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下: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太阳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春分至秋分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3、四季的更替,这是因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导致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热量不同,产生了四季。
4、五带的划分,这是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造成的。
地球轨道总长度是940,000,000千米,因此,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就是每年9.4亿千米,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了9.4亿千米,即每秒钟29.8千米。
依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是固定的值,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改变。
② 月全食反映的地理现象
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整个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
成因
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盖,产生月食。
月食的时候,对地球来说,太阳和月球的方向相差180°,所以月食必定发生在“望”(即农历十五前后)。要注意的是。
由于太阳和月球在天空的轨道(分别称为黄道和白道)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约有5°的交角,因此只有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附近,才有机会形成一条直线,产生月食。
初亏:月球刚接触地球本影,标志月食开始。
食既: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至于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是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很难用肉眼看出差别,因此不为人们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