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1.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总星系
2. 天体系统层次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
3.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太阳;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
4. 太阳的外部结构 :(由里向外)光球、色球、日冕
5. 太阳活动 :黑子(光球);耀斑、日珥(色球);太阳风(日冕)
6. 太阳活动的标志 :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 11 年
7. 太阳活动的影响 :干扰无线电、磁暴、极光
8.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质量大)
9. 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大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
10.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大小质量适中。
11. 朔望月周期 :新月(初一、大潮,日食)—上弦月(初七、八,小潮)—满月(十五、十六,大潮,月食)—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小潮)—新月。 一朔望月29.53 日
12. 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 自西向东, 23 小时 56 分 4 秒。
13. 地球自转角速度 除极点外, 15 ° / 小时 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 地球自转线速度 除极点外,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14. 地球物体 水平运动偏向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无地转偏向力。
15. 地球公转周期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
16. 地球自转平面 ——赤道平面; 地球公转平面 ——黄道平面。
17. 黄赤交角 目前 23 ° 26 ′,与回归线纬度相同。地轴与赤道夹角 90 °,地轴与黄道的夹角为 66 ° 34 ′,与极圈的纬度相同。
1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形成了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并使地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作相应的变化。 太阳直射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度。所以: *. 北半球春分日( 3.21 )或秋分日( 9.23 ):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降低。 *. 北半球夏至日( 6.22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 北半球冬至日( 12.22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太阳直射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9. 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 6.22 达到最大, 12.22 达到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 12.22 达到最大, 6.22 达到最小。 南 . 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带:一年之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达到两次最大值( 90 °),回归线上只有 1 次直射,回归线外无直射。
20.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3.21 日及 9.23 日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春分日 - 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愈高,昼愈长夜愈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半球各纬线圈昼短夜长,纬度愈高,昼愈短夜愈长,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其中,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半球反之。北半球秋分日 - 春分日:反之。其中,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南半球反之。
21. 五带的划分 :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为南、北温带;极圈以内是南、北寒带。
22. 地球的六大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
23.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可能是地球内部岩浆活动与地震的主要发源地。
24. 岩石圈 = 地壳 + 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
25. 岩浆岩 :侵入岩— ( 花岗岩 ) :晶粒较粗;喷出岩— ( 玄武岩 ) :晶粒小,多气孔
26. 沉积岩 : 层理构造 ,并有 动植物化石 ,主要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27. 变质岩 : 片理构造 ,主要有大理岩、石英岩、片岩、板岩、片麻岩。
28. 地震的分类 :一按 成因 主要分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两种。二按 震源深度 可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三按 震级 可分为微震和破坏性地震。
29. 地震时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 ,因为地震时先的纵波到达震中,然后是横波传来。
30. 震级和烈度的关系 :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中处烈度最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
31. 世界主要地震带 是 环太平洋构造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 ,环太平洋带大约集中了全世界 80% 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我国正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32. 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大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海沟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 。
33. 全球岩石圈共分六大板块 ,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北美洲)、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南极洲板块。
34. 地震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 30 多倍,两级相差 900 多倍
35. 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的是——臭氧。
36. 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 的是——水汽与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37. 大气的垂直分层 :自下而上依次再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五层。
38. 对流层主要特征 有:水汽、尘埃杂质含量多;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每上升 100 米,气温降低 0.6 ℃ 。大气 对流 运动显着;天气和气候变化最为显着。
39. 平流层主要特征 : 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 ;大气以 水平运动 为主;有臭氧层,是最佳航空层。
40. 中间层 :几乎没有臭氧, 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 热层 :即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电讯通讯工程建设有重大意义。
41.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42. 风——水平气压差异,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
43. 盛行东北风的风带 ——东北信风带和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盛行东南风的风带 ——东南信风带和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44. 赤道低气压带 —— 多雨 地带; 极地高气压带 —— 少雨 地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 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 ,气候暖热干旱,为 少雨 地带; 大陆东岸 因受夏季风、热带风暴、台风等影响, 降水比较丰富 。 副极地低气压带 —— 多雨 地带。
45.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季节变化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 1 月南移, 7 月北移
46. 季风 成因分析: ? 海陆热力差异 ( 亚洲东部季风 )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 南亚和我国西南 ) 受季风影响,一年有干湿,雨热同期,易冬旱夏涝
47. 冬夏间亚洲和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分布 : 冬季:亚洲大陆——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 夏季:亚洲大陆——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48. 东亚季风 ——夏季东南风;冬季偏北风。 南亚季风 ——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49. 高气压——反气旋——下沉气流——北顺南逆——干晴天气(伏旱:副高、寒潮:蒙古高压)
50. 低气压——气旋——上升气流——北逆南顺——阴雨天气(台风)
51. 梅雨——准静止锋 6 、 7 月
52. 水圈的主体——海洋水; 淡水的主体——冰川(南极洲)
53. 水循环的动力 ——太阳辐射
54. 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最重要的水循环 ——海陆间循环(大循环)。
55. 人类可以影响的水循环的环节 —— 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 施加一定的影响, 如: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的时间分布 ---- 修建水库;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的空间分布,跨流域调水 --- 南水北调、引滦入津 、引黄济青等;引水灌溉。
56. 洋流的分类 : * 按水温划分:暖流:水温高,一般为 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寒流:水温低,一般为 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 * 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补偿流(秘鲁寒流)。
57. 洋流分布的规律 :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除北印度洋外),以 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 。大洋环流东部(大陆西岸)为寒流,西部(大陆东岸)为暖流。
58 .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
59. 四大渔场分布 :三个在暖寒流交汇处;秘鲁渔场——秘鲁附近海区的涌升流
60. 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水补给。
61 . 雨水是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河水补给 , 雨水补给与降水量季节变化一致 。
62. 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就有 春汛 ,以降水补给为主, 积雪融水 为辅。 积雪融水补给径流量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
63. 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
64. 气候资源的种类:光照、热量、水分、风能
65. 光照资源取决于太阳辐射总量的多少;日照时间的长短 。
66. 热量资源的衡量标准:气温、积温、无霜期 。热量是决定农作物分布和复种指数的重要因素。
67. 狭义的水资源—— 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69. 衡量水资源的数量指标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70. 水资源的特点:不可替代性、可再生性、利与害的两重性
71. 我国水资源数量特点—— 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空间分布特点——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分配特点——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72. 世界水资源缺乏的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气候反常。人为原因——用水量的剧增;水质污染。
73. 调节水资源时间上的不均衡—— 建立蓄水工程 ;调节地区间水资源的不平衡—— 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
74. 上海水资源总量充沛,但水体污染严重,属于 水质型缺水城市 ;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75. 我国土地资源特点: 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 。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76. 森林资源的环保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净化大气。 美化环境(城市广种大树的原因) ,容纳动物。
77. 能源资源 按能否可再生分:又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78. 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已占世界能源总消费的 70%
79. 西气东输工程是将 新疆 塔里木和长庆气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 上海 的输气工程。
80. 产业部门的分类: 第一产业 ——农业;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产业部门结构即三大产业的比重。
81.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
82. 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季节性和周期性(不误农时、因时制宜);②地域性(因地制宜)
83. 光热条件影响农作物的复种指数
84. 垦殖指数与地形相关,垦殖指数高——地形平坦;垦殖指数低——地形崎岖。
85. 城市近郊多肉、禽、蛋等副食品基地—— 经济地理位置
86. 农业主要的两大部门—— 种植业和畜牧业 。
87. 畜牧业产值居首位的国家——美国;人均牛羊头数最多的国家——新西兰
88. 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水田农业、传统旱作农业、粗放畜牧业、地中海型农业、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
89. 水田农业和传统旱作农业我国界线——秦岭 - 淮河;粗放畜牧业——年降水量少于 250mm 地区,我国四大牧区;热带种植园农业——我国海南、广东雷州半岛、云南南部
90. 商品化程度很高,基本上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热带种植园农业
91. 为国际市场提供粮食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
92. 水田农业——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东亚、南亚、东南亚——雨热同期。
93. 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工业。工业区位条件:能源和矿产资源;环境条件;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科学技术;集聚;土地价格。
94. 接近原料产地 ——甘蔗、甜菜制糖,水产品和水果等食品罐头。
95. 接近能源供应地 ——炼铝
96. 接近消费市场 ——棉纱织布、石油加工等工业;瓶装饮料等食品工业、家具制造、印刷工业
97. 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如化工厂、钢铁厂、火电厂)——应布局在盛行风(主导风)的下风向 ;季风盛行地区,应布局在 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98 有水污染的工厂(如化肥厂、造纸厂、化工厂、印染厂)——应布局在河流下游
99. 需洁净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等)——应布局在 河流上游
100. 装配厂(如电视机装配厂)——应布局在 劳动力充足的地方
101. 钢铁工业布局有 “煤铁复合体型”和“临海型”
102. “煤铁复合体型”——接近原料地和燃料地——美国的五大湖沿岸、德国的鲁尔区、乌克兰的克里沃伊罗格—顿巴斯,我国的鞍山—本溪。
103. “临海型”是远离原料、燃料地而接近消费市场,如 上海宝山 ,日本的太平洋沿岸
104. 工业区按形成条件划分 ①采矿型——鲁尔,加利福尼亚,辽中南;②加工型——日本京滨,沪宁杭;③混合型——京津唐
105. 工业地域体系和类型最大单位—— 工业地带
106. 世界最大最发达的工业地带—— 北美工业地带
107. 工业化最早、经济第二位的工业地带—— 西欧工业地带
108. 资源型的重工业地带—— 东欧工业地带
109. 对外依赖率最高的加工贸易型的临海工业地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110:商业区位条件:交通、人口、集聚、地价。
111: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112.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死亡率
113.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的严重老龄化、人口增长极其缓慢,甚至持续衰减 。老龄化问题还带来劳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114. 发达国家的人口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
115. 老龄化: 65 岁以上的人口比重 7% 为 老龄化, 10% 为 严重老龄化
116. 老年人口的比重最高的国家——瑞典;老年人口的比重最低的国家——孟加拉国
117.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人口年龄构成中少年儿童比重大。
118.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措施:实行或赞同 计划生育 的政策,以期降低过高的人口出生率。 119. 我国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 人口问题: *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 * 人口年龄构成轻 。 * 人口的经济结构长期没有改善。 * 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低。 * 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加重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人口政策: 坚决贯彻计划生育 的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质量,逐步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20. 人口迁移主要形式:劳务迁移;难民迁移;智力迁移。
121. 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 人口密度 (人 / 千米)。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人均消费水平。
122. 四大人口稠密区: 亚洲东部;南亚、欧洲 60 ° N 以南、北美洲东部
123. 人口密度最大的人口稠密区—— 南亚
124. 人口稀疏区:①寒带(西伯利亚)②热带雨林(亚马孙、刚果)③沙漠(撒哈拉、塔克拉玛干)和干旱草原④高原(青藏高原)、高山
125. 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黑河 - 腾冲线
126:城市基本特征: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产业活动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达。
127. 城市分类:按城市规模:各国的标准不同我国的标准—非农业人口 100 万以上的为特大型城市; 50~100 万的为大城市; 20~50 万的为中等城市; 20 万以下为小城市
128:城市规模:世界城市(纽约、东京、伦敦)、区域性中心城市(香港)、全国性中心城市(北京、上海)、跨省区的区域中心城市(武汉、重庆、天津、沈阳、大连)、省会城市和省区主要城市、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县级中心城市、县以下中心镇。
129. 城市职能:我国的标准—综合性和专业性。 ①综合性:全国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各特大型城市和主要的大城市。 ②专业性:工矿城市、农林城市、交通枢纽、旅游城市、文化名城、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
130. 城市内部的职能分区—— 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131. 城市化 :是指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大批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132. 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 。
133. 城市化的本质 —— 居民由从事第一产业转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并向城市集中 ,是整个社会生活发生根本变革的过程。
134. 城市化中的问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居住问题、社会问题。
135.郊区化: 是中心城区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的过程。
136. 逆城市化:十大城市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
137:影响文化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人口、民族迁移因素;文化自身因素;时间因素。
138:世界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东亚文化圈;南亚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非洲文化圈;拉丁美洲文化圈;太平洋文化圈。
139:中国地域文化:东北黑土文化;华北平原文化;黄土高原文化;内蒙古草原文化;新疆荒漠-绿洲文化;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云贵高原文化;江南水乡文化;华南妈祖文化。
140:海派文化。
141. RS——遥感 ; GPS ——全球定位系统(至少 3 颗卫星定位);GIS ——地理信息系统
‘贰’ 什么叫地理图表
地理图表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和表格,主要有柱状图、面积图、曲线图、折线图、平面直角坐标图、三角形坐标图等,主要用来考察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认识数据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能力;二是根据图表和数据解释说明有关概念的能力;三是根据有关数据和信息解释相关问题的能力。考查形式常以选择题背景材料出现。
‘叁’ 什么是地理位置图
地理位置图一般是用来描述地理事物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展示图。
它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对地理事物的定性玫定量定位从而把握地理事物的时空属性和相关特征。按照地理位置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一般分为绝对地理位置和相对地理位置。相对地理位置是以其参考点的周围事物进行确定。而绝对地理位置是以整个地球为参考系,以经纬度为度量标准。地球上每一个地方都有自身唯一的经纬度值。按照地理位置的功能性质来分,可划分为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等不同的功能性位置。
‘肆’ 初中地理知识点: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
地理知识点是很多的,下面我就大家整理一下初中地理知识点: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仅供参考。
三要素是:图例,方向,比例尺.
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图例;注记。
1、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特殊的数学法则包含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和地图定向三个方面。
2、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地图上表示各种复杂的自然和人文事物都是通过地图语言来实现的。地图语言包括地图符号和地图注记两部分。
3、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4、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
地图是绘制在平面上的,必须准确地反映它与客观实体在位置、属性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5、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
缩小了的地图不可能容纳地面所有的现象。
6、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地图表现的客体主要是地球。地球上具有数量极其庞大的,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信息。只有透过完整的符号系统,才能准确的表达这种现象。
7、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可以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实体模型、可以是各种可视化屏幕影像、声像地图,也可以是触觉地图。
(1)在地图上有三种辨别方向的方法,一般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有指向标时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有经纬网时根据经纬线定方向;
(2)从图中看出,该图有指向标,要根据指向标来定方向,其箭头指向北方;
(3)根据图中指向标箭头指向可以判断出:A到B为从西南向东北方向,B到C为自西向东;
(4)根据指向标箭头走向北确定方向,河流大致流向为自南向北;
(5)根据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千米,则图上2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千米;
(6)根据指向标箭头走向北确定方向,林地在村庄的东南方向.
故答案为:(1)一般;指向标;经纬网;(2)指向标;北;(3)自西南向东北;自西向东;(4)南;北;(5)8;(6)东南.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初中地理知识点: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
‘伍’ 地理 怎么读等压线什么叫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这个不画图还真有点不好讲。 就是比如说有两条等压线,数值分别为2和4,在这两条等压线中间有一个封闭的等压线圈,那么这个圈的值有两种情况,2和4,当这个圈的值是2时,那么圈里面的值的范围就是0到2(小于小的,小值减两条等压线之间的差);当这个圈的值是4时,圈里面的值范围是4到6,(大于大的,大值加两条等压线之间的差)。自己画个图看看,只是最简单的例子,,当然做题的时候不可能是这么简单的数,但真的懂了这个的话,以后等值线这方面的题一般就难不倒你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哈~~~
‘陆’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地理必修一提纲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认识过程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可见宇宙:半径 140亿 光年
天体系统的形成: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
银河系 中心天体( 太阳 ):质量占 99.86% 地月系:
八大行星: 水星 、 金星、地球 、 火星 组成 地球 和月球
木星、 土星 、 天王星 、海王星
总星系 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普通性: 外观和所处的位置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
外部条件 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 波长范围: 0.4~0.75为可见光波段
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常数: 8.24焦/平方厘米•分
太阳辐射→能源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
概念: 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太阳活动 黑子→出现于 光球 层
类型 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
太阳活动与地球 太阳风→出现于 日冕 层
黑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 11 年)
对地球的影响 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自转)
方向 自 西 向 东,从北极上空看呈 逆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 顺 时针方向
概况 周期 恒星日,长23小时56分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转360°59’所需的时间。
速度 角速度为 15/时。地球表面除 南北两极点外都相等
线速度从 低纬向 高纬 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 一半 。
①导致 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地理意义 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 右 偏,南半球向 左 偏。
③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 12 时, 经度 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 大 。西经反之。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 15 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 区时 ,又称 标准时 。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
时区差的求法: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
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 东取加号,反之取减号
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大体沿 180°经线穿行的 折 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公转)
概况 轨道:是一个 椭圆 ,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 焦点 上,每年1 月初位于近日点, 7 月初位于远日点。
方向:自 西 向 东
角速度约为每天 59’ ,近日点时较 快 ,远日点时较 慢
周期为 1年 ,约为 365 日 6 时 9 分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自转的轨道面叫做 赤道 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 黄道 面。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 黄赤交角,约为 23.5°。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成 66.5°的夹角。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 的更替、五带 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名称 热 带、 北温 带、 南温 带、 北寒带、 南寒 带
五带 划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 、 南北极圈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 黄赤交角 存在,地球的 公转 (自转或公转)运动。
节气 时间(前后) 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对应点
春分 3 月 21日 赤道 向 北 B
夏至 6 月 22 日 北回归线 向 南 A
秋分 9 月 23 日 赤道 向 南 D
冬至 12 月 22 日 南回归线 向 北 C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相对于 地平面 的高度角
地理意义 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 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在 太阳光直射 的纬线最大,向 南、 北 两侧逐渐降低。
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在哪一个半球,哪个半球的白昼就长 ,而且纬度越高。
白昼越长 ,在极圈以内的地区还可能出现 极昼 现象。另一个半球的情况相反,赤道上 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四季的更替: 中 纬度地区明显。
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是 白昼 较长, 太阳高度 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外部圈层
划分依据:地震波 纵波(P波):能在 固体、液体 中传播,速度较 快
横波(S波):只能在 固体 中传播,速度较 慢
划分界面 莫霍面:距离地表平均约 17 千米,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 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 2900千米,纵波传播速度明显 下降 ,横波则突然 消失
位置:莫霍面以上
厚度:平均约 17千米,变化规律:大陆较 厚 ,约 33 千米,海洋较 薄 ,约 6 千米地壳。 海拔越高,厚度 越大 。
组成:含量最多的3种元素是O、Si、Al ; 硅酸盐类 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结构: 上层为 硅铝 层,相对密度较 小,分布不连续。
下层为 硅镁 层,相对密度较 大 ,分布连续。
位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
结构: 上地幔 具有 固态 特征,主要由 含铁、镁的硅酸盐类 组成。
地幔 下地幔
岩石圈: 地壳 和 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
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 岩浆 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位置:古登堡面以下
地核 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 铁 和 镍
结构: 外核 呈 液态 或 熔融 状态
内核 呈 固态 态
二、地球外部圈层
大气圈 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 减少。一般把 2000~3000 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水 圈 由 液态 水、 固态 水和 气态 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可分为 海洋 水、
陆地 水、 大气 水和 生物 水,其中 陆地 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 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一)矿物
概念: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 单质 或 化合物
矿产: 有用矿物 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气态 如 天然气
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 液态 如 石油、天然汞
固态 如 石英 ,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
矿物的分类:金 属 矿 常见的有 赤铁矿、磁铁矿 等。
非金属矿 常见的有 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 等,其中,以 能源类 矿物和 宝石 矿物最为重要。
(二)岩石
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 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 组成。
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 侵入岩,如 花岗岩 ;喷出岩,如 流纹岩 、 安山岩 、 玄武岩 。
分类: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而形成。如 砾岩 、 白岩 、 石灰岩 、 砂岩 。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具有层理构造 、 有化石 。
变质岩: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 温度 、 压力 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 结构 、 矿物成分 等发生变化而形成。
如花岗岩→ 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 石英岩、页岩→ 板岩
二、地壳物质的循环
(一)地质循环
概 念:是指 岩石圈 和其下的 软流层 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
能量来源: 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 产生的热能。
产生影响: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 诞生 ,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
则 逐渐地消失 。与之相伴的是 大地的沧桑 以及 地壳物质形态 的持续转化。
(二)岩石的转化
岩浆→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 侵入作用和 喷出作用,岩浆 冷却凝固 而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外力的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作用下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变质 作用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 高温熔化 成为新的岩浆。
第二节 地球的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作用形式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 、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外力作用 太阳能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 使地表趋向平坦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岩石圈由 6大板块的组成,板块处在 运动 (运动或静止)当中,
(2) 板块相向运动,就会 张裂 (碰撞或张裂)形成 裂谷 。
板块相对运动,就会 碰撞(碰撞或张裂)形成 山脉、岛弧、海沟 。
(3)我国成为世界多火山地震国家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 褶皱 :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形成的原因: 地壳运动、 内力 作用。
岩层上凸的称为 背斜 、岩层下凹的称为 向斜 。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理: 内力 作用。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外力 作用。
原因 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到了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成各地
向斜成山: 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抗侵蚀能力强
(2) 断层: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 地壳 运动, 压力、张力作用。
上升一侧往往形成 地垒 ,如我国的 华山 、 庐山 、泰山 。
下降一侧往往形成 地堑 ,如我国的 渭河谷地、 吐鲁番盆地 。
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 断层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作用 。
(3)现实指导意义: 背斜 储油、向斜 储水; 背斜下方建隧道,原因 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符合力学原理,较为坚固,不易积水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流水的侵蚀地貌: 喀斯特地貌 ,黄土高原的 千沟万壑 地貌。
流水的堆积地貌:河口附近 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凸(凹、凸)岸形成 冲积平原,
山口 冲积扇 。
风力的侵蚀地貌: 风蚀沟谷 、 风蚀蘑菇 。
风力的堆积地貌: 沙丘 、 黄土高原 的形成。
第三节 大气环境(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垂直分层依据: 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的垂直差异
对流层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降低 ,原因是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升高 ,原因是 该层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
适合于高空飞机飞行。
高层大气 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先是降低,一定高度后又上升很快。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选择性 性。平流层 臭氧 吸收紫外线;对流层
水汽、CO2 吸收红外线;
反射: 无选择 性。
散射: 有选择 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 →地面→ →大气→ →宇宙空间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因素 、 下垫面因素 、 气象因素 。
第三节 大气环境(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原理: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 气温 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的气压 差
异,引起大气运动
受热上升
形成:地面冷热不均 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 气压 差异→水平运动
冷却下沉
形成热力环流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风向与等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压线 平行 ,风向和等压线 斜交
摩擦力:(近地面、方向与风向 相反 )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形成因素: 热力 因素,如 赤道 低气压带和 极地 高气压带
动力 因素,如 副极地 低气压带和 副热带 高气压带
低纬环流和信风带(0°~30°)中纬环流和西风带(30°~60°)
高纬环流和极地东风带(60°~90°)
地面表现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以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为风带
(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移动原因: 太阳直射点 随季节而变化的南北移动
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 北 移,冬季 南 移。南半球则相反
第三节 大气环境(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海陆 热力 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北半球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 高低气压 中心,因为北半球 陆地 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
时间 亚洲大陆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7月 亚洲 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1月 亚洲 高压(蒙古---西伯利亚 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 带 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 海洋 面积占优势
(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和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 的季节移动
概念: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 季节有显着改变的现象。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亚洲 东部和 南 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冬季 亚洲高压流向阿留申低压:东亚—— 西北 季风
亚洲 亚洲高压流向赤道低压:南亚—— 东北 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风 夏季 夏威夷高压吹向印度低压:东亚—— 东南 季风
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南亚— 西南 季风—→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
第三节 大气环境(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
概念: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 物理 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分类: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 高 的气团。
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 低 的气团。
2、锋面系统
概念:冷暖气团之间的交界面
分类 概念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实例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
暖和 气团移动 阴天、大风、降温、降雨 等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后 气温和湿度骤降 、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冬季的
寒潮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
冷气团移动 云、雨(多为连续性降水)等天气现象,雨区多在锋前 气温 上升 、气压 下降 、雨过天晴 春、夏南方降水
(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1、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气流状况 气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天气状况 实例
气旋 低 气压 四周向中心辐合
(北逆南顺) 上升 阴雨 台风
反气旋 高 气压 中心向外辐散
(北顺南逆) 下沉 晴朗 伏旱
2、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
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 移动 ,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 状态和 物理 状态的变化。
在 太阳能及 地球重力 的作用下,水在 陆地 、 海洋和 大气 间通过吸收 热量 或放出 热量,以 固、 液、 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水循环又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了多种 地表形态 。
过程:读图填出图中箭头表示的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转化和交换
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人类目前只能以增加或减少 地表蒸发 、人工增雨及 跨流域引水 等方式,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二、洋流
概念:洋流又叫 海流 ,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
影响: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洋流与所流经区域之间,也通过能量交换来改变其环境特征。
分布规律:
在南北半球的热带、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南北纬 25° ~ 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 顺 时针方向,南半球呈 逆 时针方向。大洋东侧为 寒 流,西侧为 暖 流。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 副极地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 逆 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 暖 流,西侧为 寒 流。
在南极大陆外围地区形成环球形的 西风漂流 ,就性质来讲属于 寒流 。
(2)海水运动形式除洋流外,还有 波浪 、潮汐 。
洋流形成的成因有 风海流 、密度流 、补偿流 。
a、b、c、d形成是由于 盛行风的吹拂,
a、d由于 中纬西 风吹拂,b、c由于低纬信 风吹拂。
e、f折向低纬是赤道洋流的 一部分,性质上属于寒流。
在太平洋里e、f分别是 加利福尼亚寒 流和 秘鲁寒 流。
在大西洋里e、f分别是 加那利寒 流和 本格拉寒 流。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 演化过程。
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 生物 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 海洋 中的 单细胞 生物,生物学上统称为 原核细胞 生物。
其中,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表环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它们使大量的 自由氧 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 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 无氧
环境向 有氧 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的下一个重要阶段奠定了环境基础。
经过了大约 20 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 14 亿年前,从原核细胞中演化出了 真核细胞
生物。一方面,生物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藻类的光合作
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 海洋 和 大气 中的积累,也使太阳 紫外线 辐射
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从 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
动物发展阶段:元古代: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前期(寒武、奥陶、志留) 海生无脊椎 动物时代→古生代中期(泥盆纪)鱼类 时代 →古生代后期两栖类动物时代→中生代 爬行 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 哺乳 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 人类 时代。
植物发展阶段:元古代及古生代早期 海生藻类 植物时代→古生代中期 孢子 植物时代→古生代后期、中生代中前期 裸子 植物时代→中生代后期、新生代 被子 植物时代。
(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 和 中生代末期 时期,是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 海生无脊椎动物 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 原始鱼类 和古老的 两栖 类全部灭绝,蕨类 植物明显衰退。
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绝一时的 恐龙 突然灭绝外,海洋中50%以上的 无脊椎 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①人类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因素
人类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也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 自然 ,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要素的最显着特点。
②产业革命以来,人类使自然环境发生了显着变化。
有利方面: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
不利方面:给自然环境带来各种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例如,人类燃烧 化石燃料 、砍伐森林 等,致使大量 二氧化碳 、甲烷、氧化氮、臭氧、 氟利昂 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改变了大气圈的组成和运行模式,造成全球平均气温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增加。
③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是 岩石圈、 大气 圈、水 圈、 土壤 圈、生物圈、人类 圈等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表现一: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表现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表现三: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
1、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风化 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它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 基础和植物 矿物 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 质地关系密切。粉砂 和 黏粒 较多,含 砂粒 较少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砂粒较多,含 粉砂 和黏粒较少
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 石块 较多
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 质地分层 特征
3、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 化学元素 和养分 。
基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 铁、镁、锰、钙 含量高
酸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硅、钠、钾 含量高
(二)气候与土壤
1、直接影响:气候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 和 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 水热状况 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 性质 与 强度 。
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岩石 风化 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 和 微生物
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三)生物与土壤
生物是土壤 有机质 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 肥力 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四)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 物质 、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1、海拔高度与土壤: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 气候 带和 植被 带,导致土壤的 组成成分 和 理化性质
均发生显着的垂直变化。
2、坡度和坡向与土壤:坡度和坡向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坡度 地表疏松物质侵蚀迁移速度 发育土壤厚度
陡峭 较快 浅薄
平坦 较慢 深厚
坡向 温度状况 水分状况
阳坡 接受太阳辐射能 多 ,温度状况好 。 蒸发量较 大 ,水分状况 差 。
阴坡 接受太阳辐射能 少,温度状况 差。 蒸发量较 小 ,水分状况 好。
(五)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 成土因素 作用于土壤形成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 生物状况 的影响最为突出。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 水稻土等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如 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
‘柒’ 什么是地理图地理图和专题地图有何区别
地形图——表示地表上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及基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
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如图上只有地物,不表示地面起伏的图称为平面图。
你问的地理图指的是什么,是地理学中常见到一般地图吗?能具体点吗?(另外地理图也是一专有名词,可以表示宋代的一个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