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预习笔记怎么写

地理预习笔记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3-03-04 12:32:26

‘壹’ 高中政治历史地理笔记怎么做

我一般是这样记:地理,上课时随手记在课本上,下课后整理成体系(写在专门的笔记本上)。历史,我一般就在课本上记,到最后复习的时候整理纵向(就是按朝代)的一个体系,现在的课本一般都是按专题,比如小农经济的相关知识,一个专题下时间脉络不是特别清晰,这样整理一下有助于理清思路,还能深入复习一下,会记得比较清晰。政治的话跟老师讲课习惯有关,如果老师喜欢课上留时间的话最好课上写,如果不给留的话,就课下自己整理一下课上讲的要点。(我们高二老师要求笔记整理的非常全,因此需要大量抄课本,但最后总复习的时候,还是背课本,所以我个人觉得抄课本没什么用)因为以后总复习的时候还是以课本为主,所以课本上尽量要保留下原始记录。
这是我的一些习惯,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情况,仅供参考。

‘贰’ 高一地理地球的演化过程笔记怎么写

具体如下:

一、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

1、地球的演化历史:约46亿年。

2、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形成。

二、地质年代表

1、地层和化石。

2、地质年代表。

三、地球的演化史

1、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

2、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

3、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

4、中生代(距今2.5217亿~0.66亿年)。

5、新生代(距今0.66亿年至现在)。

相关信息:

对地球起源和演化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始于十八世纪中叶,至今已经提出过多种学说。一般认为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起源于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经历了吸积、碰撞这样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过程。

形成原始地球的物质主要是星云盘的原始物质,其组成主要是氢和氦,它们约占总质量的98%。此外,还有固体尘埃和太阳早期收缩演化阶段抛出的物质。

‘叁’ 学霸是怎样写地理笔记

(自己整理,经供参考哦。可试用一星期先)
地理和天文都一样的神秘,但地理渗透到生活各领域,例如城市规划,旅游管理等。关键在于兴趣,应为高中的地理术语还是蛮多的,和化学PK了。问我怎么记,只有两字—兴趣,当然也有方法的。。我就说下吧
1.多看课外书,不用去记只是阅读。用来打基础的,可以了解些术语,概念,不然,你想你连题目问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呢?照片,解说,案例提供。。。更容易理解和消化。
2.如果高三了,那跳过这步,或者睡觉前看两分钟,说不定梦里继续学习。。。。。。。。坚持三步走:
(1)读,划先行。
先通过教材,读标题想大概考什么内容,重点划定义和术语,它的限制条件。不会的标清楚问清楚,然后自己画出知识结构图。考你的归纳。坚持描地图和模式图而不是看图。只有你可以快速画出来,才可以说你明白了原理。先边描边记地理位置,轮廓,面积大小,及其相似的区域对比,之后记住经纬和地形,城市。其他的就可以推理出来的了。
(2)填写结合
找本填充图册和练习册可填充的部分,不要看书,靠自己的回忆来写,这些空都是要注意的,不会就翻书啦,来检查第一步骤有没有遗漏。及时补齐。写什么呢?写的就是总结,做完题和试卷不可能什么都没有,或突然想问的问题,记下来,记根本不会的题,易错题,总错的题,碰对的题。。这些性质不同的分类好,除记为何对,还记为何错,因为选择题换选项的,下次换个选项你可能就不会了。记多了就找到规律了,再把规律补到前写的结构图。

(3)练,测并重。
三天不练手生,就要练了,练不是题题都这么看重,主要是练习册的例题。看明白详细的思路,再去做题,客观题要练归类和组织语言,知道什么时候泛写和概括.什么时候具体分析。。试题就更重要了,发下来就要找到与其对应的知识点。和尽量再把错的整理出来,认真对待哦。。具体以人的实际情况而定。

‘肆’ 高一地理必修1笔记

将课堂重要知识点记录成笔记,是日后复习的好资料。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 高一地理 必修1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1笔记: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 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 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 春分 日和 秋分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高一地理必修1笔记: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

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着。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高一地理必修1笔记: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着,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高一地理必修1笔记: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着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猜你喜欢:

1. 高一地理必修1笔记

2. 高一必修1地理复习笔记

3. 超有用的高中地理笔记

4.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5.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重点归纳

6.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伍’ 地理笔记怎么做

地理笔记,可以在地理课上记录重点,在课后进行整理,建议最好结合地理地图,比如地形地势图、人口分布统计图、世界地图等等,结合具体内容在地图上做笔记这样效果会更好。

‘陆’ 初中地理教学笔记怎么写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背景
二,课程性质
三,基本理念
四,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地球与地图
二,世界地理
三,中国地理
四,乡土地理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编写建议
第一部分 前 言
一,背 景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 "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二,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着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三,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 "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四,设计思路
1.7~9年级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7~9年级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
2.7~9年级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为了体现地理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对学习顺序不作规定.教材编写者和地理教师可以自行选择教材编写和授课的顺序.例如,可以先教授中国地理,也可以先教授世界地理;"地球与地图"的知识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分散学习.
3.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两种方式.例如,世界地理的自然部分只列出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不再单独列出,而是放在地区和国家的学习中,减少内容的层次和难度.无论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均大幅度减少部门地理的内容,重点突出能够说明地理问题和实现区域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
4.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具体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决定,以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例如,本《标准》规定,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选择非洲(洲),南亚(地区),英国(国家)等,也可选择其他大洲,地区,国家.
5.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总体结构的说明如下:
(1)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
(2)"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陈述.
(3)"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
(4)"说明"是对标准中某些问题的进一步解释.
地理课程(7~9年级)内容标准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一,地球与地图
(一) 地球和地球仪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仪
●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 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
●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
说明:
●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一项,旨在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二) 地图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
●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平面草图.
●组织一次使用地图"寻宝",定向行军等活动.
●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并选择到达该地点的最佳交通路线.
说明:
●"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一项,只要求学生知道电子地图光盘,公共场所设置的电子查询系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卫星云图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世界地理
(一) 海洋与陆地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2.海陆变迁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着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
●开展七大洲,四大洋拼图游戏.
●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大陆漂移".
●讲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
说明: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一项,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
(二) 气候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3.主要气候类型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讨论当地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有条件的学校可参观当地的气象台站或大气环境监测站.
●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气象园地,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进行气温,降水和风向等观测;或将每天从广播,电视节目中记录的天气资料绘制成图表.
●如有条件,让去过外地(或外国)的学生,描述对不同地区气候的感受.
说明:
●天气符号和天气图,是指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的常用天气符号和简单天气图.
●要求学生从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主要气候类型,培养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三) 居民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人口与人种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2. 语言和宗教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3.聚落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组织有关人口问题的辩论会.
●搜集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筑的图片资料,配合地图进行展示.
●收集聚落景观图片,辨别某一景观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 地区发展差异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2. 国际合作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搜集能反映世界上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资料,进行比较并开展讨论.
●从报刊中剪辑有关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活动信息,通过板报,小报,宣讲等形式展示和交流.
(五)认识区域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 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
●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2.认识地区
●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认识国家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
●用实例说明某一国家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分组准备某一大洲的资料,整理归纳后,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
●收集,整理其他大洲的资料,并与所学大洲进行对比.
●结合地区热点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并展开讨论.
●模拟一次暑期出国旅行,选择旅游路线,说出经过的主要国家和城市,描述可能见到的景观.
●以极地科学考察为主题,出一期墙报,或者举办一次科普报告会,或者观看录像片.
●结合历史等课程,利用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探讨国家名称和版图的变化.
●观看介绍某一国家地理概况的录像.
●讨论某一国家特有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例如,展示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物袋鼠,树袋熊,针鼹,鸭嘴兽等图片,讨论为什么这些动物惟独生活在澳大利亚. ●进行一次针对某一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自救演习.
●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例如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着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通过搜集材料等方式,了解华人与华侨对所在国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
●选择某一主题,从互联网上下载有关资料,制作计算机演示文稿,并在全班演讲.
说明:
●本单元通过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大洲,地区,国家,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五个地区(例如南亚)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
●在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中,所选择的"洲-地区-国家"的组合,其内容必须涵盖所列各项"标准";就某一具体区域而言,可以选择若干条"标准",合理组织材料;不一定是一个区域对应一条"标准".
●安排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三,中国地理
(一) 疆域与人口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人口与民族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并以此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度大;分析我国相对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具体位置.
●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
●收集,交流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的图片,资料,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
说明: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一项,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要求学生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而不是在本节课中全部记住.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自然环境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2.自然资源
●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联系生活经验并运用有关资料,讨论季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搜集有关土地资源方面的资料,与俄罗斯,美国,印度等国进行对比.
●调查当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列举合理或不合理开发利用方面的事例,并撰写简要报告.
说明:
●"标准"没有要求面面俱到地讲述各种类型的自然资源.教学中应注意以水,土资源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并渗透节约资源的教育.
(三) 经济与文化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经济发展
●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柒’ 地理读书笔记

地理读书笔记(精选8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着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地理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读书笔记 篇1

这是一本20xx年买的中英双语版《房龙地理——关于世界的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初买的原因一是因为觉得想多了解这个世界一点,二是想通过这本书学英文。但是,正如我书橱中的大多数书一样,他始终未被我完整翻牌过。也许这里面东西对当时的我来说有点太广博了,实在无法吸收,又可能是因为读书还未找到合适的方法,从而实在打不起兴趣,又或者是因为当时的英语水平实在hold不住这本书。总之,结果就如所有人料想的一样,这本书一直被我放在橱里裱门面。

最近,忽然有了大把的时间,于是便想着拿基本厚点的书不辜负这段难得时间,于是便看到了这本书。

拿起来,读了几章,觉得对于一个地理小白来说,这是一本普及地理常识很好的书,也是一本值得细读的书,需要好好记笔记,所以,想做个跟着房龙学地理的系列,内容包含书中提到的各种常识以及自己的手绘地图。

我想,经过这一轮,至少在地理这方面能成为入门级选手吧。

首先,作者简介。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 1882--1944),荷裔美国人,着名学者,作家,历史地理学家。1882年出生在荷兰鹿特丹,他是出色的通俗作家,在历史、文化、文明、科学等方面都有着作,而且读者众多,是伟大的文化普及者,大师级的人物。所以,他的特点在杂和通俗上面,并不在学术和精准上面,受众是普罗大众而非专业人士。这个特点,在本书中体现的比较明显,查了下豆瓣书评,有很多火眼晶晶的读者发现了书中的技术性问题。

但是,毕竟作者是20世纪早期的美国作家,对世界、历史、地理的认识多少囿于当时的背景,所以,我的感觉就是将这本书定义为通俗的地理读本,跟着房龙去构建一个基本的地理架构,忽略一些细节的东西。顺便学习一点地理英文,世界上那些着名城市、河流、山脉的英文,如果能做到这些,便足以。

所以,再接下去的日子,我会每天更新一篇读书笔记,从第八章希腊开始。

从第八章开始的原因是因为前面几章都在重复一些初中高中地理物理知识,有些索然无味,所以,从第八章开始他会讲一个国家,这些东西对我比较有吸引力。如果有兴趣,也许会在通读完整本书之后再回过头去把前面几张读完求个心里完整吧。

最后,本书的翻译正如大多数人诟病的那样,完全属于直译。所以,直接通读中文版,基本会神游出去,最佳的阅读方法是读英文版,把中文版当做译文去寻找单词的意思,幸而,这样的版本比较适合我这种阅读方式。

地理读书笔记 篇2

你知道世界上有什么样的国家?它们有怎样的风土人情?我们不能一起去环游世界,但我们可以从《希利尔讲世界地理》这本书中去了解那奇妙的世界地理。

这本书非常好看,一个个枯燥的地名、河流、山脉都融入在趣味盎然的旅游故事中,让我读来爱不释手。希利尔说:“欧洲就像一个矮小的婆婆,她有着大大的头,驼驼的背,伸出一条长长的腿,要把一只足球踢到海里去。”看得我捧腹大笑,又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查看世界地图。真像书中继续描述的那样:“老婆婆的头是西班牙,帽子是葡萄牙,比利牛斯山脉是她的衣领,法国在她的衣领下面,长长的脚是意大利。”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将这些地名和位置牢牢地记在了脑海中,并且让我想象成了一个个生动的童话故事。

这本书不仅描述了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还讲述了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介绍了很多雄伟壮观的建筑。我一直以为美国的白宫就是白色的宫殿,但希利尔告诉我们:白宫原来是一栋灰色的建筑,1814年美国和英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白宫被烧了,后来为了掩盖烧焦的痕迹,就把它刷成白色的了。原来一个简单的名称包含了这么多的历史背景。还有那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巨人堤也十分神奇,让我连连赞叹,我真想到爱尔兰去看一看那连绵起伏的“巨人之路”啊!

看完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它让我了解了七大洲、四大洋,认识了华盛顿纪念碑、比萨斜塔、罗马斗兽场等令人赞叹的建筑,让我知道了北极光、肯塔基州猛犸洞、尼亚加拉大瀑布等壮观的自然景观,仿佛让我身临其境。我还明白了地球在远古的时候是个大火球,后来冷却后逐渐缩小并出现了山脉、河流,有时出现地震,是因为地下移动的岩石发生了剧烈地碰撞而产生的。我暗暗下定决心,现在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将来也成为一名科学家,去环游世界,去探索那无穷的奥秘,去体验旅途中那无尽的乐趣。

地理读书笔记 篇3

在这次为期20天的跟岗学习和上课过程中,我认真阅读和分析了《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的'教材内容,感触颇深:

1、《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对学生 和老师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有两节公开课的任务,所以,在备课前认真拜读了这本教材。教材特色之处有两个:一、图片多文字少。这样的设计更加突出了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特色。这本教材如果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那学生一定需要阅读大量的图片,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但是,要掌握和了解更多的文字材料,则不容易,需要学生课外寻找了。对于自觉性高的学生来说,这种做法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但对于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来说,这样可以更容易偷懒。对于教师来说,教材多图是优势,教师上课的自由度和发挥更大,思路更开阔。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读图掌握知识点,而且不需要另外准备更多的图片,用图方面是有很大的好处。但是,文字材料多,要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自己准备更多的知识和文字材料,才能满足课程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岗学习的老师在“同课异构”的公开课上,各自的上课内容和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每人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需要进行备课,展示了不同的构思和教学方法。

2、课后的活动难度较大,但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课本74页活动第二题,题目是这样的“读图4-11,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7月哪里的气温高?你能简单地说明其原因吗?”学生读图读出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7月哪里的气温高是没问题,因为可以通过等温线来判断,但说明原因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很多内容和学科都没有学习,而地理科的内容跨越了很多学科的知识点,所以,学生掌握和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这个活动题与初二物理学科的知识有关,但我们地理课上不可能详细解释,所以,学生说明原因是很难的,只能教师简单扼要地解释,最好结合冬季和夏季游泳的感觉来分析,学生听起来可能好理解一些。不过,这个问题在这里设计也有道理,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力比较强,这个题目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通过这次对湘教版教材的阅读和分析,我觉得自己以后有必要多看其他版本的教材,了解不同教材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地理读书笔记 篇4

对于迈克·克朗所着的《文化地理学》这本书,我是近期才读的,时间有些仓促,对一些问题看的也不是那么深,但其中有些问题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下面笔者将加以评述,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1.地理景观与文化

地理景观既可以被看成是文化产物,也可以看成历经不同时期文化的再生。地理景观它首先作为一个相对的客观存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下事物的各种变化,作为文中所说的“历史重写本”,以展示区域文化的演进过程;而新的文化现象或过程往往又是通过各种地理景观的变化而展现给了人们,例如在开放耕种制地理景观上留下痕迹的封建雇农制,它记录下那是人们用牛拉犁进行耕种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的农耕文明。

2.文化之权力和排外性

在本书中提到,中世纪的上层社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维护自己独有的狩猎权等权力,制订了一系列严苛的法律以约束别人的行为,禁止别人对自己领地的侵犯,充分维护自己的产权,这一上层社会的景观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排他性。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文化对于人的约束其实表现的也十分明显。尤其是在秦始皇时期,嬴政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下令焚书坑儒。我们知道,儒家一直强调“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所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历代统治者希望以文化的形式操控人们的思想,进而约束他们的行为而永远臣服于自己,以确保自己权力的永恒。

所以说文化与政治权力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经常听到“地缘政治”这个词,它是指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式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例如一些国家将自己首都迁至一个地区往往就会带有某些政治色彩,各个国家也会通过某些特定的象征物来树立一个民族的形象,以实现政治利益。

3.地方性的缺失

对于地区,人们并不单纯地给自己划一个地方范围,人们总是通过一种地区的意识来定义自己,因为每个地方代表的是一整套的文化。例如在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拥有自己的聚居地,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化,包括语言、饮食、服饰、住房等方面,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地方都饱含浓厚的情意或者说是一种依恋吧。

而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楼林立,这种地区性遭到破坏,人的归属感逐渐减弱。当前,对效率和控制的追求所产生的压力、快餐食品、城郊的发展,他们以冷冰冰的理性主义导致了现代景观的形成,可是人的情感被否定,道德遭忽视,个人的对其生活环境的责任被降低到最小程度。

现代社会存在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在同一幢公寓中,邻居与邻居之间互不认识,不打交道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人与人之间十分冷漠,互不关心。拿书上的话来说就是““公寓景观”或非地方性景观提高了存在的表象作用,是人们感觉不到归属感,因此他们对环境漠不关心”,而地区的文化是团结人们的重要媒介,例如共同的语言、习俗、行为和思维习惯等总是能给人以归属感。

笔者认为,人性的冷漠与社会过于理性化的科学发展存在紧密联系,科学要求人们总是从事物的外部去分析,去感受它,而并非从其内部感受,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无暇进行感性思考,激发不了人内心的情感,就不会有独特的地区感受,使人物质化和利益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常常带有某种目的性。而一个地区并不仅仅是等同于某些事实的集合体,它还包含另外一些东西,如地方特殊的精神,所以地方性的缺失着实让人痛心。

4.全球化中的文化

全球化的局面给文化带来巨大的影响。一方面,随着交通方式的不断革新,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步,消费需求的增加,大众媒体的兴起,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各国文化相互交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开始从本土化走向全球化;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对一些本土文化造成了冲击。如工艺产品的机械化批量生产使得一些工艺品丧失了其原有的价值,甚至濒临消亡的边缘。但笔者认为不论哪种影响占主导地位,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没有绝对的好或者坏。

地理读书笔记 篇5

我从教至今12年,地理科的书籍除了教材、地图册,还有一本填充图册,这次到顺德参加跟岗学习,发现这里的《地理图册》教材七年级上(湘教版)很特别,它是把地图册和填充图册二合为一,让我感到很新鲜,于是,我认真地翻看了《地理图册》的设计和内容,有以下感受:

1、《地理图册》的封面和底页均用与教材相同的光面纸质设计。以往包括现在,《地理图册》的封面和底页都是纯纸质,这样学生翻看多了,容易破损,不便于携带和保存。《地理图册》(湘教版)的用材考虑得很周到,不仅为学生提供多翻书的机会,还考虑让学生保存完整的书,哪怕是水滴到封面也不怕。这种设计和处理美观、实用,真的很好!

2、《地理图册》和《地理填充图册》二合为一,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1)有利于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地理图册》和《地理填充图册》是学生学习地理并且是提高地理学习能力的重要学习工具,分为单独的两本,有些学生可能嫌麻烦,在做《地理填充图册》时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也不想去翻书,所以,部分内容可能就掌握不好了。但湘教版的《地理图册》和《地理填充图册》二全为一,在做相关题目时,直接能找到对应的图片或地图,就解除了这部分学生学习上的惰性和方便,一边做练习,一边找图和读图,读图能力就会得到很好地提高。

(2)方便携带。在学生书包里,书籍越少越好。上了初中后,学生的科目一下子多了起来,各科的资料和练习都很多。如果我们这一科就有三四本书,学生的负担来加重,而且有可能出现遗留书籍或忘记带书的情况。湘教版一本教材和一本地理图册(内含填充作业),这样的安排很好,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堂上翻书也容易。的确不错!

地理读书笔记 篇6

“从有效性视角审视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1、有效的提问应该引发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例如水循环教学中,就水循环的概念、类型提问,没有思考的价值。如果变换切入的角度,可以是另一番景象(1)李白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地理科学的角度看正确吗?(2)长江水参与的水循环是那一种?三峡大坝改变了水循环的那些环节?

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敢问、激发学生想问,指导学生会问。注意倾听,将学生的问题转化为学习资源。

2、触摸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3、在乎沿途的风景和观赏风景的心情。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次旅行的话,终点是三维目标。教师是知识丰富、思维灵动且善于发现意外风景的导游。让你的团队和你一起享受一次充满激情和快乐、体验和收获的行程,并顺利抵达三维的目的地。

如等高线地形图学习时的寻宝游戏,我军攻击线路选择。

4、合作探究的问题具有适度的思维含量,是有效探究的关键。设置情境,在有趣的情景中思考讨论问题事半功倍。如就世界的人种,仅就人种类型、分布、差异等现成知识,没有探究的必要。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度开发,比如提供世界不同种族杰出代表背景材料,讨论种族优劣问题;提供人种与地理环境关系背景资料,探讨人种与地理环境。

5、寻找失落的情感

对学生满怀希望,相信人人都能成功,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帮助成功。

不仅教知识,更重视传播人生理念。如关于环境问题的漫画,幽默辛辣、形象生动、富有感情因素,让学生去领会,感悟蕴含在其中的道理。(学习环境保护后可以就某一方面环境问题创作漫画)

合理评价与善待学生的错误。

地理读书笔记 篇7

南亚

自然地理特征

经纬度:0-35°N60°E-95°E(23°26N,80°E主体)

1、三大地形区

北部:喜马拉雅山;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2、三条大河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河

3、三种主要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雨季:6-9月,盛行西南风;旱季:10-2月,盛行东南风;热季:3-5月,盛行东南风

特点:

1、全年高温旱雨季明显

2、西南季风不稳定导致旱涝灾害严重

3、1月温度比同纬度高

4、降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热带沙漠气候:

西北部(热带沙漠);热带雨林气候:

印度

一、农业概况

印度拥有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耕地比重达50%以上,是世界第三大粮食生产国。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产奶国。印度是主要的产棉国、产麻国。

农业生产条件的利弊:有利条件:

自然: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社会:耕地面积,世界第二;人口稠密,精耕细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不利因素:

水旱灾害频繁,庞大的人口压力

二、工业状况

铁矿石、煤、锰矿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主要工业部门包括纺织、钢铁、采矿、机械等;近年来,电子工业、核能、航空航天等新兴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分布及区位优势

优势

1、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

2、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3、注重培养科技人员

4、讲英语的科技人员仅少于美国

劣势

1、旱涝灾害严重

2、庞大的人口压力

3、劳动力素质整体水平较低

4、种姓制度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

5、民族冲突造成社会不稳定

地理读书笔记 篇8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内容概要:本书通过中外对比和区域对比,运用案例和图表,简明地介绍中国文化及其地域差异。素材取自地理、景观、规划、房地产专业研究生班的教案。可供上述专业选作教科书或参考读物,也可供政府管理领域和海内外人士选作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的读物……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读后感,本书是经他人推荐购买,为第三版。改版之后对许多处尤其是建筑部分的内容增加不少。此书举例翔实、旁征博引。与一般关于文化地理的教学书籍不同,其切入点和角度非常具有吸引性。对初次接触文化地理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的读物。当然如果是作为研究学者,此书则在学术理论深度上显得不足。尤其是文化地理现象背后的深刻人文原因分析稍显不足。虽然此书标榜为教学用书,但个人觉得此书总体而言,是一部的入门级读物,如何作为社会科学的一般读物可能更有市场……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的读后感,这是一本非常凝练、概括、点到为止的读本,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通过时间、空间,精神、物质等方面的比较,给我们一个非常直观的概念,并通过各个载体,语言、文字、姓氏、服饰、建筑、园林、绘画、音乐、戏曲、饮食等等,从形象和抽象两方面来反映文化。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文化与我们如今的现代化和科技化并不违背,相反具有辅助和推动的作用。我们只有将自己的底子打好打坚实了,才有能力去辨别哪些措施是正确的,哪些外来文化对我们是有利的,才能用批判辩证的眼光来审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切。通过此书,使我更加坚定了以往的选择,同时对于本民族的文化有了更多的崇敬和景仰。原先我更多的是根据心的指引来选择阅读的范围,与此书作了比较之后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方向是没有错误的。我喜欢中国传统的很多方面,如服饰、建筑、园林、戏曲、国画等等,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沉迷于古建筑与园林,通过大量的阅读相关的书籍找到许多本源的东西,甚至觉着自己要往建筑这方面发展了;又有一段时间特钟情于各地方戏曲,京剧脸谱,唱念做打,生旦净丑,秦腔、梆子、越剧、昆曲等等,每到周末便全情投入的了解学习;还有一段时间对于方块字的起源和传承又有了兴趣。总之,这些阶段性的学习与兴趣没,让我一次次领略本民族文化的精彩纷呈,同时也看到它的部分局限性,通过哲学读本的解析,能够正确地对待。但是更应该明确的是,对于自由的文化应该有敬畏之心,它是无数先贤和百姓的共同结晶,我们作为他们的继承者怎能忘却怎能鄙薄。综合的了解自己祖先留下的文化,每一个部分都可以作深入的挖掘探索思考,必能对我们的灵魂、躯体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阅读全文

与地理预习笔记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5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