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方和北方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不同
首先,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自然景观(主要体现植被)做对比描述来体现。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地势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上。北方地区的西部是黄土高原,东部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南方地区西部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第二,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仍然存在差异。哈尔滨和北京的气候条件也有所不同。同属北方地区的东北地区与华北平原在自然景观上有显着的差异:表现出即使是在同一区域——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同理,我们可以看出同属南方地区的武汉和广州的气候条件也有差异,从中反映出的海南岛与长江流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景观也有明显的不同。所以首先要找到南北方两大区域各自地理事物的共性,即区域的明显特征。从气候来看,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7、8月;而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接近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较多,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第三,分别就上述自然地理要素在区域间进行比较。从气候上讲,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不同之处:北方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而南方地区1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上;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明显少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南方地区的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少 多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山地 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继续进行活动1,分别可以比较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教材中用长江代表南方地区的河流,用黄河代表北方地区的河流,通过分析河流流量过程线,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通过图5.9中的两幅景观图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的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河流流量 小 大
典型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其他
第四,分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差异的主要原因,突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继续完成活动2。从植被类型来看,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常绿阔叶林,表现为植物的生长要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从河流流量来看,北方地区河流的流量小,南方地区河流的流量大,主要原因是与当地的降水量有关。因此,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应当归结为气候的影响。
㈡ 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差异
A、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故A不符合题意;
B、在降水丰富的平原地区,发展粮食生产.故B不符合题意;
C、西北地区在地形陡峭的山地地区,适合发展林业.故C符合题意;
D、在河网密布的地区,适合发展渔业.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㈢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有哪些
中国的地理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中国约有4079年(含“夏朝”)的已知文明史(以出现国家体制为始),是亚非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1、中国地理简介
0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雄鸡。是中华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02、中国领土总面积为: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不包含被俄帝国吞并和逼迫清政府割让陆地面积588万平方公里土地),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四百七十多万平方千米。总面积为1430多万平方千米)不包含俄帝国侵占588万平方公里土地)。
0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六十多度,跨了五个时区,东五区到东九区。全国统一北京时间为东8区。东西距离约五千二百公里。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五十度,南北距离约为五千五百公里。
04、中国领土的中心位置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34°32′27.00〃N,108°55′25.00〃E)。
0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33.5′N)。
0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3°51′N,112°16′E) 。
0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瞎子岛(48°27′N,135°05′E) 。
0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约在中、塔、吉三国边界交点西南方约25公里处,那里有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 (39°15′N、73°33′E)。
0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一万八千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中国的大陆边境线长二万多公里。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东海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第三大岛是崇明岛。
16、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辽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 世界上有两条地震带,一条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一条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中国正好在两大地震带的中间,所以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十四个,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还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共20个)。
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蒙古。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六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自治盟)、县(旗、区、市)、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五级。
31、中国共有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二十三个省,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32、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是中国的首都。战国时为燕国都城,故也称“燕京”。
3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约有一百六十六万平方公里,占了整个中国面积的六分之一。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4、陕西省,举世公认的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即诞生并埋葬于此。春秋战国秦国的所在地,故简称“秦”或 “陕”。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安市,即古长安,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兵马俑的故乡。延安是着名的革命圣地。
35、山西省,西临黄河,东临太行山脉,位处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煤海”之称,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因在战国时代为晋国领地,故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山西文物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36、河北省因位于黄河北边而得名,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故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市,北戴河与承德均为避暑胜地。
37、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南边,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故简称“豫”,又称“中州”和“中原”。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和郑州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中的四个,其中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开封是七朝古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河南有大量古代文化遗址。现在的河南省是建国初期平原省和老河南省合并而成。
38、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是蒙古族的发源地,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一。
39、辽宁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另有计划单列市--大连市。有“钢都”鞍山。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41、黑龙江省有着“北大仓”(粮仓)之称,是中国最北和最东的省份,简称“黑”。人民政府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2、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简称“甘”或“陇”,古所辖地为甘州(现张掖市)和肃州(现酒泉市),是故甘肃。
43、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简称“宁”。
44、青海省因青海湖在其境内而得名,青海湖古代叫“西海”,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也是中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简称“青”。
45、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即位于本区。从公元七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族、汉族两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简称“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46、云南省是中国西南边疆省份,同缅甸、老挝、越南三国相邻,简称“滇”或“云”。云南省有五十二个民族,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47、贵州省因“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而得名,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中国最大的瀑布也是闻名于世界的黄果树瀑布位于离贵阳一百五十公里处的镇宁布依族自治县。仁怀市出产的茅台酒被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中国的国酒。
48、四川省因物产丰富而被称为“天府之国”,简称“蜀”或“川”,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49、湖北省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简称“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汉市。水陆交通便利,被人们称为“九省通衢”和“江城”,夏季气温高,是“四大火炉”之一。
50、湖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长沙市,夏季气温高,是“七大火炉”之一。
51、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因从唐代开始设江南西道而得名,又因为赣江是省内最大的河流,故简称“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南昌市。 景德镇是中外闻名的瓷都。
52、安徽省出产“文房四宝”中的纸、墨、砚,简称“皖”,古有徽州和安庆二府,各取一字,乃为安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合肥市。
53、山东省因位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在古代是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故简称“鲁”。人民政府所在地济南市,是中国着名的“泉城”。 另有一计划单列市--青岛市。
54、江苏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简称“苏”,“苏”字繁体写法的鱼和禾是指鱼米之乡、草字头是指平原、“苏”字诠释了江苏的一切、意味着江苏是鱼米之乡、繁华不衰。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宁(现南京)、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是着名的“六朝古都”,也是副省级城市。 江苏的经济,文化和教育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55、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的中段,简称“浙”(Zhè),境内最长的河为钱塘江,钱塘江曲折多弯,又名“折江”, “折”与“浙”谐音,是为“浙江”。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风景优美,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另有一计划单列市--宁波市。
56、福建省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南段,简称“闽”,因境内第一大河闽江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称“榕城”,因城中榕树多而得名。另有一计划单列市--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境内有“海上花园”与“钢琴之岛”之称的鼓浪屿是着名的旅游景点。而古老的泉州市是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
57、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沿海,简称“粤”。人民政府所在地广州市,有“羊城”之称,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为迅速。广东三大民系是指广东汉族人里的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他们占了广东汉族人的大多数。广东集中了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 ,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广东GDP一直保持全国第一,成为改革开放的领头羊。
58、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因桂林在历史上长时间为省会,故广西的简称由此而来。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宁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议所在地。
59、海南省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简称“琼”,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是中国最南端也是最年轻的省份。
60、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对,是中国的宝岛,简称“台”,岛上居民以汉族为最多,他们的祖先大部分是从福建和广东迁居过去的,通用普通话、闽南话和客家话,风俗习惯和闽南差不多。最大城市为台北市,高雄市则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61、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43米)。
2、中国的地势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
3、中国的气候
中国气候有三大特点:显着的季风特色,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和多样的气候类型。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超过五十摄氏度。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太阳能量少;纬度影响:冬季盛行冬季风。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温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阳高度大,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减缓了南北接受太阳光热的差异。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漠河县,夏季最热地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4、行政区划分
4个直辖市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简称“京”,又称“北京城”。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初称蓟,春秋战国时为燕国都城,辽时为陪都,称“燕京”、南京,金、元、明、清至民国初为都城,先后有中都、大都、北平、北京等称号。1928年始设市。现辖十六区、二县,为中央直辖市。全市面积一万六千八百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人口一千七百四十三万。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科学、教育、国际交往中心和交通枢纽。北京还是驰名中外的游览胜地,主要名胜古迹有长城、故宫、天坛、十三陵、颐和园、香山等。北京曾举办过1961年第26届世乒赛、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和2001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上海:简称“沪”或“申”,又称“上海滩”。地处中国东部海岸中段、长江入海口处。古为海边渔村,春秋为吴国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宋设镇,始称上海,1927年设市。现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辖十八区、一县。全市面积五千八百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人口一千八百五十八多万。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上海还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基地。上海曾举办过2001年APEC会议和2005年第四十八届世乒赛单项赛。2010年,上海将举办世博会。
天津:简称“津”,又称“天津卫”。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五大支流在此汇合流入渤海。金元时代称“直沽”,为漕运要地,后设海津镇,明初取“天子津渡”之意始称天津并设卫,称“天津卫”,清为“天津府治”,1928年始设市。现辖十五区、三县,为中央直辖市。全市面积一万一千多平方公里。2007年末,户籍人口一千零九十五万人。天津是华北最大的工业城市,油气、海盐资源丰富,并有一定的工业技术基础。天津也是华北重要的商业中心和口岸城市,2006年被确立为北方经济中心。天津的名胜古迹主要有市区的宁园、天后宫、大沽口炮台,蓟县独乐寺,黄崖关古长城及有“京东第一山”之称的盘山风景区。
重庆:简称“渝”,又称“重庆山”。位于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上游。春秋战国时为巴国地。隋唐属“渝州”。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民政府陪都。1997年6月,以原四川省重庆、万县、涪陵三个地级市和黔江地区行政区域设中央直辖市重庆市。下辖十九区、十七县、四自治县。全市面积八万二千三百多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三千二百三十五多万人。重庆是综合性工业城市,有长江三峡、枇杷山、缙云山等旅游胜地。
㈣ 根据各地的什么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的差异来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一、 2. 400 第一、二 0℃ 8003. 0°C 800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㈤ 中国南北人文地理差异
这个问题太宽泛,应该问具体一点。我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欢迎大家补充,这里的南北主要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
一是南北饮食习惯的差异
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这个是很有特色的,如果你去过淮河两岸发现,那里的人一半是面食,一半是米饭。北方人吃东西喜欢煮熟了吃(熟的比较透的那种),而南方人则比较喜欢吃7成熟的(也不是绝对,大部分来说)。北方人一般不喜欢吃比较腥的东西(比如海鲜、生猛)。北方人的口味相对较重,食物比较咸,味道比较重而复杂。相反,南方人比较喜欢吃清单一点的,但有些地区由于其特殊性则比较喜欢吃辣椒(四川湖南等地,因为当地湿气比较重,要吃辣以驱寒)。
二是居住环境的差异
由于南北气候差异,北方以平房居多,南方以尖顶的房子居多(由于现在很多城市都是高楼大厦,以看不出具体差异,这里说的都是原始的居住形态)。平方可以很好的采光,尖顶结构可以很好的把雨水排出。此外,北方的房屋间距比较大,南方反之;在我国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房屋都比较喜欢东南朝向,这个一方面是为了采集阳光,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季风气候的原因。
在北方一般房屋都是一楼就住满了人,南方的楼宇一般一楼都是架空的,这是防潮的原因。(南方湿气很重)。
还有一点提一下,北方的建筑色彩以红和黄为主(主要是官宅)南方的建筑一灰白为主。一是气候原因导致,再者是因为北方长期以来作为政治中心,黄和红彰显了其威严。
三是语言的差异
北方的语言主要以北方方言为主,这是我国普通话的基础,虽然北方方言也分为不同片区,但总体来说,北方人之间交流起来,问题不大;而南方的语言就比较复杂,“五里不同乡,三里不同音”一点也不夸张。比如广东省,一个省份就分为三大方言区(潮汕、客家、粤语)。这些语言之间的差别相当大。主要是因为北方多平原,南方多丘陵、山地导致的。
四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异
北方人相对豪爽、仗义,南方人相对自我、狭隘。这与自然地理不无关系,平原地区或草原地区的人长期生活在广阔的空间下,而南方人多生活在山区、丘陵地区,视野有限。因而造就了他们的性格。这都是相对而言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南北人文地理的差异是以南北方自然地理的差异为基础的,正是南北方自然地理的差异造就了人文地理的不同。
㈥ 我国南北方人文地理差异都有哪些
文化习俗不同:因地域的差异,南北方在饮食,文化,房屋构造上均存在差异
地形地貌不同:北方地势较高,山地较多;而南方地势平坦,海拔很低,河网密布空气湿润
㈦ 人文地理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的发展历经知识的积累、学科的形成和理论的演变、学科的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上的革新等过程。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3个阶段。
古代阶段
人文地理
传统的人文地理学以小区域研究、经济区划和文化景观类型为其主要论题,则转向分析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主,涉及国土整治、环境保护、贫穷和饥饿、种族歧视、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问题。人文地理学论题的这种方向性转变,即所谓关联运动。传统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是将复杂现象的组合分裂开来,以便分别研究整个复杂环境中的各个成分,从而导致学科分化阶段。20世纪中期以来,人文地理学开始面向社会问题,从而在研究中打破各分支学科人为界线,出现新的综合。
此外,70年代以来还出现了两种人文地理学主张:
一为人本主义地理学派,认为数量运动的机械模型压抑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主观性,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地理学,致力于观察具有特殊空间概念的社会结构,研究它们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一为激进地理学派,由于60年代后美国经济衰退,阶级、民族矛盾突出,一部分地理学者认为首先应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抨击,并为革命性的变化提出建议。他们创办了刊物《对立面》,宣传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此外,部分学者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武装地理学,提出新的综合论方向,反对学科分裂和专业化倾向。
主要分支学科:
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一般可以分为综合理论部分、通论部分(部门人文地理学)和专论部分(区域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综合理论部分主要指对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人文地理学通论部分可分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3个大的方面,也有一些学者将其分为社会文化和经济两个主要方面。人文地理学专论部分则包括对各种地区人文要素的区域地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