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洞庭湖有什么地理知识

洞庭湖有什么地理知识

发布时间:2023-02-10 05:48:48

❶ 东洞庭湖的自然地理


东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江段南侧,介于北纬28°59″至29°38″,东经112°43″至113°15″之间,濒靠湘北历史文化名城---岳阳市,全区总面积19万公顷。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湿地公约”收录的由中国政府指定的21个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洞庭湖湿地生态和生物资源。 该区域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7C°,降水量1200至1300毫升,无霜期285天。东洞庭湖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物种具有古老独特、珍稀度高的特征。洞庭湖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仅存的两个自然通江湖泊之一,在调节长江洪水径流、保护物种基因或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❷ 洞庭湖的地理资料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湖区位于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介于北纬28□30′~30□20′,东经110□40′~113□10′。湖区面积1.878 万平方公里,天然湖面2740平方公里,另有内湖1200平方公里。
所在地区 :湖南
面积 :2820.00平方公里
深度 :最大深度 30.80米
容积 :188.0亿立方立米
成因类型: 构造湖
生态特征 :洞庭湖水质比较清洁,富营养化不明显,主要污染物通过降水使大气中的有害物质随雨水人湖,是污染物质进入湖水的途径之一,随雨水进入洞庭湖的主要物质是SO、Co、NoX以及烟尘,有害有毒物质主要有汞、镉、六价铬、砷、铅、酚、氰化物、硫化物;洞庭湖是我国主要淡水商品鱼基地,现有鱼类113种,分属11目22科,其中102种是与长江上游共有的,其中鲤科鱼类65种,鮠科10种,鳅科9种,鳍科6种,银科3种,鲇科、鮡科各为2种,其他16种。渔获量在15000-30500吨,主要经济鱼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鲫、赤眼鳟。
形态描述:洞庭湖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西北高,东南低;湖面海拔平均33.5米,其中西洞庭湖35~36米,南洞庭湖34~35米,东洞庭湖33~34米,平均水深6~7米,最深处30.8米,总面积约2691平方公里,其中西洞庭湖345平方公里,南洞庭湖917平方公里,东洞庭湖1478平方公里,湖水蓄量178亿立方米;底质多泥或淤泥型;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江、沅江、澧江四水、长江三口、汩罗江、藕池东支、华容河。

◆历史变迁
历史上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由于现代的围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千米骤减到1983年的2625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鄱阳湖超过而成为第二大淡水湖。近年来加强了对湖泊区域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湖。现在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千米,蓄洪堤垸和单退堤垸高水还湖扩大湖泊面积1343平方千米,总共3968平方千米。
地质与地貌

洞庭湖是燕山运动断陷所形成,第四纪至今,均处于振荡式的负向运动中,形成外围高、中 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缘有桃花山、太阳山、太浮山等 500米左右的岛状山地突起,环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 滨湖岗地低于120米者为侵蚀阶地,低于60米者为基座和 堆积阶地;中部由湖积、河湖冲积、河口三角洲和外湖 组成的堆积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现水网平原景观。 分为西、南、东洞庭湖。湖底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微倾。

气候与水文

湖区年均温16.4~17℃,1月3.8~ 4.5℃,绝对最低温-18.1℃(临湘1969年1月31日)。 7月29℃左右,绝对最高温43.6℃(益阳)。无霜期258~ 275天。年降水量1100~1400毫米,由外围山丘向内部平 原减少。4~6月降雨占年总降水量50%以上,多为大雨和暴雨;若遇各水洪峰齐集,易成洪、涝、渍灾。 洞庭湖北有分泄长江水流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堵口)四口;东、南、西三面有湘、资、沅、 澧等水直接灌注入湖,形成不对称的向心水系,水量充沛,年径流变幅大,年内径流分配不均,汛期长而洪涝频繁。城陵矶多年平均径流量3126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1945年)5268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1978年)1990亿 立方米。 汛期(5~10月)径流量占年均径流量的75%; 其中四口1164亿立方米,占汛期径流总量48.5%。洞庭湖水位始涨于4月,7~8月最高,11月~翌年3月为枯水期。多年最大水位变幅,岳阳达17.76米。素有“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霜落洞庭干”之说。 1954年长江中游出现特大洪水,洞庭湖尚能削减洪峰,显示湖泊调蓄功能。然而,众水汇聚湖中,仅有城陵矶一口流出,洪水停蓄时间长,泥沙大量沉积,多年平均入湖泥沙1.335亿立方米,其中来自长江的达1.18亿 立方米,占82.0%,来自四水的0.241亿立方米,占18%, 而城陵矶输出量只占入湖泥沙量的25.1%,淤积在洞庭湖的泥沙占入湖泥沙总量的73.4%, 达0.984亿立方米。 年均淤积量较鄱阳湖大十几倍。
70年代以来,三口口门淤高,入湖水量减少,但沅、澧洪道自然洲土增长殊巨,目平、七里湖淤高各达2~4米,南洞庭湖北部淤高2米,东洞庭湖注滋河口东伸,飘尾延伸至君山。因此,西洞庭湖蓄洪能力基本消失,南洞庭湖南移,东洞庭湖东蚀,调蓄功能趋向衰减。

发育过程

先秦—汉晋时期,因河流入湖三角洲不断向湖中伸展,湖面分割缩小,湖区边缘出现洲滩与分隔的湖群。公元4~19世纪,洞庭湖继续缓慢沉降,洞庭湖水系受长江分流南下影响,洞庭湖一直向东扩展,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洞庭湖到达全盛时期,周极400余公里,洪水湖面达6000余平方公里。百余年来,长江数次大水往 南溃决,形成四口分流局面,江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湖泊迅速淤塞萎缩,现有水域不及全盛时期之半,退居为全国第二大淡水湖。80年代以来,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部)正向沼泽化演变。

◆经济概况
洞庭湖区经1954年、1964年和70年代三阶段以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商 品粮基地之一,重点淡水渔区之一。湖泊以定居性鱼类为主,有咸淡水洄游性鱼类和江湖半洄游鱼类114种,隶 属12目,23科,70属,以鲤科为大宗,有63种,占55.3%。 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鲢、鳙、鳊、鲂、鳜等12种。芦苇遍布湖洲,面积6万公顷,90%用于造纸。洞庭湖区有通航河道147条,通航里程3276公里,常年通航河道75条,其中主要航道16条计996公里。此外,城陵矶于1980年改为外贸港,设计能力200万吨。

❸ 洞庭湖地理位置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其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唐代诗人刘禹锡曾用诗歌《望洞庭》描写其平静和美丽。 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与长江相连,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已封堵)“四口”吞纳长江洪水,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湖区内有岳阳楼等名胜。

❹ 洞庭湖的地理位置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而得名。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河。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包括荆江河段以南,湘、资、沅、澧四水控制站以下的广大平原、湖泊水网区。洞庭湖南近湘阴县、益阳市,北抵华容县、安乡县、南县,东滨岳阳市、汨罗市,西至澧县。洞庭湖大致可分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三部分。

❺ 洞庭湖的地理环境怎么样

洞庭湖位于荆江南岸,湖南省的北部,界湘、鄂两省之间,面积辽阔,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洞庭湖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西北高,东南低;湖面海拔平均33.5米,其中西洞庭湖35~36米,南洞庭湖34~35米,东洞庭湖33~34米,平均水深6~7米,最深处30.8米,总面积约2691平方千米,其中西洞庭湖345平方千米,南洞庭湖917平方千米,东洞庭湖1478平方千米,湖水蓄量178亿立方米;底质多泥或淤泥型;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江、沅江、澧江四水、长江三口、汨罗江、藕池东支、华容河。洞庭湖像一个巨大的水库,容纳湖南四水的水量并起着吞吐长江洪水的作用。

湖南境内所指的洞庭湖区。习惯上把湘、资、沅、澧四水尾闾受堤防保护的地区都计算在内。因此,就行政范围来说,它包括19个县、7个市、15个国营农场的全部或一部分,其中,纯湖区包括有常德、汉寿、华容、望城等12个县,常德、益阳、岳阳、津市4个市和15个国营农场。

现在洞庭湖区的范围,北至荆江,西至澧县、常德,南至沅江、汉寿、益阳,东至湘阳、汨罗、岳阳,面积约为18780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天然湖泊面积约为2691平方千米(元明到清代中期面积为6270平方千米,1949年为4700平方千米),洪水时期,一片汪洋,枯水时期,洲滩毕露。据自然形态划分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目平湖及其他小湖泊。洞庭湖区北通长江,内联“四水”,湖泊星罗棋布,河渠纵横交错,干支流相连成为湖南省水运的中心。洞庭湖水系的补给多以雨水为主。长江水量经三口分流入湖;湘、资、沅、澧四水水量充沛,对湖泊的补给量也大。其水量平衡的特点是:出入湖泊径流量所占比重很大,洞庭湖的入湖径流量与出湖径流量均分别占全湖水量总出入的90%以上,湖面降水与蒸发所占比例相对很少。另一个特点是,两者数量几乎相近,即出口水量与入湖水量为1.04:1.15,说明湖泊吞吐量接近。

湖水经城陵矶排入长江。通常年份,四口与四水入湖洪峰彼此错开。因而有“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减轻了长江中游的洪水压力。若出现“江湖并涨”,就易泛滥成灾。1952年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和蓄洪垦殖区,使部分洪水泄入分洪区,并整修了湖区堤垸水道,减轻了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

由于四水和四口携带大量泥沙,每年约有1.28亿吨泥沙淤积湖底,又因湖滨土质肥沃,人们不断围垦,近百年来湖盆已显着收缩。洞庭湖原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已退居第二。1825年时湖水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1890年为5400平方千米,1932年为4700平方千米,1960年已减为3141平方千米。前些时以湖面高程34.5米计,湖水面积已减为2820平方千米。由于近年来加强了对湖泊区域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湖,现已使湖泊面积增至为3968平方千米。

洞庭湖是燕山运动断陷所形成,第四纪至今,均处于振荡式的负向运动中,形成外围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缘有桃花山、太阳山、太浮山等500米左右高的岛状山地突起,环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滨湖岗地低于120米者为侵蚀阶地,低于60米者为基座和堆积阶地;中部由湖积、河湖冲积、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组成的堆积平原,大多在25米~45米,呈现水网平原景观。分为西、南、东洞庭湖。湖底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微倾。

湖区年均温16.4℃~17℃,1月3.8℃~4.5℃,绝对最低温-18.1℃(临湘1969年1月31日)。7月29℃左右,绝对最高温43.6℃(益阳)。无霜期258~275天。年降水量1100毫米~1400毫米,由外围山丘向内部平原减少。4~6月降雨占年总降水量50%以上,多为大雨和暴雨;若遇各水洪峰齐集,易成洪、涝、渍灾。

洞庭湖,先秦至汉晋时期,因河流入湖三角洲不断向湖中伸展,湖面分割缩小,湖区边缘出现洲滩与分隔的湖群。4~19世纪,洞庭湖继续缓慢沉降,洞庭湖水系受长江分流南下影响,洞庭湖一直向东扩展。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洞庭湖到达全盛时期,周长400余千米,洪水湖面达6000余平方千米。百余年来,长江数次大水往南溃决,形成四口分流局面,江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湖泊迅速淤塞萎缩,现有水域不及全盛时期之半。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部)正向沼泽化演变。

洞庭湖湖滨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盛产稻米、棉花。湖内水产丰富,航运便利。

洞庭湖区经1954年、1964年和20世纪70年代三阶段以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重点淡水渔区之一。湖泊以定居性鱼类为主,有咸淡水洄游性鱼类和江湖半洄游鱼类114种,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鲢、鳙、鳊、鲂、鳜等12种。芦苇遍布湖洲,面积6万公顷,90%用于造纸。洞庭湖区有通航河道147条,通航里程3276千米,常年通航河道75条,其中主要航道16条计996千米。此外,城陵矶于1980年改为外贸港,设计吃水能力200万吨。

滨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文庙、龙州书院等。在东洞庭湖与长江的接界处——城陵矶,有一块名为三江口的地方。从此处远眺洞庭,但见湘江滔滔北去,长江滚滚东逝,水鸟翱翔,百舸争流,水天一色,景色甚是雄伟壮观。刘海戏金蟾、东方朔盗饮仙酒、舜帝二妃万里寻夫的民间传说等源于此地。

湖中最着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1小时。游览群山需要用1天时间,早上去,下午返。既去了君山,又可畅游洞庭湖,真是一举两得。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柳毅井、飞来钟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罗汉竹、方竹、实心竹、紫竹、毛竹等。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会。

❻ 洞庭湖的资料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湖区位于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介于北纬28°30′~30°20′,东经110°40′~113°10′。湖区面积1.878 万平方公里,天然湖面2740平方公里,另有内湖1200平方公里。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4口(1958年堵塞调弦口)引江水来汇,南和西面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注入。

湖水经城陵矶排入长江。通常年分4口与4水入湖洪峰彼此错开。因而有“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减轻了长江中游的洪水压力。若出现“江湖并涨”,就易泛滥成灾。

每年约有1.28亿吨泥沙淤积湖底,又因湖滨土质肥沃,人们不断围垦,近百年来湖盆已显着收缩。洞庭湖原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已退居第二。

1960年已减为3,141平方公里。现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计,湖水面积为2,820平方公里。

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今已分割为许多大小湖泊。水位变幅达13.6公尺,有“霜落洞庭乾”之称。

1952年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和蓄洪垦殖区,使部分洪水泄入分洪区,并整修了湖区堤垸水道,减轻了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

洞庭湖湖滨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盛产稻米、棉花。湖内水产丰富,航运便利。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着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

(6)洞庭湖有什么地理知识扩展阅读:

名称由来

洞庭湖,历史上有云梦、云梦泽、九江、五渚、五湖、三湖、重湖、太湖之称。

洞庭湖的名称的历来,有许多的说法。在《史记》、《周礼》、《尔雅》等古书上都有"云梦"的记载。梦,是当时楚国方言"湖泽"的意思,与"漭"字相通。"春秋昭元年,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又云:"定四年楚子涉濉济江,入于云中。"

《汉阳志》说:"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合起来统称云梦。当时的云梦泽面积曾达4万平方公里,《地理今释》载:"东抵蕲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皆古之云梦。"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说:"云梦者方八、九百里。"到了战国后期,由于泥沙的沉积,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长江以北成为沼泽地带,长江以南还保持一片浩瀚的大湖。

自此不再叫云梦,而将这片大湖称之为洞庭湖,因为湖中有一着名的君山,原名洞庭山。《湘妃庙记略》称:"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

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得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这就是洞庭湖名称的由来。

❼ 洞庭湖平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什么

1、位置大小:(29°N,112°E)附近,四大区域的南方地区,第三阶梯,长江中游,2740(约2700)平方千米,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年降水量1500mm左右;四季分明;》=10°C积温区间4500——7500;受江淮梅雨影响(6——7月);为湿润地区;

3、地形:以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主,地势低平,间杂丘陵(江南丘陵),这里指的是平原,所以可不提;

4、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棉花,芦苇,油菜,莲藕,柑橘等;

5、土壤:水稻土,熟土,肥力高;间有红壤(可不提);

6、水文:河流众多,长江,湘江,沅江,资江,醴水,水量充沛,季节变化大,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航运条件佳。

补充:由于多年的围湖造田,洞庭湖面积缩小严重,天然水库作用下降,洞庭湖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详细请参考网络:http://ke..com/view/5852.htm?fr=ala0_1_1

❽ 中国的洞庭湖有什么特点

1、面积大。洞庭湖地跨湖南、湖北两省,湖区范围包括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长沙市望城区和湖北省荆州市,共33个县(市、区),面积6.05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常住人口2200万,地区生产总值7152亿元。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2、鱼粮基地。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流地区最大的调蓄性湖泊和亚洲最大的内陆湿地,是长江流域综合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和“天下粮仓”的美誉。

3、经济落后。但近年来,受江湖关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洞庭湖湖泊日益萎缩,已由洪涝灾害频发演化为趋势性缺水,低枯水位期提前,长江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

❾ 洞庭湖的地形地貌

洞庭湖是燕山运动断陷所形成,第四纪至今,均处于振荡式的负向运动中,形成外围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缘有桃花山、太阳山、太浮山等500米左右的岛状山地突起,环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滨湖岗地低于120米者为侵蚀阶地,低于60米者为基座和堆积阶地;中部由湖积、河湖冲积、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组成的堆积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现水网平原景观。洞庭湖分为西、南、东洞庭湖。湖底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微倾。 洞庭湖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西北高,东南低;湖体呈近似“U”字形, 龙山,岳阳市南湖南岸山脉,长约4公里,自东向西沿湖延伸,形似巨龙。山脊怪石嶙峋,山麓丘岗起伏,滨湖草地斑斓。
甑荜山,岳阳市南郊湖滨群山,主峰海拔110米,群峰耸翠,山上有八仙台等古迹,山麓黄沙湾一带素称“小北戴河”风光。
螺丝山南湖北港湾,形似螺壳,面积约1公顷。
艑山,太湖的船和艑山相似,故名艑山。在君山东北七八里处的洞庭湖中,全岛面积3.13公顷左右,海拔44米,好象孤影在雪浪银波里飘浮。《山海经》载:“艑山多篪竹。山上有塔叫哑女塔,传说有一位商人的女儿因遭神鬼之灾而成了哑巴,其父携女四处奔走,一日到此,忽然开口说话,因而建塔酬神。明隆庆《岳州府志》载,艑山“上有神人迹,下有龙窟,旧有洞庭神祠。”清光绪《巴陵县志》和民间传说还称:唐大历五年,杜甫“南征”而返,客死湘江,曾停柩此岛。旧时人们为了纪念杜甫,在山上建有洞庭庙,定期祭祀。惜庙已废毁,只有遗址可认。据地质考察,此山甚古,是在7000万年前燕山地质构造运动中形成的,当年洞庭湖区发生洞庭凹陷,而艑山四周断裂,故成为一座小小的残留山,突兀于浩瀚的洞庭湖中。它的地层及其形成,与君山一样。
鹿角山,在岳阳县鹿角镇,历代诗人吟咏甚众。清宣统《湖南乡土地理参考书》载:鹿角山在县南六十里洞庭湖滨。上下船泊,望此为标识。岳忠武将台在鹿角山右,与湖西石承山遥对,宽平可容千人。忠武讨杨幺登此命将,今道观岭营垒、沟堑遗址犹存。
天井山,位于东洞庭湖西岸,地跨岳阳、华容2县。从西南向东北,由墨山、四照庵、天井山、云雾山、珠目山、狮子山、果子山等山峰组成,长达25公里,主峰四照庵海拔314.8米。明末,岳阳、华容2县在山巅曾各建一座武当庙。峰下有石井,人称龙眼井,又称天井,山以此得名;山腰并列两石洞,人称“仙人洞”。
禹山,位于华容县南,滨临洞庭湖。长2公里、宽1.22公里,主峰海拔157.4米。据清道光《洞庭湖志》载:“(禹山)相传禹治水至此,登其巅”。上有禹王庙,下有后功寺。抗日战争中,被日军飞机投弹炸毁,砖木被其用以构筑工事。
墨山,位于华容、岳阳2县交界处。长1.4公里,宽0.5公里,平均海拔103米,主峰高195.7米。山石灰黑,故名墨山,又名玄石山。据清任鹗《行舟要览》载,此山曾是洞庭湖旧岸。《太平寰宇记》载:“玄石山,《楚词》云‘驰余车于玄石’,又云“步余马于洞庭,是也”。
桃花山,地跨湖南省华容县、湖北省石首县。相传山中多桃花,春来桃花成霞。以此得名。其山西起桃花山乡臣子山,东北至塔市驿镇马鞍山,山中有人字尖、昂头山、望夫山、雷打岩、龙山岭、七女峰、桃岭尖,山势蜿蜒起伏,连绵34公里,主峰雷打岩海拔379.7米;东部排岭尖,海拔177米,距长江2公里,为“江防要塞”;西部“七女峰”,海拔218米,长约2公里、宽1公里,在抗日战争中曾重创日军,名载史册。山峦总面积38.6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1.8%,植被覆盖率92%,有野生珍稀动物190余种;山水相依,古树林立,景观秀险雄奇,号称“长江岸上一璞玉”。1996年,被华容县定为县级森林公园。
君山,古称洞庭山、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距岳阳城15公里,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君山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相传君山岛有5井4台、36亭、48庙。历代文人墨客围绕君山或着文赋诗,或题书刻石。这里有中国发现的历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云图”、新石器遗址,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见证——斑竹、二妃墓、柳毅井,有秦始皇的封山印、汉武帝的射蛟台、宋代农民起义的飞来钟、杨幺寨等。自唐代以来,李白、杜甫、黄庭坚、辛弃疾、张之洞等墨客骚人都曾登临君山揽胜抒怀,留下了无数千古绝唱,李白的“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更使君山名声大噪。斑竹就生长在二妃墓的周围。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银针就产自这里。洞庭湖中最大岛屿,道书列为第十一福地。面积0.96平方公里,风景秀丽,古迹众多。

青山岛,又名青潭,位于湖南省北部,是南洞庭湖中的一座自然孤岛,距湘阴县城北20公里,属于湘阴县管辖。全岛陆地面积11.2平方公里,内湖6000亩,似一只巨大的龙虾,呈南北丘陵带状布局。南北长约10000m,东西宽约1000m,平均海拔38m,最高处为50m。南为横岭湖,北为上荷叶湖,东为梅子湖和湘江,东岸为屈原农场。位于世界三大鸟类迁徙飞行线的亚太飞行线上,四周有约五百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湖洲、杨柳、芦苇面积约六十万亩,由于洞庭湖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优越的湿地环境。大量北方鸟群迁至洞庭湖越冬,冬春之交成千上万的候鸟在这里繁衍栖息,冬季候鸟迁徙高峰期,鸟类总量可达二十多万只。冬春时节,“鸟飞遮住半边天,鸟落占去半边湖”的场景十分壮观。青山岛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名胜古物颇多。青山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渔业文化遗址多处。“青山天下渔”,有关专家称,青山是我国南方淡水渔业文化的发祥之地,也是现代淡水渔业文化的繁荣之地。据唐《通典》、《刮地载志》、《元和郡图志》及清郭蒿焘编《湘阴县图志》等史料记载,舜帝二妃从帝南巡,后投湖殉帝而去,葬于青山。原建有黄陵二妃墓,唐时称湘灵庙,黄陵二妃墓自古为湘阴县第一胜迹,历代文人墨客如杜甫、李白、韩愈、张说、李贺、刘禹锡、苏东坡、夏元吉等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文。杨幺起义也曾驻扎于此。青山岛是全国仅存的三座渔村之一,也是湖南最后一座渔村。
香炉峰,君山姊妹岛,面积约相当于君山岛百分之一。建有香椿亭。
九龟列岛,南湖南部水域,一字排开9座小岛,酷似9只乌龟,与龙山形成“一龙赶九龟”奇观,是南湖风景区着名景观。
三江口,在城陵矶洞庭湖与长江汇合处。有清浊分明的水际奇观“江会”,是古三国及太平天国时期主要战场之一。

阅读全文

与洞庭湖有什么地理知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10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6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3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8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