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学习区域地理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习区域地理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发布时间:2023-02-15 13:26:32

❶ 如何学习区域地理

区域性是地理环境三大本质特征之一。区域地理特征是我们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了解不同地理区域相互联系及区别的主要依据。在各区域,不论地理事物多么繁多、内部联系多么复杂,但都离不开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结构体系。初中地理教学要利用地理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引导、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以下是我对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几种看法。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任何高效课堂的构建,都是建立在学生有着充沛学习热情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学习区域地理时,选取一些该区域内的实效性强、意义重大、社会关注的地理材料,营造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又满足学生“欲望”的情境氛围,以激发地理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内在规律 区域地理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其内在规律。地理位置是一个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础。以北京为例,要认识北京,就要先知道他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这些位置基本决定了一个地方的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而这些特征从历史到现代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在通过北京的学习后,让学生试着自己去归纳出台湾的地理位置,进而知道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只有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再给予必要的学法指导,学生才能够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三、区域比较学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任意两个区域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存在。对比学习,能够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以及他们产生的原因;也能比较两者的差异,引起学生探索不同产生原因。例如,在讲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时,先找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性,每一个区域的气候特征不一样吗,如西北地区的干旱、青藏地区的高寒。不同的气候可以发展不同的农业,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不同的生活习性,形成不同的地方文化。通过比较学习,既能引起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兴趣,也能完成课标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四、紧扣“人—地”关系这条主线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区域特征,例如西北的干旱,青藏高原的高寒。这些差异性就是这些区域的典型特征,而这些差异性往往是由该区域所处的位置和范围造成的。“人—地”关系也就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自然要素主要是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人文要素主要是经济与文化,经济包括农业、工业、第三产业;文化包括民居、习俗、艺术、服饰、建筑、宗教等。“人—地”发展关系的结构使区域地理的教学上升到要求学生辩证地分析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而不是停留在掌握区域特征的水平上。所以我们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组织教学,更要突出“人文”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关系。良好的学习方法既能够增强学生持久的学习能力,因此老师首先应帮助学生领悟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主动分析、综合并进行信息加工与处理,然后进行适当的表达。

❷ 如何学好区域地理

问题一:如何快速学好区域地理 首先学好分区地理,把每个位置中国的世界的分土地生气水,市政交劳科几个要素弄清楚,记明白,之后背地图每个地方的经纬度要张嘴就来,之后多练题,先模拟题,再高考题,应该就没问题啦。

问题二:区域地理该怎么学好 1、 要对区域地理产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最重要。如多没有学习的兴趣,那么一切免谈!
【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爱因斯坦】
2、有了兴趣还要付出行动,学好区域地理一定要经常拿起笔和纸,对着地图经常去画图(要努力画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记忆,才能将其学好。
3、 画图时不要将图画死,要学会找窍门,如:意大利就像一个马靴,它的西西里岛就像个足球,如果你要是爱看足球的话就很容能记住意大利了;中国像雄鸡;日本像虫子等。
4、中国地图也是一样的,很多省都很好记,山东像乌龟,山西是平行四边形,云南像孔雀,陕西像秦兵马俑,甘肃像哑铃,青海像兔子,黑龙江像菜刀,湖北像警察的帽子等。
5、 画图时要学会用脑,你的大脑像个照相机,那么眼睛就是镜头,这样将你画的图进行拍照存进大脑。这样当老师说的时候你就会很快的反映出这是哪。
6、还要经常的做题,(尤其是高考题)并多向老师问题。这样会把你本已很坚固的城墙变得更加坚固。

问题三:高中怎么学好区域地理? 一、抓轮廓的特征,强化读图训练与空间定位 “无图不成题”成为近年来高考地理的一大特色。地图是地理学科独有的知识载体,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而区域地图又是高考地理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只有掌握地图,才能把握地理脉络。所以备考复习中不妨把《考试大纲》中所有与地图有关的内容均落实在地图上,成为“大脑中的图”,在大脑中始终有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随时可以从中进行知识提取。
二、抓知识体系的重组、构建,强调分析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区域地理的内容不仅涉及初中的中国地理、世界地理,而且还涉及到高中的自然地理部分(必修一)、区域可持续发展(新课标必修三),所以备考复习中一定要整合初中、高中地理内容,用高中地理知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和方法分析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形成区域综合分析和空间思维能力,形成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应对突出主题(中心问题)的文科综合考试。
三、抓“有用的地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要立足于地理学科,分析热点问题,学会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将热点落实在发生的区域上,明确信息资料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以及解答问题的思路,加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四、抓科学训练,讲求实效 地理高考命题已从“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因此区域地理备考复习中要重视学科思维能力的提高,学会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注意精选能体现知识重点的有思维价值的典型习题,例如近年阀特别是课改区的高考试题,有针对性的训练,少一些机械重复,多一些解题方法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做题时要多联系,多琢磨,寻思路,找规律;在思考、领会、反思、总结上下功夫,增强答题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提高答题的准确率,促进智力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问题四:高中区域地理怎么学好? 呵 介绍一下我的经验给你吧 蛮简单的 你可以剪下两张地图贴在课桌的桌面上 推荐是世界行政图和世界地形图这两张 这样你会慢慢的熟悉这两张图 能记住很多的轮廓 对很多的看图题来说 你很容易一眼就看出来是在哪里 还有一个好玩的游戏 我很喜欢和我同学玩的 就是一个人在地图上说一个名称什么的 然后看谁在最快的时间里可以找到 这是一种趣味性很足的学习方法 而且效果很好 中学的时候 我的地图册都被我翻烂掉 每一页我都可以在30秒之内找到任意一个名词 当然有一些地图是属于数据型的 这样的图要多多联系书上的内容 再有就是书上的一些理论知识 其实你只要分好项目 把每个方面都联系起来 就有很多答案了 再根据具体的情况 选择性的挑出一些针对性的答案作答就可以了 比如说到某一个地区 无非考究的就是地形 气候 人种 语言 习俗 特产 交通这些东西 像书上一些总结归纳性的表格 要背下来 你只要记住一两页 就基本掌握整本书的这一类知识了 然后再把表格中的每一项的一些细节内容在心里考究一下自己 不会的就看一下 上课的时候多配合老师的讲课 老师说上半句你就接下半句 这样既可以增加对知识的记忆又可以紧跟老师的思路 上课不容易开小差 我自己就是这样子学的 课堂外我几乎从来都不看地理书 作业也不写 因为有点丢三落四 所以从没考过一百 但是从初一到高三都90+ 相信你能比我做的更好 希望对你有帮助

问题五:怎样学好高中区域地理 我说些通俗的吧
1、多画图,熟悉区域位置和小地形区,分析区域的位置特点、描述区域特征。一定要自己动手画,才能全面掌握细节。另外可以注意一下几条着名经纬线周围地理事物,便于相对定位(如北回归线)
2、掌握分析方法,比如地理分析气候形成原因,所有的答案一定会从太阳辐射\大气穿流\下垫面\人类活动四个方面分析。
又比如描述区域特征,一定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气候、地形、地质、资源、地势、地貌、水文、工农等
掌握方法,多做题总结,你会发现分析类大题分可以拿得很高,甚至接近满分。
3、对于楼上总结的知识点,《地理基础知识手册》上全都有,没事翻着看看,掌握基本常识就行了。
4、关注热点。高考从来不回避热点,比如最近你可以研究研究黑瞎子岛,探究黑龙江里为什么多岛屿以及黑瞎子岛的区位重要性。
最后祝你成功

问题六:如何学好高中区域地理? 10分 刚开始都这样的,你得要去理解他为何这样,然后套用,多看答案的解释

问题七:怎么学好高中区域地理?好难啊! 1.报出经纬度,要马上说出国家:其实不是很难做到的。只要大致位置熟悉就好了啊,老师不可能考你那些偏僻的国家,连她都不见得知道呢2.如何记忆经纬度:先把几个典型国家记住大致的范围即可呀。比如中国的一定要知道吧??考试要求的哪几个重要国家记住,然后大致周围有什么国家。老师一说,先想到典型国家,再考虑周围看看。3.典型国家:中国、日本(30-35N 130-135E)、新加坡在赤道附近、0°经线穿过英国、德法、美国、澳大利亚,足够了!4.地理杂志没什么用啦!5.看图不要光盯着呀,自己做填图题玩。把几个典型国家的大致位置把在纸上,开始默写经纬度。6.还有不要太着急,关于国家位置判断的题高考不会出很多。2道题最多了。不是非常重要的。都是我的独家秘诀心得。要珍惜呀

问题八:如何指导学生学好区域地理求解答 一、首先应教会学生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
二、在具体区域教学中,把区域定位放在首位
地理小区域辨识、定位几乎已成为近几年来高考的必考题,因此对空间定位技能的训练切莫大意。区域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通过阅读“背景”材料(地图的、图表的、图像的、文字的等),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的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在某一区域教学中,我最善于板图法。首先都在黑板上画出这个区域的轮廓图,特别用色笔描粗最有区域识别价值的经纬线,然后用另一种色笔描绘出该经纬线所穿过的重要地理事物,如某一岛屿或某一山脉等。目的是便于教学,也让学生在整堂课中形成深刻的视觉记忆。当老师的最清楚自己经常画,水平会提高,记忆深刻,原因就是“动手”了。所以,在我画的同时,学生也在下面画,但要告诉学生画的技巧。比如,复杂轮廓可以直接用白纸蒙在地图册上描下来,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然后自己画出经纬线,同样的用色笔描出最重要的地理事物。此外,在教学或作业讲评中,时时提醒学生找到地图中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形状进行定位,如河流、湖泊、山脉和特别的一些轮廓等等,要求学生对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形状要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如长江和黄河就是很重要的定位要素:长江的“W”形干流是缠绕在北纬30度线上的,黄河“几”字形的中游河段贴近东经110度的东侧,接着拐向东贴近北纬35度线。再如,意大利轮廓图形似一只漂亮的长筒靴,构成这只“靴子”的骨架山脉:北为阿尔卑斯山脉,南为东北―西南走向的亚平宁山脉。这只“靴子”是欧洲的一个大半岛――亚平宁半岛伸进了地中海。
四、善于运用比较法学习区域地理特征.
比较法是我复习区域地理最经常采用的方法。比较法是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征。由于比较法应用简便,适用范围广,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不但教师乐于运用,而且学生也容易接受。掌握区域地理特征,主要是掌握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各大要素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经济特征,各个区域大致都从这些方面来表述。因此,比较法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例如,复习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可从自然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和人文地理(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两大方面进行整体比较,明确各个分区的整体特征,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深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当然,在区域地理复习过程中,由于区域地理涉及内容相当广泛,知识点多而零散,加上学生对初中区域地理掌握的基础较差,故在教学课堂中很难展开,影响到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平时勤于积累,才能在分析区域时得心应手,取得更好的成绩。

问题九:怎么学好区域地理啊,感觉好难每次大题总感觉没学过那个地方它又老不问课内学的然后就写不来怎么回事啊 学生经验之谈: 1地理有理科的成分,所以你做题一定要有逻辑思维,尤其是时间计算 2区域地理题和时间计算题,一定要图题结合。 方法:先把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按经线纬线,大致轮廓,地形区(如山地,高原,盆地,河流)画一遍。――在往上填详细信息(重要城市,气候类型,植被,工业,农作物) 3以上是基本的。能力培养――首先书上的知识一定得懂,必要时要背,最好能理解.做题从基础起,在自己总结大体规律,如(问气温降水,就要考虑地形,气候,海陆位置,是迎风还是背风呢?!,洋流性质;所以一定要积累和联想。再做能力题,开放题。一道题想出不同的解释。 4读图,看地图,分析。很重要 5听课不懂,一定要先思考。想不明白再问。――这样你才能印象深刻! 落实学习常规 就地理科的学习而言,学习常规应包括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学习等六个方面: 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预习要做到: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并做好记载,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上课也应是同学们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上课要做到: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对于地理笔记,我认为有些最好是记在地图册上,以便在看地图时复习。 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作业必须做到: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作业经老师批改后,要仔细看一遍,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要知道,出错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弱点的地方。经过更正,就可以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作业要规范,书写要工整,切忌写了又改,改了又擦。 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同时还要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真正成为自己知识链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复习包括: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单元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等。 考试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明确努力方向。所以要正确对待考试,重视考后分析,将每一次考试作为检查自己学习效果、调整学习状态、改进学习方法的机会。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尤其是地理学科与社会方方面面的话题联系密切,所以适当进行课外学习,既可以开阔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对课内学习也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2、重视地理图像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图像,地理图像包括了地......>>

问题十:如何学好区域地理,我对区域地理一窍不通 我以前也苦恼过啊
有次终于受不了去看医生,他叫我涂下红霉素眼膏就好了,就在发红的地方抹
不过我不知道这对你有没有用
我想你去问下医生吧

❸ 如何指导学生学好区域地理求解答

一、首先应教会学生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
二、在具体区域教学中,把区域定位放在首位
地理小区域辨识、定位几乎已成为近几年来高考的必考题,因此对空间定位技能的训练切莫大意。区域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通过阅读“背景”材料(地图的、图表的、图像的、文字的等),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的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在某一区域教学中,我最善于板图法。首先都在黑板上画出这个区域的轮廓图,特别用色笔描粗最有区域识别价值的经纬线,然后用另一种色笔描绘出该经纬线所穿过的重要地理事物,如某一岛屿或某一山脉等。目的是便于教学,也让学生在整堂课中形成深刻的视觉记忆。当老师的最清楚自己经常画,水平会提高,记忆深刻,原因就是“动手”了。所以,在我画的同时,学生也在下面画,但要告诉学生画的技巧。比如,复杂轮廓可以直接用白纸蒙在地图册上描下来,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然后自己画出经纬线,同样的用色笔描出最重要的地理事物。此外,在教学或作业讲评中,时时提醒学生找到地图中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形状进行定位,如河流、湖泊、山脉和特别的一些轮廓等等,要求学生对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形状要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如长江和黄河就是很重要的定位要素:长江的“W”形干流是缠绕在北纬30度线上的,黄河“几”字形的中游河段贴近东经110度的东侧,接着拐向东贴近北纬35度线。再如,意大利轮廓图形似一只漂亮的长筒靴,构成这只“靴子”的骨架山脉:北为阿尔卑斯山脉,南为东北—西南走向的亚平宁山脉。这只“靴子”是欧洲的一个大半岛——亚平宁半岛伸进了地中海。
四、善于运用比较法学习区域地理特征.
比较法是我复习区域地理最经常采用的方法。比较法是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征。由于比较法应用简便,适用范围广,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不但教师乐于运用,而且学生也容易接受。掌握区域地理特征,主要是掌握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各大要素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经济特征,各个区域大致都从这些方面来表述。因此,比较法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例如,复习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可从自然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和人文地理(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两大方面进行整体比较,明确各个分区的整体特征,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深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当然,在区域地理复习过程中,由于区域地理涉及内容相当广泛,知识点多而零散,加上学生对初中区域地理掌握的基础较差,故在教学课堂中很难展开,影响到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平时勤于积累,才能在分析区域时得心应手,取得更好的成绩。

❹ 学好区域地理的方法和技巧初中

一、了解知识系统掌握内容结构
区域地理的知识系统一般都是从总论到分论。总论从宏观上了解自然条件,如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生物、资源等;还有人类活动如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交通、人口、城市等。分论按分区论述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发展状况、人文景观、人地协调发展等,以及地域之间的差异。掌握知识的层次、脉络及相互关系,绘出知识系统图或列出系统联系表,是复习的重要环节。
结构是局部知识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概括。复习时一般先要了解其组成要素,然后再考虑其相互关系,绘出结构式或关系式。如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地形包括地势、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形特征及成因、特殊地貌等;气候包括气候因素、气候要素、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气候分布、气候资源、气象灾害等;河流包括源流概况、水文特征、各段划分、利用与改造等;湖泊包括类型、特征、演变、利用等;工业包括部门、布局、产品与市场、原料与能源、资金与技术等;农业包括类型、分布、作物或产品、耕作制度等;交通包括类型、路线、作用或意义、枢纽站或港口等;城市包括职能、规模、位置特点、发展方向等。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主次关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等。绘制图表时可把组成要素列在方框内,然后根据它们的关系分别用箭头、大括号、破折号等联系起来。
二、重视空间分布建立联系线索
地理事物的存在,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都需要依存于一定的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才有空间联系、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的出现。这一切要密切结合有关图像,以具体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为凭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建立联系线索,使知识多方联系,形成网络,便于提取应用。例如:七大洲和曲大洋,要从名称、位置、轮廓进行读图记忆,再了解界线及相互关系,最后还要从图上掌握通过该大洲或大洋的重要经纬线,或通过其中部的经纬线,以作为参照。
在掌握某项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基础上,即可进一步联系记忆其他地理事物,形成联系线索。如:七大洲四大洋——板块分布——全球火山地震带一年轻的褶皱山及其附近的高原——古老的高原——世界重要的平原——世界大河的分布。又如:七大洲四大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分布——世界自然带分布。并由此可联系植被类型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类型分布——土地利用类型等。
再如:把城市、交通线、区域三者联系起来,按点、线、面结合,点连线,线穿点,点线带面,来思考点的分布规律、线的延伸方向、面的区域特征。这都需要以图像上的地理事物分布为基础,才能分析联系、总结规律、综合特征、类比差异、了解发展变化,使地理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便于记忆、理解和应用。
三、掌握图像要领熟悉判读技能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建立空间概念和发展形象思维都需要以图像作为主要媒介。运用地理图像是地理学习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复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学具。地理图像类型很多,如各种地理事物分布图可分综合图与专题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单项或综合、自然或人文、各种等值线图、各种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模式图成因、过程、分布、系统联系框图等。它们或展示了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或说明了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变化过程,或展现了地理事物的具体情况,或以数据图表的形式反映它们的数量特征,或从多个侧面显示它们的内部状况、成因剖析、阶段特征、分布规律、结构关系等,以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我们理解、记忆、分析、比较,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主要图像的组成要素、绘图要领,并进而熟悉判读技能。
在众多图像的判读技能中,尤其要注意等值线图的判读。以等高线图的判读为例,先要阅读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数据,然后看高度递增或递减的方向,最关键的是观察线间点和线上点高度的差异,如线间点高于线上点,则线间点的连线为分水线,地形为山脊;反之,如线间点低于线上点,则线间点的连线为集水线,地形为山谷。
由以上判读要领可迁移到其他等值线的判读上。如等高线图中的分水线地形为山脊,可相当于等压线图中的脊线,因而可判断为高压脊;在等温线图上即表示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在等水温线图上则表示有暖流经过。同理,等高线图中的集水线地形为山谷可相当于等压线图中的槽线,因而可判断为低压槽;在等温线图上即表示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在等水温线图上则表示有寒流经过。
此外,两条等值线之间如有一闭合曲线,其数值的判定要领是:如闭合曲线上数值与低值相同,则表示其内部比周围数值低;反之,如闭合曲线上数值与高值相同,则表示其内部比周围数值高。据此可以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或说明该项等值线所显示的特征。
对于各种统计图表的判读,要掌握绘图的要领,知道纵横坐标的含义,了解不同形式的图表所表现的内容和意义如柱状、折线、曲线、饼状、扇状、三角形、金字塔形等,经过判读,可说明特征、比较差异、分析原因、预测趋势、根据定量分析作出定性结论。
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也是常用来分析气候特征或判断气候类型的图表。要注意先根据气温曲线的走势来判断所在半球,波峰式为北半球7月气温高,波谷式为南半球1月气温高;再看月平均气温数值高低来判断所在温度带,同时计算年较差来分析气温变化;根据降水的月份分配看雨季的长短和迟早,还可大致计算一下年降水总量;最后把气温和降水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得出气候特征如终年高温多雨、雨热同季、夏干冬雨、温凉湿润、降水均匀、炎热干早等,从而判断气候类型。
四、综合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
区域地理是多项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有机组合。复习区域地理,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区域特征,了解区域差异,并懂得因地制宜的道理。对中国区域地理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四大分区,还要外延至: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秦岭一淮河以北与秦岭一淮河以南、外流区与内流区、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经济发展的三个地带,以及工业区、农业区、旅游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经济特区等。世界地理也不要局限于教材中出现的13个分区和8个国家,也应外延至:大洲、大洋、重要海域、世界气候区、全球地形分布、自然带、工业区、农业区等。
区域特征就是自然和人文要素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体现。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于所处的位置、所具备的条件、影响的因素有别于其他地区,因此形成该地区所独有的特征。区域差异是不同地区因自然条件、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文化景观、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不同而形成的差异。了解认识并综合区域特征。分析比较区域差异,以便“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方向,制定国土开发整治或改造措施,并进而认识和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及有关政策法规。这是复习中国地理应该注意的。世界地理则应注意各大洲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整体性,并了解资源分布与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对当前世界中的地缘政治敏感区、民族矛盾尖锐区、自然灾害多发区、经济持续增长区、高科技产业集中区、战略资源丰富区、海陆交通枢纽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等,应掌握一二案例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学会方法,切忌堆砌大量所谓热点焦点,进行猜题押宝,那是与“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背道而驰的。

❺ 高中区域地理,要怎么学好

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课本的目录提示了全书的要点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做到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如何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1)学什么? (2)在哪里?(3)为什么? (4)有何利弊?(5)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❻ 如何学习区域地理

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总结
一、区域地理识记方法1、 区域地理识记内容:《考试大纲》中关于10大能力考查中第1项是地理识记能力。地理识记能力是指:(1)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2)识记重要地理数据;(3)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例如:区域地理中涉及到的大洲、大洋、主要山脉、河流、地形区等自然地理事物,国际组织、国家、政区、城市交通线、人口等人文地理事物,以及世界和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矿产等的名称、空间位置和相对位置。地理数据分绝对数据(面积、长度、人口数量等)、比例数据即两种或多种地理事物间的对比关系的数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矿产的品位、能源消费构成等)、顺序数据即同类地理事物的排序数据(我国面积居世界第三、澳大利亚羊毛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等)。主要见诸重要报纸,具有全国或世界意义,尚未列入教材的地理新事物、新现象等。2、典型高考试题的分析例1 下列各组港口,位于太平洋沿岸的一组是A、圣弗朗西斯科、 孟买、横滨 B、符拉迪沃斯托克、泊斯、上海C、新加坡、落杉矶、巴拿马城 D、开普敦、里约热内卢、波士顿例2 在我国既不临海、又不与陆上邻国接壤的省中,相邻省级单位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A、陇和宁 B、 秦和京 C、桂和渝 D、 鄂和津例3 人口超亿的亚洲国家共有A、6个 B、5个 C、7个 D、4个例4 摩洛哥、几内亚、博茨瓦纳、赞比亚、南非五国的最主要出口矿产依次是A、 磷酸盐、铝土矿、黄金、铜、金刚石 B、 磷酸盐、铝土矿、金刚石、铜、黄金C、、铝土矿磷酸盐、黄金、铜、金刚石 D、 磷酸盐、铝土矿、铜、金刚石、黄金例5、1996年,美国、俄罗斯、巴西的人口分别为2。7亿、1。5亿和1。6亿,平均人口密度值D排列为A、D美>D俄>D巴 B、D俄>D巴> D美 C、D美>D巴>D俄 D、D巴>D美>D俄3、识记方法考查区域记忆能力的试题多为选择题,难度不大,记忆的内容多是感性知识,如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数据、地理事物的演变等,故必须熟记,但不能只采取“背”的简单方法,对感性知识记忆可参考下面几种方法:分类记忆;排序记忆;类比记忆;形象记忆;联想记忆等。二、区域地理特征的掌握方法1、区域地理考查内容:《考试大纲》中关于10大能力考查中第3项是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它是指(1)掌握中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2)掌握考试内容范围内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区域地理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经济、人口、城市等)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本地区综合地理特征。既有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描述,还有对其的解释。区域地理的中心课题是人地关系。2、典型高考试题的分析例6、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例7、欧洲西部区域的地理特征是A、冰川地貌分布较为广泛 B、气候南北差异大,东西差异不明显C、河网密布,水量充沛且稳定 D、人口分布密度自西向东锐减例8、读图,填下表北美、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共同特点 主要原因 不同特点 主要原因 3、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主要采取综合的方法与比较的方法。综合的方法,即从整体认识和分析该区域地理突出特征。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形成,故需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方面来认识。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例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区的其他自然(地势高,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等)和人文(无常住居民)。比较的方法,就是通过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对照、比较和分析,找出他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区域地理特征。多采取列表法。例如:我国秦岭—淮河南北的比较主要地形区 冬季气温 年降水 温度带 干湿区 植被 耕地性质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 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应是综合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结合、配合使用。4、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应注意:(1) 首先弄清区域范围和位置,这是分析区域特征的前提,也是区域特征重要成因。(2) 充分利用地图,树立明确的空间观念,利于区域特征的掌握和成因分析。(3) 学会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阅读全文

与学习区域地理要从哪些方面入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0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6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