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学是什么!
地理学(geography),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在现代地理学中,“地”是指地球或者是地球表面,或者是地球表层,或者是指一个区域。“理”是指事理、规律,或者是事物规律性的内在联系。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
地理要素通常包括水、土壤、大气、生物和人类活动,简称水土气生人五大要素。地理综合体由地理要素组成。
(1)地理学是怎么形成的扩展阅读
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地理学的综合性体现为地理学研究具有多维、动态的视角。以人地关系作为主线来开展地理学综合研究,其综合性和动态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以地表环境、地球环境动态变化为主的动态研究,即环境动态研究;
二是以人类社会发展为主体的人类社会动态研究,聚焦环境和社会动态之间的关系;
三是对区域、流域等研究区域的综合分析。例如在城市化研究中,需要明晰中心城市和其他卫星城市之间在产业布局、交通网络布局、人口分布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地理学的空间表达也是多元、多样的。除语言、数字等基本表达方式外,图形往往是地理学表达的主要形式,如通过研究地图可以分析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对比不同时期的地图可以为地理空间演变研究提供直观支持。
㈡ 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明显的形成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时期。
自远古至18世纪末,是古代地理学时期,主要以描述性记载地理知识为主,而且这些记载多是片断性的,缺乏理论体系,地理学内部尚未出现学科分化,各国的地理学基本上是在该国封闭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在早期,以中国和古希腊的成果最显着。中国的《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水经注》等着作,都是世界上比较早的地理学史料。到了后期,欧洲地理大发现涌现出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地理探险家,他们的发现极大的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学时期。近代地理学形成的标志是德国洪堡德的《宇宙》和李特尔的《地学通论》两书的问世。
近代地理学是产业革命的产物,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成熟起来的。这一时期,各种学说分起、学派林立。地理学的各部门学科几乎都在这个时期出现和建立,因此也是部门地理学蓬勃发展的时期。
洪堡德为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以后德国的李希霍芬、法国的德马东为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美国的戴维斯和德国的彭克分别创立了侵蚀轮回学说和山坡平行后退理论,标志着地貌学的建立;奥地利沃汉恩的《气候学手册》、俄国沃耶伊科夫的《全球气候及俄国气候》、德国柯本的世界气候分类,为气候学奠定了基础;英国的华莱士对世界动物区划分为动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俄国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地带学说为土壤地理学奠定了基础;李特尔和德国的拉采尔建立了人文地理学等等。其中,人文地理学家表达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愿望:理解人类经验的复杂性和精妙性,从而在实践上更多地注意质量而不是数量,形容词而不是名词,心理学而不是经济学。如果理想化一点,人本地理学家应该是这样一个亚历山大·洪堡,掌握着海量的事实——也就是名词。但是他还必须爱好自然、能感悟自然并寻求其意义,就像他哥哥威廉·洪堡一样。“它意味着什么?它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必须永远藏在人本主义地理学家的意识里,从而使他同时能成为一个道德家和哲学家。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现代地理学时期。现代地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其标志是地理数量方法、理论地理学的诞生和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卫星等应用的出现。现代地理学强调地理的统一性、理论化、数量化、行为化和生态化。
地理学中方法性学科和技术性学科——地理数量方法、地图学等,将率先获得较多的发展;综合性分支学科、应用性分支学科,如综合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医学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将有较快的发展;地理学中研究人文的趋势将会加强,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比重将会增大。 自远古至18世纪末。这一时期的地理学是工业革命之前的农牧业社会的产物,特点如下:
①以描述性记载地理知识为主。早期的记载多是片断性的,中晚期出现不少地理着作,但多缺乏理论体系。
②地理学内部尚未出现学科分化。早期的学者是网络式的,地理学同其他学科掺和在一起。到了晚期,文艺复兴之后,主要在欧洲出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分化,但地理学内部的分化仍不明显。直到19世纪,地理学才发生明显的分化,那是近代地理学时期的事了。
③各国的地理学基本上是在该国封闭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其内容呈现多元化。
世界几个文明古国各自积累了有价值的地理知识,分别形成古埃及地理学、古希腊罗马地理学、古代印度地理学、古代阿拉伯地理学和古代中国地理学。在早期,以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罗马的成果最着。中国有《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等着作,古希腊罗马有埃拉托色尼、斯特拉波和托勒密等人的着作。在中期,欧洲进入中世纪时代,地理学一度衰落了;中国的地理学则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成果,有裴秀《禹贡地域图》和“制图六体”的绘图原则、郦道元《水经注》、玄奘《大唐西域记》、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等;阿拉伯地理学在这个时期崛起,如马苏第、伊德里西等人的重要贡献。在晚期,则以中国和欧洲的地理学最有成就。在中国,有郑和“七下西洋”、罗洪先《广舆图》、徐霞客的游记、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等;在欧洲,地理大发现涌现出了C.哥伦布、V.da伽麦哲伦等地理探险家,极大地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出现了G.墨卡托的地图集、B.瓦伦纽斯《普通地理学》等着作和地图。(见中国地理学史) 中世纪的欧洲是经济、文化衰落的黑暗时代,政教合一、闭关自守的小君主国使人们的地理眼界大为缩小,统治者力图使地理学成为基督教的奴仆,出现了地理学思想的反动。不仅古希腊、罗马在地理方面的优秀传统未得到继承,而且用宗教迷信和占星术来解释一切地理现象。如六世纪商人科斯马斯着《基督世界地形》,以地平说代替球形说。书中以摩西的圣柜作为地球的形状把大地看成为扁平长方形,东西长度为南北之两倍,四周为海洋环绕,其外又有陆地,即天堂所在。
十二世纪以后,由于十字军东征,使欧洲人地理眼界扩宽了;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成立和教会建立大学,将古希腊、罗马的经典着作由阿拉伯文转译过来;加上指南针从中国传入,使商业航海发达起来,才使欧洲的地理作品和地图绘制开始出现某些转机。
从公元七世纪开始,伊斯兰教团结了分散的阿拉伯部族,统治了中亚、西亚、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巴格达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学术中心。连年征战、麦加朝觐和商业航海活动,又使伊斯兰世界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枢纽,涌现了许多伟大的穆斯林旅行家,如马苏第等。十进位制和罗盘就是此期由中国经印度和阿拉伯世界传入欧洲的。
古代阿拉伯地理学的成就是不能忽视的。如921年,巴尔基搜集了阿拉伯旅行者的气候观察,编成了第一本《世界气候图集》;稍后,马克迪西提出将世界分成14个气候区的方案;十一世纪早期,阿维森纳观察中亚山区,提出褶曲抬升山岳的运动和侵蚀切割地形的均变过程。
这个时期的中国在方志、沿革地理、域外地理、自然地理和地图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如法显的《法显传》、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至今仍是研究中亚、印度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郦道元的《水经注》至今仍为考证中国水资源和水环境演变的要着;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提出了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用以解释华北平原形成的原因,较西方类似的见地早四个世纪。
公元十五世纪到公元十八世纪的近古时期有两件重大的地理事件,就是中国的郑和“七下西洋”和西方的地理大发现。虽然,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早半个多世纪,船队的规模、航海的技术也远胜于哥伦布,然而其社会意义和对地理学的影响则远不及地理大发现。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旅行探险,古已有之。但是,旅行探险同地理大发现不是一回事,说哥伦布是新大陆的发现者,正是从地理大发现这一重大社会事件出发的。
地理大发现给地理学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地理大发现期间,成功地在远程航行中运用了罗盘,并精密地测定了经度,这种技术的改进和数据的积累导致了地图学的革新。
16世纪初,亚皮安绘制了一个地球的心状图,其弟子墨卡托于1569年绘成了一幅适用于航海的等距圆柱投影世界全图,成为第一个将整个地球表面描绘在平面上的人。在中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编绘的世界地图,改变了中国学者沿用的“天圆地方”、“华夏居于寰宇之中”的旧观念。
另外,通过15世纪末到18世纪的地理探险和发现,出现了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的地理着作。德国明斯特尔的《宇宙志》于1544年出版,被认为是地理大发现的早期代表作;德国瓦伦纽斯的《普通地理学》首次将地理学领域区分为专论和通论两大部分,前者描述地区特征,后者揭示全球性法则。
中国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后,也在同期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理论探索工作,如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中已有不少成因方面的论述。但中国古代地理着述多描述性记载,缺少对地球表面整体规律的研究,这也是近代中国地理学落后的原因之一。
十五世纪20年代到十七世纪20年代,西欧出现了“文艺复兴”,艺术和科学得到蓬勃发展,从而使学者能对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某些法则进行概括。当时的地理考察和发现,为哲学家和科学家提供了丰富的自然、人文及二者关系的具体素材;同时,新生的地理唯物论又给予地理学发展以难以估量的影响。17世纪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提出的气候决定论,18世纪德国哲学家I.康德的二元论,均成为近代地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总之,从15~18世纪,地理学处于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时期。西方地理学用了三个多世纪,完成了技术革新、资料积累和建立地理唯物论的哲学基础三方面的准备,为欧美近代地理学的建立创造了前提。中国在明末清初,亦开始了整体地表规律的探索,但由于技术手段缺乏创新、科学资料积累不够,特别是统治者仍鼓吹天命论等,新的地理学无法兴起。 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近代地理学形成的标志是德国 A.von洪堡的《宇宙》和C.李特尔的《地学通论》两书的问世。近代地理学是产业革命的产物,并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成熟,其特点如下:
①它起源于德国,继而从欧洲向全世界传布,形成具有各国特色的近代地理学。其中成果显着的除德国外,还有法国、英国、美国、苏联等(见德国地理学史、法国地理学史、英国地理学史、美国地理学史、苏联地理学史)。
②这是学说纷起、学派林立的时期,有一定影响的学说是:以美国E.C.森普尔、E.亨廷顿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 以法国P.维达尔-白兰士和J.白吕纳为代表的“可能论”,美国H.H.巴罗斯主张的“生态调节论”,英国P.M.罗士培提出的“适应论”,美国C.O.索尔主张的“文化景观论”,以及德国A.赫特纳和美国R.哈特向为代表的“区域论”等。
③这是地理学内部大分化时期。洪堡为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以后德国F.von李希霍芬、法国马东为自然地理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W.M.戴维斯和德国W.彭克分别创立侵蚀轮回学说和山坡平行后退理论,标志着地貌学的建立;奥地利J.F.von汉恩的《气候学手册》、俄国А.И.沃耶伊科夫的《全球气候及俄国气候》和德国W.P.柯本的世界气候分类,为气候学奠定了基础;英国A.R.华莱士对世界动物区划的划分为动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俄国В.В.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地带性学说等为土壤地理学奠定了基础;李特尔和德国F.拉采尔建立了人文地理学;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说、英国H.J.麦金德的陆心说和美国I.鲍曼的民族自决论,为政治地理学奠定了基础,等等。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大量设立地理系,使地理学开始成为一个职业领域。随着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各分支的分化,在气象学、海洋学、土壤学等独立发展后,一些地理学家强调区域或景观的方向,另一些学者则推行了人文化运动,使地理学的人文分支蓬勃发展起来。20世纪30年代以后,地理学逐渐向参与经济工作过渡,西方的应用地理学和苏联的建设地理学应运而生。
近代地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果,并形成了三种传统和三个学派:生态传统与环境学派、描述传统与区域学派、综合传统与景观学派。
近代地理学在发展中还取得许多重大成果。如美国莫里于19世纪中期提出第一个大气环流模式,发表了近代海洋学的第一部着作《海洋自然地理学》;俄国道库恰耶夫于19世纪后期提出土壤地带性学说和自然地带学说;美国戴维斯于19世纪末提出侵蚀轮回学说;德国柯本从20世纪初起到30年代,提出气候分类法和大陆气候模式:英国麦金德先后于1904和1919年推出“陆心说”的地缘政治理论;英国赫伯森完成世界自然区划;德国克里斯塔勒于30年代提出中心地学说;苏联布德科于1956年发表《地表面热量平衡》等。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现代地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并随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其标志是地理数量方法、理论地理学的诞生和计算机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现代地理学的特点是:
①它发端于现今经济和科学最为发达的美国,首先影响英国和北欧,继而波及西欧、苏联、东欧、日本、中国以至全世界。代表性人物和流派为:美国W.L.加里森和E.L.厄尔曼为首的华盛顿大学派,英国R.J.乔利和P.哈格特为首的剑桥大学派,瑞典T.哈格斯特朗为首的隆德大学派。
②强调地理学的统一性。近代地理学时期部门地理学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深入,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地理学的统一性,削弱了地理学综合性的特点,使部门地理学的再深入研究遇到了很大困难。6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性的人口剧增、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城市化,以及区域开发等一系列问题,都不是任何部门地理学能单独承担的课题。地理学自身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都要求它加强一体化,充分发挥地理学固有的综合性特点。
③理论化和数量化。为加强地理学研究的综合性特点,建设统一地理学,需要探讨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与规律,以及它们所遵循的总规律,于是理论地理学应运而生。从50年代起,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综合性科学方法论的兴起,电子计算机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导致地理学研究方法的革新,使野外考察与航空照片、卫星照片的调查和解译结合起来,从单纯的类型归纳向理论演绎过渡,从一般的实验和分析向模拟实验、分析模式化过渡,从人工制图向自动化制图过渡,于是地理学由定性向定量发展,出现了地理数量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和应用领域。
④行为化和生态化。20世纪60年代行为科学的出现及其随后的大发展,波及到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各个方面,也波及到地理学。各种不同人群(如决策人、劳动者、消费者等)对地球表面现象的感应以及采取的相应行为是不同的,研究这些感应、行为的规律,让地理决策和预测更符合实际情况,成为地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从而使地理学研究行为化,并萌发出感应地理和行为地理研究。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生态派地理学。
30年代中期英国学者提出生态系统概念并进行研究以后,自然地理学研究逐步形成生态化的趋势。60年代系统论等方法论引入地理学以后,自然生态系统研究成了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从而形成为新自然地理学,以及景观生态学、疾病生态等研究领域。以后,生态化研究进入人文地理领域,城市生态系统、地域经济系统、农业地域结构、文化生态(见文化地理学)等研究领域陆续出现。统一地理学还深入研究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和转化。(见地理学发展史)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两个基本学科中的一个。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对流层、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上部。所属的分支按研究特点分为两组:
一组是综合性的,包括综合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
一组是部门性的,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还包括新近发展起来的,同其他自然学科结合而成的一些边缘学科,如化学地理学、医药地理学,以及异特殊自然要素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冰川学、冻土学等。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变化,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学科,是地理学两个基本学科中的另一个。按研究对象可分为社会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
社会地理学即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
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以及新近形成的旅游地理学等。
政治地理学包括狭义的政治地理学和军事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城市聚落地理学的一部分,隶属于社会文化地理学,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已经超出了聚落和社会文化的范围,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这是地理学的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
区域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形成、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以及区域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区域地理学强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统一,注重研究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区域综合和空间联系。
地图学是研究编制和应用地图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是一门以地图的形式来综合表达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学科。它是地理学中的技术性学科,同地理学各分支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在促进地理学的发展和实际应用中历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理论地理学是研究各类地理现象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所遵循的总体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空间结构论、人地关系论和区位论等。
应用地理学是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实际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学科。实际上,地理学的不少分支学科就是为了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如医药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由于许多重大问题,比如荒漠化、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问题的解决与研究不是一门学科所能单独胜任的,而地理学由于是综合性的横断学科,特别适于这种应用性研究。
其它的还有数量地理学、地名学、方志学等等。
总之,21世纪的地理学将是一门在理论化和数量化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化、生态化、社会化的理论与应用并举的两栖科学。 地理学概述、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应用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种地理学、聚落地理学、乡村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医学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地图学、地名学、理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应用地理学、灾害地理学
与自然地理学相关的基础科学:物理学,数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考古学,地质学等。其中尤以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最为重要。
与人文地理相关的基础学科:经济,政治,历史等。
㈢ 地理的来历
地理学是一门即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明显的形成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时期。 自远古至18世纪末,是古代地理学时期,主要以描述性记载地理知识为主,而且这些记载多是片断性的,缺乏理论体系,地理学内部尚未出现学科分化,各国的地理学基本上是在本国封闭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在早期,以中国和古希腊的成果最显着。中国的《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水经注》等着作,都是世界上比较早的地理学史料。到了后期,欧洲地理大发现涌现出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地理探险家,他们的发现极大的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
地理学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学时期。近代地理学形成的标志是德国洪堡德的《宇宙》和李特尔的《地学通论》两书的问世。 近代地理学是产业革命的产物,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成熟起来的。这一时期,各种学说分起、学派林立。地理学的各部门学科几乎都在这个时期出现和建立,因此也是部门地理学蓬勃发展的时期。 洪堡德为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以后德国的李希霍芬、法国的德马东为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美国的戴维斯和德国的彭克分别创立了侵蚀轮回学说和山坡平行后退理论,标志着地貌学的建立;奥地利沃汉恩的《气候学手册》、俄国沃耶伊科夫的《全球气候及俄国气候》、德国柯本的世界气候分类,为气候学奠定了基础;英国的华莱士对世界动物区划分为动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俄国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地带学
地理学
说为土壤地理学奠定了基础;李特尔和德国的拉采尔建立了人文地理学等等。其中,人文地理学家表达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愿望:理解人类经验的复杂性和精妙性,从而在实践上更多地注意质量而不是数量,形容词而不是名词,心理学而不是经济学。如果理想化一点,人本地理学家应该是这样一个亚历山大·洪堡,掌握着海量的事实——也就是名词。但是他还必须爱好自然、能感悟自然并寻求其意义,就像他哥哥威廉·洪堡一样。“它意味着什么?它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必须永远藏在人本主义地理学家的意识里,从而使他同时能成为一个道德家和哲学家。
地理学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现代地理学时期。现代地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其标志是地理数量方法、理论地理学的诞生和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卫星等应用的出现。现代地理学强调地理的统一性、理论化、数量化、行为化和生态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各地区经济开发和建设以及环境管理和保护的需要,地理学将成为一门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应用理论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应用性学科,学科的内容和结构也将发生变化。 地理学中方法性学科和技术性学科——地理数量方法、地图学等,将率先获得较多的发展;综合性分支学科、应用性分支学科,如综合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医学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将有较快的发展;地理学中研究人文的趋势将会加强,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比重将会增大。
㈣ 地理教育学是怎么产生的它的产生是发展的必然吗
地理教育学是怎么产生的?它的产生是发展的必然吗?下面我们针对这个问题来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结语
地理教育学的创建符合科学发展的趋势,是地理学和教育学交叉渗透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从其内涵来看,地理教育学虽然继承并包含了整个地理教学法,但是它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理论性都是不可比拟的。地理学教学是地理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这是一门学科,它的出现有别于地理教学方法,升华为更适合师范院校地理的基础课和骨干学科。
㈤ 中国地理学史的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形成和近现代
展(清末以来,19世纪中至今)
明中叶以后,以徐霞客为代表的一些先进地理学家,开辟了中国地理学实地考察自然、研究自然规律的新方向,有些成果当时居于世界地理学的前列。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成果并没有进一步发展成为近代地理学。中国的近代地理学是在引进欧美的近代地理学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清末和中华民国初年,中国地学会的成立、《地学杂志》的创刊,以及地理学课程的教授、地理教科书的出版和各大学地理系的设置等,都在中国地理学向新阶段发展过程中起了推动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地理学在与国家的建设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很大发展。 (19世纪中~20世纪初) 鸦片战争(1840~1842)之后,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富国强兵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在洋务运动期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除兴办一些工厂企业外,还编译出版一些科学技术书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地理学知识。
1897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留学生班,地理课是所要讲授的课程之一。任教于上海南洋公学的张相文,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编着中国最早的地理教科书《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该国地理教科书》,光绪三十四年(1908)又编出中国最早的自然地理学教科学《地文学》(图10), 为培养地理人才和促进中国近代地理眩的兴起作出了重要贡献。光绪二十二年(1896)邹代钧在湖北武昌创办舆地学会,学会译绘中外舆图700多幅,推动了中国近代地图事业的发展。宣统元年(1909),张相文、白雅雨等人发起成立中国地学会,它是中国地理学会的前身。地学会创办的《地理杂志》(图11)于1910年问世,所载论着以地理学方面的最多。中国地学会和《地学杂志》是中国近代地理学萌芽时期最重要的组织和文献。
在这个时期,中国传统地理学继续取得重要成就;如何秋涛的《朔方备乘》(1858),王先谦的《合校水经注》(1892),王锡祺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1897),杨守敬等的《水经注疏》(初稿成于1904年)、《水经注图》(1904)和《历代舆地图》(1906)等。因此,也有人主张将19世纪中~20世纪初中国地理学的情况,划入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发展阶段中。 (20世纪20~40年代) 1920年以后,一些高等学校先后创设地理系或地学系等,如南京的东南大学地理系(1921)、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1928)、清华大学地理系(一说地学系,1929)、中山大学地理系(1929)、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地理系(1931)、浙江大学史地系(1936)等。由竺可桢、翁文灏等讲授地理学课程,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地理学家。1934年,翁文灏等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创办《地理学报》。顾颉刚和谭其骧于1934年发起建立禹贡学会(1936年正式成立)、创办《禹贡》半月刊。1940年,中国地理研究所建立,创办《地理》刊物。上述机构和刊物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形成作了贡献。
这一时期较为重要的成果有:竺可桢的《远东台风的新分类》(1924)、《中国气候区域论》(1930)、《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1934),翁文灏的《中国山脉考》(1925),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的《中华民国新地图》(1934),张其昀的《该国地理》(1926),胡焕庸的《中国人口之分布》(1935)、《中国之农业区域》(1936),王庸的《中国地理学史》(1938),李旭旦的《白龙江中游人生地理观察》(1941),任美锷的《建设地理新论》(1946),林超等的《嘉陵江流域地理考察报告》(1946)和谭其骧的《秦郡新考》(1947)等。 (20世纪50~80年代) 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地理学获得较大发展,并向现代地理学迈进的时期。有的学者认为50~70年代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发展时期,70年代末至80年代为中国现代地理学开始时期。这40年中,中国地理学在地理教育和机构、地理考察、地理研究方面都有长足的进展。
㈥ 人类地理学的发展历史
人类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知识积累、学科形成和理论演变、学科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的革新等过程。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古代阶段是人类地理知识的积累时期,以片断记述为主,出现了各种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
在中国古籍中,载有许多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其中既有《礼记·王制》篇中“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这种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又有《孟子·公孙丑下》中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有东汉时期王充的《论衡·明雩》篇中“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的主张人、地各有规律,反对人地关系绝对化的思想。不过中国古代 并没有产生系统表述人地关系思想的人文地理着作来。在西方,地理学一直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古希腊、罗马学者如希罗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着作中对各地的人类地理现象作过论述。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一些相互隔离、闭关自守的君主制国家,经济、文化处于衰落状态,人类地理学的发展相应处于停滞状态。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的地理学获得较大发展,伊德里西等学者在着作中记述了不少人文地理现象。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线以及“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各国陆续出版了各种地理着作,其中有不少篇幅是关于世界各地人类地理的描述,大多偏重于种族、聚落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人类地理学的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在19世纪里,地理学开始形成自然和人文两大分支,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德和李特尔,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类地理学的研究创立了早期理论。从此,人类地理学出现一系列理论,各分支学科陆续建立并形成了体系。
㈦ 中国地理学史的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秦至清中叶,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19世纪中)
中国自秦汉以后,基本上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统一国家(其间处于分裂的时期不长),经济上也基本是持续发展的,这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汉书·地理志》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形成。在以后近2000年中,中国传统地理学主要在疆域地理志、记述和考察国内与域外地理、地图、方志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同时,由于传统地理学的束缚,中国地理学长期停滞在描述的阶段,缺乏理论概括。 (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3世纪末 ~公元6世纪) 战国之后,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经过积累形成为一门学科──中国传统地理学,即明清时候所谓的“方舆之学”。
地理”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候。《周易·系辞》有:“仰以观于天文,府以察于地理”之句(图4)。唐代孔颖达解释说:“天有悬象而成文章,故称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西汉《淮南子·泰族训》明确阐述了研究地理的目的:“俯视地理,以制度量。察陵陆、水泽、肥墽、高下之宜,立事生财,以除饥寒之患。”即根据不同地理环境从事生产,以解决穿衣吃饭问题。
东汉以前,已有两部区域地理名着问世《尚书·禹贡》和《山海经》。《山海经》中地理价值大的是《山经》部分,其写作时代是汉代之前。它对黄河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外广大地区(地域范围远比《禹贡》为大)的自然条件以“山”为纲进行了综合性记述。《山经》总共记载447座山,先按方位分为中山经、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和东山经五大区,每一区又分成若干山系,每一山系都以方向道里把一个个山岳连接起来,对每一山岳都记述位置、水系、天然动植物和矿产资源,所记当然不尽正确。《禹贡》和《山经》都是地理着作,但都未以“地理”命名,且体例也不相同。及至东汉班固着《汉书》,其中有第一篇以“地理”命名的篇章,即“地理志”。它的出现标志中国传统必理学开始形成。这个时期,中国地理学在疆域地理志、地图、水系、域外地理和方志等方面取得较大成就。 中国古代地图学是建立在平面制图的基础上的,自战国到西晋是中国地图学理论的建树时期。已发现这一时期的地图有出自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的《兆域图》(图5)、 中国地理学史
出自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的绘在木板上的战国末期地图和出自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地形图(见彩图)驻军图等。在马王堆出土的地形图上,看到深水(今潇水)及其支流的水道大部分已接近于现在的地图(见《马王堆出土西汉地图》)。西晋裴秀根据前人的实践总结出绘制地图的六项原则,即“制图六体”:“分率”(比例尺)、“准望”(方向)、“道里”(人行路径)、“高下”(高取下)、“方邪”(方取斜)和“迂直”(迂取直)。这六项原则是中国最早的制图理论,直到清初都为中国制图学者所遵循(见地图学)。水系专着出现 约在三国时期,出现了中国第一部专记水道的着作──《水经》。《水经》继承和发展了《禹贡》的“导水”记载,由《禹贡》所记35条河流增加为 137条,大大丰富了中国水系分布的知识,不过内容过于简略。北魏郦道元为了弥补前人的不足,把实地考察所得和前人着作中的大量有关记载汇集起来为《水经》作注,完成了名着《水经注》。它记述的河流水道共计1252条,对每条河流的源流、脉络和所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及其历史事迹,都作了尽量详细的叙述。不少记载至今还有参考价值。 西汉王朝曾经多次派遣张骞等人出使西域。张骞和他的副使分别到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乌孙、安息和身毒等地,了解到今中亚(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一带)、西亚(伊朗高原、两河流域一带)和南亚(印度一带)的地理情况并写有书面材料。《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就是根据张骞等提供的材料写成的,它们是记载中亚和西南亚最早的地理专篇,对于西域各国的人口、兵力、风俗、物产、城镇交通、水文、气候以及相互间的距离等都有所介绍。
东晋僧人法显于隆安三年(399)从长安出发,西行越葱岭,再南下到印度,在印度居住多年,然后取道海路经师子国(今斯里兰卡)、苏门答腊回国。《法显传》描述了他所到地区的地理情况,是中国古代关于中亚、印度、南亚的第一部旅行记。 (隋唐至清初,6~17世纪) 在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隋、唐、宋、元、明和清初时期,中国传统地理学在实地考察、地图、方志和沿革地理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古代地理学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出现了新的气象。
实地考察成果 唐代颜真卿任抚州刺史时,在今江西省南城县的麻姑山顶上发现螺蚌壳化石,认为这就是沧桑变化的遗迹,写了《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北宋沈括在1074年进行察访时,见到太行山麓有“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于是断定此处是昔之海滨”。他还进一步指出太行山以东的大陆是由来自黄土高原的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最早对华北平原的形成做出科学的解释。
关于黄河源的正确认识,是由唐代和元苞的实地考察者奠定的。据《新唐书·吐谷浑传》记载:唐贞观九年 (635)侯君集和李道宗曾经到过“星宿川”(今星宿海一带)“观览河流”。元代统一中国后,忽必烈委派女真族人都实考察了河源地区,这次考察的情况在潘昂霄的《河源志》有记载,指出黄河发源于星宿海一带。
唐僧玄奘继法显等人之后,于贞观元年(627;一说贞观三年,629)从长安出发,西行到印度,遍游印度各地,17年后返回长安。他的着作《大唐西域记》对于当时中亚和南亚的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地形、气候物产、交通道路、城邑关防、风土习俗、文化政治等情况和特点都有记述。
南宋范成大在实地考察中记述了桂林的喀斯特洞穴和峨眉山的植物垂直分布等现象,并在《桂海虞衡志》中探讨了洞穴的成因。
元代耶律楚材在中亚各地旅行多年,写成《西游录》一书。汪大渊远游印度洋沿岸的亚非各地,着有《岛夷志略》。永乐三年 (1405)以后,郑和等人7次出使西洋(指今苏门答腊岛以西的北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区)。他们从江苏太仓出发,向南航行访问南洋群岛诸国,再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访问印度、阿拉伯和东非等地。在《郑和航海图》上绘有从长江口出发至非洲东岸沿途观测到的海岸线、港湾、山脉、岛屿、沙洲、浅滩、珊瑚礁以及所测海洋的深度等,并留下了郑和等人横渡印度洋的宝贵记录。与郑和一同远航的马欢、费信和巩珍,把沿途所见所闻分别写在《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和《西洋番国志》3部地理着作中。
地图成果 唐代地图学家贾耽绘的《海内华夷图》,“广三丈,纵三丈三尺”,该图在中国地图史上开创了以朱、墨两色分注古今地名的先例,此法一直为后人所沿用。宋代沈括绘有《天下州郡图》,南宋黄裳绘有《地理图》,还有刘豫阜昌七年(即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在石版上所刻的不同方向的《华夷图》和《禹迹图》。《禹迹图》上有画方,“每方折地百里”。元代朱思本绘的《舆地图》长宽各7尺,亦有画方。此法在明、清两代绘制的舆图上也常见。画方遂为中国传统地图的特色。 隋、唐时期图经替代了地记,成为志书的主要形式。已知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图经是唐代的《沙州都督府图经》和《西州图经》(均已残)。北宋专设机构修志,志书数量大增,撰写体例定型,由图经阶段进入方志阶段。宋代的代表性方志有《长安志》、《吴郡志》等。明清两代是中国修志的繁盛时期,在《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所载8200多种志书中明清时期的占有7000多种。
沿革地理成就 在这个阶段取得较大成果,如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所记各州、县之下,都有沿革地理的内容。宋代王应麟的《通鉴地理通释》(图6)、 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沿革地理专着。 明代中叶以后,由于资本主义萌芽,一些学者从事地理学研究,敢于突破旧的束缚,重视“经世致用”,自觉深入实际考察研究,使中国地理学前进了一大步,萌发出中国地理学实地考察、研究自然规律的新方向。主要代表人物是徐霞客、顾炎武、孙兰和刘献廷。
明代徐霞客从21岁开始出游,30多年的旅行考察取得许多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就。如他在《溯江纪源》中,以清晰的实测概念为基础,提出“计其吐纳,江倍于河”的论断,在世界上第一次比较了长江和黄河的流域面积。《溯江纪源》汇集在《徐霞客游记》中。
明末清初顾炎武严厉地抨击地理学研究中不务实际的空谈和议论,主张“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撰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等。
孙兰在《柳庭舆地偶说》中、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都指出过去的地理着作多停留在“记其事”的阶段,而缺少成因方面的探讨,主张要研究“天地之故”,即大自然的规律;要“说其所以然,又说其所当然”。孙兰在论述地形变化,刘献廷在观察物候方面,都有精辟的分析。 (明中叶至清中叶,16世纪末~19世纪中)从明万历十年 (1582)到清干隆(1736~1795)约200年间,是西方地理知识开始传入中国的时期。在16世纪,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及C.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和麦哲伦环球航行等的推动,欧洲人的地理视野和知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们对于地球形状、海陆分布以及世圭地理的认识在当时都是最先进的。在欧洲殖民扩张的背景下,不少传教士来到中国,随之将先进的地理知识也传到了中国。影响较大的有意大利的利玛窦、龙华民、艾儒略,比利时的南怀仁,法国的白晋、雷孝思、杜德美和蒋友仁等。
利玛窦于1582年到达中国,1610年在中国北京去世(图7)。他先后编绘出《坤舆万国全图》(图8)和《两仪玄览图》等,将西方的地圆说、地图投影和测量经纬度的方法以及关于五大洲的知识传入中国。
天启三年(1623)艾儒略写成《职方外纪》(5卷),书中附有世界总图和各大洲分图,对世界各地的介绍较为详细,它是最早用中文描述世界地理的着作。同年,龙华民和阳玛诺合制成保存下来的最早在中国制作的地球仪,其上附注中文说明,彩绘陆地和岛屿的形状都较好。此地球仪收藏在伦敦的英国图书馆。
康熙十三年(1674)南怀仁撰《坤舆图说》(2卷)(图9)。中国地理学史
上卷论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山岳、江河、潮汐等自然地理知识,下卷介绍世界各大洲和各国情况。所附的地全图已绘有澳大利亚。
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七年(1708~1718),康熙皇帝任命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人率领中国测绘人员完成《皇舆全览图》的测绘工作。他们完成的全国性的三角测量,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规定每200里合地球经线一度,每里1800尺,即每尺长度等于经线的百分之一秒,这种以地球的形体来定尺度的方法在世界上是最早的;还发现经线一度的长距不等。
干隆二十五至三十五年间(1760~1770)蒋友仁等利用了中国学者明安图、何国宗等在新疆测量的成果和已有的地图、资料,编绘成《干隆内府舆图》。蒋友仁在他编绘的《坤舆全图》上介绍了哥白尼的地动学说。
㈧ 自然地理学的简史
人类的地理知识起源于远古时代。但自然地理这一术语始用于17世纪,至18世纪后半期已广为流行。自然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中的一门学科,出现在近代地理学形成时期。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知识积累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三个阶段。
19世纪中期以前,地理学以地理知识的描述性记载为主,自然地理知识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是了解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记录山川形势、游历探索四方奇胜,进行探险、发现活动等。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古埃及人就开始观测尼罗河水位的变化。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希罗多德在《历史》(又称《希腊波斯战争史》)一书中叙述了尼罗河夏季洪水的动态规律,并且指出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
以后,亚里士多德把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作为土、水、火和气四种基本原质的统一体。埃拉托色尼计算了地球的周长,用数学方法研究、确立地球表面经纬度和事物位置的方法,奠定了数理地理的基础,并且将地球划分出五个气候带。在欧洲,整个中世纪是封建闭塞和宗教观念统治时期,地理学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步。
15~17世纪是地理大发现时期,人类的地理视野大大地扩展,不但最终证实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和地球存在着一个统一的世界大洋,还发现了洋流,确定了南北半球的信风带和对季风形成作出科学解释。这一时期收集的大量地表自然现象资料,为17世纪下半叶探讨海陆起源、植物和动物的分类等理论问题,以及综合地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建立了基础。 在中国,公元前13世纪殷代甲骨文中已有关于天气情况的记载。公元前11~前6世纪作于周代的的《诗经》记述了数十种地貌形态。战国时期成书的《尚书·禹贡》依据名山大川的自然分界将当时的疆域分为九州,并就山川、湖泽、土壤、植被等对各州进行区域对比。《管子·地员》篇是首创土地分类的着作,综合当时关于地貌、土壤和植被的知识,较为系统和详细地把土地分为5大类20多个小类,并记述了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以前成书的《山经》对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以山为纲作了综合性记述。公元六世纪初,郦道元完成《水经注》,对中国1252条河流水道的源流、脉络和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作了详细的注释。11世纪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叙述了海陆变迁的事实,从河流沉积作用解释华北平原的成因,从流水侵蚀作用论述了雁荡诸峰的形成,还详细记载了物候现象。
17世纪上半叶,徐霞客对喀斯特地貌、火山地貌、河谷纵横剖面发育、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作了详尽的记载和科学的分析,特别是对中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描述非常详细,其中关于溶蚀洼地分类、钟乳石和溶洞形成,以及峰林的类型、分布与地质构造之间关系等的论述是当时的最高研究水平。
19世纪初期德国洪堡和李特尔创建近代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从这时起,自然地理学由单一的、表象的、静态的自然地理成分和现象的研究走向把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的、内在的和动态的研究。随着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深入,许多分支学科,如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等迅速发展起来。
洪堡德把自然地理环境看成一个整体,应用经验的和归纳的比较法,对不同区域、不同地理环境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着因果上和区域上的相互联系。他根据大量实地考察资料,论证了植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创立植物地理学;还首创世界等温线图,研究了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成为近代气候学研究的开端。洪堡德的贡献为自然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奠定了基础。
19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佩舍尔提倡用发生学观点来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特征,为自然地理学确立了地理学中分支学科的地位。李希霍芬创立了关于自然现象世界分布的一般概念,把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论题引向地志学,即阐明特定地区内务种事物相互因果关系。地志学的概念受到赫特纳支持并加以详细论述,他的思想对德国自然地理学进展有深远影响,其重要结果是将注意力转向研究人类及其周围自然界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彭克探讨了地形的成因和形成过程,创用“地表形态学” 一词。他还将阿尔卑斯山的第四纪冰期划分为3个间冰期和4个冰期,对冰川学和第四纪地质学作出重要贡献。20世纪初,施吕特尔提出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中心目的,用历史地理学方法探索文化景观从原始(或自然)景观演化的现象和过程。他把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注意力引向研究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类居住地。20世纪30年代末期,特罗尔创建景观生态学,对德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同样有着深刻影响。
19世纪后半期,美国正处在西部大勘测时代,戴维斯在进化论思想影响下提出了侵蚀轮回学说,并提倡用“地形的解释性描述”来阐述地貌发育过程,对地貌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以后,德国彭克又提出地貌演化学说。
19世纪后期,在德国地理学思想影响下,俄国沃耶伊科夫从事地球热量与水分子衡研究,主张重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俄国自然地理学创始人道库恰耶夫在论述土壤形成时提出自然综合体概念,并建立了自然地带学说。以后,他还提出地理景观概念,认识到人是地球表面的一个主要变动力量。
20世纪前半期。贝尔格、格里戈里耶夫等发展了自然地带学说和景观学说,为发展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作出重要贡献。与欧美不同,苏联地理学家非常重视自然地理学研究,通常把研究注意力放在自然环境各个要素方面,自然地理学内部分化明显,在自然区划、景观制图、地球化学景观、生物地理群落和古地理学等方面研究取得显着进展。
中国近代地理学是在引进欧美近代地理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1908年,张相文编着了中国最早的自然地理学教科书《地文学》,开创了中国近代地理教育。从20年代起,竺可桢对气候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中国地理学者对中国的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进行广泛的考察研究,从50年代起对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新疆、黄淮海平原和海岸带,以及冰川、冻土、沙漠等进行了系统考察,自然区域研究迅速发展。
从60年代开始,地理学出现了重大变革,建立了地理系统学说,从学科分化走向新的综合。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新的分支学科。在研究方法上,引进了电子计算机和遥感技术,加强了定量分析研究。 。运用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参与解决农业生产、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地理环境污染和治理等问题,由此而发展了应用气候学、应用地貌学、资源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医学地理学等应用性分支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