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南北方春节习俗与地理位置关系
南方春节吃汤圆,北方吃饺子。因为南方种水稻,汤圆是糯米做的。北方种小麦,饺子是面做的。
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现在南方只结婚时才贴,春节一般不贴了。北方贴窗花还盛行,在河北丰宁,春节期间若谁家未贴窗花,人们就会猜测这个家庭是否有什么事情发生,可见北方对窗花的重视程度。
葫芦绝对是北方人过年的“宠儿”,什么冰糖葫芦、西葫芦水饺、黄金葫芦包,因葫芦寓意福气,除了吃外,北方人也喜欢把玩和佩戴葫芦摆件。南方人则比较钟情于大桔,好多家庭、商店都会购买大桔摆放,不仅是因为大桔色彩艳丽,能增加过年的喜庆气氛,同时在粤语中“大吉”与“大桔”发音相同,有大吉大利的寓意。
⑵ 中国南北方地区春节文化习俗,并分析说明背后的地理原因或历史背景
主要是因为气候,地形,水文,纬度,地貌,湿度等,任何动植物都与他生长的外部环境有一定的联系,北方一年一熟,南方一年两三熟,气温的差异导致动植物的生长不同,人们的需求自然也就不通,风俗习惯自然也就有差异,地域文化各不相同,生活化水平也存在差异。
我国南北方春节风俗大概不同的地方:
一、饮食习惯不同
南方和北方由于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差别,在饮食习惯上面有很大的不同。总提上来说,南方以米食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在过年饮食上,除夕和大年初一南方和北方主食是有所不同的。 北方除夕和大年初一必须吃的食物是饺子,因为饺子谐音交子,有“更岁交子”之意,预示着旧岁的结束和新一年的开始。另外饺子的形状和元宝相似,吃饺子又意味着来年发财之意。 饺子馅的口味每个地方也是不同的,有酸菜的,有猪肉的,有羊肉的,还有韭菜、白菜、萝卜、芹菜等等,五花八门。 在南方除夕和大年初一吃的食物是汤圆,汤圆的形状是圆形的。有“富贵团圆”之意。而汤圆的馅也是多种多样的,甜、咸、荤、素皆有,甜馅最常见,如白糖、豆沙、芝麻、山楂等。
二、零食不同
除了主食之外,零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不管是同村的邻居,还是远道而来的亲戚,零食的作用不可小觑。零食可以哄小孩,可以作为饭前的垫食,同时也可以打发无聊的时间。 北方的零食以坚果为主,像瓜子、花生等,北方过年的时候要买一大包瓜子。这些瓜子在亲邻的谈笑间,在小孩的嬉戏间,不知不觉便没了。 南方的零食以甜点为主,像年糕、桂花糕等,年糕又名谐音”年年高“,预示着工作更上一层楼,年糕是南方过年必备的糕点。
三、娱乐活动不同
在北方由于气候寒冷,过年一般都是待在家里的,和亲戚朋友聊聊天打打牌,很少有户外的娱乐活动。 开春以后,北方的庙会比较多。逛庙会是北方春季的主要活动,有些地方的庙会从新年就开始了,新年,元宵节都有庙会,在南方温度比北方高,室外的活动比较多,南方舞龙灯也是一种形式,集“舞狮、舞龙、划彩船、跑竹马、踩高跷等。 大年除夕的晚上,北方人一般是待在家里,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如果是在农村,火盆和火炉是少不了的,火象征着红红火火,除夕这天一定要把火烧的大,烧的旺,红彤彤的花苗照在身上,照在墙壁上,不仅身子暖,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南方人,吃过年夜饭以后,老年人在家围炉而坐,拉拉家常,谈谈一年的收获和明年的打算,年轻人则外出逛街游玩,迎接新年的到来。
⑶ 中国南方地区的春节文化习俗,并分析说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广东过年有很多独特的风俗,如迎春花市、逗利是、采青。
广府地区年俗中有一种与女性有关的习俗是“采青”。采青也叫“走百病”,北方各大省份都有。正月十六日,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但广府地区的走百病与北方稍有不同。差别在于是时间上:北方多是在白天,但广府地区是在傍晚和晚上出游;二是在活动内容上:北方是走桥登城,但广府地区往往走完桥后要去人家菜地采摘一把青菜(生菜);三是在活动主体上:北方地区是妇孺结队而走,但广府地区的新会等地只有家境不好的女性才走百病,大户人家没有该习俗。岭南卑湿,易致病瘴。古代医疗条件较差,人生病后多求助巫医。妇女是易感人群,其地位尤其低下,故通过走百病来祛病,也许是最为经济也实属无奈的方法。广府地区的采青之“青”主要采人家园子中之青菜,尤以生菜为主,而粤语中“菜”与“财”谐音,故走百病不仅是人们希望借此活动祛除病痛,更兼有生财发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