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理名词解释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1)什么是冬小麦和春小麦?
(2)什么是河谷农业?
(3)什么是立体农业?
解析:
1、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冬季播种夏季收,比如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2、在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称为河谷农业。高山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山地低,气温较高,无霜期比山地长,降水条件较好,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河谷之间的山岭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较丰富,土壤比较肥沃,是山区适宜耕作的地区,河谷地带的农业发达,被称为河谷农业。例如我国青海省黄河谷地,湟水谷地都是典型的谷地农业区,是青海省的主要耕作区。
3、立体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新发展,是传统农业精华的优化组合。具体地说,立体农业是多种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多层次综合利用的优化高效农业结构。
B. 一些常见地理名词的定义
说实话,这些名词的定义网络上面都有。做另外一种解释,河流,湖泊,海洋可以归类为“下垫面”半岛,岛,群岛是岛屿;平原,高原,盆地,是地形。例如成都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这些叫做地形区。
C. 名词解释:地理名称
地理名称是指地理实体的标记和符号,通常可以标注在地图上,便于识图用图,具有空间性、数量大等特点。分为点状地名(居民点、山峰等)、线装地名(河流、山脉、路线等)和面状地名(地区、国家、湖泊等)。
D. 什么是地理
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综合性的分支科学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
部门性的分支科学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等。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
E. 一些常见地理名词的定义
河流英文名称:river;stream定义1:在重力的作用下,经常或间歇地沿着地表或地下长条状槽形洼地流动的水流。所属学科:海英文名称:sea定义1:大洋的边缘部分及被陆地封闭面积较大的咸水水域。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理学总论(二级学科)定义2:半封闭的海域或大洋边缘部分。可分为边缘海、陆间海和陆内海三种类型。地理学(一级学科);水文学(二级学科)定义2:流域地面的天然排水通道,由一定流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经常或间歇地 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湖泊英文名称:lake定义1: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宽阔、水量交换相对缓慢的水体。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水文学(二级学科)定义2: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面比较宽阔、换流缓慢的水体。洋;包围在地球陆地周围的大片咸水水域。
海洋的主体部分;深度较大,面积广阔的咸水水体
F. 什么叫地理名称
就是在地理中专用的名词,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南回归线,北回归线,赤道,算地理名称。
G. 什么是地理名词
地理上出现的名词,也叫做地理术语。
H. 地理名词有哪些
地理学常用名词
1.地理单元——按照一定的尺度和性质将地理要素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空间单位。
2.地理空间——地球表层现象的相关几何范围。实在、客观并界定了的,称绝对地理空间;个人或群体所感知到的各地理事件之间或地理事件各方面之间的几何关系,称相对地理空间。
3.地理过程——地理事物随时间的演变轨迹。
4.地理结构——一定尺度地理系统中各要素和各部分的空间格局和相互关系。
5.地理考察——以地理环境为对象的实地调查和观测,是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6.地理阈值——又称“地理临界值”。它将地理系统中的不同状态加以区分或分隔,对某一性质的表现范围加以限制和说明。
7.地理系统稳定性——地理系统在外部干扰下保持原状的能力。
8.地理系统敏感性——地理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响应程度和速度。
9.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表层。
10.地理因子——影响和决定地理现象的原因和条件。
11.地理要素——构成地理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组成成分。
12.地理分布——地理现象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的集聚或扩散。
13.地理界线——将地域单位或地理现象加以区分的线或带。一般处在地理要素或地域综合体特征变化最明显的部位。
14.地理位置——地理现象所在的地点。作为绝对的术语,是指经纬坐标网中的某个地点;作为相对的术语,是指在某个地域内的相对空间关系。
15.地理综合——地理学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将地球表层或某一特定区域作为统一整体,综合研究其组成要素及其空间结构和演变过程。
16.地理循环——地球表层具有时间上可重复性的现象。包括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等。
17.区域分析——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包括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整体中的作用,18.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其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
19.区域分异——地球表层不同地域之间的相互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差异。
20.区域承载力——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资源能支撑的人口数量和人类活动强度。
21.地理系统——地球表层中所有地理要素构成的时间、空间动态整体。可以分为自然地理系统和人文地理系统,两者又相互作用,紧密联系。
22.地球系统——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社会组成的作为整体的地球,包括了自地核到地球外层空间的广阔范围,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23.地球表层——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人类圈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圈层。
24.地球表层系统——地球系统中直接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相关联的表层部分,是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活动组成的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25.景观——反映统一的自然空间、社会经济空间组成要素总体特征的集合体和空间体系。包括自然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
26.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圈层。
27.水圈——地球表层由水和冰雪占有或覆盖的圈层,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圈上限到对流层顶,下限到深层地下水所及深度。
28.大气圈——地球最外层,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汽、氩、氦及其他稀有气体组成。
29土壤圈——地球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土层覆盖。
30.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31智能圈——生物圈的高级阶段,指人类通过技术手段和社会化大生产使生物圈受到影响的部分。
32地圈——地球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及地壳、地幔、地核等圈层。不同圈层之间有物质和能量交换。
33地理纬度——地面上的法线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地理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量度,由0°到90°,赤道以北称为北纬,赤道以南称为南纬。
I. 地理名词的概念拜托各位大神
大陆 地球表面高出海面,由陆壳组成的面积广大的陆地。地球上最大一级的地貌单元,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29%。地球上大陆有 6 块,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总面积约为1.4亿平米千米。占陆地总面积的93 岛屿 定义:散布在海洋、江河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高潮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彼此相距较近的一组岛屿称为群岛。 分类:海洋中的岛屿面积大小不一,小的不足1平方公里,称“屿”;大的达几百万平方公里,称为“岛”。按成因可分为大陆岛、海洋岛或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按岛屿的数量及分布特点分为孤立的岛屿和彼此相距很近、成群的岛屿(群岛)。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面积达217.56万平方千米。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它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由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菲律宾群岛等2万多个岛屿组成,沿赤道延伸6100公里,南北最大宽度3500公里,总面积约243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20%。 半岛 半岛是指伸入海洋或湖泊,一面同大陆相连,其余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大的半岛主要受地质构造断陷作用而成 ,如中国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绵阳半岛等。此外,由于沿岸泥沙流携带泥沙由陆向岛堆积,或岛屿受海浪侵蚀使碎屑物质由岛向陆堆积 ,逐渐使岛与陆相连,形成陆连岛,如中国山东省芝罘岛。从分布情况看,世界主要的半岛都在大陆的边缘地带。 欧洲海岸曲折,有众多的半岛,素有“半岛的大陆”之称。面积超过10万平方千米的半岛有5个: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世界第五大半岛),面积75万平方千米:西南欧的伊比利亚半岛,面积58.4万平方千米;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面积50万平方千;南欧的亚平宁半岛,面积14万平方千米;南北欧的科拉半岛,面积10万平方千米。 大洲 地球上大陆和它附近岛屿的总称为大洲。 全球共划分成七个大洲。它们恰似美丽的七巧板,相互组合,巧妙搭配,共同组建了地球上的陆地。按其面积大小依次划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亚洲的面积是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的面积是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的面积是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的面积是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的面积是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的面积是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的面积是900万平方千米. 参考资料: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