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教学设计的特征是什么

地理教学设计的特征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2-14 17:40:07

1. 地理教学设计的要素有哪些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和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巩固训练(有些还要加上学生分析、教材分析)

2. 新课改地理教学设计从哪些方面入手

1.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新课程标准首先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不仅要看广度,还要看深度。倘若一味追求活跃课堂气氛,动不动就让学生讨论,很肤浅的问题也要让许多学生发表见解,课堂上看上去热热闹闹,事实上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为此,要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教师必须切实做好学生的引导者:①适时设计知识或问题情景,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前台,使学生充分体验在自己努力下完成学习任务的乐趣;②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参与意识不强的学生,应热情鼓励,并帮助他们改正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使他们及时走出学习和发展的困境,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③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能力。
2.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教师还需把课本中由因到果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索和研究。例如:在讲授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知识时,教材是按照先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然后进行成因分析,再说明其影响的顺序进行编排的。我在这一节教学中则大胆进行尝试、创新,打破教材这种既定的由因导果的常规教学思路,新课导入时别出心裁地出示以下材料分析题:
图瓦卢是太平洋上面积仅为26平方千米的弹丸之国,由9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岛上的居民在这里安居乐业、世代相传。但近年来却发现这里海平面不断上升,岛上一些低凹地区房屋差不多已跟海面持平,海水涨潮时随时都可能淹到居民的家门口。2003年,图瓦卢国家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宣告失败,将要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请问:造成这里海平面上升、迫使该国集体移民可能有那些原因?
该材料一呈现,学生就活跃起来,有的说可能是这个原因,有的说可能是那个原因,最后经过仔细分析和积极讨论,学生找出了海平面上升的根源在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从而引起海水上涨,而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又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虽然最终得出的结论与课本一样,但教学过程和效果却大不相同,前者是简单的接受性学习,当教师由原因分析得出每一种结果,学生都会顺理成章地认为“那是当然”。而后者则带有一种发现学习的特点,通过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一个“可能有哪些原因”给予了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而学生得出的每一个结果最终得到了课本的证实,其情感体验就与前者截然不同。
3.重视演示操作,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
地理是一门空间概念很强的学科,许多知识需要学生展开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如地球的运动及其意义,时区、区时、地方时的计算,冷锋和暖锋,气旋和反气旋等等,这些知识均需要学生具备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总发现有的学生无论老师怎么讲也弄不懂,归根到底还是学生缺乏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阻碍了对这些抽象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呢?实地考察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但由于受现实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经常作实地考察,这就需要教师勤动手动脑,精心设计课内演示操作。
例如:在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中,“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一个难点,虽然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所占的篇幅并不多,但直射点的位置直接关乎到接下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教学,而实际上光凭教材中给出的那两段课文和插图根本就无法理解过来,本人在教学就曾遇到许多学生常问起:“地球是怎样一边自转一边公转的?太阳直射点又是怎样随之而移动的?”于是,本人就在课堂中做以下的模拟演示:以讲台面代表黄道平面,在其中央放置一电灯泡代表太阳,取一地球仪代表地球,将地球仪上赤道的某一点正对讲台中心的灯泡,然后手持地球仪按照自转方向紧贴讲台边框水平地慢慢滚动并逆时针绕讲台一周,在演示过程中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地球仪滚动(即地球自转)的同时绕讲台一周(即地球公转)时,地球仪上紧贴讲台边且正对电灯泡的点(即太阳直射点)变化。同学们怀着好奇而兴奋的心情观看整个演示过程,当他们看到地球仪绕讲台滚动时地球仪上紧贴讲台边且正对电灯泡的点在不断变化,心中的疑问和困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了。

3.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怎样进行创新

地理亦文亦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的特点,也涉及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地理课而言,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人类社会在发展, 地理环境在变迁, 所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也在变化之中, 人类就更应重视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树立人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正确认识和处理日常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人地关系矛盾,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中学地理课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地理教学中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是指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分析,结合实际,发挥空间想象和联想,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
在创新教育中,要求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师生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没有民主、平等的环境,也就缺乏了师生共融,那就更谈不上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了。在地理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象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要打破传统教学的灌输教学,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老师在课堂上要担任好引导者的角色,努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老师要尽量给学生发言的机会,不能禁锢学生的思想,要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只有这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才能让学生有一个轻松快乐的心情。也只有在这种心态下,学生才会积极地去思考,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怀疑,敢于去想,敢于去说,才有利于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我们老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具有这种创新能力,哪怕现在学生表现得不够好,我们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给他们信心。
那我们要怎么样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环境呢?我们老师应该做些什么呢?教师要改变一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察全体学生的表现,注意把创新的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对待学生提出的观点和问题,教师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肯定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2)客观地、事实求是地评价学生的观点;(3)不讽刺嘲笑、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4)注意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提问的技巧,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即使不成功,也不能轻易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很多事情都很好奇,也具有怀疑的精神,我们不能谋杀学生的这种勇于质疑的精神,相反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对身边的事情,课本的知识有质疑的精神。创新能力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主要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有问才有思,没有疑问便没有思考,没有思考便没有想象、灵感等创新要素的活动。在一般的课堂上,如果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有疑问,很多老师都会生气,甚至是责备学生对老师不尊重。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禁锢学生思想,谋杀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所以我们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求异思想,那怕有些时候学生的想法有些错误,我们也不能全部否定,给予一定的肯定,让他有信心去创新。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他们自觉地探索新事物,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要善于创设问题,留出“空白”,让学生去质疑、解难。只有对传统的东西有怀疑的精神,才可能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产生,只有创新才能让我们的社会发展得更快。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打破“思维定势”,从新的角度发现新的联系,提出新问题新设想。对学生的新问题新设想不要依据现有的认识做出对与错的简单判断。学生针对学习内容的任何所谓“不可能”或“荒诞不经”的想法都应受到教师的认可和鼓励,这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勇于质疑,不轻易地放弃,对学生来说是很难坚持的,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在不断的求证当中收获成功。
创新源于问题, 问题是诱发创新的需要, 能产生创新动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总是从问题产生开始。根据这一特点, 教学中就要注意有意识的制造矛盾, 设疑问题, 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在地理教学中,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创造性情境教学, 就是要重视地理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教师设计的导言能

4. 简述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地理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由诸要素构成的系统,强调在遵循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系统方法,即需要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及其相关关系做出分析、判断、操作和评价。这里的系统方法是指教学设计从"教什么"入手,对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从"怎样教"思考,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经济、实用的媒体,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并根据反馈信息并对设计实施的效果做出合理评价,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即地理教学的具体设计必须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展开,而且尽可能将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考虑周全,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媒体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要求教学设计要围绕目标的实现展开其他环节设计,保证目标、内容、策略、过程一致性,发挥各要素的整体效应。
二、可操作性原则
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形式的组织、教学活动的安排等不能仅从理论上的最优化出发,而应考虑到教师的自身的教学特点、能力水平、专业层次等其他的因素。例如,在教学媒体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学校的教学水平、实施媒体的条件和环境和课程资源的可利用性,而非简单的选择理论的最好。
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还应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具体性上。教学设计必须围绕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通过何种手段训练地理技能和能力、如何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怎样检测学习效果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必须具体考虑和设计。对教学策略的设计也是如此:教师需要考虑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教学顺序的确定、教学形式的组织等,甚至还要考虑教学失败的补救的方法和措施。在地理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具体的问题考虑的越是详细、全面和具体,失误就越少,但具体并非面面俱到。教学设计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应该贯穿教学设计的始终。需要说明的是,教学设计要给教师课堂上创造性地实施教学留有发挥的余地和空间。
三、科学性原则
地理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程度上摆脱了凭借主观经验进行教学设计的倾向,特别是其充分考虑了学习或者教学的背景及其导向,在教学和背景之间进行适当的调整。特别是其注重对学习者本身的细致且全面的分析,减少了教学过程充满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地理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的分析指出了学习者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学习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找出“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之间的差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主要的原因,为教学设计方案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地理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判断学习需要是哪样的一种类型,具体的表现在那些具体的方面。如:学习者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如何等。学习内容的分析是对学习者起点能力转化为终点能力所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进行详细阐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学习内容的类型、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如果缺乏对教学过程各个要素的分析,只凭借主观意志进行安排,则无法设计出科学的方案。这样必然给教学带来失误,给学习带来困难,使教学过程充满盲目性和随意性。
四、开放性原则
地理教学设计过程的开放性是指教学的内容、过程、形式、方法、手段、时空、评价等方面的设计还需要采取开放式的策略,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运用多种感官,从多角度、多方位主动的创造性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如:教学内容的开放,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有利于信息的传递;教学过程的开放,创设动态发展适时变化的教学流程;教学形式的开放,实行小班、合作、对话等的教学形式;教学时空的开放,致力于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的开放,采取师评、生评、差异性评价等结合的策略。因此,在地理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要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一成不变的纲要和条目,而是应在开放的理念下,给教师和学生都留出相对的空间和余地。
五、发展性原则
教学设计的动态性是指在地理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设计的动态检测和设计成果的评价反馈完善的过程。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要经过多次反复修改、综合考虑、全面平衡的过程。比如,有时最初的考虑不够全面周密,随着设计的深入发现前面设计的不足和缺憾,这就需要进行修正,并提出步设计新的设想。在地理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已经出现或将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并设计动态的反馈信息体系。
教学设计本身的动态发展决定了地理教学设计也是一个日益完善的过程,因此,地理教学设计应时时抓住教学设计的新理论;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时刻贯穿地理教学的新理念。
当然,教学设计本身是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原则、灵活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等,也许会在某些特定的环境和要求下成为主导原则。因此,不论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学习还是教学设计的实施,都需要从不同角度,用动态的思维来评价教学设计。

5. 如何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过去,我们称之为“备课”,而如今叫“教学设计”。它们之间不仅是名称的变换,而其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么,如何为初中地理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呢? 一、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1、地理教学设计的课程理念 过去,我们教学地理紧紧围绕教材知识、地图表格、地球仪等,以及几年来电子信息、电子备课等多种手段。在地理课上,老师们取得了显着的成绩,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夺得了辉煌的成功。这一点,人人皆知,不可否认。然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新课程.新课改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这大大促进了地理教育者进行地理改革的积极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一心一意地投身到地理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来。他们对地理的教育教学探讨得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他们一致认为:地理的教育教学要开启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对这些有着强烈的时代感、责任感、急迫感的教育新理念,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2、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2)教学设计是解决教学问题的科学方法。(3)教学设计是操作和规划教学活动的程序和过程。(4)教学设计是以反馈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5)教学设计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兼备的应用性学科。 3、地理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相关理论和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教学的预谋和筹划,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它先从“教什么”入手,对学习者,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进行分析,然后从“怎么教”入手,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恰当的媒体,对教学绩效做出评价,以确保教学和学习获得成功。 二、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设计过程 1、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1)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即教学目标设计。 (2)设计教学策略,即教学策略设计。(3)进行教学评价,即教学评价设计。 2、地理教学的设计过程(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的分析是进行课堂教学策略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影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直接影响对学习水平的确定和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陈述,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效果等等以后各个环节。(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目标是教师和学生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南和出发点,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所的依据,同时也是评价教与学活动的依据。教与学的目标是影响教学策略的制定和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制约教学策略的关键。教学策略是否有效,一般是以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为标准的。 (三)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 教学策略的设计、选择与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可能离开理论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的背后,必然会有相应的理论或原则作为指导,有时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发生的。(四)了解实际环境条件 为了使教学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方案的制定应以一定的因素为基本依据,其中包括三个内容,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作为教师在这里应该深入全面地把握这三个因素。(五)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教学策略解决战略问题,而教学方法解决战术问题,教学策略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确定 所谓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可以定义为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七)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媒体的选择是教学传递策略重要的内容,是教师设计教学时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众多的可供使用的媒体,我们需要回答怎样选择,为什么这样选择,依据什么选择等一系列问题,媒体选择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高低。因此,树立正确、科学的媒体观是教师的当务之急。(八)确定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 确定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将前面确定的各个教学要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以一定的结构关系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流程。(九)形成可操作性教学设计方案 需要将前面各部分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落实,要充分考虑前面各项研究,汇集各种研究内容,将其综合化、系统化和具体化,最后产生一个由一系列表格组成的,具有真正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策略方案。 总之,我们教学的一切是为了学生。只有你设计的空间越大,学生思考的面就越广,学生的思维更容易发展。如果你的设计很死板,是固定的模式,是无懈可击的真理,那么说明你并没有真正懂得地理教学设计的含义。

6. 如何对初中地理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地理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异常关键。教学设计首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重、难点,领会其思想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不要受以前的思维束缚,要与时俱进。还应注意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三维目标的确定。以上就是教学设计这个环节应多加注意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地理课也是这样。良好的导入,能够引人入胜,激发学习兴趣,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教学上,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导入应尽可能贴近生活,这也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导入还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导入环节容易出现的错误是牵强附会,为了导入而导入。还有导入的时间不要过长。课堂教学导入要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拉近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一堂完整的课不仅应当有引人入胜的开头,丰满翔实的展开,还应有发人深省、余味悠长或知识升华的结课。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一定要对本堂课进行回顾总结,并突出重、难点,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升华与迁移。

对于整个教学,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注意,并不断地去实践。作为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就一定要自信,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还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着装大方,符合规范。另外,不要有小动作,教态自然大方。教学语言要科学性、专业性,尽量使用专业术语,简洁明了。切记口头语。声音要洪亮、清晰,有节奏,语气分明。教学过程要再现知识的学习过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关注学生的逻辑起点。突出重、难点。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过渡要自然流畅。教学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不断引导。“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问题的设计也很关键。课堂教学提问应避免 “无效提问”,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提问的时机也应进行很好的把握,问题要具有启发性、思考性。并且必要时还要进行导答。提出问题后要留出时间让同学们思考。另一方面,老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尊重学生,还要鼓励学生尽量做出完整的回答。学生回答后要及时做出适当的评价,而不是简单地说“很好,请坐”。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环节要合理有效,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多关注学生,与学生要有一定的眼神交流,别低着头只顾讲课。教学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是发挥引导的作用。另外,多媒体课件方面,PPT上文字要精练,忌密密麻麻的全是文字,PPT颜色的搭配要符合学生的色彩习惯,文字与背景的色彩对比度要大,确保文字能清晰可见。

7. 什么是地理教学设计

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之前进行计划,把宽泛的教学目的陈述为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和处理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选择教学媒体,形成详细的教学计划,实施课堂主要教学行为等。

8. 地理教学改革特点

加强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效益
随着新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高考明显倾向于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及协调合作能力,仅靠传统教师的讲已经很难满足高考的要求,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教学改革是这几年的趋势,全国各地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都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解放思想就要落后,就要被淘汰。今天上午我们听了漫耀锋老师的《农业地域类型》这节示范课,结合全组老师的讨论意见整理如下:
一、教学设计理念
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教师做好指导、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管能动性,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二、教学设计过程
1、本节课在全组老师讨论的基础上由任丽芳老师执笔制作学案,结合本节课知识点多的特点学案设置7个问题由学生课前完成,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完成自主学习环节。
2、教学过程的设计由漫耀锋老师自主完成,学生活动讨论安排结合考纲要求,体现考点试题呈现类型,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解决课本基础知识的整合,并完成了知识的迁移与能力的提升。
3、自助资料的设计紧扣教学内容,通过自助资料拓展学生视野,解决了教材之外新材料知识与教材的完美结合,通过对自助资料的分析最终完成对发达国家农业经验的借鉴,提升了学生分析、总结等能力,高层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4、课堂讨论报告让学生讨论更有针对性,目的性明确,让学生课堂讨论有了抓手,也训练了学生的全面思维能力,有利于汇总小组讨论意见。最终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引起的思考
教学改革推行困难的根本原因还是思想问题,改变思想、改变认识才是教学推行的关键,针对近段时间自己的反思及小组的讨论思考如下:
1、教学改革的心理负担问题。
2 、学科组的教学协调问题。
3、教学改革常态化问题。
4、教学思考推进教学改革问题。
总之,教学改革需要恒心、耐心,需要各位老师们的齐心协力,最终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原则,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探索有效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

9. 地理教学评价

地理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标设计

1.能正确解读地理课标的陈述结构、分析课标要求。

2.全面、适切,“三维目标”有机统一,符合学生实际。

3.表述明确、可测,采用行为目标方式。

4.体现层次性、差异性,重点、难点准确。

二、教学内容设计

5.能对比和分析各种版本教材,把握教学的广度和难度。

6.能把握使用教材的特点,教学内容组织有序、有效。

7.重视构建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

8.突出人地关系、注重空间关系等,体现地理特色。

三、教学策略设计

9.能体现基本课堂教学结构所隐含的认知规律。

10.课堂交往方式多样,合作、竞争和个体化活动和谐统一。

11.强调学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12.体现地理课堂教学特征。

13.媒体选择与组合体现实效性和先进性。

四、教学评价设计

14.体现对学习的积极评价,并强调标准参照评价。

15.评价内容全面,分层设计,充分运用地理语言。

16.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相结合。

五、整体设计

17.系统、全面、有序、反馈。

六、设计特色

18.考虑教师个人的风格、当地和学生特点,有独创性。

地理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A、教师表现

一、内容呈现

1.目标呈现明确,并可激起学生学习愿望。

2.内容充分分析和把握,体现知识结构和认知过程,有概括和检查,满足学生需求。

3.充分使用地理(含图表)语言,体现地理特色。

二、组织教学

4.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差异,因材施教。

5.学法指导有效,情境创设合理,组织有序,引导得法。

6.教学民主,尊重、理解、激励学生,师生互动,反馈与调控及时。

7.传统与现代地理媒体、传统与现代地理教学方法匹配、恰当。

B、学生表现

三、学习状态

8.注意力集中,情绪饱满,参与面广,主体地位体现充分。

9.学习方式多样,有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现。

10.思维活跃,能质疑问难,充分展现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四、学习效果

11.达到预期的基础、提高、体验等学习目标,有成功体验。

12.学生会学,学习主动,课堂气氛活跃。

13.思维活动有深度,情感交流充分。

C、整体效果

14.系统、有序,效果明显。

D、特色创新

15.体现教师个人的风格、当地和学生特点,有独创性。

教学反思写什么?

课后用随笔的方式及时记下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和感受,是实现自我反思、监控的最直接、最简易的方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

(1)记录反思课堂的成功之举。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目标的做法和措施,教学思想、原理及方法的渗透、迁移和应用的过程,感触与创新等。

(2)记录反思“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汲取的教训。

(3)记录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思想及情感交流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4)记录和反思学生见解。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

(5)记再教设计。通过梳理与反思,对课堂的教与学和得与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对如何再教这部分内容做些思考,写出“再教设计”。

我们地理教师还可以在下一班中,即时再实施、再感悟,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追求。一有所得所悟,及时记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

阅读全文

与地理教学设计的特征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0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6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