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东等沿海地区,还有新疆等省份属于内地吗大陆与内地所包含的省份相同吗
中国大陆(Chinese Mainland),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有时也简称大陆或大陆地区,存在3种概念解释:即与台湾地区相对、与港澳台地区相对、与沿海岛屿及南海诸岛对应。各种概念根据使用情况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中国大陆”多是相对于台湾地区(包括金门、马祖等岛屿)而言的,这也是目前较为广泛认可的表述。一般仅在涉及台湾地区时,使用这一概念相对。 在全国的正式统计中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地理名称,若要表示不含港澳台地区则另外特别注明“不含港澳台地区”,而并不称中国大陆这一概念。民间常将“中国内地”与“中国大陆”两个概念混淆,特别是关于港澳特区的表述。
地理名词,即“内陆”,指内陆地区,与 “沿海地区”相对,参见内陆国家。 大中华地区用语: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官方和居民称呼内陆各省市(非沿海省分)的用语,与广东、福建、江苏等沿海省市相对。 中国大陆官方和居民相对于边疆地区称呼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用语。 中国大陆官方和居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相对于港澳地区称呼中国大陆的用语。(香港坊间多称“大陆”),与中国大陆居民所说的“内地”不太相同,详见中国内地
2. 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分别是什么意思
沿海地区比较好理解,就是有海岸线的地区或省区市。但地理上的内陆地区不仅指没有海岸线的地区或省市区,而是指距离海岸线纵深超过五百公里的地区。
3. 高中地理问题
“成因类”问答题归纳
1.四季的成因
【解答】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移动→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季节变化→气温的季节变化→四季
2.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
【解答】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并不比南方低多少,而北方的昼长却比南方长,因此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所以夏季我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另外,北方雨季短,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3.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
【解答】①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高;②白昼长,日照时间长;③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④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 ⑤沙漠广布,增温快。
4.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的原因
【解答】①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洁净,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②海拔高,太阳辐射穿越大气层的路程也短,削弱作用也小;
③海拔高,日照时间长;
④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提示】青藏高原气候的特征:终年气温较低,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少。(思考原因!)
【点拨】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1)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2)大气自身条件(天气、大气物质多少、大气透明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大小和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强弱)
(3)地面状况——物质组成(对太阳辐射反射率不同)、海陆差异、地形、洋流、水域、森林。
(4)人类活动
①改变大气成分,如CO2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烟尘则削弱太阳辐射;
②改变下垫面,植树降低气温,提高湿度,与建造大型水库起到的作用相似。
③释放人为废热,如城市热岛的形成。
5.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
【解答】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副高的影响。正常情况:
4、5月,雨带位于华南地区,华南地区雨季,北方地区春旱开始;
6、7月,雨带到达江淮地区,江淮地区梅雨;北方地区春旱
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北方地区雨季,江淮地区伏旱;
9月开始南撤,直至长江流域以南,北方雨季结束
10月撤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我国降水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的原因
【点拨】降水多少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大气环流因素——决定降水多少的因素
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气、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干。
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
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降水少
②天气系统因素
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
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
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
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
台风过境降水多。
③洋流因素 沿海暖流流经区降水多 沿海寒流流经区降水少
④海陆位置 一般沿海降水多 内陆降水少
⑤地形地势 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
【点拨】气候成因分析
①太阳辐射——决定了该地所处的热量带
太阳辐射强弱主要取决于当地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总体而言,太阳高度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故从低纬向高纬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这些不同的热量带。
②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1)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
极地高气压带 ——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
(2)风带
信风 —— 性质一般炎热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来,则较为湿润;
西风 —— 性质温和湿润;
极地东风—— 性质寒冷干燥。
(3)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西 风 带——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4)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 地 中 海 气 候 ——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季风环流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③下垫面状况
(1)比热容——影响到气温变化的大小、海陆风和季风的形成
大陆——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大陆性气候;
海洋——比热容大——升温、降温慢——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海洋性气候。
(2)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西带影响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多雨;
中纬度大陆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3)地形因素——影响气温和降水分布
高原、高山气候的形成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山脉走向影响气流运动状况,从而影响降水分布,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对沿途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途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除了南美洲外,其他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均一定程度受到暖流的影响,热带沙漠气候逼近海岸是受由于到寒流的影响。
(5)地面反射率——影响着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
南极大陆成为世界最冷的地方的原因之一就是南极大陆的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很大。
6.特殊气候的成因分析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 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
远离赤道的地区,只要气温、降水量等达到一定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这样的地方在地球上有4处,即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它们虽然远离赤道,但由于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洋面又有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从而使上述地区不但气温较高,降水也较为丰富。
(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本地区理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许多人误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事实上,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5)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
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局限于沿海一带而形成。
7.北美地区西部与亚欧大陆的西部纬度位置大体相当,海陆位置也近似,但是气候类型却不相同。有哪些差异?原因是什么呢?
【解答】北美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沿海狭长地带,高山气候及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海陆轮廓、地形和洋流等方面的影响。其中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最为显着。
北美地区的地形呈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的高大山系,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温和湿润的西风,将西风的影响只限于山地以西的狭长的太平洋沿岸,使这里成为北美地区的多雨中心。但是西风一过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骤减。东部山地比较低缓,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可以越过东部低山进入内陆,使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中东部地区年降水量多在500毫米以上,对农业生产有利。
北美地区中部的大平原南北贯通,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可长驱南下直抵墨西哥湾,使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并多寒潮天气。夏季,来自南部海洋的暖湿气流可深入北部,使大部分地区夏季暖热,又多飓风。这也是造成北美地区冬夏温差大,形成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气候特点的主要原因。
8.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
【解答】纬度: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全年高温
大气环流: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空气对流旺盛,终年多雨;
地形:为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
洋敞开;
洋流:东部沿海又有南赤道暖流和北赤道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吹来的信风湿热,向内陆汇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多雨。
9.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
【解答】①北部受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呈季节性变化,为热带草原气候;
②东北部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③东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森林向草原过渡;
④东南部西风带控制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
⑤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⑥中西部常年受副高、信风和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以上气候分布使得降水量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递减,造成气候呈半环状分布。
10.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解答】自然原因: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冬暖夏凉,年降水量丰富,季节分配均匀。因此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速小,有利于通航。
社会经济原因: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众多,人流与物流量大。
11.伊拉克与伊朗的气候类型有何不同?为什么?
【解答】伊位克:大部分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伊朗:地处高原,四周有高大山脉环绕,地形比较闭塞,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12.怎样分析理解不同海区盐度的差异成因
(1)不同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各海区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
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2)在同一纬度海区:主要考虑洋流的影响和径流稀释作用。
影响因素 影 响
气候 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高
径流 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洋流 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海区的封闭度 影响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
13.怎样分析赤潮成因
(1)温度和降水:一般出现在夏季,春、秋两季也时有发生。
(2)风和海流。赤潮的形成、分布、集聚和分散直接受到水体运动的影响。赤潮容易产生于一些港湾就是这个原因。
(3)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不断将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田废水等排入海洋,过度的海产养殖,造成海域的富营养化。
14.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分析
(1)纬度位置——决定了山麓基带类型
(2)相对高度——决定了水热状况变化的程度 (以上2点决定自然带数量)
(3)阳坡、阴坡——影响植被分布的高度
(4)迎风破、背风坡——影响降水多少与雪线高度
15.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1)全球变暖
原因
影响
措施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植树造林。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时间——南极臭氧层空洞出现在春季(9~11月)
原因
危害
措施——国际合作,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3)酸雨危害与防治
概念——pH值小于5.6的降水
形成——燃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及汽车尾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分布——西欧、北美、日本、中国南方是世界酸雨最为严重的地方
我国——煤为主要能源,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酸雨区覆盖面积占40%,其中西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成为重酸雨区(pH值<4.5的重酸雨区有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上海、江苏等地)。季节性:东北主要在冬季。
危害——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危及人体健康。
防治
16.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
灾害 多发地区 多发季节 成因 特点 主要防治措施
梅雨 长江中下游地 6月为主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阴雨连绵 修建水库、及时排水
伏旱 长江中下游地 7-8月 副热带高压控制 天气酷热少雨 引水灌溉
台风 东南沿海 夏秋 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的热带气旋 狂风暴雨 及时预报,健全减灾法规,造海防林
春旱 华北地区为主 3-5月 气温回升快,而夏季风没有到达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引水灌溉
寒潮 除青藏 冬半年,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 大风、雨雪、冻害 加强警报
1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长江洪灾的原因】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1)流域广,支流多;(2)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18.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
选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处(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有蓄水的地方);
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如背斜,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19.鲁尔区的兴衰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区位优势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
⑤广阔的市场
①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
衰落原因 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
张、环境污染严重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综合整治 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20.分析纽约港成为世界大港的原因
【解答】①哈得孙河为港口提供了淡水,避风的深水海港并且保证了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
②哈得孙河口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纽约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纽约港的经济腹地是美国最发达的东北部工业区,有多条铁路通往美国各地;
④纽约港以纽约市为依托,纽约市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1.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与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
①日本资源贫乏,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工业原料和燃料。
②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制成品需要大量出口。
③这里多优良的港湾,水深港阔,风平浪静,便于原料和燃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
④沿海为平原,地形平坦,利于建厂。
⑤工业集中于此,布局紧凑,用地少,也便于和其它企业联系,经济效益较高。
22.埃及农业的分布地区及自然区位条件分析
分布:尼罗河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全年高温,热量充足,光照时间长;有尼罗河水的灌溉。
23.上海建立大型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海南为何目前仍没有建立钢铁企业?
上海无煤无铁,缺乏原料、燃料,它之所以能发展钢铁工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1) 接近消费市场。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又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各种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钢铁,建立钢铁企业,可以就地消费,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2) 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居我国大陆南北沿海航线的中间位置,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接,是水陆交通枢纽。可以利用便利海运、廉价的河运从内地和国外输入煤铁,发展临海型钢铁工业。
(3)工业用水方便。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大型现代化宝山钢铁联合企业就建立在长江之滨,工业用水极为方便。
(4)技术力量雄厚。上海工业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沿海地区老工业基地,知识技术密集,高等教育、科学技术都很发达,能为我国生产高、精、尖、新的产品,为全国钢铁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海南岛虽然蕴藏着丰富的富铁矿,但由于能源短缺,开发较晚,技术落后,市场狭小,目前还没有建立大型钢铁企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海南的钢铁工业也会兴起的。
24.为什么要修建南昆铁路:
经济意义:① 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③ 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政治意义:①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
② 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
③ 有利于社会稳定 ;
战略意义:① 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② 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25.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供需矛盾)
① 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②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
26.人口迁移的原因:
基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经济水平、生存环境的巨大差异。
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 经济原因
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 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气候是主因)
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开发资源和发展边境贸易。
27.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口基数大
人口压力——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快
人口素质不高
可再生资源:利用速度超过其补给、再生和增殖能力
资源不合理利用
非可再生资源:加速其枯竭速度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传统发展模式以损害环境为代价
28.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处于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②全球变暖,蒸发旺盛,降水较少;
③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④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
人为原因:① 过度樵采;
② 过度放牧;
③ 过度开垦;
④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⑤ 工矿、交通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采取措施:① 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
② 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29.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
①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
② 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
③ 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④ 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
⑤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⑥ 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调整措施:
①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增加能源产量;
②开发新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如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稳妥发展核电;
③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④树立两个市场观,两种能源观,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
⑤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⑥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⑦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4. 高中地理问题
可以从水上航道的技术经济状态来分析
小河流航道:以民间运输工具木帆船为主。运量小、机动灵活,密切结合田间生产和农村经济需要,属短途运输性质。航道多为自然河流或引水渠道,一般不设固定码头、水运构筑物和通讯设备。
中等河湖航道:民间运输工具和现代化运输工具均占重要地位,拖驳运输发达。在较广阔水系内,用天然河湖和人工运河联成地方性水运网。它把省内或地区内中小城市、工矿区联系起来,沟通城乡、工农业。目前大部分亦属自然河道,港口、码头可重点设置,并配备一定的水工建筑物如护岸、过船闸等。
大江河航道:以长江中下游干流航道为主,也包括珠江、松花江下游干流航道。航道跨越若干省区,或联络港口同大城市、全国性农业专门化地带,经济联系规模大而多样化。长途运输(包括江海、河海联运和江海直达)占首要地位,运量大、运输集中。现代运输工具如机轮、拖轮为主,需要有固定的、现代化的港口码头、装卸设备、航标和通信设施,以保证定期或不定期船班和船队行驶。对航道条件和过船建筑物如船闸、桥梁净空等,要求严格。
沿海航线:以上海港为中心,联系我国南北沿海各港口,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动脉之一。主要是稳定的长途大宗货物运输,其中以“北煤南运”最为重要,其它件、散货、石油运输和旅客航班亦占一定地位。运输工具是现代化的,以3,000~10,000吨级的货轮和客货轮为主。对港口建筑物和构筑物,如防波堤、码头线、起重设备、灯塔、仓库、集疏交通线均有高度要意义。
此外还可以从我国沿海和内地(东西)经济差异来分析。(也就是国情现状等决定)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5. 地理问题
沿海一定是靠近海边的城市或者地区。但是沿岸可以是河流,也可以是海洋。这要看题目是什么,如果题目是海洋,则沿岸和沿海是同一意思,如果是河流,则和沿河是一样的意思。沿海地区不一定是海边,可是泛指靠近海边的地区。而临海则一定是靠近海的地区。
就这么讲吧。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可以指的是福建省,广东省。但如果说领海地区,则只能说广东汕头,福建厦门等等城市。沿海的范围大于临海。
6. 地理问题帮帮忙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
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中国客观上存在着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个有差别的经济地带。
东部沿海地带 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沿海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不包括台湾省)。面积占全国13.6%,人口占全国42%。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辽宁中南部、京津唐、沪宁杭地区都集中于此,重要的农业基地——黄淮海平原的大部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也分布在这一带。从全国看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通讯设施的基础好,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与海外有传统的经济联系,信息灵通,对外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大连、 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建和广西沿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等经济开放区都在这一地带。
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加强传统工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加快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外引内联和对外、对内两个辐射扇面的作用,使这一地带逐步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基地,海洋开发的基地,培养向全国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基地,向全国传送新技术、提供咨询和信息的基地。
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源、交通运输紧张,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若干人口、城镇密集地区出现环境容量和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大江、大河下游涝年汛期的防洪问题,这就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交通网络,加强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横向联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商品性、创汇型的农业生产,把长江三角洲、渤海圈和珠江三角洲建成为环太平洋带上的重要经济地域。
中部地带 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9个省区,面积占全国29%,人口占全国35.6%。这一地带能源、各种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有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内蒙古有广阔的天然牧场,大部分省的农业比较发达,是中国粮、油、棉、糖的重要产区。今后中部地带应加快能源、原材料加工,主要是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磷矿、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建设。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促进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稳定增长,逐步把中部地带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若干重要机电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及能够提供大量商品粮和其他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
中部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铁路运输能力不能适应山西能源基地煤炭外运的需要,黄土高原的大量水土流失,东北森林的过度砍伐,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淤高所潜伏的洪水决口泛滥危机,长江中游的洪涝问题,以及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等。因此,在加快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潜力的同时,加强由西向东的运输通道建设,大力造林育林、保持水土,防止土地沙化和江河泛滥,并大力发展同东部沿海、西部地带的横向联系,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布局由东向西逐步转移的重要纽带,担负起承东启西的作用。同时生产更多面向全国和可供出口的产品,在新技术和新产品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
西部地带 包括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共9个省区。面积占全国57.4%,人口占全国22.4%。初步调查,各种资源都很丰富,特别是能源、各种矿产资源前景可观。但目前勘探不够,开发利用更少。这一地带除四川盆地、陕西关中、甘肃兰州附近等少数地区以外,工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交通不便,人口和城市较少,科技和文化教育都不够发达。今后应大力发展农林牧业、交通运输业,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加工工业。由于西部地带,特别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在不适宜开垦和耕种的地区因滥垦滥牧,使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西南地区地形崎岖,交通困难。这一地带目前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选择水源条件较好的地点,扩大绿洲农业,逐年减少粮食调入量;加强草原牧区建设,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充分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加速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和扩散;加快对现有铁路干线的电气化改造,建设与中部、东部沿海地带联系的铁路干线,努力搞好公路建设,在地广人稀地区发展地方民航事业;在黄河上中游、长江上游、新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等地建设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区;建设川滇黔交界地区,使之逐步成为一个主要能源、原材料的生产基地;建设新疆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地区,使之逐步成为新疆重要的工业枢纽地带;进一步开放西部边境的某些市镇,发展边境贸易。从长远来看,西部地带资源丰富,有发展工农业的广阔空间,是全国的战略后备地带。
全国按照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大地带的自然和经济特点、各自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安排开发的重点,作出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规划,采取东西结合、沿海与内地互相支援、互相促进的发展战略,使各个地区都借助自己的优势得到发展。为了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必须加强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在加工工业集中地区,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积极发展技术水平较高、资源消耗较少的产业及出口产品,资源富集地区要加速资源开发,并适当发展加工工业,同时加快建设东西走向的交通干线,扩大沿海与内地的交流,缩小沿海与内地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促进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
7. 海陆分布能影响地理中哪些问题
海陆分布主要是通过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来影响地理事物的。比如:海陆分布会影响降水量的变化,就我国来讲,沿海地区降水多而西部内陆降水少就是很好的说明;海陆分布对气温也有影响。冬季,沿海地区的气温要明显高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海陆分布对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也有影响,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较,沿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比较小。
8. 内地和大陆的区别是什么
大陆是相对港澳台的,内地是相对沿海省份、直辖市的。
中国大陆又称大陆或大陆地区,规范的含义是不含台澎金马地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统治的政治领土,它包括海南省的南海附属岛屿。
中国内地又称内陆,在地理上是指距离海岸较远的大陆内部地区,或沿海地区以外的大陆内部地区。通常将我国南部沿海以北的内陆地区称为内地。
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时,香港、澳门仍为分属英国、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前港澳同样以“中国大陆”或“大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统治地区的代称;尤见于报刊、新闻报道和口头沟通上。90年代后期,香港与澳门先后回归中国,两地的法律、政治和经济大致保留,成为特别行政区,而传媒亦改称“大陆”为“内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及中国大陆地区民众在讲述有关台海问题的时候一般使用该词。台湾当局则以“大陆”作为常用名词。2008年12月起,台湾开放大陆的航空公司在台设立办事处,公司登记名称为“大陆商XX航空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