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叫地理事物
地理事物是指地理位置上的一切地理物资、现象、景观。
Ⅱ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
地理事物分布有点线面三种,点状分布依据线状描述,如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线状按照方位说,如我国铁路线分布东多西少,东部稠密西部稀疏;面状地理事物也按方位说,如我国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还有有关等值线地图要答出变化,如我国降水量分布,东南多西北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明确数值的还要答出数值来。
Ⅲ 地理分布范围指的是什么
地理分布范围指某种地貌或者植被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它分为数理分布,包括经纬度分布、海拔高度分布等相对分布,包括海陆分布、坡向分布,以及地理事物间的相对位置等。
Ⅳ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
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
三、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描述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
Ⅳ 地理答题技巧十大问答
特约特级教师学而思培优文综女神红飞老师针对性的回答了同学们提出关于地理学习的问题。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总结
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
二、基础:明确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的答题思路。
三、关键: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
◇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之归纳:
1) 原因(自然、人为) 2) 条件(有利、不利) 3) 影响(正面、负面) 4)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5)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6)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7) 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8) 要素(总量、结构) 9) 评价( 积极、消积)
◇近几年考题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之归纳:
1)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矿产或其它资源)
2) 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
3) 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4) 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
5)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6) 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7)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主要地形区、海拔状况)
8) 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种植历史经验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9) 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分布规律问题:
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
1) "点"状分布一般有"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2) "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
3)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
4) "点、线、面"综合考虑解答。
四、提升:明确题中常见行为动词的答题要领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这需要平时树立科学的观点,具备正确的地理思想;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五、实践----主观性试题的答案要求 “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文综规范化答题的宗旨。
1.注意从图中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有效的信息,并能够适当地迁移知识
2.规范用语,回归教材;
3.有多少问,分多少(段)答题,分段分点答题,每个要点尽量序号化。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做问答题首先要了解答题的步骤,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可根学题目的给分来组织答案,一般一个要点是2分或3分.这样如果是8分的题至少就得答出四个要点。
4.要点不自相矛盾、不重复;
5.在指定试卷区内作答,书写整洁,字迹工整,反映思维的逻辑性,卷面整洁,从形式上达到卷面的完美。因为清晰的卷面能赢得阅卷者好感,也许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符合“网阅”要求)
答题技巧十大问答
问题1:老师,地理大题怎么分析?不会做答,求帮忙!!!谢谢了
学而思培优文综女神红飞老师:大题的分析通常分两种方式,一是心里的模板。咱们地理大题很多题目具有固定的分析方式,比如农业区位因素就是需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考虑,自然就是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最少要包括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劳动力等等。这种固定分析角度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基本都讲过的,如果没有,网上也有很多,可以搜搜看看,不过要结合具体省份的具体情况。这是提前做到心里有底。第二就是对于材料和题干的仔细研读,关键词寻找。首先模板是要在具体题目中根据重点强调的。其次通常题干和材料给出的关键词通常会是答案的来源。一定要仔细重视每一个词!比如说到政府补贴或者政府号召,就是要考虑政策;说到山区或平原就要考虑到地形。当然除了这两点,最基础的是要对于基础知识点有良好的把握,这样才能够对于问题足够敏感,心里足够有数。道和术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题目问题,获得高分!
问题2:地理大题得分不高不知道如何答题感觉无从下手
学而思培优文综女神红飞老师:其实咱们地理大题相比于文综其他科目大题来讲算是比较好得分的,一方面分析的难度不是很高,通常答案要点都可以从材料描述中寻找到关键词,进而丰富成答案。这要求我们关注材料每一句话,并努力从中挖掘关键信息,和已有知识匹配,形成答案。另一方面其实每一类型的大题思路比较固定,这种类似于模板的东西在地理大题思考的时候很有用,能过帮助我们形成思路并减少遗漏要点的的可能。比如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重点一共只有五个方面:流量、流速、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那么如果我们记住了,以后再遇见类似的题目,就可以按照这个思路依次比对,筛选这道题材料和题干中涉及到了五条中的哪一点或者哪几点,然后重点展开。总的来说,第一步都是要先对课本知识点有一定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材料,并积累大题模板,以后遇见大题就会有思路的多。有经验的老师一般会整理答题套路,如果学校老师没有给出,网上也有很多可以参考的,不过最好和本省题目相结合,具体考试的到时候根据具体题目再进行具体重点展开,积累多的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问题3:老师,关于大问题的技巧和模板是怎样的
学而思培优文综女神红飞老师:大题的技巧一共无非就三个方面,一是前提对于知识的把握,这样看到题目能够第一时间联系并定位到所学知识点,提高对于知识点的敏感性;二如果算是技巧的话,那就是仔细读材料和题干,一个字都不要放过!每一个字都有可能成为答案的来源,尤其是有些时候题目比较新颖,通过研究题目和材料会提供大多数的答案信息。比如题干涉及"补贴",那答案基本就要涉及到政策支持;比如题干强调喜温凉,那答案就要强调这地方气候特征,比如纬度高,光照弱,或者全年温和等等。第三就是积累答题思路和模板,比如答农业区位就是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自然需要涉及气候、地形、土壤、水几方面;社会最少要涉及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技术几个方面。这样做题的时候就能提前心里有数也不慌了。这种模板大部分老师都会总结,如果没有的话上网搜搜会发现特别多~不过一定要结合具体省份考试情况哈。有了基础模板之后再做题的时候还要自己总结,将模板具体化,并且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才行,这样模板才能给咱们帮助~加油!
问题4:老师,最后三十天如何提高地理选择题?对于涉及农业的常识性选择题如何才能不失误?
学而思培优文综女神红飞老师:首先,选择题不好最主要的原因很可能是基础知识点的漏洞。现在咱们高考的时候很可能每一个选项都涉及了不同的知识点,其中一到两个知识点如果有漏洞就很可能选错答案。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回归课本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知识具有遗忘性,因此这些天我们可以每天花半个小时时间好好过一个章节的知识点,一共章节也不多,剩下的时间肯定够了。基础知识过一轮就会发现好多原来选不出来的选择题,其实根本没有干扰项,知识清楚了就能够选出来,这对于做选择题会有特别大的帮助。常识的内容更是如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背了,因为不涉及太多理解的内容,比如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等等,就叫这个名字那没办法了,咱们只能去记。不过在记背的时候也可以想一些办法,进行理解记忆逻辑记忆。比如通过大气环流能够知道不同经纬度海陆位置是什么气候以及大概的地理位置,然后能够了解气候特征进而就知道了植被,对应记住的具体类型就可以了。第二点,当然只看书也是不行的,平时跟住老师的复习,一模二模题保持手热,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每做一道题要把每一个选项都弄清楚,不明白的要想方设法弄懂。就像你要给别人讲,要讲明白一样的要求,这样虽然一晚上可能只能做几道题,但是也会有真正的的收获!最后的阶段放平心态,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考场就会少遇见一个,我们就会多的几分。越到最后,除了知识,越考察大家的心里素质。加油!
问题5:老师感觉自己知识点背的很熟了但是做题没有分尤其是地理选择题错很多不知道原因出在哪
学而思培优文综女神红飞老师:文综选择题分数很高,两道选择题差不多就等于一道大题了,所以常说得选择者的天下。而选择题其实是我们文综最好提分的部分,比大题快得多,因为大题对于学科素养的要求会更高。选择题丢分多一般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知识点不扎实,不系统。很多时候我们每个知识点都努力的的背了,但是对于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关注到不够,这样在进行综合考察的是后就不知道怎么应对了。比如农业区位因素就算我们背下来了,我们知道这道题应该答气候因素,但是对于相应气候知识无法迁移过来,更不知道海陆位置和地形都对气候有影响,可能就无法更全面回答这道题。所以如果咱们基础知识掌握的不错,下一步就是要自己画画逻辑思维图,将知识点进行串联,尤其是自然地理,内在关联想很强的。第二个原因是读题不够仔细。很多题目我们一对答案就豁然开朗,但是自己做的时候就是选不出正确答案。比如问我们洪涝灾害空间分布的特点,人家说夏天严重,就是不对的,因为夏天是时间概念。所以很多同学会在这部分丢分,就是对于题干理解的不够。当然还有就是每年都会有些题目思维真的很难,所以错两道以内一般我们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最好不要多错,累加起来很可怕的。对于我们就是从今天开始每天一个章节知识点,先扎实自己基础,同时对本省市近年来的题目进行练习(新课标全国就做全国),而且要每道题吃透后再做下一道,不会的翻书问老师同学,否则自己默默刷题完全没有意义。平常练习时候注意图解法、因果联系法、排除法、代入法、优选法五种大方法的灵活运用要注意选择题的提升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点点的提升,错题数量会逐渐减少,但是要做到全对也是非常难的,因此一般学生每科错一道题到两道是可以原谅的,再多就要特别加强了。坚持就是胜利,加油!
问题6:老师大题如何分点合适
学而思培优文综女神红飞老师:大题从考官阅卷角度上来看,考官当然最喜欢清晰明了一眼能够看清你有几条,能够顺利找出关键点的答案了。至于具体如何分点,第一最普遍的就是12345标记清楚。具体题目的话还要根据题目来针对性处理。比如问条件,我们可以用自然人文的思路,或者有利不利的思路来进行大点划分;问原因也可以从主观客观两方面也就是人为自然两方面;问影响自然就是积极消极。如果问的更加细致,比如问某地种植某种作物的自然原因,那就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四方面来答。大的角度划分是靠咱们平常的积累,小的角度的划分通常上课的时候老师都会讲过如何分析这一问题~按照先分大点,每个大点按照具体指示分成小点,每个点标记序号,考官看起来赏心悦目,咱们的分数得起来也就会越容易的~
问题7:老师我选择题老错一大堆,人家蒙的都比我对的多,但我也看书的,就是不会应用。。
学而思培优文综女神红飞老师:地理的选择题还是挺难的,一部分考察的比较基础,但是通常涉及的知识点比较细致也比较多。而且咱们地理的一个问题是教考分离,就是考试的知识点相比于书上的知识点要多的多也要深入的多。所以如果光是看书的话确实很难应对考试,上课的时候老师针对于知识点进行的发散展开思路拓展等等对于大题特别重要,因此复习不光是看书,也要看笔记,如果老师讲的也比较少,建议可以考虑参考教辅书,比如五三之类的都还比较好用,参考对于知识点的展开和细化,以及不同的角度,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知识点~出了知识点本身之外,咱们不要纠结于自己错了很多,咱们更多要去考虑自己这道题为什么错了。比如拿出自己做的一套卷子,来分析,画个饼图,因为知识错的有哪些,因为读题不仔细的有哪些,因为思路不理解的有哪些,每一道题每一个选项都要想明白,这样我们就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错了,也就知道该如何针对性联系了!
问题8:怎么找全答题点
学而思培优文综女神红飞老师:这个问题和刚刚同学提高的大题怎么分析其实是有共同点的。怎么找全答题点,一是心里的模板。咱们地理大题很多题目具有固定的分析方式,比如农业区位因素就是需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考虑,自然就是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最少要包括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劳动力等等。这是提前做到心里有底。这个知识点的每个题都在这框框里,每一个依次考虑就行了。第二就是对于材料和题干的仔细研读,关键词寻找。首先模板是要在具体题目中根据重点强调的,材料涉及多的要重点展开,没涉及的可以考虑少说甚至不说。其次通常题干和材料给出的关键词通常会是答案的来源。一定要仔细重视每一个词!比如说到政府补贴或者政府号召,就是要考虑政策;说到山区或平原就要考虑到地形。筛选好基础答案。有时会一些具体题目角度比较新颖可能也会涉及一些具体当地的因素是咱们课上没有讲过的,这种通常材料中会有描述,进行提炼放入筛选好的答案中就行了。这样通过联系基本是能够答到绝大部分的采分点的。不过咱们文科的答题给满分也不太容易,先做到点找全,每点丰富好,就离高分很近了!
问题9:地理感觉该背的都背了就是成绩低尤其是选择题很差怎么办呢
学而思培优文综女神红飞老师:咱们地理的情况是光是背可能还不行,出了记背知识点之外,还需要搞清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因为考察时候通常是很多关系性知识点一起考察。搞清楚了联系在做题的时候能够更快的迁移串联,正确率也会更高。二,就技巧来讲的:图解法、因果联系法、排除法、代入法、优选法都可以练习用一用。图解法最重要,主要意思分为多种,如果要是无图材料考题,可以通过简单绘图方法得出。简图材料考题也可以自己画上辅助线,特别是有等值线的题目。图片比较详细,但是看不出来的,可以采用图图转换法,用在局部整体中替换,找到切入点。我们地理就是要看明白图,弄明白图中的要素,等温线、等高线、经纬度等等,并且结合各个答题要素就可以迎刃而解。因果联系法,就是这种联系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现象联系起来,既有自然地理事物之间和人文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有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根据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由因导果或由果溯因来判断。应注意两点:一是确定因果联系类型,是以因求果,还是以果溯因;是一因一果、一因多果,还是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二是获取图文信息,并条用知识行进思维链接,确定四选项与题干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排除法一般用来解决文字性材料,一般有两个明显错选,一个迷惑选项,需要我们找出反例。代入法的意思就是把选项内容带入题感,一般计算类和关联类比较实用,这种题少,但是很难。对于优选法,我们要注意仔细审题,有的时候涉及知识面会比较广,这时候我们要看"最""主导""根本"等等关键词,排除相对不符题意的答案,与排除法经常结合使用。好好练习就可以灵活运用了~加油!
问题10:我经常答非所问,这该怎么解决呢
Ⅵ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
地理事物分布有点线面三种,点状分布依据线状描述,如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线状按照方位说,如我国铁路线分布东多西少,东部稠密西部稀疏;面状地理事物也按方位说,如我国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还有有关等值线地图要答出变化,如我国降水量分布,东南多西北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明确数值的还要答出数值来.
Ⅶ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
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具体分析如下:①总体分布及疏密状况:通过观察闭合线数值,说出最大区和最小区的位置在哪;通过观察等值线疏密,说出疏密分布位置.②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③凸凹变化(等值线弯曲情况——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说出凸点沿线数值高低的情况.
三、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描述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
描述角度:范围(方位)+面积(大小、面积的变化)+伸展方向+极值区的分布.
Ⅷ 地质上的 轴向为北西西——南东东 是什么意思
地质上,分为正北(0度)、北东(45度)、正东(90度)、南东(135度)、正南(180度)、南西(225度)、正西(270度)及北西(315度)八个基本方位。
北西西指正西与北西之间的方位(292.5度左右),同理,南东东指正东与南东之间的方位(112.5度左右)。
在地质上说轴向都是大概的方位。
Ⅸ 什么叫“地理事物”
地理事物及其认识方法的综合性
(一)地理事物的综合性
地理科学的一个显着特点是,所研究的对象即地理事物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具体表现在:
1.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地理环境的各个组成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任何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和静止的,而是与其它事物和现象存在着动态的联系。例如,地球的自然环境是在地球的宇宙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和演变是地球运动与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球的人文环境是由政区、人口、聚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科技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而成的。
2.地理环境在人类与自然的共同作用下发展变化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自然环境就受到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今天,地理环境已经深深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已经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例如,人类活动对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和生物的分布与演变都起着重要作用;自然环境的变迁也制约着人类活动,甚至使人类受到惩罚。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也日趋复杂。人类从地理环境中取得必要的生存空间,获得资源和能源,从而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又影响和改造着地理环境,同时向地理环境排放越来越多的废弃物质,使地理环境趋于恶化,因而又制约了人类的发展。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可能使地理环境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
(二)对地理事物认识方法的综合性
在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时,必须注意地理事物的综合性。例如,认识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必须全面考虑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和动物等要素的特点;认识某一国家的人文地理特征,必须注意资源、人口、民族、城市、工业、农业、交通和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对于某一要素的分布和运动规律,也要充分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例如,对于河流的水文特征,必须从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加以分析。把握对地理事物认识方法的综合性,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出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充分认识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相互关系 要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运用客观事物的系统性和联系性法则认识地理事物,从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入手,认识和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相互关 系。例如,在解释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时,应该分析纬度的高低、距海的远近、地形的变化、洋流的寒暖以及大气环流的形势对气候的影响,再综合出气候类型的特点;在说明工业布局的特 点时,应该分析原料、能源、交通、市场、科技、环境及农产品供应等方面的条件,再综合出工业布局的类型。
2.从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认识和总结地理事物和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 按照科学的人地观来认识和总结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发展规律,是研究地理科学和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点。对于纷纭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只有从人地关系的 角度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才能找出其客观规律。例如,对于森林资源的认识,只有从人类需要的角度来认识,才能明确森林不仅可以提供多种物质产品,还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滥伐森林的危害和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意义,也只有从人类活动的角度来认识才能够正确理解。
(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分析-综合方法
分析-综合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重要思维方法。分析就是把事 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属性分解开来,一一加以考察的思维方法。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属性合为一体,进行总体考察的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只分析,不综合,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任何学科的知识,包括地理学科的知识,都是既有一定的整体结构又有各个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总要把分析和综合结合在一起进行思维,既可以先分析后综合,也可以先综合后分析。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要通过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和地理要素及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揭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综合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和区域特征,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学会系统地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分析-综合方法。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分析-综合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析分析问题必须注意事物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分析。例如,在分析四季更替的原因时,应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地球在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时地轴的方向固定不变—地球的赤道面和公转轨道面有23.5度的夹角—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度之间来回移动—地表各地所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季节变化。
2.抓住各要素之间的主要矛盾 影响事物特征有多种因素,其中必有一个主要因素,它对事物的影响就成为形成事物特征的主要矛盾。在综合事物的整体特征时,必须抓住这一主要矛盾。例如,影响农作物分布的因素很多,但气候是主要因素,所以在理解农作物分布规律时,应主要考虑气温、积温、降水、蒸发等方面的原因,把农作物的分布区域与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等联系起来。
3.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灵活地运用 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对不同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认识方法,应根据教学的实际,灵活运用分析-综合方法。例如,关于外力作用,可以先综合后分析,即先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改造,再分别说明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在改造地表形态中的作用;也可以先分析后综合,即先分别说明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再完整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