据,在全面实施第二轮课改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初中数学的学习方式。结合六七年级数学的实际情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作为重要的组合平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之中。以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为核心,着力提升课堂效能,大力加强科学研究,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2。积极开展新课程教材实验,努力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3。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4。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力争数学学科合格率、优秀率在各级调研抽测中有好的成绩。 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充分发挥优生的特长,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兴趣。
5。努力使备课组活动有序性、系列化,认真落实 “集体备课、磨课、听课、评课、反思”常态化,争取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定内容、定主讲;加强对平时教学工作的交流、研讨,提高全组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工作计划:
1、有计划认真地组织备课组活动,进行备课分工,认真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以及数学教研组布置的各项工作。
2、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必须定时开展活动,并且有活动记录。注重备课要备教材、备重难点、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活动主要内容是:①教材进行钻研,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活动。②分析教学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教法和学法。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改进教学方法。③精选例题和习题,合理控制作业量。加强教法研究,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及时反馈调控。
3、课堂上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因材施教”工作,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进一步开展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营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课堂氛围,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优补差,提高教学质量。
4、作业要本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精选,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讲评、有督促。要倡导教师自己动手,精心设计编写各种练习题、试卷和复习资料。
5、认真做好听课、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要认真听足学校要求的课时,不流于形式,要切实通过听课、评课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全面落实教学质量责任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机会外出听课,要认真撰写听课体会,吸收外校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6、努力抓好知识树,数学名题和错题集的整理三项工作。让学生边学习,边总结,不断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结构的建构,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数学名题是用来提高学生对待数学的兴趣和数学素养的重要手段,要精选题目,教给学生方法,做好定期展评。错题集是进行学习反思的重要手段,每次周末整理3—5道典型错题,要求写出错解,反思和正解及收获。反思和收获要用红笔书写,以示醒目,为以后复习使用。
一、现状分析:
力量薄弱,备课组仅一人。
二、工作目标:
1、努力做到一个特殊有较好的备课组。
2、较好地完成各项常规与材料(计划、教案、学案等编写)。
三、具体措施:
1、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
2、向其他备课组学习经验。
四、教学计划:
1、学生情况分析
(1)班级生数多,都在60以上,基础差的学生占的比例大,管理与教学难度大;
(2)高考模式的影响,学生的态度不够端正,基础年级打下的底子薄。
2、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与上届高三地理班保持相当的层次;
(2)努力目标:争取让地理薄弱生有所提高。
3、基本措施
(1)认真备课,编好用好导学案;精心上课,提高课堂有效率。
(2)耐心辅导,帮助地理薄弱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情。
(3)多听课,取他山之石,多分析。
一、工作目标与思路
为了更好地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理念。本学期地理教研工作继续贯彻教师发展中心“学得愉快,教得幸福,社会满意”的教学主张。借助“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平台,落实太仓市地理课堂“图表贯穿、自主合作、探究展示、质疑生成、当堂反馈”的有效教学策略,发挥好中心“研究、指导、服务、引领”的作用,打造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
二、工作重点与措施
1、精心谋划,参与“晒课”。按照苏州市教育局的要求,组织地理教师积极参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晒课”活动。我校王维菊老师参与“晒课”本校老师将积极参与,和小王一起研究、探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规范与要求,精心准备,多次研磨,力争“晒”出我们最好的地理课,参与苏州市的评比并获佳绩。
2、改进方式、提高质量。改进地理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是地理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因此落实地理课堂“图表贯穿、自主合作、探究展示、质疑生成、当堂反馈”的有效教学策略是我们地理教师追求的目标。
本学期重点是打造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课堂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辅助地理课堂教学,来改进教学方式,来减轻师生的负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与效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除了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互动电子白板教学外,还准备运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混合式学习、微课与“翻转课堂”、未来教室双板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方式。使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化,我们的教师感受到信息化教学带给课堂的活力和创新,我们的学生逐步适应以自己为主体的数字化学习方式。
本学期我们地理备课组由二人组成,我们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重要思想,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科素质的提高和本学科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新学期工作意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兴趣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切实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具体措施为了提高本组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深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解决和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本备课组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如下:
(一)、备课
1.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对教材中新的内及旧内容新要求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工作计划《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2.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在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教材归类、分项,采用“集体备课,集体评议,改进教案,再行教学,不断完善”的连动式备课、上课的方式进行。
(二)、教学
1.坚持启发式教学。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本的例子,并在每小节设置探究题,促进学生的思考行为。
2.减轻学习负担。作业当堂消化,填图题为必做题,作业检查按章进行,必做题全批全改。3.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上课的教学效率。
4.制定学期教学进度,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开展公开课,本学期每人至少一节,共同探讨帮助本组成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5.认真做好探究性学习的总结工作,做到一课一反思,并及时讨论提高。
6.积极报名、组织教师参加各级课堂教学竞赛,在赛场上磨练教师的水平,尤其注重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Ⅶ 初中地理如何教学
一、更新教学观念,将知识学习要求的程度降低,是开展悟性教育的前提条件。
初中地理作为次科存在教学时间不足,学生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的实际情况。地理科要求知识点掌握的程度,虽然每年都有所下降,但实际上一些知识点还是比较难于掌握,遗忘率非常高,如资源中矿产的分布、降水的分布规律等,如果硬要学生去死记硬背,会严重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做到教学上使学生通过“悟”来学习,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放下包袱,对一些难懂的知识点只要求学生知道便可以了。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即是开发学生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就能更好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对地理科的好感,为将来高中地理的高层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的学习方法是“悟”的要决。
各学科的学习基础都是兴趣。地理作为次科,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教学更需要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否则学生会放弃地理这一科。但地理课本的知识编排过于严肃,趣味性不足,故事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开展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触类旁通,做好引导,理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初中地理知识基本上是与实际联系得较为紧密的,很多的理论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例证,如太阳、月亮的东升西落引证了地球的自转;一年四季的更替引证了地球的公转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体验来引导,如讲到环境保护时,我们不应单纯讲应如何做,更应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黑水河的可怕、废气呛人的滋味,同时让他们写上一份调查报告,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又如讲述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番禺地区的自然特征去理解。
2、情景感悟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由感性思维转入理性思维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途径,而地理知识的直观感悟更是比较可用的。如讲述到沙漠地貌时,让学生从一张清晰度高的实物景观照片中感悟出沙漠气候干燥特征,其效果比老师讲一万句有用得多。又如讲述南北气候异同时,用两张南北方特色景观的图片进行对比,再加上表格练习,学生“悟”性便能加深。再如讲西欧和北美气候和地形关系时,运用寥寥数笔的简笔画画出两个地区的差异,再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效果更好。
3、教学中运用对比的方法来使学生有所“悟”。
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出知识间带规律性的东西,如说到南方地区时,可让学生用北方地区来对比,找出南方地区独有的自然特征;又如讲到北美的气候与地形的关系时,可用欧洲气候和地形的关系来比较,就能使北美的气候特征鲜明突出。通过对学生进行对比思维的培养,就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进行知识的横向或纵向联系,树立地理知识的全局感。
4、合理的讨论是启发学习的好方法。
过去,我们的教学一直强调提问、讲授、严肃的课堂纪律,却从来没有安排学生讨论,其实这是个误区,其实,只要教师调控得当,预留一定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讨论的时间,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讲述南极大陆的气候特征时,列出几个引导性的提纲,如:对气候影响的四大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对南极气候的影响等,让学生讨论其成因,通过过去积累下来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推导出正确的结果。
5、培养外展思维是“悟”的提高。
地理教学的感悟还在于举一反三。地理课本的知识内容与一些时事问题密切相关,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一些热点问题,在增加地理知识的可用性的同时,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讲到西北地区时,就可由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延伸至开发大西北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有关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讨论研究开发西北地区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通过讨论,学生纷纷表示真正感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6、开展多种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如果设计安排得当,则会极大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我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观星,面对满天繁星,细听星座的动人传说,通过高倍放大望远镜观察月亮上的环形山,学生的兴致未曾如此高涨过。虽然,对于星座的知识,他们不一定会懂,但他们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被激发起来。
7、动手制作效果更佳。
自己设计并动手制造小道具或者收集地理小标本、地理小资料,会使学生从中悟出更多的地理知识。如讲到南方的水稻土、红壤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到郊外收集标本并进行观察记录,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又如讲到经纬线的分布时,在课前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小地球仪,再进行观察后完成表格练习,效果比教师费力讲解效果好。
8、让学生设计一些小表演或演示也能提高学生的悟性。
在地理教学中,有一些本来很有趣的知识内容却被课本讲述得非常枯燥,此时,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图片、声像资料或文字资料,进行自己设计的演示,效果也不错。如讲到旅游时,课本的风光图片非常有限,文字内容太过严肃,会做成学生感到难记的现象,这时可由学生担任导游的角色,让他们自己收集资料来讲述祖国河山壮丽的风光和旅游名胜分布的位置(可联系交通中铁路的分布),又或者让他们制作相关内容的手抄报,以及风光照片进行演示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感悟知识。又如讲述广州地区“三年一中变”的成果,就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自主编辑,进行演示性讲解,教学效果比老师讲授好得多。
9、增强学生的阅读机会,让他们学会发问、懂得看书、学会查找资料,成为学习的主人。
地理的科普读物有很多都是形式生动、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如《少年科学》、《世界奇观》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看书、多思考。安排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讲述课外所学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悟性。
三、要“悟”关键在于教者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地理知识之间带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和规律性,学习上要悟,则要求教者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懂得知识间一般的联系,引导他们去发掘课本上的知识,不要包办一切。如在区域地理中,气候一般都受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等的影响,气候和地形等又决定了区域的自然特征,而经济特征、人口分布和生活特色又受环境(包括政治环境和自然环境)、交通和资源分布的影响。教师可以在讲课的基础上,总结出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规律,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综合法),为他们将来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好像讲述青藏地区的特点时,由于前面已讲述了多个区域特点,学生已大概掌握了区域特征分析方法,此时,就不应再由教师讲授太多,教者可列出几个提纲式的引导问题,让学生分小组研究解决,再由教师整理出思路。另外,也可以设立一个地理主题,让学生按小组收集资料进行讲解,效果也好。
小结
前面所讲述的只是个人的粗浅见识。在实际教学当中,还需要对地理的教学要求进行一次全面的改革,特别是考试制度和内容的改革(现在有关部门已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使教师摆脱教材的困扰(初中地理教材编排过于严紧,缺乏轻松)以及作为次科的制肘(教学时间不足、课外活动时间和资金严重缺乏,教学用具欠缺等),做到教者放心、学者轻松的良好局面,只要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真正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就可以了。
Ⅷ 如何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过去,我们称之为“备课”,而如今叫“教学设计”。它们之间不仅是名称的变换,而其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么,如何为初中地理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呢? 一、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1、地理教学设计的课程理念 过去,我们教学地理紧紧围绕教材知识、地图表格、地球仪等,以及几年来电子信息、电子备课等多种手段。在地理课上,老师们取得了显着的成绩,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夺得了辉煌的成功。这一点,人人皆知,不可否认。然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新课程.新课改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这大大促进了地理教育者进行地理改革的积极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一心一意地投身到地理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来。他们对地理的教育教学探讨得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他们一致认为:地理的教育教学要开启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对这些有着强烈的时代感、责任感、急迫感的教育新理念,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2、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2)教学设计是解决教学问题的科学方法。(3)教学设计是操作和规划教学活动的程序和过程。(4)教学设计是以反馈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5)教学设计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兼备的应用性学科。 3、地理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相关理论和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教学的预谋和筹划,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它先从“教什么”入手,对学习者,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进行分析,然后从“怎么教”入手,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恰当的媒体,对教学绩效做出评价,以确保教学和学习获得成功。 二、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设计过程 1、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1)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即教学目标设计。 (2)设计教学策略,即教学策略设计。(3)进行教学评价,即教学评价设计。 2、地理教学的设计过程(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的分析是进行课堂教学策略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影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直接影响对学习水平的确定和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陈述,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效果等等以后各个环节。(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目标是教师和学生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南和出发点,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所的依据,同时也是评价教与学活动的依据。教与学的目标是影响教学策略的制定和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制约教学策略的关键。教学策略是否有效,一般是以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为标准的。 (三)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 教学策略的设计、选择与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可能离开理论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的背后,必然会有相应的理论或原则作为指导,有时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发生的。(四)了解实际环境条件 为了使教学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方案的制定应以一定的因素为基本依据,其中包括三个内容,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作为教师在这里应该深入全面地把握这三个因素。(五)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教学策略解决战略问题,而教学方法解决战术问题,教学策略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确定 所谓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可以定义为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七)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媒体的选择是教学传递策略重要的内容,是教师设计教学时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众多的可供使用的媒体,我们需要回答怎样选择,为什么这样选择,依据什么选择等一系列问题,媒体选择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高低。因此,树立正确、科学的媒体观是教师的当务之急。(八)确定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 确定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将前面确定的各个教学要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以一定的结构关系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流程。(九)形成可操作性教学设计方案 需要将前面各部分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落实,要充分考虑前面各项研究,汇集各种研究内容,将其综合化、系统化和具体化,最后产生一个由一系列表格组成的,具有真正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策略方案。 总之,我们教学的一切是为了学生。只有你设计的空间越大,学生思考的面就越广,学生的思维更容易发展。如果你的设计很死板,是固定的模式,是无懈可击的真理,那么说明你并没有真正懂得地理教学设计的含义。
Ⅸ 如何备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必修”课
高中和初中是中学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两个阶段,不论是教学内容的深难度,还是教学方式的差异;不论是学习能力的目标要求,还是学生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初中到高中的跨度都很大。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对于初上高中的同学来说,普遍感到高中地理比较难学,特别是必修一的内容,许多同学认为即使把教材上的内容看会了,一到应用时、做题时就不会了。到了高三时学生因此从高中的角度如何做好教学衔接工作,使学生顺利过渡并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是地理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和探讨的问题。如何做好这个衔接呢?我个人认为并不是将初中的地理知识再拿到高中课堂上复习一遍,而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制定精心的教学计划,有目的、分步骤的渗透到教学中。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教学的衔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转变学生对地理的看法 初中地理由于只是会考科目,因此在学生的心中是一门“副科”,在教学上多数学校也不够重视,上课时老师把主要的内容讲一讲,学生在教材上画一画,课下再背一背就可以了。在会考前临时突击,会考一结束就把教材扔到一边,等到上高中的时候也忘得差不多了。高中地理教师首先要转变高一学生对地理的看法,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文科高考的必考科目,高二还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二、充分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首先,了解学生对初中地理的学习情况。在上高中地理第一节课时,老师可以通过书面文字的形式,或者课下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其次,研究新课标初中教材的变化,明确学习的目标。近几年初中地理的教材变化较大,版本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调整。在教学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并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的起点和重点。 三、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 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衔接,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为复习的重点。如初中学生对于地图知识的掌握较薄弱,学生不知道怎么看图,在读图时没有空间概念,拿到一幅地理分区图,不知道这是地球上的哪个地方,不能灵活的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因此在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知识衔接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在高中阶段,应该让学生每人都有一本地图册,平时培养学生读图、认图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用图能力。另外,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弥补。例如,我在讲地球运动时,我把初中的有关经线、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等,通过用地球仪演示及板图画出来,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样在讲述地方时和区时的时候,学生就容易理解。 四、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呢?首先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的知识很贴近现实生活,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事、身边的现象去了解地理,掌握地理知识。在教学中如果能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融入到教材中,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的热情。例如,我在上高中地理第一节课时,举了大量的身边的自然现象来说明地理知识,如我们早晚看到的太阳为什么又大又红?交通信号灯为什么用红灯作为停止的信号?如何利用影子判断方向?让学生知道我们身边许多现象都能用地理知识来解释,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另外地理与其他学科也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如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用来印证;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测量与计算,运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又涉及到物理理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以用化学上的知识来解释等。这些让学生发现,原来各学科知识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知识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 五、拓展区域地理,实现初高中内容的融合地理学最主要的特点是区域性和综合性,而区域的问题又都是综合的。区域地理既是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起点,也是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归宿,任何一种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都发生在一定的区域。从近年来文科综合考试命题看,试题以区域地理作为命题背景和切入点,利用高中地理知识和方法来加以分析和解释。由此可见,区域地理复习并不是机械的重复一遍初中课本,更不是单纯的记忆几个区域名称,而应该依据高考大纲要求,拓展区域地理内容,实现初高中地理内容的有机融合。
Ⅹ 怎样上好初中地理课
第一 地理课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很高。地理课相对于其他课来说,我认为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它不仅涉及到地形地貌,范围,气候,还涉及到经济政治人文等问题,要上好地理课教师必须具有相当丰富的综合知识,要具备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本领才能真正上好地理课。
第二 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地理课要涉及到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因此运用挂图、多媒体等手段组织教学是地理教师应该常用的教学方法。凭手画地图等活动是很落后的教学手段了,实不可取。
第三 地理教学课我认为利用地图,地理位置要解决好这个地区在世界的位置,在大洲的位置,在地区的位置等几个问题,有些老师一来就给出某地区的详细图,让学生看不清这地区在世界的位置及在大洲的位置,这不好,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个地区。
第四 地理课要解决的无非是这样几个问题:地理位置,地开地貌,气候特征,地区的人文景观,地区的经济状况,历史背景与政治渊源,发展前景等,解决好这些问题,我看地理课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要求了。
第五 地理课有丰富的人文特色、经济发展、政治演变、景观美谈等内容可供教师去挖掘与开发,教师在备课中多思考,多在课堂上讲些故事,会大大提高地理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第六 地理课一定要图文并用,单凭三寸不烂之舌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这次优质课竞赛有一位老师用的是传统教法,无课件但一节课无一字板书,连标题也不写出,这是我从教三十年来遇到的第一次,我真的不敢相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