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初一地理怎么读

初一地理怎么读

发布时间:2023-02-26 11:44:22

❶ 初一上册地理如何读降水量图

在初一上册地理,如果是想读降水量图的话,可以按照几种方法去进行读图,第一种方法的话就是普通的一些降水量图,它主要是以密集跟稀疏来表示降水量的多少,就是密集的话就表示降水的地区分布是差异很大的,然后稀疏的话就表示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可以按照这一个基本的准则去学习怎么读降水量的图,然后对于判断降水量对于海陆的影响,就是说等降水量会与海岸线大致是一个平行的状况,然后将水会从沿海到内陆是慢慢减少的,也就是说内内陆到沿海的话,就是慢慢增多的这样子一个情形。

所以在读降水量图的话,就可以按照这两个基础先去读懂里面想要说的是什么。

❷ 初中地理到底怎么读啊

第一步:看懂教材并学习动用地理语言
具体的做法是,先细读课本目录及课题。每段教材前的黑体字标题,一般都是该章节的核心。读书时,围绕着教材的核心,对教材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圈点、注释。例如,时区一段,在“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比西边地点的时刻要早”一句中,教学生把“时刻”、“地点”、“早”加以圈点。要有意识地掌握地理词语,提高词语在形成概念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同时锻炼地理语言的规范化。在学习每一个新内容时,都在课本上加工整理。可旁注的旁注,宜概括的在段首概括,有时在字里行间评价几句。

要根据课文的叙述,整理知识的线索,头脑中要有学习的程序概念。例如,学习黄河凌汛一段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凌汛的概念”、“发生时间”、“发生河段”、“原因”、“后果”、“排除方法”等。学生读书时在“黄河在水文上有冰坝阻塞水流现象,这叫凌汛”一句前注上“凌汛的概念”。在“凌汛在上游河套一段和下游⋯⋯”一句前注明“发生的河段”等。又如,在学习季风活动和各地雨季时,黑板上可写出“锋面”、“产生锋面的条件”、“降水的条件”、“雨带移动的原因”、“年内雨带移动规律”等,引导读书,使学生有目的地去读书、探求。总之,教读书的第一步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不可放任自读。

第二步:独立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和一般内容的联系与逻辑结构关系,能按地理知识结构写出内容提要,能配合课文内容制作简单的表格和图表等
具体的做法:方法有很多。可以利用开卷考的形式阅读未学过的新教材,解答问题。例如,由中国总论转入《东北三省》学习时,教师要教给学生学分区的万法,除从整体到部分的读图练习外,要教学生找出这一区突出的自然特点。如气候的长冬严寒,找出区内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南北的气温差和东西的降水差,以及与此有密切关系的经济特点,与全国的交通联系情况等等。到了《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一章就可让学生试着按学习东北区的方法研究新区。教师可以提出“从温度带和干湿状况说明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气候区内差异”、“按气候对农业形响的知识结构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按主要农作物的分类,找出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大部分同学都能从教材的不同节、段组织整理,找到解答。

另外,教师要有驾驭课本的能力,善于抓住适宜的课题和教材内容,根据资料、数据制表、配图,经常为学生示范,同时也要反复训练学生,参加实践。

有时,还可以由教师依照教材内容先讲一段,学生边听边记录(可以参看课本),教师检查听课笔记。学生听教师有声有色的讲述,容易抓住重点。如在学习长江中下游农业时,有的同学就记出了下面的重点:

我国重要的农业区——“鱼米之乡”

水稻(双季)全国第一场所——长江、湖、水库

麦棉两熟,麦垅花环境——流速适宜,利产卵

油菜(与稻轮作),越冬

蚕丝、太湖流域种类——青、草、鲢、鳙

因而被称为鱼米之乡

虽然提要中有些列法不够科学,但能试着构成纲要性的记录还是可取的。

❸ 初中地理该怎么学急!!!

❹ 初中地理怎么学 我读初一 感觉地理很难

多看图,地理么,还是要结合地图或是其他的图片来学习的,慢慢的来,不要着急,试着去理解每个知识点,不要去背,那样会很累。你可以多问问同学或是老师,不要担心被笑话,多问问,然后多总结,地理很有趣的

❺ 初一了,上地理课听不太懂怎么办

一、地理不是光靠背记就能学好的

很多同学和家长存在一个观念误区:认为地理是可以背的,呆在家里就能学好。其实,真正要学好地理,家长要多带孩子出去看看,利用假期外出旅游时,要问问孩子,这个地方为什么是这样的风土人情,相关知识书本上都学过,孩子眼见为实,才会印象深刻。

平时有时间也要看看电视,关注时事,因为每年的地理会考,出题一定会有跟地理有关的时事内容。这些东西,不是孩子光靠背记能达到的,这需要知识的积累。

二、学会读图,是打开地理之门的钥匙

读图是孩子学习地理最大的绊脚石。考试时,有些同学不看图就直接做题。很多时候,地理不会考我们熟悉的内容,比如河流,就一般不会考长江或黄河,而会考一条我们从来没见过的河流。

孩子使劲背记长江的长度,发源地在哪里,意义不大。这些都不用考,因为书上有介绍,手机一搜索也能查到,不需要孩子掌握这些知识。地理考察的是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比如给一张图上的河流,孩子们要能从图中给出的信息,分析出河流的流向,河流从哪里发源,流量有多大,等等,这些才是孩子们需要掌握的。

所以,从实际操作过程中,学好地理,首先要让孩子学会读图。家长在指导孩子地理功课时,要多问问,这张图你读懂了吗?如果没有读懂,要鼓励孩子去找老师面批。

三、学好地理,家长可以这样做

1、监督孩子作业完成情况。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检查孩子课堂笔记情况。如果孩子把老师的板书一字不落地全抄下来了,这是不对的。说明他只顾着抄笔记,没有认真听课,没有动脑筋思考问题。要鼓励孩子在听课听懂的基础上,把一些关键词记下来即可。全盘抄板书等于不会做笔记。

3、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虽说应对初二下期的地理会考是当务之急,但是,从长远来讲,从孩子的终身发展来讲,学好地理是有益的。

家长可以利用假期多带孩子出去看看,平时和孩子共读地理杂志(《环球人文地理》《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等),观看纪录片(《航拍中国》《超级工程》等),让孩子爱上地理,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❻ 初一地理应怎么读啊

我也是初一的
你可以在此查找所需资料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1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一、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 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着。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4、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19、自然资源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20、土地的利用类型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1、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23、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铁、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25、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欧洲为2%;亚洲为15%;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26、世界人口的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小,人口迁移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第一种是科技移民,即大批的高素质人才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第二种是劳动力输出。外籍劳工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在石油输出国,由人口稠密的同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家。第三种是国际难民迁移。
27、世界人口的分布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在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严寒带针叶林带,末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
28、人口向城市迁移及产生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70%以上为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29、世界的人种 白种人的肤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他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黄种人的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
30、世界上的国家 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名国的面积大小不一,面积最大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冈。
31、国界和领土 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为领土。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为界;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有一段以纬线为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
32、世界地埋区域的划分 共分为13个地区。图见书本第一册P83。
33、东亚概述 图见P85。东亚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家。蒙古的畜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着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降水,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气候炎热。在东亚的季风气候区内,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又分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前者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后者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
34、东亚的人口和经济 东亚是世界上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种。东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35、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邻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本州岛太平洋沿岸的神户和横滨,是全国着名的海港。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着名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方相比,冬季较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全国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山间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图见第一册P90。
36、日本的经济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神户和横滨的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日本同中国的贸易有很大发展。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有服装、石油、煤炭、棉花、水产品和蔬菜等。向中国输出的商品有钢材、电子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首都东京在关东平原的南部,东京湾的西北岸。 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上着名的渔场。日本的捕鱼量常占世界第一位。现在稻米的产量已能自给。但蔬菜、水果仍需要进口。
37、东南亚 图见第一册P94。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南部狭长,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叫做马来半岛。东南亚的国家,除了老挝是内陆国外,其他都是临海国或岛国。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亚。领土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多的国家。因此有“火山国”之称。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38、居民与经济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人口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东南亚是华人与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祖先大多是中国广东、福建的居民。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油、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产品的最大产地,各国居民多以稻米为主在食物。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为最重要。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
39、南亚 图见第一册P108。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南亚北部有绵延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这一部分叫做“南亚次大陆”。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是南亚的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印度半岛大部分被德干高原所占据。南亚的降水受季风的影响,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西北季风,为旱季。
40、印度 印度的耕地面积很广,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有棉花、茶、黄麻等。印度的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首都新德里。加尔各答盛产黄麻,是印度的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41、中亚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深居亚洲陆。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中亚境内的河流多为内流河。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亚中部和南部牧场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而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同时采矿、冶金、军事工业相当发达。
42、西亚与北非 西亚和北非地处亚欧非三大洲、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带,地理位置很重要。死海湖面海拔高度为-400米,是世界上陆地表面的最低点。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世界上最高的气温记录出现在北非利比亚的阿齐济耶(57.8℃)。一般降水稀少。只有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43、撒哈拉沙漠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西起大西洋岸边,东到红海海滨,北起地中海岸,南抵苏丹热带草原,约占非洲面积的1/4。终年高温少雨,植物稀少,沙漠下有丰富的石油。
44、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教 西亚和北非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主要为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祥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城。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做圣城。
45、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库 西亚和北非是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西亚以波斯湾为中心,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石油带,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是西亚主要的产油国家。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2,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4。所产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储量占世界的3/4。
46、畜牧业与农业 枣椰树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47、巴基斯坦 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
48、埃及 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也是埃及的领土。全境90%以上是沙漠,耕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狭长的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第一长河,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首都开罗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埃及在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地中海和红海之间的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彼此相连,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了8000-10000千米。过去,埃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长绒棉一直是埃及着名的出口商品。近年,埃及的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收入都超过了棉花,成为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埃及的金字塔等名胜古迹是旅游的主要景点。
49、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是世界上黑人的故乡。整个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死火山中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东非大裂谷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断裂形成的。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有一个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叫做好望角。整个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很广。动物主要以斑马、羚羊、长颈鹿、狮和豹子为主。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南非是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几内亚是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赞比亚是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尼日尔爾利亚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50、居民与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1990年,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也宣告独立。整个经济是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❼ 初一地理经纬度学的不是很好 请问怎样读经纬度的图 怎么确定是南纬北纬还是东经西经!急啊!

1、立体图中,首先判断地球自转方向,如果是自西向东转,则上面是北,下面是南,自然的由赤道向上(也就是向北)的是北纬,越向上,纬度越高,也就是从0度----90度N。同理,下面是南,也就是南纬,越向下纬度越高,也就是0度---90度S。
如果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则上面是南纬,下面是北纬。
2、东经和西经的判断,首先也是判断地球自转方向,记住啊,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线是0度经线,如果地球自西向东转,则从0度经线往左手边,也就是西是0度到180度W(西经),往右手边是0度到180度S(东经)。如果自东向西转,则反过来,左手边是东经,右手边是西经。
这样能懂吗?还有问题吗?

❽ 初一地理经纬度学的不是很好 请问怎样读经纬度的图 怎么确定是南纬北纬还是东经西经!急啊!

首先: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其次:经度以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为基准,左是西 右是东。
纬度以赤道(0度纬线)为基准,上是北,下是南。

望采纳!!! 千万不要说你找不到赤道和本初子午线!

❾ 初一地理学会看图的正确方法

初一地理是初中生新增的一门科目,想要在初一地理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掌握好初一地理看图的正确 方法 。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初一地理学会看图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一地理学会看图的方法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图和地图的用途。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学会正确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距离。能识别和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2、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地图知识与技能。

3、了解我国在世界地图科学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学会仔细观察,养成良好的 学习方法 。

二、学习要求

1、基本知识

⑴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图例和注记的作用。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⑵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

⑶应用:地图上的比例尺进行距离计算。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2、基本能力

⑴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识别经线、经度、纬线、纬度。识别常用图例和注记,并能正确填注图例和注记。

⑵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运用指向标和经纬线判别方向,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位置。

3、实践能力

⑴搜集城市及旅游点的地图

⑵绘制自己住宅的简易平面图。

4、德育要求: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三、学习建议

1、在掌握地图知识的基础上,要多运用地图。

2、注意看图的顺序。
初一地理读图技巧
一类问题是定性问题;

一类问题是定量问题。

所以大家研究分布规律、示意图的解释原理过程,这些 往往是定性的问题。再有地理考试中也会出现一些定量,就是给你图表数据,一旦出现了图表数据问题的时候,大家横纵坐标必须观察的很细致,因为有些问题是确 实需要你计算的。

这是定量的问题,但是,考题中更多的还是关注定性问题的分析。这就是读图。就地理读图来说,包括的图象类型很丰富,很多。那么怎么读图呢?

第一,就是读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这是一个大的轮廓图。七大洲、四大洋,大家一定要熟悉他们的基本分布和轮廓,另外重要的运河、海峡的关键运口。我觉得这是读图的第一个层次,把整个世界最大的面貌先记住。而且这种记住,要作为一种常识。

第二,就是具体的图。提醒大家学习自然地理的时候,就是《必修(上册)》,要关注阅读自然地理规律图,主要包括四幅图,这是在《必修(上册)》,每一个单元大家要关注一幅图,是什么呢?其中大气圈,大家比较关注气候类型分布图,水圈,就是陆地和海洋这一块,大家要关注洋流的分布图,当然陆地淡水,就是水循环的分布图也要给予理解。再有陆地环境中,大家还要关注自然带的分布图。最后是板块分布图。

第三就是大家最头疼的世界级中国区域图,大家觉得在读区域图时觉得复杂,而且担心考试中随便出了两条经线、纬线画一个小方块让你确定这个地方是什么,这并不是现在考试的方向,现在考试并不是要考查你对某一块地方是不是可以背下来它在什么位置。

而是考试中它一定会把非常明确的位置给你框定好,是在什么纬度,什么经度,典型的城市、典型的地形区都标注出来,让你肯定认出这个区域,就像在考试当中你自己读地图一样,确定了位置之后,让你干什么呢?要让你在这个区域图上分析问题,分析什么?分析自然的规律、人类活动的规律。
初一地理读图步骤
第一,先选好一个区域。每天随便拿地图掏一个纸窟窿,找一小块,选定一个区域,选定区域之后做区域定位。这个定位很重要,考地理的时候,你一定要抓住这点,就是拿到地理题,第一件事就问在哪儿,然后再问是什么时间,最后是发生什么事,我们再去研究。进行空间定位很重要。空间定位怎么定位呢?一般来说,先看纬度,再看海陆,再看相互的关系。位置是定热量关系,海陆位置是定水分关系。

在这里我还想强调,定海陆位置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关注三类国家:

一类国家是岛国,

一类国家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一类国家是内陆国。

这三类国家是世界上最有特色的三类国家,因为所处的海陆位置不一样,发展策略是不同的,所以要关注这三类国家。再有根据一些相关的信息,比如一些典型的湖、河等典型地形区可以帮助你确定这个位置在哪儿。

第二,定好位置之后,分析这个区域的自然要素特征。自然要素特征最核心的是地形、气候、水。这三个自然要素去分析的时候,

①要找气候,这是自然界最基础的要素,而且是地带性要素的基础。

②去找地形要素,这是非地带性要素。

③看水,因为水文要素是受地形和气候影响的,气候影响水量,地形影响水的流向、流速。

这样把三个要素叠在区域,这是单一要素一个一个往上叠,之后对不同的要素之间的关系琢磨一下。比如说,这个地区是这样的气候,这种气候会使它的水量怎么样呢?这个地区是这种地形,这种地形会影响到气候、水文什么呢?相互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了。这是第二步叠加自然要素。

第三,分析这个区域的各项人类活动,这个就由你自己想象。在这样一个纬度海陆范围之内,这种气候、地形、水的状况下,人类的衣食住行该怎么安排呢?你就去想。衣食住行实际上就是工业、农业、交通、城市、人口等这样的一些活动,于是你围绕着这样的活动,去把相应的区位因素回忆起来,进行区域分析。

第三方面,分析了自然、人文、区位要素之后,你就去推断这个地区的区位的优势是什么?是水最优越,还是气候最优越,人文因素当中是劳动力最丰富,还是资金最丰富,去找它的优势。找到优势,再找劣势,优、劣势找到之后就可以确定出这个地区中的核心问题了。如果说发展的话,自然条件中水是限制条件,缺水肯定是它的问题。

人文要素中,如果这个地方劳动力短缺或者什么,你也可以找到它人文方面的问题,所以确定区位问题,最后确定这个区域的发展方向。所谓“发展方向”就是把劣势转化成优势,或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或取长补短,都可以作为发展战略。这是第三方面读世界和中国区域图随便找出一个区域来做这样叠加性的练习。

第四方面,就是大家同时要关注教材中的图,关注教材中图就是刚才提到的,教材中的每一幅图往往是有个性特征,大家除了关注前面说的规律性的图之外,同时也要关注教材给我们提供的个性化的图。

最后我还想提一点,大家要熟悉地理工具中的图象,它有很多类型,不同的类型在读图的时候也有一些差异,我这里有一个表,这点可能老师也给大家说过,地理的图象大致分为这么几类。这样的分类大家是熟悉的,也就是说,地理图象一般可以分成六类:包括分布图、示意图、统计图表、图象和等值线图,不同类型的图解决的问题有差异。

猜你喜欢:

1.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2. 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梳理

3. 2017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4. 7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试题及答案

5. 2017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内容

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阅读全文

与初一地理怎么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0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5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