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可被看作是一种具有许多不同变化的概括研究方法。广泛来说,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结构)被表达出来。已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及二十一世纪最常使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
根据结构理论,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创造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来找出一个文化中意义是如何被制造与再制造的深层结构。一个结构主义者研究对象的差异会大到如食物的准备与上餐礼仪、宗教仪式、游戏、文学与非文学类的文本、以及其他形式的娱乐。
(1)什么是结构主义地理学名扩展阅读
语言学:
索绪尔是令结构主义于20世纪重现的始祖,因为他的讲义经由学生整理在1916年出版命名为《普通语言学课程》,其中并不关注言语或语言的使用反而关注语言系统,他称之为“理论符号学”-“符号学是研究既存在社会结构下,各种符号的科学。”
他认为语言符号是由意符及意旨所组成。这跟以前关注字与事物的关系的手法很不同。在索绪尔的语言学中,共时性和整体观和系统性是相一致的,因此共时性的研究方法是整体观和系统观的必然延伸。
‘贰’ 结构主义地理学的示例
区位决策研究:在区位决策上,结构主义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某些基本概念,如劳动、资本、生产方式、劳动力与资本的矛盾、剩余价值、资本积累、阶级关系、社会结构,等等,用来作为影响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个人、公司、组织的空间行为和区位选择,被放置于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和结构中来考察。换句话说,区域的政治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的分析框架,而人(公司)的空间行为和区位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空间结构,是由其特定的生产方式、权力结构、劳资关系、生产关系以及资源与财富的分配方式来决定的。
以选择一家汽车制造厂的区位为例。按照韦伯及其后人的区位理论,一般会根据生产条件、市场和运输条件,来确定可以带来较大利润的区位。经济地理学家的技巧,只是集中判断汽车制造厂区位选择的各种参量。与此相比较,结构主义的方法会将区位选择放在生产循环的大尺度中,除了区位论的经济分析之外,还要考虑社会、政治和道德问题。如什么因素导致了这项投资计划?为什么会投资汽车制造厂?投资区位中谁具有决策权力?他们决策的社会政治背景如何?代表谁的利益?决策结果会对社会关系产生什么影响?等等。
‘叁’ 结构主义
转自:小马哥
结构主义起源于法国。霍克斯(TerenceHawkcs)认为"结构主义基本上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这一思维方式中,"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即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由事物构成的","在任何既定情境里,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关系所决定。总之,任何实体或经验的完整意义除非它被结合到结构中去,否则便不能被人们感觉到。因此,结构主义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永恒的结构:个人的行为、感觉和姿态都纳入其中,并由此得到它们的最终的本质。结构主义哲学所说的结构指的是“事物系统的诸要素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或联结方式”。结构主义强调相对的稳定性、有序性和确定性。方法论:强调整体性。结构主义坚持只有通过存在于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适当地解释整体和部分。结构主义方法的本质和首要原则在于,它力图研究联结和结合诸要素的关系的复杂网络,而不是研究一个整体的诸要素。它的主要特征是:
1. 研究的重点是现象间的关系,而不是现象本身的性质。
2. 认为一切的现象都可以用某一种“结构”或者说“模式”去概括。
3. 注重高度抽象,它把结构分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可感知的无需过多分析,而深层结构是潜藏在作品中的“模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用抽象手段,把“模式”找出。
简单来说,结构主义就是你把一个社会现象、文化、文学作品拿出来,我可以用某一种“模式”去分析它,比如结构主义者认为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可以把西方的所有悲剧都归结到一种模式:“俄狄浦斯模式”。他们运用的方法就是把悲剧中的各种元素都取出来,然后把这些元素都往“俄狄浦斯模式”中去套用去对比去分析,以此证明自己的观点。结构主义者更多的追求的是现象的。方法上,结构主义的方法是“二项对立”。
解构主义
什么叫"解构"呢?"解构"这个词,单从字面上理解,一个"解"字意为"解开、分解、拆卸","构"字则为"结构、构成"之意。两个字合在一起引伸为"解开之后再构成"。"解构主义"(Decon20struction)一词正式出现在哲学范畴内应该是从1966年德里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人文研究中心组织的学术会议上的讲演开始。当时36岁的德里达把矛头指向结构主义,对西方人几千年来所崇拜的确信无疑的"真理"、"思想"、"理性"、"意义"等打上问号。德里达从这种观点引发出去,大作文章,他指出语言系统的能指与所指是有偏颇的,是脱节的。正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系辞上》)。因而,他开启了一个"解构主义的时代"。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的一切领域,一切固有的确定性,所有的既定界线,概念、范畴、等级制度,在他看来都是应该被推翻的。"(包亚明《德里达解构理论的启示力》)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本世纪流行于欧美文坛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潮,也是当代西方世界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和艺术危机在文艺领域的反映。它语源于法语Moderne,具有最新的、现代的,先锋的含义。二十世纪初期,在欧洲的一些大国里,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相继出现了若干新奇的派别,例如绘画方面的抽象派,音乐中的反轩调主义,雕刻中的反现实主义,诗歌中的未来主义,小说中的意识流,戏剧里的表现主义等等。到了本世纪二十年代,逐渐汇合而成有社会景物现代主义思潮,或称现代派。
它的主要特征是:反对古典的艺术传统,在题材上、技巧上力求新奇,标新立异,在精神上则带有歇斯底里的疯狂性质,作家们着力发掘的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作者自己的贫乏而空虚的内心世界。他们排斥巴尔扎克式的批判现实主义,认为它呆板、单调、机械;他们崇拜奥地利的病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主张描写梦境和人的下意识领域,追求表现人们在一瞬间感受到的"神秘的抽象的王国"。西方学者就把这种鼓吹反现实主义的,主张作家任意妄为和疯狂自我表现的文艺思想,笼统地称之为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一种对现代表达方式甚至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颠覆和反叛。随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测不准定理及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出现,人类渐渐明白到科学也有其不确定性,且认为科学并非可以用以解决任何问题。现代主义的动摇,也就引起后现代主义渐渐的掘起。解构后现代本身就是一个后现代的行为。为什么不说是批判后现代呢?因为批判是一种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
解构是说,如果我们把后现代当成一种概念,一种理论的话,那么,这个词语是有些自相矛盾的。后现代总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因此,它实际上所从事的事业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而不是自己另立门户。破大于立。如果这么说,就象哈贝马斯说的一样,后现代主义其实是现代性未竟的事业的延续。后现代固然是求新,但是却与现代性的危机和分析不能分开。但是,他又要表明自己是不同于十八、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早期现代主义,并克服了现代性的前提和局限,所以就叫自己是后现代主义。“后”其实是一种现代性的概念,也就是说,超越和克服了过去的历史,进入新的时代的现代性观念。因此,这个名字是一个现代性的举动。在后现代的思想中有一种东西叫做命名政治,“后现代主义”就是一种命名政治,他通过先给自己一个名字,确定下一个立场,然后再呼唤出自己的肉身,再给自己赋予给自己形象、理论等等。的确,后现代主义也是命名政治最成功的一次范例,一旦他被命名之后,就立即风靡全球。许多年轻人都以自己是后现代的一代而自豪。美国老一代人经常把所有现在比较时髦的小青年都叫做后现代主义者。因为后现代就是激进、前卫、新奇的代名词。揭露出后现代概念是一种现代性的行为,其命名的行动是一种现代性的思考,这是我们解构后现代的第一步。
后现代主义的诞生
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改变了西方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从而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的时代。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中指出后现代社会是以计算机产业为基础的社会,知识作为生产力,体现为权利象征,谁掌握了知识谁就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即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时的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巨变,各种文化思潮风起云涌。随着文化广泛地渗透进商品的各个领域,出现了消费文化。这样就使精神产品从高尚的地位下降为普通商品的地位,精神生产成为了商品生产。为了适应商品的供求关系,这些文化产品就要不断地变换形式以满足大众消费的需要,那种消解中心、无确定性、无深度感、平面化的后现代艺术应运而生。
后现代艺术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这就是后现代的理论主张。首先,后现代反对中心性、真理性的观念,坚持不确定性的主张。在现代主义那里把人看成主体,把社会看成客体,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认识自然的必然的逻辑过程。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用逻辑来概括生活世界是错误的。在生活世界中,人的认识和人的活动一样,没有普遍运用的逻辑,不能把某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看成是普遍有效的。后现代主义认为没有永恒不变的和普遍价值的东西,放弃了对“终极真理”追求。真理是相对的,因为真理是建构而成的。所有的真理性的东西都是通过语言构成的,必须回到语言上去,因为语言具有塑造现实观念的作用。人不是语言的中心,不是我们控制语言,而是语言控制我们。如詹姆逊所说不是“我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由于把语言问题作为文化的主题,这样社会关系主要是语言关系而不是物质利益的关系。德里达也认为要打碎原来的语法结构,重新建构语言。语言和表达的扭曲,导致了语言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差异性。意义也是差异造成的,这样在意义中没有绝对真理。福柯认为理论的功能不再去探讨真理,只对现象进行批判并认为理论只是语言的游戏。在《物与词》中认为要创建新的语言,写那些别人看不懂的语言,这是一种没有规则的游戏。反对中心的结果必然导致“不确定性”的特征。哈桑认为“不确定性”是中心和本质消解后的产物。这种“不确定性”将一切现存的事物都纳入总体的怀疑之中,构成对一切事物的消解,也是对一切权威合法性的消解。其次,后现代批判“元话语”,反对“宏大叙事”。在后现代看来那些传统哲学中的基本范畴如理性、整体、财富的创造以及人的解放等都属于“元话语”、“宏大叙事”,都在消解之列,因为它们都是为与日常话语不同的科学话语寻找合理性而存在的。后现代体现为对“元话语”和“宏大叙事”的不信任,把对其消解作为自身的主要任务。利奥塔在《后现代状态》中不点名地批评了哈贝马斯的“整体论”,认为他的“元话语”和“宏大叙事”没有意义,并指出今天是消解“元话语”的时代。他认为有两种国家神话:一种是法国启蒙主义传统的政治式的关于人性解放的神话;另一种是在德国思辨传统的普遍性原则建构起来关于知识的统一性的神话。这两种神话都使用“元话语”使自身合法化。所以说现代性的危机就是“元话语”的危机。“为科学立法”是“元话语”的任务。科学理论存在的合理性为各种学说做合理的论证,建立了各种“元话语”。这样的任务一开始就存在着了危机。科学知识是话语系统,所有的先进科技都与语言有关。但是,在后现代那里“合法化”已经失效,具有单一话语权的“元话语”已经被瓦解,也就是说追求“宏大叙事”“合法性的神话已经消失。再次,后现代转换知识的功能和消解知识的权力。知识成为了商品,知识不是由心灵的训练而获得,而是通过复制来完成。知识也随着“电脑霸权”的确立而成为冷冰冰的外在化的符号。在知识领域由自由、公平和正义等“宏大叙事”转向了“微小叙事”——语言游戏。由语言游戏的异质性和否定性取代了思想的同一性。知识的功能发生了变化,由知识的启蒙变成为专家控制。启蒙以来西方的知识分子一直在追求普遍性,他们的理论也在追求普遍性的话语权,实际就是权力。因为在现代主义那里知识成了权力的象征。权力构成社会统治的基础,隐藏在各种文化形式和社会关系之中。福柯认为权利与知识结成了联盟,它利用知识来达到控制社会的目的,因此,知识也不再是客观和中立的。知识以真理为特征,实施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功能。外表是知识,实际是权力。后现代的理论主张对当代艺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后现代艺术中,批量生产复制的图像充斥着现代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已经习惯于这种单一格调的图像形式。这种在艺术上的复制丧失了艺术的权威性、本真性和独一无二性,从而也导致了美术的特性和功能的改变。复制技术可以使美术作品由一件繁衍为成千上万件。弗·詹姆逊认为:后现代时期的机器是“复制的机器而不是生产的机器。对于我们的美学再现的能力,它们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不同于未来主义时期旧机器对模仿的崇拜。这里,我们涉及的不是动能,而是各种各样的新的复制过程;在后现代软弱无力的复制中,这种过程的美学体现往往倾向于更为舒适地滑回到内容的主题再现中——回到关于复制过程的叙述中去,包括电影、录像机、录音机以及生产和复制影像的整个技术。
现代车义大师查尔斯.莫尔1994年完成的加利福利亚的帕萨迪纳“双树旅馆”大楼,是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杰出代表作。
自从工业革命发生以后,现代主义设计正以多元化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并且给工业革命以前的设计以毁灭性的打击。现代主义之后又发展出现了更多的设计风格,基本上都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调整,补充,改良和批判,如后现代主义设计,其中一种最好的诠释后现代主义的方法就是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
美国解构主义大师弗兰克盖里1994年设计的巴黎“美国文化中心”是解构主义的代表作。
现代主义设计是一场充满反叛、革命、民主和造反的运动,代表了工业革命对传统的、上等人的手工艺的宣战,它代表了新的时代精神,无论它的意识形态还是形式特征,都与传统形式格格不入,因而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但是,自从现代主义进入美国,在战后成为独霸一方的设计风格后,它的排他性、风格上的单调性,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民主特征,意识形态上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从形式上看,现代主义长达四十年对设计风格的垄断,也没有发展的余地。人们开始对现代主义单调、无人情味的风格感到厌倦,开始有人追求更加富于人情味的、装饰化的、多变的、个人的、传统的、折衷的形式,由此产生了设计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狭义的利用历史装饰动机进行折衷主义的设计风格和广义的对于经典现代主义的各种批判活动的双重轨道上探索着其自身的发展,这种广义的批判活动并不是设计者对现代主义的全盘否定,而是企图通过其他方式来发展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解构主义,所以说,如果没有一个对于现代主义的真正了解和透彻认识,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与解析,是没有可能领悟解构主义的。
解构主义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中演化出来的。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解构主义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解构主义是在现代主义面临危机,而后现代主义却又被某些设计家们厌恶,作为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探索形式之一而产生的。解构方法所要解构的是社会模式和大众传媒中有关性别、地位的流行套路,是指对正统原则与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对待图像,解构方法企图揭示多层面的意义,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1978年,朱迪丝.威廉逊(Judith Williamson)在她的着作《对广告的解码:广告中的观念形态及意义》中就用解构的方法分析广告的意义,这也是解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平面设计理论分析的最初尝试。法国社会学教授博德里亚(Baudrillard)是现代主义最着名的理论家,曾用解构主义探求广告与消费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他提出:我们的文化是一个四面有镜子的房屋,其主体就是图像及映像,这些图像与映像由有关我们的信息所制造,这些信息就是我们的希望、野心、恐惧、爱慕和渴求。
解构主义的哲学根源比较复杂,自六十年代后期由法园哲学家贾奎斯.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在其《沦语法学》一书中确定,之后便作为一种批评类型被理论家们用于对一切研究领域里的方法问题的全面探讨。从某种角度来说,德里达不是从自我创造开始而建立自己的体系,而是从对前人的批判开始的,德里达的批判对象非常广泛,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到黑格尔、尼采。他的批判方法其实就是解构主义的方法:从批判对象的理论中抽出一个典型的例子,对它进行剖析、批判和分析,通过自己的意识而建立对于事物真理的认知: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德里达的这一观点,曾经影响了许多理论家、设计家,并且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解构主义都先声夺人。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
(1) 反主体性(counter subjectivity)后现代主义哲学继尼采的“上帝死亡”的口号之后,提出“主体死亡”、“人已死亡”的口号,他们的意思是说主客二分式的主体和人的概念不现实,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人类中心论”已破灭。
(2) 反普遍性及反同一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差异无所不在,即使在重复中也有差异出现,无差异的世界是苍白枯燥的世界,传统哲学以普遍性(universality)、同一性(identity)为人的最高本质,只能使人成为丧失个性、无血无肉无情感的抽象的人。
(3) 不确定性(uncertainty)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没有独立自在的世界,世界是由语言构成的。这就是说,世界本身有语言的结构,语言不是人表达意义的工具,它有其自身的体系。每一件已知的事物都是由语言来中介着的,所谓事实、真理只是语言上的。在他们看来,“不是我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这样,人就从西方传统哲学所讲的以人为中心的地位而退居到为语言所掌握的地位。但语言又总是不确定的,并且随言说者的不稳定的情绪而动摇不定。因此,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多元的和解构的
(4) 内在性(internality) 如果说不确定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的结果,那么内在性则代表使人类心灵适应所有现实本身的倾向。这表明后现代主义哲学不再具有超越性(transcendence),它不再对精神、价值或终极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相反,它是对主体的内缩,是对环境、现实、创造的内在适应。
元话语:指理解语言使用、表示作者或说话人引导受众理解语篇的一种方法。表示作者或说话人介于语篇影响读者的模糊语、连接语和各种评论语篇语言形式都可以归入元话语范畴。元话语的目前语篇分析和语言教育的一个常用术语,在于明确语篇产生者和语篇之间、语篇作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kopple把元话语分为了语篇元话语和人际元话语,一是引导读者理解语篇命题内容、体现作者对所写内容及读者的态度;一是组织话语表达话语的观点。
宏大叙事大抵是指一套被普遍承认为科学的或以终极价值为目标的包罗广泛的理论体系,它可以成为某些哲学体系的知识来源或成为某种社会政治理想的依据。
Power by YOZOSOFT
所谓“同质化”是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在商品同质化基础上的市场竞争行为称为“同质化竞争”
‘肆’ 结构主义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在研究地理事物时,强调整体性的研究,反对孤立局部的研究。因为整体对它的部分在逻辑上有有限的重要性,孤立的部分本身是没有意义的,部分只能在整体中得到它们的意义;
结构主义是一种整体主义,受有机论思维影响,强调整体性、集体性和社会性。结构主义地理学者认为,任何地理现象都是由许多要素(部分)构成的,这些要素相互依赖。在地理研究中,结构主义地理学者主张采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认为整体对它的部分在逻辑上有优先的重要性,孤立的各个部分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夏基松,1998)。例如,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进的交通运输、远距离通信设备的完善,表面上看来,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越来越不受空间地域邻近及大城市集中等条件的约束,因此一些技术决定主义者就认为“城市将逐渐走向松散及解体”。事实上,这是一种片面的解释。如多元空间即城市除了有物质空间,还包括社会空间,比较流行的“虚拟空间”(syberspace),等等(Graham and Kitchin,1998)。在对有关片面、局部的城市理论的批判中,希尔德(Shield)认为:“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多维的整体的分析,允许平行或自相矛盾的观点并存,而不是强求单一的纤细或者是结果。”城市中虽然某一个部分会发生变化,但并不一定会改变其结构本身。脱离了城市整体来谈某一部分的变化,在结构主义地理学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Amin and Graham,1998)。
但结构主义地理学的这种整体性研究又与系统研究有所不同。考克斯认为,系统与结构意思相近,但不完全是一回事。系统(system)指一套相互关联的实体结合而成的体系,譬如一个家庭或一盘棋。而结构更侧重“系统内部的整套关系”。这套关系既可用抽象逻辑形式予以概括,也能在系统运作中得到“象征性的体现”(赵一凡,2002)。因此,结构主义地理学的整体性研究应是指对系统内部的整套关系的研究。
2、强调认识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反对单纯认识外部现象;
结构主义地理学者认为,研究地理事物不能像实证主义那样,满足于经验现象的罗列和描述,而应把握住深藏于这些现象中的结构。地理现象虽然表面看来杂乱无章,但都由内部结构统一支配。
英国地理学家塞耶认为,地理学有两种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原理:如果要解释某一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应当找出其行为规律,就要借助于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如果要解释事物的种种现象,我们必须了解其结构以及使之产生或经历某种转变的性质,我们就要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中的规律性一般是近似的,因时间和地点而异,或者说是具有“独特性”。因此,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来看,追求规律性和发展秩序的研究是不恰当的。即使在规律和秩序确实存在的地方,规律性本身也不能给出解释。两个或更多的变量以某种有规律的和可预言的方式变化并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是这样,这种规律性并不能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动力。因此寻找事物发生的原因,就是要探讨变化是怎样发生的?事物是怎样转变的?在转变过程中各种因素又是怎样促进事物发展的?这就需要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论。通过研究现象的外部关系(表层结构)去寻找支配现象的内部关系(深层结构),在它们所依附的事物的结构中寻找其作用机制。 3、强调内部地理要素研究,忽视或否定外部因素的研究;
结构主义地理学认为:既然地理事物是由内部结构而不是由外部因素决定,那么,地理事物及其各个成分的性质和意义与外部因素无关。所以许多学者重视的是对地理事物内部因素的分析和内部结构的把握,如文化、社会、经济等因素对城市的影响,这与结构主义哲学上皮亚杰作出的“自律性”规定相一致(于涛方,2000)。因此,有人认为,结构主义思想专注于社会问题,有脱离地理学主旨的危险(顾朝林,2005)。因为就地理学的人地关系传统而言,自然与社会并不是各自独立的王国,相反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4、强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作用,忽视或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结构主义看来,一切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意义和性质都是由先验的结构所“命定”的,人的一切作为都无意识地受到结构的支配,人只能体现结构的作用,是结构的载体,而不能改变结构的作用。
5、强调共时性研究,反对历史性研究;
6、强调静态的研究,忽视或反对动态的研究。
结构主义只承认共时性,反对历时性。结构主义地理学者认为,既然事物的性质和意义是由内部的整体性结构所决定的,,因而就要把握事物的内部结构,无须也不应该历史地、动态地研究地理事物的变化。地理学研究只需要观察事物的剖断面,考察稳定不变的东西。这种反对历史地研究与人文主义地理学重视历史、重视背景条件(context)的传统恰好相反(Johnston,1986)。
‘伍’ 什么是结构主义地理学
20世纪中叶,人文地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封闭自守的学科,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人文地理学本身却呈爆炸式的发展。其起点是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既有观点和方法的挑战,1950—60年代的实证主义和空间分析受到各种非议,结构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方法逐渐融入人文地理学,也给人文地理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英国着名的地理学家约翰斯顿在其《哲学与人文地理学》(《Philosophy and human geography》)一书中,将80年代的西方人文地理学派从哲学角度归结为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及其结构主义三大思想流派(R.J. Johnston,1986)。结构主义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概括起来,结构主义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具有鲜明特点的阶段。
一、结构主义哲学思潮的大融合-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
与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一样,结构主义思想和方法论是通过其它社会科学引入到地理学中的。事实上,结构主义早在70年代之前就已经对人文地理学产生影响了,其代表人物是两位无政府主义者皮特·克鲁泡特金(Peter Kropotkin)和埃利兹·雷克白(Elisee Reclus)(R.J. Johnston,1986)。
结构主义对人文地理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是皮亚杰(J. Piaget),他注重作为结构转换(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过程的知识获取的研究。他的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中关于儿童如何学习空间几何的研究对人文地理学产生重大的影响。他发现:在人们的心理发展过程的每一阶段都与前一阶段在量上存在差异,并且在每一阶段都是新要素与已有要素合而为一,所有的要素再统一和协调起来,与“格式”(schemata)相匹配(而不是随意信息),这就是所谓的结构自律性(self—regulatory)特征。从皮亚杰的实验获得的启示是:在儿童对空间构思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四个主要阶段,但该实验并未延伸到传统地理学的研究领域(J. Piaget,1971)。高尔德(P.R. Gould)提出“虽然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直接对儿童学习空间、周围环境和几何学与拓扑学概念的方式作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但他并未论及儿童所拥有的基本地理映象(Geographical images)及他们学习这些映象的方式”。高尔德主要研究了“优先表面”(Preference surface),即对某些场所(place)的反应态度。但有另一些学者更多注重的是对地理知识(Geographical knowledge)的获取(P.R. Gould,1973)。格里高力指出:在这些研究中,包括了许多有关皮亚杰结构主义认知地图方面概念,但是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很少注意到结构主义的观点,仅仅集中于人们所知道的东西及其他们获得的途径,并且在这些研究中间,具有很强烈的实证主义色彩(D. Gregory,1978)。
在这一时期,结构主义对人文地理学影响最大的要算结构马克思主义,它形成了人文地理学中的激进主义地理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派,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哈维(D. Harvey)(D. Harvey,1973,1982)、邦奇(W. Bunge)和卡斯特尔(M. Castell)等(R. J. Johnston,1986;M. Castell,1977,1983)。他们认为,人文地理学应首先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抨击,并于1969年在克拉克大学创刊《对立面(Antipode)》,集中发表他们的见解,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哈维于1971年开始撰文介绍该学派的基本观点,并在其后出版的《社会公平与城市(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一书中作了系统的阐述(D. Harvey,1973)。哈维指出:形成社会问题的原因非常深刻,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并提出改革方案。该类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认为:人文地理学不能归纳出空间行为的普遍规律,而是要寻求确定人类行为过程的经济过程,并在特定的情形下去证明它。不能象实证主义地理学那样认为某种原因一定能够会产生某种效果,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认为经济活动使人类的活动有一定的方式。至于人们选取哪一种方式则不可能从理论中直接得到,而只能在实例研究中去理解(D. Harvey,1973; R.J. Johnston,1986)。
二、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复兴-20世纪90年代以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了结构主义地理学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结构主义地理学重新成为研究的热点,不过一反常态,与第一阶段的结构主义学派有着很大的不同,人文地理学不再直接接受来自结构主义的哲学思潮,而是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论在人文地理学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如艾米(A. Amin),格雷厄姆(S. Graham)等有国际影响的地理学家的研究工作等(A. Amin & S. Graham,1998)。
这一时期,这些学者均是在地理研究中广泛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论来分析问题,虽然他们同时又有可能属于不同的学派,如女权主义地理学派,后殖民主义地理学派等,但他们并不相互封闭,而是在不断的进行交流与对话。女权主义经常运用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强调社会建设中的性别的作用的重要性,用于解释人的作用及广泛的因果关系,也用于解释人们的社会和空间经历。同时,结构马克思主义、皮亚杰的发生心理学等对地理学的影响并未消失殆尽,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不过这一时期的结构主义地理学,不象第一阶段的结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那样,不再有比较系统的研究内容。
总之,这一阶段的结构主义地理学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化,逐渐走向成熟,结构主义的方法论框架真正渗透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当中去,并且在城市地理的研究中日益突出。
‘陆’ 什么是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的概念
对于一般人而言,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文化人类学中开创的一个学派,这个学派把各种文化视为系统,并认为可以按照其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加以分析。根据他的理论,文化系统中的普遍模式,是人类思想中恒定结构的产物。在列维-斯特劳斯所提出的体系中,人类的思想被看作是各种自然物质的一个贮存库,从中选择成对的成分,就可以形成各种结构。对立的两种成分,可以分开,各成单一成分,这些单一成分又可构成新的对立成分。列维-斯特劳斯在分析亲属关系名称和亲属关系系统时,曾提出其基本结构或基本单位有4种类型︰兄妹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舅甥关系,其他所有亲属系统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列维-斯特劳斯强调指出,对亲属关系结构的分析,必须把重点放在人类的意识上,而不是放在客观的血统联系上或者亲族关系上。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社会生活的一切形态,都体现为普遍法则的作用,而此种普遍法则是可以控制思维活动的。
‘柒’ 什么是“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是十九世纪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的一种方法论。
简单的理解,结构主义是一种具有许多不同变化的概括性的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被表达出来的。
‘捌’ 社会学里的“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分别指的是什么
结构主义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常使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功能主义,在设计中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即任何设计都必须保障产品功能及其用途的充分体现,其次才是产品的审美感觉。简而言之,功能主义就是功能至上。
结构功能主义,侧重对社会系统的制度性结构进行功能分析的社会学理论。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代表为美国的帕森斯、默顿等。
(8)什么是结构主义地理学名扩展阅读
与其他历史现象的出现一样,功能主义的发生也有着其深远的历史。由于功能主义建立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工业革命必然的成为功能主义的前提。19世纪,蒸汽机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现代文明的大工业革命,这便是功能主义出现的最基础的物质前提。
奥古斯特·孔德和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了功能主义的最基本原则:社会与生物有机体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这一观念中包含了三个要点:
1、社会与生物有机体一样都具有结构。一个动物由细胞、组织和器官构成;与其类似,一个社会由群体、阶级和社会设置构成。
2、与生物有机体一样,一个社会要想得以延续就必须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例如,一个社会必须要有能力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食物和自然资源,并且将它们分配给社会成员。
3、与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各个部分相似,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也需要协调地发挥作用以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行。受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的影响,斯宾塞和他的追随者们都坚持任何系统都会自然地趋向均衡或稳定的观点,同时,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了一定的功能。
因此,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社会是由在功能上满足整体需要从而维持社会稳定的各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玖’ 如何简单地理解与区分解构主义与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不是太清楚但是我这两个都分不清楚您所说的这个我也没有接触过的到底是组织的哪方面的如果是地理的话结构主义他指的应该是地形啊或者是各种关系
‘拾’ 什么是结构主义
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着名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衍生于结构主义,而结构主义又源于“结构”这个技术名词。“结构”是用于建筑和生物学上的词,也是人们运用它去认识事物的最常规的方法之一。但由它演变为结构主义,却经历了一个久远的过程,甚至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它在发展中经过歌德的自然哲学阶段,然后分别向洪堡和索绪尔的语言学和汤普逊的生物学两条平行的道路发展。但现代结构主义受影响最大的,当属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理论。索氏在自己的语言学研究中,打破传统语言学家只注重“历时态”的研究方法,而主张“共时态”的研究方法;主张语言的整个系统,反对孤立不变地研究语言的要素。索氏的
“系统”概念,就是后来“结构主义”的概念。索氏还提出了“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区别,认为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而个人的语言行为则是言语,语言记号是概念和音像之间的一种联系。这一思想为后来的结构主义语言
学家发展成为“符号学”。20世纪20年代前后,莫斯科出现了以罗曼·雅各布逊为代表的莫斯科语言学小组,他们的活动对俄国文学“先锋派”和“未来派”均产生过影响。雅各布逊后来移居布拉格,在他的带领下,30年代前
后形成了“布拉格语言学派”。该学派于1929年举行首次集会,但至1935年才与莫斯科语言学派划清了界线,“结构主义”才正式出现在语言学家的着作之中。布拉格学派在其着名的“布拉格提纲”中认为,语言被表述为功能系
统,是一个表达手段的系统,它的运用始终与目标有关。这就是日后发展起来的结构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60年代,以乔姆斯基为首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派”在美国形成。乔氏把生成能力看作是语言最重要的特点,强调语言能
力的天赋性和内在性。他还特别强调语法的转换规则,认为它是无所不能的。乔氏还指出语言的结论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深层结构说明语义,表层结构说明语音。乔氏的理论对法国结构主义学派产生了很大影响。至此,结构主义的基本特点已经形成:它是一种并不怎么属于哲学的方法,它所注重的是事物的模式研究,而不注重事物的本质研究;强调事物客观结构的作用,而否定入对事物的主观作用;强调事物的整体结构,而忽视事物的局部;强调事物的形式(例如记号、符号等等),而忽视事物的真正内容;强调以“共时态”方法去研究事物,而反对用“历时态”方法去研究事物。
上述各结构语言学派的涉猎范围主要在语言学方面,真正把结构主义运用到社会学、哲学、文艺文化等方面的,是法国结构主义学派(由于其代表人物均集中在巴黎,所以也称之为“巴黎结构主义学派”)。最早把结构主义引入社会学中去的,当推列维-斯特劳斯。列维-斯特劳斯研究的领域是人类学。在30年代,他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旅居美国,在那里结识了雅各布逊,从而开始接受结构主义的方法。他还把荷兰学者对印尼人类学研究所使用的结构主义方法直接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去,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结构主义人类学。1962年,他发表了《野蛮人的心灵》,引起很大的轰动,揭开了法国结构主义高潮的序幕。列维-斯特劳斯在这部着作中,不仅运用了索绪尔以来各语言学派结构主义的方法,而且还把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意识”、“无意识”等概念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去。此外,别具思想意义的是,列维-斯特劳斯在他的这部着作中,批判了萨特存在主义的“辩证理性”,这标志着结构主义取代存在主义的时代到来。接着,法国各结构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纷纷登台:有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从事语言心理分析的雅克·拉
康,他提出了“镜像论”来解释人们的认识活动;有运用结构主义方法从事文化史研究的米歇尔·富科,他提出用“知识型”的概念去解释人类各种类型的文化差异;有结构主义文艺理论家罗兰·巴尔特,他提出“结构式的人”的概念去解释文学作品中的想象人物;还有着名的语言文学理论团体“太凯尔”(Tel Quel),这是1960年由索莱尔、法叶等人在巴黎创办的先锋派文学理论团体,他们主张对文艺作用及其语言进行结构分析,并提倡所谓的“创造性”的阅读方法。在如此浓重的结构主义氛围中,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也就毫不足为奇了。
最早把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相提并论的人,并不是阿尔都塞,而是当时年青的人类学家吕西安·塞巴格。塞巴格也曾加入过法国共产党,读过恍┞砜怂嫉闹�鳌?BR>后来他同法国共产党的路线相左,便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纳入结构主义的轨道。1963年,他发表了《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的着作,第一次正式论及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塞巴格在这部着作中认为,结构主义是一种最好的科学方法,这一方法在历史、本体论、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还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社会现象的总体性的理论,结构主义则在于了解人类的现实。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愈来愈变成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则不是科学的东西。而结构主义则是科学的方法,因此马克思主义应该和结构主义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现象的总体性理论,才能明确理解人类现实。塞巴格在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
义结合方面开了先河,但因他过早辞世,没有留下其他作品,所以并未引起理论界的注意。除塞巴格之外,列维-斯特劳斯、拉康和皮亚杰等人在他们的着作中均涉及到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问题。他们一致的观点是:在
马克思的着作中存在着结构主义的方法,他们自己的结构主义方法就是从马克思主义中来的,所以他们赞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代表是路易·阿尔都塞。1918年10月26日出生于阿尔及利亚首都郊区比曼德莱镇的阿尔都塞是一个银行职员的儿子,从中学时代起,他就回到了法国。在准备大学会考的学习阶段,他
认识了当时的哲学教师、柏格森主义者、神学理论家让·
基冬。在他的影响下,阿尔都塞加入了当时所在学校里昂
帕尔克中学的青年基督教组织。青年时期的这段经历,对
他晚期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1939年夏,阿尔都塞考入巴
黎高等师范学校,同年底被应征入伍,次年6月随军被德
军俘虏,被关押在集中营直至战争结束。1945年,阿尔都
塞重返课堂。1948年,在着名科学史家和哲学家加斯东·
巴歇拉尔(Gaston·Bachelard)的指导下,通过了教师资
格考试论文《黑格尔哲学内容的概念》,获哲学教师资格,
并留校任教,同年加入法国共产党。此后,他除教学外,主
要从事18世纪政治历史和哲学方面的研究。60年代初开
始,他参加理论界关于“青年马克思”和“人道主义”问题
的大讨论,发表了一系列别具一格的论战性的文章。1965
年,阿尔都塞把自己发表过的文章汇集成册,以《保卫马
克思》的书名发表。同年底,他又和几个青年同事一起,发
表了《读〈资本论〉》。阿尔都塞的思想理论由此引起很大
的轰动。尤其1968年5月,法国青年学生掀起“五月风
暴”,他们把阿尔都塞当作自己的精神领袖。1975年夏,阿
尔都塞在亚眠毕加尔底大学通过了哲学博士学位的答
辩。他递交的论文有:《费尔巴哈的哲学宣言》、《保卫马克
思》、《读〈资本论〉》和《孟德斯鸠:政治和历史》。70年代
末,阿尔都塞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他对法共的政治
路线持愈来愈激烈的批评态度;另方面青年时期的信仰
死灰复燃,使他对共产主义的运动前途丧失了信心,从而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危机论”。他个人也陷入了严重的精
神危机,而从1980年11月起不得不退出了理论界,直至
1990年10月逝世。
阿尔都塞的着作,除上面提到的几种外,主要还有:
《列宁和哲学》(1969)、《答约翰·刘易斯》(1973)、《哲学和
科学家的自发哲学》(1974)、《自我批评提纲》(1974)、《立
场》(1976)以及《法共22大》(1977)等。阿尔都塞的独特思
想结论都反映在他的这些着作之中,而他的这些思想结
论都是他运用“征候阅读法”(Lecture Symptomatique)读
解马克思的原着之后产生的。
所谓“征候阅读法”这个概念,是阿尔都塞汲取了巴
黎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研究成果之后产生的。巴黎结构
主义语言学家提出了“创造性”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认
为,每一个着作的着者在写作时均处于一种“不及物状
态”,所以他写下的文字必然具有“二维”的功能:一维是
表面书写语的意思;另一维是字里行间看不见的那层意
思,这层意思更加重要。结构语言学家的这些观点是从弗
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中得来的。阿尔都塞的“征候阅读
法”,就是根据语言文字一维中所表现的“征候”,把二维
的意思从作者的“理论框架”的深处“挖掘出来”。依据这
种读解法去研读马克思的原着,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思
想发展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均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
首先,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是
发现了历史新大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依据
这一论断,阿尔都塞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存在着一个“认识论
的断裂”。这是阿尔都塞借用他的老师巴歇拉尔关于科学
发展认识论有关的概念,解释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巴歇拉
尔从否定的哲学出发认为,任何一门科学在创立的时候,
必有一个“认识论的断裂”,这一断裂否定了旧的认识,确
立了新的认识,“断裂”为新旧学科之间划清了界限。阿尔
都塞认为,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认识论的断裂”确确
实实是存在着的,这个断裂的界限在1845年。1845年之
前,马克思的思想处于非科学的“意识形态”阶段;1845年
之后,是“非意识形态”的科学阶段。这一断裂的标志着作
是《费尔巴哈论纲》。由此,阿尔都塞得出马克思思想发展
的分期法:(1)1840—1844:青年时期的着作。(2)1845:断
裂时的着作。(3)1845—1857:成长时期的着作。(4)1857—
1883:成熟时期的着作。阿尔都塞的这种分期法基本上是
正确的,意义在于澄清当时国际上流行的青年马克思的
思想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但他硬性地把马克
思分成两个,却是错误的。
第二,阿尔都塞在论述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时候,特别
强调他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变化。他认为,马克思在1845年
之前是受人道主义思想支配的时期:先是受康德、费希特
的影响,是理性加自由的人道主义时期;而后是受费尔巴
哈影响,是“共同体”的人道主义时期,在整个这一时期
中,马克思并不曾受黑格尔思想的影响。这一阶段后期,
在“人的解放问题”上,马克思寄自由资产阶级身上的希
望破灭,转而把希望放在无产阶级身上,要求哲学同无产
阶级结成同盟,并认识到,要用“物质批判”去摧毁普鲁士
的专制制度。这个时候,马克思已逐步抛弃人道主义。
1845年以《费尔巴哈论纲》为标志,马克思的思想发生了
“认识论的断裂”,也就是与非科学的意识形态决裂,等于
向人道主义决裂。因此,阿尔都塞断言,成熟后的马克思
思想是“反人道主义”的。阿尔都塞反人道主义的观点是
对存在主义的反动。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法国存
在主义盛行。50年代以来,存在主义者抓住赫鲁晓夫反斯
大林的一些“事实”,抓住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事件,
例如“匈牙利事件”,大做文章。借口把马克思主义与存在
主义相结合而大肆鼓吹以“我”即“主体”为中心,强调人
的“散朴性”(facticité)。阿尔都塞则根据巴黎结构主义“主
体移心化”的观点,提出与存在主义对立的反人道主义的
论点。他大声疾呼:“必须把人的哲学神话打得粉碎,在此
绝对条件下,才能对人类世界有所认识”。(《马克思主义
和人道主义》)他认为,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马克思同
一切哲学人本学和哲学人道主义的决裂不是一项次要的
细节,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又是与马克思的科学
混成一体的。阿尔都塞的这些观点,对于粉碎西方资产阶
级学者歪曲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的企
图,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阿尔都塞认为,发生认识论断裂之后的马克思
思想也是“反经验主义”的。他认为,经验主义单纯地把直
接的“感觉”和独特的“个体”作为本质的存在物而作为加
工对象,而科学则总是以现有的概念,即“一般甲”作为加
工对象,它既不加工纯粹的客观“材料”,也不加工绝对的
“事实”。由“一般甲”(概念原料)加工成“一般丙”(概念或
认识),即由“抽象”转化为“具体”这个过程,只涉及理论
实践的过程,即完全“在认识过程中”进行。“一般甲”和
“一般丙”之间,从不存在本质的同一性,只有真实的转化
性。费尔巴哈恰恰把二者混淆起来,处于费尔巴哈阶段的
马克思也是如此。后来当马克思有意识地放弃经验主义
意识形态的时候,他就抛弃了这种意识形态的混淆。于
是,阿尔都塞得出结论说,马克思主义是“反经验主义”
的。根据这种观点,阿尔都塞反对马克思本人把自己的辩
证法说成是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因为黑格尔用观念
运动去解释科学工作的现实,把抽象到具体的整个过程
当作是概念的自生。由于这个原因,黑格尔不承认真实的
质的不同和质的转变,不承认理论实践过程本身在本质
上由中断所构成。这实际上是把思维与存在、思维过程与
存在过程、思维“具体”与“实在具体”等同起来。因此,马
克思用“颠倒”的概念向我们指出的“清算”,不可能是一
种与经验主义决裂的另一种相反的理论。
第四,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在其发生认识论断裂以
后的思想,正如不是一种人道主义一样,是一种反历史主
义的理论。阿尔都塞提出这一论点的全部根据,就是否认
主体(人)创造历史,而强调历史是“无主体过程”,他说:
“我们认为,全部历史对象的科学是建立在已知的、现存
的历史对象基础上的,对象成了已往历史的结果。从现在
出发并建立在已出现的客体的任何认识的进行,只不过
是这一客体的在过去基础上的现在的投影”。(《读〈资本
论〉》)另外,阿尔都塞也汲取了巴黎其他结构主义学者的
见解。例如列维-斯特劳斯主张“抛弃主体(人)这个讨厌的
宠儿”,而认为历史不是一个发展过程,而只是一连串的
结构。福科也认为,历史上的人是象海市蜃楼那样瞬间即
逝的东西,留下来的是“世界、世界的秩序和人的本质,而
不是人”。巴尔特也和富科的观点相同,完全否认客观历
史的存在。可见,包括阿尔都塞在内的巴黎结构主义者都
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强调“共时性”,主张从横断面去对
待历史。阿尔都塞正是由此出发,认为马克思从《哲学的
贫困》开始,就把“反思的次序”倒转过来,特别注意考察
事物的“总体的特别结构”,以便理解它的各环节的“构成
关系”以及“历史的特殊结构”,在此过程中,马克思特别
强调事物内部各方面的“同时存在”和“相互依存”的关
系。与此同时,阿尔都塞还提出了“两个客体”的理论,认
为在认识过程中存在着“实在客体”和“认识客体”。实在
客体是变化的,所以是有历史的;认识的客体是不变的,
所以是没有历史的。阿尔都塞用上述理由去说明马克思
主义是“反历史主义”的命题,用意是强调马克思的历史
科学是建立在认识客体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现实客体基
础上。换言之,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是以
已知的、现存的历史对象为基础的,是从已知的历史材料
抽象出来的,而不是直接从现实中得来的,也不以现实材
料为材料去作出革命性的结论。阿尔都塞据此批评了葛
兰西“绝对历史主义”的观点。葛兰西认为,在马克思的历
史唯物主义中,“历史”是中心,“唯物主义”是次要的。阿
尔都塞反对这种说法,但他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反历史
主义”的,却是一种误解。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与结
构主义的历史观不同,它认为,人们按自己的物质生产的
发展建立了相应的社会关系,他们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
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这些观念和范畴也同
他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产
物。
此外,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行
了“补充”,提出了“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新理论。按照这
种理论,“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内容如下:
——宗教国家意识形态机器(各种教会制度);
——教育国家意识形态机器(各种公私学校制度);
——司法国家意识形态机器;
——政治国家意识形态机器(各种政党的政治制
度);
——工会国家意识形态机器;
——信息国家意识形态机器(报刊、电台、电视等);
——文化国家意识形态机器(文学艺术体育等等)。
阿尔都塞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新理论,是因为他觉得
马克思乃至列宁的着作“缺乏”有关国家的理论,特别是
缺乏有关工会与国家的关系、缺乏国家意识形态机器方
面的理论。他的这些思想为后来他的学生、着名的结构主
义政治学家濮兰查斯(Nicos·Poulantzas)所发展。
在认识论方面,阿尔都塞也进行了解释和“补充”:
第一,阿尔都塞提出了“理论实践”的新概念。阿尔都
塞把人的社会实践区分为“政治实践”、“意识形态实践”
和“理论实践”。所谓政治实践,就是把一定的社会关系作
为原料加工成一定的产品(新的社会关系)。意识形态实
践无论表现为宗教、政治、伦理、法律或艺术,都在加工自
己的对象,即加工人的“意识”。理论实践或科学实践则是
把现有的“经验”实践(人的具体活动)的产物加工为“知
识”(科学真理)。阿尔都塞指出,理论认识的过程表现为:
思想→初级理论(表象复现、直觉)→抽象概念→认识
(“思维具体”)。据此,阿尔都塞认为理论是一种实践,而
且是一种特殊的实践,它作用于特殊的对象,并制造出特
殊的产品:“认识”。阿尔都塞的这一提法是与经验主义针
锋相对的,但他的这种提法却模糊了实践与理论的界限,
片面强调思维的活动,从而陷入了“理论主义”的泥坑。
第二,阿尔都塞提出了矛盾“多元决定”的概念,这也
是阿尔都塞在认识论方面引起争议的最着名的论点之
一。“多元决定”这个概念,阿尔都塞承认是从结构语言学
和心理分析学那里借来的。弗洛伊德-拉康的精神心理分
析中,使用“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去解释人的心理行
为,解释人的语言和梦境,从而认为人的表面语言行为和
梦境都是隐藏的思想的变形,要判断出真实的思想,需要
从“多元”方面加以考察。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汲取了弗洛
伊德拉康的上述观点,并根据相关主体化的特点,把功能
看作是主体对于外部世界来理解自己的方式,结果就产
生了多功能主义。从上述观点引伸出的“多元决定”,阿尔
都塞用以解释社会矛盾。他认为社会任何的矛盾和构成
成分都由多元决定,根据这一观点,社会经济结构的革命
不能闪电般地一下改变现存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由
革命所产生的社会,由于多元决定的关系,旧因素可以保
持下去或死而复生。阿尔都塞还用这一概念去解释十月
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以及成功之后“斯大林主义现象”的
产生原因。总的说来,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是对马克
思主义辩证法的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明确规定
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又明
确肯定了一元论历史观。阿尔都塞却以“多元决定”来代
替一元决定论,这显然是错误的。
上述是阿尔都塞的主要理论观点,也就是通常人们
所说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这些理论
观点曾引起东西方理论界很大的争论,或褒或贬各执其
辞,至今仍然不息。但不管怎样,下面几方面事实却是不
容置辩的:从研究方法上来看,阿尔都塞并没有脱离巴黎
其他结构主义者的窠臼,尽管他矢口否认自己是结构主
义者,但也承认自己的理论与结构主义术语“调情”超过
了允许的程度;由于研究方法上的错误,致使他的理论存在着许多错误,如“断裂”问题、“理论主义”倾向、“多元决定”以及“意识形态”问题等;在20世纪60—70年代,阿尔都塞的理论对打开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局面、保卫马克思的某些方面的学说上,曾经作出过一定贡献。
参考资料:http://myy.cass.cn/file/20051216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