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八上总结怎么写

地理八上总结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3-01-20 07:02:30

㈠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怎么写

八上全是介绍中国的。你可以把总结分成两部分写,一部分写自然的,河流,山脉这些。另一部分写高兴技术。你就把书上重点写上去就行

㈡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总结1

本学期我在初二地理教研组的统帅下,努力贯彻学校办学思路,立足课堂,抓教学质量,并加强了学校社团活动、拓展型课程的开设,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能够认真抓好教学常规,能认真备课,认真组织教学,认真批改作业。作业批改能够认真处理,针对学生现实情况,本学期我加强了作业的评讲。

2、本学期我注意利用地理教具、图片,特别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3、加强组内教师的相互交流,互相听课,圆满完成了本学期听课任务,并通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教育教学科研以日常教学活动为基础,并贯穿在日常教研工作中

1、我能够利用教研活动学习相关课题材料,并争取机会与校外、区外进行交流学习。

2、贯彻科研落实课堂的原则,继续推进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使我组的课题《地理课堂常规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探索》获得较大的进展,并进行了中期汇报。

3、我积极撰写教学经验文章、论文以及相关案例并获得了较高的奖项。

三、抓好社团活动、拓展型课程及校本课程建设

1、认真组织好学校天文知识方面的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

2、能结合研究课题,进行校本课程的建设,但相关方面的理论与经验相对不足,需要今后认真学习。

3、根据学校要求,认真组织好本学期地理类拓展型课程的开展。

我还要坚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提高的原则,以崭新的姿态去迎接新学年的到来。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总结2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7个班的地理课教学,根据学生实际,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研究地理课课程标准,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

课程目标是我们确定教学内容与策略,选择教学类型与组织形式,组织教学实施与评价的基本依据。深刻认识目标,既有助于我们进行地理教育课程的基本功能,又有利于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操作,将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教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学,化难为易、删繁就简教学;归纳框架知识,构建链式教学等,使教学更贴近生活,使知识要点更易于掌握,更利于识记。这样,也使得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我国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

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进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com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四、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五、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高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在教学中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如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六、适当课后作业帮助知识巩固

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况。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3、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4、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总结3

经过一年的认真工作,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就要结束了,我担任了八年级五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经验、有教训、有成功、有喜悦,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八年地理下册主要内容是中国地理第一章到第四章的内容,包括“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主要产业”,希望同学们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了解中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各方面的基础知识,认识到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并进一步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学生对地理学科的不重视,在加上知识面狭窄,对外界了解甚少,使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但是中国地理相对于世界地理容易理解,好掌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算高,这一学期的学习效果还算好。

三、具体措施

一、认真分析、制定合理的学期教育教学计划

本学期八年级所使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地理教材。其内容主要是中国地理第五至八章。包括““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主要产业”。我希望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基本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方面的初步知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并进一步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候,通过提问我才发现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十分薄弱。于是,我通过与各班主任老师、部分学生代表进行沟通,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通过上期的期末检测成绩,分析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同时,从与同学们的交流、交谈中,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呼声和感受,为他们打开一扇心灵的窗口。

在此基础上,根据我校明年地理学科要参加统考的实际情况,决定从本学期开始培养学生的备考意识,并在教学时数、教学进度上提前安排。据此,本学期除完成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任务外,还将组织学生学习下册课本的部分内容,为复习奠定基础。

四、自觉落实教学常规

1、由于自己是一名“非专业”的地理老师,要真正具备相应的学科教学能力,就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此,我认真研究教材及学生,悉心查阅资料,学习时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有时,为了备好一节课,不厌其烦地向同学科老师请教,吸取他们的经验。平日里,积极利用网络和配套教学光盘,查找、整合课程资源,为上好一节课作有效的准备。

2、教学中我力争做到精讲,把重点放在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上,避免面面俱到、拖泥带水等一些问题的出现。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熟悉教材文本,重视读图训练,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课堂学习实效。训练题力求让学生当堂完成,对突出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指导。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认真对待每个同学的作业,因材批阅,为每位同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都在六十人以上,每批改一次作业就是一项沉重的工作。每次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本,我觉得它不是负担,而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对成绩差的同学的作业,我更显得认真仔细,要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因为,作业是与他们最多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像《2》的汤金鑫班同学,上学期期末地理考试不及格,而本学期他对地理产生了新的兴趣,作业做得认真了,成绩也提高了,每一次测验都在及格以上。这与我对他的激励和“作业交流”是分不开的。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我基本上不划“×”,针对错题我或画上一个圆圈,或在题的旁边划上一个“?”,有时也给一些提示性的评语,告知学生应该怎样避免错误。

4、除教学随堂评价外,力求适时进行单元形成性检测,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有时成绩不尽人意,但我没有放弃希望。因为许多同学不仅仅是地理基础薄弱的问题,还有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显然还有些难度。尽管如此,我仍然以积极的心态,坚持培优辅差。且盼望期末有一个好结果。

五、积极参加校本研究

1、自觉进行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运用与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评课、优质课竞赛、教育技术能力大赛等校本研究活动。虽然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比不上许多优秀教师,偶尔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并不气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激情飞扬”。

2、学以致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运用学校先进的教学设备,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合理进行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摸索的教育教学方法。利用可利用的时间,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一种有声有形、师生互动、快速便捷、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力求实现化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总结4

星转斗移,转眼一个的结束,回顾本学期的,有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如下。

一、初二地理学科目的要求

地理主要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懂得地理的,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并熟悉它们,为学生今后参加打下基础。地理第三册主要从区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实,使学生不同地区的居民,如何利用当地的条件,发展生产和促进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地区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资源、人口等问题。

二、学生

本学期初二6个班共有学生307人,由于学生信息闭塞,知识面狭窄,对外界了解甚少,加上基础又是不在同一平线上。给学生地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从泉州市质检的统测来看,平均分仅为54分,及格123人,教学成绩仍不够,还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认真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紧学习大纲,贯彻大纲,进一步转变观念,素质教育,开展对教材的研究,解决问题,深化教学改革。

2、加紧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做到认真备课,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和技能。

3、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4、加快教学手段革新,教学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合理部分,利用语音室教学手段于教学。

四、取得的成绩

针对近年来地理统考的研究、分析,及时组织复习,先后模拟测试3次,估计平均分在75分左右。

五、存在的问题

本学期进入复习以来,加之在学生前期,耽误了最为宝贵的复习阶段的,没有能组织系统的复习,不可避免会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六、今后的努力目标

今后的教学工作,应以素质教育为突破点,培养学生技能。力争在学年会考中平均分可以达到其他各个中学的平均水平线之上,特别是优等生再来一次新的突破。

㈢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总结

学习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而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八年级 上册地理复习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1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1、中国地理位置

⑴、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

⑵、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⑶、从濒临的大洲和大洋看,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的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居世界第三位。

领土四至:⑴、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⑵、最南: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⑶、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⑷、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3、从五带来看,中国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

⑴、四个近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太平洋的一部分)。

⑵、两个内海:渤海(辽东半岛的山东半岛之间)、琼州海峡(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⑶、两个海峡:台湾海峡(福建省和台湾省之间)、琼州海峡(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⑷、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5、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5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7图1—5《中国行政区划》上来识记它)。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注: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基本轮廓、位置、简称、行政中心,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7图1—5《中国行政区划》上来识记它)。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1、到第五次人口普查为止,中国共有12.9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分布特点:将(云南省)腾冲和(黑龙江省)黑河,用一条直线连起来,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是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

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占8%,称为少数民族。

2、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

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4、民族风情: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汉族的赛龙舟。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2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我国的地势阶梯分布情况:

阶梯名称 分布范围平均 海拔主要地形举例分界线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以北的广大地区米高原、盆地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地区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东北平原、山东丘陵

3、主要山脉:

⑴、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⑵、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⑶、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⑷、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秦山、祁连山。

⑸、弧形山脉:世界是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尼边境)。

4、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⑴、四大高原:

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⑵、四大盆地:

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多沙漠、戈壁,边缘有“绿洲”分布,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准噶尔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多沙漠、戈壁,边缘有许多“绿洲”分布。

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南方地区的一个湿润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

⑶、三大平原:

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东北平原——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有“水乡”和“鱼米之乡”之称。

5、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见中国地理(上册)P27 活动题 1 。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1、气候复杂多样

⑴、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等。

⑵、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①、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识记: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秦岭—淮河线)通过的地方,见中国地理(上册)P28 )

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⑶、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从北到南被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暧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⑷、降水:①、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②、夏秋多,冬春少。

③、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主要地形区位于的干湿地区和各干湿地区的植被分布,见中国地理(上册)P33 上面的表格)。

⑸、气候类型: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球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北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2、季风气候显着

⑴、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①、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季风区内降水多(东部地区)。

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叫非季风区。季风区内降水少(西北地区)。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⑵、南、北方雨季情况

①、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原因:夏季风的进退而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造成的。)

②、东部雨季推移的规律:4月开始,雨季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如:夏季风与雨带的“失常”,就会造成旱涝灾害;如:南旱北涝或北旱南涝现象的发生。

3、特殊天气: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见中国地理(上册)P38—41 )。

4、旱涝灾害是影响我国最大的一种气候灾害。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1、我国主要的河流的分布。(在中国地理(上册)P42 图2—28 《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上,找出我国主要河流及其注入的海洋)。

2、外流河及外流区:

⑴、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外流区。

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夏季风盛行,水位上涨,形成汛期;冬季风盛行,形成枯水期。

⑶、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①、南方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长江、珠江)

②、北方河流: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黄河、海河)

⑷、长江——我国最大的河流;珠江——汛期最长的河流;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黑龙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3、内流河及内流区:

⑴、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内流区。

⑵、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大小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夏季水量较大,冬季水量较小,河流出现断流现象,所以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4、主要湖泊(两大湖泊):

⑴、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最大的咸水湖)。巴颜喀拉山

5、长江:

⑴、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源头——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最终注入东海。

⑵、流经了,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个省区。

⑶、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⑷、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等。

⑸、上、中、下游的划分: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到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⑹、水能资源: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源头——宜昌、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

6、黄河:

⑴、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源头——约古宗列曲,全长5500千米(我国第二长河),注入渤海。

⑵、流经了,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共9个省区。

⑶、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⑷、主要支流:湟水(上游)、汾河、渭河(中游)。

⑸、上、中、下游的划分:

①、上游:河口以上(水能资源丰富,实行梯级开发。如:龙羊峡、刘家峡水电站等)。

②、中游:河口到旧孟津(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③、下游:旧孟津以下(“地上河”是主要特色)。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3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1、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2、自然资源的特征:

⑴、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⑵、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⑶、质量在各地区有差异⑷、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具有不均匀性;⑸、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3、矿产资源的分布:

⑴、主要油田:

黑龙江省 辽宁省 河北省 山东省山东 河南之间

大庆油田 辽河油田 华北油田 胜利油田 中原油田

⑵、主要煤矿:

黑龙江省河北省辽宁省山西省安徽省河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内蒙古

鞍山、

本溪开滦阜新大同、阳

泉、西山淮北、

淮南平顶山六盘水攀枝花霍林河

⑶、主要铁矿:

辽宁省河北省内蒙古湖北省安徽省四川省海南省

鞍山、本溪迁安白云鄂博大冶马鞍山攀枝花石碌

注:辽宁省、四川省、河北省三个省的铁矿最大。

⑷、有色金属分布:

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湖南锡矿山锑

甘肃金昌镍湖南水口山铅、锌

山东招远金贵州铜仁汞

江西德兴铜广西苹果铝

江西大余钨云南个旧锡

⑸、太阳能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注:以上矿产资源的分布要重点落实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53 图3—3 《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P54 图3—4《中国主要煤矿》、P54 图3—5《中国主要金属矿产》三个图上。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1、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人多地少,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3。

2、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其中,草地面积最大)。

3、土地资源的分布:⑴、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⑵、林地:东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

⑶、草地: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⑴、地区分布不平衡: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⑵、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兴修水利工程:

⑴、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68—69图 3—19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等图上识三个调水工程: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南水北调。

⑵、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库、长江干流上的三峡水利枢纽。

⑶、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1、我国着名的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2、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全国最大)、南海渔场、北部湾渔场。

3、盐场:北方——长芦盐场(全国最大),南方——莺歌海盐场。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总结相关 文章 :

★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考点汇总)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与复习提纲

★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 2017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 八年级地理思维导图

★ 八年级有关地理复习计划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整理

★ 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㈣ 八年级上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上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对上段工作进行的一个总结,总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样子,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下是“八年级上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八年级上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星转斗移,转眼一个学期又将结束,本学期我立足本校和任教班级的实际,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育和教学工作,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搞好复习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反思,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现总结如下:

本学期教学的是初二地理第四册,共六个章节。如果按照正常教学速度计算,至少需要十周的时间才能完成教学。考虑到六月份的地理中考在即,从学期伊始,我就充分思考了教学进度、学生知识的构建、课程改革及地理会考的备考等之间的关系。制定了合理的教学计划,并有序地进行教学。最后得以按时完成新课教学任务,并取得了充裕的复习时间。

为了应对中考,切入实际的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学期的教学要更有针对性进行。根据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教学中,我主要采取教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学;化难为易、删繁就简;归纳框架知识,构建链式知识教学等,使教学更贴近生活,使知识要点更易于掌握,更利于识记。这样,也使得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收到了意料不到效果。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告诉我: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不再是盲目的教教材,传授知识要点。而是要教授对学生的生活和终身发展有利的地理知识。另外,在教学中还得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复习方法的改进。为此,本学期在教授基本地理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渗透生活中的地理常识,通过探讨学习,切实地为学生发展着想,让学生学有所用。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地理学习变为一种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探究并获取知识的活动或方式。这样的教学即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探究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的感情,增强爱国、爱家意识。

在完成教学教材之后,即进入了紧张的中考备考和应考工作。复习过程中,我把地理复习指南作为复习重点,指导学生以强化练习作为主要手段,以练习为辅,讲练结合,并抓住基础知识和主干,通过反复指导读图训练、理解与运用,实现对知识点的巩固。结合月考,泉州质检和晋江质检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对知识难点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引导,对记忆方法进行归纳整理,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每堂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探索更有效的复习方法和手段。

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地理教学有关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师德修养,做到依法执教,以爱心关怀学生。深入到学生中,多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增强后进生的学习信心,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诚然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意识不显着等,这些现状都值得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去不断完善和提高。但是,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恒心和毅力,今后的教学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篇二:八年级上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这个学期我教六个班的地理课,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我不仅要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增强他们对地理的信心,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总结。

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加之地理学科由于涉及面广,所须记忆的地点、现象、事件纷繁复杂,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教起来枯燥,学起来无味,考起灵活,难度大。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教学中除了运用一定的'技巧扎实他们的知识基础,同时渗透着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首先,备课前,我会将课本、教学大纲、会考说明认真钻研,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收集一些相关的事实材料,把握好每节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完整而详细的教案。同时,我会特别注意导入的设计,因为这样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其中可采用的方法很多,比如歌谣法、地理故事、地理游戏、地理大事件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

其次,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以自己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这样不但对老师没有任何的挑战意义,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今天,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告诉我们: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不再是盲目的教授教材,传授知识要点。而是要教授对学生的生活及终身发展有利的地理知识。教学中,我积极地学习老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经验,平时主动了解时事动向,学习各种知识,并运用到教学中。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

地理这门学科由于涉及面广,所须记忆的地点、现象、事件纷繁复杂,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教起来枯燥,学起来无味,考起来却很难。为避免陷入此局面,我在教学中运用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识性是要求学生掌握教科书上地理知识,这也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趣味性则是为避免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行。初中学生好奇心强,这是他们的特点,也是我们要充分利用的特点。因此,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利用影像资料、图片、电脑等生动的教学模式,除了能让学生多看、多听之外,还能调动他们积极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如果再适时地引导学生动脑筋,结合事实和生活中较常见到的事物去想问题,那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好地了解和熟悉课本内容。这样不仅扎实了基础,而且使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变浓。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的时,才更为有效”。在兴 趣的基础上,加上我经常性的表扬,学生学习的效果相当好。

最后,课后时常找学生了解情况,比如上课的速度是否适宜,作业的完成是否有困难,并让课代表收集同学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就可以适时改进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让学生的学之有效。

复习期间,我以强化训练作为主要手段,以提纲复习为辅,并抓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通过反复识记、理解与运用,实现对知识点的识记和读图题解题思路的培养,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事实证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带的四个班级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作为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一日为师,就应该扛起责任,为学生负责到底。因此,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新问题、新矛盾也接连不断的出现,要想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保持现在的工作状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同时,将教学常规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把常规的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课前精心备课,做到形式多样化,通过相互听课、交流,让自己从前辈身上学到更多东西,不断的完善教学,充分地锻炼自己,从而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

㈤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学习任何学科,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级 地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

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2、分类: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就少一些,如矿产资源。

3、特点: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二、土地资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

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各类土地构成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分布地区

⑴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这里土地利用程度高,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地。

⑵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这里难利用土地多,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低,牧业在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

⑶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差异: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为主;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

5、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等。

6、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三、水资源(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2-28日中国水周)

1、水是宝贵的资源

⑴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⑵水危机的原因: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水浪费。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⑴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且年际变化大。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工程(如: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⑵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⑶ 措施 :①解决季节分配不均——兴修水库。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⑷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计划线路:①东线方案:在江苏扬州市把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用闸控制,逐级提升,过黄河后,自北自流,沿途供水,直达天津市。②中线方案:首先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平原,第二步在三峡巨型水库建成后,利用高峡出平湖,筑渠输水自流进汉江。③西线方案:计划提高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水位,再开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长江水引入黄河上游,补充西北的水源。

3、我国水资源的特点:⑴水资源短缺;⑵时空分布不均。

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海拔与地形

⑴绝对高度(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⑵相对高度是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⑶等高线是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线。

⑷山地的五种基本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会认识不同的等高线。)

⑸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就可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

⑹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地形。地表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⑺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200米以下),高原海拔较高。

陆地与海洋

⑴三分陆地(29%),七分海洋(71%),陆地集中在北半球;

⑵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和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

⑶印度洋、北冰洋)要记住大小和方位。

⑷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⑸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⑹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⑺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⑻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洋,呈S形的是大西洋。全在东半球的是印度洋。

地理 学习 方法 及技巧

中国地图的巧记法,觉的这种方法如何呢?

中国地图像一只大雄鸡,可以把这只鸡砍为成六部分:鸡头、鸡背、鸡尾巴,鸡肚、鸡脚、鸡X.X.X。

鸡头最容易记,就是:黑龙江、吉林、辽宁。

鸡背只有一条就是:内蒙古自治区。

鸡尾巴更简单,就是一个新疆。

鸡脚也很简单,就是台湾和海南。

难点是鸡肚和鸡X.X。省份太多太杂了。不过不要怕,我们有一个方法就是,把鸡肚看成一个倒三解形和一个十字架,把鸡X.X看成一个长方形和我一正方形。

先来看鸡肚:

倒三角形:把广东省看成倒三角形最下面的角,把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看成倒三角的腰,把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看成倒三角的底线。,这样就构成一个近倒三角形了。香港、澳门包含其中。

十字架是指:把宁夏、陕西省、山西省、山东省、江苏省成一横,再把河北省、河南省看成一竖,一横一竖构成一个十字。

我们把这个倒三角和十字架看成鸡肚,除开鸡头、鸡背、鸡尾巴,鸡肚、鸡脚,那么剩下来的我们就把它看成是鸡X.X拉。而鸡X.X我们又可以把它看成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

长方形:把西藏、青海省、甘肃省看成一个斜着的长方形。

正方形:把四川省、云南省、重庆、贵州省、广西看成一个正方形。

所以中国地图可以说是由一个鸡头、一个鸡腰、两个鸡脚、一个鸡尾巴,一个三角形、一个十字架、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所组成的……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总结 相关 文章 :

★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 中国地理初二知识点全汇总

★ 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 2021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梳理

★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考点汇总)

★ 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整理

★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㈥ 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原创】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框架:
中国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及疆域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半球划分、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国土及疆域
陆地和海洋国土、邻国
行政区划
省市简称、形状
人口与民族
人口概况
总量、分布、基本国策
民族概况
人数、分布特点

自然环境

地势与地形
三大阶梯、各种地形

气候复杂多样
气温差异:南北差异、温度带划分
降水差异:东西差异、对各方面的影响
气候类型、各类天气
河流与湖泊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差别、黄河和长江概况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概况
资源划分、我国资源情况
土地资源
分类、分布状况、利用状况
水资源
分布及利用状况

经济发展
逐渐完善的交通网
交通运输分布、铁路分布、运输方式的选择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农业分类、东西南北差异、问题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工业及高新技术分布

1、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半球划分: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经纬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最东端 东经135度2分30秒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
最西端 东经73度40分 帕米尔高原乌兹别里山口(乌恰县)
最南端 北纬3度52分 南沙群岛曾母暗沙
最北端 北纬53度33分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漠河县)
2、我国国土辽阔:
陆地国土: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邻国14个。
海洋国土:濒临的海洋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南海鱼类产量和油气产量均是最大的。
图见教材4页。
3、行政区: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图教材7页
各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表教材10页。
4、人口:
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
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9人)的3倍多。
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各省区面积与人口的比较,图教材14页。
5、民族:
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占92%。少数民族中壮族人数最多。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一些少数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6、地势和地形:
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大。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
各阶梯概况,海拔、地形特征见教材22、24、26页,主要看各阶梯都有哪些主要山脉(走向)、高原、盆地以及平原,以及相对位置。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四大高原中唯一位于第一阶梯的,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千沟万壑;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显着。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昆仑山与天山之间,其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纬度最高;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位于巴颜喀拉山与祁连山之间,海拔最高,也是四大盆地唯一位于第一阶梯的;四川盆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有“紫色盆地”之称,着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着名的“鱼米之乡”。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陆地面积的33%,加上高原,两者占60%。山区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治理,见教材29页。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主要山脉走向:
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7、南北气温差异:
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漠河镇与海口市1月平均气温相差接近50℃。冬季最冷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
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温度带划分,见教材33页。
8、东西干湿差异:
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我国降水量和干湿地区,见教材35、36页。干湿地区景观、建筑以及农业的差异,见教材36、37页。
9、气候: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着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见教材39页。主要是降水的差异,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和地形。
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高原山地气候,见教材42页。
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10、河流和湖泊:
内流河和内流区、外流河和外流区的分布,见教材44页。内流区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3,但水量仅占全国的5%;外流区占陆地面积的2/3,水量占全国的95%。
内流区: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昆仑山、天山等高山冰雪融水。内流湖一般为咸水湖(青海湖)。
外流区:河水来源主要靠降水。有三大外流区
(1)太平洋外流区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进行发电和灌溉(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以及河套平原)。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下游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水流减慢,泥沙堆积,河床升高—“地上河”。流域水系,见教材48页。上游建设大型水库,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黄河几字形与凌汛。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流域水系,见教材53页。各段的名称和支流。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洪水灾害:降水集中,中上游生态环境破坏(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长江河道弯曲,中下游湖泊萎缩(围湖造地)使得其蓄洪能力下降。
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元江—红河。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冀、鲁、苏、浙,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南水北调东线。
中国五大淡水湖(按面积大小排列)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浙交界)、洪泽湖(苏)、巢湖(皖)。
(2)北冰洋外流区(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
(3)印度洋外流区(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孟加拉湾)。
11、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我国的资源情况:总量丰富,人均不足。随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将会继续减少;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使得自然资源遭到不应有的破坏和浪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12、土地资源:
根据土地的用途和土地利用情况,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见教材67页。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土地利用程度高。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土地利用程度低,未利用土地分布较广。牧业在西部内陆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居主要地位。土地资源类型分布表见教材69页。
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属可再生资源,如利用不当,或遭到人为破坏,就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我国土地利用中对土地的破坏有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和土地荒漠化。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依法用地、规划用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开展“保护土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宣传活动;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投入;禁止乱占耕地等。
13、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而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2.5%。而淡水资源中,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110位之后。缺水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水资源时空分步不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则降水少,易造成干旱缺水;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80%以上,北方仅占不到20%,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比如三峡(长江)和小浪底(黄河),对防洪和水资源调配发挥重要作用,在洪水期蓄水,减缓下游洪水,在枯水期防水,增加下游水量,具有防洪、发电、灌溉及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如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对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有重要作用。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分东(扬州—京杭运河—津冀鲁)、中(丹江口—京津冀)、西(雅砻江、金沙江—黄河上游)三条线路。引栾入津,是将滦河水引入海河水系,缓解天津缺水状况;引黄济青,将黄河水调入青岛。
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总体上看,一方面供应紧张,缺水状况仍在继续加重;另一方面利用率低,浪费惊人;此外水污染严重。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措施见教材81页。
14、交通:
现代交通运输指的是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工具的运输。
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我国的交通运输网见教材89页。其中注意哪些大城市所缺少的运输功能,也就是各城市属于哪种交通枢纽类型,比如是单一交通枢纽,还是铁路—公路枢纽,还是铁路—航空枢纽,还是多种综合枢纽。
我国高速公路始建于1984年,是上海—嘉定。主要高速密集区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地区。这些地区城市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有修建高速公路的需求和物质需求。主要高速公路分布见90页。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铁路干线分布见91页。掌握一些主要铁路线及铁路枢纽,各条铁路线起始点和终点各代表哪个城市。
南北向:京哈线、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哈大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青藏线。
东西向:京包线—包兰线、陇海—兰新线(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襄渝线。
主要铁路枢纽:北京、郑州(京广、陇海)、武汉(京广、襄渝、长江水运)、南昌(京九、浙赣)、徐州(京沪、陇海)、兰州(陇海、包兰、兰新)、宝鸡(宝成、陇海)、株洲(京广、浙赣、湘黔)。
选择交通方式要考虑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如速度、运费、运输量等,还要考虑出行目的、货物性质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因素。
15、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以及渔业。图见教材98页。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是东部和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东西部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图见教材100页。
东部主要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于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西部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四大牧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主要畜牧品种:三河马、三河牛、滩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第二大牧区,主要畜牧品种有:细毛羊、羔皮羊、阿勒泰大尾羊、和田羊、伊犁马等;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主要畜种有藏牦牛、藏绵羊、藏马等;青海是我国第四大牧区。
南北差异主要是降水和热量的差异。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以及甜菜,受气候条件限制,一年只种一季;华北平原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还有花生和温带水果,大多两年三季或一年两季;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种植水稻、棉花、油菜和甘蔗,一年可收获两到三季。图见教材101页。
因地制宜:考虑自然条件(地形、土壤、降水等)和社会条件(与城市的距离、市场需求、农业技术装备以及农民文化水平等)。
挑战和对策: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防止滥垦滥伐、超载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
16、工业:
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工业分布:特点为沿海、沿江、沿交通线。
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的工业基地;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工业分布见教材110页。
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特点: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的产业;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图见教材114页。
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变化);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网络购物、SOHO族、网络社区等)

补充知识:
1、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1)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 雨热同期的季风 )气候。
(2)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藏高原海拔高 ))因素。
(3)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陆位置)和(夏季风)的影响。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海陆位置、夏季风)。
(4)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原因是(纬度因素、热量(温度))。
(5)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斜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降水量不同)
2、气候复杂多样的影响:
(1)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2)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3)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
(4)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的(地形);
(5)各地的建筑特点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气温、降水)。
3、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气候趋于干旱;植树种草。
中游:水土流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的土层舒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下游:地上河;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加固黄河大堤。

㈦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学习是欢乐的,学习是幸福的,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努力解决这些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与欢乐,所以我想让大家和我一起进入学习的海洋中,去共同享受欢乐。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八年级 上册地理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点击获取"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 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 历史八年级上册的知识点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1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一、祖国(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1)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岸线长1.8万千米。

(2)中国海域最大的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3)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领海宽度12海里。

(4)钓鱼岛位于东海、黄岩岛位于南海。

二、众多的邻国

陆界线:2.2万多千米

陆上邻国:14个: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三、领土的四端:

最北: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

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四、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 市)、镇(乡) 三级及特别行政区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我国有北回归线穿过的行政单位自东向西依次:台湾省(台)、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云南省(云或滇)

5、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两个简称的是云南省(云或滇),贵州省(贵或黔),四川省(川或蜀),甘肃省(甘或陇),陕西省(陕或秦),上海(沪或申)

6、完全处于地球五带中热带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海南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的人口

1、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2、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为13.7亿,占世界人口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省区分布:最多:广东省;最少:澳门。

4、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澳门;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西藏自治区

5、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6、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坚持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中国的民族

1、 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1.5%,少数民族占8.5%。

2、 少数民族人口不一: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人口最多,回族分布最广。

3、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4、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

5、节日: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傣族泼水节,回族开斋节,壮族三月三歌会,藏族雪顿节。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2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中国的地形(指出上图中所有山脉名称)

台湾山脉的主峰玉山是中国东部最高峰。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1)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界线:

河北和山西(太行山) 福建和江西(武夷山) 湖北和重庆(巫山)

青海和甘肃(祁连山) 西藏和新疆(昆仑山) 广东和湖南(南岭)

(2) 中华五岳:泰山(山东)、华山(陕西)、衡山(湖南)、恒山(山西)、嵩山(河南)

我国山脉两侧地形区名称

二 、主要地形区

(1) 四大高原 :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石漠化”,地表崎岖,多山间小盆地,俗称坝子

(2)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最大的内陆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绿洲和垦区,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

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地势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紫色,红色盆地,内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3)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林业和牧业

(4)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黑土广布;北大仓、黑土地;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春旱最严重。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密布,鱼米之乡;地势最低。

(5) 山地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

(6) 山区: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合称山区,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3

(7)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三、中国的地势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长白山-巫山-雪峰山

四、中国的气候

1、 我国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着;多特殊天气;多旱涝灾害。

2、 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处是黑龙江省北部的漠河地区;气温最高处是海南省南部。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3、 我国习惯从北到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这样划分是根据≥10℃的积温来划定。另外,青藏高原为高原气候区。

寒温带:大兴安岭北段及其两侧地区

中温带: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暖温带:秦岭淮河以北,包括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以及辽宁省南部

热带:云南省西双版纳、广东省雷州半岛、海南省以及台湾省南部

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

4、 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省东北部火烧寮,

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5、 科学家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6、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和我国的:

一月份( 0℃ ) 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 ),

( 湿润)与(半湿润)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一致。

7、 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8、 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4-5月华南雨季

6-7月江淮雨季

7-8月华北雨季,东北雨季,西南雨季

夏季风实力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期滞留在南方,则南涝北旱

夏季风实力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快速推移到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北涝南旱

9、我国气候类型: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E高山高原气候 (西部高原山地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我国是唯一一个拥有三种季风气候的国家。

10、回答问题:我国为什么没有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气候类型?

答:地中海气候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而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且终年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而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且仅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

11、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中国的河流

一)、外流区为主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1、 外流区

(1) 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澜沧江

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2)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

(3)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运河。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经过6个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5大水系。

2、 内流区

(1) 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3、 我国的主要湖泊

(1) 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我国最大咸水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2) 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二)滚滚长江

三 )滔滔黄河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3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 、自然资源概况

自然资源:存在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

1、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

2、非可再生资源: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

3.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

中国的土地资源

1、“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及世界的1/3。

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

3、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林地分布在东北、西南(天然林)、和东南山区(人工林和次生林)。

草地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4、土地资源质量的区域差异:

中国的水资源

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

2 、南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却占全国总流量80%以上。

黄、淮、海流域面积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但水资源只占6%。

3、中国径流带分布图

① 丰水带

② 多水带

③ 平水带

④ 少水带

⑤ 缺水带

4、中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 和 年际变化大。

5、 地区分布不均——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最大规模)。

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6、时间分布不均——兴建水库。(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7、我国各大水系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水系是长江水系,其次是珠江水系。

8、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路线:

西线: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

中线: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到北京、天津。

东线:长江下游扬州附近引水,沿京杭运河北上,至天津。

四、中国的海洋资源

1、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2、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最大)、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3、四大盐场:长芦盐场(最大)、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4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一 、农业

1、农业包括 种植 业、林业、牧业、渔业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种桑养蚕、栽培茶树的国家。

3、目前,中国的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4、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新型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5、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6、中国商品粮基地:

A三江平原

B松嫩平原

C江淮地区

D太湖平原

E江汉平原

F鄱阳湖平原

G洞庭湖平原

H成都平原

I珠江三角洲

7、油菜在中国种植面积最广,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油菜产区;

花生在山东、河南两省相对集中;

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广西为最大产区;

甜菜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8、中国的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

四大牧区是: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

9、农耕区畜牧业以畜禽 饲养 为主。四川、湖南、河南是中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饲养方式由农户分散饲养向专业化生产转变。

二、工业

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煤炭、钢铁、水泥、发电量、棉布、汽车、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2、最大能源的煤炭工业分布:

(1)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山西省是我国产煤最多的省。

(2) 基地:山西的大同、阳泉;河北的开滦、峰峰;河南的平顶山;内蒙古的霍林河;黑龙江的鸡西、鹤岗;贵州的六盘水、江苏的徐州;安徽的淮北、淮南。

3、第二大能源的石油工业分布:

(1) 基地:黑龙江的大庆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山东的胜利油田;河南和山东交界的中原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陕西和内蒙交界的神府—鄂尔多斯油田

(2) 新疆是未来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

4、钢铁工业的分布:钢铁工业大多分布在铁矿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如辽宁的鞍山、四川的攀枝花、湖北的武汉;上海宝钢有靠近市场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6、中国基本形成以工业设备、农业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机械工业体系,形成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武汉、重庆等全国性大型机械工业基地。

7、纺织工业已形成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内地完整体系。以棉纺织工业最为重要。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等地是主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

8、中国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主要有四大密集区:

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以西安——杨凌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三、交通运输业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㈧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重点总结

地理的学习需要的是日积月累,我们在学习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知识点的积累,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重点 总结 ,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重点:天气与气候
1、多变的天气: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

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①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

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

②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

③五带中,热带气温变化最小,温带寒带较大

(2)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

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

(2)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3)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① 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②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

4、世界的气候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

(2)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4)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重点: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1)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 (人/平方千米)

(3)人口分布:

a) 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b)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

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亚马逊平原

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如北冰洋沿岸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青藏高原

2、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乡村人中向城市迁移

4、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1)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来划分。

(2)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白种人:欧洲、西亚、北非、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亚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黑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西北部

(二)语言和宗教

1、 语言:

世界主要的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东南亚部分地区

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俄罗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法语:法国、非洲一些国家

阿拉伯语:西亚、北非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 宗教:

(1)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____: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目前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产生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

1、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2)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 、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重点:土地资源
①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②特点: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b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少;c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着。

③从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④问题:

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乱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

⑤对策: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其他对策:依照政策法令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

猜你感兴趣的:

1.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2. 初二地理知识点大总结

3. 初二地理上知识点归纳

4.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5.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㈨ 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通用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经过这段时间努力,我们也有了一定的收获,写一份 教学 总结 ,好好地把它记录下来吧。那么写好教学总结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八年级 地理 教学 工作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1

时间匆匆而过,回顾今期的地理教学工作,使我在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分析、制定合理的学期 教育 教学计划。

本学期八年级所使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地理教材。其内容主要是中国地理第一至四单元。包括"居民与人口"、"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经济与 文化 "等。我希望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基本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方面的初步知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并进一步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 方法 和基本技能,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候,通过提问我才发现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十分薄弱。于是,我通过与各班主任老师、部分学生代表进行沟通,了解同学们的 学习态度 、 学习方法 ;通过上期的期末检测成绩,分析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同时,从与同学们的交流、交谈中,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呼声和感受,为他们打开一扇心灵的窗口。

在此基础上,根据我校明年地理学科要参加统考的实际情况,决定从本学期开始培养学生的备考意识,并在教学时数、教学进度上提前安排。据此,本学期除完成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任务外,还将组织学生学习下册课本的部分内容,为复习奠定基础。

二、自觉落实教学常规。

1、由于自己是一名"非专业"的地理老师,要真正具备相应的学科教学能力,就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此,我认真研究教材及学生,悉心查阅资料,学习时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有时,为了备好一节课,不厌其烦地向同学科老师请教,吸取他们的 经验 。平日里,积极利用网络和配套教学光盘,查找、整合课程资源,为上好一节课作有效的准备。

2、教学中我力争做到精讲,把重点放在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上,避免拖泥带水等一些问题的出现。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熟悉教材文本,重视读图训练,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课堂学习实效。训练题力求让学生当堂完成,对突出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指导。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认真对待每个同学的作业,因材批阅,为每位同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都在六十人以上,每批改一次作业就是一项沉重的工作。每次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本,我觉得它不是负担,而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对成绩差的同学的作业,我更显得认真仔细,要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因为,作业是与他们最多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像(5)班的谭__同学,上学期期末地理考试不及格,而本学期他对地理产生了新的兴趣,作业做得认真了,成绩也提高了,每一次测验都在及格以上。这与我对他的激励和"作业交流"是分不开的。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我基本上不划"×",针对错题我或画上一个圆圈,或在题的旁边划上一个"?",有时也给一些提示性的评语,告知学生应该怎样避免错误。

4、除教学随堂评价外,力求适时进行单元形成性检测,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有时成绩不尽人意,但我没有放弃希望。因为许多同学不仅仅是地理基础薄弱的问题,还有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显然还有些难度。尽管如此,我仍然以积极的心态,坚持培优辅差。且盼望期末有一个好结果。

三、积极参加校本研究。

1、自觉进行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运用与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评课、优质课竞赛、教育技术能力大赛等校本研究活动。虽然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比不上许多优秀教师,偶尔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并不气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激情飞扬"。

2、学以致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运用学校先进的教学设备,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合理进行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摸索最佳的教育 教学方法 。利用可利用的时间,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一种有声有形、师生互动、快速便捷、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力求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另外在期末复习当中,抓得还不是很落实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倍努力,仍以素质教育为突破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力争在中考时,取得优异成绩。

作为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一日为师,就应该扛起责任,为学生负责到底。因此,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新问题、新矛盾也接连不断的出现,要想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保持现在的工作状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同时,将教学常规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把常规的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课前精心备课,做到形式多样化,通过相互听课、交流,不断的完善教学,充分地锻炼自己,从而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2

地理学科在初中是一门非中考的科目,但它与人们的学习、生活、成长有密切的联系。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就要认真地、积极地落实。一学期来,我为此做了一些工作,现总结 反思 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做到有记录、有心得。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骨干教师培训,努力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参加校本研究,自觉进行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运用与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评课和区教研室组织的研究活动。

二、深入分析,制定计划

开学初,根据学校教务处的计划安排并结合八年级实际情况,制定好本学期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及时发现情况,及时解决,及时修正。

三、构建和谐,形成合力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四、精心准备,讲求效率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和学生,悉心查阅资料,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做到周前备课、课前再备课,积极利用网络和配套教学光盘,查找、整合课程资源,为上好一节课作有效的准备。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初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把需要记忆的地理知识编成 顺口溜 ,好记好背,减轻学生负担。

3、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把重点放在互动探究和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重视读图、用图、利用图表分析的能力训练,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课堂学习实效。教学反馈当堂完成,对突出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指导。

4、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分层次,关注后进生,适时提问引导。对成绩差的同学的作业,认真仔细批阅,给出激励性的评语,要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尽管成绩不尽人意,但我从不放弃希望。以积极的心态,坚持谈话辅导,坚信会考一定有个好结果。

5、指导课外地理活动小组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本学期开展了阅读地理课外书、写地理小论文、办地理报、开展天象观测等。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辩证的 思维方式 及其表述能力;动手实践实践能力等。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

五、取得成绩,存在不足

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所教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初中阶段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参加 社会实践 活动打下基础。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地理分析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地理会考成绩是:良好率为80.6%;合格率为98.7%;结果令人满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在组织学生课堂分组讨论交流时,不能做到收放自如,课堂给人乱糟糟的感觉,学生在讨论中时常偏离主题,由讨论变争论。因为教的学生多,对一些学生不是很了解,尤其是一些中等生,因此不能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落实到位。在转化后进生中,虽然下了功夫,可在有的学生身上效果不是很明显。

六、面向未来,继续拼搏

1、加强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化升华。

2、加强学习,在课件制作水平上还要提高。

3、保持成绩,克服不足,再上一层楼。

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3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画上句号。回首本学期走过的路,有得也有失,有苦也有甜。在担任八年级四个班地理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真备课上课,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开展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上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授课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每一课都有备无患、游刃有余。在课堂上我注意课堂生境的生成和灵活运用,同时比较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提高。另外我适时把德育渗透到课堂中,让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技能都有所提高和进步。

二、努力打造 高效课堂 。

充分的备课固然很重要,但课堂的灵活驾驭更重要。在课堂上我比较注意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充分交流和互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同时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尽可能的在课堂上就能消化和吸收所学的知识。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也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三、积极配合学校教导处的工作安排,积极参加每周一课活动。

及时学习和借鉴同学科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后进行观课议课的交流。通过这样的学习,我发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所以善于取长补短对我们广大教师的业务有很多的帮助。另外,本学期我们学科组教师在学校的安排下,去实验中学学习观摩了全省的地理骨干教师的优质课的课堂展示。回到学校后,我们坐在一起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和大师们还有哪些差别?如何缩小这种差别?我们看到了他们哪些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东西?通过这一次的学习交流,很多老师都受到不同的启发,教学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做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同时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之对学习渐渐产生兴趣。促进更多的学困生跟上来,并且逐渐由被动变成主动,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不足,比如,不能面面俱到到每一个学生,对一些学习处于中等的学生关心和鼓励不够,再如,课堂也不是想象中的理想等等。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尽己所能,不断学习和提高,让自己在教学的路上走得更远,更顺畅!为理想课堂、精品课堂而努力奋斗!

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4

时间飞逝,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首本学期的工作,有得失,也有收获。

在担任初二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实际条件和学生实际,勤恳,敬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的工作

1、认真备课、上课,备学生而、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课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教案。每课都“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在知识层面注入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发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八年级上册地理,需要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4、积极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二、本学期取得的成绩

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地理主要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懂得自学地理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并熟悉它们,为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初中地理第三册主要从中国区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实材料,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的居民,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促进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地区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故此,我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地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不足

当然,在工作上我还是存在某些不足。譬如,课堂上不能及时地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个人都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因为教的班级多,不能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落实到位。还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2、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好成绩。

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5

20__年_月_日时间匆匆而过,回顾本学年的地理教学工作,有收获,也有教训,使我在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收益。为了更好地做好下学年的工作,现在总结一下本学年地理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心得:

地理学科在初中来讲是一门非中考的科目,但它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八年级学生,学习的全是中国的地理知识,身为炎黄子孙的中国人,连一点中国地理常识都不熟悉,从这点,激发学生对中国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熟悉、理解。故此,我们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如何引导学生重视地理,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夯实地理基础,成为本学年地理教学的中心任务。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系统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识,但学生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由于平时投入少,未能及时做好复习工作,靠考前突击死记硬背,遗忘率高,效率低,后进生人数偏多,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对其他同学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中等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不强,对技巧性和灵活性大的题目仍难以适应。

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 爱好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爱好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初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要联系人们生活的实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地关系”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因此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要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熟悉把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另外,也可以从地理学科中与 其它 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引导学生正确熟悉把握地理基础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关系。

三、制定一系列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习的形式。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还要进行复习、测验、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工业及其联系纽带——交通运输业等方面。

四、在教学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从而使地理学习变为一种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探究并获取知识的活动或方式。这样的教学即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探究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的感情,增强爱国、“爱家”意识。

诚然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意识不显着、成绩不尽人意等,这些现状都值得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去不断完善和提高。但是,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恒心和毅力,在今后的教学我一定会取得更加显着的成效。


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通用相关 文章 :

★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 学校地理教师2021工作总结通用【10篇】

★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 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 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五篇

★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2020范文五篇

★ 八年级地理工作总结第二学期

★ 初二地理老师工作总结五篇

㈩ 八年级地理上册重要知识总结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1中国的疆域
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东、北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辽阔的疆域:
陆地大国:①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②陆界20000多千米③陆上邻国14个.
海洋大国:①辽阔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②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③隔海六国 印尼 马来 文莱 菲律宾 日本 韩国
最北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4度N;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度E.最南曾母暗沙4度N.最西帕米尔高原73度E.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位.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我国领海的宽度是22.22公里(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
(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1.2中国的行政区划
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现行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乡(乡)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教材:八年级上册第8页
§1.3中国的人口数量
世界第1: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1/5.目前人口数为13亿.
增长速度较快:1人口基数大2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平均寿命延长,人口死亡率有大幅度的下降.
分布疏密不均:腾冲——漠河,我国分布人口的疏密.人口多处特点人口少处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多;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平原、盆地人口多;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汉族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山地、高原人口少;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我国人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4中国的人口:
56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民族风情: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中国的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山脉纵横交错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海拔4000米以上;
第二阶梯在青藏高原的北边和东边海拔迅速下降到1000-2000米有的地方不足500米
第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以东的地形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在这里,众多东流入海的江河,将携带泥沙沉积下来形成依山傍海、纵贯南北的冲积平原.
阶梯分界线:
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复杂多样: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着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着名的“鱼米之乡”.
§2.2中国的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
气温分布: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降水时空分布:从地区分布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多、冬春少.
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季风气候显着: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着、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大陆性特征.
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2.3中国的河流
外流区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
中国最大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中国最大湖是:青海湖.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滚滚长江: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上游:源头——宜昌;中游:宜昌——江西湖口;下游:江西湖口——注入海口.中游段被称为“九曲回肠”.因通航里程长、货运量大被誉为“”.
滔滔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着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径流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上游:源头——河口;中游:河口——旧孟津;下游:旧孟津——注入海口.因从中游的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使下游河段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3.1自然资源概况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自然资源由于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均匀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3.2中国的土地资源
*6月25日世界土地日
*土地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舞台.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类型齐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我国草地面积广达、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一亿公顷.
我国土地类型:耕地、沙漠、林地、草地、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珍惜每一寸土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3.3中国的水资源
*3月22日 世界水日
地区分布悬殊: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时间分配不均: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有必要兴修跨流域的调水工程.
***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由于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有必要兴修水库.***长江(2个)***黄河(3个)
***根本途径是.
§3.4中国的海洋资源
多样的生物资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其中鱼类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类.
、、和 是我国着名的四大海产.
最大渔场是舟山渔场.
丰富的矿产资源: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我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
巨量的化学资源:我国海洋生产发展很快.最大盐场,南方最大盐场 ().
保护“蓝色国土”: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巨大成就,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4.1秦岭——淮河线
秦岭与淮河: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海拔多为1500-2500米.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然后主流经高邮湖南入长江.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他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着的差异.八年级上册第77页
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
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青藏与西北地与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4.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概述:北方地区指我国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文化: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农作物: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
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
矿产:煤、铁、石油等,两大工业基地()和().
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
农作物: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
矿产:有色金属.两大工业基地()和().
§4.3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概述: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由“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
宗教:藏传佛教.
地势:山岳纵横,冰川广布,交通十分困难.
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
西北地区: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
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牧区作物:肉、奶、皮、毛等;
矿产资源:稀土矿、镍矿、煤、石油、褐煤.
§4.5补充总结
北方地区
地形特征 高原、平原为主
气候特征 夏:高温多雨 冬:寒冷干燥
主要河流 黄河、黑龙江
主要矿产 煤、铁、石油
主要农作物 小麦
南方地区
地形特征 盆地、平原、高原、丘陵
气候特征 水热充足
主要河流 长江、珠江
主要矿产 有色金属
主要农作物 水稻、甜菜
青藏地区
地形特征 海拔最高
气候特征 日照充足,气温低
主要河流 长江、黄河源头
主要矿产 钾盐、石油
主要农作物 青稞
西北地区
地形特征 高原、盆地
气候特征 干燥,日照充足
主要河流 塔里木河
主要矿产 煤、石油
主要农作物 甜菜

阅读全文

与地理八上总结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8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