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怎么评价一节初中地理课

怎么评价一节初中地理课

发布时间:2023-03-11 04:52:18

❶ 初中地理听课评语

评语,指含有说明、解释或评论的话。旁听别的老师讲课,怎么给出评语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中地理听课评语,欢迎阅读!

优点:

1、教学目标切合实际,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精巧,环环相扣。

2、能将图、文、声、像等各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完成了特定的教学任务,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3、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发言积极,整个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较充分发挥。

4、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培养。

课堂上教学时间分配合理,重点知识和技能通过情景创设,理解点拨到位,并有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和强化,符合教学规律。提问具有思维含量和针对性,把“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使课堂达到“三动”:动口、动手、动脑;“四活”:用活教材、盘活课堂、激活思维、学活知识。

5、讲练结合,相得益彰,体现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不足:

1、本节课稍显不足的是,课堂互动的形式较为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稍显沉闷。教师要给出时间和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互动,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虽然地理课堂力图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学生也参与了课堂教学,但是从总体的感觉上看,学生整体的参与度不高。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大胆的对教材进行整合,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上,改变了地理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态度。评语

1.引课:教师在这个环节中用“你对台湾的了解?”这个问题,让同学们畅所欲言,一方面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一方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从历史,地理,人文,政治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台湾。

2.授课: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大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以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引出台湾周边的地理事物,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回答问题并记录分数,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组织的去学,增加了学生集体意识。在介绍台湾的.特产时,以游戏导入,更加吸引了学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脑筋。游戏连线后引出这些水果的生长环境,从而引出台湾的气候类型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并紧紧抓住北回归线这个重要地理线索。通过展示台湾农作物分布带,引导学生讨论并分析台湾的气温降水对植物的影响,以及地势对工业农业分布的影响。最后在总结本节课时,老师引用余秋雨先生的诗句,不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准确的引出两岸人民是一家的爱国主题。

从知识与技能看,本节课上学生充分的理解并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熟练的加以运用,从课本知识向外延伸,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

从过程与方法看,老师在本节课中充当的引导者启发者,并没有象以往的老是那样,过多的讲解,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本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从引课到授课,再到总结,每个环节都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在思考后,积极回答,打破了以往教师包办的常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看:本节课老师在总结时能够选用恰当的文学材料,让学生朗诵,使得诗句的意义直达学生内心深处,勾起学生对祖国统一,两岸一家的爱国情怀。

纵观本节课,的确是一节成功的地理课,不但教会了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从中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以本课为榜样,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胡老师执教的初二地理《地势和地形》一课,属第二章第1节,教师由复习导入,引出新课;由观图册入手,导出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特点;由教师板画,说明中国地形阶梯状特点。整节课环环相扣,教师条分缕析,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这节课另一个特点就是讲练结合,胡老师注重学生知识的反馈,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如看图例,填图,填充图。新授课前讲评上次作业,点评、简要讲解答案;课中布置学生在图册三阶梯示意图上填出三级交界处的山脉名称;新授课后思考活动课,指答并要求学生予以记录答题要点,教学过程较为严谨。

略感不足的是:课的最后,完成思考练习一环节,要有学生的互动交流就好,如让学生猜全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中国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在指名回答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意见(理由),不要全是“一言堂”。另读图部分,如果有条件,教师可出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地形图,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看地色)练习说出不同的地形特点,再出现国别,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锻炼了学生读图能力,还学到了一点课外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❷ 八年级地理评课稿

评课稿对 八年级 地理老师们学习理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参加各种考核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八年级地理的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评课稿(一)

刘老师讲的《人口》一课,是一堂非常精彩的优质课,不仅给我,相信也给在座各位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建敏老师之后又在五中上了2节全校的展示观摩课,分别是《黄河的治理》和《水资源》,同样的成功和精彩。作为兼课教师,她既要忙于教导处纷繁冗杂的工作,又要上八年级几个班的地理课,时间是非常紧张的。连续上的三节公开课,准备时间都很短,讲《人口》时,她送金榜题名的儿子上大学刚回来两天,可以说是匆忙上阵。在这样的情况下,三节课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得到一致好评,这一点让我非常佩服。作为同事,有幸听过很多次她的课,使我受益匪浅。刘老师作为科班出身的资深地理教师,专业知识丰富,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风格独特。下面就这三节课,从细节和共性方面谈谈粗浅的看法。让我感受最强烈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导课设计,精彩新颖。

大家知道,导课环节,至关重要。精彩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就像美国大片,一看片头就会让人觉得惊心动魄,欲罢不能,我想这大概也是我们课堂导课的最高境界吧。所以,我们备课时也都曾搜肠刮肚的苦思冥想,如何在引入新课的环节,能秒杀学生们那颗躁动不安的心,把他们一下子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这一点,刘老师做到了。她的导课设计,新颖独特,形式多变,紧扣课题,能一下子抓牢学生的目光。

例如《人口》一课,用印度拥挤的列车等图片导入,给学生视觉的强烈冲击,在学生的震惊感叹声中,教师轻轻一转,“第二人口大国如此,那么第一的中国呢?”自然引入到中国人口上。这个课引得轻松,像 太极拳 的四两拨千斤,又给学生留下悬念,留下了想象思索的空间,吊起了学生的胃口,吸引了学生的关注点。

《水资源》一课,由一段宛如淙淙流水声的音乐,配上干旱皲裂土地的画面引入。视觉上是极端干旱的景观,听觉上是潺潺的流水声,形成了巨大反差,给学生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有种久旱盼甘霖的渴望,从而激起了学习水资源的浓厚兴趣,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

《黄河的治理》一课,用 谜语 引入:“中华母娘,来自天堂,形状像几,注入海洋。——打一河流。”学生马上开动脑筋,很快猜出来谜底——黄河。接下来是黄河颂朗诵的MV,配以壶口瀑布壮观的画面,更是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新颖有趣的猜谜活动,一开始就让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后面的《黄河颂》,更是对学生的感官及精神造成强烈震撼,创造了教学的最佳契机,激发了学生的兴奋点。

刘老师精心设计的几个导课,都非常巧妙,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堪称典范。

二、语言丰富准确,启发、激励性强。

黄河颂配乐朗诵后,教师点评,“一曲赞歌,让我们领略了黄河的气势磅礴,中华儿女的勇敢坚强”,语言精准凝练。

学生自学黄河概况后,教师自编 顺口溜 :“流经:青川甘蒙古,宁晋陕豫鲁,流到渤海去,全长5500。”朗朗上口,化难为易,新颖有趣,使学生乐学易记。

丰富的语言,为她的课堂增添了迷人的魅力。

刘老师的教学语言,还特别注重对学生行为的激励和评价。在学生展示、发言后,她都会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和鼓励。不吝惜表扬,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肯定的评价,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例如《人口》一课中, 辩论 活动结束后,刘老师及时 总结 ,肯定学生的表现。她说:“准备时间短,小小年纪,认识深刻,逻辑缜密,将来一定会更优秀,老师期待你们。”短短几句,既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肯定性的积极评价,又饱含了老师对学生的殷殷期待,传递给学生的是老师浓浓的情怀。这种发展性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 教育 评价的最新理念,体现对学生的关注,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除了口头评价和激励外,娴熟地运用小组PK赛的形式,成功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她的很多课中都可以看到,成为刘老师教学的一大特色。“为国分忧想办法”、“让聪明的脑袋转起来”——这些活动其实就是要让学生讨论解决办法,她的表述却让枯燥的活动变得有意义,学生参与的兴趣也提高了。

激励和评价策略的有效实施,使得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能一直保持到整堂课结束。我们都学过教育心理学,中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只能维持约20分钟左右,这也是困扰我们教师的一个难题,刘老师的教学,给我带来了新的启发。

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它为地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学生学习的常用工具。刘老师平时就非常重视各种资料的收集积累,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将大量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充实到课堂中。例如《人口》一课里,春运、招聘会上万人攒动的图片,放羊娃的 故事 ,《水资源》中,小黑手,72岁的老人一生只洗过一次澡等资料,对学生的视觉、听觉、头脑产生了多感官、多角度的冲击,强化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正体现了教育心理学的要求。

此外,刘老师还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把国家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及时反馈到教学中。如人口老龄化,我国二胎政策的调整等知识的延伸拓展,使教学与现实不脱节,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

而对于教材上的知识点,刘老师把握非常精准,注重细节,讲解到位。《人口》一课,学生读课文自学中国的人口数量时,容易忽略最下面课文注解中关于不含港澳台的说明,误以为13.4亿是整个中国的人口总数,刘老师及时予以指导,提醒学生看注解,是否含港澳人口。《水资源》一课的淡水资源比例图中,海水和淡水之和不等于100%,刘老师及时指出,此外还有大气水、生物水等。

很多教师都认为,现行改版后的新教材,内容非常简单。那么,怎么把课讲得更丰满,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对我们教师,就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留给我们更大的发 挥 空 间。刘老师的《人口》一课,内容如此的丰富,足见她驾驭和完善教材的能力,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四、活动新颖独特,突出能力培养。

说心里话,听说她选讲《人口》这节课,我心中替她捏了一把汗。这节课内容不多,比较简单,不太适合讲公开课,不容易出彩。平时我们上课,都觉得没什么讲头。刘老师的课,颠覆了我的认知。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刘老师这堂课最精彩之处。“快好慢好”的辩论,把《人口》一节课推向了高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 逻辑思维 、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而这种场面和效果,在地理课堂往往是很难见到的,所以更加难能可贵,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刻挖掘和精准把握能力很强。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辩论时容易偏离主题,过程和时间难以控制,我一般不太敢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辩论这样的活动。刘老师不仅大胆采用这种形式,而且对辩论的方向、节奏、时间控制得非常好,体现了教师较强的掌控课堂能力,是本节课的最成功之处。这样精彩的一堂课,也 一 定 会令学生终身难忘。

特别是作为执教多年的老教师,她能与时俱进,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基本知识部分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规律和特点的认识、解决 方法 的探究则由小组讨论、合作完成。由学生来主持活动,学生来评价打分,学生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看到辩论活动的学生主持人,沉稳大气,辩手们逻辑缜密,这绝不是临时排练作秀能做到的,而是长期能力训练的结果。

在活动中,教师真正转变角色,成为学习的引导者。例如,课件展示我国水资源分布图时,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教师在图上加了自西向东的箭头线和自南向北的箭头线,在这两条箭头线的引导下,学生读图很容易就得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结论。在教学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规律时,课件展示四个城市降水量柱状图,教师在图上加了一条水平横线,超出横线的多雨月份,就跃然于图上,在此引导下,学生顺利地总结出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对于初中生来说,综合分析能力较差,规律的概况总结,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刘老师举重若轻,巧妙的引导,帮助学生顺利突破了难点内容。

刘建敏老师的教学艺术还有很多闪光之处,由于时间关系,仅谈以上几点。挂一漏万,算作是抛砖引玉吧,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最后,感谢刘建敏老师,和所有讲过公开课的老师们!感谢你们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场教学艺术的盛宴!谢谢!

八年级地理评课稿(二)

在参加辽西北送教下乡活动中,听大连西岗中学的一节地理课,从中学到了很多,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1.引课:教师在这个环节中用“你对台湾的了解?”这个问题,让同学们畅所欲言,一方面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一方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从历史,地理,人文,政治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台湾。

2.授课: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大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以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引出台湾周边的地理事物,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回答问题并记录分数,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组织的去学,增加了学生集体意识。在介绍台湾的特产时,以游戏导入,更加吸引了学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脑筋。游戏连线后引出这些水果的生长环境,从而引出台湾的气候类型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并紧紧抓住北回归线这个重要地理线索。通过展示台湾农作物分布带,引导学生讨论并分析台湾的气温降水对植物的影响,以及地势对工业农业分布的影响。最后在总结本节课时,老师引用余秋雨先生的诗句,不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准确的引出两岸人民是一家的爱国主题。

从知识与技能看,本节课上学生充分的理解并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熟练的加以运用,从课本知识向外延伸,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 从过程与方法看,老师在本节课中充当的引导者启发者,并没有象以往的老是那样,过多的讲解,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本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从引课到授课,再到总结,每个环节都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在思考后,积极回答,打破了以往教师包办的常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看:本节课老师在总结时能够选用恰当的文学材料,让学生朗诵,使得诗句的意义直达学生内心深处,勾起学生对祖国统一,两岸一家的爱国情怀。

纵观本节课,的确是一节成功的地理课,不但教会了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从中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以本课为榜样,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感谢“送教下乡”活动,创造了一个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和平台。

八年级地理评课稿(三)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能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

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二、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较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1、从教学思路设计看: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课堂导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侧击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实践图示教学法,加强直观性教学,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

同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

夏炜老师:指教《天气和气候》风趣幽默,驾驭课堂,使课堂达到“三动”动口、动手、动脑;“四活”用活教材、盘活课堂、激活思维、学活知识。建议进一步加强普通话修炼。

刘新梅老师:指教《滔滔黄河》她高质的学案,优秀的课件,科学的程序,熟练的操作,使课堂“起点学案化,过程探究化,知识图象化,学生愉悦化,小结纲要化。” 建议问题设计要严密。

周玉霞老师:指教《西亚》她流利的普通话,潇洒的表情,渊博的知识,高效的调控,使课堂锦上添花。她设情感激发点,让学生都想学;设思维展开点,让学生都会学;设认知停靠点,让学生都学会;设心理交流点,让学生都乐学。建议风趣幽默。

2、从课堂结构安排看:课堂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过渡自然,讲解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

四、从 教学方法 和手段上分析

1、老师讲解和学生活动有效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补充:“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熟练适时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为学生形象直观的展示知识内容。同时也不忘把本部分重点的知识系统的罗列在黑板上。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1.板书:设计较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

2.教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明朗、快活,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

3.语言:生动形象,准确清楚,有启发性。语速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六、课堂教学值得讨论的问题

比如:

1、有关概念的讲解以及相似概念之间如何进行区分这些知识点落实问题。如“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之间”。

2、学生讨论分组是否有明确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

❸ 如何评价初中地理教学

一、适时恰当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育,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效果不明显。另外,教学评价体系上,中考不考地理,学校也认为地理就是副课,所以不被重视。学生和家长也认为地理课不是主课。传统教学缺乏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忽视了评价促进、激励学生发展的功能,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和情感性,只重视终结性评价(期中、期末考)。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也忽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使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这样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而我们现在实施新的地理课堂评价标准,不仅关注结果而且关注过程。实现评价多元化,手段多样化,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方式。实施新型课堂评价,可以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大多数学生喜欢上地理课,使得教学实效大大提高。
二、引导主动学习,提高教学实效
在一节课中要达到地理教学实效最大化,就要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做一个较好的统筹安排,同时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等,充分利用手中的学习资源,安排学生搜集关于课程的相关资料,给予恰当的评价使平时不敢发言、不善于发言的同学得到锻炼,勇于发言的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成功,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三、改善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生机
课堂上充分借助优越的教学条件,发挥声音、图象等多种媒体元素的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活跃,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彻底消除“一堂课下来,教师很辛苦,学生却昏昏欲睡,思维呆滞,甚至是教室里乱哄哄,想玩的没玩成,想学的什么都没学到”等不良现象。

❹ 如何评价一堂地理课

我本人认为,上好一节地理课,其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1.让学生面临一个较为复杂的新情境;让他们解决较有难度的问题(有明确的探究目标);并且知道完成的具体探究任务、要求;也就是创设一个让学生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组织某种活动方式;让全体学生都有事干;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既重学习过程,又重学习结果,否则不是有效学习。注意:重要的地理结论由学生得出。学会、会学,多维收获。2.一节好的地理课首先是一节真实的课,学生喜欢的课,真正有收获的课!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认真引导、让课堂真正成为成长的空间、心情愉悦、教学效率高。一节好的地理课必须是有效益的课!效益=效率*目标。教学效益高,学生受益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得轻松,增强兴趣,当堂问题当堂解决。3.新课程的好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不只学知识,还要有多方面收获,关键看是否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在以往的课中很少看到学生的思维火花、创新的才华,而新课程的地理课上就会看到,学生能收获多少,关键看老师给了学生多大发挥的空间,当然要在新课程标准、学习主题下发动、引导。4.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应该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而且能看到教师思维和探索的过程。一节好课必须要有精彩的细节,精湛的授课艺术,精心的教学设计,精致的教学环节,精确的教学目标,精美的教育语言--------一堂好课,是给学生上的,不是给听课人上的。课上的好坏,首先要向学生调查,看学生们是否在学习中真正得到了发展。5.新课程的好课是需要好老师来编剧、导演的,当然学生是台前的主角,老师是台后的策划。如开放式提问,有时候学生思考、解答得比老师想得多,想得好,届时老师能否还有更高一筹的点评、引导、概括?有时学生想偏了,答错了,你是否知道其症结所在,艺术的引导、化解,使其顿悟,而又不伤其自尊?这就是教师的教学生成能力,教师生成能力越强,学生学到的知识越开放,不拘泥教科书中的结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情感发展得越好。新课程的好课,没有预设不行,缺少生成更不行。6.新课程背景下,上好一堂地理课,对教师智慧的要求很高。因为教师的作用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教师的作用有:组织学生合作,都干事;发现差错,及时点拨;调控学生讨论、要切题;不能只听一两个人、一两个组的意见;全方位观察、照顾。不是直接告诉结果;启发思考;调动全场;转换话题(横向联系、纵向回顾);引领对话方向、深度、广度;及时补充。同时,细微之处看素养,点滴之间看功底。用新课程理念当好一节课付出得会更多。仍然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总之,不同的好课会有共性,那就是落实了课程标准,从某个方面促进了学生发展;但也会有个性,因为教要因材,教无定法。“条条大路通罗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❺ 初中地理公开课的评委意见

评委:能从学生熟悉的地理现象出发设计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轻松,有一定的师生双边互动,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从对本模块的简介、寒潮的知识点内容上看却缺少系统逻辑性,寒潮原因的分析这一重点内容末能突出;课本资源利用不充分。

评委:运用视频以及大量的图片,来让学生从感性上感受自然灾害,这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有好处的,尤其是教师本人拍摄的图片,更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在设置问题时,题意交代不明确,而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寒潮的定义、划分标准放在最后讲,似有不妥,不利于学生思维。

评委:教学素养较好,课堂语言生动幽默,课堂气氛融洽。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难点突破不是很到位,教材的处理也不够合理。

评委:亲和力强、语言流畅,有一定的个性特点。发挥了多媒体的辅助功能。

评委:通过网络视频呈现几种自然灾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对整体模块学习还是了解甚少。教学素材融入生活元素,通过呈现08雪灾亲身经历的照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但如果由此扩展到大环境下的雪灾背景会更好。对寒潮路线教学的设计融入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念(自主学习——黑板点示),但对整课教材理解与把握相对欠妥,尤其是对寒潮原因分析这一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课堂教学也采用了一定的探究性教学的理念,但在问题的设置、情境的创设、设问的正确性、设问后学生的思维要求等方面还有待提高。教师本身素养较好,仪表大方并有一定亲和力,但相对而言还是缺乏一定的激情。

评委:教材知识的理解、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较好,充分利用课本材料,课堂知识结构的系统性、逻辑性较好。但课堂整体设计较本本,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激情。

评委:教学设计较合理,目标明确,课堂教学内容正确、全面,师生互动较好。但整体课堂气氛一般。

评委:图片与资料的运用较合理,问题的情境设计也很合理。不足之处就是教师在讲解时,面对学生偏少,似乎不自信,而且走动太频繁,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分散。

评委:备课较充分,教态大方、自然,普通话清晰,教学设计思路清晰,落实基础知识较到位,能注意到创设问题情境。如果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再深入一点、新课程的理念再强一点会更好。

评委: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材处理得当、合理,教学思路流畅,重点把握较好,能基本突破难点。提问有一定的思维深度,能较好的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问题。但合作探究气氛不够浓。

评委: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意识。以条纲的形式介绍模块,条理清晰,但激发学生学习本模块的目标与兴趣不明确。整体教材处理合理、得当,能比较合理的理解教材,对教材中的阅读卡、活动探究的编写意图把握准确,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创意。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方向,有一定的高考要求。不足之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课堂学习气氛相对平淡,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上欠缺。

评委:新课引入及寒潮内容的引入中选择图片有代表性,引入自然。对本模块的介绍由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自然系统,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较好的认知。上课条理清楚、通过层

层设问引导学生思考,课堂讨论组织合理,气氛活跃,但在联系高一必修模块知识“冷锋”、“海陆差异对气温影响”方面显欠缺。

评委:教学设计导入较合理、完整,理解教材内在联系与课堂教学内容正确,达成教学目标,师生互动情况良好,课堂语言流畅、精神饱满,教学有特色。

评委:对本课的难点和重点、寒潮的成因,教师讲解得非常清楚,而且和高一必修课中的知识联系得也很好;对于寒潮的危害这个问题的.探究也很成功。整节课,对于学生思维训练还是成功的。教师的教态自然,风格比较老练。导入中引用老子的理论,对学生辩证地看待自然灾害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整节课相对而言缺乏一定的感性材料。

评委:备课较充分;落实基础知识较到位;能注意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基本功较好,如果在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上再深入一点,新课程理念再强一点、环节把握再好一点,会更好。

评委: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清晰、流畅,重点把握较好、难点基本能突破,有一定的合作探究氛围,但寒潮路径内容处理得较为简单,课本教材的活动、阅读材料的处理手段有待提高。

评委:选修模块介绍有一定的特色,引用《老子》中的“祸之福之所倚,福之祸之所伏”来评价自然灾害的利与弊,将地理与古典文学相结合,显示文科学生的功底。不足之处就是末能激发学生学习本模块的兴趣。引用08年南方大雪带来有影响等图片过渡到寒潮的教学相对比较自然与适当。教师语言表述清晰,问题的设置有一定的思维要求且有一定的梯度,教材难点突破也自然。不足之处就是教材处理无创意,且在处理寒潮入侵线路时过于简单。

❻ 地理教学评价

地理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标设计

1.能正确解读地理课标的陈述结构、分析课标要求。

2.全面、适切,“三维目标”有机统一,符合学生实际。

3.表述明确、可测,采用行为目标方式。

4.体现层次性、差异性,重点、难点准确。

二、教学内容设计

5.能对比和分析各种版本教材,把握教学的广度和难度。

6.能把握使用教材的特点,教学内容组织有序、有效。

7.重视构建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

8.突出人地关系、注重空间关系等,体现地理特色。

三、教学策略设计

9.能体现基本课堂教学结构所隐含的认知规律。

10.课堂交往方式多样,合作、竞争和个体化活动和谐统一。

11.强调学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12.体现地理课堂教学特征。

13.媒体选择与组合体现实效性和先进性。

四、教学评价设计

14.体现对学习的积极评价,并强调标准参照评价。

15.评价内容全面,分层设计,充分运用地理语言。

16.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相结合。

五、整体设计

17.系统、全面、有序、反馈。

六、设计特色

18.考虑教师个人的风格、当地和学生特点,有独创性。

地理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A、教师表现

一、内容呈现

1.目标呈现明确,并可激起学生学习愿望。

2.内容充分分析和把握,体现知识结构和认知过程,有概括和检查,满足学生需求。

3.充分使用地理(含图表)语言,体现地理特色。

二、组织教学

4.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差异,因材施教。

5.学法指导有效,情境创设合理,组织有序,引导得法。

6.教学民主,尊重、理解、激励学生,师生互动,反馈与调控及时。

7.传统与现代地理媒体、传统与现代地理教学方法匹配、恰当。

B、学生表现

三、学习状态

8.注意力集中,情绪饱满,参与面广,主体地位体现充分。

9.学习方式多样,有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现。

10.思维活跃,能质疑问难,充分展现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四、学习效果

11.达到预期的基础、提高、体验等学习目标,有成功体验。

12.学生会学,学习主动,课堂气氛活跃。

13.思维活动有深度,情感交流充分。

C、整体效果

14.系统、有序,效果明显。

D、特色创新

15.体现教师个人的风格、当地和学生特点,有独创性。

教学反思写什么?

课后用随笔的方式及时记下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和感受,是实现自我反思、监控的最直接、最简易的方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

(1)记录反思课堂的成功之举。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目标的做法和措施,教学思想、原理及方法的渗透、迁移和应用的过程,感触与创新等。

(2)记录反思“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汲取的教训。

(3)记录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思想及情感交流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4)记录和反思学生见解。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

(5)记再教设计。通过梳理与反思,对课堂的教与学和得与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对如何再教这部分内容做些思考,写出“再教设计”。

我们地理教师还可以在下一班中,即时再实施、再感悟,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追求。一有所得所悟,及时记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

❼ 初中地理课上如何点评学生发言

那要看情况,一般是:1.你回答有创意,与众不同;2.你看图很仔细,说明你开始懂地理的学习方法了;3.你能联系以前的知识来回答问题,很好,地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4.答得好,你这个答案可以让同学们记下来……,其实,最好的最常用的办法是老师把他的发言重复一遍。 当然,如果老师认为他答得有问题,可以先肯定他的可取之处,然后委婉的指出他回答偏颇之处,一定不能批评。有时候学生没人回答问题,冷场了。可以鼓励他们答错了没事。一旦有人回答,无论对错都鼓励,可以让全班学生鼓掌。魏书生说,答错的同学在提醒大家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大家也要感谢他。 等学生愿回答问题了,也要注意让过于积极的多思考,过于消极的多举手! 这是一门艺术,要考长期地操练哟。努力吧!

❽ 初中地理课评课优缺点

现在初中地理已经成为中考的内容,以前虽然学校有这堂课,但是由于这堂课不进行中考,所以一般不会学太多,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那么怎么学好初中地理?我们来了解一下以下内容吧!会对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物理知识点

怎样学好初中地理?

想把这们课程学好,首先需要对这们课有一定的好奇,其实这门课是一门非常有用的科目,它可以引导我们了解很多的知识,还可以了解到各种环境、气候的异常,并且可以对环境进行有效的分析,保护等等.

地理这门课程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在生活当中,基本上都可以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如果到某个旅游景点去旅游,就需要先知晓他们当地的气候,生活习惯等等,再,了解的过程中就可以知道一定的地理知识,其实学好这门课程就相当于自己多学了一门技能,培养对地理的好奇心,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开始,一,多看书,可以多看一些有关地理知识的书籍,将其与现代生活所相结合,多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可以对地理方面的学习分数有一定的提高,第二点就是注重观察,学习地理要注重对身边环境的观察,能够看到真实的事物与现象,学习地理,可以了解一下家乡是属于什么地形,什么气候,有什么特产,土壤是什么样的,适合种植哪些植物,什么时候可以种植农作物等等,这是怎样学好初中地理非常重要的一步,而且课程是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方法.

当每天上完课之后需要通过作业来完全消化当天所学到的知识,做作业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使用出来,还会加深理解,当然,做作业需要遵循以下几点,需要先看一遍书籍之后再进行解答练习题,做作业的时候需要注意观察题目,了解老师出题的中心点在哪里,然后运使上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地理学习重点

在老师检查完作业之后,需要认真的仔细的查看,当作业当中出现错题需要及时的改正,出现错误就证明在这一方面有缺陷,需要多多的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然后把错题记在笔记本上.

以上就是怎样学好初中地理的方式,如果地理有问题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以上内容.

❾ 怎样评好初中地理课

课例《西亚》评析 1、明确评课目的。评课过程中,要根据上课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实例,交流教育与教学思想,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帮助、指导上课教师和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一评教学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地理。教学中大胆整合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二评教材处理。 本节课的原来的内容有:三洲五海之地、干旱的农牧业、阿拉伯国家、世界石油宝库。重点是西亚地理位置重要性和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重点内容又是世界大国关注原因。而王老师把重点内容挖掘出来作为一节课来上。充分体现了对知识体系把握准确。 把电视媒体中的海湾战争历史资料展示在多媒体中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 设计军事策略和金点子将新授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对这一堂课产生很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评教法运用。 利用海湾战争的原因分析以及军事策略设计以及金点子设计分析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迫使学生积极思维,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评学法指导。 五评教学过程。 本节课从新课改精神来看,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六评教学效果。 本节课地理图表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学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结合,课堂上师生民主平等,互相尊重,教师给学生以成功机会,使学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装得到其原有基础上的最好发展。

阅读全文

与怎么评价一节初中地理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10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6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7